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做工的人》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做工的人》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23 03:03: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做工的人》读后感精选10篇

  《做工的人》是一本由林立青 著 / 赖小路 摄影著作,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27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做工的人》读后感(一):林立青:为工人们写一本书,即便什么都不会改变

  到工地做监工,对林立青来说,是一系列偶然的必然结果。

  林立青从未想过自己会写书出书,对每天和砖瓦泥墙打交道的他来说,这件事太过遥远了。

  “读书读不好才去做工咧。”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网络上充斥着对做工的人的嘲讽和偏见。在大多数人眼中,最好的人生出路不外乎高考金榜题名、考上公务员,或是做企业家赚钱;而做工则是“底端的人”才会去做的事。连《商业周刊》这样的主流媒体也曾不无偏见地报道:“泥水工的周薪是10万块,比教授还多三倍”。

  “根本不是这样的。”林立青气不过,和他们在网上你一句我一句地吵,吵到后来,他发现网络上的人对做工一无所知。“既然你不懂,我就写给你看,写到你懂。”他于是写工人如何同路边卖槟榔的姑娘搭讪(“亏槟榔”),写工地上去参加宫庙活动的年轻工人“八嘎囧”,写深受工人们喜爱、酒精浓度10%以上的药酒“保力达B”,写工地上不受人待见的拾荒者。为了“展现工人的真实状态”,他将一篇篇文章发到网上。其中流传颇广的是《做工的人》的开篇《工地“八嘎囧”时代》,专写那些爱去寺庙中跳祭祀舞的年轻工人,在别人眼中,他们不学无术、乏善可陈,林立青想为他们正名,“他们有信念和爱,代表一种可贵的青年亚文化”。

  白天,他是工人师傅口中的“小林”,是位表情严肃的监工;夜晚,他变成“同情心没有泯灭的写作者”,把那些亲近的人、身边的事一一记录下来。

  外籍劳工们薪酬低廉、待遇恶劣,被用背心后面的数字来称呼。户外的钢筋板模工常在烈日下负重切板,太阳底下晒过的钢筋和皮肤一接触,便起了水泡,晒伤、中暑是家常便饭。如遇大雨,做室外防水、洗石的师傅不得不在雨后收拾残局,抽水,与泥泞争斗。外墙砌砖的工人为了保证砖与砖之间水泥砂的黏性,需用水浇红砖,水流到人行道或水沟中,又被环保局开罚单。电焊工大多饱受眼疾的困扰,视力退化,金属烧熔时的废气会使肺部纤维化。水泥工因为长期和水泥、沙、喷固精接触,易患皮肤病。打墙工的手部肌肉关节损耗严重。还有举着广告牌推销楼盘的看板人,日薪最低五百台币(约合人民币107元),当天领工资还会扣掉一百,没有买水、上厕所的自由,大多是游民、身心障碍者、受伤的工人或年老体衰的人。

  得知他在写一本关于他们的书,有师傅会特地找来,对他说:“你快来问我,我全部都告诉你。”然后从35年前第一天上工工资只有300台币讲起,“我听了快十年了,他们讲得不亦乐乎”。有的师傅不善言谈,不知从哪里讲起,却希望被问到,有问必答。

  书出版后,有师傅找到林立青,问他为什么不写他,为什么写得这么少。还有的师傅得知自己借钱的故事是用化名写的,不无惋惜地碎碎念:“要是用本名就好了,用本名大家就知道我活得很辛苦,就知道我已经尽力了,是因为世道生活不容易,我才变成这样的。”

  工人们的反应让林立青惊讶,也让他发现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多么不一样。“所以我只能用诚实的文字、诚实的主观才能引起大家的讨论和关注。你用太多虚假的客观,反而大家连看都不愿意看。”在他看来,文字和真实的力量恰恰就在这里——“有人的地方,文字就一定会有力量,它让我们重视,让我们聚焦,让我们看到应该要重新去理解、认识并且珍惜的情感、生命。”

  2017年2月,这本以工地工人为主角的书一经问世,便引发台湾读者们的强烈反响。虽然只是一本名不见经传的作者的处女作,却受到评论家纷纷盛赞,称他对工地工人的刻画“拓宽了台湾文学的向度……折射出阶级文化的厚度”;作家顾玉玲评价其“破墙而出”,她期待这本书的出现和林立青的书写能打破不同阶层之间的隔阂;金石堂“十大影响力”好书、Openbook好书奖“美好生活书”……一个个颇具声望的奖项也纷至沓来。

  荣誉称赞之外,批评声不断。有人质疑他的写作立场,认为他身为监工,无法真正平视工人们,夸大了苦难的成分。林立青了解这些质疑,他坦言自己有能力上的局限,“我不会比铁工更懂铁工,也不会比水电工更懂水电工,我没有办法突破这个极限”。他叹了口气,反问:“到底这样的文字应不应该写?能不能写?没有人可以回答。书写到底是要质疑这个人的存在、这个人的角度,还是书写本身?”

  《做工的人》全书以“我”串联,毫不避讳主观的介入。用书的序言作者、作家房慧真的话说,就是“他身在其中,也得分担那悲恨怨怒的一部分”——林立青想明白了:“与其为了保持客观中立、政治正确,不如诚实地把我的局限、我的视野、甚至我的偏见都直接掺在一起”。

  “你说一支笔、一本书、一个人能改变社会到什么程度,我是觉得太难了。可能问题会被人知道,但是真说改变,我不觉得自己有那个能量。我更不觉得自己有能力改变台湾对于劳工阶级的观点,那不可能,我们必须知道自己的局限在哪里。”

  唯一的改变可能是,《做工的人》出版后的翌年,一位铁工师傅出版了《做铁工的人》,他原来不敢写,怕没市场,现在敢了。

  《做工的人》的扉页,林立青郑重写下一行字:“如有雷同,请哀矜而勿喜。”

  这话来自曾子:“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孟氏任命阳肤做典狱官,阳肤向曾子请教。曾子回答说,在上位的人离开了正道,百姓早就离心离德了。你如能弄清他们的状况,就应当怜悯他们,而不要自鸣得意。

  林立青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便从这些故事中看到真相,即便得知了做工的人的苦衷,也不要高兴。因为,“这并不值得高兴,我也不觉得有什么高兴”。

  (作者:林立青 张畅 转自 《新京报书评周刊》)

  《做工的人》读后感(二):你过的是沉重的人生还是轻飘飘的人生?

  看毒Sir电影推送过一篇非影评文章,写信给一个因为要替父亲还债无法再过上精致生活而要自杀的女孩。毒Sir说,当轻飘飘的你,遇到了沉重的事,你只剩下了一个轻飘飘的选择——不就是死嘛。

  可是,这女孩遇到的沉重的事是什么事啊?替父亲还债,不能再买流行色号的口红,不能再买名牌包,不能再有说走就走的出国旅行,开始受到周围人的歧视……

  可是,你知道吗?这世界上,总是有人,一开始,或者从某一个阶段开始,就在过着沉重的人生。长期繁重的体力劳动导致各种病痛缠身,因为进医院太贵的关系,只能靠止痛药配着高粱酒饮下暂缓疼痛;在国外当劳工,从来没有名字,像你们叫9527那样他们的名字是背心上的数字;40度的高温以及天上下着瓢泼大雨的时候,只能在脚手架上继续攀爬,几乎躲无可躲;因为不懂法律条文,各种被坑骗背锅也不知道要怎样才能讨回公道;为了多赚几个钱,到遥远的城市去打工,远离自己最挂念的父母子女……这样对人生算不算沉重呢?以上种种人生,你可以在《做工的人》这本书中找到。虽然这是一本写台湾工地工人的书,然而这样的人,你身边有没有呢?为你做保洁的人,为你做安保的人,为你送快递和外卖的人……他们都是做工的人。

  他们因为背负着这样沉重的人生,选择了怎样的生活呢?喝过药酒以后,去庙宇祷告等子女长大后,自己还要能支撑;把自己做”外劳“赚到的钱通过同样的”外劳银行“即日寄回,给家人和自己宽慰;等暴风雨过后,坐下来喝上一杯,也敬下”人定胜天“;也会去买彩票,幻想中奖后怎么分钱的玩笑,也会去钓虾、泡三温暖,去吃个热炒放松……没有人做出那轻飘飘的决定,每个人都在负重中前行。

  我们跟这些沉重的人生有什么关系呢?Sir说,因为世上有很多正在沉重生活的人,不断制造那些能让你精致生活的东西,就为了让你活得轻飘飘,所以你才能活得轻飘飘。

  你还会无视他们吗?当你在地铁上看到背着大包小包行李的做工的人,当你在路边店里看到喝着便宜的白酒桌上只有一盘花生米的一群做工的人,当你看到衣着寒酸进到超市排队买东西的做工的人,你会投去什么样的目光?你是否还会避之不及?

  如果这些沉重找上你,你会怎么办?会像他们一样,承接种种,负重前行吗?不是要消费,不需要同情,从来没有阶层之分,都是人生。在轻飘飘的活着和死去面前,这种沉重得活着值得尊重和敬佩。

  读完《做工的人》,希望以后能去看到那些平常习焉不察的人,用心倾听那些人的痛苦与幸福所在。

  因为我们同是那些做工的人。

  《做工的人》读后感(三):原来作者是这样的人

  林立青的第一本书,竟然就是这本《做工的人》。

  这是一个在台北集市长大的孩子,父母经营着一个卖玉石水晶的小摊位,生意繁忙时无暇顾及儿子。在他成长过程中,最不缺的就是自由的养分。

  林立青爱出风头,频频跟老师顶嘴。有一阵子,又喜欢跟着一帮孩子溜出校园,去网咖打《星海争霸》。父母终于确认儿子不是读书的料,决定送他去打工,想让劳动代替说教,敦促儿子成长。

  15岁开始,林立青卖过花生和佛跳墙,当过面包坊的学徒,帮人组装过电脑。干了很长时间的体力活之后,他还是想读书,报考了专科学校。排在末尾的成绩,他只能去学别人剩下的土木工程。

  冥冥之中,好像一双手把林立青推向了工地。毕业以后,他在工地当了一名监工,到现在已经十年。监工身份让他成为最合适的观察者。他目睹过很多故事:劳工阶层的悲欢离散,与执法部门的来回博弈,还有工地上那些外籍配偶、槟榔妹、性工作者,以及“看板人”。

  于是,林立青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经历的工地百态,这就是《做工的人》 。

  《做工的人》读后感(四):傅月庵:不信人间耳尽聋——《做工的人》

  书有两种,一种软的,一种硬的。软书像按摩,读完后格外舒服,感觉世界真美丽,人生值得活!这类书多半出自“虚构”(Fiction),也因此就算写得又黄又暴力,又可怜又伤心,读者总可以自我安慰“假的,一切都是假的”,而放自己一马,然后浮想联翩,于是产生类如“暴力美学”、“黑色喜剧”这种矛盾显见的名词。

  硬书则不然,写来就是要让你不安,让你难过的。这种书往往属于“非虚构”(Non-fiction)写作。它像一盏远光灯,能照见你的视界盲点,让你窥见人性或社会黑暗面。迎光刺眼,直想逃避,却卡在“真的,一切都是真的”,遂无从闪躲,只得硬着头皮撞上去,痛上好些时候,然后更懂一些,视野更宽广了。

  软书的文字未必软趴趴,硬书当然也不必然硬梆梆的。但毫无疑问,其书写总要达到某种程度,方才有列入讨论的资格。

  《做工的人》,一本地道硬书,写来就是要让你不安,让你难过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做工的人》,或许更能看出这本书的意义:这本书像是一根针,或说林立青就是那个小孩,把国王的新衣,我们这个社会的伪善本质给一一戳破了。捧书翻读,随着他质朴而写实的文字,我们遂坐立难安,违和阵阵,假使你还有些许良知良能的话。

  林立青是个“监工”,监护工地使照图施工之人。他既在劳动者之内,也在劳动者之外。因为在劳动者之内,此书遂不得成为“田野调查”,而是纪实文学,工人不是一个研究目标,真实程度毋庸置疑;因为在劳动者之外,他得能鸟瞰、前瞻,此书观照面遂够远够宽,足以描绘出一个阶层的结构、流转、困境与挣扎。若你刚好也读过梁鸿的《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皆人间出版),当更能体会这种身份的暧昧性,不但赋予作品充足的真实性,也让作者的吶喊或谴责有了更大的正当性。顺带一提,《湾生回家》作者所以必得捏造身份,其关键或也可由此探索。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工地主任自来那么多,出身社会中下阶层,而能提笔为文者当也不在少数,为何这样一本书到了这个时候才出现呢?

  算算作者的年纪,1985出生,34岁。他出生两年后,台湾解严。有形桎梏逐渐涣散,台湾民主运动风起云涌,禁忌一个接一个被击溃。他是典型“解严后第一代”,成长过程里,自由、民主像空气、水、阳光,一天比一天供应充足。即使未必有“阶级”理论启蒙,因为思想一无禁区,亦自有“公义”启发。

  他从小是名文青,爱读能写,出社会走入工地看多看愤了,遂觉得应当代替这些“无力者”说说话(甚至还曾很热血地上书领导人,结果自然可知)。也幸而此时已到“自媒体”年代,于是他破墙而出,在脸书发声,写劳动者的生命样貌,写足也写活了围绕工地的各种匠工、小工、包商、娼妓、外劳、拾荒者、广告牌人、便利商店店员……大至工作环境、雇佣条件、剥削结构,小至烟酒槟榔、透支借贷、医疗手段、宗教信仰,甚至对于政府部门的态度,无不涉及。这些文章为我们揭露了习焉而不察或懒得一察的真相。“起向高楼撞晓钟,不信人间耳尽聋”,果然,人间未尽聋,从数字到纸本,于是我们有了这样一本少见的好书。

  此书出版后受到年轻一代热烈回响,始终盘踞畅销排行榜,新书分享会更是挤得水泄不通,等待作者签名者排过一圈又一圈。这样题材的书,这样的响应,毋宁是种异数:年轻世代,已然自我形成一种价值主体,对于社会公义也自有其追求,时间继续走下去,“转型正义”或仅是其中部分而已。更重要的是,身上犹残存“戒严病毒”,早已“工具化价值”的吾辈老者或当准备让出舞台了。“新松恨不高千尺, 恶竹应须斩万竿。”很多事,迫在眼前。

  一本书让我们望见了黑暗,也让我们望到了天光。“无论你们是谁,我一直都依靠陌生人的好心而活。”(Whoever you are,I have always depended on 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阅读此书时,不断想起田纳西·威廉斯名剧《欲望街车》(A Streetcar Named Desire)的这句话。仅靠“好心”、“爱心”、“慈悲”是不够的,更无从改变结构,走出恶性循环。

  ——以上,傅月庵老师为《做工的人》所写书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