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希特勒夫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希特勒夫人》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00: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希特勒夫人》读后感10篇

  《希特勒夫人》是一本由(美)布莱恩 泰勒著作,西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8元,页数:28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希特勒夫人》读后感(一):三十九小时夫人

  收到书首翻便有惊喜在。丰富而又珍贵的图像资料多是此前不曾出版过的,能在其他书籍或是网络上搜索到的也非常少,所以这本爱娃的画传对于二战时期人物历史、或是对爱娃这位传奇女性有所兴趣的读者而言,实为一本值得一阅的好书。

  在序言中,对于作者是否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序者道,正如作者所说,“你,有权利做出自己的判断。我完全尊重你的观点。”读罢全后我想说,这一点,Blaine Taylor做到了。

  通过这本画传,爱娃的一生跃然纸上。一方面,和千千万万的普通女性一样,她爱运动,爱电影,爱舞蹈,关心八卦新闻,在乎身材外表,对生活和热情都充满期待;而另一方面,能够成为希特勒夫人的她,注定又是不平凡的。在这方面,爱娃美丽迷人而充满智慧是肯定的,而能够成为希特勒的夫人,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

  书言,“闪耀在无数相机中的爱娃,并不是一个为所谓党的理念而奋斗的标准纳粹党女性。但是出于个人关系,她始终坚定地忠诚于希特勒。”“她曾是一个爱探险的女孩:简单、清新、不矫揉造作,从每个方面都和希特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一个女孩,若是在生活中,我应是会十分喜欢的。然而我不懂政治亦不擅长谈政治,所以大概只能单纯以同作为一名女性的视角去谈一谈在我心里,爱娃的一生幸福与否。

  爱娃是天主教徒忠诚的信徒,却在三十三岁的花样年华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彼时,他成为希特勒的妻子仅仅三十九个小时。对于希特勒其人,我所了解多是来自历史,以审判战争罪人视角。而他的私人生活如何,情爱观念又是哪般,我并不清楚。在爱娃的传记中,作者对此也有着相关讲述。毕竟无论爱娃这一生了做了多少事情,都已经被“她是希特勒的夫人”这一件事情所掩盖,所以关于她的传记,必定是离不了希特勒的。

  从有关爱娃的所有图文记录以及她个人日记上来看,这个女孩是深爱着希特勒的。除了和当时别的德国民众怀着的同样的对元首的崇拜之外,她的爱更多的是来自心底的、个人的甚至带着些任性的,也正因如此,而显得更加纯真。她会为希特勒忘记了自己的生日而生气,会为他带自己去看电影而兴奋,在希特勒会见纳粹党其他领导人时,会如常出现喊希特勒该吃晚饭了……完完全全,似乎没有我们通常所认为的第一夫人该有的样子,虽然,那个时候她还未嫁给他,但至少已是所有人公认的希特勒的女朋友。

  可是,希特勒是否以着同样的心情爱着她呢,或者说,希特勒爱她吗。

  我觉得,仅从个人情爱的观念上讲,希特勒是不会爱的。这许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也可见一般。他是不会爱的,无论是男女间的小爱,还是人类间的大爱。书中有讲到希特勒是如何为爱娃所着迷,又是如何关心她,他待她是如何与众不同。可是,这就是爱吗?爱娃之外,他又经历过多少男人女人。或说与爱娃所谓在一起的同时,他爱她吗,这是个疑问。也许这是希特勒的特殊身份所决定的,也许在西方人眼里,这些都是极为常见的事情。但作为一名传统的东方女性,这是为我所不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所以从女人的角度去讲,冠以“希特勒夫人”之名的爱娃,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非常悲哀的。

  在后人的回忆里,许多人对爱娃都带着同情。而在这一张张记录着爱娃生活的照片里,却又全然看不到这个女人的悲伤;反而在后期的一些生活照中,爱娃的表情都显得平静而祥和。他们说,那是爱娃太爱希特勒。

  我想,如果没有同希特勒相遇,如果没有成为希特勒夫人,爱娃这一生,许是默默无闻不为世人所知的,今天我也不会读到这样一本画传,也不会有别的任何人记得这个名字。她嫁予样貌家室都相匹配的男人平凡一生,会,更幸福吗?会更幸福吧。你说呢,三十九小时夫人。

  《希特勒夫人》读后感(二):这就是爱

  阅读《希特勒夫人(爱娃•布劳恩画传(1912-1945))》之后,心情很压抑,很沉重。

  希特勒,军事家、演说家。德国籍奥地利裔的政治风云人物,德国纳粹党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兼种族灭绝政策的核心人物。1939年指挥德国入侵波兰,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且以“闪电战”的方式,迅速占领了整个欧洲,还占领了中东等其他一些地区。于1941年6月22日进军苏联,但在斯大林格勒会战兵败后,随着盟军的诺曼底登陆,开始节节败退,逐渐走向灭亡。

  爱娃•布劳恩1929年到海因里希•霍夫曼的照相店中工作,帮助售货、照相、冲洗照片。当时霍夫曼是纳粹党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专用摄影师。由此,爱娃认识了希特勒,并逐渐跟其发展成为恋爱关系。1934年,恋爱关系向父母公开。1935年希特勒赠予她一栋小楼,从此巩固其希特勒唯一情妇的地位。期间,2次因情自杀获救。1945年4月28日午夜至4月29日凌晨,希特勒与爱娃在地堡内举行婚礼。1945年4月30日下午3时半左右,爱娃吞下氰化钾,希特勒向太阳穴开枪双双自杀于地堡。至此,39个半小时的第一夫人生涯结束。

  《希特勒夫人(爱娃•布劳恩画传(1912-1945))》这本书首次独家披露300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爱娃•布劳恩出的私人相册和其他被截获的德国档案资料详实反映了她奇特而又真实的传奇人生。爱娃这个人物形象一直笼罩在争议、误传、神秘,甚至传奇的迷雾之中。

  一问:为什么做情妇?而且是“老夫少妻”式?希特勒的年龄可以做爱娃的父亲。二问:为什么选择了邪恶的刽子手作为依靠?三问:两度自杀为什么不离开他的臂弯?四问:怎样与同性恋又和侄女暧昧的人“执子之手”?五问:为什么殉情?……

  爱娃离开人间68年了,人们还是找不到答案。

  写过《爱娃•布劳恩:与希特勒相伴的人生》艺术的格特马克写道:“她与人们对她的标准刻画完全不同。她思想多变,但在对这名独裁者绝对忠诚方面则毫不妥协。”希特勒的宣传主管约瑟夫•戈培尔曾这样评价爱娃:“她是个对希特勒来说意义重大的聪明女孩。”格特马克在书中说:“她到死都对他忠诚,而希特勒可能正是将这种无条件的忠诚视为高于其他一切东西。”在战争后期,希特勒也曾这样诉说:“只有我的牧羊犬和布劳恩小姐忠于我并且属于我。”

  电视里,传来了刘欢演唱的《糊涂的爱》:

  爱有几分能说清楚

  还有几分是糊里又糊涂

  情有几分是温存

  还有几分是涩涩的酸楚

  忘不掉的一幕一幕

  却留不住往日的温度

  意念中的热热乎乎

  是真是假是甜还是苦

  这就是爱说也说不清楚

  这就是爱糊里又糊涂

  这就是爱他忘记了人间的烦恼

  这就是爱能保持着糊涂的温度

  忘不掉的一幕一幕

  却留不住往日的温度

  意念中的热热乎乎

  是真是假是甜还是苦

  这就是爱说也说不清楚

  这就是爱糊里又糊涂

  这就是爱能托起人间的脆弱

  这就是爱他再累也不觉得苦

  这就是爱说也说不清楚

  这就是爱糊里又糊涂

  这就是爱能托起人间的脆弱

  《希特勒夫人》读后感(三):个人评分:70分。人生能拥有相对快乐的生活就很不错了

  读这本书的动机: 对希特勒很感兴趣,从而对其情感的书看一下

  读这本书的目的: 从另一方面了解希特勒

  作者: 布莱恩 泰勒

  书中的感兴趣点: 希特勒夫人怎么与希特勒认识(爱娃在一家照相馆工作,希特勒光顾这家照相馆)

  爱娃与希特勒的感情生活(17岁认识希特勒,一直到33岁去世,几乎一直陪着希特勒)

  这本书的阅读方式: 2小时(上海书城席地而坐读完)

  本书结构: 分为四部分,四个时期来描写爱娃的经历

  这本书讲了什么: 主要就是以爱娃的经历以及爱娃拍摄的一些照片为基础,大致按照时间顺序从1912爱娃出生一直写到最后爱娃与希特勒一起自杀身亡。

  书的轻重点: 本书并没有很明确的轻重点,主要还是顺着时间来描写,有什么事件值得写的就写一下

  书评: 原以为爱娃作为希特勒夫人,一定有什么非常了不起的经历,其实也就一般。母亲是运动健将,父亲是学校教员。小时候受到的教育相对还是可以的。然后做过几周医生助手,因为不习惯,后面就去霍曼夫照相馆工作,然后在照相馆认识了希特勒,直到死之前也没有放弃照相馆的工作,并没有和希特勒在一起离职。

  这本书从爱娃的角度描写了希特勒,但对希特勒的描写并不多,更多的还是写爱娃的经历,包括认识希特勒,自杀未遂,跟随希特勒,最后和希特勒一起自杀,到她生命的最后在和姐姐的对话中还向着希特勒,个人觉得很到位了。也算是精彩的一生了。 人生没有可比性,能够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拥有相对快乐的生活,这就很好很好了

  评分: 70

  相关书籍:

  《希特勒夫人》读后感(四):这是“她”的传记而非“他”的

  最近对人物传记有些兴趣,看见爱娃·布劳恩的画传《希特勒夫人》就有了阅读的冲动。何况这是不一般的人物传记,我的好奇心总是有一些的。

  《希特勒夫人》由(美)布莱恩·泰勒著,王笑盈、黄迦乐译。作者布莱恩·泰勒曾出版过10本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轴心国历史的插图作品,而他走近爱娃的开始,却源于20世纪60年代,时年13岁的他阅读了已故作家威廉·夏伊勒的著作《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个是战胜国的作家,一个是战败国的第一夫人,这本身就有些意思,让人有一探究竟的愿望。不过,说实话,《希特勒夫人》不好读。我从年前开始读,断断续续读了半个月,读得有些纠结。导致纠结的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希特勒的恋爱取向,二是爱娃成为希特勒的情人后周围人的看法,三是三百多幅图片配上细小的文字读着有些疲倦。而我最关心的是前面两个问题,一个关系爱娃的幸福,一个关系爱娃的为人。

  希特勒为什么选择爱娃,真的是为了掩饰他的同性、双性或无性吗?书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而这些看法来自各人的观察与揣测,也包括作者的揣摩,真实的情况只有希特勒自己知道。爱娃也许知道,但她太崇拜太爱这个男人了,是绝不会宣扬他的缺点。平时我和朋友们在一起,也会谈论一些特殊人物。我们觉得一方面特别突出的人,另一些方面常常会不尽如人意,甚至有的会变态,这是存在并可以想象的。这就像人们说的,上帝打开一扇窗,同时也会关上另一扇窗。可我还是宁愿相信,希特勒对爱娃有一些真情,所以他每天给爱娃打电话,给爱娃的别墅亲自设计安装一流的防空装置保护爱娃不爱盟军炸弹的袭击。别墅地下室还配有独立的发电机,不遗余力地保护爱娃。 差点成为艺术家的希特勒喜欢的是爱娃的教育背景、社会地位和行为行止,因为他们有着许多的相像。更多的时候,爱娃喜欢待在家里锻炼,招待朋友,读读喜欢的书,过着田园般的生活。当然,为了这个最大的独裁者,战争犯,爱娃也牺牲了很多,受了很多委屈。格蕾特尔和伊尔泽抢救出的爱娃日记,记录了每个普通女孩都可能会有的恋爱情绪:开心和不开心、报怨加埋怨或长久的等待。爱娃一直甘愿做希特勒身后的女人,影子中的女人,一个私底下的情人,绝不会在公众面前挽着他手臂的女人。爱娃默默忍受着希特勒的诸多限制,甚至呆在自己的房间不被允许出门,这都是因为她爱这个奇特的男人,尤其是在柏林失守以后,一次次返回柏林,直至用生命相伴。 如果希特勒不能给爱娃女人的幸福,爱娃因爱的不幸命运就太悲惨了。我宁愿相信P37党卫军将军尤利乌斯·肖布妻子战后的证实,她说希特勒与爱娃在性方面的关系是很正常的。

  关于爱娃成为希特勒的情人后的为人,众多的图片和文字,都有了说明,这是一个可爱的女人,有着太多令人感动的事情。P262最下面摄于1935年上萨尔茨堡的图片文字中有汉斯·鲍尔对爱娃的印象,他认为希特勒与爱娃的关系是他所知道的希特勒最有人性的一件事,爱娃喜欢的是希特勒这个男人,而不是他的政治身份。鲍尔的妻子在霍夫曼照相馆与爱娃初次见面,就告诉自己的丈夫,她很少见过如此可爱的女孩。 爱娃一生都热爱动物,养过几只宠物狗。她安静、甜美、温和,从不张扬,常站在后方没人发觉的位置。除了身边的人知道她是希特勒的情人,就是邻居们都不知道,希特勒的上萨尔茨堡有一个名爱娃·布劳恩的女人,管理着上萨尔茨堡,是希特勒毋庸置疑的女人。要有怎样的低调才能做到这些呢?爱娃不关心政治,也从未干预过希特勒的决定,她要的只是这个男人的爱,并快乐地享受这个男人带来的好。她喜欢服装,喜欢鞋子,喜欢打扮,喜欢运动,喜欢摄影,喜欢很多她那个年龄的女孩都喜欢的事物。德国陆军元帅威廉凯特尔回忆说爱娃为人和善,不在人前出风光。

  最让我感动与敬佩的是柏林地堡中最后的爱娃,对她的命运表现出的温情、从容与超然。她为两个党卫军士兵做媒,并获得了希特勒让他们举行婚礼的许可。施佩尔博士战后回忆最后一次柏林拜访希特勒和爱娃期间,爱娃是整个地堡中唯一一个关心他饿不饿的人,他认为爱娃是为她周围人着想的典型。

  1945年4月29-29日,爱娃穿上希特勒最喜爱的黑色高领塔夫绸长裙。希特勒在午夜仪式上迎娶了爱娃,并被写进了遗嘱。十几年的默默追随,她终于修成正果,成为希特勒夫人和元首夫人,随后是命运的不归。她的一生,随着希特勒的死亡而终结。她的一生,也随着希特勒的死亡而再生。在他们自杀的第二天,世界终于知道,他们要寻找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的尸体,希特勒身边有个举行了婚礼的女人,她叫爱娃·布劳恩·希特勒。

  《希特勒夫人》是一本画传,这些留下来的画册基本上是热爱摄影的爱娃和朋友所摄,并由爱娃整理收藏,是她实际日常生活真实的部分。她的不为人知的与希特勒的关系,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体现。她终于将自己从十几年的“雪藏”中解救出来,作为历史存在的一部分。这些躲过战争炮火的相册和录像,是她公开的遗嘱。所以这本书,是爱娃的传记,而非希特勒的传记。她成就了自己的传奇,并且会一直流传下去。

  《希特勒夫人》读后感(五):爱娃•布劳恩的传记

  对于希特勒我们还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对于“爱娃”这个词我们可能会跟随着希特勒认识到,但是对于她真正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们始终还是没有进行深入地了解的,而这本《希特勒夫人》试图通过描写爱娃的一生来让我们读懂她。但是光是书名,我们也就知道了,我们所要了解的爱娃也是要通过希特勒来了解的,因为其身份已经被定义为“希特勒夫人”了,我们是因由着这么一个身份去了解的,所以书中也有很多的篇章是通过描写希特勒,然后顺藤摸瓜来了解爱娃的,这样也不失是一种方式啊。

  总共用了四部分来描写爱娃,从时间和地点来分开的,第一部分是1912年到1936年的慕尼黑,第二部分是1936到1944年的上萨尔茨堡,第三部分是1934年到1942年的爱娃与法西斯意大利,第四部分是1945年及之后的柏林。我觉得这本书与爱娃•布劳恩的传记写得挺不错的,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照片为我们所见,实在很宝贵,另外是我们从作者收集到的资料中对爱娃和希特勒有了更全面的理解。至少我知道了希特勒现实生活中的“个人爱好”,对于我来说,他的爱好真的非常奇特,也正是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出了状况,经常放屁,然后觉得自己短命,所以才加速地摧毁了犹太人和建造了集中营。书中也描写到了1939年爱娃才下定决心和希特勒同生共死,每天保持着应有的乐观,但其实一直有个问题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作者说爱娃是带着计划而接近希特勒的,那么她对于爱情是否还期待呢,希特勒个人的性行为喜欢便溺和玩弄男性,那么爱娃为何还想和希特勒在一起,是为了权势吗,这样子的一生会开心吗?

  我想至少爱娃是不会开心的,她从小是信仰上帝的,而她的信仰告诉他们自杀是去不了天堂的,但是他们最后还是自杀了,这样子说,现实对于爱娃是很残忍的。她在写给赫塔的一封信中写着,“我无法向你描述我在元首这里遭受了很等多的罪”,“我无法理解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它足以让一个人失去对上帝的信仰!”不管怎样,无论是爱娃是否还是处女之身,还是她为啥被别人称呼是没有加上希特勒三个字,或者爱娃是否爱过希特勒,我觉得她在照片上或者影片上依然是那么地美丽,假如她生在现在,那么她便可以去好莱坞演电影了。她那么喜欢演戏,那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她一直都在演戏呢,她背负着那么大的压力,演完了自己的一生,陪着希特勒经历了那么多的生活,我想她应该想到了很多。

  所有的东西都是一个谜,谜底始终那么吸引人,但可能美好,可能残酷。

  y当当特约评论员 江焕明

  《希特勒夫人》读后感(六):39.5小时的希特勒夫人

  为了39.5小时(1945年4月28日至29日午夜到30日下午3点30分)的希特勒夫人的身份。爱娃·布劳恩付出了16年(1929年10月至1945年4月)的光阴,她死时年仅33岁。当17岁的霍夫曼照相馆店员爱娃·布劳恩遇到40岁的阿道夫·希特勒,恐怕她也始料未及,生命中最美好的16年会是怎样一个开始和结束。

  这本《爱娃·布劳恩画传(1912-1945)》,描述了一个令人唏嘘的女性的短暂一生,她是大名鼎鼎的希特勒夫人,却在将死之前才与希特勒结婚。而她的名字,在死后才为德国人民和其他国家的人们所了解,他们甚感惊异,希特勒身边竟然还有这样一个“隐藏的女人”。这样的惊异,正是这个女子最大的悲哀。围绕在她身边的一层层迷雾正被慢慢驱散,然而了解一个真实的爱娃·布劳恩仍然很难。

  书中的300多幅照片,是人们认识爱娃的一个最直接的窗口。照片中的爱娃,总是在微笑着,她是一个甜美的女子,正如书中所说,她单纯,充满热情。爱娃在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家教也很严格。排行老二的她与姐姐和妹妹的感情都很好。如果说爱娃初次与希特勒的相遇,是她的老板霍夫曼与她商定之后,做的一个小小的“局”。那么在此后,17岁的爱娃为何义无反顾地走上与希特勒相恋的道路。是觊觎希特勒的权利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舒适的物质享受?这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在此后,在她得到了应有的物质待遇,过上了想要的奢华生活之后,那个冷漠的,对她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独裁者希特勒,她为什么还要一直跟随着他?

  明知希特勒不会将她的身份公之于众,她只是一个地下情人;而更为令人难堪的是,希特勒那混乱的感情生活——与外甥女盖莉的不伦之恋,导致外甥女自杀;说不清的同性恋与虐恋倾向;与其他女子的暧昧关系等等。这些即使在爱娃面前也毫不掩饰,受到伤害的爱娃也曾为希特勒自杀两次,算是感动了希特勒——她终于得以与他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然而,这终究不是她梦想中的爱情,希特勒喜欢她,却不爱她,这一点,爱娃知道。

  除了大量照片,书中的文字分割了许多小段落,轻松有趣,看似是一个个分散的点,却将这一时期爱娃与希特勒以及她身边所有人的事件关系都尽可能地展现出来。作者的文字当是经过了考证,没有信口开河。对于不确定的,或是目前尚无明确答案的事情,作者也在书中表达出他的问题、疑惑以及不解。爱娃今日的“显赫名声”是因为希特勒,然而在书中,作者仍努力将焦点对准爱娃,尽力探讨这个女子不为人知的神秘人生。

  在纳粹德国行将崩溃的最后时期,姐姐伊尔泽曾对爱娃说:“希特勒是一个恶魔。”爱娃却激动地予以反驳。即使她听到了很多关于二战的惨状,这个世界的混乱,德国军队的溃败,以及对希特勒一些行为的描述,她依然坚守在自己的爱情阵营里,不肯退却。斯人已逝,带走了一切秘密。关于这一段有些畸形,却又极为奇特的恋情,后人只能在史料堆里,面对照片和文字去揣测一切了。

  作者说:“历史欠爱娃一个感谢,是她的照相镜头捕捉到了20世纪最大独裁者最不设防的众多时刻。”爱娃是极其聪明的,酷爱摄影的她制作了30多个相册,又给这些相册分别作了备份,分放在家人和友人手中。她早已明了自己会是后世声名显赫的人物,是历史长河中不会被人遗忘的存在;她也知道多保留几个备份,可以让一些历史真实留存得更长久些。在做这些事情时,爱娃似乎预感到了自己的命运,但她仍然义无反顾,她早已决定,就是死也要和希特勒死在一起。

  希特勒最后有没有爱上爱娃,已经成了千古之谜。但他的确是被爱娃感动了,这是唯一一个愿意与他生死与共的女人。希特勒是幸运的。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写作风格,人物传记与逸闻趣事结合在一起,是解读历史的另一种方式。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书名是希特勒夫人,但紧跟其后的却不是爱娃·希特勒-布劳恩,而是她本来的名字爱娃·布劳恩。作者在最后写道:在阅读和研究爱娃生平的整个过程中,其实最困扰我的是她身边的人似乎都一贯的继续称呼她为爱娃·布劳恩,而并不像德国惯常的传统那样,在她所谓的婚礼后称呼她为爱娃·希特勒-布劳恩。这是为什么呢?我也不知道。

  爱娃究竟爱不爱希特勒?她为何这样度过自己的人生?凝视着封面上那张爱娃的照片,她的眼睛一直在看着你。很想问她这个问题,但爱娃的眼神说:这,永远是个谜。

  《希特勒夫人》读后感(七):情人或者夫人

  历史留给世人的有警醒,有借鉴,有知识,有启示,还有的便是一团迷雾。《希特利夫人》写了爱娃.布劳恩的历史,重点以她留给世人的照片,解读了她,在战争狂人——希特勒身边的日子。虽然是爱娃的传记,但终究离不开希特勒这一人物。后人能把目光聚焦在爱娃身上,依然离不开希特勒。一个女人,能一直陪伴在元首身边,而且是不却漂亮惹眼女人的元首,而且是双性怪人的元首,或者是杀人魔王的元首身边,你不能不对爱娃刮目相看。

  从17岁开始,她便成为希特勒的情妇,就连自己的父母都蒙在鼓里。此书中没有过多地讲述希特勒的古怪,因为是爱娃画传。这点作者火候掌握得很好。从那些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爱娃是漂亮,可爱的。更主要的是他不问政治,始终在希特勒身边做一个默默无闻的陪伴者。既可以满足希特勒的性取向问题,又对希特勒是一个有力的支持。作为一名摄影人员,爱娃留下了许多希特勒,还有他身边人员的照片,为我们探究那段历史留下了许多宝贵资料。

  关于希特勒的性取向,后人众说纷纭,本书中也一再探究,最终作者也只是说他是双性的。真是一个怪人!爱娃能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到底是爱,还是另有所图?从众多资料中我们不能看出,一个少女对元首的无条件崇拜,或者对奢侈生活的享受。当然她也有自己的爱,不过在巨大光环下,爱,黯淡无光。最终爱娃和希特勒一同自杀。自杀前,他们举行了婚礼,给爱娃一个名分。当了39.5小时的希特勒夫人的爱娃,最终修成正果。但让我遗憾的是书的结尾处却说,当时结婚的时候,在场的人都死了,无人能证明他们真的结婚了,至于那一纸婚书,也许是后人的作品。于是又遗憾满腹。

  书中不仅此处写出自己疑虑,好多出都是未经考证的,作者力求遵从事实,不做臆断。没有经过考证的事就要写出真实。关于希特勒,关于爱娃,尤其是爱娃,一直名不见经传,这是希特勒极力隐藏的一个女人,一是从安全角度为爱娃考虑,是不是也有元首极为自私的考虑呢?不过从那么多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爱娃的确是希特勒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女人。

  关于历史,的确有很多我们无法弄清楚的地方,那么就让这些迷一直存在下去吧,或者即使弄懂了,我们也无法改变历史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