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工蜂》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工蜂》读后感10篇

2022-03-12 11:12: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工蜂》读后感10篇

  《工蜂》是一本由廉思 编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4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工蜂》读后感(一):大学教师不容易!

  大学老师,作为员工,需要管理;但作为脑力劳动者、精神与思想的传播者,需要宽松、自由的环境。如果每天为了评职称、评教、科研、升职忙的晕头转向,哪里有时间与空间去思考、去实现自我精神超越。解决好这个矛盾,需要智慧。可以肯定,沿着现在的路子走下去,大学精神将永世不存!

  《工蜂》读后感(二):主题吸引人,内容一般

  从图书馆借了书,花了一个上午看完了。

  这是个非常值得研究的主题,不过书中的探讨深度不够。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内容是对青年教师的调查报告,看书里说原来的报告很长,但是他们为了通俗易懂和避免透露敏感内容只发布出了一部分。

  剩下的部分包括对某些青年教师的访谈和某些名人对该问题的探讨。那些名人探讨的部分还是不错的,不过这些内容貌似网上都找得到。而对青年教师的访谈部分感觉质量不高,没有问到一些具体的个人问题,都是一些大而化之的例如你对中国梦看法的问题。另外,据说还有一篇访谈直接是抄袭的。

  不过对于关心这个主题的人来说这本书还是必读的。

  《工蜂》读后感(三):市场经济下青年教师的选择

  总结一下自己找到的关键点:

  1. 学历资本在阶层晋升中的贬值

  2. 市场经济已经让传统士(知识分子)的地位下降很多

  3. 青年教师压力源:科研,教学,收入,职称

  4. 社会思想的冲突:传统乡土,马克思,西方普适

  5. 本科教学只是让学生拿学分而已

  结论:想过好的生活并且搞研究,此路不通,除非你能秒杀众人。我们的施一公教授都说青年教师太难,他也只能大声疾呼了。

  解决方法:与其在学校沦为教书的机械工具,与其一天写基金要钱报钱,与其一天没时间做研究。。。

  不如直接去企业挣钱,做点产品,这就是市场经济下青年教师的选择

  《工蜂》读后感(四):三年磨一剑,给大学的礼

  这个时代,出书比印书快。

  小时候总是会被爸妈教育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蜜蜂神马的,然后心里就在憧憬说做一个老师是有多伟大。

  再长大一点就开始憧憬大学。从雅典学院到穿着袍子(毕业服而非魔法学院=-=)的潇洒......

  大学了,由于长相悲剧地停留在了高一再无改变,因此对于"大学生”的荣誉待遇也并没有享受过几次......

  只是教授们,各有各的故事。

  立志有朝一日出书写传,写这个时代的老师,写我的大学。

  今日,却有一本“倚天剑”横空出世,了了朕多年心愿。

  再见我的大学!

  我的老师,您可还好?

  《工蜂》读后感(五):还是一推

  一推,为廉思团队耗时三年所付出的一切;二推,为此书所提出的另一个我们熟悉却不熟知的群体;三推,为书中的对话录,前辈们的今昔对照与对现实的思考非常值得一读,是书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

  就像蚁族一书出来后,不少人也批评调研的不规范,但高校毕业低收入聚居群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全然不因这点受到影响。

  对于这一类书,我想更多的当是鼓励,至少大多数普通读者并不关注数据。在学术上,恐是囿于诸多现实条件,才没有达到专业人士追求的严谨与规范。力求则已。

  深访和报告的重要性,暂且不论,个人觉得对话部分是难能可贵的突破。

  时下烂书真的越来越多了,这种费尽心力去做的书,会在假以时日突现自己的意义与价值。

  《工蜂》读后感(六):读书摘引

  憋杀的时代,更是闷杀的时代。学生忙着考证,反正都能及格,没必要在课程上花那么大功夫。学生不认真听,教师不认真教,老师学生之间的鸿沟难以跨越,教师只能从传道授业解惑只剩下授业一项。大学教师压力在科研上,科研压倒教学。全国大学一刀切,电大和北大用同一把尺子来丈量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大学是个大衙门,行政化日趋严重,高校做行政虽然考核比教学人员容易,但日常工作穷于应付、越来越忙得焦头烂额。大学又是个小世界,业内帮派林立,课题和核心期刊都掌控在大佬手中。教师用国家统编教材、集体备课,似乎讲什么都要立正稍息齐步走,用教学督导委员会来监督教师教学。为了抢课题,诱导教师做同一类研究方向,不管教师是否有学术兴趣,也不管课题是否真正有学术价值。并非教师不想为往圣继绝学,而是现实把教师变成混口饭吃的小市民。

  《工蜂》读后感(七):又翻工蜂

  因为某大,因为安全,工蜂选择低调出世。这本描绘所有人小时候“最尊敬的人”的书已经不在热销之列。

  廉思曾经满怀信心的说过:工蜂不是一本畅销书,但是一本长销书。对于一个梦想用笔杆子圈点当代中国的一小撮人。有这样的淡定难能可贵。

  只是这个时代都在挣扎,于是描绘挣扎的人海中若干挣扎的群体便显得颇为痛苦。当事者痛苦,观者又酸,以其为顾影自怜。

  个中滋味,点滴在心头。

  曾经信誓旦旦说要且行且彳亍,也说要守望中国、守望当代,而今,改革之代,惟拔剑四顾,说句:手中有书,心中有笔,万事不惧。

  礼!

  《工蜂》读后感(八):也许因为熟悉,所以没有惊喜

  还有两页就要读完,可合上书,却很难回顾出鲜活的面孔。高校教师的困境无外乎:考核不合理(惟论文论);晋升论资排辈;行政事务多。当然本书还是极力把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良心这一点突出来描述,然而让人遗憾的是,掩卷后仍然没有一件事涌上心头。书中没哪位老师为民情愿,多作为围观群众而已。其实这不难理解,作为体制内的人,高校教师谨小慎微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这本书很好读,基本上就是一个个人物小品,文笔流畅没的说,人物形象并没有立住。所以不禁想,这是不是高校青年教师为了表明自己的困境,通过此种方式证实而已呢。可这种描述本身的影响力度有多大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后半部分,明显有了内参的意味,短小精干的4字语,明显通俗易懂的论述还是彰显了人大人写内参的功力。

  至于对几位老一辈高等教育耕耘者的访谈,明显也是怀恋80年代的架势,也并没有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都推崇同行评议制度,可在中国未能推行,原因何在,是否能够破解,却再无论述。

  总之整部书给人的感觉,不像论文像新闻。

  《工蜂》读后感(九):学术研究需要更好的规范

  学者廉思最近出版了《工蜂》一书,主要是探讨大学年轻教师的生存现状。与其此前的《蚁族》思路一脉相承,布局也相当类似:前四分之三为各种个案与访谈,形式类似于报告文学;最后四分之一则是一份有点学术研究味道的调查报告。

  《工蜂》的问世,我们曾有不少期望,原因是高校年轻教师是一个清晰的研究对象,调查能做得比以前更为规范些。可惜的是,这与我们的期望有一定的距离。廉思团队这次在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广州五个城市的高校年轻教师中发放了5400份问卷(数据引自《工蜂》第237页,下同),其研究方法采取“滚雪球”的方式,亦即通过已接受调查的参与者介绍其他受访对象。然而,如此抽样,除非研究对象数量少而样本数量大,否则所抽样本很难有足够的代表性,据此所得之结论虽已赚尽眼球,但其现实意义有相当局限。

  《工蜂》在研究方法上的问题,在其调查区域及高校类型两个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工蜂》调查的是高校年轻教师,这是一个身份清晰、容易划定边界的群体,因此调查区域的选取有必要反映全国2101所高校的基本分布(地理位置、专业类型、行政级别等)。很遗憾的是廉思团队惯性地按城市抽样,未有理会全国高校的地区分布,好几个拥有大量高校的省均未触及。例如,全国共有6个省拥有超过一百所高校,包括了江苏(126)、山东(126)、广东(117)、河南(108)、湖南(105)以及安徽(104)。这六个以数量论称得上教育大省的地区居然有五个不在《工蜂》的样本之中。即使涉及到了的广东,样本仅覆盖广州一城,朱清时任校长的南方科技大学(在深圳)和李嘉诚捐资的汕头大学均被排除在外。

  高校类型方面,被俗称为“重点大学”的纯211工程院校一共有107家;同时是985及211工程的大学则有39家,相当多设在京沪两市。换言之,这两类重点大学占全国高校的比例不过5%及1.8%,但在《工蜂》的样本中却高达18.5%和11.1%,如果同时考虑到京沪两市回收的问卷样本占全部问卷的28.9%及23.2%的话,恐怕仅仅从研究方法上看,这个抽样值得改进,因为大量所谓的“二、三流”地方院校被一批处于京沪的高级别大学代表了。

  高校年轻教师的现状与这个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这一点笔者相当认同。然而,把那些在一线城市顶级高校里年轻教师的生活与工作情况,等同于身处于不同省市不同级别院校里的所有年轻教师的共同情况,恐怕甚为不妥。这种调研,应该更加依靠一些通过扎实的研究方法采集回来的数据,这些基本步骤从无捷径可走。

  21世纪经济报道 陈永杰 2012-09-27

  《工蜂》读后感(十):很差钱是大问题

  与现在的教授相比人们对民国时期的教授抱有更多的敬意,很大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独立精神和耿介之风。 像刘文典飞踹蒋介石,傅斯年弹劾孔祥熙宋子文,这样的事情现在已经很难想象了。这种知识分子的风气,和当时的政治环境以及高校独立有很大的关系。 同时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 民国教授充足的薪金保证了即使不阿谀任何权贵也可以保持有尊严的生活。例如,胡适1917年给母亲的信中称自己的月薪有280元,租18个房间的四合院只需要25元。相比与普通劳动者,胡适的薪水高出数十倍。具体一点,和当时毛图书管理员的8元的月薪相比,胡适的月薪高出了30倍之多。

  反观现在年轻教师,月薪(北京)只有3000~5000元。考虑到家庭和将来的孩子这点钱基本上是不够花的。 为了增加收入,年轻教师只能在外兼职或者依赖于大教授手头的项目。导致的结果,或者是降低了年轻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的投入,或者是降低了年轻教师在学术研究上的独立性。而且匪夷所思的报销制度以及傲慢的行政官僚也进一步耗费了年轻教师的精力与心力,并且经常令知识分子斯文扫地。

  相比之下,美国助理教授境况要好很多。平均来说助理教授的年薪大约有8万美金,是美国人均收入的2倍,和工业界的博士起步薪金基本持平。不仅如此,为了鼓励助理教授能够开展独立的科研课题。系里一般会给年轻的助理教授提供实验室和研究的启动资金。例如普林斯顿大学为当年成功应聘助理教授的施一公提供了面积达200平方米的工作空间和近50万美元的启动基金。

  相比于美国的助理教授,中国的年轻讲师另一个劣势是不能带学生。只有到副教授才能带研究能力有限的硕士生。升为教授并且成为博导之后才有资格带博士生。这样的制度安排严重限制了年轻教师开展独立研究工作的能力。当然了,对于缺钱缺项目的年轻教师来说,即使能够带学生,也很难找到经费为学生做研究提供支持。

  薪资和经费不足可能还会导致另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逆向选择。一般来说国外的优秀留学都希望能够在国外的高校中获得教职,如果拿不到教职,退而求其次,他们会选择在国外大公司的研究所工作。 真正能力很强,选择国内高校工作的博士毕业生很少。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薪金低、缺乏独立研究的经费与资源。这个不利因素会导致招聘进来的年轻教师整体水平偏低,也就意味着十几年之后教授的整体水平偏低。一方面低水平的学术环境很难吸引到一流的人才,另外一方面二流的人才也很难招到一流的人才,甚至会阻碍一流的人才的进入,最终导致人才的逆向选择。

  虽然有很多负面因素,大学教师的整体科研与教学的水平仍然在逐渐提高。基于生活和研究中的有限观察,平均而言,年轻的老师相比于老一辈的教授视野更为开阔,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也略胜一筹,研究能力更强,对各种新思想也更加包容。 同时高校的改革也在逐渐推进。中南大学近期进行了更为侧重科研的改革。在新的制度中,讲师可以专心科研不需要上课,而且只要有项目支持讲师可以带学生。改革成效如何值得关注。 另有一消息说国家计划大幅提升高校教师薪资水平,同时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管。消息是否可靠笔者难以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倘若真的能够成功推行,定会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进步产生明显的助力。

  泱泱中国13亿人口,论聪明与勤奋的人口数量,当冠之全球。 长期来看中国定然会出现大量的世界一流大学与学术大师。希望这一天能尽快到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工蜂》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