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20世纪少年:第二部 最后的希望》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20世纪少年:第二部 最后的希望》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18-01-10 21:2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20世纪少年:第二部 最后的希望》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世纪少年:第二部 最后的希望》是一部由堤幸彦执导,丰川悦司 / 平爱梨 / 木南晴夏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0世纪少年:第二部 最后的希望》影评(一):摇滚拯救世界

  大概是2006年的样子,躺在上铺被窝里熬夜看完的动漫,也是我接触到得浦泽大神第二部漫画(第一部则是那部神乎其神的《monster》)。浦泽的动漫形象有一个特点,就是都不太美型。但是画面剪切却极有电影感,看《20世纪少年》时我就常常想想堤幸彦苦读漫画的表情,既然分镜都做好了,电影导演该如何超越原著就成了极大的问题。也许这比单纯文字版更加难搞吧。当一个神遇到另一个神。

  《20世纪少年1》拍得相当之差,堤幸彦拍惯了无厘头的kuso剧,突然转型到这种热血剧似乎有点转不过来的感觉,那些突如其来的人面特写(不是偶像剧版的,是那种大叔突然间瞪大眼睛发傻型的)还伴随着冷笑话版的配乐,总感觉有什么冷不及防的段子要蹦出来。然而没有,这是一部让人看了冷汗连连又热血沸腾的漫画,浦泽的世界观尖锐并且冷酷,然而他又热情相信着仅凭几个一事无成的从幻想小子长成的中年猥琐大叔们凭借摇滚来拯救这个愚蠢暗黑的世界,这一碰撞在漫画中几度让人落泪。在堤幸彦的镜头语言里却找不到落脚点。堤幸彦大概也在苦苦寻找,他和浦泽的共通点。他们居然真的没有~浦泽擅长的是淹没在人情味中的残酷,无论是《pluto》、《monster》或是《20世纪少年》的故事里,他都是现实派的画者,向往美好世界又狠狠将梦肢解的都是他,人类善良的,也是复杂的,而拷问则是他的作风。堤幸彦则几乎是个乐观的嘲讽派,在《stand up》中对成年人一派胡搞却对少年们严格性禁止的嘲弄,《trick》里则几乎引领了日剧黄段子的”风潮“。他们的风格几乎八竿子打不着的。如果硬要苦苦思索他们有何交集的话,我大约只能想出《20世纪少年》的邪恶派是个邪教,而堤幸彦超级卖座的《trick》里已经N次拍过了邪教组织这一点了。然而在1里面,他们真的糅合得不太好,以至于我有N次走神的经历,堤幸彦无法修订自己的风格,似乎也无法超越浦泽,机械式的赶工以及繁复的故事线索大概让他疲于奔命。这个故事就像个在deadline前交差的寒假作业,笔记潦草。影迷们大呼受苦也很正常

  然而到了2,一切反而异乎寻常的顺利起来。其实也并不是说堤找到了什么更好的方式,也许只是他和原著之间的磨合到了一个界点。堤在保持自己风格的同时也逐渐融入了浦泽的世界。在仓库里布拉德妮与年轻警官风骚而笨拙的跳舞,他(布拉德妮)低下头落下眼泪说,”如果失去梦想,还不如死去。谢谢你,警官“然后娇憨的将一只食指放近警官的唇边,在那刻他突然眉心中弹在猝不及防中向后仰倒死去,背后站着的是被喷了一脸血和脑浆的”姐妹“玛利亚。那一刻堤幸彦与浦泽确实附体,电影终于走对了节奏,那种冷冰冰的质感,小人物的悲喜,信仰,希望,痛苦挣扎。他们总是在觉得自己最有希望得救时死去,在浦泽的作品里几乎都是如此。

  其他人设也比1要妙许多,人物们似乎都慢慢找回了自己身上的灵魂,而非紧张匆忙的从一个场景赶往另一个场景,一句台词紧接着另一句台词。唯一美中不足的只有神乃,她像个开了外挂的小强在剧中跳来跳去,瞪着一双永远愤怒的大眼睛游离在剧情外。这也无奈,她还年轻,神乃在原著中也确实不算是个讨喜的人物。她太年轻大概还无法领会到,在后贤知时代里是怎样一种压抑氛围,她的角色在那灰色的背景中仅仅只是一抹淡红的鲜活却并非有那革命式的生动。因为在我心里,那种激动那种具备压倒性力量的人物只有贤知,背着吉他在世界末日来临前仍自顾自的演唱用热血面对死亡甚至面对失败的,只有贤知。

  到现在我仍无法形容最初看《20世纪少年》时的感觉。其实这个故事尽管翻来覆去的抖了许多包裹讲的仍然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故事,一群无知少年在世博会的那年夏天因为无聊写了一本《预言之书》,在20世纪末世界将被邪恶力量毁灭,而他们的草棚则是拯救世界的指挥中心。当他们都长大了一事无成变成各种中年大叔大婶之后,其中有一个孩子却将那《预言之书》里的所有事情变为现实。本来至是吊儿郎当无所事事的大叔大婶们为了拯救地球不得不变得坚强起来,他们弹着吉他唱着摇滚从容的去面对那股几乎无法征服的恶势力,从容的去面对死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然后,邪恶势力征服了地球,那些热血中年们被一一摧毁(他们本来就是一群空有热情的傻子啊~)。我一直觉得漫画到这里终结是最好的,虽然也许会不符合人们阅读喜好,可是这才是一曲真正的摇滚,贤知没有归来,没有希望。尽管早已知道不会有任何希望,他们还是放手一搏,这才是一曲真正的摇滚。

  可是我们还是不想要世界毁灭。总会英雄会背着吉他留着胡子从远方归来,他仅仅是一支曲子就拯救了地球,他仅仅一副血肉之躯就抵挡了千军万马。所有邪恶在他面前都不堪一击。我也会接着看完第三部,看堤幸彦如何讲全这个故事,尽管原著依旧,大概永远是无法超越的。

  《20世纪少年:第二部 最后的希望》影评(二):囧OTZ...

  完全不知道怎麼評價這部片子 ...

  因為沒看過第一章 ....

  總感覺某些情節畫面和某一部<蠟筆小新>如有雷同 .

  要說科幻片的話 ,

  這也算不上科幻片 ....

  就是某些科學技術手段而已 ...

  改天無聊了可以考慮稍微瞭解一下原著 .

  通過QQ超級旋風下載排行版推薦 ,我才下載觀看的 .

  不懂 ,不懂這片子的意思 ...

  估計是日本BT系列 .?

  最近看的日本片,都屬於BT系列 ....

  前N天看了 <下水道人魚> .

  沒辦法寫影評 ,雖然能看出點名堂 ...

  不過 ,寫劇本的人忒噁心 ,就把腐爛的畫面一步步強調 ...

  哀 ,挑戰心理承受能力 .

  還好沒吐 ,不過搞得我一整天的心緒不寧 ...

  再說一次 ,忒噁心了 .

  《20世纪少年:第二部 最后的希望》影评(三):可怜的20世纪和可怜的少年

  《20世紀少年》,浦沢直樹自《怪物》后的又一野心大作,其怀旧及庞大的世界观设定,感动过无数已经悄然老去的摇滚爷们,也感动过每个曾经童年妄图拯救世界的大龄青年。话说,史提芬金似乎颇为擅长描写深刻永久的童年友谊,其经典改编的电影,无论《伴我同行》、《小丑回魂》还是最为失败的《捕梦网》,都让人强烈感受到了一种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热情。这是很可以理解的,因为在那个充满梦想去拯救世界改变世界的岁月,通常总能结识到最知心的朋友。浦沢直樹很好发扬了这种史提芬金风格,顺便配上自己对人性二元论深入探讨的喜好,直接将故事的反面角色设定成一个名为“朋友”的神秘人物,此人盗用了主角们童年秘密基地的符号,成立了一个充满阴谋与恐怖的庞大组织,从邪教般的催眠鼓惑演变至入阁专政统治日本,并逐一实现着主角们小时候闹着玩所写的世界末日《预言书》;于是,早已分散在各行各业、许久未联系的童年好友重聚一块,被迫重拾拯救世界的梦想,历尽艰险,游离在现实和回忆中,只为寻找并解决掉这个用大家童年幻想来作恶非常的“朋友”。《20世纪少年》取名自七十年代美国T-REX摇滚乐队的经典曲目,故事完全在向着人类首次登月、爱与和平摇滚乐昌盛、以及对未来充满激情希望的年代致敬。该漫画的出现无疑为逐渐被青春期问题所弥漫的日本动漫界重新注入了理想主义光环,并延续着《怪物》中泛政治集体意识、暗示催眠、心理分析等元素对人性社会性做出了进一步独到诠释。虽然最后有点收不住尾,但其中关于梦想、友情的刻画以及其扣人心弦的叙事节奏,已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其庞大世界观在故事逻辑上的漏洞。

  无奈的是,电影改编,因为时间限制所删减的大部头人物旁支情节,以及导演对大场面控制的生硬做作,都使主线单薄得来严重放大了其中各种弊病。于是,一部本以严密剧情为卖点的作品突然变成脑残非常,而没看过原作的观众也多会因为其中人物众多而看傻了眼。即便演员基本都是日本一线演技派,第一集中光是名气大的就塞了三百多个,出场时间一平均下来能发挥的余地也够呛。第二部更是让几个偶像派担大梁成了主角,其日剧中的各种夸张做作习惯暴露无遗,看着难受,更大层度的剧情删剪和修改使故事幼稚小学作文水平。然而,作为原作的忠实读者还是会等待第三部终结篇的到来,是不是不知不觉就陷入了资本主义第三产业的消费圈套中了?

  话说咱小时候也是编过不少以亲戚朋友为主角对抗邪恶势力的故事,所以每每看到如此题材都顿感亲切感动。当儿时幻想的邪恶大机器人啊恐怖魔鬼啊外星大怪兽啊政府阴谋啊出现在眼前,总有种梦想成真喜悦,这也许正是文学、漫画及电影的伟大之处吧。

  《20世纪少年:第二部 最后的希望》影评(四):漫画迷最后的绝望

  《20世纪少年第二章:最后的希望》

  出品:日本(2009) 导演:堤幸彦 版本:DVDRIP 推荐指数:★★

  第二章主要讲述2015年发生的事情,世界已经被朋友及友民党控制,神乃要找出2000年那个夜晚的事情真相随之而来还有《新预言书》的出现。不过一直到结束,朋友身份之谜依然没有揭开。没看过第一章和原著漫画的基本会一头雾水,无从说起。

  《20世纪少年》拍到这里,第一集的演员暂时歇息,要么以老年妆出现,要么像贤知、落仔等人稍微回归了那么一下,整体上还是以神乃等新人为主导,遗憾的是第二章的很多批评也与之有关。神乃总要摆出热血造型,表情浮夸,冲动莽撞,很难让人对这个所谓的灵魂人物产生好感。

  如果说第一章里面,堤幸彦对改编这部庞大漫画已经表现得有些力不从心,那么第二章就是进一步暴露了这些弱点,剧情跳跃、线索散乱、人物交代不清,很难说把整个故事给讲好说圆了。堤幸彦追求忠实于漫画,结果他必须要删去枝节,造成顾此失彼,完全没有考虑在表现手法上做文章,影片无法扣人心弦。以商业片的角度来看,第二章真的有些失败。副标题最后的希望,对于那些忠实于原著的漫画迷来说,其实算是最后的绝望。 □木卫二【新京报 http://epaper.thebeijingnews.com/html/2009-08/14/content_396176.htm】

  ■ 新登场人物

  远藤神乃

  (平爱梨饰)

  介绍:高中生,贤知姐姐贵理子的女儿,第二章的主角。

  小泉响子

  (木南晴夏 饰)

  介绍:神乃的同学(第二章里面最受好评的新角色)

  佐田清

  (中山裕介饰)

  介绍:贤知的小学同学,性格内向软弱(这个老年妆化得……)

  蝶野刑警

  (藤木直人饰)

  介绍:新宿歌舞伎町的刑警。

  王晓峰

  (陈昭荣饰)

  介绍:歌舞伎町中国老大

  高须

  (小池荣子饰)

  介绍:万丈目胤舟的情妇,朋友乐园高层。

  《20世纪少年:第二部 最后的希望》影评(五):一部快进的悬疑片

  一直都不敢对《20世纪少年》的电影抱有任何的期望。无他的,漫画中悬疑重重,明暗线交错,人物庞大,虽然一直被人评论说漫画到最后就扯的有点远了,但毕竟,缰绳是拽在浦树大神手上的,无可置疑的,故事还是最后跑到大家心目中的高度上去。一部悬疑大作,也是当之无愧

  所以,不多不少还是有点可怜这部戏的导演和编剧。第一部电影,破题破的有点战战兢兢,却还算完满地说完了它该说的故事。第二部电影,本只要维持之前的叙事风格就还好,却非要开始走忠实原著的路子!于是……

  从头看到尾,感觉好多漫画的情节在脑海里面飞闪而过,还没把出场的人的脸认明白,就看见领便当了。太想把漫画里面所有精彩的片段都塞进这2个小时,想让更多鲜明的角色露个脸,结果就成了一锅杂煮!

  神乃不停地奔跑和战斗,却感受不到她对现实的那种悲伤和愤怒。莫名其妙的神乃、莫名其妙的神父和莫名其妙的暗杀,连“朋友”对神乃道出神乃自己身世的那段,都匆忙的厉害。漫画特别把这个情节放在了单行本的结尾,还真的跟着神乃一起震惊了一把。

  只能动用脑内补完来看这部戏。FT,好想去再翻漫画了!

  这是一个快进了的少年漫画故事。场面和演员堪称一流,却怎么都跟我喜欢的那个充满悬疑、热血、阴谋和颠覆的漫画联系不上。不过,也堪称为最新宏大神棍之作啊!

  只是,我该用什么心情去等待第三部呢?(捂脸)

  唯有当《20th century boy》响起的时候,我依然感觉到当初的那种感动!(那就只留片尾就好了嘛……一部让人忍不住到处吐槽的片子,真是喜感处处有~囧囧遍地来~啊~)

  .s 小泉同学,神父同学的演员你们怎么找的?真的找人把神父打出两只熊猫眼吗?强!可怜了小佐田清童鞋的那双眉毛啊~跟鬼差不离了……

  .s.s神乃你还是小孩子最萌啊!

  .s.s.s找个能说流利中国话的演员那么难吗?请我啊!

  《20世纪少年:第二部 最后的希望》影评(六):谈谈日本人的演技

  看了这部我心目中神作改编的电影,我终于忍不住心中的一些情绪,想来谈一谈关于日本人演戏方面的问题。

  首先不得不称赞导演对该片原著的尊敬,这片子给我最大的感动是角色造型、外形以及场景几乎和浦泽直树笔下的一模一样。神父、胖人妖,还有朋友乐园里面那些蘑菇。就连阿区越狱时遇到的那堆堵住出路的废渣,都这么一致。

  接着要抒发一下我的抱怨情绪。我看的日剧和日本电影不算很多,但几乎只要由动漫改编的我都会看,还看一些比较热的日剧,比如Mr brain、迷离三角、神探伽利略等。日本的编剧是我很崇敬和膜拜的,尤其是科幻、悬疑、探侦类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但看电影看电视不是只看剧本镜头的,演员的演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日本的演员演戏,可能由于风格原因,都极尽夸张的能事,十分不自然,十分做作,十分令人发指!就好像是一出舞台剧,怕远处的观众看不清他们的肢体看不清他们的嘴型,将一切都放大再放大,真的把演戏变成了演戏。拿20的第二章来说,小泉响子这个演员,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用夸张的表情和肢体来“演”她的戏,每一次瞪大眼睛,每一次谈吐,每一次对手戏!虽然说这是漫画改编,需要部分夸张,但如果你需要这么夸张为何不直接做个动画出来呢?既然用了真人,既然想营造真实的氛围和效果,想感动观众想表达导演的思想感情那就请你拿出诚意拿出道德拿出专业来。

  再比如Mr brain,这是我每个礼拜都追的电视(虽然才8话),但我每次看说实话完全是为了剧本,是为了故事情节。如果这片子有出书或者漫画,我想我更接受这两样东西。虽然说是个喜剧,需要有夸张的演出,但这片子里每个演员歇斯底里的演技都让我难以承受。每一句对白几乎都是大喊的表情夸张到极限的丹原警官(香川照之 饰,据说他还曾拿过03年东京最佳男演员,我情何以堪。。。),假的不能再假的林田警员(水岛宏 饰)和由里和音(绫濑遥 饰),以及最矫揉造作的主角九十九(木村拓哉 饰)了。

  这也是我看日本东西不多的原因,因为比起他们的电影电视来,比起这些不专业的演员来,比起他们矫揉造作夸张万分的演技来,我更愿意看再怎么夸张都能让人接受的动漫。

  《20世纪少年:第二部 最后的希望》影评(七):最後の希望って、やっぱ滅亡すること?

  原書を読んだことがないので、どんなエンディングになったかも分からない、が、第2章だけでは、なんか、最後の希望が世界中の人間が滅亡を迎えていく気がしてしまった。そうはありえないだろうと知ってるけど。

  新・予言の書の最後のページに書いてあるのは

  悪魔のセールスマンが世界を滅ぼす

  って、その後、シーンが一変、世界各地を歩き回るマスクセールスマンがスーツケースを置いて、自動的に開いたスーツケースから不明気体が噴出し、虹まで見えたのだ。一人残さず世界がこの毒気で滅びたのか、それとも、滅びること自身は単なる想像シーンなのか、第3章を楽しみにするきっかけにもなった。

  最後「おれが死んだ、おれが死んだ」って鼻歌まじりでぼろぼろのバイク姿で顔を見せたけんじも第3章の見所になるかな、死んだ人が蘇ることは史上たった一回しかないという牧師の話によると、もしかして、友達は真のイエスではなく…

  かんなちゃんもニューハーフちゃんも(パンツをよく露出する子)めちゃめちゃ可愛い…

  《20世纪少年:第二部 最后的希望》影评(八):最后的希望?

  《20世纪少年第二章》终于在1月底如期而至了,无论是原著的漫画迷还是只接触过电影的影迷们都对其抱着无限的期待,笔者亦是如此。虽然笔者尚未将被誉为神作的《20世纪少年》的漫画原著读完,但通过电影以及各媒体的全方位报道,完全被浦泽直树的作品所“俘虏”了。浦泽作品所反映出的世界观,价值观完全超出了普通漫画作品的水准,他自身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以及超出常人的想象能力,再次让人们见识到了日本之所以被称为动漫王国的魅力所在。虽然很多漫画迷对将此神作搬上荧屏持怀疑态度,但《20世纪少年 第一章》上映后还是得到了不少的赞扬声,所以在人物造型,故事编排等方面继续着动漫真人作品的老毛病,但基本上忠实的还原了原著漫画。然而,电影的第二章与大家的预想值相距甚远,这一点我们可以清晰的从票房成绩上发现,第二章上映后的第一周和第二周的票房成绩相差数值决然达到了可怕的43%,单从这点上我们就会发现,东宝60亿大作的“第二章”是多么的不尽如人意。

  继续着第一章的故事,舞台来到了2015年的日本,“血腥除夕夜”事件十五年后,所有人都将被“朋友”迷惑认定当年的事件是“贤治一派”干的,而幕后黑手“朋友”却像神一般的被全世界的人类奉为领袖。代替行踪不明的贤治,雪次代将神奈抚养长大,被“朋友”称为“命运之子”的神奈从小就天资聪颖,对舅舅贤治所遭到的不公正待遇非常愤怒,为了更多的了解“友名党”以及“朋友”的相关事项,神奈单身潜入了“友名党”内部;同时当时贤治的伙伴们也各自为了拯救世界到处奔波,随着《新预言书》的出现,故事变得越来越复杂。。。。。。

  第二章的故事内容应该说是整部漫画最核心的部分,虽然主人公贤治行踪不明,但整段故事中一个又一个新人物的登场,一系列错综复杂令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内容无不让漫画迷们为之惊叹。但是恰恰就是这最关键的部分,整个东宝制作组交出的作品让人非常失望,而且失望是全方位的:首先本片最大的败笔就是针对原著漫画改变的编剧,不知道浦泽直树到底真的编剧顾问还是光光挂个名而已,第二章的内容不仅对原著进行了大量的改编,而且为了让漫画中的人物一一登场,不惜删除了原著中许多值得回味的零碎细节,而大量的登场人物真正的出场时间非常之短,导致许多尚未读过原著的观众对某些环节的理解非常吃力,完全跟不上节奏。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第一章的被提到的神秘人物“sadakiyo”在原著漫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但在本片中从出场到自焚身亡一共不超过10分钟,给人一种纯粹为了让这个人物露个脸的感觉,也许对于原著漫画迷来说,还可以理解,但那些绝大多数非漫画影迷就不同了,肯定会对故事的发展过程提出种种质疑,或者完全就是看的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对于如此烂的剧本,纵使堤幸彦的导演的功力再深厚,也挽救不了其失败的命运,整部电影从一开始镜头跳动的频率就特别快,而且这种快并不是一般商业电影的那种为了追求节奏变换的快。而是很莫名的从这个故事场景跳到了另一个故事场景中,让观众们看的很不舒服,再加上本片中并没有什么所谓的高潮部分,感觉上整部影片就是20世纪少年各系列小故事所拼凑出的“大杂烩”。

  故事的第二章缺少了核心人物贤治,大家的目光自然而然的就对准了整部作品的第二主角神奈,据说扮演神奈的女演员平爱梨是从三千多人中脱颖而出的,但在笔者看来这又是一个失败之举。虽然平爱梨很卖力的在演,但总给人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说话时感觉很僵硬,完全没将神奈的那个活力演绎出来,演技上就更糟糕了,连较为基本的眼神互动环节都完成的很做作。相较于女主角的暗淡,扮演神奈的同学小泉响子的木南晴夏要放得开得多,虽然只是单纯意义上的普通高中生,而且时不时的犯傻,但木南的表现就给人一种很自然的感觉,看上去就像是一般的日本高中生。也难怪日本媒体在比较平爱梨和木南晴夏时,对后者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对女主角大都只是些许鼓励的话语。

  第二章的失败对于东宝来说是一次惨痛的教训,原本希望通过DVD发售以及电视上的播映能够进一步带动电影的票房,但从目前的局势来看,能否超越第一章的票房成绩都以及很难说了,所以对于在8月底上映的最终章,我想说如果继续延续第二章的制作手法,那估计整个《20世纪少年》系列注定将走向失败,这不仅会对制作公司东宝带来资金上的损失,同时漫画原著也会相应的受到不少负面影响。所以我还是希望在8月底整个《20世纪少年》系列能够善始善终,让人信服的走向终点,这样也对得起那些一直支持它们的影迷。

  《20世纪少年:第二部 最后的希望》影评(九):日本人不管拍什么样的科幻片都脱不了一股小家子气

  由于本作的主创班底全是拍日剧出身的,片子本身就难免有一股小家子气。

  本来作为科幻片,都要像《变形金刚》一样,讲究个全球视野。具体到本片,它的做法是:在各国的标志性建筑前弄来一班人,摆几个造型,讲一段话,用来哀悼“朋友”的去世。而后全球病毒爆发那一段,在上述几个场景中歪七斜八的躺着数十个人,这代表着病毒蔓延到全球。总而言之,看起来假的要死。

  其实原作本身是一部悬疑重于一切的作品,以至于“悬”到了烂尾的地步。对于这样的作品,拍成三部曲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从第一部开始,就对原作剧情进行大胆的删改,拍成一部全新的作品,或许不会落到现在这样尾大不掉的尴尬地步。现在,它搞的是两头不讨好,漫画迷觉得影片没能体现原作的精髓,影迷则觉得影片的悬疑感远远不够。

  第二部与原作有了一定的差异,但我估计,跟漫画原作一样,电影多半也逃脱不了烂尾的命运。

  《20世纪少年:第二部 最后的希望》影评(十):失望

  期待第二章很久,昨晚看完,没想到会是这样,其实也想到过这样的结果,宏大的主题和背景,众多的人物以及纷杂的时间线和人物关系。这的确是一个不大适合拍成电影的漫画。

  但是并不是没有人成功过,《指环王》同样也被称为无法拍成电影的小说,但最后还是成功,虽然删减了很多,但是主题精神不变。

  看了20世纪少年第二章后,我终于知道《赤壁》为何在日本大受欢迎的缘故了,因为日本真的拍不出宏大的电影,宏大并不仅仅来自资金与特效,而是情怀,黑泽明有,但是现在,日本导演中尚无一人。

  但是日本人的想象力又是极丰富的,首先体现在日本漫画在全世界的受欢迎,以及日本动画,我们去看一些日本科幻题材的动画或者剧场版,那种气势和思维的确很了不起的,比很多真人电影都厉害。

  所以,张之亮改编日本漫画拍成的〈墨攻〉就很不错。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部被导演称为“相当于把圣经搬上荧幕的电影”---20世纪少年第二章。

  1气氛全无。

  第一部被很多人批评,但可看性还是很高的,主要是把精神体现出来了,特别是T-rex的〈20世纪少年〉,第一部的开头非常好,为整个系列开了好头。

  但是第二部的环境已是朋友掌权,应该是一种末世的样子,但我们看到的除了歌舞伎丁玩闹式的枪战外,看不出和现在的日本有何区别,依然是一个安定繁荣的日本社会。

  2表演零分

  在模仿漫画这个角度来看,电影还是做得不错的,定清,蝶野,跟漫画里的相似度都很高。

  但这毕竟不是漫画,当太过漫画的人物出现在一个具有悲剧性质的故事里时,让人实在感觉很别扭。比如香川照之,最夸张的是那个神父,一定要做到把嘴巴拉下去。

  3节奏混乱

  我认为第二章失败,比第一部要差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它没有叙述中心,或者叙述者,第一部的叙述者是落合,所以故事一直被控制着,但在这一部里面彻底失控,煽情情节无数,感觉就是对漫画情节的硬搬,有一种“拍完就算”的感觉。

  说实话,第三部我也不怎么期待了,因为它的环境是最宏大的,最末世的,我相信日本人拍不出来,看了第二章后我更加深信不疑。

  我还是认为,与其这样这里删一点,那里删一点,不如把故事集中在一两个人身上。大家不要觉得漫画比电影强太多,特别是在人物描写方面。其实困难都是一样的,众多的人物在电影中是麻烦事,在漫画中也是,比如在漫画中就有对人物刻画不多的毛病。

  我希望以后能有新的20世纪少年,也许是中国人,或者美国人拍,这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电影关于一个逝去的年代,美国人也会对60年代有这种情怀。

  我觉得沃卓斯基兄妹最适合拍这部电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