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隔间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隔间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23 03:01: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隔间经典读后感10篇

  《隔间》是一本由[美] 尼基尔‧萨瓦尔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4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隔间》读后感(一):没有隔间的办公室

  一块块隔板,就把办公室分成了无数个蜂窝般的小空间。在隔间里,我们似乎有了一定限度的隐私,又确乎依旧无分彼此、一览无遗。隔间不仅是个奇特的发明,也颇具象征意义。曾几何时,格子间象征的是以脑力劳动吃饭的白领阶层,掺有虚荣的体面;可其后,它却成了平庸无能的代名词,这是相较于拥有独立办公室的管理者而言的——当然在现实中,两者往往没有因果关系。故而,一份1997年、一份2003年的调研报告都指向了同一个事实:“在全部的办公室工作者中,格子间办公者对自身工作环境最为不满”。

  那为何不拆掉隔间呢?或者说,为什么会发明隔间呢?我们可以在尼基尔·萨瓦尔的《隔间:办公室进化史》一书中找到答案。萨瓦尔分析了办公室的每一步变革,发现被寄予期望的改变,时常伴随意料之外的结果。

  譬如,工业革命之后,层出不穷的现代办公设备据信可大大提升工作效率。远程通信、口述录音机、电报、文件运输管道,商业因之得以发展,企业规模也随之扩大。可是另一方面,员工的工作量显著增加了,这些设备间接催生出了新兴行业:打字员等文书工作,一个电话,文书们便得鞍前马后。在小说家辛克莱·刘易斯笔下,“这些节省劳力的设备不给任何人节省劳力,除了老板”。

  办公制度的变革也常常事与愿违,泰勒模型便是一例。弗雷德里克·泰勒崇尚按劳取酬,听起来非常科学公允:他雇人掐秒表,统计不同员工做同一个步骤的平均速度,从而替每个环节订下了“模块标准速度”。这是升级版的计件制,对于较为机械的岗位,的确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对企业来说也更经济:付出的每一分工资都有回报。然而弊端也很快显现,变化不定的岗位和工作需求势必要雇许多的管理者(掐秒表的),这使得泰勒模型变得不经济。

  隔间同样是上述两例的映射。人们羡慕少数拥有自己办公室的精英,厌恶整理办公桌上的冗余杂物,需要现代化的设计美学,“行动式办公室”是对这些诉求的呼应。几经改良,三面环“墙”的小空间就像一个个独立的工作站,隔板的角度可以自由调节,既简洁且灵活,大受欢迎。这与今日司空见惯的隔间有着微妙的差别,正如办公设计顾问弗朗西斯·达菲所言,隔板“’咔擦‘一声变成直角了”,行动式办公室变成了“一个盒子”,真是糟糕。它转而变成了僵化呆板的官僚体制代名词,让身处其中者无所适从:“把人们拉得足够近,以至于产生了严重的社交厌烦症;也把人们分开,让人们无法切身感觉到大家是坐在一起工作的。”

  在《隔间》一书中,萨瓦尔也在探索什么是理想的办公环境——尤其是当员工的素质越来越高,乃至远远超出了岗位需求(“知识工作者”之于机械劳动),高新技术更多地替代了人力、提升了效率,办公室新的定位是什么?未来的办公室会像那些免费提供一切生活物资,大可将公司为家的企业一样;还是一根网线连结,以家为公司的办公模式?其实这些都只是形式的变化,能否长久仍取决于对员工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的诉求的平衡。

  有一幅经典漫画,如此诠释平等和公正:三人站在栏杆外看球赛,所谓平等,是无论高矮,每人脚下垫同一只箱子;公正是矮个儿垫两只箱子,高个子不用,确保人人都能看见。就工作言,既有先天能力的短长,又需后天勤奋的付出。徒有平等或公正难以令人服膺,硬件也好,软件也罢,兼顾平等和公正,才能让人各得其所,甘心付出。如是,更不会在心里虚置“隔间”。

  ——戊戌年读尼基尔·萨瓦尔《隔间》

  《隔间》读后感(二):隔间里的一亩三分地

  现代社会,多数办公室工作的人都处在隔间中。隔间是每个办公室人的一亩三分地,这里半隐私半开放,这里记录着办公室人的喜悦和烦恼,这里占据了办公室人一生中最主要的时光。隔间何时兴起?又怎样形成今天熟悉的模式?尼基尔‧萨瓦尔在《隔间》中追寻了办公室的变化历程。

  早期的办事员可以算做第一代办公室人了。作为新兴职业,他们常常与文件和人打交道,为老板的生意奔波,却总因为区别于传统体力活的职业性质而受到质疑。他们没有工人那么强健的体魄,也显得缺乏自信。直到他们工作的价值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才昂首挺胸起来。

  随着城市商业规模的扩大,办公事务逐渐增多并且越来越复杂,办公室的规模也迅速扩张。两个问题随之而来,一个是工作效率,另一个是组织结构。雇佣的员工越来越多,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是老板最关心的问题;同时,人数多了自然需要相应的组织结构来管理。

  工作效率的问题,让泰勒脱颖而出。他的初衷是好的,旨在提高效率,然而方式的确有很大局限性。用秒表来记录和限定员工工作的完成时间,好似把人员当做机器来衡量、禁止他们思考、剥夺他们的主动决策权,现在看来这种方式显得过于冰冷、不够人性化。为此额外雇用了大批人员,也抵消了节约的费用。无怪乎人们说泰勒主义者是被“效率虫”咬到的人。

  组织结构复杂起来后,必然设置多层次的人员分级,进而诞生了负责中层管理的组织人。底层人员梦想晋升到中层,而中层组织人自有其烦恼。组织人是个特殊群体,以男性为主。他们必须懂得察言观色、迎合老板、遵循组织的规则,也不得不被禁锢在他们的小圈子中,哪怕妻子都被自动纳入这个小群体,必须顺应组织人的社交生活。一个不符合组织人标准的妻子,可能导致丈夫错失晋升机会。是夫唱妇随还是身不由己?组织人心里自有一杆秤。

  随着女权意识的觉醒,女性在职场必须面对更多问题。争取平等的工作机会,赢得同事的尊重,对抗偏见和骚扰,每一步都不易。直至今日,这些困难或多或少都还存在着。有些美剧女演员比同剧组的男演员续约更周折和艰难,也仅仅是为了争取同工同酬而已。女艺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普通女性呢。

  办公室的格局也随着理念的改变而改变。“行动式办公室”曾名噪一时,“办公室景观”也自有亮点,可应用最多的仍然是最普通的“实用款”。现在还能看到,普通的写字楼里,隔间往往千篇一律,屋顶逼仄、光线昏暗、空气沉闷、隔间狭小且远离阳光。有心的人时常自备一些绿植稍加点缀。

  而那些有名气的“别人家公司”,空间敞亮,饮食、运动、娱乐、生活等福利设施一应俱全。这正是办公室理念对人自身越来越关注的表现。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受重视。公司往往对人员的生活方面照顾得无微不至,而工作上则充分信任人员的创造力和自主性,开放灵活,弹性十足,赋予员工足够的自由。

  隔间的未来会怎样?它也许消失,也许改变形式,谁也无法准确预测。很多职业在十年前根本不存在,很多职业十年后也许不再有。隔间的未来,自然随着行业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大可以放飞思路遐想一番,这不确定性,也正是新希望的所在。

  2018.06.18雾凇

  《隔间》读后感(三):办公室:一种工业革命的产物

  作为工业革命产物的办公室,经历了短暂却又辉煌的发展过程。办公室与我们息息相关,有工作的人,大多都经历过办公生活,不过关于办公室的相关研究,却并不多见,而尼基尔·萨瓦尔从办事员阶层的出现说起,探讨了办公室的诞生、发展和面临的困境,其中还涉及着男女性别问题、空间设计创新以及未来概念等问题,涵盖了文明史、性别史、建筑史等理念,一本小小的书,却涵盖如此多的内容,可谓是以小见大。 本书的大标题为“隔间”,不过初始阶段的办公室,却并非隔间,作为工业革命发展的产物,彼时能够成为办公人员,不失为一种身份的象征,然而由于之前关于办事员‘女性化’的歧视,此时的办公人员并没有合适的定位,而且办公环境和建筑仍然处于初始的草创阶段;随后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建筑业获得发展,而大量公司也出现,甚至早期的跨国公司也快速发展,因而带来了办公室的一系列变化,包括公司高层建筑的出现,使得建筑面积增加,而工作人员的增加,也导致办公室呈现越来越小的趋势,隔间也在此时开始真正出现。而随着一系列杰出人物的出现,许多新颖和超越时代的建筑思维诞生,包括办公室内取暖、室内布局等概念,都有了颠覆性的改变,得益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办公室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并且不断创新。 看似光鲜亮丽的背景下,弊病丛生:不断扩大的办公室,以及战争带来的女性地位提高,使得许多女性成为了办公室职员,但由于传统以来女性歧视问题,在办公室的办公女性们,虽然拥有了新的职业和岗位,却仍然摆脱不了骚扰和嘲笑等歧视,这一问题也无法根除,只能有待于社会思潮的变化,可见办公室将女性性别问题明显化;而且随着后现代思潮的涌现,许多人对于办公室狭小的环境表示了不满,虽然新颖的建筑样式不读出现,但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多样需求。 因此,随着时代和观念的演进改变,办公室由初始的“先进产品”到现今的“伤痕累累”,饱受诟病,办公室为我们演绎了工业革命后相关产物的命运,无论如何,在历史潮流下,没有什么能够永久存在,随着社会媒体和个人自由的不断发展,办公室或许会消失,这也是作者在文末使用“未来办公室已死”的原因。 因此,我们不能不说,办公室与工业革命息息相关,由初始账房到办公室再到摩天大楼,成也工业革命,败也工业革命。而办公室演化的本质,也便是工业化的不断进行,对人们工作的影响,要想真正预测其发展,与其研究自身演变,不如了解人们的多样需求变化。

  《隔间》读后感(四):办公场所:阶级、性别与空间生产

  不管你——二十岁左右,接受了较为全面的教育的你——是否正在经历这种生活,想必你对这一场景不会陌生:一个男人或女人,早上被闹钟唤醒,十几分钟匆匆完成洗漱,穿上西装正正领带或拉直裙子,拿上自己的公文包,要么追赶公交,要么等候能够下一趟地铁;到了办公室,打开公文包,打开桌上的电脑,开始了久坐少动、甚少交谈的一天。

  当然,近些年流行的职场剧——不管是《杜拉拉升职记》《我的前半生》,还是《猎场》——为了突出连续多变的情节,往往会刻意制造出种种冲突。然而,在这熟悉甚至乏味的叙事外,一个独特的存在时常为人忽略:办公室本身或隔间。镜头一方面表现总经理等高层享有独占的办公空间,另一方面,普通员工则活动在彼此距离不远、相对嘈杂甚至混乱的空间之内。等级使然,无需多虑?恰恰不是如此。

  在《隔间》(Cubed: A Secret History of the Workplace)一书中,美国作家尼基尔·萨瓦尔对办公室以及隔间——以美国的为主——的前世今生进行了“考古”,从而为我们揭示出一幅现代世界的画卷:原本以农民、手工业者为主要成员的社会,逐步转变为一个农民不占主体、农业让位于工业大生产、以办事员为主要代表的白领阶层的兴起的现代社会。而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与宏观层面发生剧烈变迁——游行、罢工、革命、刺杀、改革——几乎同时进行的,是微观世界不断推进的话语归训。

  【从农民共和国到工业制造国:办事员们与白领阶层的兴起】

  今日常见的白领,前身为办事员,甚或“小文书”,迟至文艺复兴时期,银行业的蓬勃发展,“滋生了相当大量的文书工作”,这是目力所及能够看见的可以称为群体的特定阶层。早期,人类各大文明,大多以农业自立,就连新生的美国,在十九世纪初仍以农业立国——杰斐逊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日益连成一个巨大市场,伦敦的货物出现在印度殖民地,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追赶英国的美国,也不甘落后。而随着来自国内、国际订单的大幅度增长,原先作坊式的家族企业,逐渐让位于规模更大、细化程度更高的公司制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而办事员们,逐渐从小文书实现突破,具备了稳定的社会形象,尽管不甚积极,而具体的职责也不甚明晰。

  随着办事员人数的增多,他们似乎构成了一个阶级。然而,他们的身份认同,或许在无意间阻碍他们成为像蓝领工人那样的阶级。他们一方面暂时栖居在蓝领工人——整日干活流汗的形象——与高级职员——享受独立的空间,优厚的薪水待遇,以及体面——间的灰色地带,始终怀有向上跃进的希望,另一方面,他们也面临着或想象着坠入底层的危险。因此,吊轨而又可以理解的是,即便面临着生计威胁,他们始终不曾与蓝领工人结成同盟对阵资本家。

  【从私人空间到公共空间:办公室内的性别想象与身份焦虑】

  提到早期的办公室,不能不提及大量从事文书工作的女性,哪怕她们如今早已不为人所知。曾几何时,女性主要负责的领域,还是家庭这一私人空间。家务劳动不兑现工资,没有收入。然而,随着内战及其他战争的爆发,妇女更多走进了公共空间,并且开始从事特定有偿行业。无需太多精神投入的文书工作——当然,随着后来业务的复杂化,需要的技能也愈发专业,成了不少女性的选择(选择本身极其有限)。

  对女性进入原本由男性主导的公共空间——商务世界,包括精神层面以及办公场所这一物质层面——男性表示不安、厌恶、鄙夷、恐惧。当时不少电影、小说文本都或多或少涉及这类性别冲突(潜在或已经显现的,真实的或想象的)。有的倾向于夸大办公室内的性别政治,认为女性可以借助自己特殊的性别身份改变命运;有的则敏锐地察觉,原先的男性办事员,部分因为女性同事的出现而感觉自己的男性身份遭到削弱。

  在西进运动、重建时期中,美国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这种精神高扬的是一种“男子汉气概”,它以强调对外部世界的不断征服、据为己有为主要特征,漂泊不定的牛仔、盗匪以及流氓,成了时人眼中钦慕的对象。而穿着整洁衣服、头发梳得油光锃亮的办事员,身上更多体现着女性气质。这种本就脆弱的身份认同,当遭遇女性的入侵,自然面临着“同质化”的危险。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类外界的蔑视、自我的嫌弃,逐渐得到改善。

  【从效率至上到兼顾人性:空间生产、管理思想与治理技术】

  除了以上提及的内容,办公场所还涉及管理思想的演变与改进。这一方面,萨瓦尔着重强调了对办公场所本身设计的考察,包括建筑外观、内部的格局(涉及到重要程度不同的员工的办公位置布局)。因此,正如理论界的“空间转向”所表明的那样,空间非但不是静止之物,任由个体填充,相反,空间是变动不居的,它是生产出来的。

  早期,小文书的办公地与老板的办公地所隔不远,因此可以互相凝视,虽然地位有别,但是终究不至于全然的压制。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展开,公司制的兴起,大型企业出现,管理者与普通员工(包括办事员在内),很少、也不必有机会直接接触:命令的上传下达依照固定的顺序,一层一层上报。而与此同时,普通员工的办公空间,也经历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从聚在一起,方便老板的监视(特别是推崇效率至上的泰勒式科学主义甚嚣尘上那个阶段)到兼顾人性,尤其是个人隐私的需要(各种革新运动迭起的时候)。

  看似寻常的办公场所,其实大有文章。文化史的“考古”工作,其魅力或者意义就在这里:它不给我们提供宏大的关于世界如何演变至今的叙事,而是着眼细微、关注点滴,却能从中发现新的天地,使过去变得陌生而又熟悉。卢梭曾言,人生来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是否生来自由至今仍存在争论,但是置于我们身上的枷锁,即便不能完全解开,也要弄清,究竟是在何时套上的。厌恶隔间生活的你,如果拥有历史眼光,会发现自己其实并不孤单。

  《隔间》读后感(五):虚惊一场和黄粱一梦

  早上刚醒,我就已经经历了一波三折。梦见自己被公司解雇,通知书上的语气毋容置疑,我只能在震惊中接受,丧气的穿行在办公室里,跟认识的同事挤出勉强的笑纹;忽而看到解聘书上写的异常丰厚的赔偿金数额,又狂喜,摔门而出。正和朋友一起规划悠长假期时,醒了。

  最近在读《隔间》这本书,它从19世纪开始讲起,捋一捋办公室的进化史,以及白领是咋出现的。这本书我还没有看完,刚读到工厂or农场or其他什么有生产力的机构里,进行非体力工作的办事员们,从工厂里昏暗闷热的一隅之地,到终于在大厦有了自己的办公室,然而因为自己不从事真正的生产,常常被蓝领工人们以及当时的媒体奚落,这些办事员一面感到愤怒,一面通过较为浮夸的外表维护自己的自尊心。

  不过办事员们很值得赞赏的一点是,他们的行事准则是“自我提高”。“谁要是不希望自己今年比去年有所提高的话,那么他不是非常优秀,就是糟糕透顶,”这是一位生活在1850年的办事员在新年日记里写的,“人的努力没有停歇,若不比昨日好,今日则算退步。”努力之余,可见其焦虑情绪应该也不少。

  在那个时候,为培养办事员而开办的同步学校(parallel academy)在城市蔓延开,帮助年轻人掌握他们工作所需的知识,从而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自我教育成了办公世界区别于其他的关键所在,看来知识付费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很火了。也不知道当时的办事员们是否会想到,在一百多年后,人们仍对能够即刻变现的知识如痴如醉,只不过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的课程混合了不可说金融原理以及当代朋友圈传播裂变模型,最终成了知识传销怪胎产品,现代办事员们是否有收获我不知道,能肯定的是这些课程滋养了一大批知识贩子,没错我说的就是以X世相为代表的微课机构们。

  尽管办公室里弥漫着无意义的劳作以及无路可走的氛围,尽管“靠双手吃饭”的人们仍然掌握着世界,但办公室以及办事员的世界随着资本主义的壮大以及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而接近权力中心,像潮水一样,在那个年代,谁也无法阻挡。想想早上那个梦,或许我们现在也处于工作方式变化的边缘?隔间8.4[美] 尼基尔‧萨瓦尔 / 2018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喜欢书腰上的文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隔间经典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