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免费午餐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免费午餐的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32: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免费午餐的读后感10篇

  《免费午餐》是一本由邓飞著作,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5.00,页数:24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免费午餐》读后感(一):评论有余 行动不足 我们真弱

  我想起龙应台的那句话:“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碰触;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山区孩子的生活如何如何艰苦,我们也只是知道“很艰苦”这些个标签而已。毕竟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他是社会的一块疤,但没长在我们身上。选择性忘记吧,毕竟,不管我事。

  捐款,从来就只是捐款,也不是到飞到哪里去了。大家应该都捐了不少钱了吧?怎么破烂的山区学校还是破烂的山区学校,完全没有什么改善的呢?

  爱心社团或许是不缺,我不知道为什么大学生总有一股去支教啊,去支援山区的热情。有热情当然好,但似乎有一种词叫做“自利性公益”,并非真心为了山区,为了孩子,更多其实是为了自己感觉良好罢了。短期跑去山区”闲游“一段时间,顺便教教书,发个朋友圈说:”山区孩子真的好苦哦。“,毕业时还能往履历表上写上一项支教经历,看着真是内心满足。

  但孩子们呢?你来之前,你走之后,有什么改变吗?倒是心里有一块被挖空了,明明是信任的老师,我把心都托付给你了一部分,你怎么就给带走了。

  那么,来点实质性的好不好?

  来一间不用担心风吹雨打的教室,好不好?来一个愿意一直陪着我们的老师,行吗?我想真正被改变一生,外面的繁花似锦,我也渴望着,能让我有翅膀去吗?

  邓飞说:”行。”

  于是他开始发动自己的媒体力量,联合500名记者,一起发动了“免费午餐”计划,立志解决孩子们每天中午的午餐问题。这本书,讲得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免费午餐计划”和所有之前的慈善计划都不同,邓飞几乎是想尽办法,让计划无论从任何方面来看,都是值得信任的,真是算是做到了账务的完全公开。慈善是个技术活,稍有不慎,落得个红十字会的下场,那就是完全崩盘。

  但慈善非一日之激情,要想真正改变,得有长时间的发展。邓飞想法总结出一套”免费午餐“的模型,再来人想做慈善,套用,就可以了。

  而同时,他还得和不够民智的国民斗争。大家对慈善一直只是抱着一腔热血,但有不懂,什么才是技术化的慈善。所谓”慈善恐怖主义“,总以”至高的道德标准”去要求慈善者不能有任何缺点”。账务公开后,甚至有人对合理的行政开销都在死磕,觉得你们做慈善,就不该做飞机,不该做卧铺,大有“不如你们走着去”的感觉。“邓飞知道,他得回应,不能让以后做慈善的人还会受到这样无谓的批评,于是他在书中写到:

  “道德的目的,并不是要所有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而是乐于坐无损于己但却有利于人的好事。公益需要细水长流,需要免于牺牲,不能被高尚绑架和摧毁。我们的初衷是为了帮助乡村孩子免于饥饿,而不是为了证明我们多么廉洁和节省,把应该报销的正常支出往自己肚子里吞。”

  邓飞还不止步于这样,他又开始推广了旨在改善贫困山区学童就医情况的“大病医保”,帮助募集基本生活物资的“暖流计划”,还有女童保护等等。所有计划,都有一个目标,孩子们,生活好点了吗?

  有时候,我们总是在抱怨自己的能量有限,但是现在来看,我们其实是都有力量的,但问题是在我们,根本没想去走在路上?我们当然没有邓飞那样的资源,很快能借用自己调查记者的影响力,打响媒体的轰动。但我们,应该也有能做的事情吧?

  可还有一句话,知易行难。

  《免费午餐》读后感(二):社会的变革需要你我

  《免费午餐》读后感(三):《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摘要

  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揭示当下中国各阶层涌动的社会变革热情

  邓飞 华文出版社 2014,1

  3 截止到2013年10月,累计募捐7000万元,开餐学校328所,覆盖全国18个地区,累计受益人数78,721人,滚起了一个巨大的民意雪球,并推动国家累计投入400亿元资金,并每年投入160亿元改善乡村孩子营养,深刻改变中国乡村教育格局,被业界评价为“中国慈善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

  22-23 微博就是我们自己的私人媒体,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言论空间,更联合人们形成一些崭新的力量,另一切变得有可能。

  50-51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免费午餐”期待政府接棒》,指出“免费午餐”背后隐含着营养权这项基本的权利,它与生命健康权息息相关,也关乎社会公平公正,长远发展。提供物质上,经济上的支持,提供保障这一权利的法律程序和服务,本是政府应尽之责。

  56 微公益包括两重含义,一是微薄的公益传播,二是勿以善小而不为,人人可参与的公益模式。新媒体与微公益共生,为慈善回归民间、保障公民自由选择参与公益活动并行使监督的权利创造了可能性。新媒体的伟大力量令人看到了中国公益新时代的曙光。——徐永光 《走过多事之秋,未来喜忧参半》2012年12月

  58 -59 7名管委会成员有6名志愿者,天南海北,也没有办公室,我们一直借助各类互联网工具实现有效协作。我们建立两个QQ群,一个是办公群,集中管委会和秘书处的骨干伙伴,另一个则是核心群,集中全国各省主要志愿者报名参与,则按照他们的优势和意愿,分给各部门或者各省群。后来,微信出现了,发图片、视频对话等功能更加强大,我们则搬家到了微信群。

  “群”是一个摊开和扁平的方式,大家都在里面,从不同的家督展开交流,群策群力,迅速可以实现联合。需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群的管理员将问题放进群里,展开讨论。

  虽然是讨论,那就会有争吵,直言不讳甚至或有激烈,这让一些新加入的伙伴感觉惊恐——在他们看来,公益组织应该是温情脉脉,人人都应该谦和礼让,个个都是文质彬彬,怎么经常吵架呢?我对他们说,志愿者来自不同区域,各有视角和知识,平等自由,在讨论和决定一个事情时,有不同意见发生争吵,这是很正常的,我们还要设置规则鼓励辩论——公开而充分的讨论,会帮助一个事情的事实部分变得清晰精准,也将让我们看见更多方面和可能性,谋求更稳妥的解决方案。

  “免费午餐”的全部行动没有秘密,一切信息都可以摊开透明,无边界自由流通。一些需要固定讨论和表决的事情,在两个QQ群建立的群邮件中公开,让大家看见和参与。管委会也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行使投票权完成公开表决。

  62 源于微博,在互联网上实现远程协作,全程展示行动和成果,并用集群的组织方式来推动一场庞大的公益行动,我们走在了前面。

  69 因为微博,信息可以自由充分流通,令中国公益变局激荡,官办慈善垄断格局被一举打破民间公益蓬勃发展。未来,必将是官民的协同治理,民间公益促进官方慈善进步,官办慈善多年积淀也可以帮助民间公益,多方并存,合力推动中国进步。

  143 微博帮助民间获取一种前所未有的能力,用微博快速集合人财物,就可以去执行某个事务,政府变得不再那么令人依赖。换句话说,政府你不来,也无妨,民间可以自己积累、行动和建设,也可以令改变大规模放生。

  事实上,政府在一场声势浩大的民间公益活动面前开足马力,他们需要表现自己的存在,需要证明他在为人民服务,他需要投身进来,收获人心和掌声。

  如此,我们就可以温和、温暖而富有效率地解决一个社会问题。王振耀老师提炼了六个字送给我:合作、建设、进步。

  158 “公益对中国最大的贡献,不只解决一个个具体的社会问题,更是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接受公共教育和公共训练,尝试民间自立和社会自治,用这种方法让中国变得更好”。——何道峰

  159 “协同治理”聚焦于建立、指导、促进、运行和监督跨部门的组织安排和整个过程。尽管协同治理很少明确要求政府放权,但它必然导致事实上的权力分享,从联合决策、资源共享到包括投资回报保证在内的责任共担以及公共决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邓穗欣等《理性选择视角下的协同治理》摘录

  232 微博如何改变中国?我(邓飞)的理解是:

  一、弱者更多可能获助,善良成为习惯。

  二、人民获自由表达机会,形成大小压力集团,监督和敲打公权力和商业权力,令丑恶收敛。

  三、碎片化的人民可以实现集结,一同动手建设,更有效牵引政府良治。

  四、信息快速流通,共识渐成,社会基本面成长良好,准备进一步的变革。

  欣喜的是,我们现在又有了微信。它可以打字、对讲和视频,建立一个微信群,每一个人都可以拉人进群,持续接力滚动,堪称“合作神器”,极大提升组织力和执行力。对我来说,微博是一片大海,是陌生人社会,我们发出倡导收获各类资源;而微信是一个加工厂,我把志同道合者拉进微信群,变成伙伴落实合作,帮助我们细致加工。

  234 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和政府开始开放社会,一个个历史拐点风云际会,中国获得了一个绝好的变革机会,我们不能失去这个机会。

  238 我们正在开创一场伟大的微公益,继续探寻如何提供条件把普通的人,聚合在一起,发生巨大变革,我称为“合聚变”。这些条件中,有爱、使命和价值观,有集群式的社会动员,还要有一整套的专业组织治理,发现、激活和科学发掘每一个人的内心力量,我们就获得一个澎湃的能量场。

  《免费午餐》读后感(四):写在2015年9月1日的书评

  我是多看阅读APP的忠实用户,从2013年11月起看了大量的电子书,多看的排版是最好的!强烈推荐。以下是我以前发表在多看的书评,现转载过来:

  听这本由许川朗读的电子书的过程中,我多次潸然泪下。有时是因为乡村孩子们的苦难和疾病,更多则是因为感动。作者邓飞用他善良、虔诚、柔软的笔触,一次次感染着我。那段徐晓七上玉树为震后的乡村孩子带去光明的“玉树点灯”行动也震撼了我。

  之前并不了解“免费午餐”项目,最早接触大概是在支付宝的爱心捐助栏目列表中。然而自从看过这本书,我决定以后每月捐款给免费午餐项目,为这个互联网时代慈善奇迹的继续维持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

  从邓飞的描述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做成一件事,尤其是创新性的、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事是多么不容易。一路走来,“免费午餐”面临的问题太多太多,幸运的是,邓飞有着他自己的优势(在最后一章有总结),凭着对乡村孩子单纯的关爱坚持了下来。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他从一个记者完全转型,连续发起7个慈善或环境方面的项目,形成了新的社会力量,促进了社会变革,与政府和市场一起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国家。

  永远祝福这些不甘于口诛笔伐,而是勇于行动改变中国的记者!永远祝福无私的志愿者们!我仿佛看到了中国的未来,看到了邓飞看到的那双眼睛。

  《免费午餐》读后感(五):公益改变中国

  这是我在2014年完整看过的第一本书,说实话看过这本书之后,我真的是感慨颇多,感动颇多,敬佩颇多。我是一名乡村教师,我深知孩子们午餐的困难,每天中午,许多的孩子就会拿着父母交给的三、四元钱到附近的摊点随便买点什么,就算一顿了,有的几乎没吃过热乎的汤饭。心疼于孩子们的遭遇,可是那又有什么办法呢?孩子们的家离学校较远,很多的人就不愿将时间浪费在路上了,就算离家较近,可是又有什么用呢?他们的父母或外出打工,或又下地干活了,根本没有人来顾得上他们。像我们这样一个小乡镇上的学校都是如此,可以想象得到贫困山区孩子们遭遇的更大的生活困难,真的感受到让孩子们吃上一顿热乎乎的午餐是多么的重要。

  现在这些地方的孩子不仅能吃上午餐了,而且还是免费的,真的很感动邓飞老师带领着他的团队做了一件这样功德无量的事情,能够实现在短短的两年多的时间内募款超过7000万,项目惠及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328所学校,7万余名学生,就连政府也在这样的公益活动之中感受到了自己应尽的义务,承诺拿出160亿元来举办学生营养餐行动,这需要的该是多大的力量才能完成?可是这汇聚成的巨大力量竟来自于许多的想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在网络时代我们都可以足不出户就尽可能的完成一份爱心之旅。

  当然,做事情,尤其是做好事就没有不被人所指指点点的,很多的人都会本能的想象邓飞发起项目的私心和违心,他也曾迷茫和失落过,但一想到孩子们的种种遭遇,善的义举就会浮上心头,就像邓飞所说只要阳光操作,把爱心放在阳光之下,质疑和谣言就会不攻而破,因为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免费午餐项目才会成为现在中国公益领域的一大品牌,吸引了学生、工人、学者、企业家等社会各阶层的人士纷纷参与其中,因为他们相信公益、相信阳光。

  这本记录邓飞等人发起 “免费午餐”项目的书籍还给了我许多其他的思考,原来公益真的就在你我身边,只要你有一颗善的心,坚持做下去,最终一定会积小成多,汇聚众多人的爱变成影响很多的人的事业;同时,我们还应感受到在问题面前,我们既然不能改变别人,那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自己来影响他人,做一个不抱怨的人,用行动改变中国!

  《免费午餐》读后感(六):改变中国需要“合聚变”

  改变中国需要“合聚变”——《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文/龙敏飞

  曾经,“免费午餐”项目很火,大至一次慈善捐款,小至一次午餐问题,都会引人关注,这一切,源于“免费午餐”曾经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寄予了太多人的期待,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备受关注自在情理之中。作为发起人,邓飞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了“免费午餐”一路走来的喜怒哀乐,有成功的经验,有失败的历练,有人生的考验,亦有社会的洗礼。《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一书,记录的是免费午餐背后真实的故事。

  在这本书中,作者论及了这个想法的开始,因为一次颁奖偶遇一名贵州的教师,知道还有很多孩子没有午餐可吃,一个大胆的想法便应运而生。一开始,哪怕邓飞发出倡议,也是应者寥寥,但邓飞还是决定付诸行动,哪怕是一所学校,也要先开展起来,在这样的动机下,免费午餐开始办起来,一开始有所行动立马引来各方关注与支援,免费午餐的项目也相继在贵州、湖北、湖南等地兴起,成为民间公益慈善项目的典范。

  在政府接手之后,“免费午餐”项目也的确出现了一些状况,如午餐的质量问题、午餐款项被挪用的情况等,一有风吹草动,免费午餐便被置于舆论风尖上,当此之时,邓飞和免费午餐的志愿者,再次发起学校在微博上公开“账本”的情况,一些学校也跟着进行公开,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随后在开展免费午餐外,邓飞还发起了更多的公益慈善项目,如大病医保等,继续站在公益慈善的事业上为社会作出力所能及的改变。而在这背后,柔软的力量,的确是改变中国、改变社会的主能量,因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对于这本书,邓飞表示:“我希望大家看了这本书以后,会有一些思考——对我们的社会问题,我们不能只抱怨,更要担负责任,用行动改变中国。让中国所有的乡村孩子免于校园饥饿,有公平的机会改变自己命运。我们需要的是希望变革,而不只是简单的同情和悲悯。”诚如斯言,但变革离不开发起者、推动者,而只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合聚变”才会成为一种可能。

  2014年2月7日《文汇读书周报》:http://dszb.whdszb.com/whdszb/html/2014-02/07/content_179114.htm

  《免费午餐》读后感(七):温暖改变世界,柔软触动中国

  人都会感恩,也会怜悯—— 很喜欢这本书,就好像一直都在生活里散发的小光亮,让人感觉、这个世界还不是那么冰冷。总觉得,现在正能量这东西的确少得可怜了。宣传的都是负能量,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网上线下,正能量转发率总是那么低!或许,从现在开始,让一本书告诉我们,这个世界里,做好事总比做坏事容易。 那些付出者应得回报的理念,受惠者终成施惠者的历程,这种满满都是正能量的内容,难道不是很激人奋进吗?当然,除了上述那些令人喜闻乐见的内容,这本书里的泪点也并不是如同绝大多数的主旋律作品般,又是上纲上线的提起了“责任”与“爱”之类的,作者的文字虽然平实,却是单纯的触到了每个人心中的柔软。

  孩子渴望着父母的关爱,却又为了现实的生活问题强忍着思念,不想要让远方的父母担忧;父母亲面对着生病的孩子,但是无钱医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骨肉活活病死却无能为力;政府不是拿不出这笔钱投入民生,但总有各种理由可以搪塞,反正当官的做公务员的没谁的儿女是靠着社会援助过日子的……这一系列的小细节,就正好把这本书衬托得不是那么单纯的“喜剧”了。 现代人的选择越来越多了,但总离不开“衣食住行”四样,公益也是如此。而天赋人权中,最关键的,私以为就是“免受饥饿权”了,因为,其它的一切权利,都是建立在此项的基础之上的。毕竟,如果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无法保障,还谈何改变?谈何人权?于是,是巧合也是必然,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从“免费午餐”入手,以此为支点,撬动了整个的公益链条,最终改变的是整个国内公益事业的格局。 做公益,最好的心态就是“感同身受”。无论是作者最初以一个做父亲的身份,对其他的孩子付出长辈的关爱;还是后来的苦过来的人,对正在受苦的人的理解的援手,因为感同身受,所以急于改变。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中国。”——这是我从某部纪录片里听到的话,声犹在耳,至今思及仍有种振聋发聩的感觉。贫穷源自无知,贫穷源自愚昧,越无知越愚昧,越愚昧越贫穷!一份免费午餐,无论是家长出于何种目的,究竟是为了孩子好,还是只是出于“划算”能替家里省下一份儿饭钱的考量。说的小了是替家里省了钱,真正的大义却是能够令孩子获得更多的知识,有机会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留守儿童之类的,就算是有学校在山区,也有援教老师的热诚支撑,也没办法真的培养出多少优秀人才出来,家里不重视啊,没招!

  所以说,家里不重视的,就得由社会重视,社会管不到的,就得有人重视。这个人是谁?当然是你政府!你每年收了纳税人的多少血汗钱,你就不该为了纳税人做点儿什么?……好,你说国家太大,事情太多,忙不过来,那么,现在纳税人已经替你提前一步布局好了一切,你只要掏钱就好,还是说你连掏钱都做不到? 私以为,政府能做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放手”。只要他们不插手,那么作为一个监督者,一个裁判员,无论是滞后还是迟钝都令人能够容忍。最大的问题就是这种身兼二职的。可作为运动员,你嫌麻烦跑都懒得跑,问题是还不能容忍别人跑得比你快,让别人明白你的无能;而作为裁判员,还能理所应当的责令别的运动员,在你开跑前谁也不许动……真心呵呵了!

  最怕的就是这种,那种明明自己慢,看到别人快,还有脸埋怨别人太快了的极品_(:зゝ∠)_像是时下的政府,总是研究研究再研究,要不便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自己不去做,还不让别人去做,于是,当法理让位于人治,再好的本意也会在悄无声息中湮没。 话说现在的这个世道,做点实事儿真的很难。你要做事,就不能怕被人说。当然不管你做了什么,总会有人骂,不管骂声只要略小于赞声就是胜利。 总是上网,也算见见识了各色人等,当然,不论是在现实的世界,还是在网上,总有那么一部分喜欢不同的声音——弱者被欺负的时候,他们会更加恶意中伤。只要是遇到这种事了,那种人是必然先要把矛头对准受害人,各种挑刺儿,或而是声色俱厉地质疑受害者为什么不记得犯罪者的样子啦,或而是质疑受害者为什么会被盯上而别人怎么就没被盯上啦,还有更离谱的,带着怀疑一切的态度问受害人是不是做了错误暗示啦……好像是受害人倒霉那就天经地义一般,而加害人才是真的无辜受累! 可是这些人也许真的就是黑粉吧,这才叫“真爱”好伐←_←平白的牺牲了自己的形象、名声,让那些事不关己漠不关心者瞩目此事,让关注了的人的逻辑更加清晰。 掏心挖肺地质疑别人公益不够彻底,质疑别人的公益另有目的,——话说,这个世上谁也不该谁不欠谁的,没有谁就该理所应当的去付出!在说别人是在作秀,并因此理直气壮的提出质疑之前,请你先扪心自问一下,就算别人那是在作秀,可至少他们还做了呢,那么,你们呢?你们做了什么?    不管他们到底是单纯的想要帮忙,还是想为自己博取个好名声,人们应当知道,这些人做了什么。猜测只是猜测,至少那顿午饭是实打实的落在了孩子们的肚子里,即便出资者各有自己的心思,也不能抹杀那些吃饱了的孩子们脸上欢畅的笑意,而这份付出,怎容一些蝇营狗苟的小人污蔑! 就像是战国时“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的故事,这种道义之争,古早前就有了。国人好名,还爱面子。不仅是国人如此,只怕这是人类的通病。哪怕是那些不喜欢抛头露面的人,就算他有不能抛头露面的理由,但是总是希望被知道的人提及的时候是被夸奖赞美的。与其强求人们道德上的纯洁,说那些个空话,还不如做点实事—— 或许,我只是认为,慈善,有慈心方为善。既是有了慈心,那么,又何必强求他人为善的初衷究竟是什么呢?与其强求别人,倒不如要求自己不改初心才好! 这是一个缺乏英雄、缺乏理想的贫瘠时代。就像是50年代的刘胡兰,60年代的雷锋,70年代的陈景润,80年代的张海迪,……人们也呼唤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偶像。新世纪的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有理想的偶像推成了道德模范,我们现在更迫切的需要一个正确的方向。 正因为有了无线构筑的网络,世界得以连接,但是物质的极度丰沛,反衬出精神世界的极度匮乏。是的,人们需要给予,需要付出。我们能够做到通过这种行为,更真切的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而不是日复一日麻木的工作交际,沉甸甸的睡在床上像一块死肉! 虽然很赞同作者提出的,网络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改变的力量。但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大潮的覆盖面越广,个体的呼声变越加微弱。弱势群体即便是喊叫,也很难激起一丝涟漪。如果不靠着那些粉丝众多的公众人物或金牌博主引人注目,说真的,真心怀疑会有多少人关注那些无助的悲鸣? 有人问还能坚持几年?但我要说,只要还有无耻之徒对孩子们微薄的午餐下手,——就会有关注,只要还有关注,就会有卖点,还有卖点,就还能吸引后来者,而先行者也不会因为孤独而坚持不下去! 王小波曾经这样写道,“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于是我开始存下了一点希望——如果我能做到,那么我就战胜了寂寞的命运。” 只有最真最深的爱,才能令人保持着永不熄灭的热情。无论是严明的领导者,强干的团队,还是最先进的科学,因为利益聚集起来的,也终会因为利益而离散;而理想再怎样美好,但生存才是首要的,所以,一切的一切,都及不上这种最难以捉摸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才是一切的基础。只有爱,才能使人强大。使人常有永不熄灭的热情和动力,拥有着力量的人,也许会被击败,但是永远不会倒下。 在感动中寻找力量,感动中国,感动你我他!

  《免费午餐》读后感(八):穷则以笔为剑,达则兼济天下。

  读到第12页的时候,我想,一直以来我都未曾意识到,笔的力量有多强大、文字的力量有多强大、信息传播的力量有多强大,这些,如果好好利用的话,可以做什么?可以做多少?

  邓飞先生的经历在一方面回答了这两个问题,这本书总是让我想到,邓飞先生的笔好像一把宝剑,他是手握宝剑的将军,吸引了一大群有血性又志趣相投的人,他们为饥肠辘辘的孩子带来食物的温暖,而食物的温暖,总会给人带来无限的希望。

  读到沙坝小学第一次吃到免费午餐的时候,眼泪差点掉下来。无论在什么时代,人们总是会有贫穷和富有的人,世间的一切也没有什么公平可言,你生在这里或那里,并不能选择,若是公平,也不需要选择了。可是有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自己要做什么。记得小时候看到过一个小故事,好像是沙滩上有很多快要死掉的鱼,一个人,一条一条地把他们扔到海里,有人对他说,你这样做没用的,你救不了所有的鱼。那个人说,没关系,我可以救这一条,他往海里扔了一条鱼,还有这一条,接着。他又往海里仍了一条鱼……沙坝小学的第一顿免费午餐,也许不能解决所有学生的午餐问题,但是在那一天,那个中午,那个小学,他们吃到了热乎乎的午餐,他们还偷偷藏了一个鸡蛋,准备带给弟弟妹妹。而无论未来怎样,那天的孩子们都吃饱了,这对于那天的那些孩子真实而有意义。当邓飞先生选择去做这件事的时候,他和他的伙伴们亲手为这些在不公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创造乐于属于他们自己的公平,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吃饭的权利。

  将军和它的袍泽创建了美好的开端,可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胜利,问题也随之而来,要驾驭借助信息和媒体之势成长起来的力量,就要不惧这种力量相应的烈性。红十字的风波、小人的栽赃,本为善意却偏激了的质疑和指责,所有的这些,都需要智慧去面对。不过他们成功了,所有攻讦的作用就是,让他们成长得更好!

  他们当然还会遇到新的问题,或者贪污腐败这种更大的猛兽,可是,请继续下去吧,没有哪个时代会真的没有腐败,可是你们多做一天,孩子们就多吃饱一天,能不能解决所有和能解决多久都没有关系,做一点,就有一点的意义。

  另外一个感触就是,站在更高的位置的人们,会拥有更大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这件事情是真的。

  无论是明星还是商贾,做公益,总是会有褒有贬,即使是出于真心,也有会遭到揶揄的时候,可是那并不重要,出于什么目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真的得到帮助的那个结果。从想帮助孩子们这份简单的心意中,人们想得到什么都不重要,或者无端背负了什么也请不要在意,只要孩子们真的吃上热乎乎的午饭就够了,对吧?

  达者的力量,穷者的力量,无数的力量汇集成涓涓的河流,里面流动的是人们善良温暖的心意。若有心意,平凡如你我,也可以做到更多。

  《免费午餐》读后感(九):良善拯救未来

  还没有接触此书的时候,我只是粗略看了下简介,看到“免费午餐”与“柔软改变中国”之类的字眼,以为是励志或经管类的书籍。一向对这两类书籍敬而远之的我,这次竟鬼使神差弄了一本过来,像模像样地读了起来。这算是我与它的缘分吧,让一个一直在公益边缘徘徊的社会人终于有机会看到社会真正的良善先行者。

  这原来并不是我想像中的那类书,可我已然养成了顾名思义的坏毛病,于是,在不长的四年读书写作的生涯中,我不知道顾名思义地把多少好书给拒在了门外。可是习惯一旦养成,想改何其难。庆幸这一次,没有错过一本颇值得思考的好书。

  我给好书的定义或者标准有这么几条。一是获得新知。但凡一本书读完能让我觉得获益匪浅,学到了许多未知的东西,并在咀嚼新知的过程中有所思所悟,产生更多的积极向上的想法。二是看见良知。我不喜欢雷锋式的好人,成全别人,牺牲自己,完了还在日记里记下所谓英雄事迹。我想要的是推己及人式的良知,时刻对这个国家和和社会保持自己一颗赤诚的心,仁爱,慈悲,宽容,做不到普渡众生,起码不会见死不救。三是窥见黑暗。太阳所照之处尽是光明,但万物相克而生,有光明就必会有黑暗,有人生活在光明中,就有人还活在黑暗里,活在光明中的人幸福快乐,而活在黑暗中的人却痛苦压抑,备受折磨。有人用心关注社会,呵护黑暗中的一切。有人用眼睛注视社会,让黑暗里的罪恶难以得逞。有人用如椽大笔指正社会的不公,用双手拖住太阳,让它照射到更多黑暗的地方。让穷困与罪恶公之于众,接受万民的检阅,或引来口诛笔伐,或招致杀身之祸,即便如此也在所不辞。

  我没有惊喜于扉页邓飞的签名,更没有惊喜于在他的努力与号召下一座座免费午餐学校顺利开餐。我惊喜于还有真正践行公益者如邓飞般可以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地去完成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好做透。我惊喜于还有地方政府不畏社会监督而大门敞开,不惧被骂成不作为的政府而依然选择合作。我惊喜于那些为免费午餐开餐付出过不懈努力的明星、记者、数以万计的热心网友,他们是社会公益的最好的代言人,是社会良知的践行者,是照亮黑暗的太阳。当然,在我为社会仅存的良善欢呼雀跃时,心里也一度陷入了尴尬和恐慌之中,向来被喻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我,虽然从未以此为荣,但践行公益的举手之劳却做的少之又少。很多时候,还为自己开脱,拿什么红十字会也不干净,一切公益组织都不能相信为由,作为自己很少反哺社会的借口。

  看到邓飞的行动,令我羞愧难当。在高唱人间自有真情在的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渺小,说出容易做出难,公益在嘴上,谁都可以说,都可以拿来作为悲天悯人的门面装饰,可是要身体力行又是何等不易,但邓飞们做到了,我愿意这么称呼他们。因为他们不是一个人,不提倡什么英雄主义,他们不过做了政府没有做到的,帮助政府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人人向善,人人爱人。

  记得许久之前,还在读大学的时候,看了一部大学生支教的电影,好像是叫“山的那一边”吧,大致的情节就是一对大学生情侣去某个山村学校做短暂的支教,一开始对一切满心好奇,农家饭也吃的津津有味,可是没几天,男生受不了了,撺掇着女朋友要回城,后来他们支教期满就回了城,各自有了自己体面的工作,再后来好像那个村的村长来到城里找到他们,说原来一直教孩子们课的那位老师因为暴雨滑落山崖不幸死亡,现在孩子们一个老师也没有了。女生听完泪如雨下,毅然辞掉城市的工作回到了那个山村教书。这再一次令我想到了张艺谋早年间最具悲悯情怀的一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那不是想象,那真的就是活生生的现实。

  法律说人人生而平等,可那也只是从法律上,从理论上。生活中,很多人一出生就被戴上了贫穷的帽子,呱呱坠地在资源匮乏的穷乡僻壤与哇哇大哭地坠落在城市中的某间产房,许多人,从一出生就不是不公平的。叫屈没有用,只有从小教育孩子,要读书,要脱贫,要吃上皇粮,可是在这之前,许多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朝不保夕,作为祖国的花朵,那些充满希望与梦想的眼神,时时刻刻都在鞭策有良知人的心。还记得那个希望工程的大眼睛女孩吗?她现在已经长大成人,成为一名银行职员,却时刻还不忘资助贫困的孩子,因为她就从那里来。

  这个社会纷乱复杂,敢于脱下社会赋予你的金缕衣,双脚踏进农村的泥土地,不是谁都可以说到做到,邓飞做到了。是的,他没有钱,也只是一个平凡人,但却执拗地坚持着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值得的事,不图青史留名,只是想让孩子们有饭可持,有衣可穿,有病可医,不再营养不良,不再惊恐,不再寒冷,不再被拐卖。导演李扬的“盲系列”就是在向社会敲响警钟。那些富商巨贾,家财万贯,却一毛不拔,我无意将良知捆绑上道德高低的标准,我只是愤恨资源分配的不公,我知道很多时候政府也无能为力。但我却想不通每一年那么多的财政收入最后都投向了哪里。

  看到新闻说谁谁谁又捐了多少,又要收购国外某报云云,我不置可否。打心里感激的是那些在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之后的人,许多人在默默守护着一份良知,用自己的方式反哺社会。在不敢扶老人这样扭曲的城市社会中,人们早就突破了道德的底限,娱乐讽刺也早已突破了上限,很多人感叹这是一个什么社会。我说,这就是我们生存的社会,我们一手造就了它,而后它又一手培育了畸形的我们,我们都是社会的畸形人。

  还记得某会在传出郭某某的事件时,我正在某政府机关供职,当时机关号召所有人开展一年一度的捐款,处级200,科级100,其他50,我作为“其他”里的一员,第一次破天荒打死不捐,于是最后公示的时候,机关只有我一人榜上无名,“名落孙山”,某会真的是伤透了我的心。等到后来看到有血库中心的血用不完,都用来浇花了的新闻,我更是七窍生烟,悔不当初的300CC。可是当我看到邓飞等人的壮举后,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我在新浪微博上看到了免费午餐资助的许多小学,每天一笔账目,单价、总价,吃的什么,多少人就餐,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清清楚楚,精确到分。即使如此,作为“高风险”的公益行业,难免总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误会、攻击甚至污蔑。可是这一切并没有把免费午餐击倒,相反,网络和社会的监督使得邓飞们越来越组织化、透明化、体制化,不断完善公益事业的墙墙角角,边边落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更多的公益项目,募捐来更多的公益资金。

  他们终究没有被流言蜚语击倒,而是愈来愈坚强,愈来愈团结。

  有这样一群人,用热情拥抱社会,回馈人间。他们满腔热枕,满怀悲悯,用一双勤劳的手、一颗柔软的心,为祖国的未来捧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饭菜,让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神、惊恐的泪眼有了血色和温暖。他们脚踏泥土,为山区输送着人间所剩不多的爱之果,善之花,让良知在祖国最贫穷偏远的乡村延续,让温暖在寒冷的冬夜成了炉边渐成燎原之势的火苗。不求事业的功成名就,不求社会的赞美褒奖,更不求今生的回报索取,唯求一颗淳朴的心灵,在亿万人的心中生根发芽,涓滴细流,汇聚成海,让太阳照射到这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看到那些迟到了多年的笑颜。柔软改变中国,良善拯救未来。向邓飞们致敬。

  《免费午餐》读后感(十):几年前,有一种畅销书叫读客

  很是惊讶,如此一本书,竟然有如此大量的品评。

  看来,读客的网络营销做得很到位。好评如潮,但并代表这是一本如何出色的作品。反观出本书编辑的头脑里,是在刻意营造一种沉重感,用来吸引读者,柔软改变中国?有点远了吧。

  几年前,有一种畅销书叫读客。

  它以独特的封面设计,灵敏的出版视野,推出了《东北往事》.《官场笔记》.《藏地密码》等等一系列,口碑颇佳的图书,至今销售势头不减。

  真正做到了, 认准读客熊猫,本本都很畅销。

  不过,那是几年前的事了。

  读客图书在文学l类图书畅销后,开始了尝试其他图书类别的出版。《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冥想5分钟,等于熟睡一小时》等等先期都有不错的市场反响。可惜后来,不知道是否是编辑换人了,还是其他原因。接连推出一些跟畅销无关的东西。列举如下;

  1.柴田丰和乌青的诗集

  他们的诗词不是没有个性,不是没有可读的地方。可是如果单独出版,就显然是一个错误。因为他们的内容过于单薄,且柴田丰还出了2本。

  2.外国文学没有亮点。

  几乎是全军覆没的出版,好的文稿一拖再拖,拖得后果是,让价格不菲,购买者觉得不值。不管什么文学题裁,一概用商业的理念去出版,看上去很多图书很俗。

  3.家庭教育图书竟然用国外的文稿

  中国的家庭教育与国外的教育理念根本不同,刘亦婷走红的卡尔.威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读客竟然还用国外的作品推出一个系列,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4.财经类图书价格高的离谱

  中信的财经图书好,但人家是用数年的出版经历才打造出来的。价格高也无妨。可是读客的财经图书,除了价格高,基本没有更深层的东西。

  5.没有把古龙的作品做好

  古龙的作品在大陆一直没有好的出版,读客拿来制作,应该精心一些,没有插图,书衣不伦不类,很心痛。

  读客出版是出版届的新生力量,这几年走的很好,但并不代表以后都顺风顺水。希望能编辑出一些有生命力的精品,不要总是在图书市场的快餐文化上作文章了。

  现在,来谈谈这本书《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这是一本来自中国底层的报告文学。宣传做的不错,看完了跟没看没有什么区别,全书缺乏一定的思想深度,贫困地区的事情太多了。如果只看到的是弱势群体的一方面,看了很多年,它依然是贫困的。

  我不想去否定作者的写作理念,也不想否定书里面的人文关怀。反而很钦佩作者。但是如果最主要的东西,都不去质疑,都不去探讨,读多了就是一种累赘。

  好多年前,有一种畅销书叫磨铁。现在几乎看不到了。

  几年以前,有一种畅销书叫读客,批评应该比奉承有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