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老子英雄儿好汉?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老子英雄儿好汉?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12 11:11: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老子英雄儿好汉?经典读后感10篇

  《老子英雄好汉?》是一本由张志君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7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子英雄儿好汉?》读后感(一):所读正所用

  喜欢历史,因为读史可以让人自鉴;也害怕读史,因为读史会让清明的人痛苦。

  所以尽管喜欢,一向以“理智”自居的自己,总是徘徊在残酷的历史之外,就算是读,也只是看看闲云野史,权把历史当成床前香艳的一抹八卦,娱乐玩味罢了。

  得到这本书,开始也没抱太大希望,觉得题目很赶潮流,颇有些哗众取宠之嫌。

  “二代”主要迎合了当下最热门的“富二代”、“官二代”,还有新近出现的“军二代”,而历史上的二代问题,这个议题还真是有些陌生。可以说作者的嗅觉很敏锐,紧紧抓住了时下的流行脉搏。而这本书,却是惊人的并不浅,也不白。

  纵观全文,作者用词幽默,归纳有条理,逻辑性强,道理深入浅出,以条目的形式一一列举,让人看得一目了然。

  一、语言上董事长、总经理乱飞,飞得通俗易懂。

  好像从易中天开始,给古人用现代人的称呼成为一种忽如一夜的时尚,这种时尚最方便之处是对于那些对历史和官职有些模糊的人,比如小学生、初中生。用现代称呼一代,孩子马上明白了其在古代的重要意义。而且,说起来幽默感自不必说。

  二、全书就事论事,归纳有条理,层层深入,道理深入浅出。

  现在讲历史,在讲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观点用“条目式”陈述方式的比比皆是,这样以来全书的逻辑性就很强,看着使人头脑清晰。因为以条目列举在考验作者的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我这次写评的方式也是学习的这种方法。

  三、内容前后呼应,历史事件娓娓道来。

  作者在讲一个人时,连着把他性格形成的历史因素,他对后世历史走向的影响都简要说了出来。而对一个事件,历史上的类似情况也稍有说明。前后呼应的写作方法用得很娴熟。让读者看的时候,不仅知其所以,还知其所以然。

  四、了解很多小常识,受益匪浅。

  比如最早的一国两制,最早的一夫一妻制的出现等等。

  眼下这些历史内容还正好为我所用,所以这本书,来得真是及时书。

  《老子英雄儿好汉?》读后感(二):二代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最近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叫《老子英雄儿好汉?》。书中对于中国历史上17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皇二代”进行了精彩的讲述与点评。众所周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英勇彪悍的“皇一代”历尽千辛万苦、费尽心机打下的花花江山,终有一日会交到二代手中。而自小生长于帝王的家的“皇二代”们,是否可以给力的扛起父辈的大旗,让江山稳固,百姓乐业呢?回眸历史,我们会发现这些“皇二代”们竟然鲜有成功的先例,反而失败的“皇二代”占了大多数,倒是“皇三代”、“皇四代”中经常人材辈出,让祖宗基业得以发扬光大。

  中国有句俗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为什么英雄老爸生出的非平凡儿子不是好汉,而是败家子呢?读过这本书我也总结出了几点原因。第一:父亲壮年时都用来治国平天下了,对儿子疏于教导。等到病入膏肓,想传位于儿子了,儿子还没有掌握治国驭下之法,或者在朝中人脉威信还不成熟时仓促继位,这样还没长成的“皇二代”如何谈得上大有作为?第二:老爸去世得早,偏偏老妈是个强悍的权利欲女,或者朝中重臣势力太大,架空了“皇二代”,导致大权一直旁落他人,“皇二代”空有一腔报国之心却苦无用武之地,最终只能落个纵情于声色犬马,英年早夭的下场。第三:“皇二代”个人素质本身就不行,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但皇帝老爸要么儿子太少,要么出于其他目的,不能不传位于这个不给力的儿子,虽然皇帝老爸生前给儿子留下了强大的顾问团,但往往也是枉叫忠臣义士痛断愁肠,仍旧难以力挽狂澜。

  历史上一件件活生生的人世悲喜,如今只能化于书本让后世子孙在茶余饭后谈起感叹。而当今“富二代”现象就实实在在的发生在我们身边,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打破富不过三代的神话,值得我们深思。

  《老子英雄儿好汉?》读后感(三):美丽光环下的阴影

  读历史书,我从来都是带着极大的兴趣,专门选一个安静无事的晚上,半躺在床上,开着一盏小灯,细细的看上3个小时。看完这本书,让我更了解了历史的细枝末节和来龙去脉。

  《老子英雄儿好汉?》读后感(四):一代虎父与二代犬子

  古来就有“老子英雄儿好汉”的说法,一句“我爸是李刚”的叫嚣更在在中国掀起了一股官二代和富二代的讨论热潮,经久不衰,这是在社会上,而在企业中,恰恰上演着截然相反的闹剧,一代“虎父”大多培养出二代的“犬子”。

  作为一个创业者,都知道打江山不易的道理,同样更深知守业之难,而在古老思想的作用下,“富不过三代”却总是被歪解。我们总是惯性的认为老子创下的江山到儿孙代的衰落根本原因就在于有个败家子,这本书就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特立观点,或者说是给二代子承父业的继位者们伸冤平反。通过讲述和评点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17位二代皇帝,探求古代王朝从“打天下”到“守天下”转型中的成败得失,总结出了“二代规律”,以幽默诙谐的语调广征博引的向人们讲述通俗易懂的故事,读来轻松却发人深省。并没有沿用一般的管理学书籍中庸俗的管理理念,重点以讲史的方式来论事,对某些历史定论提出的质疑,得出颠覆性的新解,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当然同为讲座类原型和题材内容,也很容易让人想到赫赫有名的百家讲坛的模式。

  不但深入浅出的讲述了如何传位和培养接班人,如何实现从创业难到守业难的平稳过渡,还一针见血的明确提出了二代除了具备“能”的素质外,还要拥有“为”的本事,在传承的过程中须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着手,并着重指出了制度设计和文化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帮给民营企业家的创业者走出传位难困境提供有益的指导,也给二代继位者以启迪、能够极大的满足历史爱好者及企业管理者双重胃口,即便是作为一个普通的看客,也会在这种轻松中有所获,能够玩味出一些人生智慧。

  记得此前同为管理类书籍的《水煮三国》曾红极一时,我想这本打破“富不过三代”创业瓶颈的书,一个因小小的电视讲座就引来网上18万条跟帖,引发了冰火两重天的火热讨论的书也一定会备受喜爱。

  附:130页倒数第二段“近些年来”排版成“近年些来”的失误,给大放光彩的本书增加了瑕疵,多少会让挑剔的读者感觉煞风景。

  《老子英雄儿好汉?》读后感(五):拨开富二代的迷雾

  文/落潇

  时下,富二代已经走街串巷,成为人们议论纷纷的话题。家族企业、夫妻企业、父子企业成为人们羡慕的榜样团队。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外表华丽的家族企业却在轰然之间不幸倒塌,我们开始思考其中真正的原因。《老子英雄儿好汉》正是一本以史为鉴的佳作,作者深究历史,用语诙谐,侃侃而谈之间,向我们展示富二代的结局。

  在作者笔下,众多的父子团队进入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去看看众多富二代是如何对待家族企业,其中的幸与不幸到底是如何被诠释。匆匆读完众多的二代,顿感故事的美妙,品尝那些未曾可知的历史故事,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隋朝二代的荒唐,断送了大隋江山,二代结束意味着隋朝家族企业的终了,而他不为人知的作秀表演,凿出的京杭大运河又何尝不是带给我们千秋功业,拨开这位富二代的迷雾,我们才发现,作秀那是二世祖的留名之作;三国阿斗,一代昏君,这便是后人对其最大的评价,因为昏庸葬送了刘备南征北战、苦心经营的蜀国家业,揭开历史的谜团,我们才发现自己的愚昧和无知,换个角度思考,才知道阿斗的大智若愚,明哲保身生活在父亲和诸葛孔明的阴影下,才是这位富二代的精明之举,而乐不思蜀,更不是他随意的举动,只不过是后人的一叶障目,管窥一豹;东晋明帝司马绍,在历史上并不是特别起眼,但是他敢向父亲留下的大臣叫板,敢于从这些辅佐大臣中取得董事权,不得不令人佩服,相比于清王朝慈溪手下的儿子皇帝、侄子皇帝、孙子皇帝,简直天壤之别。

  作者从历史的长河中,挑选出富有特色的富二代,用独特的思维向我们展示出,富二代应该具有的魅力,同时也指出了富二代走向没落的因缘。这些故事,在经济高速发展,文化不断进步的今天,仍然在不断的出现。作为世界上具有高度思考智慧的人类,我们该如何在宝贵的历史中寻找事情的真相,拨开迷雾,这是方法,也是起点。

  老子英雄儿好汉,大到国家,中到企业,小到家庭,任何一个有人群的地方,都会出现富二代的现象,如何汲取历史的营养,如何做好二代的工作,仅仅认为老子英雄儿就好汉,是远远不够的。拨开迷雾,寻找光明,敞开胸怀,心怀天下。

  落潇 2011-4-21深夜

  《老子英雄儿好汉?》读后感(六):光环之下

  历史上,凡开国皇帝大都具有丰功伟绩和非凡的个人魅力。他们的继承人想要在父辈的光环之下,闪烁自己的光芒实属不易。所以,正视这种现状,公正、客观地评价“二代皇帝”才是正确的读史态度。

  通俗写史,为数不少,如何写出自己的新意有些难度。本书的新意就在于,没有局限于一个固定的朝代或者皇帝,而是,从一种历史现象着手,不但写出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也给出了思考的空间。

  就说那个蜀汉后主刘禅吧,为人所津津乐道的除了“乐不思蜀”的笑柄就是“扶不起的阿斗”的骂名,然而,却不能因为这些便忽略一些历史事实,蜀汉在刘禅的执掌下在夹缝中生存了41年,刘禅在历代王国之君的下场也是最好的。41年的时间,自然不会是一种侥幸,倘若说蜀汉得以生存诸葛亮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在诸葛亮活的时候无可厚非。然而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去世了,也就是说诸葛亮死后蜀汉又存活了近二十年,况且,即使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如何与诸葛亮相处也需要学问和心智。所以,不得不重新认识一下刘禅。

  相对于二代皇帝,开国皇帝的丰功伟绩和个人魅力形成了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抛开二代皇帝的素质和能力不讲,开国皇帝对于未来的风险进行考量,并进行相关适度的预警设置很有必要。这方面,司马炎就是一个例子,因皇孙而立皇子,却没给出明确的旨意,最后落得节外生枝、满盘皆输,

  再说李斯,通常认为李斯的结局是“腰斩于市”,本书却说是“具五刑”,也就是用五种刑罚处死。如果这是真的,那真是大大的杯具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