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从台北到北京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从台北到北京读后感10篇

2022-03-15 10:53:1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从台北到北京读后感10篇

  《从台北到北京》是一本由宫铃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台北到北京》读后感(一):图书推荐神马的都是坑爹的~

  《南方周末》的文化版一直都是很喜欢的一个版块~之前的图书推荐,大多是某某名人读过的某某书,这些书大多颇有年头~推荐这本书时,南周用了半个版面的彩页,没有单独说某某名人~文化比较的书,一直都是我喜欢的类型,加之南周的力荐,还是果断拿下了~

  不过书看了不到一半就有些看不下去了~~实在是有种太明显的仓促而成的感觉了!!看了他人的书评说是因为繁体字转为简体字而造成的~既然明知繁化简会有错误,那出版之前为何不校对一番~起码“后底鞋”这么明显的错误不至于发现不了吧~

  看了书名,以为是双城记呢~而实际却是自己的思维太过发散,这“从台北到北京”不过是陈述一种状况~

  本书的上架建议是“社科”,我倒觉得“散文”更适合~作者完全是以一种意识流的状态在写本书~所以一件事情往往会多次于不同章节提到~起初以为作者介绍自己眷村第二代的背景,是为了写出她与其他台湾人的不同~可作者却一转去参加两会,采访温总理了~大谈自己的两会经历之后,却又说什么要避开政治问题,现在两岸的年轻人多是谈论周杰伦和康熙来了~~这之后又是她的网络生活~痛斥了大陆网络的种种现象,却是拉出了马英九~~这都是些什么逻辑,什么套路啊!!

  而文章过分强调不同,也有些太伤感情。尤其是“中国台北无非是能满足一些人意淫的心理罢了,对于现状一点帮助也没有”,这意淫一说有点太严重了吧~

  而书中大段大段的引用,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为了偷工减料~~

  北京固然是大陆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但不能说以北京就能代表整个大陆了吧~~

  豆瓣九点上就曾有过一篇文章说过大陆的图书推荐多么不靠谱,原以为南周还不至于归入不靠谱行列,这一看图书推荐,管他神马的,多是坑爹的!!

  《从台北到北京》读后感(二):《从台北到北京》读后杂感

  对于台湾,我始终有着一种难以描述的感情。这份感情起于何时何处,已经无从追究,也许是老师口中的宝岛台湾,也许是地理课本上的阿里山日月潭,也许是小虎队林志颖,也许新白娘子传奇,又或者是琼瑶和三毛……

  于是,在我初中毕业时写给同学们的所有纪念册上,“最想去的地方”一栏,写的都是同样的答案——台湾。而落笔时的心情,至今都记忆犹新,“总有一天要去看一看”的笃定与“也许我今生今世都不可能踏上那片土地”的悲观交织在一起的滋味,对一个15岁的少年来说,实在太过于复杂。

  但从此这个念头变成一粒种子,深深的扎根在我内心的某个角落。

  数天前,我在网上打算买某本台湾游记时,朋友推荐了这本书。

  当时的想法是,能被台湾当地朋友推荐的游记,一定有可取之处吧,所以爽快下单。

  不曾想我花了三天的时间读完这本书,随之而来的,却是三个难眠之夜。

  第一个难眠之夜,是因为新鲜和搞笑。先是饿着肚子看书,却被作者描写的各种小吃馋到流口水,到了该入睡的时间,又捧着此书在床上笑到抱着肚子打滚。作者多年媒体从业的经验不可小觑,文笔辛辣幽默,着实过瘾。

  第二个难眠之夜,是因为思考。作者对于无所不在的统一情怀和与大陆网友的虚拟交流的描述,还有当时作出关闭新浪微博这个决定的前前后后,都提供了多个对于我来说闻所未闻的视角,让我不得不合上书本,消化了很久,也思考了很多。

  第三个难眠之夜,是因为我想我应该写点什么。翻开这本书,首先看完宋楚瑜先生的推荐序时,我就已经知道这不是一本普通的记录作者旅途见闻的轻松游记,却也没见到合上最后一页时所感悟到的沉重——笑与泪的背后,都是同样沉甸甸的爱恨交织,有感动也有无奈。

  我之所以要向所有人推荐这本书,最重要的原因是,多年来我们一直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掷地有声的说:台湾是我们的!与此同时,却完完全全的忽略了海峡对岸的人们,有着与我们并非对立却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套想法。我们坚定不移的要收回那块土地,却忽略了那块土地上生活着的成千上万的人,而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感情动物。

  所以在很多年里,海岸两岸都自以为正确无比的种种言行,却屡屡伤害着对方的心。于是,在“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苍穹之下,频频上演着“明明相爱,却彼此伤害”的悲剧。

  关于当前的两岸关系,台湾的媒体习惯以男女关系作比喻,比如“逼婚”或者“分手”等。由此可见,在台湾朋友眼里,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对等的,跟男女恋爱一样,属于双向选择,谈的来就合,谈不来就分。

  也正是因为如此,包括作者宫铃在内的众多台湾朋友,对于大陆朋友的“统一”情结难以理解。作者在书中写到“我常常看到或听到网友说,我们是一家人。但我身为一个台湾人的感受却是,各位在对待一家人时的那种狠、那种恨,让我以及很多的台湾朋友都感到恐惧,哪来的这么多恨,哪来的这样狠?”

  从书中描写民,我十分理解作者在面对千万大陆网友的愤慨乃至仇视情绪时的委屈与伤心,可是你们也忽略了,同样是以人为喻,站在大陆朋友的一面,故事却是这样的:

  从前有户很穷的人家,儿女众多,生活艰难,而家里每一个人的心中,最大的伤痛不是吃不饱穿不暖,而是他们的小女儿,最小的妹妹,被坏人绑架掳走,他们却暂时没有能力把她救回来。

  家里所有的哥哥姐姐们,只要一想到最小的妹妹在坏人家里可能受到的种种虐待和折磨,就心如刀割。所以全家人心心念念想的都是,等有一天我们长大了,腰杆直起来了,要名正言顺的把小妹要回来,甚至不惜冲去坏人家里,打一架,也要把小妹抢回来,一家人整整齐齐,团团圆圆!

  此后的很多年里,这个家里所有的人,无论是上学的还是工作的,务农的还是经商的,从来没有一天忘记过一家团聚的梦想,并且把这个愿望置于其他所有问题之上。终于有一天,他们几经辗转跟小妹取得了联系,他们托人带去消息,说小妹这些年你受苦了,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接你回家了。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本该痛哭流涕说“我想死你们了”的小妹,却只是冷淡的说,我暂时不想跟你们回去,我要考虑一下。

  可以想象这家人在得知这个答复时的心情,一家老小上上下下,几十年的朝思暮想,唯一的愿望只盼从坏人手中把小妹救出来,能一家人团圆。为此他们全家节衣缩食,甚至不惜上门找人拼命,却不曾料到,他们的小妹,居然如此回答。

  多年的梦想得到毁灭式的打击,于是家里有人愤怒,有人冷笑,有人哭泣——仅仅因为坏人家比我们有钱,小妹居然认贼作父了。

  又很多年过去了,这家人慢慢有钱了,不愁吃穿,还盖了新房,甚至有些时候感觉比坏人家的日子还好了。

  当年的哥哥姐姐老了,他们的孩子 ,孩子的孩子都长大了。全家团圆的梦想,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却也一直没有实现。他们不但没有等到那个小妹或姑姑主动说要回家,甚至有一阵子,这小妹和她的小孩还差点中了坏人的忽悠,说自己跟那一家人根本没什么关系。

  一家人整整齐齐团团圆圆的梦想,就那么一年又一年的压在这个家里每个人的心头上。

  对这个小妹,他们是很有些责怪的,在一些兄长心里,认贼作父,贪慕虚荣,弃祖忘本……也成了小妹撕不掉的标签。气极败坏的时候,也会说些难听的话。可要不是发自内心的深爱,又何来这咬牙切齿之恨呢?

  他们是一家人,却是被分开的一家人,有误解有矛盾的一家人。

  但他们始终是一家人,他们身上流着相同的血,一脉相承,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我打完上面这行字之后,一个人沉默了很久。

  也许这是一个不恰当的的拟人化故事,但是在感情层面,这可以解释大多数大陆朋友对于台湾的感情,当然是基于我们所受的教育和历史背景的了解之上。

  而我个人,很认同作者所说,“在两岸交流的问题上,无论大陆或台湾,都会在不经意中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值套用在对方身上,这也就会造成彼此之间想当然的误解根源了。”“两岸的交流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更不是了解彼此用语不同就可以做到彼此的认同与了解,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和融合,如同前面所言,谦卑,恐怕是唯一的道路。”

  除了两岸关系的问题,书中作者所写的关于新浪围脖事件的评论,各地旅行的见闻记录,一个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历程等等,都非常值得一读。特别是作者还在泉城济南住过,面对山东媒体的访问时也给出了个人对于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我个人认为很有可借鉴之处。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热爱我的祖国,包括宝岛台湾;我热爱我的家人朋友,包括台湾的朋友;我热爱旅行,我想去很多的地方,其中一站,一定会是,台湾。

  推荐这本书,《从台北到北京——“胡同台妹”眼中的大陆》,作者宫铃。

  《从台北到北京》读后感(三):它只是一本不臭的、无关痛痒的屁。

  声明:情到浓时只恨自己词汇的贫乏,通篇皆真实的想法。绝非反*动*宣*言,请管*理*员勿删。

  1、对于愤青来说并不适合看愤青的东西,若俩个人看法相同那不失为一件美差,经常看到拍大腿;一旦俩个人意见有分歧那就太痛苦了。更郁闷的是我只是在看一本书,没有与作者交流的机会。就好像一个素食主义者饿到皮包骨面前却只有各种肉的尴尬情形。书中有太多的“!”,感叹的内容我却大部分是不赞同的。

  2、诚然由于政治体制、历史背景的不同,台湾与大陆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理解上的差异,这会影响两岸人民的交流。可这种差异同样存在与大陆同香港、澳门之间!事实证明政府很好的处理了这种差异。

  3、作者、台湾政府却一直反复在强调两岸的差距。难不成差距存在一天就一天不回归,一直漠视历史?!同样的事情,远比台湾发达很多的香港、澳门能做到,为何台湾不行?!这就解释了台湾岛中的部分人根本没有想过回归这回事,一直在用进一步交流最为幌子,从大陆吸收更多的资金来发展自身。可见台湾的自私。

  4、不可否认,书中列举出并不鲜为人知的很多差距。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台湾对待垃圾、跟禁烟的决心。在台湾采取“垃圾不落地”政策,并按照垃圾的大小随袋收取处理费用。这一措施大大减少了垃圾的数量。在禁烟方面更是严格,两人以上的室内、公共场所、公园禁止吸烟。能作出这样决定的政府也让我很佩服。在宫铃谈论到关于社会议论热点时我也是看到拍手称快。关心如此上档次的新闻完全解决不了温饱!并且对于她直言不讳的行为深深折服。或许就是考虑的角度不同、关心的问题不同才造就了台湾与大陆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主体。我也呼吁大家:为了创造一个更便捷更人性化的城市软实力,大家多多关心身边的不便之处并敢于客观的讲出心声吧!

  5、台湾的文化精髓是什么?个人观点就是俗文化!高度发达的造星产业链占据了大陆的大部分资源,也使很多大陆年轻人忘本的开始说话不分平翘舌,并以此为荣;高度发达的民主状态使得抗议每天都在占据新闻的大部分版面。你们所谓的发达难道是指满地的垃圾与满口的脏话跟对历史的漠视么?

  6、我通过宫铃小姐的文章深深地感到大陆文明的落后,或许我这么说是出去护犊的心态。台湾人的生活理念正迅速的向西方靠拢。我们理应对正确的观念理智、客观的分析并求同存异。我似乎从宫小姐的言语里感到对大陆的鄙视。这让身为大陆人的我十分不爽!似乎大陆的落后是导致台湾迟迟不回归的根本原因。

  7、任何地方都有其本土化的特质,台湾因为高度的开放导致被各种文化融合,基本失去了其原本的特质。在鼓励别人求同存异时请先审视自己!大陆存在很多不正之风,例如:攀比、对于家人的态度、不谦让、从众心理等等。这些社会现象在哪里都同样存在,不会因为社会发达而完全消失。美国的持枪犯罪率一样高,人渣存在于每一种社会里。你少在那边吹嘘你们有多幸福!我不禁发问:你们到底有多幸福呢?!你们就是一群由于高度开放被各种同化的骄傲者。

  8、我非常想喊出来:统一与相互的认同根本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就是太民主了把你们惯出毛病来了!

  9、说到底也就是所谓的“总统”接受不了变成“省长”、民众接受不了从“首都”变成“省会”的落差罢了!何必那么冠冕堂皇,虚伪的两岸交流!

  10、整本书就是一本不臭的、无关痛痒的屁。

  11、一篇文章的无懈可击程度跟篇幅是成正比的,但是我无力再写下去了。

  《从台北到北京》读后感(四):如果你能把它看完,那就看看大江大河吧

  其实我的评价是很一般,但没有这个选项。选较差好像有过了点。

  如果你能把它读完,只说明你对对岸人的生活感兴趣,对他们的精神状态感兴趣,对这段历史感兴趣,那就读读龙应台的大江大河吧。它们的差别是就像是你在无聊的时候上网读些帖子、看看八卦新闻打发时间还是静下心来读一本震人心魄的文学作品。

  作者在书里讲了不少她从台北到北京不适感,其实每个从小地方到北京来的人都有这种不适感。我说这话没有一点贬义,我自己也是从小地方到了北京生活了10多年了。我相信每个有这样经历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如果你有时间、有精力、当然还要有钱,都可写出你的从故乡到北京的故事。

  作者试图解释她看到不合理、或难理解的东西,这个做法值得提倡,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但她的理解是不是对,也值得我们每一个自己想一想,比如我也很受不了“新盖中盖一片顶五片”的广告,脑白金更是让我吐得满地找牙,但你要觉得大陆这边的广告都是这样,还试图解释这是因为大陆人比较唯物,我实在是有点苦笑不得。

  《从台北到北京》读后感(五):从图书馆借的是明智的

  对台湾这个绿岛一直是很青睐的,对相关介绍书籍比较有兴趣,这本书名字包含了两个首都,而且作者还是一个平民,一个网络小名人,所以从图书馆借来一阅。

  前半部分还是很吸引人的,大陆读者希望了解的一些情况也可以得到答案,她个人的情况也清楚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小女子的心路历程。但后半部分我觉得写得让人提不起兴趣,特别是感觉有个毛病就是和大陆一些伪名人一样喜欢趋炎附势,宋楚瑜是你二舅吗?没必要这样。只要写自己就可以了。

  宫小姐自身的理念很强,这恰恰是很多大陆人所不具备的,为了真理与常识敢于坚持,能够不去服从所谓的政治,所谓的规则,如果她和大陆网民再吵架我会支持她的。

  《从台北到北京》读后感(六):李新月:我为什么喜欢胡同台妹的文章?

  人与人之间是有距离的,认同可以消除这样的距离。

  书与书有好坏之分,书的好坏也取决于读者对作者思想表达的认同程度。

  我认同《从台北到北京》作者胡同台妹的思想表达,因此我喜欢这本书,并因为这本书我觉得我和胡同台妹没有距离,虽然我们相距甚远,并从未谋面。

  我认同胡同台妹对“立方网事件”的态度。网络口碑传播中,利用用户授权,系统代用户给好友发推荐,是合法并且常规的做法。但是,所有合法推广,都预先告知用户,系统将做什么;立方网根本没有告知用户将要以用户的名义做什么。严格的说,这样的行为,就是网络欺诈。胡同台妹觉得这种被侵犯隐私、个人名义的事情很过分,应该抗议,而且她以为大家都会这么做。当她冲出来了,才发现后面一个跟随者都没有。结果,大家认为她很“张扬”、很“麻烦”、很“难搞”,她只好选择了离开。

  胡同台妹的遭遇和我在那个网的论坛类似。2007年6月1日我进入某网论坛,190天时间,网络的关注度(点击率)为560万,但是该网不能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我申诉无果后,只能选择离开。该网规积分规定里有文章双发至论坛、博客双积分的规定,也标明了鼓励论坛、博客双发帖子。可是我在论坛发的帖时后面链接了我博客(同一网)的多篇文章,即遭论坛的集体封杀,在任何一个版面都没有发帖权和回复帖子的权力。我不知道该网论坛的管理员是怎么想的,但是我认为,没有规定的不允许做的即为默许。既然是默许的就不能凭着管理员和版主的好恶乱挥封杀的大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挑战常人忍耐极限而又不违规的人就是规定的创新者,要予以一定的奖励!

  另外,该网的管理员和版主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就进行删贴、封帖、锁IP,体现了管理者的极端浮躁和唯我独大自我良好感,对网友极为不尊重!我认为该网每天有成千上百万的人次在浏览、发表见解,这里汇集了各种思想,各种新的意识形态在闪耀,网络管理者应接受的是最新的思想,而不是学习那种狭隘的、自私严重带有个人好恶感的言行,并身体力行的实践!虽然我利用多个ID,通过各种渠道,向多个版主和管理员申诉,但往往不被理解,他们中有的除了发纸条嘲笑我外,还写帖子辱骂我,扇动其他网友对我进行人身攻击。

  玩不起躲得起,极度愤懑,我只有和胡同台妹一样,选择了离开。

  我认同胡同台妹对异居客乡的感受。胡同台妹虽然长在台湾,但是她祖籍在安徽。在她的初高中时代,台湾兴起了本土化运动,外省人首当其冲成为要被质疑的。有一次坐出租车,司机是一个民进党支持者,她上车后刚说了要去哪里,司机就冲她大吼“滚下去”!在大学里,一群来自台湾南部的同学聚在一起谈话,看到她走过去便会用敌视的眼光看着她,并用台语说,“看,外省婆来了”。当她来到大陆时,她向大陆朋友解释,“我不是台湾人,我是在台湾的外省人”。可是很多在大陆的聚会乃至工作的场合里,胡同台妹和别人探讨问题时,别人就会说:“你台湾来的,你不懂”!胡同台妹就觉得自己像一个蝙蝠,哺乳类、鸟类两边都不是,孤零零的、同时不被两种动物所接受。

  我也有胡同台妹的这种感觉。2001年初,我从老家南阳调入郑州,虽然举家搬迁并定居,但由于之前没有在郑州上学和工作的经历,总感觉郑州不是自己的家,每每和郑州人谈起来会说“我们南阳怎么怎么”,这时就有人会提醒我,“那是你的老家,郑州才是你的家”!当我在郑州有房有车,有自己的事业,儿子也在这里读了不错的学校后,我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个真正的郑州人了吧,于是我说“我们郑州怎么怎么”,但是老家的人又提醒我,“别忘了你是南阳人!”尤其是老门老户居于郑州的“都市村庄”人在和我们说话时,时不时冒出“你们南阳人怎么怎么”的,也在提醒我们不是真正的郑州人。使我觉得自己是不属于南阳也不属于郑州的第三种人。

  我认同胡同台妹对员工分类的看法。虽然这是她朋友的观点,但是她颇为赞同,也就算作她的看法了。她们认为员工分两种:牛跟宠物。牛型员工,拼死拼活,临死献了牛肉、牛骨、牛皮还有牛血,但主人家不会把一头牛天天抱在怀里;反倒是宠物狗、宠物猫,天天只需讨好主人、摇头摆尾,就可以陪着主人吃香喝辣。

  这和我们现实中看到的多么相似!现在很多单位就有会干的不如会混的现象。会干的就像老黄牛,他们实干、能干、干出效率和效益、不虚度时光、工作不虚以应付、对人不虚以耍滑、凭良知对得职责、严于律己工作负责、不推诿、能吃苦耐劳。会混的如宠物狗、宠物猫,他们工作玩虚的、来假的、对上级对同事耍滑头以期在工作上蒙混过关、懒于做事却热衷争利、不琢磨事专琢磨人、以老好人的面目赚取好人缘、擅长搞吹吹拍拍拉拉扯扯的人际关系,但工作却经不起认真的检验。会干的老黄牛刚直不阿,不会拍马逢迎,他们与会混的宠物狗、宠物猫泾渭分明,却常常得不到领导的赏识、提拔。会混的宠物狗、宠物猫因为善于讨领导的欢心,干不干工作,日子都过得有滋有味,惬意非常。于是他们就成了榜样,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混混”的行列。

  我认同《从台北到北京》里很多的观点,但是我最认同的是胡同台妹对于交流的态度。她在《从台北到北京》里说,谦卑是彼此交流的第一步。她说穿梭两岸,混迹于大陆互联网,最大的收获是学习到谦卑。她认为谦卑就是对自己可能的无知要有觉知,对对方的在意或痛苦要有觉知,不随意批判,更不能轻易藐视。这就是我在《从台北到北京》里得到的收获:理解对方,因为对方生活中那片头顶的天,就是对方的全部。

  《从台北到北京》读后感(七):两岸:怎能不偏见?

  事先并不知道胡同台妹是网络名人,买这本书是因为看了南方周末的推荐,也被什么“宋楚瑜推荐”之类的噱头晃了一下眼。事实证明,再好的报纸也会推荐不怎么好的书,或者更准确地说,不怎么有价值的书。

  其实本书并非没有可取之处:从他人眼中看自己,从台北人眼中看大陆,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趣的视角。更何况楼主作为媒体人,往往有有趣的看法,散见于书的各处;并且有媒体人的职业价值观—敢于较真儿,也值得读者深思。

  苛求一点,书中弥散一种令人不得不反感的情绪——偏见!在作者笔下,或说眼中,大陆人是劳碌的、惊恐的、逆来顺受的、好高骛远的、不切实际的;而台北人是幸福的、理性的、温柔的、过着民主美好生活的。更令人反感的是,作者本人并没有意识的她的偏见,反而处处标榜着“我,只有我,才是客观的、毫无偏见的。”

  我也或多或少接触过台北来客。前几年,和他们打交道时,我总是抱着观察、学习的态度,很客气、很礼貌地对待他们,甚至有些战战競競,生怕什么地方做得不对,怠慢了人家,给人家留下不好的印象。当然了,心底里也还是有一种同胞的情结在里面,以台妹的眼光来看,有一种“统一”的情结在里面:是我同族,如足如手,有什么理由不热情、不周到呢?

  可惜这种美好的情绪被台湾人一点一点破坏了,至今我觉得非常遗憾。我后来常常举这样几个例子。

  我们走高速路从青岛到济南,台北来客非常不客气地质问:为什么带着他们转圈子,大陆哪里有这么长的高速路?

  路上闲聊说,现在大陆的小孩子都很累,放了学还要弹钢琴……。对方莫名其妙就火冒三丈:我们台北学钢琴人的都不多!你们!

  和大陆学生座谈时,我们会事先提醒尽量回避比较刺激的字眼儿,可是对方的带队老师一口一句“我们这些学生第一次出国”,压根也没有照顾我们情绪的意思。

  临行前,宾馆说有人没交房卡,不让走。我上车去要,居然没有人承认。好在宾馆提供了房号和客人姓名,我只好点名要,对方又是火冒三丈:我们台北的宾馆是不用交房卡的,我想带走做纪念都不行!

  后来我想,台北人和大陆人都是一样一样的啊!所谓同文同种,一点儿也错不了!你有的小毛病我也有,我犯的小错误你也会犯,没什么大不了,谁也不比谁好多少。从此之后,我对两岸三地的同胞统统一视同仁,等闲视之!你来玩儿,我以礼相待;你挑刺儿,我以理相争。你说我有偏见,这个我认;你说你没偏见,我也不信!

  对胡同台妹,我也带着偏见地一视同仁。呵呵。

  写上几句,以充读后感。

  《从台北到北京》读后感(八):一般

  1《从台北到北京》

  在《南方周末》上看到这本书的书评的。很新鲜,跳出了框框,冷眼看台北和北京的区别。作者胡同台妹,在大陆的台湾记者。是一个很特殊的人。父母是大陆人,但在台湾长大。

  在台湾,作为不被人认可的“外省人”,她认为自己的根在大陆;到了大陆,却被一致被大陆人认为是台湾人。他们是一个特殊的族群,也许他们的故乡只是逝去的时光的某个节点。他们的无根感可能永远不会消失。

  作者自嘲她是蝙蝠,既不被鸟类认可,也不被哺乳类认可。也许正是这样,他们才能更清醒的看待两个不同的族群。

  这本书虽然没有想象中的好看,但给我的文化冲击还是很大的。虽然说同根同祖,但是毕竟大家走了60年不同的路,在生活习惯,语言表达,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别还是特别大。我们以为我们我的想的一样,但是很多方面却是南辕北辙。像“感冒”一词,台湾人是说“不喜欢”,大陆人表达“喜欢”。语言还是小事,但是思维方面的差异却大的惊人。就像作者无法理解为什么大陆有关车的广告永远强调性能,而我却不能理解为什么台湾广告更强调一些和车完全没关系的家庭关系什么的。还有,在台湾,农村是个褒义词,但是在大陆,这个是绝对的贬义词。所以说作者接受采访说:“北京是个大农村”时,就被大陆网友炮轰的惨了。

  还有,作者提出的一个观点还蛮让人深思的。我们总是抱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态。一直强调我们时一家人但是却用最肮脏的语言辱骂和自己想法不一致的自己人。“中国台北还是中华台北?”难道改一个字就会给两岸关系带来实质的进展吗?为什么我们不能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为什么一定要有“我一定是对的,而你们一定是错的”的心态?我们是不是太敏感太自以为是了?

  曾经的我也对中华台北很敏感。但是细想过来,我也把自己当成了道德和正义的裁判官。其实,我们一点都没有尊重对方的想法。不要老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受到的教育判断对错,首先要了解对方,只有推己及人才能让我们更平等的交流而不是一味的发号施令。

  我曾经以为我很了解台湾,但是看完这本书,发现自己一点都不懂他们的内心

  《从台北到北京》读后感(九):因为阻隔,才格外思念

  胡同台妹的书,是明朗的。她在用平淡和优雅讲述那些既不平淡也不平静的事情。有做为“外省人”在台湾的孤立与尴尬,也有作为“台湾人”在大陆的不解和困惑。她用自己奔波于两岸三地的真实经历和感悟,想来告诉台湾人一个真实的大陆,也想告诉大陆人一个真实的台湾,于是她就莫名地担负起了“中间人”的职责。且不管这份力量到底有多大抑或够不够大,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和了解就是成功和进步。

  海峡两岸,地理上,只不过隔了一湾浅浅的海峡;时间上,也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的60年。因为阻隔,才格外思念。那一湾浅浅的海峡,却是一湾汪洋的思念;那弹指一挥间的60年,便是黑发人变为白发人的跨越。行文至此,我开始懂得并理解胡同台妹的心思和心情,“特殊身份”的她拥有我们难以体味的期盼,既热切又充盈,哪怕是轻轻的一个触摸,都会掉下泪来。

  耳朵是用来听的,眼睛是用来看的,心是用来感知的。胡同台妹说一定要谦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胡同台妹在网络上的遭遇,我虽然没有亲历,但是我能够想象得到那种情形,也能够了解胡同台妹当时的心情。因为特别在意对方,并给予了很特别的期许,内心才会格外柔软和敏感。所以,我想,除了表面的态度,放下心里的包袱才是最最重要的。让人感动和惊喜的是,像台妹这样的“中间人”会越来越多,等到大家完全走到一起了,就没有“中间”可言了,当然,更不会再有“中间人”,因为都是一家人了。

  就在昨天,在宜兰遇难的大陆游客营救的第8天,终于找到并确定了1名死亡,其他19人下落不明。这样的时刻,来读胡同台妹的这本《从台北到北京》,心里多了一缕淡淡的忧伤。也想起了台妹在书中的那段关于国台办新闻发言人张铭清遇袭和大陆观光巴士事故的描述,想到了她的心痛和躲避,躲避媒介的炒作,心痛双方会相互劫难伤害。很遗憾,这样的事情又发生了…… 我开始关注新闻,关注两岸的营救努力。我相信,那个小小的宜兰牵动的不止是我的心。

  海峡两岸,错失了60年,阻隔了一个海峡的思念。有什么样的桥,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呢?当然是心桥。政治层面的东西,很难回避,当然也无法回避,更无须回避。不具有普遍性的东西,我们可能无法触及。但我却每天都能看到CCTV第四频道的《海峡两岸》;每年的中秋晚会,我都特别期待台湾现场的精彩表演。我把这些理解为努力和吸引,只要有心并用心搭桥,任何东西都可以逾越。

  忽而想到了2006年春晚上的一个节目,是一个名为《新说绕口令》的相声。台湾演员朱德刚和大陆演员刘增锴同台演出,一个讲台湾普通话,一个讲大陆普通话。不但特别新颖有趣,亦格外和谐温暖,没有一丝生硬晦涩。所以,我想告诉台妹,细微之处的差别并不能形成障碍。别说是台湾和大陆,就是上海和北京、河南和河北,在所谓的“次文化”上也存在众多的差异。网络上不也经常有城市气质的评选嘛,的确,就如同众多的兄弟姐妹,形态各异,性情迥然。在这一点,我相信大陆人也是这么看待台湾的。随书赠送的小画册《魅力台湾》中,有个细节让我感到特别明朗和温暖。就是我发现,台湾的汽车牌照写的是“台湾省”。这,胜过了千言万语。

  《从台北到北京》读后感(十):杂谈

  宫铃从她的角度叙述台湾和北京的牵连和差异。一个生于台湾,长于台湾,祖籍安徽,现在定居在北京的资深媒体人,内心中有一股很强的力量。

  确实,环境不同,造就的人就不同,包括思想观念,语言文字等等,大陆和台湾,有误会有隔阂,这些因素也在暗暗起着作用。

  她写道,在地铁站遇到一位年轻人,和他交流,谈论交通,年轻人说这些很多都是外地人,素质低,当被问到自己为何也跟着他们在地铁中你推我桑,他大致意思说大家都在挤,我也没有办法。

  这种无奈似乎是一个很好的借口。

  当中国新一代人,有素质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也在挑战文明的底线,也在从众,跟着大众做一些低素质的事的时候,我难以想象社会的整体素质何时能提高。

  她还谈到台湾的广告注重情感营销,举到了房车等的例子,确实深有体会,很多国际品牌都会打感情牌,比如联合利华等。而中国的广告就一个劲地说这款产品性能好档次高等。注重实用。

  这种实用主义,其实也体现了中国社会目前追求利益,生活在压力之中,金钱的地位在家庭幸福之上,心理的扭曲,幸福感很低。

  台湾和大陆的关系,其实不要很多激进分子或者偏激的爱国主义者来掺和,强扭的瓜不甜,该来的总会来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