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哀乐中年》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哀乐中年》经典观后感集

2022-03-11 10:33: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哀乐中年》经典观后感集

  《哀乐中年》是一部由桑弧执导,石挥 / 朱嘉琛 / 沈扬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哀乐中年》观后感(一):【哀乐中年】——民国三十八年的中年危机

  很久很久没有看过这么棒的电影。在【哀乐中年】后又看了一些别的,但是那种惊呼“好”和“好看”的体验几乎没有。【哀乐中年】里,我可以说找到了李安和杨德昌的根源,找到了小津安二郎所不能及的叙述方式。最重要的是,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拼命想要干涉父母生活方式的想法。

  石挥饰演的陈绍常是一位小学校长,妻子去世后独自抚养着三个子女建中、建平、建英,同时还要接济姐姐和外甥。一次扫墓中,他见到了挚友刘之权和他的女儿刘敏华,同时也目睹了敏华是如何被后母欺负虐待。为了孩子,他便断了续弦的念头。清贫的日子里,他过得倒也是自在舒坦。

  多年过去,建中娶了银行经理的女儿,事业节节高升,但他却只想让父亲安心在家做一个“老太爷”,绍常为此常常感到苦闷,只有已经长成独立女性的敏华理解他,劝慰他,两人也在每日的相处中产生了感情。

  当陈绍常对一众子女说出他想要与刘敏华结婚的想法之后,他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全体家庭成员的反对。影片的最后,陈刘二人来到建中为他五十大寿准备的豪华墓地处,重新建立了一所小学,开始了他俩的生活。

  五四之后乃至今日,青年人挣脱父权控制的“斗争”从未停止过,而【哀乐中年】却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挣脱子女控制的父亲的形象。诚如许多“为了子女好”的儿女一般,以建中为代表的子女所做的,也无非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父亲身上。

  影片有几幕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个是建中和家境优渥的未婚妻走在路上,看到父亲坐在路边理发刮脸,建中第一反应是装作没有看到,怎奈父亲喊他的名字,他只得不得已去打了招呼。事后他直言,“爸爸,你这个人真是糟透了!”怪罪父亲的不体面。

  另一幕是建中已经功成名就,看不过去父亲依然天天挤电车去上班,便要他辞职做个老太爷。陈绍常认为自己的年龄还没有到做老太爷的地步,建中却说道:“一个人该不该做老太爷不是看他的年龄,而是看他在社会上的地位。”在他的眼中,他自己已经是一个极具社会地位的人,而他的父亲也理应在家做个老太爷。

  建中并非是一个反派,也并非一个不孝的儿子,他唯一的缺点恐怕就是太过虚荣,常常觉得父亲的生活方式和他这个银行经理的身份不匹配,便强制父亲按照他的意志生活。但是他这些举动究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是真的为了父亲好呢?恐怕两者都有,甚至更多的是为了父亲好——让父亲不再操劳,让父亲过上令人艳羡的生活。

  这和许多父母一定要孩子学习成绩好,一定要孩子乖巧懂事的性质差别不大,绝大多数父母都是愛孩子的这一点是一个共识。因为对自己的父母和子女怀有爱意,所以要让他们用最佳的方式来生活,而什么是最佳的方式,这个话语权则往往取决于父母和子女中更有经济实力的一方。所以我们看到,上述第一幕过后,陈绍常在街头哑然失笑地反问自己“我糟透了?”在第二幕中,陈绍常也是接受了儿子的理论,开始了他的老太爷生涯。

  而用一种自己不认同的生活方式去生活着实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陈绍常忍不住选择了反抗。这种反抗和【家】中觉慧的反抗以及【玩偶之家】中娜拉的反抗是相似的,都是一种进步的意识对腐朽的意识的反抗。作为一个中年人,陈绍常认同自己小学校长的工作,也没有因为儿子功成名就就认为他有多么了不起,反倒是在广播中听到建中自吹自擂地演讲心生厌恶,感慨出“现在的人,怎么都像我儿子这样”。他对所谓的社会地位没有兴趣,只是觉得自己并没有老,自己依然可以工作,在这一点上,敏华是他的知音。

  而建中即使是青年人,思想却十分腐朽,浮夸虚荣的作风着实令人生厌,而他自认为对待父亲好的方式也必然是不为父亲所认同的。在陈绍常五十大寿的那天,他送给父亲一块豪华的墓地,本以为父亲会高兴,没想到却惹来不快。当父亲出走,在那块墓地上重新兴办起小学的时候,实在是让人感慨究竟是谁在给谁送葬?诚如敏华所说,“他们不是年轻人,他们只是一群未老先衰的人。”

  以老无所依为主题的电影有很多,而它们往往像一声叹息,只是道出了衰老的无奈。但在六十多年前,【哀乐中年】中的陈绍常却宛如一个先贤走出了自己理想人生的第一步。

  青年人的角色和女性的角色常常是反抗的,中老年角色的反抗性却少之又少。青年人的反抗常常是充满希望的,是浩浩汤汤的,而女性和中老年角色的反抗却不得不留下“某某出走,然后怎样?”的问题。

  “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这部电影不仅看起来丝毫不过时,在我看来,它甚至依然领先于现今的时代。我暂时不想去想绍常和敏华日后的生活,我为这部很“左”的电影打100分。

  《哀乐中年》观后感(二):哀乐1948

  电影里有句话,女主角对着年过50的男主角说:

  “是啊,我们中国人真是一个奇怪的民族,对于死看得这么重要,而并不讲究怎么样好好地活下去。”

  电影中,旧社会的生硬气显得很自然,很平和。而对于1948,我们一直只知道抗日战争的结束和解放战争的进行。脑海中都是黑白画面里的断壁残垣,炮弹和农民,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都是落后的农村风貌。电影却展现出当时中国国民党统治区域下的城市风貌和城市阶级的生活。1948的中国,依然有对于生命的思索和进步的社会,依然有吝啬的银行家,无私的教育家,依然有对生命的歌颂和对爱情的追求!真好!

  我们中国人,真是个奇怪的民族。

  《哀乐中年》观后感(三):学文科比学理科轻松

  让人会专门跑来写影评的一部电影(相比较现在大多数商业电影都已没兴趣写影评的,最多写个已阅)。49年的电影,我是17年来看,中间差了快七十年,不能说里面的思想超前,只能说其实从古至今人类那些事都是大同小异的,或者说这么多年了人类的科技方面确实取得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人文方面确实没太大变化的,就如我题目所说,学文科就是要轻松些啊,反正变化是极小的,理科工科就比较难了,得时刻学习,一不小心倦怠了就会落伍,被时代抛弃。男主真是一个双重标准的人呀,正如女主后妈所讲的:当年男主说女主相亲对象年纪太大,都可以当女主父亲了而反对这门亲事,那你自己呢?不也是可以当女主父亲了,而且还是你朋友的女儿,你怎么下得去手哦??不容置疑,编剧肯定是也和一年龄相差悬殊的女子结婚相爱了,所以出个这部电影先行给自己洗白白,鉴定完毕

  《哀乐中年》观后感(四):《哀乐中年》:来自1948年的震撼

  课堂讨论这部电影的时候,一位同学一再地说:“这是1948年的电影吗?这真的是1948年的电影吗?”惊愕和难以置信的背后,是来一部老电影带来的震撼。

  可是在这年头,没有宏大的叙事,远离纷乱的时局,《哀乐中年》却打算讲述一个中年教师的生活。主角叫做陈绍常,投身教育、开办小学、当了校长;为了儿女不受罪情愿几十年不续弦,辛苦抚养孩子;对姐姐和外甥则是慷慨解囊。一个好老师、好父亲、好亲戚,传统中国的好男人,大概就是这样了吧?后来陈校长的儿子过上了上流社会的生活,就把老头子拉去做了“老太爷”,富贵了,却很无聊苦闷。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曾想:这片子大概是个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老教师屈服于商人,道德理想让位于货币权力,美好过去一去不返,怀念忧伤却无可奈何。但这种猜想随着陈校长最终冲破家庭的种种反对,毅然回到学校教书,并且终于顶着压力和年轻的女老师敏华结婚而证明是错误的,当陈校长和敏华略带羞涩地相视而笑的时候,我知道影片所所包含的远不是文化保守主义。

  对子女亲属的付出,对开办自强小学的执着与对名利的淡泊,甚至对友人子女的关心,让陈校长这一形象显现出仁爱宽厚、忧国忧民的传统士大夫的民族特质。但真正的博大不拒绝进步:从善如流地改掉打学生手心的习惯;对子女采取婚事顺其自然的开放态度,以至最终——竟像五四的热血青年一样——冲破家庭的重重束缚与所爱的人终成眷属。打手心意味着师生人格的不平等,父母决定婚姻意味着婚姻自由的丧失,改变这些正是对人的自由、平等的认可;追求自由、自主的婚姻,则更是对个体人格、价值和尊严的关怀与肯定。在这一点上,启蒙与进步的历史行程清晰可辨。但所有这些,又仍建立在传承和延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当陈校长和敏华在简陋的学校里抱着新生的孩子相视而笑,当匡济天下的宏伟命题与个体生命的愉悦幸福交汇在一起,谁又能说这里没有人间的温情与美好的希望?

  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学习和汲取他者的紧迫感曾一度让国人怀疑自己的历史与文化,往往把西方文明视为生机、活力与先进的代表而把古老的东方文明视为衰颓、过时和腐朽。而《哀乐中年》却告诉人们:民族与文化的生命力不会枯萎,接续自己的优秀传统仍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选择。从苦闷无奈到生机勃勃,陈校长的哀乐中年诠释了远为宏大的命题。而反观他的大儿子,不管如何走红十里洋场,不管如何富足气派,不管如何掌握新潮的生活娱乐方式,却依然透着虚伪、自私的腐朽气息。西方与东方在这里不再是先进与落后的线性先后关系,而把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与启蒙和进步的历史主题联结在一起,或许正是影片的深刻之处。

  尽管有这么深刻的主题,影片却依然具有十足的观赏性和娱乐性,难得的“好看”的国产片。从美学的类型上说,影片大致还属于优美的范畴。大部分篇幅用来描述了陈校长对“老太爷”生活的不适应,充满了幽默风趣的喜剧色彩,最后一段落讲陈校长和敏华冲破重重阻力结成连理,依情理应该有些沉重,但是影片也刻意避免加以渲染,处理得相对淡化,以符合整部片子的风格和基调。

  其实,影片主角的生活并不平坦舒适。自幼丧父,备受后母欺凌,终于离家出走,敏华走过的是艰辛的人生历程,而与子女决裂追求自己的婚姻和幸福,陈校长内心也未尝没有酸楚。事实上,敏华幼年丧父,缺失父爱的关怀和保护,在那时对她关心爱护的“陈叔叔”在她幼小的心中留下了正直、善良的形象。她对陈校长的敬畏和依恋,不啻是对这种道德人格的肯定和归依。反过来看,陈校长退休后的生活百无聊赖,寂寞苦闷,死气沉沉,而年轻、开朗、富有活力、追求自由的敏华恰恰带给他的生活以生机。因此,道德话语和人格追求,本来就融汇在爱情之中。而所以他们能够冲破重重阻力而结婚,所以能在开办学校的贫困艰辛中感受到幸福,又仍是那种“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儒家精神的延续和显现。可见,优美的背后有崇高:惟其优美,影片给人愉悦欢快的观感,惟其崇高,这种愉悦又不致流于浮浅和空洞。而这,大概是《哀乐中年》在美学风格上的独特和精彩吧。

  关于影片的手法、技巧方面,历史系学生也不甚了解,但是就观影的感受而言,确乎可以感到影片拍摄上的拿捏自如,推拉摇移、场面调度、长镜头等等都恰到好处,还有重复式蒙太奇的一再运用,画外音与画内音并现的场景,都让人印象深刻。

  印象最深的一处手法,是展现陈校长试着学习、体验新娱乐方式的一组闪回镜头。画面迅速地展现出陈校长试着养花、养鸟、钓鱼等娱乐活动,脸上充满了不解和懵懂的表情,充满了喜剧色彩。

  展现人对外部世界的荒谬感,这跟西方后现代艺术有些相通。但是,又依然不同。那种彻骨的悲凉感,那种无从解脱的无可归依感,在这里依然是不存在的,这里的嘲讽和解构,依然是与肯定性的价值联系在一起的。国家民族还面临生死存亡,黎民百姓还在水深火热中,远的不说,陈校长的自强小学还处在发不出工资的困窘中,让他如何能安心享受这些情调和娱乐?在对纸醉金迷生活的厌弃背后的,正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奉献精神。因此,在荒谬感背后的,依然是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理想和方式。而把来自于西方的电影艺术技巧服务于中国式的道德理想的诠释和建构,影片的技艺也着实让人难忘。

  同很多伟大的文艺作品一样,《哀乐中年》上映的时候也备受冷落。是的,这是1948年,这一年,谁会去看电影呢?救亡压倒启蒙,政治笼罩思想,时局窒息文艺。这大概是上个世纪中国文化人挥之不去的阴影。但是,中国电影人没有退场,他们还在发出自己的声音,去讲述一个哀乐中年的故事。中年——不同于血气方刚的青年,不同于暮气沉沉的老年,他们该是社会的中流砥柱。这会是一个隐喻吗?就像梦里的中华——不是新生的现代工业文明,也不是腐朽而保守的农业文明,它欢迎启蒙和进步,却依然保留自己伟大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当时局的纷乱平息,当社会变革的阵痛消逝,这个古老民族仍将以它富有生命力的健康精神走向世界,成为后现代人类文明的引领者?而这,在纷乱难熬的1948年,仍是优秀的中国人美好的期许和坚定的信念?来日不可知者也,但中国电影人仍在最坏的年头里坚持发出自己的声音,而这微弱的声音,至少已足以震撼六十多年后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电影史选修课上的年轻观众们。

  《哀乐中年》观后感(五):这个片子,实在太“进步”了

  看了些片子,石灰 这个家伙思想“进步”性已经超过 世界水平了,已经不是中国的问题了

  这个片在教育,婚姻,事业都有绝对超出当时世界水平不少的“先进”观念。

  当然了, 有很多方面,“跃进”的有点过头了。但是当时中国影人拍出这一系列电影

  真的很了不起,完全颠覆了我对于中国的看法。这种感觉很复杂,但总体还是积极的,甚至可以说是震撼的。

  另外我承认我很喜欢这里面哪个女教员,十分好的模范.让你知道什么叫做“开放,进步”,现在很多人曲解了这些概念

  从个人气质讲 ,她也很漂亮,那时候几乎没什么整容,妆也够谈,可以放心去爱慕了。

  同类型的还有 青春之歌里面的谢芳,我也爱的不行。

  对了,这个片和黑泽明那个暴力分子的“生之欲”比较起来怎么样啊。。?

  据说那个片子也是说老年男性的生活问题。

  《哀乐中年》观后感(六):华语影史十佳之一

  影片最让人惊讶的莫过于儿子“摇身一变”为银行职员。当姨妈要把表哥送去百货公司当销售员,儿子的这一行为先以愿望的方式从嘴里说出。桑弧用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蒙太奇:镜头先从上至下移过儿子全身,再反向——一个穷学生就“变身”为穿西装、打领带的职员了。惊讶的不只在手法的简单,而在于它不是幻想,而是事实。

  当观众正等待一个镜头将他们带回原点的时候,这种等待慢慢地转变成自我怀疑:他们最终不得不接受儿子确实没经过任何努力(即使有,他们也未曾看到)就平步青云了。这实在是一个妙笔。把观众玩弄于鼓掌之间。

  如果桑弧只是用这样的方法来浓缩时间(一如影片里反复出现的通过照片在显示时间已经过去),那么我们只能将其归之于因为观影经验差异,阴差阳错地成为一个妙笔。

  同样,我们也该见到以此为分界影像发生的变化。从一开始,诸多的不适:无铺垫直接进入、剪辑的痕迹、演员戏剧化的表演、念白式的台词等待,转而转入连续高潮。桑弧充分利用僵化这一弊端,借用巧妙的情节设计和台词把影片发展成一出轻喜剧。

  当我们被故事深深吸引的时候,我们是否还会在乎讲故事的人他穿的衣着,声音又是否迷人?

  《哀乐中年》观后感(七):我不在那儿(算不上影评,只是观后感)

  幸福。这是我走出放映厅时的心情。一部电影能给我这样的感受,这很少见。在接下来的两三天里,我差不多又看了两遍,这对我来说则近乎罕见了。

  石挥让我着迷。通常来说,我为一个男演员着迷的时候,他们都在爱情故事里。但这回,是在女儿问他你的手杖哪里去了,他说哎呀忘在刘老伯家里了的时候(或者他说的那个词不是刘老伯?我听不太清,不过这不重要),是在他用可爱的语气读着女儿记账似的日记的时候,是在他掏出老怀表,眉头一皱,生气地说“嗯,又停了”的时候。这些时候,爱情故事还没有开始。今天我在一本电影史的书里读到一个老导演徐昌霖的访谈,他说“《哀乐中年》演的比较失败。《太太万岁》也一般。因为到底不是万能的,那个角色不是他最喜欢的,是人家让他演的。他当时是‘文华’公司的头牌男明星,任何戏都要他演”——“那个角色”到底是哪个角色?是前者还是后者?我不希望是前者,但也许他说的就是前者。可是我又没法问他,您说的到底是哪个角色呢?我讨厌这样的语焉不详。

  我也喜欢这部电影的女主角——朱嘉琛饰演的敏华。我喜欢她和喜欢男主角一样多,或者,只比男主角少那么一点点。女人。穿旗袍的女人。被柔光包裹着的女人。黑白胶片里的女人。究竟是黑白胶片让她们更美,还是她们的美让黑白胶片熠熠生辉?她们各不相同,仪态万千(可现在电影里的女人们都变得千篇一律)。敏华问,那么你想我是不是应该答应他呢?她说的不是,你希望我嫁给他吗?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微微颤抖。在这部片子里,爱情的感觉(或者我所以为的爱情的感觉)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出来。我甚至对老夫少妻式婚姻的印象也大为改观。

  伟大如石挥,在银幕上依然是我欲望的对象。或者说,电影就是欲望机制,整个世界就是欲望投射。(不过,让我们暂时放下这个既沉重又轻浮,即明明白白又不知所云的词儿吧。)这其实不是我看的第一部石挥出演的电影(客观的讲是《姊姊妹妹站起来》,主观上却不能算),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部。但初次相识总是印象深刻,而这里又恰巧有一个爱情故事,除了《假凤虚凰》(我甚至怀疑有生之年能否看到这部胶片)外,他的角色大概都与婚姻爱情无关。你自然会去搜索他的资料,你自然也会知道在1957年冬天的某个夜晚,他跳进了汹涌的黄浦江。他如果活到今天,会是97岁,但很少有人能活到97岁,所以我猜测他也许甚至必定会在这之前离世。这样一来这个日子便不再重要,因为无论如何,我只能去追忆。

  没错,就是这个词:追忆。

  某些人的世界结束的时候,我的世界还没有开始。我无法冲破岁月的坚冰跨过时间的长廊。我不在那儿。我看老电影,一大目的便是想看看中国人曾经是怎样生活的。但那样的时空消失了,那样的肉体也早已消亡了。前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纪录片,从而得知一个惊人的“常识”——当母亲还在外婆腹中之时,那些孕育我们生命的卵子就已经准备好了。生命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奇迹,也因此,再没有比肉体的消亡更叫我恐惧和悲伤的事情了,而我们每一天都在一步步地走向它,时间一旦启动便无法回头。诚然如乙所说,假如今天与明天相同,明天与后天相同,假如时间的差别消失,一切便也没有了意义。可所有的意义叠加的重量抵得上那一秒钟的戛然而止么?甚至,意义究竟是什么?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我不在那儿。

  我,不再在那儿。

  《哀乐中年》观后感(八):一记穿越七十年的耳光

  如果你没看过黑白电影,或者发觉老电影都难以下咽,这一部大概可以成为你的启蒙片。除了还有强烈时代痕迹的拙劣技术和表演技巧,其他的一切都让人怀疑这部电影出生的年份是不是真的。一部1948年的电影,思想前卫到让今天的人看了唏嘘不已。唏嘘是因为,即便从电影上映到现在已经快七十年,电影里落力讽刺的那些人和事,仿佛还在每时每刻地发生着。仿佛一记重重的耳光,穿越漫长的岁月,仍然让人脸上火辣辣地疼。

  电影讲的故事并不复杂,中年丧妻的小学校长陈绍常,独自一人抚养三个孩子,本有意续弦的他看到老友的女儿敏华被继母百般刁难,便断绝了再婚的念头。大儿子成人后考进银行,追求到了行长的千金,成功跻身上海滩的上流社会,绍常也被自以为是尽孝的儿子逼迫放弃了钟爱的教育行业,将学校托付给也已成人的敏华,自己过上了外人羡慕的“老太爷”的生活。然而在百无聊赖的退休生活中,在与儿子们数次的冲突过后,和与敏华的数次交谈之后,他发现自己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个小她三十岁的姑娘,最后两人不惜“私奔”,在儿子给他准备的“寿坟”上又办起了新的小学。

  绍常的姐姐的孩子小川跟绍常的儿子建中一样,上进好学,甚至能考到班上的第一名,还是被母亲逼迫着退学去了百货店学做生意。母亲说了一句话:考大学又有什么用,现在那么多大学生,还不是有好些找不到工作的。看的时候不禁哑然,这我们以为在高考扩招之后才有的事,原来在七十年前的上海,也是同样的情形。

  孩子们懂得接受教育的好处,也愿意通过教育变成更好的人,可是金本位的社会并不这么看,除了能赚到钱,其他的一切成就都算不得是成功。这样一桩荒唐事,七十年后,好像也没变过。

  绍常的大儿子建中,聪明过人,却无比自私,更可怕的是在那样的环境里沾染了心口不一,自以为是的毛病,觉得自己的话全是真理,毫不理会父亲的想法。能够在银行里一路高升,凭一己之力让全家摆脱了贫困,却不能倾听父亲说完一句话。成年之后总以居高临下的态度教育父亲,侃侃而谈他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学来的所谓道理,毫不自知这些所谓道理的荒唐。

  大儿子教育父亲的一句话我印象尤其深刻:“一个人该做什么事,不是身体和心态决定的,而是他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别人都觉得你是老太爷,你就得按老太爷的路子走,不然人家就会看你不顺眼。”乍一看多么的世故圆融,是多么高级的处世之道,但细想之处总觉不对,难不成你的生活,不过是在世人面前的一台表演吗?

  但环顾四周,如今秉承这样处世之道的人,还是泱泱之众。更多的人更在乎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却丝毫不想想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是什么。自觉自愿地套上一副世俗的枷锁,在麻木的满足中虚度生命,殊不可怕。

  儿子建中自以为是尽孝,父亲也照说照做,按照老太爷的架势生活,种花、养鱼、遛鸟、旅行、集邮,样样做下来,他说,为什么我还是得不到快活?我想绍常是那个时代难得清醒的人,不会因为表面的光鲜模糊了基本的是非,更不会因为物质的满足而消弭了生活的热情。

  儿子在家里的大宅子里和老婆岳父打着麻将,转身去电台演讲自己成功的经验,却说最重要的一条是他从来不赌钱。这样口是心非的举动气坏了绍常,他说,我们太多人都是这样,以欺骗为职业。而那些演讲的听众里,是不是都会因为建中成功人士的身份,就毫无保留地相信他说的所谓人生经验?

  屁股决定脑袋,地位决定真理。成王败寇的腐朽观念从未断绝,以致于我们如今还在朋友圈分享着马云语录。一句屁话,告诉你是出于某位成功人士,仿佛立刻就会散发出几分大道理的味道来。

  苦闷之余的绍常唯有向敏华倾诉,敏华说及大儿子建中,又说出了振聋发聩的话来:你以为他们是年轻人吗?他们只不过是未老先衰的一群人罢了。

  再想想今天吧。又有多少人衣冠楚楚,风头正劲,却有了一颗长满皱纹的心。最可怕的是,这样的未老先衰,像传染病一样到处传播着,麻醉你,杀死你的梦想,而你毫不自知。

  你出生,上学,毕业,工作,结婚,买房,生子,退休,死去。这一代人的人生像被套在了一段长长的铁轨上,向前义无反顾地滑行着,完成一个个任务,最终回到了出发的地方,你想做些什么反抗,但是来不及了。

  敏华说:“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只有青年和老年,好像没有中年似的,其实中年最宝贵。”

  突然又想起马嘎尔尼使团访问乾隆的回忆录里,从南方走漕运一路上京,看到的沿河中国人民麻木的眼神,在一百多年后被鲁迅先生骂过一遭,却好像一直到今天还在一直麻木着,想想不禁无比难过。

  “我们只关心死,却很少关心怎么活。”

  片尾多少给了人以希望,绍常敏华不顾世俗的眼光走到了一起,在儿子给买的墓地上办起了新的小学,虽然清贫,但是总归是找到了人生的活力。可是这在当时大概对于当时的电影观众是没什么作用的,1948年,内战正酣,兵荒马乱里谁还有空想这些虚幻的问题,而战争结束之后,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去想。

  :说回片子本身,话剧皇帝石挥在这片子里塑造的绍常温和宽容,淡泊寡欲,亲切的同时还有几分优雅。敏华美丽而勇敢,敢爱敢恨,出淤泥而不染,不输如今所有的年轻演员。电影的表现手法和剪辑也无比前卫,不落说教窠臼的同时,也有温馨幽默的桥段,绍常和厨子对戏一段,还有绍常听从儿子的话去做老太爷该做的事一段的处理手法,在后世的无数电影里都出现过,不得不叹服。

  如果看了这一部七十年前的电影能让你清醒一点,大概是它留存于世最大的意义。

  《哀乐中年》观后感(九):这部完美的国产神作,不敢相信是70年前拍的

  在当下所有华语导演中,李安是对中国家庭文化把握最精准的一位。

  在他的《饮食男女》中,家庭和个体的变迁,传统与现代的碰撞,都被极其细腻地表现出来。

  很多影迷都把他这种「保守的张力」,认为是学习于日本的小津安二郎。

  直到今天鱼叔看了一部六十多年前的中国电影,才惊喜发现

  原来李安的「根」,在这里——

  《哀乐中年》

  这是一部1949年上映的片子。

  香港导演李翰祥(六十年代就凭借《倩女幽魂》《杨贵妃》提名过金棕榈)将这部片子誉为

  「当时最有价值的影片之一」。

  香港评论家刘成汉称它是

  「内容和技巧都接近完美的中国电影」。

  目前豆瓣上评分高达9.0

  (要知道能达到这个分数的,基本都是怪物级别的作品了)

  虽然评分人数只有两千不到

  但是95%的人,都打了四星及其以上。

  真正的零差评!

  所有的评论都在惊呼,中国竟然在六十多年前,就有了如此神作!

  毫不夸张地说,这部片子带给鱼叔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二字。

  你根本无法相信,这居然是一部1949年的电影。

  因为这部片子,从内容到形式,都实在是太!超!前!了!

  故事的背景是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

  小学校长陈绍常,也就是本片的男主角,早年丧妻,独自抚养两子一女长大。

  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还算过得去。

  虽然时常有人来撮合男主角再娶,但是考虑到事业和家庭,他一再推脱。

  尤其是在目睹朋友的女儿备受后母虐待后,更是彻底断了念头。

  不久挚友亡故,他的女儿刘敏华被后母带走。

  一别就是十年。

  等两人再相见,陈邵常已经人近中年,子女都有了体面的工作。

  而刘敏华也已经出落成新时代的独立女性。

  为了摆脱后母的控制,刘敏华成了陈绍常学校里的一名教员。

  然而讽刺的是。

  刘敏华虽然童年饱受后母虐待,但是却始终保有独立自强的开放思想。

  而陈绍常的子女们有着充分自由的成长环境,长大后却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沦为了「保守」的一方。

  随着陈家子女们社会地位的提高,长子开始嫌弃老父亲小学校长的身份丢了全家的脸。

  要求父亲即日辞职,安心在家做「老太爷」。

  看着自己一手创办的小学日渐壮大,陈绍常内心自然十分不舍。

  他不理解,为什么他一定要当这个「老太爷」。

  结果长子却说:

  一个人的身份不是由自己决定的,而是由他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现在你在别人眼里应该是个老太爷,你就该有个老太爷的样子。否则让别人看着就不顺眼。

  陈绍常更不理解了,自己不当老太爷,还让别人不顺眼了?

  按这道理,我们是活给别人看的了?

  怎么个活法,还得看别人顺不顺眼?

  没办法。

  陈绍常还是顺了子女们的意,开始学习当「老太爷」;

  可是玩邮票玩花鸟玩园艺,真的是一点也勾不起他的兴致。

  「别人都说我在享福,可这根本就是在活受罪!」

  从观念到生活习惯,父亲和儿子两代人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长子在一次关于《年轻人的修养》的广播演讲中,说年轻人最忌讳的就是麻将一类的赌博。自己就分毫不沾这玩意儿。

  然而实际上。

  他日常生活里最喜欢的就是牌九一类的消遣。

  听着儿子虚伪的演讲,陈绍常直截了当地说:

  现在的社会大概都和我儿子一样,拿欺骗当职业。

  一瞬间,鱼叔以为他说的,就是我们当下这个社会。

  相比之下,他和女儿刘敏华非常聊得来。

  当陈绍常准备向年轻人的观念妥协的时候

  「大概这已经是年轻人的天下了吧」

  刘敏华反而发出了惊世之语:

  你以为他们是年轻人吗?他们不过是未老先衰的一群

  她一点也不赞同陈绍常的子女们把老爷子关在家里养老的举动:

  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只有青年和老年,好像没有中年似的,其实中年最宝贵。

  明明刘敏华是后辈,反倒是她鼓励陈邵常回学校工作,做点自己感兴趣、有意义的事情。

  他那一身的丰富的阅历和厚重的内涵,要是憋在家里,可就太浪费了!

  很难想象。

  一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女性就有着如此超前、开放、独立的思想。

  反观现在,这种追求独立的新女性反而不多见了。

  倒是那些一边喊着女权自由解放,一边又嚷着要房要车要人养的女权婊,现在是一抓一大把。(这个话题还是留着给马香玉吐槽好了)

  然而这部片子更惊世骇俗的地方是

  在长久的相处后,陈绍常和刘敏华竟两情相悦,互生情愫。

  于是,差了一辈的两人,决定结婚!

  要知道,这是1949年的片子!

  老夫少妻的故事放到现在都依然稀罕,更何况是六十年前!

  这一举动,立刻遭到了儿女们的强烈反对。

  也真是奇了怪了。

  父亲从来都主张自己的孩子自由恋爱,从不干涉他们的婚姻;

  现在他想结婚了,孩子们反倒如此激烈地反对。

  然而世俗的眼光,并不会干扰到陈绍常和刘敏华。

  于是两人决定放弃之前的所有工作和生活,另起炉灶,重新开启了自己新的生活。

  精彩的人生,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嫌晚。

  不管是掷地有声的台词,还是老夫少妻的姻缘,都让这一部片子拥有了超越时代的价值。

  在此之外,鱼叔还惊异于石挥先生精湛的表演。

  喜欢看老电影的鱼友一定清楚,在那个深受话剧和舞台剧表演技法影响的时代,电影演员们的表演都是略显浮夸和生硬的。

  这部片子中的很多演员都有这个问题。

  相比之下,石挥先生面对镜头时的自然和收放自如,就显得异常有魅力。

  石挥,这个曾被誉为「话剧皇帝」的一代奇才,对现在的大多数年轻观众来说却是极其陌生的。

  他在话剧界的名声自不必说,编演导过《家》、《雷雨》、《福尔摩西》大量名家名作。

  (1943年石挥在话剧《飘》中饰演白瑞德的剧照。)

  电影方面也是佳作频出。

  与本片的导演桑弧,有过多次合作。

  石挥在电影《太太万岁》中的剧照

  自己也导演过不少优秀电影作品,其中就包括《天仙配》《鸡毛信》等家喻户晓的作品。

  《鸡毛信》剧照

  可谓才华不可限量。

  然而在1957年5月11日,石挥在上海《解放日报》发表杂文《东吴大将“假话”》。

  有人不喜欢别人说真话,有人不允许别人说真话,有人不敢说真话。有人说真话吃了亏,有人说了假话反而得了尊重。

  因为这番大胆言论,石挥被打成「右派」。

  1958年上半年,石挥的尸体在上海吴淞口外被发现。

  享年43岁。

  一代英才就此陨落,现在想来依然令人痛惜不已。

  但假使石挥先生能暂时避得了这一劫,以他这不服软的性格,在之后的「十年」也怕是凶多吉少。

  「死了好,死了好啊,死了还能少受点儿罪」

  政治的东西,鱼叔不想多谈。

  但是这部片子前卫先进的思想,实在是让人惊叹于民国时期思想的开放。

  这部片子最大的寓意,是子女们在父亲陈绍常50大寿之时,送了他一座墓园。

  而片尾,父亲却把墓园改建成了一所小学,从头开始。

  「开放」的父亲和「保守」的子女。

  到底是谁在教育谁,谁在葬送谁?

  六十年前,我们的电影早已拥有如此「开放」的现代思想;

  六十年后,我们的电影怎么反倒愈发「保守」了呢?

  借用刘敏华在片中的一句话:

  中国人真是奇怪。我们只关心死,很却很少关心怎么活。

  《哀乐中年》观后感(十):活一天,就活出生命的喜悦和清新

  里面的台词讲得真好:

  1、

  我老觉得我们中国人除了青年就是老年,好像没有中年似的,其实最可宝贵的是中年,像你现在正是做事情的时候。

  2、

  他们不来你就觉得可耻吗?你错了,可耻的是他们自己。

  3、

  他们就算请我去,我也不会去的。

  4、

  那又算得了什么呢,难道我们不能另外办一个学校吗?

  5、

  你不能够把旧的东西看得这么宝贵。你得有狠心推掉旧的,才能去创造新的。

  6、

  你又错了,你以为他们就代表年轻人吗?绝对不是,他们不过是未老先衰的一群罢了。

  8、

  我忽然觉得我年轻起来了,我现在才知道生命的可爱。在我面前,不管是一片云,一棵树,一条河,一把土,我觉得他们都是活的。

  9、

  活人总比死人要紧啊。

  10、

  我们中国人真是一个古怪的民族,对于死看得这么重要,而并不讲究怎么样好好地活下去。

  开篇有一行字幕:“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我觉得应该改一个字,这哪里是晚晴呢?最后50多岁的陈先生不是说了吗:“一点也不累,我觉得我的生命刚开始,就好像我们的孩子一样。”

  1949年的台词,听得67年后的我都很羞愧,时不时被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更远的旅行,更神奇的冻龄术,搅乱了内心的宁静,差一点也成了未老先衰的一群。

  希望到了90岁,我依然是一个年轻的生命,活得简单,淡泊,洁净,蓬勃,真诚,活一天,就活出生命的喜悦和清新。

  谢谢老一辈电影创作者,向你们致敬。

  2016.10.5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