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悲惨世界(上中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悲惨世界(上中下)》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31: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悲惨世界(上中下)》读后感10篇

  《悲惨世界(上中下)》是一本由[法] 雨果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6.00元,页数:17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悲惨世界(上中下)》读后感(一):伟大的作品

  印象最深的人物有,芳汀:悲惨的代言人和本书开始的引线;冉阿让:坚强无比,强壮有力,九死一生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人;沙威:法律的铁面无私执行者,思维缜密、严谨的执法者,顽固的代言人,以法律为圣物,如影子般让冉阿让无法摆脱的人;珂赛特:从受苦受难到被冉阿让保护的人,是完成芳汀幸福使命的继承人;德纳第:凶恶残忍,奸诈狡猾,唯利是图的小人。

  所有的人物都是那么鲜明地区分开来,这就是雨果最好的作品。整部作品气势恢宏,描写叙事全面铺开,对恶劣的社会制度和人情冷暖刻画地入木三分,场景背景细节描写令人叹为观止。故事情节曲折,如同江河小溪一般九转十八弯,在读到那一部分之前你绝不知道故事会往那里发展,更无法预料到故事的结局。

  《悲惨世界(上中下)》读后感(二):雨果的情怀

  雨果的人文关怀,对大爱的终极追求,要唤起一种普世的博爱,他小说的浪漫主义基调呈现了阔达浩渺的情感海洋,以力求触动人性深处的恻隐之情,让人们去正视,去接受,去履行平等的关爱,构筑人类社会的温情化氛围。阶级、时代带来的刻骨仇恨与敌视都能被无私宽容的爱化解,一个孩童的微笑,一句贴心的问候抵得上舍身成仁对一个迷途者的感召,而施与者的崇高自不必说,其实只需扬弃狭隘、自私与愚昧。顽冥不化者目光短浅,守着旧时代的金身等着革命的号角吹响,面对冰冷残酷的断头台。我们不必道破愚昧者的悲惨结局,是爱的希望燃点了前方路上的火把,无论主人公的命运以何种方式告终我们都感到欣慰,因为美好永远值得期待。

  《悲惨世界(上中下)》读后感(三):历史森林和《悲惨世界》

  在选择《悲惨世界》,写下这个题目之前,我问过自己:你凭什么谈论它,谈论作为西方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巅峰的《悲惨世界》?无数学者都已经凭借对它的研究而著作等身,我又凭什么认为自己能够谈得出什么新花样?难道就是凭读过这本书三遍,还是就靠对雨果本人的敬仰?

  思虑再三,我还是提笔写下了这个标题,就凭每个人对名著产生心灵上不同节奏的共鸣,就凭诗人曾经说过的那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如雨果本人在《<克伦威尔>序言》中说过的那样,浪漫主义文学是天然壮观的森林,在文字中描摹光与影的对照,在语句记下那摇曳的树林和万千枝桠。它将人类灵魂中的道德和美学提升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带给了我们最为强烈的艺术魅力。

  是什么在拨弄着这片大森林?当然是作者本人。雨果说过,恶是一种疾病,只有善才能够解救。如此说来,文中的第一个以善为刀的医生自然是那如同圣徒一般的米里哀主教了,第一名病人则是主角冉阿让无疑。然而问题就在这里,“恶”这一顽疾的病根到底藏在何处?难道就只将它归咎于人心的腐化吗?答案是否定的。正如书中所写的那样,当冉阿让身陷于监狱之中时,他已经“用良心审问了自己和社会”。他所得出的结论是“社会对我的遭遇是应当负责的”。在我看来,这样的结论没有丝毫问题。当时的社会是恶的,无论是物质的贫困,例如冉阿让,芳汀,还是精神的堕落,譬如德那第,可以说全是社会的原因造成的。那么谁又能来为这个黑白颠倒,藏污纳垢的社会开刀施术呢?毫无疑问,也只能是作者本人。不同于米里哀主教,雨果不仅仅需要善之刀,还需要一双洞悉一切的历史之眼。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悲惨世界》中不仅有一行行警句格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遭遇,更有那描绘历史的波澜壮阔的画卷。

  史迁写史,却留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样的美誉,既能融文情于史,那么文学作品又何尝不能倾尽丹青把历史绘下?脱离历史、浮于空虚的文字即使能流行,也不会流传。因为文学是一种记录文明的高超手段;而文明呈现于历史。一七八九年到十九世纪中期的法兰西是伟大的,它孕育出多少不朽的作品!历史到了激流急湍的地方,成了杰出创作的源泉,造就法国多少大文豪!但是其中,又有谁能够做到像雨果那样呢?

  我们看到,整整一卷的“滑铁卢”里,大皇帝所演绎出的最后辉煌和崩溃;我们看到,两卷关于修道院的哲学意义和变迁史,暗合了他本人“这是一部宗教作品”的说法;再一卷题为“几页历史”,谈论七月革命后的法国,还有一卷讲“一八三二年六月五日”的巴黎起义。接下去有将近一部的篇幅描绘街垒斗争;因为它属于故事情节,我们还没打算入那五分之一里去。历史的画卷在这里向我们徐徐展开,它仿佛沉默着,又仿佛正向我们诉说着一切。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同样出于雨果手笔的《巴黎圣母院》当中,对关于市貌和建筑的长达二万余字的专卷描述。

  有人说,雨果过分强烈的写史意识使小说拖沓了。是的,尽管这些篇章对情节起到了烘托和补充的作用,但的确是不需要那么多的。然而,我想说的是,在有着恣意灵魂的法兰西的儿子的面前,情节又算得上什么呢!它只是著者伸展笔触的理由。社会和历史是绚烂的画卷,召唤着伟大作家的伟大意识。

  雨果是幸运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风暴和围绕它的一片硝烟延续了半世纪之久,为这名天才留下了足够丰富的素材。雨果在写史,不是写冉阿让一个人,他显然不满足于情节离奇、但仅以满足读者好奇心为满足的记述。他要写出他所有了解的,和所有自认为必须发表的议论。他为民族、进步、正义、上帝而写。他一抬头,就看见“时代从滑铁卢头上跨越过去”;他一闭眼,便想起“暴君的黑暗和统帅的荣光进行斗争”。他为那“当年溃乱的幻景”而伤心低语,又吟出了“正义是有愤怒的”这样的雷霆之词。仅仅在名为“一八一七年”的章节里,他就从贵族扑了粉的假发写到卢浮宫刮下的墙皮,从报界排印错误写到了右派领袖的口头禅。他在滑铁卢狂乱的混战中还不忘提到苏格兰风笛手那一双的忧郁的眼睛,然后在不挡风的破屋里又顺便摹下了一张保王党纸币的图案……

  若非如此,又怎能写清那“悲惨世界”?如若这些文字令你感到拖沓甚至于厌烦,那么就连塞壬女妖的歌声也诱惑不了你!

  让我们重新回到这画卷中来,你是否看得到,浩大的东西被描绘得如此细腻,正如著者自己所说:“人类没有小事,就如植物没有小叶,世纪的面貌是岁月的动态集成的。”在这支无所不在的笔下,时代和它的一切特征变得多么真实啊!而且它又是怎样伸入了人的内心的呢?它描绘出最强烈的波折和最细微的颤动。那些使我们在这本书里受到第一次震动的篇章,我们不免要拿它做个例子:商马第案件中冉阿让“脑海中风暴”被刻画是怎样的卓绝啊。“他在黑暗里坐下来”,于是开始了在良心逼迫下的沉思,对离奇形势的认识,苟且逃避的本能的最先出现,接着良知开始愤怒,他被引领到牺牲的荆棘路上去并逐渐立稳,然间潮水复泛,他大声反悔,之后是对“后悔”产生的反悔——好象又回到了悲惨的原处……起码总有七个层次。二十多页,高昂低回而渐趋激烈,令人弦崩欲断。一切是如此清晰、具体、浓墨重彩、从容缓叙,让我们感觉不到丝毫浪漫主义的虚化和抽象空间的譬喻。那惊人的创作者的思想是如此细致、周密而完整!他甚至让冉阿让在像梦魂一样游移牺牲和逃避之间的当儿,叙述了那可怜人的脑海里突然出现一口破钟名字的事……这是怎样细微的手笔!它必是从一种密切的体察和天才的设想得来的。雨果是在写历史啊,他写了冉阿让的历史,芳汀的历史,柯赛特的历史,沙威的历史,甚至于无耻小人德纳第的历史也被作出了完整的交代——从“破落酒馆的主人”到“第一个黑奴贩子”——而这些许许多多人物的历史,在雨果的历史之笔下,就汇集成了气势恢宏的社会史,法国史,以及人类博爱精神的传承史!

  每每想起这支笔下历史的恢弘和社会的细节,人们便不禁由惊诧到落泪。

  是的,只有拥有洞悉历史之眼的雨果,才能够将恢弘和细腻这样完美的结合,只有这部《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上中下)》读后感(四):重读经典

  此般巨著,实不敢妄作评论。

  独自踏上南飞的旅途,怀抱厚厚的书,想让身体和灵魂都经历一次升华。

  已经完全不记得第一次读悲惨世界时的感悟了。即便是年过而立的现在,重读此书,仍然有些许懵懂,遂困惑,为什么如此深奥的书年年都被推荐为儿童必读经典,既是对孩子们的折磨,也是对经典的浪费,难怪孩子们都很抗拒名著经典。

  雨果在此书中有至少十分之一的篇幅在描述法国大革命的格局,以及极大篇幅地发表他的政治见解。自诩思想觉悟和文化素养以及心性沉淀没能达到他的水准,因此阅读这个部分时甚觉力不从心。一如当初读泰戈尔的《沉船》一样,大师们总是如此深沉。

  尽管有些许沉闷,但是真理总是如金子般闪光。偶尔读到我个人十分认同的看法,会按照自己的习惯,摘抄下来,或者用手机拍下来,时常回顾。

  回到故事情节。我不得不对雨果表示钦佩,他对人物内心的观察细致入微,又能刻画地惟妙惟肖,以至于,每次读到那对小儿女热恋中的种种矛盾心理,那种牵肠挂肚、欲拒还迎、互相揣摩,如此真实,一如我自己当年,感同身受。

  冉阿让。典型的正面角色,不过人无完人,他再怎么高大上,也还是有着自己的不完美,比如对刑责的恐惧,对失去养女的恐惧。正是这样的不完美,才让他变得可亲可敬可信。从某种角度讲,他才是真正的上帝之子。

  沙威。其实我个人更喜欢沙威。头脑简单,忠贞不二,是非分明,有一颗淳朴的心。论道德标准,他不低于冉阿让,只不过是两人站队不同而已。沙威这样内心简简单单的人,又怎能面对这个胡乱的世界呢?

  只是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冉阿让和沙威,已经不再存在于这个世界了。

  《悲惨世界(上中下)》读后感(五):读完有感(懂的自然懂)

  锘挎偛鎯ㄤ笘鐣屻€嬭繖鏈皬璇磋浜?骞达紝鐩村埌浠婂ぉ鏃╀笂璧峰簥鏃舵墠涓€鍙f皵璇诲畬鏈€鍚庡崄鍑犵珷鐨勶紝灏界宸茬湅杩囩數褰辩増锛岃繕鏄湁鏃犻檺鎰熸叏銆傜湅鍒颁功涓殑涓讳汉鍏紝鎴戞兂璧蜂簡鎴戠殑濮ュД锛屾瘝浜诧紝鐖朵翰锛岃繕鏈夊墠濡荤殑鐖哥埜濡堝銆備粬浠负瀛愬コ蹇樻垜鍦板鐚紝灏卞涓讳汉鍏鍏诲コ鐝傝禌鐗逛竴鏍枫€?

  濮ュД鏈?涓効瀛愶紝3涓コ鍎匡紝鎴戝鎺掕绗笁銆傚Д濮ュ綋杩囧ソ涔呯殑娓呮磥宸ワ紝浠ュ墠鐨勬竻娲佸伐鏄寮€绮溅鐨勩€傚Д濮ヤ竴鐢熻嫤鍛斤紝鏈€鐤兼儨鐨勫皬鍎垮瓙锛屼篃灏辨槸鎴戠殑灏忚垍鏌撲笂姣掑搧锛屽ス娌℃湁杩囪繃涓€澶╃殑濂芥棩瀛愶紝鍦ㄦ垜20宀佺殑閭e勾灏辫蛋浜嗐€傚ス鐨勫瓩瀛愬嵈涓€娆¢兘娌℃湁浜茶嚜鍒板鍓嶆潵鎷滆繃濂广€?

  鎴戠殑姣嶄翰锛屼篃鏄病鏈夊彈鍒拌繃鏁欒偛鐨勫濂筹紝鐢ㄥス鎵€鏈夌殑鐖辨潵浠樺嚭缁欏ス鍎垮瓙銆傛垜鏇剧粡寰堝弽鍙涘濡堣繖鏍风鎴戙€備絾鏄竴鎯冲埌浠ュ悗锛屽嵆浣挎槸鎴戞湭鏉ョ殑濡诲瓙锛岀浉淇′篃寰堥毦鍍忔垜姣嶄翰鐢ㄩ偅鏍风殑鏂瑰紡鏉ュ寰呮垜锛屾垜鍙互棰勮鍒版垜姣嶄翰绂讳笘鍚庢垜浼氭槸澶氫箞鎯冲康濂瑰拰鎴戠浉澶勭殑绉嶇鏃ュ瓙锛屾垜灏变笉绂佺儹娉泩鐪躲€傚ス鍜屾垜鏄袱绉嶄笉鍚岀殑涓栫晫瑙傦紝浣嗘槸姣嶄翰鐨勭埍姘歌繙鏄鏃犱繚鐣欑殑銆傚浜庡叏蹇冨叏鎰忕埍浣犵殑浜猴紝浠讳綍鐨勪激瀹抽兘鏄笉鍙師璋呯殑銆?

  鎴戠殑鐖朵翰锛?宀佷抚鐖讹紝20宀佷抚姣嶃€備粠灏忓氨寰椾笉鍒扮埗鐖辩殑浠栵紝娌℃湁浜哄憡璇変粬鎬庝箞鏍峰仛涓€涓ソ鐖朵翰銆備粬鍝佹€х函鑹紝鐢氳嚦瀹逛笉寰椾竴涓濅笐闄嬬殑涓滆タ銆傛垜鏇剧粡鎬垜鐖朵翰鎰や笘瀚変織锛屽嵈娌℃湁浣撲細鍒颁粬骞村辜鐨勫澧冿紝琚汉鍢茬瑧锛屾病鏈変汉鐓ч【锛岃鑷鍏跺姏銆傛垜閮芥病鏈夌粡鍘嗚繃锛屽埌浜嗕粖澶╋紝鎴戞墠鐭ラ亾鐖朵翰鐨勫偛楠ㄥ拰鐪熻瘹鐨勫緟浜烘帴鐗╂槸澶氫箞鐝嶈吹鐨勫搧璐ㄣ€傞毦閬撴垜灏变笉鍙互鍖呭浠栫殑涓€鐐圭偣灏忓瀛愯劸姘旓紵

  鎴戝墠濡荤殑鐖舵瘝锛屽墠濡荤殑濂跺ザ鐢熷墠涓€鐩寸敱浠栦滑瀹剁収椤撅紝涓€鐩存鏃犳€ㄨ█锛屽嵆浣垮叾浠栧厔寮熷濡归兘涓嶆効鎵挎媴銆傚墠濡荤殑鐖朵翰涔熸槸鎬ф儏涓汉锛屽鍐峰唴鐑紝铏藉緢灏戣璇濓紝鎬濇兂鍗村緢寮€鏄庛€傛垜渚濈劧璁板緱鎴戠粨濠氶偅澶╋紝鑰佷笀浜哄氨璺熸垜浠浜嗙畝鍗曠殑鍑犱釜瀛楋紝鈥滃ソ濂借繃鏃ュ瓙鈥濄€傝€岃繖娆″績鐖辩殑濂冲効濠氬Щ澶辫触锛岃€佷汉鐨勫績鐞嗘墦鍑讳箣澶у彲鎯宠€岀煡銆?

  鑰屾垜鍒欐劅鍒拌嚜宸卞凡鏉ュ埌浜嗘偛鎯ㄤ笘鐣屼腑涓讳汉鍏綋骞村湪涓绘暀瀹堕噷鐨勮浆鎶樼偣锛屽彧瑕佹湁浣嶄俊浠荤殑闀胯緢鍛婅瘔鎴戯紝鍙互瀹芥仌鎴戠姱杩囩殑閿欒锛屾垜灏卞彲浠ュ緱鍒伴噸鐢熴€傛垜涓嶅ア姹傛渶缁堝儚椹悤鏂偅鏍峰緱鍒扮埍鎯咃紝鎴戝彧甯屾湜鑷繁鑳藉儚鍐夐樋璁╋紝鍦ㄥ浠栦汉鏂界埍涓潵鏁戣祹鑷垜锛岃兘鍦ㄤ富鐨勫簢浣戜笅锛屽湪浜蹭汉鐨勭シ鍛婁笅锛屾弧瓒冲湴绂诲紑浜轰笘銆?

  《悲惨世界(上中下)》读后感(六):悲惨境遇下的高贵人性——《悲惨世界》

  只要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

  据说,雨果写完《悲惨世界》的最后一个字时,正是上午八点半,一轮红日挂上了大师书房的窗扉。这种情景决然不是悲惨的,我相信,大师的心中也绝不是怀着一种同情与怜悯的心情来描绘所谓社会下层的苦难。事实上,整部《悲惨世界》不是在诠释悲惨,而是在写悲惨世界中那闪光高贵的人性。那禁不住含在眼眶中的泪水绝不是为了怜悯贫穷与悲惨,而是被悲惨中高贵的人性所感动和震撼。

  这样说,我们便不难理解同样是悲惨,何以我们会对冉阿让崇敬不已,却对德纳第深恶痛绝了。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问题的关键——绝不是悲惨的境遇令人怜悯落泪,而是高贵的人性使我们感动。

  也许这还不足以令我们信服,那么看看那个衣衫褴褛、面色蜡黄、甚至不无恶习的爱潘妮吧,这个可怜的姑娘,她欺骗过别人的同情,她帮助过罪恶的强盗,但我们不能不承认自己总是能够原谅她的“罪行”,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对马吕斯的爱,有了这份爱,她在我们的眼中就显得可爱了,当她为了保护情人而挡住枪弹时,当她临死前终于对马吕斯表白说:“我想我早就有点爱您呢”时,这样一个衣衫褴褛、面色蜡黄、不无恶习的姑娘在我们的心中变得美丽动人和令人感动了,我们愿为她流泪,并在心里深深地献上自己真诚的敬意。

  另外一个有些相似却又很有侠客风范的巴黎野孩小伽弗洛什也是令我们感动的,他的乐观,他的乐于助人(虽然也帮助过恶人),他的侠义,正是由于这些优秀的品质弥补了他其他的缺点,令我们真心的喜欢。也正是因为这些品质使得这样一个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政治主张的孩子却在街垒巷战中死去,而且是那样勇敢和令人惊叹的死去,用快乐的歌声和嘲笑去迎接子弹,“他跟死亡玩着骇人的捉迷藏游戏”,结果,两颗子弹结束了他的生命,大师一定也被自己创造的这个人物感动了,他动情地说:“这个伟大的小灵魂飞逝了”。我在冥冥中祈祷上帝,相信小伽弗洛什一定会是一位可爱快乐的天使!

  这些“小人物”都只是大师为了凸现人性之高贵不因贫贱而定,是对小说宏旨的铺陈,那么让我们来看看整部小说的主角吧。

  如果说卞福汝主教是冉阿让的教父,那么冉阿让就是沙威的教父了。沙威这个人物起初是最令人费解的,因为我们的感情无法想像尘世间怎么可能会有如此恪守“理性”的人,在冉阿让放了他之前,他不信仰上帝,也从未听从甚至听到过内心良知的呼唤,这实在令人无法置信。沙威信仰的是法律,一开始就怀疑乐善好施的马德兰先生是在逃的那个苦役犯冉阿让,他无视马德兰先生的善举,无视芳汀的悲惨遭遇,但是为人却正直无比,敬业精神令人惊叹。这样一个在法律面前无可挑剔的执法者在读者的视域中竟无法引起我们的敬重,准确的说,我们可能还会挺讨厌这个冷酷无情的人,与此同时当然也会在内心深处期盼这个正直的执法者能够像我们一样看待那个曾经的苦役犯、现在的善良人。但是沙威一次次的让我们失望,我们甚至有些动摇了,难道沙威这个人会终此一生的信仰法律吗?我们怀疑,却又一次次的遗憾的看到沙威依然在不问对错的捍卫着所谓法律的尊严而无视高贵的人性。但大师不会将这样一个缺憾留给我们,也不会创造这样一个缺少“人味儿”的人。正当我们已经对沙威不再抱有奢望的时候,街垒之战时冉阿让放走沙威的片断却让我们看到了曙光,如果我们是先看了雨果另一篇小说《九三年》才读得《悲惨世界》,那么这时我们就应当可以料想沙威的结局了。冉阿让放走了沙威,这件事对沙威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长久以来对法律的信仰开始动摇了,内心的那个声音开始不断的呼唤着良知的昭显,他一下子感到冉阿让的众多行为都是令人尊敬的。但内心的矛盾远没有结束,大师一定要深入探究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当法律遇到道德之时?这便是大师创造这一人物的目的所在。终于,当沙威再次逮捕冉阿让时,他屈从了另一个上级——上帝!他不得不承认:在有些情况下法律在改变面貌的罪人面前应当退却,而且还表示歉意。在道德的冲击下这个信仰法律的执法者崩溃了——或者说,在道德审判面前,尘世间一切的法律判决和权力都失效了。请记住,一个有着坚定信仰和原则的人,一旦有一天他的信仰基石土崩瓦解,那么他也就离死亡不远了。更何况,面对着自己作为一个执法者的“软弱”,释放了一个高贵的苦役犯,他在上帝面前得到了认可,他给良心一个正直的答复,却在法律面前犯了可怕的罪行。可想而知,对于这样一位既信仰法律又正直的人,他只能死去了。大师的语言是吝啬的,因此不要无视那些看似不相关的文字。沙威自杀前在哨所里写下的那篇所谓“呈政府报告”实在是一篇遗书,那是为自己自杀写的注脚。我们不妨一起看看:

  第一:我请求警署署长过目一遍。

  第二:当被拘押者从预审处来到时,是赤着脚站在石板上等待搜查。很多人回狱后就咳嗽,这样便增加了医药的开支。

  第三:跟踪一个可疑的人时,在一定的距离要有接替的警察,这是好的,但在重要的场合,至少要有两个警察互相接应,因为如遇到某种情况,一个警察在工作中表现软弱,另一个便可监视他和替代他。

  第四:不能理解为何要对马德栾内特见于做出特别规定,禁止犯人有一张椅子,付出租费也不准许。

  第五:在马德栾内特监狱食堂的窗口只有两根栏杆,这样女炊事员的手就可能让犯人碰到。

  第六:有些被拘押者,被人称作吠狗的,他们负责把其他被拘押者叫到探监室去,他们要犯人出两个苏才肯把名字喊清楚。这是种抢劫行为。

  第七:在纺织车间,一根断线要扣犯人十个苏,这是工头滥用职权,断线对纺织品无损。

  第八:拉弗尔斯监狱的访问者要经过孩子院才能到埃及人圣玛丽接待室,这件事不好。

  第九:我们在警署的院子里,确实每天都能听到警察在谈论司法官审问嫌疑犯的内容。警察应是神圣的,传播他在预审办公室里听到的话,这是严重的不守纪律。

  第十:亨利夫人是一个正派的女人,她管理的监狱食堂十分清洁,但让一个妇女来掌管秘密监狱活板门的小窗口是错误的。这和文明大国的刑部监狱是不相称的。[1]

  很清楚明了,原本冷酷严厉的执法者这时候却在法律的掩盖下为没有任何权力的犯人们争取尊严和福利。他不会直接说拘押者应当穿着鞋,那样他便完全信仰了良知,就不会自杀了,因此他迂回地说给犯人穿上鞋以减少医疗费用。接着又说应该有两个警察同时办案,以防止软弱者纵放罪犯等等,无不说明了沙威自杀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一方面认识到无法抗拒内心良知的呼唤,另一方面又无法割舍往日对法律的效忠,结果对于任何一方他都是不称职的,于是这个严于律己的人便投河自尽了。

  雨果为另一部小说《海上劳工》的序讲得更明白,他指出:“三重沉重的命运压在我们身上,亦即教理的命运、法律的命运和自然的命运。在《巴黎圣母院》一书中,笔者揭示了第一种命运;在《悲惨世界》中,笔者指出了第二种命运;在这本书中,笔者阐释了第三种命运。[2]”这样,我们便可以断言,沙威这一人物在《悲惨世界》中的重要作用了,整部小说虽然时间跨度长,人物众多,但真正的主角只有冉阿让和沙威。前者是代表了绝对道德的人性,后者则代表了相对道德的法律。无论从读者的阅读体验还是大师设计的结尾都启示我们——绝对的人性超越了相对的法律。也许是雨果感到对这一问题探究的还不够深刻透彻,才又去写了另一部论述此问题更为有力的历史小说《九三年》,在那里,作者将这一问题放置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其结局是对沙威之死的最好诠释。

  讲《悲惨世界》,没有不说冉阿让这个著名人物的。但很多人都只是看到了冉阿让的悲惨命运,或是更进一步的看到了冉阿让高贵的人性。可我在这里要说的却是冉阿让另外的一种品质——自卑!某种程度上,自卑才是冉阿让这一人物真正超越一般所谓善人范畴的地方,如果没有了自卑,冉阿让充其量就是一个改过自新的大好人,但是有了自卑,冉阿让的形象就变得光辉伟大了。应当指出,中国的读者可能很难理解这种自卑,阅读时也仅仅将其视为人物的一个品格而已。按照我们的思维,我们会难以想象这样一个相当善良的好人怎么还会自认为卑贱呢?有财富,又有高贵的品质,这样的人应该对自己很满意才对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雨果文集》,第四卷,p.1606~1607,李丹、方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 《雨果文集》,第五卷,陈筱卿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 路加福音18:14

  李辉于2006年10月20日

  《悲惨世界(上中下)》读后感(七):向善的世界

  冉阿让仅仅偷了一块面包,却做了19年的牢;冉阿让受到神父的感化,诸事行善,但却无法摆脱忠于法律的沙威;沙溪错了吗?没错。其实他和冉阿让一样,至死都在捍卫着自己的信仰。冉阿让的信仰是行善,即使对珂赛特思念成疾,也为了不破坏他们的美好生活,孤零零的等死;而沙威意识到自己的不忠诚之后也只有以死谢罪。这是他们的世界,只要退一步,即是海阔天空了,但是没有。悲哀!

  一直被呵护的珂赛特却轻而易举的被爱情所折服,最终竟然没有意识到自己至亲的人的等待;马吕斯来回在不停的政治立场见摆动,却一不小心走了狗屎运,抱得美人归,却不敢花美人的巨额资产,以为来路不明,却假装正人君子,不敢正面质疑;最后却只能从父亲的伪救命恩人嘴里得出真相、所幸见到了冉阿让最后一面,悲哀!

  德纳第作恶多端却一直到最后都逍遥法外,悲哀!

  这就是19世纪的法国吗?正义都被冠上邪恶的名号,邪恶却在逍遥法外?真善美都需要卑微的生活,假丑恶却在张狂的舞蹈?

  《悲惨世界(上中下)》读后感(八):冉阿让

  冉阿让是追求道德完善合自己心意的人,女儿已经属于将来(马吕斯),嫁给他也有自己的生活,冉阿让没有打扰。 自己救了马吕斯,自己赚到60万的经历,一旦讲出来,都有炫耀“我是个善人”的嫌疑,冉阿让是为了道德完善做事的,而不是为了炫耀,从他对于自己行动要求之苛刻也可以看出来他是不允许行为的终极目的(越狱回去找芳蒂娜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也违法但是其终极目的是善,并且雨果笔下有“在监狱呆了16年对应偷了一块面包的罪行是不公正的”的倾向)出现不符本心的一点点嫌疑的,而这样的行为对于自己道德境界的进步,对于珂赛特马吕斯都无好处。 如果让珂赛特知道她妈妈是谁,就打开了珂赛特知道她妈妈身份的门,芳蒂娜的这种爱以珂赛特的观念,她是理解不了的,一旦珂赛特知道她妈妈的身世,就会毁掉珂赛特对于爱(母爱,爱情)神圣的信仰,还会使她认识到贫困的可怕,珂赛特是理解不了这种东西的,而她又是纯洁可爱美好的姑娘,善良如冉阿让,一定会保护珂赛特这样脆弱的美好,如果珂赛特知道了毁灭性的真相,那就毁掉了她的人生,即使不疯,也会有巨大的心理阴影。 两个年轻人的确因为冉阿让背负了感情债,这也是冉阿让不愿意见到的,但是比起冉阿让自己的道德心灵安宁,后者是更重要的,他不得不这样选择

  《悲惨世界(上中下)》读后感(九):伟大的作品、苦难的百科全书

  这真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堪称苦难的百科全书。故事的曲折离奇,荡起回肠,字里行间交织着苦难与博爱,让人不得不充满感情地把长达一百多万字的长篇小说认真看完。

  人物概述:

  芳汀:悲惨的代言人和本书开始的引线;

  冉阿让:故事的主人公,坚强无比,强壮有力,九死一生,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人,人性的力量和光辉在他身上是如此触动人心,他把一生剩余的幸福传递给了珂赛特;

  沙威:法律的铁面无私执行者,思维缜密、严谨的执法者,顽固的代言人,以法律为圣物,如影子般让冉阿让无法摆脱的人,最终受到冉阿让的触动,跳河自杀;

  珂赛特:从受苦受难到被冉阿让保护的人,是完成芳汀幸福使命的继承人;

  德纳第:凶恶残忍,奸诈狡猾,唯利是图的小人,也是珂赛特苦难的一手创造者。

  所有的人物都是那么鲜明地区分开来,这就是雨果最好的作品。整部作品气势恢宏,描写叙事全面铺开,对恶劣的社会制度和人情冷暖刻画地入木三分,场景背景细节描写令人叹为观止。故事情节曲折,如同江河小溪一般九转十八弯,在读到那一部分之前你绝不知道故事会往那里发展,更无法预料到故事的结局。

  这是我第一遍看这本书,简略写了一下对本书的看法,我想当第二次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会有更多的感触。

  《悲惨世界(上中下)》读后感(十):不同凡响的伟大开头

  《悲惨世界》是一座丰碑。人类的杰作中,罕有能和其比肩者。

  看过一遍之后,又开始看第二遍。尤其是第一卷。

  很多名著,都有一个杰出的开头。《悲惨世界》更是名著中的名著,它有一个伟大的开头。它用了整整一卷,描述一个伟大的人,作为开头。

  它造成这样一种阅读体验:迎面就是一座巅峰;之后的情节,都只能在这座巅峰之上展开。

  这是一种罕见的阅读体验。一般小说,都是循序渐进,像登山般,缓慢迎来高潮,而它劈面就是顶峰。

  像一首乐曲(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开始就震撼人心。

  这样的写法,很容易导致后力不济,虎头蛇尾。但是雨果不愧是巨人,自始至终保持丰沛的精力。它的展开,毫无愧对这个开头。

  我愿意把第一卷反复阅读,犹如阅读《福音书》。而之后的故事,就是《使徒行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