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台湾往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台湾往事》读后感10篇

2022-03-12 11:12: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台湾往事》读后感10篇

  《台湾往事》是一本由郭岱君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2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台湾往事》读后感(一):台湾经济的自由之路

  “传统”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词汇之一。批评者常常用“士农工商”中商人排在最后来指责中国历来有蔑视商业的传统,反驳者则指出“士农工商”的排列并无高低之分,相反中国春秋时代和春秋之前历来有重视商业的传统。

  讨论“传统”时的尴尬往往就在于你的传统不是我的传统,哪怕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

  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在经济领域延(fa)续(yang)的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传统,“民生主义”的核心内容是“节制私人资本,发达国家资本。”这种计划经济的思想并非国民党的原创,而是早已从欧洲流行到整个世界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潮的泛滥。

  经济学大师米塞斯曾在举世粉红的年代批判他的同辈们都是社会主义者,这是一个经济学家的良知与理论的纯粹。学者的本分就在于恪守理论的纯粹,但对于民众而言,不同的社会主义,不同的计划经济,则有天壤之别,犹如今日中国与朝鲜。

  这也是台湾的经济改革为何备受尊敬的原因所在。五十年代,两岸同样实行了强制性的土地改革,台湾省主席陈诚放出了“不要命的人总不会有”这样的狠话来威胁不肯配合的地主们。减租与“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是以政府暴力为后盾实施的。用公营企业股票换取地主土地分给穷人,更是一种强买强卖,是公权力对私人财产的掠夺。这样的行为在英美难以想象,甚至不具备出台的可能。在台湾,就是伟大经济变革的开端。今日我们看待历史,为什么会对蒋介石、陈诚推行的土地政策充满敬意?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两岸历史的对比。没有斗地主,没有公私合营,没有人民公社,没有无数地主富农的悲惨结局。

  台湾1949-1960的经济变革类似大陆的改革开放,(如果不考虑政治领域的那些关键性歧异。)都属于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推动官员们进行改革的最大动力,并非新的思想与理念,而是现实的力量。49年之后的台湾和文化Ge命结束后的大陆一样面临着非改革无以自救的危局。这种危机感推动务实的官员进行改革。就像郑渊洁在《大灰狼罗克》里的一句话:没有饭吃的时候,任何人都会改变。

  穷则思变是真理。危则思变更是。

  无论是蒋介石、陈诚还是被誉为“台湾经济改革之父”的尹仲容,他们都是三民主义的信徒,计划经济的粉丝。幸好他们也都是务实的官员而非疯狂的理想主义者。让资深的官僚相信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难度不亚于让佛教徒向上帝祷告。但也正因为多年的计划经济经验,他们知道国企的弊病,愿意“摸着石头过河”,尤其是觉得市场经济更符合自己富强台湾的政治理想时,经济转型才成为可能。

  《台湾往事》读后感(二):台湾从计划走向市场的传奇之路

  许多人以为台湾的市场经济是天生的。其实不是。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的都是典型的战时统制经济:政府严格管控进出口,工矿、水力、能源大多国有,公营经济一家独大,通货膨胀严重……

  然而,令世人惊叹的是,这样带有浓厚“计划”色彩的经济体制并没有持续多久。此后十余年,台湾开始了一连串的经济改革,最终脱胎换骨,成功走向了一个追求公平开放,富有创造力和高效的现代市场经济,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

  那么,这场革命性的经济改革是如何发生的?改革的动力何在?这其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和人物?又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后人汲取?这些疑惑,正是《台湾往事:台湾经济改革故事(1949—1960)》所要解答的。

  《台》书作者郭岱君女士曾在台湾长期担任重要公职,行政历练丰富。近年来,她又投注大量精力推动蒋介石日记、宋子文档案等中国近现代史重要史料的整理、开放。这种“因缘际会”为她讲述台湾经济改革历史时,提供了一种难得的视角和基础。此书中,让我印象颇为深刻的是,她引用了不少珍藏于斯坦福大学的蒋介石日记,以及她对当年参与台湾经济改革的人物的口述访谈,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

  在台湾十余年的经济改革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改革精英。这里有力推土地改革的陈诚,有被誉为台湾经济之父的尹仲容,有深思熟虑、长于沟通的严家淦……其中,尤以尹仲容为重中之重。从1949年到台湾至1963年逝世,除了赋闲在家的两年外,尹仲容都是台湾经济改革的领导者。他因读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德的名著《计划与价格机能》一书,而信奉市场经济,终身力行。在个性上,他锋芒毕露,直言不讳,颇具唐吉可德般的精神。在政事上,他务实、从善若流,用强力手段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在品格上,他清廉自守,对陈诚有着“国士遇我,国士报之”的奋不顾身。这些读来令人感佩非常。

  如今,我们回顾历史,寻找台湾经济腾飞的奥秘时,可以总结出许多原因。比如,冷战格局下真金白银的美援,外汇贸易改革、出口导向政策的灵活运用,国民党洗心革面“雪耻复国”的忧患意识等等。

  这其中,我以为国民党人的“忧患意识”值得反复咀嚼。1949年丢掉大陆,是国民党的莫大耻辱。此后,国民党上下有着强烈的“背水一战”“退此一步,别无死所”的忧患意识,进而整理党务、搞土地改革、经济改革。倘若无此心理背景,要想让一群满脑子是“节制资本”保守旧计划经济的国民党官僚,转变思想,接受市场经济理念,恐怕是难于上青天。

  《台》书中有一个细节令人长思。当初,为了破除“三民主义”的意识形态桎梏,寻求支持,国民党的改革精英们巧妙地将“节制私人资本”中的“节制”二字解释为“调节管制”,而非“限制”,成功破局。相信大陆的改革精英们在读到这个细节时,一定会回想起当年争论“姓资还是姓社”、“商品经济”、“计划”、“市场”这些名词的往事,当可会心一笑。

  如今,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高速发展后,台湾经济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急需另一波改革和转型。而海峡此岸的大陆,改革之路也依然艰巨。国有企业要不要民营化?汇率怎么改?要不要放开管制?类似当年台湾经济改革中的争议,如今在大陆每天都在上演,此景此情,读一点彼岸的历史,也许可以让我们脚步迈得更快、更坚实。(2015.7.29经济参考报)

  《台湾往事》读后感(三):读了这本书,谈到这本书

  看到书单推荐,很快买来上手,很“好看”的书。一个“好看”是指内容,清晰流畅,另一个“好看”是指轻松易读。当年肯定是有血有泪的,但现在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比较简单,但脉络清楚,还是挺好的。

  恰好昨天有同学微信聊天,扯到中国民主进程。我有一个稍长篇幅的回复,提到这本书。录在这里。里面的××代表同学名字。

  “一直看你发声,慢慢了解你的基本想法。观念形成于出身,更形成于经历和环境。××你是面向世界的人,读书行路都留下了痕迹,思考中国的参照物可能更西化一些。但中国是地域广大、历史深厚、文化独特的,难以直接套用外来标准做简单评价。即使我们以民主作为终极目标,仍然要一步步走,而且还会走两步退一步地推进这一演进过程。最近看了一本《台湾经济改革故事》,讲老蒋和陈诚1950年代推进台湾经济改革的过程,挺好的。把这一段与后期小蒋在1980年代继续推进的政治改革连起来,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蜕变过程。台湾只是一个岛啊!我们脚踩的大陆,这一过程会更长更曲折,不能太心急,否则会适得其反,回到分裂、混乱。我觉得,我本人不太可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一个成熟民主社会的建成。不是悲观,而是承认需要一个过程。一孔之见,见笑见笑/::)

  《台湾往事》读后感(四):最熟悉的陌生人--《台湾经济改革故事1949-1960》

  这是一本230页左右的小书,本来想在出差飞机上看完,最后还是留了点尾巴。对于对台湾经济增长感兴趣的读者(比如我自己),我给的豆瓣评分4个星吧。但单纯评价书本身,就给3颗星吧,毕竟内容有些单薄,且存在一些重复内容,比如对于几位技术官僚的反复评价、赞美与总结。

  长期以来,受到两岸关系的影响和历史遗留原因,我们对于台湾的了解并不充分。尤其是在我们还没有改革开放时,对岸经济已经如火如荼增长了几十年,这种经验并没有正式途径予以介绍。这本小册子算是对这段历史的科普。

  小书的书名就框定了关注时间点为1949-1960这十年左右的时间,因此主要内容围绕“蒋介石对国民党的改造”、“陈诚推动土地改革与地方自治”以及“以尹仲容、严家淦为首的财经技术官僚锐意改革”几个部分组成。

  国民党丢失大陆,蒋介石认为党内人心涣散是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国民党派系大致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政治派系,例如西山会议派、改组派(长期反蒋,陈公博)、政学系(支持蒋介石)、CC系(陈立夫陈果夫,长期把控国民党核心部门)、三青团(以三民主义青年团为首,多为黄埔军校学生,以陈诚为核心)。另一类是地方实力派,如桂系、冯系、阎系等。蒋介石刚抵达台湾,就开始抓党内建设,一方面,在阳明山建立了革命实践研究院(类似我们的中央党校),抓思想建设,一方面,逐步清理党内不配合的旧势力,甚至逼走了二陈,逐渐重塑的党的凝聚力。

  其次,蒋介石将经济建设的重任交给了陈诚,放手让他负责台湾的经济发展。陈诚第一步进行了土地改革,也分为三个步骤:1、三五七减租(就是逼着地主给佃农减租,最高不能超过37.5%);2、公地认领(类似美国的西部大开发,通过很便宜的价格水平将土地送给农民);3、耕者有其田,但台湾政府没有田分给农民了,就通过出让公有企业股权方式换取地主手里的田地。台湾海峡基金会前董事长辜振甫家族,此前就是鹿港的大地主,土地改革后变成台湾水泥的大股东,目前是董事长是辜振甫儿子辜成允。

  可见,任何政权对于经济方面的改革,都是从确立土地产权开始的。但同时期中国在土地方面的尝试却朝着集权的方向发展,两个方向的尝试,结果高下立判。好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正走向了类似台湾的道路。而令人期待的是,中国还有大量国有企业的资源和潜力还未释放,而近年来国企改制和将国有企业股权补充社保,都是类似台湾“用公有企业股权换土地”的尝试,这一部分大量的制度红利还有待释放。

  解决了土地问题,工业化成为发展经济和解决就业的重中之重。陈诚大胆启用了一批没有过多政治背景的技术官僚对经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尹仲容被成为台湾经济设计之父。本书至少有一半篇幅在描述尹在推动台湾经济改革时所作的工作和碰到的阻力等,最大感受还是“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供给和需求出发,有问题就解决问题。”

  1951年台湾需要花大量外汇购买棉布,棉布成为当时进口物资中消耗外汇最多的一项。因此,“进口替代”制度成为那几年的发展思路。其次,积极争取美援,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以美国支援为后盾倒逼岛内既得利益放弃现有权力,扩大民营市场份额。其中有意思的是,为了办理台塑,需要找有钱的企业家投钱,尹仲容把台湾银行的存款客户拿出来翻看,发现嘉义有一个王永庆,是做大米和木材的,有五百万台币,决定找他试一试。就此成就了后来的台塑大王。

  57年以后,发展遇到一定瓶颈,改革需要继续深化。台湾当局面临两个选择:1、仿效拉丁美洲国家,继续升级进口替代策略,改为发展原本依赖进口的原材料和资本商品工业,在岛内生产;2、继续发展原进口替代所建立的工业,但由于岛内市场饱和,就需要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外销”战略。问题在于,如果走第二条路线,则需要尽快推动外汇贸易改革,会触动大量既得利益。但最后在高层正确决策下,还是走上了正确的“出口外销”的道路,并在58年实施了一系列的外汇贸易改革,主要内容有1、将复式汇率简化为二元汇率;2、把高估的新台币汇率大幅贬值;3、扭转外汇贸易政策目标,由管制进口变为鼓励出口。

  其实这一部分,或是作者没有充分展开描述,不然我认为这种跳跃式一次性的改革,其实风险系数非常大。对比我国这几年的汇率改革,真是如履薄冰。可以感觉到央行甚至更高层在每一步决策的慎重与小心。因此,对于文中提到“岛内担心放开汇率后会引起通货膨胀,尹仲容说短期内可能有波动,长期肯定没问题,而后真的有惊无险。”这种逻辑深表怀疑。要么国运当头,运气保佑台湾闯了过去,要么事实可能就并非作者表述那样。因为只要某些环节考虑不周全,或者市场的某个环节掉了链子,很有可能就满盘皆输。这也是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凡创新都从试点开始,由点及面逐步推广。

  台湾这十年的改革为后面30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与经济基础。1965年到1993年间,28年间台湾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达7%,韩国为7.2%,两者为亚洲之最。相比之下,中国从1988年开始到2016年28天,人均GDP增长为7.13%,也可与此并肩。此后各自逐步放慢增长脚步。

  《台湾往事》读后感(五):未曾失落的十二年

  这本书题目是《台湾往事:台湾经济改革故事》,豆瓣条目里把冒号后面拆掉定为副标题,所以只看豆瓣条目,这本书叫做《台湾往事》,会不知道是讲什么内容的。 书不厚,226页,基本按照时间顺序写的,条理比较清楚,读起来不会太费力,这是好的一面。另外一面是,这本书定价要45元,在同类书籍里算贵的了。 中信定价向来比别家贵,在我国整体书价偏低的情况下,这样做是好的,要支持它。 主要内容是50年代的台湾经济改革,熟悉这段故事的读者没有时间就不必再翻看了。但不得不提的是,作者有十余年来推进胡佛研究院"近代中国档案及特藏史料搜藏及研究计划"的独家便利,因此在本书中也很可能有不少一手的新的细节材料。 我不是这方面的专业学者,所以无法一一指出。但就我阅读来看,书中确实是提到很多详实的有来源的细节的。 阅读的过程中,我也一度想根据脚注新增一些书目进行扩展阅读。不过很可惜,大部分是台湾出版物,豆瓣根本没有条目,你懂的。 1949年到1960年的十二年,可以说是台湾经济最难过的一段时间。台湾经济结构非常单一,市场又小,一百余万外省人涌入,带来的冲击难以想象。国际环境也非常差。这种情况下,在蒋陈的大力支持下,严尹并肩设计改革开放,真是激荡昂扬。十二年争分夺秒,肃清了迁台初期的经济乱象,建立了台湾经济的完善结构,奠定了台湾经济继续腾飞的基础。 尹仲容英年早逝,为台湾经济呕心沥血,被台湾官民视为经济奇才和经济改革的总设计师。书中对这一时段台湾经济的主要人物仲容着墨甚多,有不少细节,也值得对仲容感兴趣的读者细读。 作者整理观点,认为台湾当时经济顺利转型的秘诀是:一,政治领导的决心和魄力;二,财经大辩论使政经领导转变观念;三,政经领导确定自己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四,才德兼备的技术官僚;五,雪耻图存的共同信念;六,清廉的决策当局;七,杰出的经济学家;八,美援及美国顾问的影响。 任何一次关于对过去的整理,都是为了照亮前行的路。 作者在最后一段也明确写道:“海峡对岸,中国大陆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也正苦于现实的挑战,主要是改革的挑战——如何深化改革,金融、财政特别是行政效率方面的改革。中国政府高层已注意到这些问题,也已展开若干作为。但是,仅仅反贪腐是不够的。改革过程的点点滴滴都不容易,台湾地区经济转型历经的得与失,值得参考。” 抱着这样的观点,再反过来看这八条秘诀,我们自然有新的体悟。 虽然这八点有些地方弱一点,有些地方强一点。但作者也写道:“若要找出那个能融合各项因素——那个能把各种尝试变成可能的因素——那就是决策者的魄力和决心。 “如果没有决策者的魄力和决心,那么,任何既得利益或反对势力的反扑,都能使一项正当的改革夭折。” 掩卷回首,何尝不是如此? 但无论如何,合上书本我们还可以继续往前看,那里希望不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