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质与量的战争》全新修订第2版》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质与量的战争》全新修订第2版》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19 21: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质与量的战争》全新修订第2版》经典读后感10篇

  《《质与量的战争》全新修订第2版》是一本由杨钢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3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质与量的战争》全新修订第2版》读后感(一):中国企业如何走出质与量的“精神分裂”

  作者在赞比亚遇到一个非洲小伙他喜欢中国,不喜欢国人喜欢日本人,不喜欢日本。小伙说,中国人只喜欢跟他做生意,日本人先教他插花与茶道,再卖东西给他。

  作者感叹,“礼仪之邦”的同胞们怎么一下子变成利益至上的爆发户了呢?

  1.

  产品上的一道小划痕,质检人员不以为意,简简单单的归纳为“不就是一道小划痕”么?

  而它背后的本质却引发了作者更深层次思考,用“数量思维”去解决质量问题”,人们选择了这样的错误,却不知道错误在哪里?

  实际上,很多人掉入了“思维黑洞”,这一黑洞恰恰是中国人几千年崇尚的“羊大为美”的概念,把一切美好语言都给了“大”。

  当现代企业管理,引入统计学,统计学又给了大家另一个真相:没有绝对值的零,只有无限趋于零;物理学则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波动,没有波动的事情是不存在的,给它一个区间,一个公差范围而已。

  如果我们单纯用数量思维来衡量问题,就很自然的认为,出了问题很自然,因为它是有科学依据的。

  如果我们单纯用质量思维来衡量问题,问题也变得简单,要么合格要么不合格。

  2.

  公司不只是一部挣钱的机器,它的基本逻辑跟所有的有机体一样:为了自身的生存与改进,发挥自身潜力茁壮成长

  “百年老店”也像有机体一样,是有生命力的。表面上看,抓数量钱来得快,但抓质量活得长。

  在欧洲很多公司都在200年以上,它们具有四个关键因素:

  一,长寿公司都是对环境非常敏感的,无论在战争年代经济萧条时期,还是政治动荡年代,科技进步发展年代,它们都可以超越自身的触角,化险为夷。公司的专业技能社会资源都与世界处于和谐发展之中。

  二,长寿公司都是有凝聚力的,员工具有强烈归属感身份认同感,认为自己是公司的一部分

  三,长寿公司都是宽容的,它们能容忍一些边缘化的活动:实验性的改革

  四,长寿公司在财务上都是保守的。它们节俭,用旧式的方法理解金钱的涵义,不会去冒不必要风险

  3.

  中国的优秀企业到底缺什么?

  健康

  何谓“健康”?就是管理层头脑冷静基层热情活力,企业处于七分饱,有危机意识

  这里可以以华为公司为例,管理者一次次重新审视它们产品的质量与品质,一次次承诺与宣誓,做出庄重的“零缺陷承诺”。

  一个有品质的公司必有自己独立文化对错误要有自身的认识,这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换言之,就是转变理念,“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解决客户的真正需求努力打造真正的“中国品质”的名片

  《《质与量的战争》全新修订第2版》读后感(二):中国质量,何去何从

  1

  我在质量领域工作多年,总是感觉不得要领普通的质量人员没有技术,也谈不上管理,工作永远像是在救火。读了杨钢的《质与量的战争:“中国品质”的破局与良方》一书之后,犹如拨开乌云明月,对质量工作有了更加透彻的认识。

  杨钢在质量领域与非常丰富经验,他拥有海外工作经历或大型跨国企本土工作经历,担任经理及以上职务,是美国克劳士比学院高级合伙人;零缺陷管理中国研究院长总裁;中国零缺陷管理首席专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质量与竞争力研究所副主任;中国质量协会《品质文化》编委会副主任等。指导过多家著名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

  2

  正如书中所言,在我所服务过的公司,质与量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平衡状态。很多时候为了冲销量,赶交期,为了尽早完成客户的订单,产品品质往往被放在比较靠后的位置。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发生员工出错造成的不良,如书中提及的一道划痕的故事,除了员工造成的不良,还有可能来料不良,或者新产品设计存在问题,为了达成客户交期而强行量产。书中提到,在1968年福特为了应对竞争对手挑战,在研发一款汽车的时候,明知道设计有问题,而强行量产,在量产前还进行成本评估,计算不改动设计出现车祸需要赔偿的成本以及改善设计所需要的成本,计算之后发现不改动设计成本更低,于是决定量产。结果这款有设计缺陷的产品量产之后造成了很多不可估量损失,福特公司也因此惹上官司,并且为此赔了很多钱。这就是典型的只注重产量,没有注重质量的后果

  在我工作的第一家公司听说过一件事。之前的老大为了追求产量,当产出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他要求员工进行维修。这在工厂是非正常的,但是随着产出数量越来越多,这位老大只注重产量而不注重质量,导致出现问题的产品越来越多,后来因为维修人员实在修理不过来,导致仓库堆积很多需要维修的产品,最后终于被高层领导知道,这位老大直接打包走人。

  所以,在质与量的博弈过程中,严重的情况往往是个人无法估量的。如果不注重质量,小到员工被炒鱿鱼,大到公司形象受损,最后倒闭。

  3

  质与量的博弈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质量为产量让步,于是有问题的产品会流到客户手中。这就是质量管理过程中的让步接收。所谓的让步接收,就是在所有人都知道有问题的时候,为了客户交期或者质量成本,会降低品质要求而将有问题的产品放出去。

  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仅仅质量人员有原则,硬气是不够的。当质量人员在把关的时候,跳出来要求质量人员将产品放行的往往是高层管理,并且往往都是连唬带吓的。次数多了之后,难免别的部门的人会对质量人员有微词。正如书中所提及的质量人员永远都是公司的三等公民。为什么会这样?说白了就是公司的高层一直在扇质量部门的人员的脸。

  4

  无论是维修还是返工,对于老板来说就是成本浪费,对于客户而言则是产品风险。如何解决破解质量的迷局?杨钢在书中提出一次将产品做对,使产品达到零缺陷。这一点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但是杨钢老师在书中从多个角度论证零缺陷的产品对利润提升影响

  《质与量的战争:“中国品质”的破局与良方》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本非常好的教材,因为我个人经验水平有限,暂且无法领会更多的奥妙之处,但是书中提及的质量人员的困境以及中国质量的一些现状,实在是目前业界的现状。

  《《质与量的战争》全新修订第2版》读后感(三):品质企业经营之道——质量权衡

  说到质量,说到中国制造,你会想到什么呢?山寨,盗版,质量差等词语就会出现在脑海中。《质与量的战争》全书围绕一道划痕的故事,从博弈、迷思、破局、真相、良方、未来六个角度正对性剖析,娓娓道来引人深思。“质量”和“数量”两者如何取舍?。“中国品质”的未来之道如何,公司企业的存在应该和一种怎么样的活法呢?

  《《质与量的战争》全新修订第2版》读后感(四):"互联网+”时代呼唤“中国质造”

  2015年5月,我国国务院对外颁布了《我国制造2025》,以推进我国制造业的变革和综合实力的提升。虽然现阶段我国制造业在生产规模和总量上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大而不强,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和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的不利条件。今年年初,全球十大鞋业制造商之一的九兴控股旗下工厂东莞兴昂鞋业宣布停产,并将产能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消息引发业内广泛关注。我国劳动力成本攀升,是制造企业外迁的重要原因。而代加工是一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不仅让我国制造业长期在“微笑曲线”上占据底端低附加值部分,很大程度上也给环境带来了极大压力。 因为没有自己的、有影响力品牌,我国的OEM(“代工生产”或“贴牌生产”)在产业链上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比如,我国工厂代工的世界名牌HugoBoss的衬衣在美国纽约第54大街卖120美元。因此,从长远来看,我国制造业不能永远扮演“代工厂”的角色。 我国政府提出了我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核心是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我国企业如何抓住这个契机,该书给了企业不少启示。作者通过“一道划痕的故事”引发我们对质量本质的思考。质量的本质是价值创造,是让客户感到“物有所值”,是在客户、供应商和企业员工眼中“诚信”的象征,是可持续的创利和形成竞争优势保障;反之,就要付出代价——全球统计表明:质量代价高达企业税前利的3~5倍。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在品牌建立上,更多依靠企业与客户、粉丝高效互动,客户参与、SN S口碑传播;在渠道建立方面,企业更多通过电商自营、网络分销等方式,非常迅速建立覆盖消费者的渠道。我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李远芳指出,传统制造业+互联网,其实是一种基因重组,最后,市场竞争导致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能够存活下来,而缺乏互联网竞争基因的企业,可能就被淘汰。 我们已经能够生产价廉质优的产品,但品牌和名气还未成气候。"互联网+”需要“我国质造”。企业要让“我国制造”不再是低价低质的代名词,应练好先进制造业的内功,学习国外有生命力的企业的成功秘诀——执行零缺陷的工作标准,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再借助"互联网+” 的力量,“我国质造”无疑能在"互联网+”时代光彩照人

  《《质与量的战争》全新修订第2版》读后感(五):如果,只给中国制造一次称雄全球的机会~

  无论你承认与否,中国制造都是一个矛盾的存在。

  一方面,老外很害怕我们,我们有着惊人的劳动基数和创造性,也有着虽然不怎么光彩,却的确神奇的山寨能力——“美国创业者烦恼:自家众筹还没完成 深圳山寨品已开售”,诸如此类报道屡见不鲜

  另一方面,北京北四环路路南边的小商铺前都会赫然挂出一个醒目的广告牌:“德国品质,绝对放心,日本原装,品质保障”;像中石油某油田的质量高管也会大方承认说:“不敢谈质量,现在基本上是用‘质量奖’和‘卓越绩效模式’来替代质量。”

  很奇怪的存在,不是吗?

  如作者所言:“质量的本意,在于我们如何想办法去更好地根除问题产生的原因,想办法去预防问题的产生。当然,我相信许多人都认可这一点,但是,非常遗憾,大家并没有认真地去思考这个问题。往往便做出了许多错误的选择,悲剧就在于:我们选择了错误,却不知道我们到底错在哪里。”

  这也正是本书存在的价值之所在——不仅告诉我们错误在哪,更是帮助我们从本质上思考“质”与“量”,全面领略零缺陷管理理念及运作模式。为个人立使命感,为企业树常青根。

  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的挑战,

  表面看,是劳动力成本的问题造成的质与量博弈,其实是整体水平偏低的问题,产品技术含量偏低,除了价格之外,很少有其他的竞争手段,趋同化现象普遍,才会有量没有质;

  粗浅看,是该用数学还是物理的概念去思考质与量,其实则是心理学概念下的“人本”与物理学概念下的”物本“竞局,不能”0和1之思“,就难懂”质量革命“。

  这一场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的”质量革命“,需要从政府到企业强而有力的执行中央的“三去”政策,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政策,以市场为向导;要企业树立从“从制造改变生活”到“质量决定根本”的观念转变意识 ;更需要企业坚定零缺陷管理理念及运作模式不动摇

  以上三点(尤其后面两点),看似简单,实则对我们的企业及其员工来说未必不难。中国人很聪明,但有时候,又过于聪明,以至于我们往往听风就是雨,生怕一个机会来了没抓住,以后市场就没自己什么事儿了。比如时下大家都热衷谈工业4.0,也纷纷嚷嚷着自己要转型为这一类企业,殊不知,工业4.0只是在工业3.0的基础上实现了智能化这不假,但不同的阶段之路程不可省略,不可超越。想一步跨过去,是不现实的,也是缺乏基础的。因为连前面的2.0、3.0都没做到,怎么去做4.0呢?至于中国的制造业现状,大致是处于2.0的阶段,其之破局与良方,无非也就是本书作者花了全本书厚度在说的——零缺陷管理理念及运作模式。

  在第七章”质与量之战的本质“中,作者提到过一段费根堡姆博士接受《工业周刊》时候的采访,在采访中,费根堡姆博士如是对记者说:”

  质量不是作为一个孤岛存在,每个部分的结果都会影响总体质量。质量包括来自客户价值的增加,来自投资者的价值回报,以及公司实现基本目标。并且你通过质量成本衡量,与这些结果连接。当你这样去做的时候,高级管理者就会接受全面质量概念,从而消除他们不确定性因素,与实际管理的脱节现象也会像在烈日下的烂泥一样消失。”

  以上这一番话着实精彩,不是吗?当然,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零缺陷管理理念及运作模式之原因所在。如果,只给中国制造一次称雄全球的机会~我想,恐怕也是要从依靠零缺陷管理理念及运作模式打好的基础开始积累了,夜读此书,深受启发,是以为记。

  《《质与量的战争》全新修订第2版》读后感(六):三个误区倒逼“量的扩张”转向“质的突破”

  自德国推出“工业4.0”战略之后,2015年中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2016年,又提出开展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当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不是需求不足,而是满足需求的能力不足。低质量、假冒伪劣产品的产能过剩必然导致市场需求疲软或转向国外市场,马桶盖、婴儿奶粉等事件的曝光充分说明了当前中国市场这一问题的严峻性。追求品质还是追求数量?在物质缺乏的年代,追求数量能够满足基本需求;在生活极大改善的今天,品质则是人民需求的导向。正是意识到问题的严峻之处,国家审时度势提出大力实施“供给侧改革”,其目的之一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诚然,国货发展的关键就在于两个字“质量”。

  中国零缺陷管理奠基人、克劳士比中国学院创始人兼院长杨钢撰写的《质与量的战争——“中国品质”的破局与良方》再次出版,对于破解当前的质量问题大有裨益。杨钢最大的贡献在于将克劳士比的零缺陷管理理念引入中国,而本书最大的特点则是将零缺陷管理理念与中国本土实际相结合,通过剥洋葱式的层层分析,找准国货品质问题的根本所在,在点拨管理上存在偏差和迷思的同时,为打造“中国品质”指出了一条全新的、具有普世价值的质量竞争力大道。杨钢对企业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三大误区:

  《《质与量的战争》全新修订第2版》读后感(七):如果一把火把你的组织烧了,还剩下什么呢?|书评

  《质与量的战争——“中国品质"的破局与良方》,杨钢的这本书,初看觉得很严肃,中国品质和我们又有多大关系呢。现在海淘也很方便,需要的商品可以全球采购。至于质量嘛,反正不同的质量对应不同的客户,东西卖得出去就好,管那么多干吗呢?

  经济管理类的书,最考验实力的是其中的案例。有些作者对行业观察不深入,经常拿一些古典名著或者已经滥大街的案例来充数。也有的虽然举出了例子说明了道理,读者读起来也没有太多的触动。

  而《质与量的战争——“中国品质"的破局与良方》却是以案例取胜的。一开篇“一道划痕的故事”就特别地引人深思。这个故事也是本书的引子,它说的当产品出现一道划痕的时候,质检人员提出了NO,然而生产、研发、设计、市场人员却开始认为质检人员死脑筋、不就是一根划痕嘛。最好老总终于出现了,老总倒是也肯定了质检人员的严格认真,也听取了其他人的意见,最后说了一句“下不为例”,于是故事的结局就是在大家愉快的会签中结束了,一道划痕的产品也被放行了,留下了受伤的质量人,不知道到底是应该守着质还是守着量。

  这种纠结和困惑,也是书名的来源。质与量,真的就是如此对立,难以兼得吗?这本书还特别强调了一个概念“零缺陷”,听起来像是老生常谈的鸡汤文章——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不允许有任何的缺陷产品。我们太习惯口号了,这样的口号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听麻木的。但是现实中,能够做到零缺陷的又有多少呢?以至于我们在内心都认为,口号是口号,现实是现实。

  所以,很多工厂都设立了返工区。把不合格的产品返工。检查人员也有两个章,一个是合格,一个是不合格。在思想中,就已经认定肯定难免会有不合格的产品产生。而作者的方法是,去掉返工区,把原本返工区的工人,分散到各生产线进行监督和指导。再有问题,直接在生产线上解决,而不是累积到一定程度再批量解决。

  这让我想到两件小事。一件是文章总有错别字,如果能够一开始就把字写对拼对,就不用回过头来再特别集中精力去改错别字。另外一件就是自己总是收拾不干净的房间,分析起来就是经常有到处乱丢的书和衣服。如果我能收完衣服就麻烦放入衣橱,看完书就归回书架,就不会有这种情况了。

  然而,知易行难。为什么呢?一方面是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需要改变多年形成的习惯,一开始肯定是费心费力的。另外一个原因,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就是对于堰塞湖的态度。在四川地震的时候,堰塞湖让很多人都心悬起来了,如果堰塞湖的水崩溃,那么会对下游地区会产生特别严重的危害。而后来堰塞湖的险情终于排除,很多地方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说到底,诚如书中所说——在这些无能为力或者不愿意变革的背后,是日常所养成的自我毁灭的习惯。大多数企业都是因为做出了善意但是有瑕疵的决策,积累起来,最终导致了非常棘手的问题。

  这本书,用一个又一个发人深省的提问,带领读者一步步地思考质量,思考组织管理。其中的一个问题包括:“如果一把火把你的组织烧了,你能说说还剩下什么吗?"

  对于这个问题,有的人说是产品,有的人说文化,还有的会谈到技术、能力等等。对这个问题思考得越深入,对质与量的解读也就越深刻。组织的健康应该是从源头抓起,那么质量就是组织的源头。这本书很有厚度,拿在手中是沉甸甸的感觉。阅读的时候,时而会被里面轻松有趣的案例逗笑,时而会因里面提出不意的提问而陷入沉思。

  “如果一把火把你的组织烧了,你能说说还剩下什么吗?"这个问题,不仅仅适用于企业管理者,也不仅仅适用于组织领导人。哪怕只是做一个自媒体的号,也值得思考,如果有一天自媒体的热度不再,如果有一天所有的粉丝都取消关注,如果有一天你的文章全部都被删除,那么,还剩下什么?

  质与量的战争,不是说要争论选择质还是选择量,质量不是一种对立的选择,而是一场从质量革命到管理革命的转变。最终去打造一个有生命力的组织。这种生命力,就是古诗中说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读至此,对于质量的迷局,开始拨开迷雾。有很多书往往在这里就嘎然而止,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留待读者自己去探索实践。《质与量的战争——“中国品质"的破局与良方》也理解到很多读者在如何实践上会有困惑,所以书中也有大量的篇幅介绍具体的实践案例,甚至还直接提供了某钢铁集团质量部向董事长和总经理提交的《推行零缺陷管理的建议》,从内部沟通的角度,阐述了为什么要推行零缺陷,零缺陷的特点,附件是一份《零缺陷管理实施方案》,将实施步骤分为启动阶段、建立有关制度和模式的阶段、日常运营阶段。

  在组织中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内部沟通,是一门非常深的学问,工作能不能得到推动,理念能不能得以落地,靠的全是内部沟通。作者能够替读者考虑到这个份上,难怪这本书会被誉为——带领读者拨云见日般揭示出品质的真相,并在中外组织的最佳实践中寻找普适破局的良方。

  如何管理自己,如何管理产品,如何管理团队,如何管理组织,这是每一个追求进步的人都经常困惑和思索的问题。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和丰富的经验介绍,很值得一读。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布蕉绿(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273425/

  (作者:布蕉绿,混迹互联网营销十年,目前致力于研究成长教育,关注新媒体营销、育儿教养和潮汕文化。)

  《《质与量的战争》全新修订第2版》读后感(八):中国制造之路如何走——《质与量的战争》有感

  中国制造之路如何走——《质与量的战争》有感

  提起制造业,可以说中国制造曾经是全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我国的制造业在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年来可谓是迅猛发展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因素,因为人多所以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国外的一系列的跨国公司基本上都将基础的生产线移至中国大陆,但是随着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传统的人口红利优势已经渐渐失去,这个时候中国的制造业该何去何从。而且中国的制造业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生产产品旺旺更加重视量,很多沿海的加工厂给工人的工资的指标往往都有计件算工资的这一标准,对于产品质量这一块可以说相比起来,重视的程度就不是第一位的。

  这也就导致出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国外的进口产品虽然价格非常高,但是国内的很多人都宁可花几倍的价格去购买,而反观国内的同类产品却很受怀疑。例如前些年出现的奶粉事件,可以说就反映了企业对于产品质量的一个观念,虽然短时间可能觉得销售没问题,但是一旦曝光公众对于国内这些厂家失去信任的话,可以说给整个行业带来的就是巨大的灾难。从产品质量与数量两个方面来看,可以说这两者是一对矛盾体,想要质量好,就要严格把关,可能有些产品就会不合格,可能产品的数量就会受到影响,可以说这对于现在国内很多以追求产量为主要指标甚至唯一指标的企业来说想要做到质量与数量都能够达到双赢的局面,可以说还是非常困难的。我们每个个人都很重视质量(前提是买卖的这些东西都是关乎自己贴身利益的),而在自己开始上班工作的时候能不能够保证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又多又好呢?这就不仅仅是企业工人的事了?

  在这本《质与量的战争》里面就对于质量和数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可以说在本书中,作者的主要针对对象是企业的管理者,可以说一家企业的管理者是决定了这家企业的发展大方向。由于本书针对的阅读群体主要是企业的管理者,作者这在本书的正文中就主要通过列举企业中的一个可能会发生的关于质量事故的小事件来引入关于质与量的话题。

  在本书的六大部分中,对于质量的认识作者采用了一个符合人认知事物的这样一个过程来进行展开。例如从最开始的‘引子’里的关于一个划痕的故事来引出关于质量的思考,可以说这样的事情在很多企业可能都发生过,至少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认为在我以前的单位上是发生过的,而且后面还造成了很严重的事故。作者从这个故事出发就开始对于中国企业中关于质量的管理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对于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形式也进行了自己的解释,可以说通过作者的这些文字,我相信大家都能够看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如何改进,可以说每个企业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作者在后面几部分中就列举了华为的案例来探讨改革的良方。可以说里面的具体方法措施在书中都可以反倒,我在这里想说的是本书的排版还是比较科学的,甚至在‘再版序’中还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本书的整个章节脉络形象的表示出来,可以说这对于事务繁忙的管理人员来说,阅读本书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可以很快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来阅读。

  可以说在关于提高产品品质,提供中国制造业的中国品质,中国企业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可以说本书在如何启示企业管理者来加强关于质量管理的意识启发上是一本不错的经管类书籍,建议相关的企业管理人员可以看看。

  《《质与量的战争》全新修订第2版》读后感(九):质VS量,“质”胜

  - “告别过去的数量发展模式,走向新的质量发展模式”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质量的攻坚战也在缓缓拉开........

  杨钢老师作为一位质量管理者为读者献上的这本书,为读者指点了质量问题源头及方法的迷津,知识含量很丰富,还有非常多的案例;而且又不仅仅是质量问题,作者在谈到质量管理等问题的时候将中国的哲学思想也融入其中。同时作者也给了“中国制造”足够的理论支持和信心,中国的3.0时代,一定会来的,因为中国企业正在用“质量0缺陷”思想武装着自己,中国经济正在雄起..........

  中国质量,你为什么会来的那么慢,那么缓?(小标题)

  “中国制造”在你的心里是几分?你打分时候一定犹豫过,中国是制造大国,而且历史也给了中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机会,在从大国到强国的转型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在迟滞?

  作者用一到划痕的例子开启本书我觉得选的非常合适,划痕虽小,但体现的确是“根”。究竟问题在哪?作者着重强调了用数量思维思考质量问题的误区,质量问题被分了等级,大的就赶紧处理,小的认为没大碍的瑕疵就算过,可是客户让过了吗?说好的过的标准为什么被大打折扣?质量态度就被一个又一个模糊了,结果产品的质量连小瑕疵的标准也没达到,直到在一次又一次的博弈中直接降到了不合格品......

  新工厂的老习惯虽然没有让产品都变成不合格品,可是却平白无故升高了成本。升高了成本,其实我也不相信,但确实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触目惊心的人命案就是福特公司的警醒,也是所有企业的警醒,失去了人心,也失去了利润.....

  快乐返工,应该是时候被停滞了,“零缺陷的管理思想”应该被新世纪的中国企业所采用了,伟大的企业都是在质量中熬出来的。

  质量的真面目应该是时候被揭开了(小标题)

  质量是什么,自己是觉得就是一件完美的或者瑕疵很少的商品,不过作者提到只用数学或者物理的层面思考质量会比较片面,也容易忽略人在质量中起的作用。书里的这个例子我觉得非常有代表性:工人面对有划痕的一个产品战战兢兢,可是质量人员和管理层的话却让他二丈摸不着头脑,质量人员说这件产品不过,可是管理层竟然说过,还说质量人员太事,这种颠三倒四的说法能让下层人员重视质量吗?恨不得都能把一个认真做事的人教坏。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应该是最被人孰知的,可是这仅仅是一个数字能体现的吗?不是,泰勒在美国国会听证会郑重其事地说出了“科学管理是全面的心理革命”的真理。质量管理已经有了基础,但迈到管理质量的革命还有很远,费老的管理资本的提出,也是创造性地让企业走向用质量持续创造财富的理论;他还提出不要直接照搬美国等企业的制度,要向日本一样,推陈出新,找到最是和本土的方法,这也像企业的管理也是如此,全面的质量管理仍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唯有掌控人,让每一个员工的身体里都渗透进质量意识的热情才能让企业的利润爆发出巨大的动力.......

  每个企业也都想“长命百岁”,但不仅仅是非常高的财务业绩就能让“人”长生不老的。

  《《质与量的战争》全新修订第2版》读后感(十):了解中国品质

  要看懂这本书,首先要了解一个概念“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简称ZD。亦称“缺点预防”,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的目标而奋斗。就是说,产品生产要注重质量。

  中国虽然还超级制造大国,但同时也一直因为“山寨”问题,受到国际诟病。本书的作者,就是“中国零缺陷管理的第一人”——杨钢。本书的第一版是2010年出版的,2016年的版本,在原来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的进行了 修订。

  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克劳士比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后来,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使日本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并且领先于世界水平,继而进一步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

  关于中国品质,或许有人担忧过"中国品质"终将毁在中国人自己手里,假冒伪劣商品横行多年,堂堂大国从上到下居然无有效的办法整治,杜绝,真是无法吗?非也,从奥运到世博,中国人什么有做不到,关键是是否下决心去做!

  零缺陷并不是说绝对没有缺陷,或缺陷绝对要等于零,而是指要以“缺陷等于零为最终目标,每个人都要在自己工作职责范围内努力做到无缺点。”它要求生产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

  这本书,结合很多国内外的案例做了详细分析,除了进一步阐述和普及了零缺陷理论。同时,也指出了中国工业生产的现状,很多不正规不进取的现象和做法需要改进,中国品质的未来之路任重而道远。

  质与量的战争,最终还是要依质取胜,要先质,后有量。质量改进的最终目标是零缺陷,零缺陷是指引质量持续不断改进的理念.

  随着世界各地出现越来越多印着“MADE IN CHINA”的产品,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迈向世界,中国的商品横扫世界的各个角落,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中国的产品往往被贴上“(Common Quality)质量一般”的标签,一如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中国的企业家们已经无法忍受这种现象的继续存在。中国的企业越来越重视质量管理,对质量管理哲学、方法与手段的渴求越来越成为中国企业家们一个热门的话题;各种各样的质量思潮竞相涌入中国,陷入质量丛林的中国企业究竟如何选择?

  本书将帮助读者全面领略零缺陷管理理念及运作模式,从而为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提供支持,为企业的基业常青贡献力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