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历史深处的忧虑》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历史深处的忧虑》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03: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历史深处的忧虑》经典读后感10篇

  《历史深处的忧虑》是一本由林达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页数:31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一):【深度阅读005】《历史深处的忧虑》

先简单介绍一下作者

  作者是林达,一对夫妇的笔名。夫为丁鸿富,妻为李晓琳,而主要的执笔者,是李晓琳。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

这本书主要讲什么?

  不看书的副标题你根本不知道这书是讲什么的。那为什么这本书叫《历史深处的忧虑》呢?据我了解到是因为出版这书的时候,关于美国政治制度的话题,还是挺敏感的。那个时候也只有三联书店敢出版这类型的书,但是书名被改成了更为含蓄的《历史深处的忧虑》。

  本书的内容是以作者给朋友卢兄写信的方式表现的。看完这本书我总算是对美国历史有一点了解了,作者写的非常好,很多都是以事件解读的方式来讲述美国的历史,我就分两点来介绍吧。

美国式的自由

  美国人的私人住宅是不经过允许也是不能私闯的,其中林达就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日本人因为夜晚私闯住宅问路,被房主警告不要动之后,因为其刚去国美,没听懂,最后导致慌乱的房主开枪将其击毙的事件。日本人因为这事上诉过法庭,但是判决结果是房主无罪。

  美国是可以买枪的,但是买的枪只能在自己的私人住房中使用,如果要拿出去用,必须要有持枪证,不然也属于违法。

  美国非常看重对儿童的保护,未成年不能买酒的,如果你开了一个超市,卖给未成年人酒了,属于违法的。儿童放学回家之后,必须要有监护人监护,也就是说,不能让儿童一个人在家。其中就讲述了华人的一个案例,父母工作忙,为了省钱没请保姆,让孩子一个人放学回家之后,立刻把自己反锁在家,最后还是被邻居举报,然后被处罚。如果在美国被政府认为你没有能力抚养儿童的话,你可能就真的没权利抚养了,儿童会被送去福利院收养。

  美国人非常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性,从小就让他们养成『想要什么,自己去努力获取,而不是伸手就要』的性格。所以你会看到很多美国人从小就开始打工赚零花钱,从给自己家做家务开始。上大学之后也是边读书边打零工,即使你家里很有钱,但也不是你的钱。

  差不多我就记得这么多了,最后再补充一个国名对美国的误解。你去美国留学的时候,会要你证明你有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的,要么是你家底很厚的那种。那很多华人刚去美国的时候,一是因为语言障碍的问题,二是因为没有打工证的原因,只能被压榨去『刷盘子』,正规的美国人开的店也你没有打工证也是不敢招你的,也只有一些华人的老板敢冒险招你,因为也是知道你的这两点原因,所以就压榨你。

关于辛普森案件

  辛普森这个案件,以前也只是略有耳闻,只知道他好像杀了他老婆。林达花了几个章节通过这个案件把美国的司法讲了个遍,收获很大。

  首先美国有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个是独立的,起着相互制约的作用。国会和总统经常吵架,美国司空见惯了,不吵架他们还不放心了。最高法院有9名大法官,由总统任命,虽然法官是终生制,但是总统每四年选举一次,所以不用担心总统在选大法官的时候有私心。

  在美国所有刑事案件和大一点的民事案件都是要采取陪审团制度判决的,陪审团是由政府认真挑选出具有不同背景,不同身份与案件毫无关联的人。辛普森这个案子在美国算是大案件了,刚开始选了几千个人陪审团,到最后筛选出12名陪审员和12名替补陪审员。

  那什么是陪审制呢?就是找12个人,在法庭上被告和原告的律师要想尽办法,拿出证人和证据说服陪审团,最后让他们来判定「罪名成立」或者「罪名不成立」,12名陪审员意见必须全部一致才可以,有一个反对都不行。法官在法院只是一个「裁判」而已,主要是维持双方律师的秩序。

  陪审员在案件没有出结果之前,是不能跟外界媒体有接触的,不能从外接媒体获取到案件的信息,只能从法庭上获取信息。

  最美国,一个警察抓到嫌疑犯都要说那句我们经常在电影听到的「你有权保持沉默,否则你所说的一切,都能而且将会在法庭上作为指控你的不利证据;审问之前,你有权与律师谈话、得到律师的帮助和建议;你受审问时你有权让律师在场;如果你想聘请律师但却负担不起,法庭将为你指定一位律师。」,如果一个警察没说这句话就只能放了这个犯人了。

  在法庭上,即使是嫌疑犯,辩护的时候对你的设定也是「无罪」,所以要证明他有罪,最好要拿出充分的证据说服陪审团。

  至于辛普森案件为什么审了那么久,就是案件比较复杂,没有非常充分的证据,而且审理过程也是很具有戏剧化的,感兴趣的朋友还是自己去读原书吧,我就不剧透审理过程了。

  陪审制绝对不是完美的,也会存在判错的情况,但是确是当下最好的制度了。在没办法达到「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的理想状态下,美国人「令可放过一坏人,也不会错杀一个好人」。

  最后再补充一点,在美国一个人不能因为同一个事件被起诉两次,也就是说辛普森案件只要辛普森背叛无罪了,即使第二天有非常充足的证据证明他这个案件有罪也没用。这也是保护个人的权利,不被警察烦一辈子。

推荐理由

  林达的文字非常朴实。我是因为在一个读书群中看到有人发的一个书评 - 终于听到林达讲述自己的故事,才接触到林达,书评写的太好了。但最重要的是书确实是一本书好。最后我都还买了一套《近距离看美国》四本书送给公司老板了,那你还在等什么呢?

阅读方式

  如果你想阅读本书,最便宜最快捷的方式是买电子版,可以去亚马逊购买《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之一》。

  原文:http://blog.forecho.com/readeep-005.html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二):读书笔记

  本书以书信体的形式,描绘了一个华裔移民眼中的美国。这个月还读了刘瑜的介绍美国的《民主的细节》,差别,哦不,不如说是差距是明显的。

  林达笔下的美国,是对自己的家乡姗姗道来,而刘瑜笔下的美国,则花花绿绿光辉璀璨如玻璃橱子里的宝石,两者谁更接近一个真实的美国,是不言而喻的。我想造成这一差别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林达在美国是长期居住,刘瑜只是短暂留学。不是由惊鸿一瞥所产生的对美国的肤浅认知,而是真正的生活和融入美国社会,这样产生的体验和感受,肯定来的真实和客观。

  综上所述。想要了解美国,林达是好选择。

  1.杂种城市,杂烩和融化。

  全球化的浪潮势不可挡。中国历史上亦有几次民族大融合,常常被人所津津乐道——任何少数民族,无论自身武力多么强悍,总是要被“汉化”的。我们不妨把这种融合方式称之为融化,同化。语言,文化,习俗,观念是完全被强势文化吞没的。

  美国的情况恰恰相反。各国移民来到纽约,往往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坚持一辈子只说广东话的华裔,有数十辈生活在美洲大地上语言依然说的稀烂的黑人族裔,有抱团经营水果店的亚裔。美国的融合,更像是一种彼此之间的共存,容忍。相互尊重各自的差异,在人不犯我的情况下不侵犯别人的生活习惯。我把这成为文化大杂烩。强者不吞噬弱者,好比一座森林,有兔子也有老虎,活下

  来的不仅仅是最强大的那一个。

  2.小政府和权力制衡。

  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只有在新大陆上才有这种奢侈的资本讨论一下政权的正当性吧。假如你要在欧洲,在亚洲,在非洲问这个问题,大概会得到这样一个答案:“谁拳头大,谁说的算。”美国的英雄们打下江山就回家种田了,革命者没有成为执政者,这在历史上是少见的。只能说政治觉悟比较高。

  中央政府的建立在美国独立初期居然是被大多数人质疑的,个人在一个强大的公权力机构面前是多么渺小,政府所给我们带来安全,稳定的同时,接踵而来的可能就是暴政和专制。美国政府建立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限制它,以确保地方政府的权利不受侵犯,有独立自主的自由。这和中国数千年历朝历代不断的加强中央削弱地方恰好相反。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制度》中有提到,地方管理最

  好的是汉代,也是中央权力较弱小的时代。

  从政府的设计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美国人的“阴暗”,他们认为人都是自私的,是不顾他人利益的。这一整套体系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即使上台执政的是个恶棍,也要让他不得不为人民服务。与其相信执政者都是好的,政府一定是为人民考虑的,考虑“最好可能”,不如直接以最坏可能去考虑问题。

  角却可能是不义的。历史上的教训很多。

  比如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在当时大多数人认为是制裁坏蛋,净化社会。再比如美国麦卡锡主义肆虐的年代,人人都以为这是爱国行动,是自由世界对红色政权的自卫。可是从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来,当年的绝对正确真的正确吗?

  4.程序正当与结果正义。

  “手段代表了在形成之中的理想和在进行中的目的,人们无法通过邪恶的手段来达到美好的目的,因为手段是种子,目的是树。——马丁路德金。”

  记得高中政治课本讲依法治国的时候就有谈到程序正当,当时不太理解——只要坏人得到惩罚不就好了吗?这是因为,程序之所以存在,是为了保证正义得到偿还,假如连执行程序的过程都是非正义的,你怎么能期待得到的结果是正当的?

  假如整个程序的设计是有弹性的,是可以根据司法部门,民意,或者某个行政长官的一己好恶而变化,那么得出的结果可能仅仅反映的是我们在执行程序前的想法(甚至偏见)。好比科学实验,假如没有预先排除干扰,做好实验设计,那么得出再漂亮的数据和结果也不过是自欺欺人。这不是一个求解的过程,只是自我欺骗的过程。

  错误的手段可以对准坏人,就可以调转枪口,对付人民。因为结果正义这种东西,只要随手一抓,漫天都是,以正义为理由的侵略和清洗。历史上还不多吗?程序正当,是通向结果正义的唯一道路,没有之一。

  5.枪

  美国校园枪击案国内时有报道。以前常觉得能生活在日本和中国这样对武器管制严格的国家真是幸福——想想看上街被打个劫,指着你的不是匕首而是一把Glock,高中生干个架都有可能从裤裆里抽出一把枪。。。很恐怖对不对。

  希特勒上台后,以维护治安的名义先对民间枪械实行登记制度,再一步步开始收缴。失去武装后的犹太人在面对逮捕和抄家的时候只能束手就擒。。。当然,在武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一把手枪在国家暴力机器面前多么微不足道。。。可它实际上成为了人民制约政府,反抗暴政的一种象征,它的意义如此重大以至于美国人民甘于忍受枪支泛滥带来的种种社会动荡。

  6.由辛普森案想到的。

  “宁可放过一千,不错杀一个”所带来的,是正义得不到偿还,是犯罪成本的降低,是法律面前人人不平等。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大多数罪犯为的无非是钱,那么靠着非法手段聚敛来的财富,罪犯完全可以像辛普森一样请一个律师团队的“梦之队”为自己脱罪。金钱,是可以买到正义的。

  其次,穷人负担不起好律师的诉讼费用,虽然法庭会指派一个公立律师给你,但水准存疑。法律资源严重向富人倾斜。富人犯法,可能完全不与穷人同罪。

  再次,繁琐的司法制度给国家财政造成了巨大的负担。辛普森案前后花费超过一千万美元,正义的实现如此沉重,真的值得吗?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三):多一个角落看世界

  最近身体抱恙,住院期间看了很多林达系列。

  做了满满的笔记或者便利贴夹在书中,同行之人问我是不是要勤奋屎,我默认。

  6月份参加了“宁波趁早读书会”某位姐妹推荐了林达系列,8月份微博说如果瘦身坚持100天就奖励自己这套书,10月份时候还是无法忍下去就自做主买了一套,9月份因为怀孕暂停瘦身于是借口就更圆满了,11月份就在我满怀希望孩子差1周满3个月因大出血住院孩子没保住。

  住院期间看了3本书----林达系列2本,将心注入1本。

  我是文科生自信对于作者讲解的种种都是有80%左右的了解,但是看到针对某个具体案例或者作者日常生活点滴还是很困惑,可能我真的只是看到的是纸上的彼邦,不是活生生或者立体的美国。看到这里突然想起很多时候我们对人对物是不是也这样呢,是否运用自己想当然去判断去评判呢?

  面壁思过Ing。。。

  林达也说,美国很自由,但是每个人都耳濡目染清楚对于这份自由各自需要付出的代价到底有多大。很多时候欲与熊掌不可兼得,很多时候都能相安无事,需要打架解决的时候就会明白这一代价到底有多大,不过美国人还是乐此不疲的前赴后继。思维差异必然导致行事方式差异,今早晓蕾同学说对于linkedin ceo那篇文字维恩图很赞但是对于稳重解释的逻辑不是很赞同,我个人觉得这也许就是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吧。

  是为读后感。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四):林达的文章

  在书单上躺了好久的近距离看美国,今天终于一睹真容。 与之前看过的”一路走来一路读”不同,这本书以书信都形式呈现。因此即使和林达其他的作品,如旅行笔记、游记相比,这本书也更具介绍性,少了些思辨性。 我有时觉得林达的书像旅游介绍,风景很好,介绍语很有说服力。可你从简介里是不知道有什么不好的。然而只说阳光而忽略阳光下的阴影总让我心悸。考虑到作者的背景,这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具体的背景以及内容的思辨问题需要读者自己去思考。 作者文章介绍的内容还是知识分子关注的,如自由、民主、政治。 看了一些介绍美国特店的书,关注的点大同小异。现在更多是了解美国历史上的各种标志性事件,以及熟悉各种culture shock。 具体的内容我在刘瑜的“民主的细节”一书里又比较详细的说明了。 以下是我的摘抄。 如果这件事会发生在她身上,那么将来也有可能发生在你我头上。 枪不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权利。 几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在谈什么是最幸福都时刻。那些来自英法美的人谈的幸福时刻没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个来自斯大林肃反时期的苏联人说,当你早晨被一阵敲门声惊醒,打开门发现一个人站在门口说,“伊凡,你被捕了。”你却能对他说:“对不起,伊凡住在隔壁。”这才是最幸福的时刻。 我希望书中描述的20年前的民主与自由能尽早到来。 个人认为这本书应该是最先阅读的,其次是刘瑜的“民主的细节”与“美国宪政历程”。这两本书属于通俗介绍与专业之间。也推荐资中筠的“美国十讲”,是不带学究气味的学者思考。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五):读后感之一

  读这本书自然是建议能够不停顿一口气读完,因为本来的体系性不强,读起来可能可能感受很多,但意义不大,假如不连贯的读,最后连这些感受也遗失了。

  且从作者想传递的他对美国两种关系的看法上说几句:

  二是容忍和自由,自由不是没有代价的,从自由的氛围上而言,自由意味着你必须尊重且容忍这社会上存在着的各种各样你可能并不喜欢的宗教,言论,和行为,正是这种容忍的牺牲给了别人自由,也给了自己自由。从自由的结果上而言,自由意味着会有人滥用这自由,但这并不意味着因为可能的坏结果就要放弃自由,这是在有选择的人和没选择的猪之间的选择了。

  当然成书尚早,没有经历过911的美国和现如今的美国可能差距大得多,再加上金融危机,现如今的美国的状态和之前也一定有差距,就连作者一直关注的辛普森案的主角后续又有发展,辛普森被判赔偿受害者家人钱财,并在2007年因多项罪名指控入狱,这当然不是在否定司法的公正,也许更让人坚信,自由和正义可以兼得。

  书中很多观点是作者的感受,或许限于作者的地位,或有偏差,不必较真。作为一种看法,读一读是可以的。

  美国离我其实不远,只是身处这样的国度总是会对远处的那个或被妖魔化或被贴以民主标签的国家产生好奇。不远,也就不必局限于书本,有时间去看看就好。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六):the Price of Freedom

  刚刚读完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之一,趁着记忆还热乎来分享下读书心得。

  对于美国的印象轻浅而模糊,去年五月份曾在华盛顿出公差。见到了一年半未见的闺蜜,从遥远的密西西比赶到首都,但笑容依旧灿烂温暖。闺蜜老公开玩笑说华盛顿不好玩,因为我们只能看dead memorial (死的纪念碑)。但苦于工作安排没能和他们去活力无限的扭腰玩儿。

  我有限的学习生活经历都在英联邦国家,在英国人眼中自己就是贵族,似乎含着几分对美洲新大陆的轻蔑。开始读林达的书是偶然,但读完似乎发现美(国)并不那么肤浅。

  读完整本书觉得美国人对于个人权利的意识着实超乎想象。也许这和美国国家的由来有关——为了推翻英国殖民地统治,而追求平等、自由和幸福。那种根深蒂固的把个人和政府当作矛盾的观念支撑着每一个美国人对自由的笃定追求。

  另外一个英美司法体系中比较有意思的就是陪审制度,似乎也是美国人民在追求自由道路上的又一重大努力。记得一学期的英美基本法课程结束时,老师问我们认为这个体系中的优缺点各是什么。作为缺点,大家异口同声的说是太复杂了。因为大量复杂冗长的cases注定这个体系对普通人来说很高冷,但是至于优点,每个人似乎都在和自己国家的司法系统作比较。虽然出国前并未学过法律,但是我似乎只有在英美电影电视剧中才知道陪审团jury这个概念。从电话号码簿中随机选几个断案人似乎有草菅人命的嫌疑,但是有英美法律常识的童鞋似乎都知道case里的推理智商正常的人几乎都能理解,即判决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这样说来陪审无疑最真实的代表着人民的力量。当然这些人的选择也有很多标准,比如不能和原告被告有联系等,并且法庭上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大法官充当裁判的角色,去维持秩序、决定证人是否该见陪审团。最后的判决是陪审团一致的意见,如果不一致则要重新再来,就像球赛踢了平局要从头决胜负。

  也许我们用三言两语还说不清美国这些追求自由的民主制度的利弊,但是似乎美国并不只是很多人所想象的自私自利、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至上的国家。也许还有更重要的个人之间的尊重、对个人自由的追寻。而他们为自由支付的代价,也许也是最大的。

  以前在谈到人权时,总会觉得西方人居高临下、对我们指手画脚。也许人权确实是西方对付中国的political calculus, 但是在反驳之前,我们必须先搞清楚他们所说的到底是什么。<END>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七):如果你未曾见过光明,你本可以忍受黑暗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八):经典的一系列书

  这真的是非常棒的一系列书,介绍美国的文化、历史,客观、不失自己的见解,非常适合像我这样对美国缺乏了解的人。

  这本书里,有这么几点印象深刻:

  比如提到,肤色和种族问题依然是个敏感的话题。而前阵子看的TED,有位演讲者呼吁不要color blind,而要color brave,可见,至今依然是敏感话题。

  4. 之前对于美国司法体系是一点都不了解。看罢辛普森案,才得以了解。陪审团制度让我大开眼界,生杀大权竟然掌握在普通民众手中。陪审员不得受任何法庭之外的干扰,不能凭自己主观的见解,只能参照法庭上检方与辩方的证据,用事实说话。

  在中国,被告从高一开始就处于舆论下风,而在美国,被告和原告都是平起平坐,就事论事。检方要提供证据,并努力证明证据的真实性,以说服陪审员,而辩方只要努力让证据不足以为信即可。

  什么是正义?司法是要维护正义吗?看罢次书,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有了颠覆性的认识。司法维护的不是社会正义,而是司法正义。律师有律师的职业道德,律师也不是要维护正义,而只是为雇主提供法律帮助,让雇主得到应有的权利保护。而是否正义,则应由证据抉择。

  一个人是否犯罪,和是否受到公正的审判要区分开来。

  5. 奴隶制是社会制度的罪恶,而不是种族的罪恶。黑白两种肤色的恩恩怨怨,其实都出于不应有的制度,只是碰巧黑与白区分开了而已。

  实际上美国言论的“市场化”(出自荷尔姆斯法官),与其让不同的观点像在市场上殊死一搏,让一方一定要扼杀另外一方,那还不如把这些观点言论抛入市场,让他们去竞争,看看到底哪一方能被大众所接受。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十):我们离他们还有多远?

  本书完成于90年代,距今已经20年了,在这个信息流通这么快、范围这么广的时代,我们对美国的了解还很少很少。大部分国人可能还只是停留在南联盟大使馆、911、大萧条、二战、驴象之争、种族问题上,而他们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的社会制度是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美国式的自由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可是我们和他们的生活还有多么大的差距?

  这些问题很多人不知道答案,如果我们不知道存在多大的差距我们怎么去追赶?靠那些有能力接触这些信息的“社会精英”么?

  读完这本书,有一个疑惑一直没有解开,就是:那些打下了江山的人为什么拱手把江山给了人民?这一定有具体的原因,以后继续研究,不过我宁愿相信是理想主义的作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