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文师者的灿烂与静美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人文师者的灿烂与静美

2022-07-06 17:05:19 作者:迁徙 来源:迁徙推荐 阅读:载入中…

人文师者的灿烂与静美

  亲爱的曹老师走了,愿他的灵魂安息;我们为他祷告,愿他在天之灵与神相伴,永享快乐。

  成为一名教师意味着什么?身正学高,为人师表,今生无悔,泽被后世……祝福敬爱的老前辈一路走好!

  您走了,带着桃李满园的欣慰/安然无恙地入睡/春夏秋冬,鲜花/竞相盛开/您的学生肃穆仰望/眼泪与追忆,是敞开那沉痛悼念的心扉。

  “曹徒” 网上留言

  3月28日,按照曹兆海生前遗愿,他的骨灰从大连启程,跋涉2800多公里运抵白银市。4月28日,骨灰盒端放在白银市紫灵山吊唁厅。大厅的中间放着他年轻时的照片,放大的旧照里,年轻的书生,依然保留着55年前那抹永恒的微笑。

  照片的右下角写着这样几个小字:“在北大”,落款:“1957年秋”。

  寥寥几字,意味深长。细细领会,能读出一代人时间的刻标,也能读出一个人精神的脉络。

  吊唁厅里,挤满了从天南海北赶来的校友,年长的五十开外,最小的也四十出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曹徒”意为“曹师之徒”,他们以此自称、以此骄傲终身。每个人都要现场说一段追思,然而说者涕不成句、听者早已泪流满面,大厅里噼里啪啦的泪珠,砸在冰凉的水泥地上……

  一年北大一生转折

  曹兆海生于1938年,病逝于2012年春。在他74年的人生履历中,与北大的缘分其实很浅,仅有1年,与白银市的缘分也不长,仅仅10年。但是,这短暂的11年,却雕刻着他人生全部的落寞与辉煌。

  1957年秋天,19岁的曹兆海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那时的北大什么样?一位学生曾写诗句:“笑呀,笑出声来,最好连声音也照上!”诗的标题是《照相》,曹兆海真的就笑着照了张侧脸的相片,笑得很内敛、很谦虚。

  1958年的春天,受到当时批判北大校长马寅初《新人口论》的无辜牵连,20岁的曹兆海被撵出校园,下放到河北沙丘。

  河北沙丘其实是一个古地名,在现今的河北邢台市广宗境内。整整20年,曹兆海游荡在这片荒芜的大地上。

  毕竟,出自书香门第,家庭教育让他秉持坚韧的信念;毕竟,一年北大校园的熏染,浓浓的人文血脉支撑着曹兆海在饥寒交迫的困难时光里,也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求索。

  1979年,动荡结束,曹兆海找到北大。学校说,“你才念了一年书,不能算毕业”。结果只领到了一张肄业证书。1979年,他回到老家大连,四处找寻教书的工作,最后在大连列宁中学当了一名代课教师。

  悲壮的人生总有戏剧性的转机。据李保和先生回忆,1984年他任白银公司第二中学(现白银十中)党支部书记,在从旅顺到大连的公共汽车上,认识了代课教师曹兆海。

  李保和回忆说,“他当时虽然已经46岁了,可是浑身上下还洋溢着北大才子的气质,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对历史、地理的教学有深刻的领悟。”

  回到白银,李保和给曹兆海发电报:“带上户口,前来报到。” 当年12月25日,曹兆海到达白银,从此成为了原白银公司二中的正式教师。此后,多年任高三文科班班主任,同时兼任历史、地理两个科目的教学工作,直到1994年8月退休。

  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黄河上游,是戈壁滩上的一座工业城市,严酷的自然,艰苦的环境,造就了一群彪悍的职工子弟。那时,白银公司二中的高中部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从1985年到1994年,曹兆海一直担任班主任。1988年,他班中的60名学生有56人考入高校,升学率93%;1989年,69人的班级中有54人进入高校学习,升学率达到了91%他所教班级历史单科成绩连续7年有5次雄踞白银地区第一;兼任的地理课成绩,7年里有6次位居全市榜首。

  年逾古稀的李保和梗咽追思:“他曾有一届学生全班当年全部金榜题名,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奇迹。他的工作推进了白银公司二中由弱校奔向强校、名校的征程,他是顶天立地的教学功臣。”

  二中校史上这样记载:自1995年以来的10年间,高考综合成绩一直稳居白银市前茅,先后培养了5名甘肃省高考文理科状元、15名甘肃省高考前10名的学生,以及25名清华、北大学子。

  那是一个“万人争挤独木桥”的时代,这位有着北大血统的“一代曹师”究竟给知识的沙漠注入了什么?

  “一代曹师”人文典范

  一米八三的个头,微微前倾的身躯,清瘦但精神矍铄,目光深邃而略显忧郁,语速稍快却句句清晰,一身蓝色的确良中山装洗得有些泛白还粘着粉笔末这就是永远活在“曹徒”心中的“一代曹师”,一位来自北大未名湖畔的文人剪影。

  “曹老师讲课总是信手拈来,从容自如。在黑板上画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非常快。边讲边画,不到一分钟,一幅地图已经画好。而且在地图上标出了山脉河流城市等,形象完美、比例准确。” 九三届学生张玉升难忘曹师在枯燥的课本中,为学生注入知识的乐趣与优雅。

  1986年毕业的“曹徒”刘延祯视曹师为永远的父亲。1985年,他家中拆迁,曹师将他接到自己的宿舍。细心的曹师怕他营养跟不上,就买来奶粉给他吃。后来他考上大学为学费发愁,曹师在四年里,经常省下工资寄去。

  刘延祯说,“每天放学后,曹老师都会给我们端来一盆热气腾腾的洋芋,有时是包谷,有时是稀饭。周末还要为大家改善一顿。看到我们一哄而上,一抢而光,他就会开怀大笑。”

  这笑声像一枚枚幸福的种子,根植于学生的心里,曹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告诉一届届的学生,在艰难的岁月里,这个世界充满温情和爱意,激荡着正义和善良。

  “因为我们是住校生。他在生活上关心我们就更多一些。考试前,他常常会为我们每人送一杯浓浓的咖啡。” 多年后,“曹徒们”才明白,这人生的第一杯咖啡,是曹师省吃俭用为同学们买的。忆至此,尚洁声泪俱下:“当年我们父母做不到的,曹老师做到了。”

  每年各高校录取新生时,曹兆海就住在兰州,利用北大校友会的关系,通过委培定向、自费等途径,为有可能名落孙山的弟子争取进入高校深造的名额。

  “人的一生有几个非常关键的时刻,而我的人生转折点是从高考开始的。” 1991年,谢国华落榜了,虽然他的成绩距离高考录取线仅差几分。他兄弟三人,是长子,母亲没有工作。谢国华想复读,父亲不同意。想让他读中专早点工作为家里减轻负担。8月的一天,谢国华突然收到了桂林理工大学的通知书。兴奋之余,他以为是招办搞错了,急匆匆赶到学校找到了曹老师。

  曹兆海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你的成绩很好,如果复习一年考上本科没有问题。上中专,你有些亏了。考虑你的家庭情况,征求你父亲的意见,我帮你办理了公司的定向生,每年只要多交320元,希望你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有一年高考,为了照看他的每一个学生,曹兆海申请了一个高考巡视员资格证。当时的高考是7月份,天气十分炎热。开考之前,他特意从自己宿舍煮了一大锅绿豆汤。考试开始的时候,他端着一大锅绿豆汤来到考场外。然后,一碗一碗挨个给考生送。绿豆汤不够了,他就赶紧跑到考场外面为学生买绿豆冰棍。

  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把一根根冰棍、一碗碗绿豆汤递给学生的情景,如今依然清晰地浮现在每个“曹徒”的眼前。

  那年,电影《红高粱》在争议中上映,这对偏远之城的高中生极具诱惑。“我们几个同学实在忍不住,晚自习偷偷跑出去看。当我们兴高采烈地走出电影院时,发现曹老师正等在电影院门口。曹老师见我们出来,瞪着眼,假装要教训我们,却忍不住笑了。他说电影要演好几天,完全可以周末去看,这样不耽误学习……”

  这是宽容还是包容、是引导还是劝诫?张玉升说:“细细体会老师的思想和为人,体会一位智者、仁者、勇者的爱心,终生感悟,终生受益。”

  曹师走了。泪光涟涟中,学生们好像又看到了他清秀的身影,看到他在三尺讲台上神采飞扬的风姿,和他讲课时忘我忘情的情景,似乎又一次感觉到了老师那清澈深邃的目光背后,那悠悠流淌的人文血脉。

  沉甸甸的 “ 精神遗产 ”

  曹兆海终身未娶,无儿无女,人生最精彩的十年守着三尺讲台度过。他的学生长大成人后,没有忘记老师的大爱、大恩,他们很多人都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尽心回报社会,回报恩师。

  晚年,曹兆海孑然一身,生活难免孤单艰难。为此,“曹徒们”没少动脑筋,一届届,一年年,有的学生不止一次为老师物色对象,张罗相亲;有的甚至还将老师哄骗到自己家中与女方见面。每次遇到这样的事,曹老师都会含笑不语,或者问而不答。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曹老师退休回到大连后,每年都有曹徒络绎不绝前去探望。

  当得知曹老师退后不久身染沉疴,学校立即进行了全校动员,为曹老师募捐。

  回到故里,崔晓国专门为恩师购置了居所。曹老师晚年,众多学生前去调理汤羹伺奉床前。有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难以抽身不能照顾老师,就寄钱邮药,或让能去看望老师的同学捎去营养品,或打电话安慰老师晚年孤独的心境,极尽反哺之情。

  曹老师回到大连后,有学生每个月都要给老师寄去一些生活费。1999年,当得知老师身患直肠癌需要手术。学生唐月广和戴晓霖立即坐飞机赶到大连。曹师身边没有亲人,学生就在手术单上签了字。躺在手术台上的曹老师拉着学生的手说:“我这一辈子没什么遗憾。有这么多学生成才,是我最大的骄傲。”

  临终前,曹兆海留下遗言,将毕生积蓄的29万元赠给白银市十中。

  曹老师病逝,学生唐月广、戴晓霖和十中工会负责人一起连夜赶往大连,操持老师后事等诸多事宜,并将老师骨灰迎到白银。

  退休时,曹老师的工资只有1000余元,到辞世之前也只有3200多元。他长期卧病在床,仅每一个月支付保姆和钟点工的工资就需要4000元,还不算昂贵的医药费。这些钱是如何来的呢?唐月广告诉记者,有一年,他去大连探望曹师,发现老师极为清寒,每顿菜谱就是白菜炖豆腐,有时就是一道咸菜。唐月广心疼,便带着老师去外面的餐厅用餐。曹老师不好拂去弟子的美意,但他去了以后只是点了两道价廉的素菜。他自嘲说,自己的肠胃已经不适合吃昂贵的饭食。

  令人欣慰的是,曹老师走后,“曹兆海基金”迅速启动,“曹徒联谊会”也应运而生,众多“曹徒”一呼百应,为“曹兆海基金”扩容,曹老师骨灰安放仪式结束后,你出1000元,我拿2000元,大家纷纷慷慨解囊。其中,来自河北的崔晓国为恩师的基金捐赠9999元,取其长长久久之意。

  “生如夏花之灿烂,逝如秋叶之静美。”曹老师走了,博爱、敬业、奉献的曹兆海精神正在千余名“曹徒”的岁月里永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