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少林很忙》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少林很忙》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05 04: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少林很忙》读后感精选10篇

  《少林很忙》是一本由[美]马修·波利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43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少林很忙》读后感(一):《少林很忙》20171017

  这本书以“马修的问题清单线索,围绕着成长勇敢主题讲述了马修在少林的遭遇见闻全书语言通俗诙谐流畅,既有主观感性描写,又有客观理想分析,还有作者了解中西方各自的文化之后,进行的比对思考,读来很受启发

  先说成长这个主题。成长是永恒的主题,因为我们有各种各样期待愿望,我们都渴望成长,我们潜意识里都认为,成长是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马修也是如此,他动身前往少林的动机,就是他对自己不满,以及渴望变得更强一些。随着故事的推进,我们看到马修将清单上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的划去了,但是很快马修就罗列出了新的问题,同时马修对“成长”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以至于到后来他对清单本身提出了质疑,他认识到人的欲望无穷无尽的,这就是佛所说的“受苦”。但是这里有个暧昧地方,就是马修没有对自己的成长经历做出评价,我想这是因为,从他的经验来看,渴望成长并付出努力过程有价值的,他不能在一本书里既肯定一件事情否定同一件事情。其实这并不是一回事,因为他没有认识到其中的一点区别,就是他清单中存在“我想要成为什么样子”和“我想要拥有什么东西”是两种截然不同概念,他想要肯定第一种而否定第二种。

  再来说勇敢这个主题。“少林”两字在马修的心里,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勇敢的代名词,而且从马修的行文也能看出来,习武确实增强了体格,但并不会让人变得勇敢。我说的勇敢不是鲁莽,勇敢是一种“面对强大产生勇气”,是一种精神力量,只有在面对比自己更为强大的人和事时,在冷静状态下所迸发出的东西才能被称之为“勇敢”(欺负弱小不是勇敢)。马修在少林学了武术和散打,他仍然怯懦恐惧,然而在他经历一系列事之后,才让他由内而外产生了蜕变。比如参加一次明知道会输的散打比赛、想要帮德清打群架、单刀赴会处理约翰的事情,都证明了他逐渐变得勇敢起来。但是马修的看法没有止于此,当他重返少林看到那个舞扑刀的老者时,他才认识到,老者经历了很多糟糕时代,但是并没有让他屈服妥协,相比之下,这样的勇敢更值得被诉说。这是中国人的精神财富,虽然我们没有很好的继承下来。

  最后简单说说马修和何伟的区别。他们的相似性在于他们的西方文化视角不同在于他们看问题时的角度。何伟与他所遭遇的事情,始终保持着一种距离感,而马修则是深度参与了一些事件,从这点上可以说何伟的视角更加客观,但是马修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更为奇特的视角,给了我们一种想象空间:“如果你是马修,以你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身份,你会如何处理这些事情?”所以我并不认为马修作品文学意义低于何伟的,同质化的思考并不能带来启发,我们需要不同的视野声音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

  另外,我想马修在少林的这段经历,足以对他的一生产生影响实际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经历,可是我们又有多少人对正在遭遇的一切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呢?而这正是我们所缺失部分。我认为,回顾与反思才是真正能让人有所成长的过程,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更为本质的成长。

  以上是我的一些感悟,还望指正。

  《少林很忙》读后感(二):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好汉来把你踢翻

  自从公元492年印度僧人跋陀在嵩山建立少林寺以来,经达摩祖师苦心孤诣修道传法,禅宗一花开五叶,从此开始走出少林,流布环宇;又创一套十八招护卫武功结果竟演化成怏怏华夏武林泰斗!少林寺作为禅宗与武功的最高圣地,成为了海内外人们心向往之的神一般的存在。

  然而,练武之人争强好胜之心至死方休,何况你一个和尚庙竟然抢了武功天下第一宝座,当然就有了许许多多的人将目标锁定在在少林,纷纷赶上少林挑衅,誓要将少林寺踢翻在脚下,以成自己不世之功名。不管是武侠世界,还是历史题材,仿佛都绕不过少林寺这一个伟岸神秘符号。武侠中,《天龙八部》少林寺成为绝顶高手大决斗之地,最后一少林扫地僧飘然现身,收服双魔,得证大觉。《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多情剑客无情剑》……这些经典武侠作品中,少林寺也没有少了戏份。历史上,隋末军阀王世充曾经洗劫少林,结果被少林武僧屠魔,唐太宗亲口允许少林和尚们喝酒吃肉。他们甚至还打击过蒙古侵略者和日本海盗!少林寺名头实在太响,以至于诸多相干的不相干的事情都一股脑儿的加诸其上,到如今,竟成了一个传奇

  “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来敬仰;少林少林,有多少神奇故事到处把你传扬,精湛武艺举世无双……”电影《少林寺》的主题曲想必曾沸腾过一代人热血,没错,少林寺不仅仅让华夏子孙引以为傲,而且还让海外功夫迷们也为之倾倒。有一个美国少年,就疯狂的迷恋着少林寺的传说,在上个世纪90年代漂洋过海来到少林寺学习武艺,这个小伙子名叫马修•波利,中文名包默思,他回国若干年后就写了一本纪实文学小说《少林很忙》。且看这个逗逼是怎么被忽悠到少林寺的:

  “我(包默思)去找顾教授,他是我知道的唯一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教授。

  ‘我想去中国学功夫和禅宗。’我用中文说道。

  他严肃地看着我问道,‘你是想学真正的功夫,还是只是想找点乐子?’

  ‘我当然是想学真功夫啊。’

  ‘你怕吃苦吗?’顾教授问。

  那是中文俚语,意思是‘历经磨难受罪’。

  ‘不怕。’我说了谎,脸上忍不住露出微笑。萨尔兹曼在中国学习功夫时,也被问及了同样的问题,他也给出了同样的答案

  ‘那你得去少林寺。’他说。

  他继续说着学功夫得多么辛苦,而我又得多么勤奋,但是我压根就没听进去。他一说‘少林寺’,我心中就已经同意了,并开始对那个地方神往起来。

  就这样,包默思不顾父母亲同学老师一致反对,从普林斯顿大学请假休学,踏上了梦想之旅。”

  以后的剧情就一路啼笑皆非了。一下飞机遇上北京的出租车司机胡侃海侃发现自己学了三年的中文完全没用,一下子吓蒙;在大街上到处问去少林寺怎么走,结果被各种围观还有路边大妈告知少林寺已毁根本不存在,又一次吓尿;好不容易赶到郑州住进街边小旅店结果被小月月勾搭,落荒而逃;终于抵达登封少林村,忽然发现跟想象中与世隔绝深山古刹的样子完全不同,现实是轿车拥堵、饭馆林立、危房灰泥,最主要的还是六七个名字相似的功夫学校,完全不知道少林寺真正学功夫的地方在哪里啊!正当包默思心灰意冷认为已达人最低谷时,“一个穿着橘色僧袍的光头小男孩出现了,阿弥陀佛,就这样,包默思支付昂贵学费以后进入了少林武术中心学习功夫。

  这只是书的前五十页内容,后面的内容更加精彩。一个逗逼耿直老外眼中的少林寺和90年代的中国,充满光着怪陆离和尘土气息

  他爱吐槽,当目睹登封市的贫穷脏乱时,他感叹

  “即便此地发生集体自杀事件也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他很中二:

  “我想去汉语世界中最孤独、最与世隔绝、最遥远、最微不足道的地方。而且和大多数不仔细考虑就立下志向的人一样,我的愿望也实现了。并且,在最初成功喜悦消散之后,我完全陷入了悲惨绝望境地。”

  他自以为是

  “少林寺有超过二百种徒手的拳法,但没人能把它们全都记录下来。武术史学家解释说,创造这些派别要么是为了自卫,要么是因为宗教原因,但这还是解释不了少林功夫的复杂性。我花了整整一周时间,才总结出自己的解释:那就是——无聊。”

  他渐渐成为一个中国通,鄙视了“普通话标准的”的大山学会讨价还价、骂脏话和猜拳,赞美了姜文的演技,吓走了黑社会,甚至正式拜了释永信和尚为师(当时的代理方丈苏西大师于1999年逝世后,释永信接任少林方丈),只不过据说当永信大师被媒体问到这本书的问题后,急急的和作者撇清了关系

  在少林寺还没有完全商业化之前,它就一次次的面对外界功夫大师的踢馆,作者就亲身经历了至少三次(吴大师与作者肉搏战一次、铁档功大师变相踢馆一次、作者授艺恩师师傅宾馆走廊一次)。在少林寺完成商业化转型之后,它又面对着一次次舆论的踢馆,然而它依然屹立不倒。少林寺即是武学和禅宗的丰碑,也是国家脸面,“少林寺数百年的清誉”,又岂会毁在一两人之手?

  《少林很忙》读后感(三):和何伟的《江城》一起看

  刚看完何伟的《江城》就来看这一本。

  他和何伟的情况比较相似:何伟是到涪陵作为一个英语老师,而他则是来少林当一个功夫学生,都是九几年的事情。

  会发现他们初到中国时的很多经历和感受颇为相似:大家都会夸赞“老外的中文正好”、都会围观、都会拿他们和大山比、都会被不公平对待,也都会把老外当傻子;他们都需要学习中国特色的“面子”问题、谦虚习惯,以及吃饭、敬酒的特殊作用

  两人都在两年的中国生活中,近距离接触社会和人们,但直观上让我感到不一样的是:

  何伟只是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了解,去让自己可以比较顺利地 survive,他在《江城》里面告诉我们他是如何生活的。

  而马修则更进一步:除了观察、了解,可以顺利地 survive 之外,他会积极运用知识伎俩),甚至去破解,去搅和,去玩弄,他在这本书里则无处不在地炫耀着自己如何玩转期间游刃有余

  相比之下,何伟只能算个观察者,马修才是真正深度的体验者。

  不过,我想有一部分原因是何伟年长,比较成熟理智;而马修还是一个热血少年——也真是这股劲儿让他执着地走到这一步——通篇看来他就是一个“熊孩子”!容易冲动失控主动挑衅、被激怒、参与群架、操家伙长途去北京挡黑社会……当然这自然也帮助他成就了这些。

  在他对中国人情世故领悟能力上,不得不感叹马修真的很聪明

  帮“医生”去要求售后服务,帮“长矛”去“大佬”面前争面子,和领导斡旋对学费进行砍价,用谦虚去给挑战失败者最后一击,拿红包去拜未来少林掌门为师……这些都完爆何伟(至少从书里面来看)在餐馆里想办法当地人给自己买单的小伎俩,大巫小巫!

  尾声中,作者写到自己十年后重返中国和少林。我认为,这一意外的章节的出现,让整本书更加饱满有趣了。

  十年的变化之大让他震惊,不多的笔墨迅速勾勒出来。这种对比,引发的是人们另一种思考。

  这本是一本读起来十分轻松有趣的书,甚至可以当做一本好笑的故事书来读,然而读到最后这里,仿佛被狠狠拽回,不免让人感伤

  当初以为被毁掉的少林,如今其实才是在经历真正的消亡:习武之处不在,当年的少林高手因为在国内混不好移民去了国外开了自己的武术学校。少林被游客包围。

  视角真的很重要。联想到之前刚看的《打工女孩》,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别人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自己。大概是文化冲突导致的视角距离,加上他们“到群众中去”的路线,能进能出,可近可远,反而更容易认识、观察和感悟

  另外,也很喜欢他学功夫这件事情,不得不感叹他的聪明——仅一年多的学习他就拿下了世界竞标赛的银牌。他的师父也曾苦思不得其解,不过我觉得他师父的猜测是对的,“文武不分家,你是个大学生,所以能很快抓住基本要领”,所以让他可以缩短别人六年苦练的时间为两年。

  身体练习的同时,他总是在思考和分析,用技巧而不是蛮力。

  他懂得学习别人,不只是学习对手技能点,也学习对手的应对方式、解题思路,迅速反馈和修正。

  这是他的过人之处。所以在书里,可以感觉到他的谦虚背后的自大,也处处有“一介武夫”、“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暗讽。

  当然,他确实也很勤奋刻苦,而且明白心态调节重要性。我非常喜欢他的这段给他带来突飞猛进进步的关于“失败”的感悟:

  “当我置身室外,把自己的挫败看成一种美学时,对失败的恐惧变开始消散了。早晨醒来,我便开始想,今天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倒地。晚上,我一边揉着青一块紫一块的伤——这些都是象征着勇气的徽章,一边在脑中回放白天的较量,细数被我遗漏的反击机会。在赛场中比赛开始时,我不再会紧张一跃而起;只有当对手的回旋踢有可能踢到我的肩膀以上时,我才会及时躲开,一般的招式我都会积极应对,尽力化解,潜在的威胁和恐吓对我来说也早已是司空见惯——我俨然已成为了接受失败的专家。在宝通拳脚的’照应指导’之下,我迅速变成了高手。

  “从学习传统招式到散打,这种转变犹如结束糟糕关系、重觅真爱的过程。现在,我所有的恶习都变成了美德,曾经的缺点也都变成了力量。我不再是那个又高又笨的老外了,我突然间有了优势。”

  ----

  【豆列】用别人的眼睛看看自己的世界:http://book.douban.com/doulist/14053831/

  《少林很忙》读后感(四):美国人在少林

  当下“少林寺”这三个字已经具备了非同一般的符号意义——对于国人来说,“少林寺”是河南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是金庸“少林-武当”江湖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很多武侠剧、古装剧中都少不了出现的元素;对于外国人老说,“少林寺”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是电影《少林寺》中那个神秘又令人向往的地方。但是真正的少林寺其实与我们在故事、传奇与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大相径庭,而美国人马修-波利把自己在九十年代初于少林寺中两年的生活写成了本书《少林很忙》,通过本书我们能够了解到一个更真实的少林寺,也能了解到在一个普通美国人眼中中国是什么样子的。

  我最早了解少林寺是通过两部电影,其一叫做《花旗小和尚》,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这部电影很烂很雷,但在电影中我看到了少林寺的实景,知道了“木人巷”,在电影的后半部分还看到了很多禅意,因此非常难忘。另外一部就是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了,我想如果能够有准确的数据统计,再用今天的票价和通胀程度换算,我觉得《少林寺》有可能是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许多外国人因为电影慕名来到中国,来到嵩山,却发现嵩山的地貌与电影截然不同,因为拍摄《少林寺》的时候少林寺实地还十分荒凉。由此可见真实的少林寺应该与人们印象中的少林寺有很大不同。

  马修的作品就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少林寺,九十年代初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刚起步不久,像河南登封这种城镇还非常的落后,而少林寺作为旅游资源也没有被过度的开发,可以说作家马修所见的少林寺还是一个相对原始,没有太多商业化的少林寺。作家详实的记述了他从美国前往少林寺游学的经历,并且毫不掩饰的记录了自己内心世界的变化,记录了他对于中国社会的看法,其中的细节非常丰富——书中提到了因春晚而走火的加拿大人“大山”;提到了九十年代初可口可乐的价格;对比了汉语和英语脏话的区别;提到了中国人酒桌上的礼节等等。可以说《少林很忙》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关于少林寺的纪实作品,也是一部生动的关于中国的纪实作品。

  在书中作家不但记录了他在中国在少林寺的求学过程,也通过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生动地刻画出了十几个性格迥异的中国人。也许是因为当时的中国还不够开放,不够文明,书中经常讲述的都是中国人丑陋的一面:少林武术中心对于作家近乎欺诈式的学费收取标准;德清的地方保护主义和打群架;小虎的无所不在的粗鲁言语及脏话;严师傅所传授的酒文化;以及一些在感情上与性方面不光彩的细节等等。当然作家也不避讳自身的缺点,就像郁达夫在文章中讲述自己在日本嫖娼一样,马修也在作品中写下了自己与几个中国女性不光彩的事情。因此抛开文化上的差异来看,书中的记录都是较为真实可靠的。

  本书还解决了一些困惑我多年的问题,比如中国很多功夫的真实性和实用性。作者描述了自己修炼“铁臂功”的过程,还介绍了礼鹏的“铁腹功”,董和尚的“铁喉功”和“铁裆功”,而在记述和尚打篮球的片段中又描绘了中国的“轻功”。作家马修作为一个综合格斗师并没有在文章对中国传统功夫和散打提出过任何否定的言论,可见既不是被很多人神话的那样所向无敌亦不会像部分人贬低的那样一钱不值。另外通过文章我们还可以看到作家在中国的时候有着不断地反思并且在积极改善自己,本书开头作家所列出了四个文题在结束时已经解决掉了三个。同时作家在行文中不断地对中国的认识、宗教等方面进行反思,这种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提及外国人写中国的纪实文学就不得不提到何伟。《少林很忙》一书相对于何伟的《寻路中国》、《江城》、《奇石》有着很多截然不同的地方。我觉得《少林很忙》的缺点是马修的文笔要逊色于何伟很多,总体上《少林很忙》就是一部两年的见闻录,而何伟的讲述就要比马修精致很多。但是本书的有点在于轻松、质朴、快意恩仇,作家只是很简单的表述了自己的所见所思,而何伟的作品却有点“忧国忧民”的意味,喜欢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分析问题,并且就和自己对于中国的了解去解释一些问题,这可能也是一个新闻记者的职业病吧。我觉得写异国见闻作品,采用马修的形式更容易让人喜欢。

  本书的题目我并不喜欢——《少林很忙》,太过于写意、浓缩、太过注重噱头了,同时在时代性上也有问题。“很忙”大约是在周杰伦《牛仔很忙》这首歌曲出现后才大家广泛用于起名之中,而本书的成书要早于周杰伦的这首歌曲。另外在九十年代初期,通过作家书中的内容可以得知“少林”并非“很忙”,因此这个题目又多少不太贴切。虽然参照本书的英文原题起名为《美国人在少林》多少有点恶俗,但是应该更贴切一些。抛开这些不说,我觉得无论你是想感受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还是像了解一个真实的少林寺;抑或是看一个西方人的中国见闻录,《少林很忙》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少林很忙》读后感(五):写得很好玩!

  6 一瓶可乐和一个微笑

  2014-11-28

  老外都是既无知又粗鲁的,但那不是我们的错。我们就像大熊猫,一种行动缓慢但又非常迷人,而且濒临灭绝的物种,所以必须被原谅包容,并且加以保护,以免灭绝。愚蠢就是我们老外保护自己的盾牌。

  1 吃苦

  2014-11-28

  几年前,我很喜欢读战争回忆录,经常会想,自己到底能不能忍受折磨与摧残呢。现在我有答案了,那一刻,我可以给成浩任何东西——钱、国家机密、哪怕是性——只要他能让我暂缓功夫训练。

  2 表演是第一要务

  2014-11-28

  “好吧,那表演铁腹功吧。”

  “表演不了。”

  “啊?为什么表演不了?”

  “我拉肚子。”

  “那就把你的铁肛功也一起表演出来吧。

  4 室友

  2014-11-28

  当我在尽力让自己变得更像幻想中的中国人时,中国人却也在努力地使自己变成他们幻想中物欲的美国人。我们就像两艘船,在黑夜里摸索,结果错过了彼此。

  5 少林冠军

  2014-11-28

  中国人不像美国人,他们不会假装相信人是生来平等的。然而,虽然社会等级地位在中国显而易见——年长的高于年幼的,男人高于女人,富人高于穷人,城里人高于乡下人,干部及其家人高于其他所有人,可情况也不总是如此,并不绝对。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导致社会地位发生转变。例如,丈夫本应养家糊口,不过万一他不愿意或是无力养家,妻子就会强有力地接过这副担子。我不止一次见过被老婆满街追打的瘦弱男人,因为他只知道没日没夜地和那群狐朋狗友酗酒。他老婆会在后面一路追打,并且从脚上脱下一只拖鞋砸向自己的丈夫,同时还骂骂咧咧的,让街坊邻居都知道自己的男人是个酒鬼,钱都买酒喝了。

  6 神圣与世俗

  2014-11-28

  “中国文化比美国文化要深厚得多,”一天,小虎这么说,“我敢打赌我们的脏话要比你们的脏话难听得多。”

  “哦,真的吗,你这么想吗?”

  “绝对的,不信就比比。”

  我叹了口气,十分纠结。如果和小虎比了,就说明自己将像屎壳郎一样恶心,不比呢,就会让个中国的小毛孩觉得自己的文化比美国强。

  2 宣传无小事

  2014-11-28

  一直在听我们讨论的德清说:“因为当你确信自己能赢时,跟对方的较量就不需要太多勇气;真正需要勇气的是在四面楚歌、毫无希望时仍然坚持战斗。”

  5 划拳

  2014-11-28

  在美国,拥有权力意味着人人都要客客气气地听你讲些废话;而在中国,权力却意味着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中,等级低的人要扮作滑稽的小丑,而拥有权力的你只需要匠心独运,默默观察。

  2014-11-28

  有人去世后,人们谈论的并不是他是否说过谎话,而是他为什么说谎。他是从哪个角度看待问题的?

  7 挨打

  2014-12-01

  真正暴虐的行为只存在于场外,这时,相对有能力取胜、较强的一方总是欺压处于弱势的一方

  1 让人“高兴”的结局

  2014-12-01

  内心深处,我不禁暗自叹息,没有比一个女人讲述为什么她不喜欢自己的父亲更让人扫兴的了。如果连养育自己的父亲都不能忍受,谁又能保证她不会马上开始憎恨我呢?

  3 教训

  2014-12-01

  我曾和一位日本记者谈过话,他对我说:“你不像美国人。”我稍微有点受伤,于是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答道:“因为你会聆听他人的心声,而不只是醉心于自己所能接受的价值观,并且喋喋不休地宣扬。”

  尾声

  2014-12-01

  中国梦还是没有变——赶上美国,而且这是一场马拉松,仍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但是中国人比以前更有自信了。看看他们已经跨越的里程碑吧:加入世贸组织,载人飞船上天,还有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赶超我们似乎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了。

  2014-12-01

  所有这一切出乎意料地汇聚成了一股感情的激流,席卷了我,我发现自己不得不把相机放在脸上来掩盖满面的眼泪,这种感情与再次见到承教练的激动心情交织在一起,在白酒的作用下释放出来,一发不可收拾。

  我二十一岁时,最崇拜的是武僧们炉火纯青的武艺。我也想练好点什么,达到那种境界,练什么都行。但当我看着这位老者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他虔诚的专注。就是这种精神让佛教武术文化得以传承延续下去——到现在发扬光大——尽管也伤痕累累。随着老汉舞完了刀,我也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我要热爱某样东西,什么都行,一定要强烈地爱,就像那位老者热爱少林功夫一样爱得轰轰烈烈、天长地久。

  《少林很忙》读后感(六):少林情节

  名为“马修的毛病”的清单上面罗列着马修要做的事情,首先要改掉的是胆小怯懦的毛病。

  于是这位21岁,对少林有着浓厚兴趣和向往的美国人开始了一段不可思议的少林修行。

  这段旅程“苦”中有“乐”,“苦”—无数个艰苦枯燥的日夜,一颗生处异国异地孤独地跳动的心;“乐”—因文化碰撞出的趣事儿。

  我看着这个老外武艺渐涨,一步步融入中国,获得了人们的尊重和喜爱。

  因少林之行,马修的毛病去的差不多了,而清单里永远会有下一条。人生征程不会停下。

  个人认为本书末尾最为精彩,因为这一部分,本书才更完整。

  从这个特别的美国人眼中我看到了看到了90年代的河南郑州,神秘的少林寺,还有发展中的中国。

  时隔10年,马修故地重返,功夫世界已经不再,我能体会他的心情,怀念,感慨万千。

  书中人物去处的交代也是倍感亲切,比如承教练,可是他为什么没有和“收听”走到一起呢?

  《少林很忙》读后感(七):如果拿对何伟的期待值来阅读本书,肯定会大失所望

  我一开始阅读本书,是本着想把“译文纪实”这套丛书看完的野心。却没想到花了很久时间才读完。本书像是现代美国人来遥远东方的一次见闻录,不经筛选,也不经思考,流水账一般洋洋洒洒的写就而成。虽然一开始的阅读体验挺让我失望,但放低对它的期待,他还是有自身的价值。

  本书很真实的白描了九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形态,作为一个美国人在闭塞环境里遭遇的文化、生活的不适应,以现在全球化的视角肯定想象不出当年的闭塞,所以他的描述是一个很好的参照。作者来中国、进少林、学武、拜师、参加武术大赛每一个行为,都是在打破平静,做出头鸟。很佩服作者有勇有谋,学会用中国人的方法解决中国人的问题,打通关节,办成事情。同时,在他一次次挑起的矛盾和争端中,中国大众的各个群体的表现,非常值得玩味。领导们关心挣钱、维稳、以外国人造势;少林寺的僧人虽然还兢兢业业的练武,但大多数不再是出于对武学的崇敬,更多的是练就一种谋生的手段,少林武术也就此退下神坛;普通老百姓,对美国的向往和希望从美国人身上得到自身命运改变的渴望,有点可悲又有点可怜。作者在中国的几次艳遇,或多或少,女方总因为他外国人的身份,而希冀自己的命运就此改变。我看到这几段的时候,对作者文字中透露出的那种随随便便就搞定中国姑娘的小得意,有特别愤懑的感觉,但是又不得不承认,他所描述的事实。就像前段时间网上的视频,一个外国人只是静静的坐在咖啡吧上网,期间就有十几个中国女孩女生前来搭讪要微信。二十几年过去了,我们对外国人还是存在一样献媚的心理。也难怪作者的笔锋始终带着优越感的口吻。

  其他的描述,只能说一般。如果不是作者经历本身充满的冲突和槽点,记述平铺直述,并没有太多精彩。他书里描写的众多和尚,就算外观不一样,擅长的武术不一样,大体上差不多。好勇斗横,力争第一,不习惯被挑战权威。跟他关系好的几个和尚,也没有显现出与众人不同的特点,反正整本书读下来,完完全全的自我中心视角。就这一点,何伟绝对不会这么做。好的非虚构著作,应该是淡化自己的主观感受,把自己作为一旁的观察者和记录者,而不要自己做出太多主观的评判,而不是面对自己不理解的现象,从来不去深究,只是发一通吐槽,他们怎么这样啊?为什么这么做啊?如果不跟对方站姿啊一起,去试着理解他们,那么描写他们的文字,永远只是照猫画虎。

  本书在我看来最大的阅读意义,反而是帮助我们去了解一般美国人对陌生中国的认知和设定。作者很普通的视角,反而代表了大多数对中国不甚了解的美国人,他们眼里的中国人是怎样的存在,也让我看到了东西方文化的鸿沟,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有背后极其深远的原因。即使实在全球化、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之下,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去了解而不忙着下定论,可能会让我们走得更远。

  《少林很忙》读后感(八):中国功夫的理想和现实

  中国功夫的理想和现实

  中国文化有武侠元素,对中国人来讲,功夫不仅是传说和故事,而且是绵延至今的传统。武侠小说和影视满足了我们对江湖和功夫的想象,顺带着,也营造了一些错觉,这种错觉呈两级分化,一种是越看越觉得假,功夫不过是花拳绣腿的艺术表现;另一种是胃口和好奇心日益增强,越来越有所期待,总觉得在屏幕之外,还有高手潜伏民间。那么真相到底如何,绝世高手今何在,虚构和真实的边界又在哪里呢?

  功夫起源于人际纠纷,说白了,就是暴力的技巧。人们在生活交往中难免有摩擦和不服,有用语言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个时候动手就比较有效,在尝到甜头或吃了大亏以后,有心人就会开始琢磨这方面的技术,以期求得更多的话语权,久而久之,这项技术不断完善,就形成了早期的功夫体系。

  暴力以体能为基础,好的功夫就是体能的充分展现和释放,追求力量和速度的极限。在这一点上,中国功夫和老外打架没什么不同,大家都不自觉地遵循着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指导,功夫不是独立的,他更像一个建立在跑步,举重,跳高,跳远等单项运动之上的综合体系,讲究多项技能的平衡与协调。受体能和物理的局限,功夫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一跃三丈高,也不可能力举千斤顶,徒步日行八百也很有难度,因为这些看起来都不符合规律。

  但中国功夫与老外打架毕竟有所不同,古老的东方文化渗入暴力技术以后,赋予了它一丝神秘主义色彩,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暴力体系,功夫由此得以超越本身的表象和日常经验,更上层楼,来到形而上的,充满玄妙的层次和境界。

  有两种文化造就了中国功夫的神秘,一是道家的养气思想。道家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在修炼过程中注重练气,即从粗重肉身中寻求与自然灵气的呼应,通过气息的调理集合,达到集聚全身力量于一处而收放自如之境。这就造就了中国功夫独有的气功,所谓内练一口气,功夫从此有了内力和外功的分野,一些看似不寻常的现象也有了合理的解释,比如轻功,点穴,金钟罩铁布衫,这些让老外摇头咂舌惊为天人的绝技,在中国人看来是稀松平常的,而且它妙就妙在,在功夫的天花板上捅开了一个缺口,让事物充满了可能性,一跃三丈高在老外看来像个神话,但对中国人来讲,这是可能的,之所以现在够不到,只是还没练到家。

  让中国功夫更趋于神秘的是儒家思想,有道是仁者无敌,以德服人。儒家教导我们,人际和谐最要紧,与人纠纷的时候要以礼以仁,以情以德,就是不能动手。不论多大的委屈和愤怒,你最好都忍着,一旦动手,不论输赢,你高尚的人格将一去不回。中国武术家们受此影响,把道德规范引入功夫体系,给自身行为划了一道高压线——武德,从此遇事先讲道理,道理讲不通,还可以“文斗”,即口头比划,就是不出手。武术的功能由此转向内缩,以前还能定息止戈,现在主要用来强身健体,至于水准如何,只有自己知道。这看起来很不符合武者的风格,观众对功夫高下的评判愈加困难,但功夫的超脱性和神秘感却得以进一步增强,人们开始相信,真正的高手是不屑出手的。我不动手,不代表我打不过你,我输给你,有可能是我让着你,发展到后来,即使从未出手,也并不妨碍一个高手的正当存在。

  道家从技术上阐释了功夫的进展可能(绝世高手),儒家从伦理上揭示了武者的道德困境(不为人知),这两个方面加起来,身为绝世高手而不为人知,使得中国功夫有了量子般的不可测和不确定性,这也是中国功夫最大的魅力所在。

  功夫的传说和故事让人神往,可惜逝者往已,难以考证,信息时代早已不是功夫的天下,但传统并未消逝,尽管现实武林难免不太符合我们的印象和想象,但好在功夫还在,它的神秘面纱也正在被揭开。

  目前还与功夫相关的从业人群我能想到的有三类。一是影视行业。功夫在这里作为一项中国传统,发挥着文化交流和娱乐消遣的功能,通过刻意设计和拍摄手段,功夫的观赏性得以最大程度的彰显,当然人们对功夫的误解也是从这里开始。至于功夫明星们到底手段如何,我想,比一般人要强些,毕竟他们吃的这碗饭,一直以来专注于体质和技能的磨练,但也仅限于此。成龙就比较坦率,他的电影里,正片放完后还有拍摄花絮,展示他为了完成高难度动作而努力尝试,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龇牙咧嘴,似乎在提醒观众:我不是高手,我是一个演员。

  二是体育竞技领域。拳击,散打,柔道,跆拳道等,这个领域回归了武术的本源,徒手对峙,近身肉搏,击倒对手,保护自己,但也看不到中国功夫的优势和特点。虽然真实,但和观众的期待相去甚远,全程王八拳厮打纠缠,画面毫无美感;另外,重量级的区分限制否定了中国功夫超越自身和物理局限的可能,丧失了武术寄托理想的一面。那些最壮实的,最耐揍的,最蛮横的,往往是最厉害的。让人沮丧的是,这也许才是最接近真实的武林。

  三是散落于民间的。权贵的保镖,特种部队的战士,归隐林泉的修炼者,蛰伏市井的练家子,民国武林的后人,少林武当太极的现任掌门。。。这些群体的存在,让笼罩在中国功夫上的神秘面纱始终挥之不去,如果说真有绝世高手而不为人知,那一定就在其中。他们到底有多厉害,有没有天下第一,能不能打过外国拳王,都是难解的谜题。或许彼此相安,让他们继续在我们的想象中驰骋,才是大家应有的状态。

  和许多难解的谜题一样,有时候探究到最后,真相已不是那么重要。中国功夫的虚构和真实的边界到底在哪里,我们对功夫又该怀有怎样的期待,我想,看待中国问题还是要回到中庸之道,小马过河后才知道水没有那么深,也没有那么浅,功夫也一样,不必期望太高,但应心存敬畏。

  2017年11月8日

  0W+K0I0+0�http://gn.symcd.com0&+0�http://gn.symcb.com/gn.crt0�} +�y�m�ig

  《少林很忙》读后感(九):看上去很美

  一本充满笑点的书,刚看书名的时候以为写的内容是纪实文学,没想到如此可爱,看书的过程中常常捧腹大笑,翻译的很棒,而且内容的尺度也比想象中的大,没想到90年代的中国就已经如此开放(我当然指的是那个方面)。

  不过所有的一切,在我看来,更多的是“看上去很美”。作者在那两年到底吃了多少苦,只有他自己知道。虽然看上去诙谐幽默,但冷暖自知。传统文化的没落不可阻挡,真正的少林功夫又是什么?武学与禅宗的关系到底是什么?作者其实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嬉笑怒骂之间,那就是禅。

  “因为当你确信自己能赢时,跟对方的较量就不需要太多勇气;真正需要勇气的是在四面楚歌、毫无希望时任然坚持战斗。”

  “我要热爱某样东西,什么都行,一定要强烈地爱,就像那位老者热爱少林功夫一样爱得轰轰烈烈、天长地久。”

  阿弥陀佛。

  这就是作者在中国这段时间所沉淀下来的内容,道理看上去很美,但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少林很忙》读后感(十):何伟是每个叙写当代中国的外国人事业上的克星。☆☆☆☆☆

  大山是每个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生命中的毒药。

  何伟是每个叙写当代中国的外国人事业上的克星。

  ——————————————————————————————

  在郑州绿屋宾馆,管钥匙的女孩给马修讲少林寺的历史恐怕是马修从文献里摘抄来的。

  因为1. 马修当时的汉语水平绝对听不懂这些。

  因为2. 月月的闲聊也不可能说出如此偏书面语的少林寺历史。

  因为3.在之后的段落马修自己也坦诚:“月月的历史课可没那么好,不可能达到如此精确、包罗一切的程度。她接收的正式教育到八年级就结束了,而我在中国充其量就是个早熟的孩子。我研究了好几年才拼凑出少林寺的早年历史——大都由高僧的助手在事件发生几百年后所撰,其中虚虚实实,也很难说的清。”因此,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

  少林寺是第一个发展自家武术套路的知名佛教寺院——这是很不寻常的一种宗教,其和平主义的教义堪与基督教教友会反对暴力的教义相比肩。

  宗教组织能发展成这样,无疑是一种异类,究其原因,最普遍的解释应该就是自我防卫。当时中国的政治一片混乱,一个坐落在山上、与世隔绝的寺庙对于一群四处游荡的土匪来说,简直就是一个诱人的目标。武僧的传统大概就是起源于那些卫戍人员保护寺院的责任吧。为了便于传授,他们讲个人的武打技巧连贯成几套动作或把式。久而久之,护卫人员同僧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将这些武术套路仪式化,成为一种动态的冥想,将现实与精神、武功与艺术结合起来。

  ——————————————————————————————

  之所以有这种“老外价格”现象,一般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一般来自于后殖民主义的报复心理。中国人想让白人多付点钱,以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因为当年英帝国主义者帕布罗。艾斯克曾在1950年强迫中国人从印度购买鸦片,还迫使他们去香港行窃,这都使他们怀恨在心。那些商贩,即使再没文化,都会在我要求“中国人的价格时”,对我扳着指头洗漱鸦片战争中早已是非难辨的细节问题。而当他们被我的合理要求辩驳得哑口无言时,就会说:“但,但,但你是个老外!”

  ——————————————————————————————

  ——————————————————————————————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