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明治维新的国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明治维新的国度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31: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明治维新的国度读后感10篇

  《明治维新的国度》是一本由宗泽亚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5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明治维新的国度》读后感(一):叙述还是比较可靠

  宗泽亚的《明治维新的国度》是继他的《清日战争》之后的又一部通俗历史著作,延续前作的风格,《明治维新的国度》一书收录了大量图片,包括当时的照片、艺术品、绘画等等,还制作了非常多的年表、图表,有助于初学者更直观地了解明治维新这段历史。从题材上说,该书着重在明治维新时期的军事、社会、文化史,文字叙述占的分量很少,分析的深度也不够,只能得到一个类似于我们历史教科书那样的一个认识。所以此书最大的价值还是图片,几乎就可以看成是一部“明治维新”史的图片集,可以帮助初学者了解明治维新的各方面“现象”,但如果你想了解明治维新历史背后本质性的东西就远远不够了。目前中国已经出版的关于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书非常多,但有价值的少之又少,多年前上海译文出版社曾出版过一套四卷本的《日本政治史》(信夫清三郎著),我觉得这部书也许是大陆出版过的关于明治维新的历史最详细客观的一套书了,可惜已经绝版多年。今天的读者如果想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略有所知的话,应该读刚翻译成中文的《剑桥日本史》(第五卷),虽然此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所依据的史料也略显陈旧,但对于基本史实的叙述还是比较可靠的。

  《明治维新的国度》读后感(二):简说《明治维新的国度》

  10月14日,读完了宗泽亚在国内编著出版的第二本有关日本的书《明治维新的国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11月版,78元)。宗泽亚不是专业的历史学者,因此,在他编著的第一本《日清战争》中,尽管也有很多珍贵的照片资料,但他在文字里写下了太多平庸的观点,并没有对甲午的历史有独到和深刻的研究。所以,《日清战争》留下颇多遗憾。《明治维新的国度》基本上没有这个问题了,因为全书80%都是图片资料,包括照片、当时的报纸、漫画等,他个人的观点只保留了很小的一部分。阅读一手资料能引发读者极大的乐趣。而且,非常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何谓明治维新”。

  但是,熟悉日本近现代史的人都知道,这种概念固然不是“错误”的,但也并非准确,更容易对中国观察者遮蔽明治维新的真实面貌,通过本书,我们则能清晰直观的发现明治维新的其他关键要素。

  明治维新把日本带入现代社会,主要在于实现了日本从诸藩的封建割据到国王的中央集权。和中国相比,作为岛国,日本的民族构成单一,没有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一个任务——形成民族国家。因此,日本可以越过这个最难的任务,直接奔向其他的任务:进一步普及教育(维新前日本的识字率就高于英国了)特别是大学和研究所等现代教育、建立国有企业以迅速聚拢资源、完成军事现代化、把妇女赶到工厂里、管制媒体(日本政府的媒体管制是后来美国人取消的)、给国民灌输现代生活和忠君道德的混合意识形态以进一步熔铸民族国家,等等。至于“资本主义”,并不在维新的目的之列,市场经济更是没这概念,而“民主”,则要等到下一位国王大正天皇在位期间,才被社会普遍关注。

  因此,明治维新最主要的特征其实是中央集权下的大规模现代化改造,如果非要从中国历史上找一个相似的历史,既非洋务运动,亦不是戊戌变法,而是1949—1966的毛时代“十七年社会主义建设”。正是毛时代,才真正把从晚清以来的逐渐积累的近现代化框架、因素、任务等大量付诸实践(当然不是全部),上述明治维新完成的任务,和毛时代完成的任务有很多相似之处,至于选择“市场”还是“计划”,历史的看,都是同一条“现代”道路上乘什么车的子命题。

  明治维新基本实现了日本民族的近代化,实现了富国强兵,打赢了清国和俄国。这就为其“富民”和真正实现民主奠定了基础,也才有后来所谓“大正民主”的短暂辉煌。如果不是其国内对军人的高度重视、岛国地狭人稠的危机感这些“根深蒂固的原因”,以及恰因中国时逢虚弱、30年代“大萧条”的经济崩溃和关东大地震这些“偶然的直接原因”,日本或许不会走上后来军国主义扩张道路。不过,二战后美国的占领,倒是替日本完成了大正以来的政治任务,只是日本国民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至于中国的当代,则很难拿日本进行类比。非要比一下不可的话,也就和大正时期略有相似。今后还能怎样,不敢预测,但历史是从来不会重复的。况且,中国仍然尚未完成民族国家的任务,比如西域与高原的认同感,在阶级话语崩溃之后日益消解。区区一个日本,远不能为中国提供足够的、有效的借鉴。日本民族的特殊性,亦非天朝大陆性国民所能效仿,正如法国人无法效法英国人。中国应该努力从自身发掘实现民主的各种资源,抛弃掉尤其抛弃从日本借鉴什么的痴心妄想。

  《明治维新的国度》读后感(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晚清民国历史中,给中国人带来最多灾难的并不是遥远的欧洲列强,而是与我们一衣带水的东方邻居。在东北亚地区,曾经的儒家文化区,在近代以来迅速瓦解,一转成为了战争的火药桶。当中国人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一般会将其定义为甲午战争,而从日本角度来看,也许从明治维新开始更为合适。宗泽亚在发表了中日战争的资料汇编《清日战争》后,再次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从“明治维新”走来的现代日本。这部书依然是资料汇编性质,不过图片数量要远远超过前一部书。从全书的内容看,其实已经远远超过明治天皇统治时期,因此将其称为“近代日本史”可能会更好一些。

  在这部书中,宗泽亚将史料归为二十八个专题,从幕末之国、明治政治、明治天皇到民俗民风、明治名人等等。在这么多专题中,我选取了明治政治中的维新的领域中央集权、明治天皇的品格、甲午战争、报刊媒体和脱亚入欧四个专题与大家分享。

  一、维新的领域:中央集权

  苦茶案,很明显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是在德川幕府或者江户幕府的统治之下,全国的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但是,近代以来列强通过船坚炮利攻破了日本的大门,幕府因为未能抵御外来侵略,所以在诸藩中的名誉扫地。日本天皇趁此机会,通过倒幕运动推翻了德川家族的统治,恢复了天皇崇高的政治地位。在此背景下,明治天皇下令“版籍奉还”,进一步将权力从诸藩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可以说,日本的现代化运动来自于中央集权,这是走向现代化道路的第一步。相反,同一时期的中国正在经受“洪杨之乱”,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将叛乱平息,但是江南大部分管理权已经落入到曾国藩和李鸿章手中,成为晚清历史中的藩镇政治的雏形。虽然,也有人将曾李两人的“洋务运动”称之为现代化运动,但是这非但没使中国走向富国强兵,相反边疆危机越演越烈,始作俑者岂非两人。

  二、明治天皇的品格

  睦仁天皇平日喜欢骑马、和歌,文化素养较高,一生自作的和歌超过93,000首。睦仁性格幽默、无邪洒脱、平易近人,据说宫中皇后和女官给天皇起“外号”相称。3 明治天皇 40

  苦茶案,作为一个国家的元首,明治天皇应该是理想型的君主,不仅拥有文化修养,而且,从性格上看也属于开明型的专制。同一时期的中国,虽然康有为将光绪皇帝描绘成英姿天成,但是从戊戌变法的整个过程来看,很显然光绪很难讲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相反,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的依然是那位慈禧太后。而后者已经垂入暮年,缺乏年轻时的魄力与勇气了。这样的妇人如何会对外来的文化和政治掉以轻心呢?

  三、甲午战争

  日清战争把日本人带到梦寐的“天堂”, 当远征兵进入这一贫困和无秩脏乱的国度时,强烈的反差改变了日本人心中对东方大陆的憧憬。对大中华文化固有的“赞赏”、“崇敬”心理开始崩溃,隐藏在内心的劣等感,迅速向“差别”、 “轻蔑”的意识逆转。一种新型的近代清国观开始形成,大和民族自身的优越感迅速转变成时代思潮的主流。日清战争胜负的结果,让日本重新审视对手,一种新型差别的“清国观”和“大和观”开始形成。 “国家观”的差别左右了两个国家对彼此的认知,进而引导了后来半个世纪的战争:然而日清战争那个时代日本人形成的差别意识,最终导致了大和民族经历了史上最耻辱的失败。4 日清战争 53

  苦茶案,这段评论应该作为宗泽亚《清日战争》的一个简短的评论,虽然有人说宗泽亚两部书都是述而不论,但是并不是说他没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这段分析很能看出宗泽亚对于日本近代心理的观察。这场甲午战争不仅影响到了中日两国的政治关系,而且对于整个二十世纪的两国民众的心理都产生了难以言喻的影响,一直到今日我们都很难说两国是否真正摆脱了这场一百二十年前所发生战争产生的影响。

  今年年初,日本曾经在欧洲发表演讲,宣称中国类似于一战前的德国,言下之意,是指现代化的中国充满了侵略气息,而将日本描绘成无辜的羔羊。但是,日本似乎忘记了一百二十年前的历史悲剧,恰恰是这场中日战争,才使中国彻底走向了现代化道路。而从那时候起,日本从来就不是无辜的羔羊,而是一条野心勃勃的饿狼——这种历史观念只能从历史中寻找,而不仅仅看着当下日本这种用动漫和萌文化装点的国家。

  四、报刊媒体

  苦茶案,关于媒体问题,其实我们也许并不陌生,至少日本一百余年前的媒体发展状况,与我们生活的当下时代有太多的类似之处,以至于可以模仿宗泽亚的口吻来描绘一下我们当下的媒体生态。“其中有代表民权主义的激进派报刊《南方周末》。代表官方口舌的《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代表中间立场的报纸《东方早报》"。而在网络等新媒体中民权运动日渐活跃,论调对准政府展开各种批判,这种日益活跃的言论,引起了政府的警觉。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对于媒体加以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也许一百年并不是一个短暂的时间,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历史并无太大的进步。

  五、脱亚入欧

  脱亚人欧创造了一个东方文明的国度,也诞生了军国主义的怪胎。日本军事力量的强大,给周边国家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明治怪胎的阴魂一直延伸到大正和昭和时代。20 脱亚入欧 396

  苦茶案,宗泽亚这部书只是介绍,而缺少历史学的比较分析,虽然结论是现成的,但是总觉得缺少一些实质的分析判断。比如脱亚入欧这个问题,宗泽亚将其与军国主义相联系,其实在欧洲从法国开始、到德国和沙俄都存在类似的问题。比如,德国上层知识分子对于启蒙哲学的憧憬,俄国开明贵族对于西欧风尚的迷恋,这是现代化运动所造成的现代性与传统的分裂问题。同样,在法国大革命之后,拿破仑开始了军事性的征服;德国在统一过程中也是四方挞伐;就更不用说,沙俄征服对于欧洲的虎视眈眈了。如果说日本在近代是走向了军国主义的话,不如说这是受到了欧洲现代化运动的影响,富国强兵背后,就是对外扩张和侵略,否则世界上的殖民地难道是通过民主表决就能获得的?

  汉 字 庆应二年( 1866 ),前岛密等人上书德川庆喜,提出了《汉字御废止之议》的建白书,主张废止汉字,把日本语全部改成平假名。明治维新后为融合西洋文明,脱离中华思想,围绕日本语中的汉字,也展开了汉字废除与存留的论争。明治七年( 1874),《明六杂志》刊载评论《洋字书国语论》,认为“日本国语中最具特征的就是汉字,汉字属表意文字,已经落后于时代,而表音文字的罗马文字(拉丁文字)具有易读的先进性,应该用字母形文字表达日本语文体。如果脱离了中国文字文明的影响,日本人就不需要学习汉字,就可以快速接近西洋文明。采用象征文明进步的文字,在人们的眼中也会被认为是文明开化进步的象征。20 脱亚入欧 397

  苦茶案,现代化运动既有欧化的一面,同样也有抛弃传统的一面。对于东亚地区来说,儒家文化就是共同的传统,而汉字则是基本的文化基因。但是,这种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基本的文化基因,在现代化运动面前脆弱不堪,日本、韩国和中国纷纷抛弃传统走上了更化革新的运动。其中非常值得重视的是,日本和韩国对于汉字的态度,两国都径直将汉字抛弃,选择文字拼音化的道路。虽然,拼音字母还保留东方文字的特征,但是实质上已经成为了拼音文字。虽然中国也选择了革新运动,但是文字只是走了简化体的道路,并没有改变汉字的基本基因。在这点上,中日韩三国中,文化基因保持最好的依然是中国,而非另外两个国家。当然,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也同样更加曲折和困难。这是另外的话题,我们就不在这里讨论了。

  结语

  以上五个话题只是宗泽亚整部书二十八个专题中笔者感兴趣的而已。我相信,关心中国命运的读者,也必将注意日本现代化的道路。虽然,我们未必一定要借鉴日本所走过的道路,但是一定要记住日本所犯下的历史教训。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明治维新的国度》读后感(四):向上的云

  明治维新,一个黄种人历史上的特殊节点。它之前的一千年,是对农业帝国的膜拜、模仿、亦步亦趋,它之后的50年,则是工业化怪兽在东亚大地上的初啼,仰赖着“青春期”的无所畏惧,日本帝国肆意地吸吮它曾经滋养东方的文化与经济的血液。

  反观隔海相望的同光中兴,仰卧在经历过“洪杨之乱”的中华大地之上,清帝国的孤儿寡母们仍旧对旧时的皇家花园、清流物议情有独钟,铁路、电报、轮船、新军……如此种种,不过是帝王皇冠上的一颗颗东珠,急切时拿来救时一二,安逸时便与这个老大帝国的绝大多数事物一般,在平衡、拖延、推诿中渐渐腐烂。

  在明治四十四年和慈禧四十八年这两个近乎重合的时代,向着山冈上闪耀的白云奋力攀爬的日本和在山脚下坐看云卷云舒的中国,终归散发出了不同的气息,前者,在希望中创造着奇迹,后者,在蹉跎中浪费着机会。

  这,就是历史的神谕。

  《明治维新的国度》读后感(五):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这本书资料详实,图片巨多,简直就是相册,听说这是后浪出版公司的一贯风格?佩里舰队是日本近代制度演化变迁的重要节点,但这一外生冲击并不是演化跃迁基本固有要素,也不是逻辑起点,“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社会的内生的集体选择,启蒙的曙光早已透破江户的阴暗,相对于天朝“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保守封建改良以及后续康孙等人画饼式的乌托邦色彩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救亡图存等血脉偾张的革命口号没有直接实现革命预期,反而活脱脱的像是只会喊口号的拖延症患者。明治维新更加收敛于现实主义,是普鲁士式的重塑中央集权后的近代化改造,通过生产率的释放和提高,以生产规模化,经济集中化等逐步趋近工业文明。

  维新并不是江户幕末的混乱的彻底终结,维新的推进实际上也阻力重重,举步维艰。学习新知识、知觉重组的最大困难,往往不是认知对象的难度和复杂度,而是自身固有思维方式、旧有知识结构、陋习惰性等所形成的障碍。鹿鸣馆西化风雅的纸迷金醉表象下是对固步自封的封建思维的挑战和摒弃;严苛的土地租税改革引发农民伊势暴动,募兵制度改革导致以西乡隆盛西南叛乱为代表的士族和武士的反弹。士族利益的打破、庶民利益的巨大牺牲才实现了“殖产兴业,富国强兵”。 明治政府对前向后向波动的偿付能力构架于延续和改良门阀制度和施加于大众的严苛不平等的社会契约,维新的强悍是寡头精英品格的倍增放大。起步于明治维新的日本现代工业文明经历动荡延续至今,是国运也是素质。

  作者善于隐瞒个人观点,奉行述而不论,通过史料暗示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不同于主流史书记载的死因,加上西乡隆盛,几位维新精英个人的悲剧下场,疑似暗示背后有一而贯之的阴谋,但却欲言又止没有点破。如果将此脑补为这本“相册”里嵌入的推理彩蛋,我会在书中第一次出现山县有朋的地方画一个圈,然后标注“这就是凶手”。

  《明治维新的国度》读后感(六):明治维新的千帆破浪

  宗泽亚的这本书,重心不在论述、不在分析,而在展示,然而这并不使这本书因此逊色。许多历史学家偏好寻找理由和总结规律,从已经发生的事件中寻找出特定模式来,然而为了集中讨论某一模式,往往会在史料上有所取舍,甚至是故意忽略与理论相反和矛盾的材料。而宗泽亚的这本书就没有这个问题。

  作为述而不论的典范,书中的千幅照片与图画忠实地呈现了明治维新时代整个日本社会、经济、文化、军事、政治等多个层面的写实面貌,用最直观的图像向我们表达,发生在那个时代的千丝万缕的复杂事件,千帆逐浪的革新局面。这一切远非某种单一理论能够概括,远非某种单一组织能够领导,也远非某种单一势力所能控制。在这里,维新不再是皇家谕令,也绝不仅仅是政府指导。各个阶层与领域的人们或共同或各自的努力,才汇集成明治时代蒸蒸日上的的革新局面,其中的拼搏与探索、辛酸与耻辱,都在这本书中一一展现。

  当然,明治维新的这种模式并非全无缺点,讽刺之处在于,正是因为没有任何人能够完全控制局面,日本国内多方势力进行的角逐,才在军事胜利与国民狂热中走上歪路,军部的强硬态度和恐怖手段逐渐夺取了国家命运的控制权,最终将整个国度拖入更深的战争泥潭。

  在历史的现实结局中,通常得到的都是这样平庸和无趣的局面,极少发生奇迹与惊喜,但在宗泽亚向我们展示的这幅细密画卷中,却能看到历史中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那些失之交臂的机会,那些没有实现的可能性,重读那些被掩盖在历史尘埃之下的故事,我们不禁会对那些未能实现的可能无限遐想,又对那些被平庸结局所覆盖的竭诚努力而惋惜。

  走入宗泽亚的明治维新画廊,你经历的就是那个时代与空间中栩栩如生的一切,但在这些画面中能够体会到什么,又只能由每个读者凉暖自知了。

  《明治维新的国度》读后感(七):明治维新的不完整版维基百科

  幕末和明治是日本最波澜壮阔的历史阶段之一。遗憾的是,因为这个时代没有《太阁立志传》或《信长之野望》一类的游戏,因此即使在阅读了一些小说或一点正史之后,我对这一段历史的了解程度还是远不及战国时代。在即将前往九州亲历鹿儿岛一类幕末和明治的关键地点之际,我本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增加旅途的乐趣。

  作为历史读物,这本书本可以有三种有趣的写法。首先,这本书可以写成牛津美国史那样的叙事史,这样可以让读者全方位深度的了解这段历史。或者,这本书可以写成列传的形式,通过人物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这段历史。最后,这本书可以分成数段讲不同主题,比如专门写出《蹇蹇录》类的书来讲述外交史等。从主题上来说,这本书可以单独讲这段历史本身,把这段历史和日本之前和之后的历史连在一起(比如讲为何明治维新脱亚入欧之前只有兰学),或者把日本与清国或其在世界的位置写清楚。

  让人失望的是,这本书的格式是把明治维新写成20多个主题,如教育、日中关系等,然后每个主题写上数页,然后附上20多页的照片。除非预期就是一本照片集,不然历史照片绝不是阐述历史的最佳选择,读者大可以选择叙事更加流畅、资料更加详实的纪录片。而把文章分成二十多个主题,每一个只写数页,注定了这本书的深度远远不足,毕竟《蹇蹇录》光甲午战争一段历史外交方面的来龙去脉就写了几百页。

  我花了短短数日就看完这样一本近600页的书。看完书后,我对明治维新的了解,只能说在某些细节上获得了额外的知识,但在大体上和我读这本书之前的了解差不多。这是因为,作者把所有的内容都切成了碎片,根本看不到事情的来龙去脉和相互影响,但对某一主题如想深究,内容在寥寥几句后又戛然而止。

  作者主题和内容的选择也让人有些疑惑,比如本书大部分时间都在讲教育、经济,民生,但偶尔又有富国强兵这样的思想出现。而在应该努力在数页中努力介绍明治维新的富国强兵努力时,作者又花费了近一半的笔墨描述富国强兵的来源和秦国是如何利用富国强兵思想统一天下的。

  内容的不一致性也非常醒目,有些内容作者会追溯历史渊源,有些则单刀直入。有些内容作者会讲到二战之后、甚至现代,有些则仅限于明治时代。人物和事件方面亦是如此,比如伊藤博文的好色都可以大书特书,但西乡隆盛和代表武士阶级败落的西南战争则基本毫无描写。

  这样一本书读下来,让人感到疑惑的地方远比让人感到有趣或收益的地方多。这本书更像一本翻译成中文的日本维基百科配上了一些根据特定主题谷歌出来的历史图片。遗憾的是,维基百科和谷歌可以让人不断对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有更深的了解,而这本书则只限于作者流于表面的介绍。

  《明治维新的国度》读后感(八):什么是明治维新?(宗泽亚自序)

  什么是明治维新?在中国人的历史观里,知道那是日本国在百年前发生的事情。在那个遥远的年代,日本发生了很多变革。特别是明治维新对中国产生的深刻影响,让人们记忆犹新。明治维新的日本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她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是文明的还是野蛮的,她对东亚国家产生了哪些影响,了解这些真相对研究世界近代史至关重要。

  “明治”是日本一个时代的年号,指明治元年一月一日(1868 年1 月25 日)至明治四十五年(1912 年7 月30 日),即明治天皇(睦仁祐宫)在位的时间。严谨地说,明治元年的开始,应是指改元诏书发布日,即庆应四年九月八日(1868年10 月23 日)。由于法规上改元年,需从庆应四年一月一日(1868 年1 月25 日)算起,因此庆应四年一月一日就是明治元年一月一日。明治五年十一月九日,太政官发布改历诏书,废旧历改西历。宣布旧历明治五年十二月三日(公元1873 年1 月1 日),改为明治六年一月一日。自此,日本以年号纪年,以公元历法纪日月。

  日本的“维新”之语,解释为“变革”之意。日本最早的“维新”用语可以追溯到天保元年(1830),水户藩的藤田东湖决意藩政改革时,引用《诗经》中《大雅•文王篇》“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古语。《诗经》成书于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其维新之意蕴涵丰富的哲理。日本人在接受大量中国文明时,也同样吸收传承了“维新”的理念。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明治维新推翻了德川幕府,明治新政府在转换政体为天皇亲政体制的过程中,伴随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范围涉及中央官制、法制、宫廷、身份制、地方行政、金融、流通、产业、经济、文化、教育、外交、宗教、思想政策等诸多方面,使日本变貌为东亚最初的、具有西洋文明特征的、国家体制下的国民主义的近代国家。

  研究世界近代史,不能不研究日本近代史;研究日本近代史,不能不究明明治维新;究明明治维新,不能不窥视明治维新的国度。当读者通过视觉器官,亲自感触百年前发生在彼岸的那些逸闻轶事,就会引导我们冷静地面对历史,重新认识近代历史的变迁和演化过程。回溯百年前未开化的野蛮落后的时代,一个维新的文明出现在东方。当作者撬开历史的缝隙,发现神秘岛国许许多多的故事,竟然和现代文明的许多事物颇多相似时,内心深处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震撼。在那个时代,明治维新的理念独树一帜,给东亚社会带来了近代文明的曙光。明治时代的维新精神源远流长,在现代日本社会仍然展示出极大的影响力。社会的改革与进步,需要维新的思想冲破腐朽、顽固、自大的桎梏。明治维新的日本接受了西方“国民”的理念,人民从愚昧狭隘的个人意识,一举跃进到国家观的高度。“国民”的思想,超越了“人民”、“臣民”的概念。“民”的脱胎,成为国家为我、我为国家的近代国家主义。这样的理念即使在今日,也是所有具备先进政治的国家确立的国家思想原型。

  明治时代并非完美的时代,日本有过三次对外的战争行为。日清战争(甲午战争)、北清战争(义和团事变)、日俄战争,三场战争都发生在清国的土地上。一个主张政治维新的国家,对外战争意味着什么,战争给维新之国带来什么,战争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战争的受害者永远是民众,无论任何胜利和失败的国家,都有着民众血泪的历史。透过《明治维新的国度》中的那些图片,或许可以引导我们找到了解战争根源有价值的线索。

  解读明治维新,需要研究日本人国家意识的形成过程。明治的前期和后期,日本人在国家意识上有着极大不同。日清战争以前,日本人对改造国家缺乏信心,国民普遍没有大国意识,只是埋头苦干,盲目模仿西洋文明。日清战争胜利,刚刚燃起的一点自信,又让三国干涉打了个措手不及。日本人不得不冷静下来卧薪尝胆反省自己,脚踏实地刻苦奋斗了十年。随着日俄战争的胜利,日本人的自信心得到了升华,终于燃起了大和民族的大国意识,自我民族的优越感和他国民族的劣等意识在同一时间形成。

  《明治维新的国度》之编著,旨在通过人们的视觉神经,亲临百年前发生在岛国彼岸,被中国人谓之“倭人”的那些事情。看看那个弹丸小国,看看那里的人们在想些什么,又在做些什么,看看他们所作所为背后的野心。《明治维新的国度》之回溯,会让人们的思绪延伸到审视自身文明的进化史。看到在相同的历史时期,弹丸小国出现的人物、事物、思想、文明和大陆之国的差别。看到只有勇敢接受进步的文明,才能将国家带入先进的国度。这种审视和思考的延伸,能帮助认识一个真实背景下的历史。

  《明治维新的国度》之阅读,是反省自身历史的痛苦过程,因为那样会发现许多已经定格了的历史缺陷和说教,找到自身的劣根性。中华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正是从反省开始,吸收西方文明和明治维新的精神,坚定了改造自我的决心,开创出一个崭新国家的新纪元。这样的反省即使在今日的国度,仍然具有重要的切身价值。

  《明治维新的国度》之研究,是“知己知彼”的究诘过程。从百年前现场的视角,考察对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可以解明彼此之间的差距和产生的原因。研究对方并非卑躬屈节,而是任何企望找到自身优劣的谦逊之人应有的智慧和胸襟。

  明治维新不仅仅是日本文明的遗产,也是亚洲及世界文明进步的象征。明治维新的国度奠定了一个国家价值的存在,新兴国家的价值又推进了那个国度和近邻国度的崛起,从而进化成文明的近代国家。

  作者 宗泽亚

  《明治维新的国度》读后感(九):镜子 • 答案

  镜子 • 答案

  文/Sofia

  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而我觉得,某种程度上,日本便是中国的一面镜子,既映照出那个弹丸小国是如何由闭塞落后一步一步地走向富国强兵,又反射出我们的泱泱大国为何有着让人心痛的被欺凌的近代史。

  其实,我一直对日本这个国家很好奇。

  依稀记得是《明朝那些事儿》中评价说,日本人井底之蛙,稍微出人头地一下,便自封战神,事实上是没有遇到天朝的神兵神将。这句话我没有去考证,等哪天有空了,大约可以把《明朝那些事儿》重新再读一遍时再做考证。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日本,曾经被天朝打得落花流水的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实力,都要被大清朝狂甩n条街。可是,为什么,甲午战争,人家能把清朝打得惨败?日俄战争,彪悍勇猛的俄罗斯民族亦是大败而归?

  《明治维新的国度》这本书给出了答案。

  日本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清朝的兴衰荣辱得失。同样是封建社会、同样是闭关锁国,但是却走出了不一样的道路。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关于中国被西方列强欺凌的这段近代史,相关书籍没有一本不抨击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外敌来了,有人仍沉浸在温柔富贵乡中做着泱泱大国的美梦,有人临阵而逃但求自己保命,有人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可是,即便有邓世昌、关天培这样奋勇为国为民的勇士又如何?将士前方杀敌,以生命为代价,胜负无定甲;而歌舞升平的后方,主子们却在挪用军款,用抵御外敌、保家卫国的经费来为自己的荣华富贵、为自己的奢侈享受买单。

  再看看《明治维新的国度》一书中所描绘的日本。日本从大清朝被迫打开经商口岸一事中看到了自家的危机,从此发奋图强。国家没钱,统治者甚至打起了弱势妇孺的主意:多少青春正好的贫家女子被政府骗去了南洋、欧美,从此铸成一道道望乡的耻辱丰碑。日本政/府用这些可怜女子的血泪换回了大量的外汇,购置装备、操练兵马、富军强兵。是的,日本政/府的做法至今依然为后世所不齿,但是,从钱的流向、用途这个角度,我们起码可以看出一些问题——你投入不足,就不要怪自己为何在这方面不如人。

  但是,仔细想来,这里面有一个背后的原因。彼时的大清国是中央集权制的帝国,举国上下,就皇帝(或者说垂帘听政的太后慈禧)一个人说了算,她说要过生日便只能去过生日。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后世有人考据当年梁启超传出的慈禧挪用军费之说未必可信。但是,这也说明当时的大清国上下人心涣散,并非所有人都朝着一个方向用力:有人怨恨当年的统治者,口诛笔伐;有人为了一己私怨,拿北洋水师作为代价削弱对手实力;有人虽然有心鞠躬尽瘁,却不得不在政/治上左右权衡……

  而彼时的日本,从气势上来讲,就比清朝强了许多。没钱怎么办?向全世界发行国债,去借!打不过俄国人怎么办?不怕,大不了以死报国。而气势这东西,在战场上往往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背水一战、以少胜多这样的故事在中国的历史上还少吗?而日本人既然能打败强悍的俄国人,对内,可以增强日本国人的信心,对外,可以造成一种让对手惧怕的气势。从内外两方面来讲,日俄战争后,日本的道路会越来越好走,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而大清国,则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连曾经的附庸国、小小的日本都打不过,民心丧失、军心涣散。而此后一系列的割地赔款之举,更使得国力削弱,无力迎战。真正处于“天公无力对枯棋”的局面。怒其不争。

  《明治维新的国度》一书,一边读,一边想,心中始终有着一口怨恨之气。只是,历史早已成为故纸堆中的文字,它留给我们的或许不是让我们心中既痛且恨,而是引发我们的思考——师夷长技以制夷,倘若不想历史重演,是否,我们应该总结历史的教训,以历史为镜,看透兴衰,以他国为镜,明白得失。或许,这就是历史的答案。

  《明治维新的国度》读后感(十):基础设定集

  关于明治维新的八卦,楼上各位已经述说地相当全面,以下就此书内容评说几句,供欲购欲读此书的豆友们参考:

  上了那么多年历史、政治课,最包罗万象又最空洞无物的两大神秘词语贯穿始终,其一是“中国特色”,另一个就是此书中提及的“综合国力”。清日之战的惨败源自综合国力的说法让人心意难平,蕞尔小国,何以处处压制我天朝一头?

  那么问题来了:综合国力哪家强?

  《明治维新的国度》采用了最笨也是最直观的办法,全面展示了明治维新前后可能构成所谓日本“综合国力”的各个方面,这些元素的集合——而不是所谓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化之类的必然——造就了两国现代化路向的不同。

  纵观全书,印象极深之处有二:

  一是偶然性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即使排除掉溢美之辞,明治天皇的个人能力也绝非同时期的中国君主可比。而几场大型战争的胜利也看不出规律性的必然。从常人角度看来,这些人、事的偶然因素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日本的发展路向。

  二是现代化的全面性。在经历了一段千回百折的弯路之后,日本清醒地认识到了自身的狭隘、贫困与落后,此后开放和现代化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震惊,书中涉及了产业、交通、通信、科技、媒体、城建这些平时没有机会关注的内容,十分直观,其中尤以国民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最让人印象深刻。

  观毕全书,历史课本带来的印象被清除,日本的维新和升腾之道并非源自单纯的盲从、投机和暴力,而是有着艰难的开端和坚忍的过程。身处眼下的中国回望这段历史的我们并非只是超脱地看客,细想起来,选择了另一种手段开放和改革的中国其实还未走出现代化开端的阵痛期,虚弱的底盘和国民意识的浅陋缺乏使所谓的泱泱大国从外到内难以摆脱自卑意识,一切都还处在筑梦期。

  全书最大的特点是超过千幅的古旧图像,虽多为黑白,但印刷质量不错,至少辨识无碍,全无锯齿马赛克的纠结。纵观全书,文字解说部分基本源自史料,这对于原本就属于资料类的本书来说倒不算问题,至于个人观点和作者评说之类其实越少越好,在参观过如此翔实的列举式展示之后,相信每个读者各有观点。而历史本来就是永不稳定的集合体,不存在任何结论性的判词。

  不过若无销量和成本的考虑,倒不如直接印制一册明治维新时期稀见图片资料集,配以简单的解说便足以达到本书效果。

  由于基本放弃了个人发挥而以梳理史料为主,文字部分没有什么文学性可言,此时期的重要事件和战争也都仅罗列时间经过,一如历史课本。与读作者的上一册著作《清日战争》一样,那些历史余烬中的巨像和波谲云诡的争斗都要靠读者自行脑补。当然对此一时期完全无兴趣无概念之人大概根本也不会碰此书。

  书末所附的明治名人照片倒是难得的清晰,可以对照各类文学艺术作品的演绎尽情吐槽。也许本书的最大意义之一正是为尝试染指此一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创作者提供基础设定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