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革命的年代:1789~1848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革命的年代:1789~1848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7 03: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革命的年代:1789~1848读后感精选10篇

  《革命年代:1789~1848》是一本由[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革命的年代:1789~1848》读后感(一):不明觉厉的专业书

  号称是面对普罗大众的入门读物,对我而言还是太专业太学术,加上翻译原因(太多维持原顺序的重句和多重否定,脑子转不过来),看得艰难无比。

  也算是体验了一次专业的史学家专业的水准吧。笔记是做不来了,收藏了几篇他人的解读,再结合后三部曲,慢慢学习吧。

  《革命的年代:1789~1848》读后感(二):非革命史观,可放心食用

  说实在,在革命党统治下生活久了以后,我现在一看到革命两个字就头大,因为“革命史观”和其他无聊的宗教神话如出一辙——我再野蛮残忍也是正义,敌人再文明进步也是反动。然后为鼓吹自身正义性而拙劣地春秋笔法,篡改史实。

  谢天谢地艾瑞克的这本革命年代完全不属于这类——尽管他是共产党=。=尽管从道德取向上他无疑对进步、自由、平等、博爱等事物持有相当的热诚,但同时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个称职历史学家的基本素养,从未失去冷静的分析和客观的陈述,从未落入寻找好人坏人的无聊思路。

  在避免了两极叙事之后,艾瑞克对1789-1848年这段时期这些错综复杂的力量演变做出了最凝练和最精准的概括。让读者对当时有了清晰而非神话式的粗糙理解。

  而作为结果,现在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翻看下一本,看看1848年破产的欧洲革命之后,所发生的新的篇章。

  《革命的年代:1789~1848》读后感(三):笔记(前一本半的,没时间读完了)

  霍布斯邦三部曲笔记

  《革命的年代》

  霍氏能够敏锐地发现历史表面论述下深刻的动因,能够清醒地在整个大时代中发现它的偶然与荒诞,能够真正关心平民的处境。这或许是对一个最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定义。

  第一节 之前的欧洲:

  2、 英国率先资本主义化了,它与法国的竞争象征着新与旧的冲突,这种冲突的失败造成了法国对君主体制的怀疑。殖民地的丢失或分离运动并不足以影响国内的体制。

  2、为什么是棉纺织业?因为棉纺织业与毛纺织相比价格便宜,与麻纺织相比更容易使用机器生产。更重要的是棉纺织与殖民贸易的完美结合。政策上,英国与欧洲政府们抵制印度的毛纺织,英国也通过殖民瓦解着印度的毛纺织。同时,它成为交换黑奴的资本,而黑奴又在美国南部与西印度群岛上生产棉花,提供原料,最后又为这些种植园所购得。

  于是棉纺织业发展了起来,这是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而这也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实在酒酿等其他行业已经完成了更高的机械化,但是它们不如棉纺织如此高地带动了建筑、船运、冶金等行业的发展,而又吸取了大量的劳动力。这个行业也带动了机器本身的发展。

  第三节 法国大革命:它是当时世界最重要的革命,为其他革命提供了范式与检验标准。同时又具备强烈的理想主义与启发意义。

  2、 特殊的雅各宾派。这场中产阶级引起的革命激发了农民,农民以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完全破坏了旧秩序。中产阶级产生了分化,左派即雅各宾派与无套裤汉获胜。右派转化为保守派而继续在国会中发挥作用。小生产者得到了保护,这延迟了法国走入资本主义。

  4、 拿破仑成功抓住了时机成为所有热爱进步的人的偶像。他实际上贯彻了之前所认定的保守秩序,建立直到今日的法典与银行。安定了各个阶级的生活,塑造了权威。使得法国人比同时的英国人过得更好。但是实际上他放弃了民主与博爱等理想,社会等级更分明。军队的混乱也必将导致失败。

  5、 大革命的典范意义:它创造了一种政治模式,不满者需要把暴动变为革命,而且要把整个欧洲联合成单一的颠覆潮流。

  第四节 战争与和平

  1、 战争的动因转变:理想主义慢慢消失,到拿破仑时代演变为纯粹的帝国利益。由于兼具两种目的,因而失去了所有同盟者。周围除了奥地利的坚决反对外,其他国家态度模糊。

  2、 法国失败原因:大陆政策将所有潜在的同盟者推向对立。海上当然败于英国。俄法战争。

  这一战争促进欧洲的现代主权国家的最终确立,政治版图、归属问题在战争中得以规范化。改变了周边国家的政治、法律秩序,更增添了周边国家的恐慌,革命的幽灵已经飘荡于欧洲上空。

  促进了钢铁业的发展,现代金融、贷款体系确立。纸币由债券演变而来贬值、通货膨胀,因为战时资金流入农业/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转移到资本家手中。

  1、 反对派的分裂与革命:当旧制度被打破,本来就不统一的反对派彻底分裂为自由主义温和派(1789—1791革命)、雅各宾派(1792—793革命)、左翼雅各宾/社会主义者们(后热月党人起义)。

  第六节 农业

  资本主义与大革命,双元革命冲击着旧有的土地制度。在英国,土地完全被资本主义化。农民成为雇工,值得注意的是。地主融入了资产阶级。法国,因为旧制度的崩解与农民革命,法国的土地陷入了多种所有制阶段。这阻碍了法国工业化的进程,但是农民的生存处境远高于英国。在欧洲的其他地区,被强加的法制成为地主阶级重新掠夺土地的武器,农民获得了形而上的权利,却失去了保障,且土地在资本主义自由买卖下被进一步地主化。想象中获得了土地的自耕农理性没有出现,地主只是更加贪婪,他们成为了土地资本家。在殖民地,自由主义成为盘剥最好的武器。

  第七节 工业

  第八节 这个时代的阶级变化

  资产阶级:在英国成为在贵族之外的独立阶级,法国则是暴发户一般与贵族融合在一起。

  第九节 这个时代的意识形态

  宗教:新教成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们的利器,革命者也创制了自己的社会主义的宗教信仰,但是在普通民众间,更流行的是宗教冷漠与对劳工运动的世俗信仰。当然有复兴运动等。值得注意的是伊斯兰教在殖民地作为一种在殖民者与王公间的第三势力发挥作用,它作为抵制殖民侵略的一种思想武器吸引了大批民众。殖民者被迫与伊斯兰教为敌而与王公联合。

  保守者也有。

  3、 更多的人在进步与非进步间徘徊。卢梭:社会应该通往民主,但是又应该回归到自然人。实现财富的分配。德国哲学团体:他们看到了时代的进步与退步,于是向往一种温和的自由主义。康德即希望能够每一个公民都能恰如其分,组成一个世界联邦。黑格尔则提出了辩证法,每一个时代都有好与坏,于是它们相互斗争而进步。但是黑格尔又迫不及待地论证有一个普遍理念存在,这使得他陷入矛盾。

  第十节 艺术

  浪漫主义成为主流,它主张超越现实,在有限的客体中发现无限。在启蒙运动就已经有其先声。这种艺术伴随着进步的潮流而生,体现着对社会的不满与幻想,因此,大革命以前,它曾是资产阶级的,但是大革命以后,随着资产阶级的掌权,它又超出了资产阶级的范畴。浪漫主义者们的理想包含着革命、中世纪的平静(反理性主义、反革命)、初民(卢梭)三个方面。不能指望艺术家们过多的批判社会,但是这个时代的作品却表现着社会的大事,作家们有强烈的政治立场。他们唯一的共同处是反对中间派。对于社会最重要的批判是提出“异化”的概念。

  在英国,中产阶级艺术强调克制与节俭,但是又有浪漫的幻想,比如奥斯丁的小说,一种晚期古典主义的风格。

  第十一节 科学

  但是,各种科学比如生物学、地理学等仍在探索阶段,尚未被严肃对待。

  《资本的年代》

  第二节 世界的统一与资本主义的繁荣,这二者当然是联系在一起的。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的联合,市场自由化,包括国际与国内,工人成为市场交易产品,而非仆人,劳工可以任意移民。自由企业制度发展起来。英国全面自由贸易是因为各国都从自由贸易中获利,因而不会抵制。而各国也从自由贸易中获得英国机器。这一繁荣巩固了此后的资本主义制度,劳工的自由就业,学生的受雇,政府不必通过加税,这都避免了革命。

  黄金在这一时期被大批发现,这巩固了英镑的金本位制,维持了相当长的通货紧缩,导致了新地区的开辟。

  但是,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大萧条变得世界性,57与73年。资本主义的潜能终于看到了尽头。

  第三节 国际间的冲突:原因是全球的资本扩张,美国的南北战争只是北部要把南部从英国的附庸变为自己的。然后是政治扩张。技术加深了

  血腥程度。

  但是这一阶段的大国关系已经为世界大战的的国际秩序与恐慌心理做好了准备,以往的世界关系全部改变,除了殖民地与被殖民地外。

  第五章 民主与工人运动

  拿破仑三世是失败的,因为他过于相信所谓民主的历史力量,开放了报纸管制。俾斯麦成功因为他轻视资产阶级。也确实是如此,资产阶级在无法吸引民众的情形下是不可能革命的。

  革命虽然不是这个时代的主潮,马克思甚至也在晚年放弃了激进,但是选民的数量在持续扩张中,群众一旦进入历史舞台总有一天会成为独立的力量。工会主义也数度被马克思主义击败,马克思主义以各种方式,社会民生主义或社会主义广泛影响着群众。

  第六章 剧烈变动的边缘者们

  殖民地普遍失败,殖民者们依赖国内某一势力来攫取利益,但是殖民者们发现自己越来越陷入他们的国内政治与列强的争夺当中。

  克里米亚战争改变了俄国的形象,革命在这个国家成为可能。马克思也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在低开发国家开始一场社会主义革命不再不可能。

  巴黎公社。

  美国经过内战以后强大起来,内战实际只是一个南方的分离主义运动,或者是北方的资本主义扩张,建立统一的自由贸易区。南北矛盾的激化在于他们抢夺对西部的主导权。自由农民是这个时代共和党形成重要的基础,他们反对黑奴制。战后南方获取了实质的自治,黑奴被打回原形。但是乌托邦农业在共和党取得胜利后被资本主义的土地扩张取代。美国的大财阀们在这一时期形成,资本主义在这里有了另一种方式。

  日本明治维新中,这并不是一场资本主义革命,而是一场由部分封建势力发动的革命,领主土地制于武士阶层被废除,土地税与平等主义盛行。这是一场令人费解的改革。就是为什么封建阶级能够以如此激进的措施壮士断腕。

  《革命的年代:1789~1848》读后感(四):双元革命与现代世界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读后

  本书是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的首部,描写的是世界现代历史的开端。对于现代史的开端,历史学界有很多种的说法,斯塔夫里阿诺斯和麦克尼尔就将现代史的开端定为1500年,当然更加严谨的史学家则将法国大革命定为现代历史的开端。霍布斯鲍姆就是这样一位史学家,作为英国左派的著名史学家,并不想重述西方领跑全球的五百年神话,而是选择了更加客观或者谨慎的定义。当然,我并不是否定西方五百年的神话史学,比如巴尔赞的《黎明与衰落》中,就西方五百年来的文明的兴衰进行了探讨,还是很具有宏大的视野。不过,作为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巴尔赞更愿意塑造西方现代文明的神话,而霍布斯鲍姆则更加关注于现代社会的崛起。

  本书从问世就受到世人的广泛瞩目,汉语学界首先在九七年台湾麦田出版社出齐了霍布斯鲍姆的时代四部曲。两年后,江苏人民出版社也出版了,由王章辉主持翻译的译本。2006年国际文化出版社将其中前三册,以十九世纪三部曲为名义再版了本书。2012年10月霍布斯鲍姆去世,2014年初,中信出版社再版了他的时代四部曲,也许这对他是最好的纪念。

  双元革命,是指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和同时期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称为“双元革命”。

  社会结构,中产阶级和受过教育的阶介级,那些献身于进步事业的人们,经常把他们的希望寄托于“开明”君主身上,指望强有力的中央机构去实现他们的理想:君主需要中产阶级及其理想去实现其国家的现代化;而软弱的中产阶级则需要君主去对付顽同的贵族和教士利益集团对进步事业的抵抗。革命后的法国社会在结构上和价值观念上都是资本主义社会,是暴发户的社会,换言之是自我成就者的社会。双元革命的决定性成就,就是它们打开了有才之士的进身之路,或者至少说是向精力、精明、勤奋,以及贪婪,打开了进身之路。

  以上几点,是阅读本书时留一下的几点印象,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霍布斯鲍姆在撰写本书时的野心所在。通过对“双元革命”进行剖析,最终确立西方现代史的开端。这种写法,在中国史学被称为以小见大,不过我在看整部书过程中,倒是觉得霍布斯鲍姆的写作手法,与中国现代史家吕思勉有很多类似之处,比如将政治史与文化史分开撰写,前者是对于政治事件的梳理,后者是对于文化现象的比较研究。最后,提一点看法,霍布斯鲍姆作为左翼史家,这部《革命的年代》带有明显的革命史观,对此我们中国历史学者并不陌生。比如,鸦片战争的炮响,将中国轰出中世纪(朱维铮语),辛亥革命的枪声开启了现代史。这种写作方式优点在于通过历史事件来确立历史发展的坐标,但是历史是否真的可以用革命或者炮火来描述,我自己还是心存疑虑。

  《革命的年代:1789~1848》读后感(五):一次不成功的尝试

  历史著作究竟能不能避免使用注释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在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的第一部《革命的年代》的序言中,作者这样写道“给本书加上大量的学术注释似有卖弄学问、多此一举之嫌,这些注释应当是为饱学之士所准备“。最终,在他的年代四部曲中果真没有增加任何一条注释。

  然而,去除了注释之后就真的会如作者所愿吗?我私下认为,注释的增减应当根据历史写作的需要而定,注释实际上起了对所要陈述的理论以辅助说明的作用,它使得论证更加严谨可信,内容也更加饱满充实。很多时候需要注释的内容过于庞杂,甚至不得不在书后独立成章。而历史著作的写就更需要大量的资料整理,对各类相关引文旁征博引,力求最大限度的证据来诠释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因此,一般说来,历史著作的注释是十分必要的。

  回头再看《革命的年代》,就能清晰的看到不加注释对整部书的负面影响了。

  第一类情况:

  ”在西欧,贫民,尤其是城市贫民日益增长的不满随处可见。甚至连皇帝驻跸的维也纳,贫民的不满也可从大众化的郊区剧院中反映出来,剧院内上演的戏剧,像面镜子般忠实呈现出平民和小资产阶级的心声。在拿破仑时期,戏剧把舒适温和与对哈布斯堡家族的天真忠诚结合起来。19世纪20年代最伟大的剧场作家雷蒙德,用弥漫了童话、悲伤和还旧情绪的舞台,去追悼那群朴实、传统和贫穷的民众所遗落的天真。但是从1835年起,舞台被一位耀眼的明显内斯特罗所占据。他是知命的社会政治讽刺家、尖刻又擅辩论的才子,也是一位破坏者,并在1848年非常符合其个性地变成了一位革命狂热分子。甚至经由勒阿弗尔前往美国的德意志移民,也把”那里没有国王“作为他们移居的理由。美国在19世纪30年代开始成为欧洲穷人梦寐以求的国家。

  在欧洲西部......”

  从上述引文中可以看到,这两段都是在描述欧洲关于贫民不满的情况,然而,首段中间出现的”但是“一词却将话题一下子转移到了贫民对美国的向往,之后又用”甚至“一词再度加深了”但是“之后例子的程度。且不谈这两个连接词用法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两个词在使用的逻辑上欠妥),单从这种对”欧洲贫民情况”毫无关联的举例来看就是无意义的,前面的例证本就过于冗长,在加上后面的转折很容易让读者的连贯性中断,使读者读完一段后想不起来这一段最初要说些什么,而类似这样的问题在整本书中还有很多。

  这时就看出的注释的重要性了,也许上面作者举美国的例子是想与欧洲贫民的情况做一对比,但无奈例子的篇幅又过于冗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不伤害到文章的整体连贯性,完全可以将对美国的论证放在注释当中(包括欧洲例证的一部分过长篇幅的例子也可以放在注释中)。

  第一类情况是比较不容易发现的,而第二类情况则更加明显。那就是本应放在文后的注释部分直接添加在正文内的括号内,这样文章中就出现了大量的括号套括号的现象,而括号内的注释内容又非常长,就导致了文章被切割的非常厉害,同样丧失了文章的整体性,使得读者的阅读体验非常不好,思维经常性的中断。

  毕竟注释的作用除了对正文解释说明之外,还应当有不影响阅读整体性的要求,如同阅读一本文释分离的书,不读注释是应当完全不影响其流畅阅读的。可是《革命的年代》却一反前人,说是不加注释,却又或明或暗的直接强加于正文当中,不但让读者读的云里雾里抓不住重点,更使本该有深度的历史解读变得深浅不一立意不明。

  在写作中,有时候舍弃是为了保证整体更加切中要害。若将自己掌握的资料不加区别的一股脑塞进文中,也许恰恰背离了作者最原始的初衷。革命尚且会失败,更何况一次几乎前无古人的尝试呢?

  《革命的年代:1789~1848》读后感(六):18世纪应该被送入万神殿

  只想以狄更斯《双城记》名言来表达对这个时代的向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读完这本书,终于对历史课本之外的欧洲历史有了大致了解,对近代历史以及今日之世界开始有了大概的认识。

  读史使人明智,喜欢历史,近代的历史更让我清晰的看到今天中国社会现象的种种深刻内因,追寻这历史的足迹,继续读下去。

  就以这本书的读完开始我的读书生涯吧。

  《革命的年代:1789~1848》读后感(七):枪炮下的资本胜利

  我必须承认,《革命的年代》,比起《资本的年代》要好得多,而这种感觉的变化,并不是因为作者的改变,而是译者。这本书,翻译的水平好多了。

  作者从双元革命谈起,这也是革命的年代的开端。1789年的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翻开了资本主义胜利的篇章。资本家,渐渐的走到前台,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伟大力量,并带领当时的世界前行——不可否认,人们从此进入了另一个新的时代,挣脱了在封建历史中饥荒、动乱、稳定的循环,进入了人口大增长,似乎可以无限增长的美好时代。但同样的,进步,特别是进步的早期,总是伴随着更加剧烈的痛苦和不平等。很难说,18世纪末期的普通民众,与早期的农奴,前者会更幸福。

  危机的根源是什么?不平等和没钱。既得利益者变得没钱,然后日益压迫底层民众,然后不平等日甚。新兴阶层,由于财富的增长,要求更多的权力,不平等的感觉日甚。在旧有势力的衰落、新兴势力的兴起中,底层民众被煽动,然后被当枪使,推翻旧有势力,成为新阶层的奴隶。

  技术每日都在更新,社会每天都在变化,但处在质变节点的时期,总是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甚至是全人类的命运。作为普通小民,我们可以做什么?评估潜在的变化,然后等待。就像今日的AI,会不会成为未来决定性的因素?今天的人,没有谁知道。但我们可以追踪,可以等待,静观其变。

  为什么19世纪到20世纪,是十分动荡的时期?看到“土地”一节,似乎有种朦胧的感觉——因为封建制度和民主制度的冲突,因为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的冲突,使得两种制度、两种阶级,必须进行残酷的斗争,直到只剩一种制度,一个阶级为止。这样的过程,完全无法通过谈判和和平的方式进行,从而,只能诉诸武力。而这种斗争,又不可能一蹴而就,绵延100多年,才陆陆续续在地球的各个角落推行。

  《革命的年代:1789~1848》读后感(八):味如嚼蜡,评分虚高!

  《革命的年代:1789~1848》读后感(九):法兰西的丧钟

  读书笔记:

  第一章

  第二章 工业革命

  英国的科技发展并不领先于西欧各国,但其制度优势让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早期的代表是棉纺织业,殖民地为其提供了原材料和销售市场。但负面效应包括资本向少数人集中,而且随着边际效益的降低,工资越发减少,导致社会的普遍不满,诱发革命。

  铁路是工业革命的一大发明,铁路的出现同时也解决了社会资本无处投资的难题,大量资本的涌入也使得铁路里程爆发性增长,同时带动了下游产业钢铁、煤炭的发展。

  工业革命也从社会制度上对农业进行改革,解放了大量劳动力用于工业生产,或者说,用饥饿和贫困胁迫农民从事工业生产。

  资本,劳动力,制度,这些要素使得英国发展迅猛,成为世界工厂。

  第三章 法国大革命

  第四章 战争

  第五章 和平

  1815-1830年,欧陆处在均势中,法国尚未恢复元气,普奥尚不足与沙俄抗衡,英俄未出现较大利息冲突,对于潜在火药桶奥斯曼,两国也保持了相当克制,互有妥协。这也成为资本主义的黄金发展时期。

  第六章 革命

  第八章 土地

  第九章 迈向工业世界

  第十章 向才干人士敞开进身之路

  双元革命的决定性成就,就是打开了有才之人的进身之路,或者至少是向精力,精明,勤奋,贪婪打开了进身之路。阶级的鸿沟没有以前那么难以逾越,底层阶级的人可以通过实业,教育,艺术以及战争等途径跻身上等阶层。但这条道路还远远谈不上平等,所有的道路都需要一定的成本,而大多数人无法承受。中产阶级世界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那些未能进入的人,要不是因为缺乏才智,道德或精力而罪有应得,便是受到历史或种族遗产的拖累。富人对穷人的歧视依然存在,穷人在富人眼中甚至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第十一章 劳动贫民

  第十二章 意识形态:宗教

  宗教在这个时代的整体发展趋势是衰落的,经由18世纪的启蒙运动,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逐渐在上层社会引起共鸣。但是,底层群众面对悲惨的生活,只能通过宗教获得慰藉。由于宗教利于维持稳定,上层社会也乐于宗教在社会中的继续流行。伊斯兰教和新教(尤其是卫斯理会)得到了复兴和进一步发展。但总体而言,宗教的影响力还是变小了。

  第十三章 意识形态:世俗界

  另一类人是保守主义者,反对当前的社会制度,希望回到从前,主张等级制度和不同阶级的义务分配。

  第十四章 艺术

  法国大革命以自身为榜样鼓舞了艺术,工业革命以其恐怖唤醒了艺术,而已这两种革命而生的资本主义社会,则改变了艺术的生存状态和创作方式。

  浪漫主义在这个时期诞生,更专注内省。

  第十五章 科学

  自然科学方面,电磁学开始出现,基本元素逐渐被发现,细胞结构也被发现。社会科学方面,数学开始应用于社会分析,马克思开创了历史进化论,语言学研究广泛,印欧语系大体勾勒出来。

  科学家的世界主义时代终结,科学家不再到处流动,而且局限于母语国家,学术期刊开始发行,弥补了交流局限。

  第十六章 结语:迈向1848

  1848年的欧洲世界是前所未有的繁华和危机的结合体。西欧国家的工业化创造了大量产值,却也造成了更大的贫富分化,仍然处在专制统治的国家中,农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革命一触即发。终于,在1846年的大饥荒后,革命正式开始,如果说工业化国家还能在革命中勉力坚持,专制国家已如风中浮萍,当革命的第一丝微风吹过时,便已轰然倒塌。

  《革命的年代:1789~1848》读后感(十):感谢作者能为我这种不懂历史的人写这样平易近人、没废话、高效率的书,再次感谢。

  《1789~1848 革命的年代》

  这本书让我看到一个整体,感受到了任何事情都有前因后果,于是任何一段历史都要向前追溯,都要横向比较,没有新鲜事,没有横空出世的现象,没有“奇迹”,任何时候也没有“绝对”,同时期内都有其他貌似抱着相反想法的人,做着似乎是矛盾的事,分析后又看到他们的一致性,按下葫芦浮起瓢,情况总是很复杂。

  我不吐不快的的心情主要是

  一 我们九年义务教育里的历史政治,实在太片面。尤其是政治课,支离破碎,甚至连片面都算不上了。这也倒给了我们好处,那就是它太敷衍了事了,以至于什么都不能歪曲,只能留给学生巨大的疑惑。

  三 卢梭,对于卢梭,我一向反感。这是有问题的情绪。无兴趣是比较内外一致的表现,而反感的心态则说明他对我意味的没那么简单。看到最后两章我幡然醒悟,我和卢梭其实是很像的。霍布斯鲍姆说卢梭是游离在主流之外的人,不支持任何一方主力,对两边都部分赞同,也都批判,是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的阶级地位不上不下,支持更有钱的还是更没钱的,对自己都没有好处。这几乎就是我的生活定位。所以卢梭对大多数事情的态度和我很一致,因而他的思想对我没有任何难度,而竟然那么多人称颂,也就令我本能地不爽了。以后我不再对他不爽了。而且我也大概知道了,我也许是个小资产阶级情调的人。

  四 那么多人,在历史上说过那么多话,那么多理论,那么多预言,总有对的,不要急着大惊小怪。

  五 我们中国人,真的是和西方人,极不相同的。现在被迫接受了他们的一部分生活方式,但绝对地仍然不同。为什么我一直不屌黑格尔?这和我不屌卢梭是一样的,“中国人有接受辩证法的天赋”,为什么?因为阴阳相生相克的哲学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所以黑格尔在中国人看来像是在说废话,而对于脑子比较直的西方人却难能可贵。

  六 西方人就没正经文明过。

  《1848~1875 资本的年代》

  霍布斯鲍姆挺讨厌的,一上来就说“这段历史比较乏味”,你说我是读还是不读了?读起来可真是费劲啊,没完没了,好容易才算看完。感觉作者时不时会想表达一种正义,只是他的正义和一般人的正义不太一样。他表达正义的方法,就是“全面”,告诉你事情还有另一面,还有另另一面。这非常有说服力。

  在这一段时期,进化论思想很重要,它满足了所向披靡的资产阶级的心理需求。于是进化论很快被歪曲了,歪曲成各种优越感的借口和扩张。我是觉得有必要把这个词的翻译改一改,别叫“进”化论了,这个“进”字让人错以为有先进之意。“天演论”这个翻译都比“进化论”要公允,可惜“天演”又有点太古奥了。不如干脆叫“适者生存说”,就这么叫,麻烦点就麻烦点,五个字换三个字,为了不误导人,为了不给人歪曲的口实,我们就叫它“适者生存说”。不错。

  鲍姆说印象派绘画,是想在绘画艺术里发掘科学原理,“光照射在物体表面上,让人眼看到的究竟是怎样的效果”,说实话这一点让我有点惊讶。我从来没能从印象派的油画里看到这一点良苦用心。可能是我从来不觉得绘画艺术需要“科学”。

  19世纪50年代诞生了摄影技术,对视觉艺术(尤其是绘画)产生了致命性的冲击。这一点我们现在看,也很好理解。比如看过AV就不会再对黄书有兴趣,摸过真人就会懒得再看AV。人脑就是这么个性质。我感觉《尤利西斯》里有几章也强烈地展现出作者对摄影、电影形式的模仿。现在好多人沉迷在自拍里,这说明摄影技术对人类的影响依然不断演变着。

  1 关于绘画等

  我现在一看到西方人谈论自己的艺术就会烦。鄙视。

  在这本书讲述的年代里,西方人刚刚飞速发展几十年(十九世纪),就以为自己已经“现代”了,就要求自己“现代”,要求别人“现代”。这就是失去了平常心。

  中国人就好得多,我们从来没有失去对艺术的平常心。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艺术基本都是文人的事。琴棋书画,都是情操,是闲情,是玩儿,而且要学就一起学。比如扬州八怪,虽然大多卖字画为生,但都是读书人。艺术,尤其是绘画,不应该特化出来,变成一门专门的学问,一门占掉一个人全部精力的事情,那就成了戏子(我不认为任何种类的表演能算作最好的艺术)。

  就说西方人的绘画艺术,人不能感觉到自己画不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就宣布绘画艺术死亡;这只是你自己出了问题。如果你借口你的同行也这么抱怨,那也只是你“们”自己出了问题。还有就是学识、个人修养,我们能指望总共上过五六年学的人画出什么经得起品味的东西呢?梵高画得最好的那部分画,都是在日本画上的二次创作。所以说他是二流画家一点也不贬损。

  西方人做得最过的事情,就是非要将艺术和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甚至用意识形态指引创作努力的方向。我坚决认为,对于一件艺术作品,比如一幅画或一首乐曲,它给人的感受,只能是“好”或“不好”,这已经是它对人的作用的全部了,它不能和任何思想联系起来,因为音乐或绘画用的不是语言文字。你尽可以将一副画和任何主义或理想联系起来,只要你够机灵,不信大可试试。

  西方人在绘画这件事上表现得最为幼稚,你不能一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就要求上帝、历史或大自然给你一个解释,这行为真的太幼稚了。

  2 对这几本书所述时代的整体感觉:

  王小波说得最好,“任何时代都有伟大的小说,糟糕的小说充斥任何时代”。无论怎样,人类都是在越来越幸福的,重中之重的因素和标准,就是物质文明的丰富、科技水平的进步。扪心自问,谁愿意回到过去?谁愿意从楼房搬出来住回平房?谁愿意放弃自己的厕所而分享公共厕所?谁愿意在床下面放尿盆?即使是有盖的尿盆?谁愿意骨折一次就基本残疾?谁愿意拉了肚子就可能死掉?谁愿意外伤感染就必死无疑了?谁愿意不认字?要知道在二百年前认字的欧洲人只有百分之二三啊!谁愿意见官时先被打二十板子?谁愿意一辈子种地?可知过去有几个人不是种地的?谁不想上学?要知道“青少年”这个词只有一百年多一点的历史。过去就是没有现在好。

  人们一回首就彷徨,就起意,就制造各种分歧。我倒觉得他们要么是没事找事,要么是为了挣钱。生活不可否认地变好,所有事情都在发展着。不要人云亦云“倒退”、“断裂”、“偶然”这种昏头昏脑的词汇,事实只有一个,假如你承认时间的永恒流逝,你就不得不承认它流逝方向的唯一,那么你就必须同意,历史永远前进,或者对“前进”还是“倒退”这一对概念不在感兴趣(回到过去是不可能的,是新时代的神话)。

  我是以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为起点的,相信决定论的乐观的人。

  还有一件事不吐不快,绝大多数人,总是将他们一知半解的概念复合在自己身上,就像裹了面包屑的炸鸡,当你见到他时,你从他身上看到的只是面包屑,还是过了油的面包屑,而你应该去亲自验证的是那颗刚刚出烤箱的大面包!

  此书在某些地方,作者会推演出一些他觉得很奥妙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答显然不属历史研究,或者说史学界不太擅长,什么问题呢?人心。我以为,荣格几乎能对此所有作出解释,至少是以荣格他独自的解释方法给出一个解释,至于信不信,就由“你”了,我不知道保姆是否对荣格感兴趣。

  历史学家是人类中野心最大的一群,他们想要吃掉整个人类制造、记录的甚至是没想着记录的信息。这是多大的一堆信息啊?这是人类积攒的全部啊!所以,历史学家必然要妥协,心底里也必然虚弱,所以他们必须乐观吧。

  书中他提到了一点点中华文明的科举制度,并且说1905年科举制度的取缔,即是宣布中华帝国的崩溃(只坚持了6年)。我们最近经常提起高考,我们都不得不认为,高考是我国最最平等的重大机制了。除了这狠狠的“一刀切”,真的看不到什么更少漏洞、更多“公正”的想法了。如果有就请大声讲出来吧。

  民主带来了福音,也产生了新的麻烦。从这些麻烦里我大概总结出一条共性,那就是人开始凭空想要拥有一切。这句话里“凭空”的意思是没付出什么代价去换取这拥有一切的权利,(如果你不承认可在此处设置权利的关卡,我们就没得谈了;我是考虑到之前的大多数人并不能想要拥有一切,后来人们想拥有一切,这是一种提升,因而按照历史事实的规则,就该付出代价,尤其是个人的代价)。但是想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很难,谁不想要拥有一切呢?谁不想获准可以拥有一切呢?有一个人这样高喊了,那就必然群起高喊了。

  《1875~1914帝国的年代》

  1 作者将历史分成三十年左右一段来述说、总结,并时常慨叹世道为何无常。我以为是这样的,二十年、三十年,对于人生,实在太短。

  你活到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觉得自己进步了多少呢?觉得自己弄懂了什么“大事”、“大道理”吗?集体是个体的集合,但不一定能将智慧集合,因为智慧压根不是生活本能,白痴、智障依然懂得吃喝拉撒,这就是铁证。

  二十年、三十年太短,再加上你的孩子又是一张白纸,又是无法左右的年轻一代,更别指望他们能接受你人生经历的传授了,更何况一百个你里,也没有几个能掌握总结、传授的能力。

  二十年、三十年太短,历史应该在尺度上宏大得多才有规律可循。

  2 “断裂”似乎是个很迷人的词,历史“断裂”,文化“断裂”。我觉得有必要搞清楚这个词。我觉得这个词是一种夸张,它是形容变化剧烈、对比鲜明、反差巨大。我不相信什么东西会“断”。

  霍布斯保姆使用“断裂”这个词,我能理解,我愿意去揣摩、体会。但是很多其他人使用“断裂”这个词就不对了,他们话里话外真地在使用“断裂”这个词的本意。我只能说:你压根没搞懂,你在胡说。

  为什么经常有人着迷于“断裂”这个词?为什么总有人宣称历史真的“断裂”了?我以为这是一种年轻人、不成熟心理者的特有时期或状态。

  对于年轻人,或到老也没成熟起来的人,凡事皆有缘由,会让他们觉得无聊,不可接受。横空出世则为他们提供梦幻的魔力,给他们幻想的迷雾。而当他们不可避免地认识到事情毕竟该有个起因,生出追寻这起因的意愿时,他们却往往把这寻根的意愿说成是神秘力量的招引。明摆着的是,寻根这个动作本身,就说明“凡事皆有缘由”又一次显示力量了,可他们却宁肯继续糊弄自己。他们更愿意在一场叫做“无根无缘的我悬置与时间的偶然”的迷梦中逐渐厌倦,然后迈进另一场“神秘力量招引我追寻不存在之物”迷梦。这两场翻来覆去、左右逢源的迷梦最大的福利,就是让他们觉得自己“伟大”,觉得自己“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王小波说“每当发现自己想到的早就有人想到了,总觉得活着特没意思”。这就是上述之人心理的平实概括。但我相信王小波说这话时不超三十五岁吧,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庞大,人也就该能享受“凡事皆有缘由”了。

  “天机不可泄露”

  当你观察一群人,你发现一个道理,一个他们都没有注意到的道理。你将这个道理告诉了他们,他们的行为就被你改变了。你发现的,是他们不知道这个道理状态下的他们;知道了这个道理状态下的他们,可能不再符合你的观察。为什么?

  因为人有大脑,有智力。人的智力已经发展到了可以进行意识形态操作,也就是说,人可以较大程度地被语言——这一意识代码——影响,部分地脱离意识之外的客观实际。这也正是学习、思考等得以实现的前提。

  比如对于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小鸟,一只蹲在笼子外面的猫有时就能将它吓死,不论这猫是不是想吃它。想想看,猫对它什么都没做,只是出现在了它旁边。想想看,对于一只草履虫,你不可能用对它喊话而将它杀死,即使让它转个弯都不能,想弄死它,只能通过实实在在的肉体接触,因为草履虫没有智慧。人是意识形态动物,甚至可以特化到把自己关在书本堆里或冥想。

  所以,明智的做法是少说话。但是经常安奈不住表现欲怎么办?那就只能找一个折中的办法了:说咒语。说些谁也听不懂的、云山雾罩的、高度抽象的短句。谁愿意听谁听吧,谁能懂谁懂吧,不懂就不懂吧,反正我过了嘴瘾了。

  《极端的年代1914~1991》

  这本书好长。

  第九章,说年轻人不知父母一辈年轻时又多苦,觉得“此时”的一切理所当然,想要“更多”。理解别人有时难,有时不难;理解上一辈人一定很难。人群社会在时间中前进,像一只双锥沙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辈人的教训就是下一辈的胎盘,父母艰苦的努力成了子女的理所当然。可我们也没法对它做什么,每一个人都做过孩子,总会对父母有千般“感触”,万绪“无奈”。理解对方总是好的,但指望他们理解他们的孩子不太现实,所以最好从自己做起。可是知道得多了有时也不太好,容易愈发成为“少数派”,因为“知识越多越反动”嘛,对于同类者、同龄人的反动。

  看作者描述毛主席的作为,作为中国人,我还是觉得有一部分不在点儿上。我以为中国人的文化是“复调”(我自己的词汇)的,明里一套,暗里一套;而外国人很难get到这两套调子的对应法则,(这法则简直是直觉式的)。外国人分析中国人,还是显得脑子太直。

  读着四本书很累。

  轻松一下

  附:一个小玩笑

  一个代号“H”的男人,如约来到某某酒店的1901号房间,来见他的秘密情人,话不多说就是热火朝天的一次交火,筋疲力尽,汗湿床垫。他觉得好累,头虚脚软,气不达心,他甚至感觉自己会因虚脱而死了。可是他的情人并不在意这些。于是,又是一阵久久的激情角斗,真的把他压榨到了垂死的边缘。在短暂的休息之后,他觉得饿了,遂去饭馆吃饭,这时奇迹发生了,自己竟然一口气吃掉了两碗半的牛肉拉面,要知道之前他连一碗也要剩下半碗的呀!而且不觉得撑!这真是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候啦!走出饭馆,他回到旅馆房间里,和情人有一搭无一搭地聊了起来,而渐渐地,他想起来不愿意面对的事情,心情变坏了,郁闷,阴沉,陷入了男人纵欲之后的低谷,脑内化学困境的反扑,天要塌陷的感觉,“偷情真是不好玩啊……怎么办呢……fuck……”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