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座头市》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座头市》的观后感10篇

2022-04-04 03:33: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座头市》的观后感10篇

  《座头市》是一部由北野武执导,北野武 / 浅野忠信 / 大楠道代主演的一部动作 / 喜剧 / 犯罪 / 剧情 / 音乐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座头市》观后感(一):暴力加怪诞,何尝不可以是一曲疗伤的歌

  不放弃搞怪的北野武,孩子心,父亲像,以怪诞的艺术表现手法,继续演绎他丰富而略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的荒唐故事。

  一个老头,一把刀

  以弱势群体入手,用欺骗蛊惑观众,以暴力迷醉众人,用台词掩盖事实,使画面与你对话

  刀光剑影中,静景陈述下,田园稻草人,皆成了背景

  而后给人出乎意料的结局,而且不仅仅是一次就作罢,把我们戏耍一番后

  发觉屏幕前的自己已忍不住笑出声来。

  若用布列松的标准,反而会有人觉得他的电影有矫揉造作之嫌

  反观之,我觉得甚至更为自然,自然之处在于暴力画面的简单明了,真实再现后的冷颤感

  而造作之感则来源于细节处理的不够之弊病,谁都晓得chelsea的特里是英格兰的世界级铁卫,但仅仅是一个涉嫌种族歧视的言论,让其丢去队长袖标,这种瑕疵在我看来是优秀作品乃至一个优秀的人应该具有的品质。正所谓无完人,那就不应计较过多的所谓造作,而应该更积极的看到导演欲传递给大众的讯息。

  利用周遭事物对事件完整的添补性作用,比如片中稻草人,弱智孩子,驿站,穿插的歌舞等。仿佛意有所指似的在那里偷偷地告诉我们剧情发展的脉络,有时我猜着它会这样走下去,可是突然拐一个弯,而这正是从旁什物的有效陪衬。这与F1比赛中加油转弯超速是一个理儿,在细节上稍微认真处理,结局会有很大不同,当然其他体育赛事也是如此。

  北野武善于创造一些令人开怀笑的场景,稀释了暴力在观者心中锐利的感觉,而添加进有益的镇静剂,舒缓了影片气氛。因此暴力与恶搞的相依相存,不失暴力之血腥,也给不甚喜暴的观众可以缓和心中的恐惧,很让人惊喜的处理手法。

  两重身份于一身的北野武,是我最喜爱的“双重”导演,一个既当导演,又当演员,而且都如此出彩的也的确少见。

  起初以为座头市是片中城的名字,后才得知是盲人按摩师的姓名。这座城可以某种意义上称为北野武塑造的“上帝之城”,貌似无政府,又有各个帮派火拼,流血不止,恩怨不断。

  最为惊喜之处影片制造的悬疑色彩,其一,久之名波的真正归属;其二,按摩师是否真为瞎子;

  两个悬疑直到最后才揭晓,提前离场的孩子伤不起了。

  为金钱乃至虚幻的名誉丧失道德、尊严的暗喻,以浪人武士为例,或许有身为保镖必须要有忠诚度以及为了治病医人这俩借口作为开脱,但失却底线的道德,以及为钱财不顾一切的坑害他人也是不能让人容忍的。但也从另一个侧面道明无依无靠无钱无门难以为继之时,作为一个人,为了生存而产生的扭曲后的无奈。

  在我看来北野武不仅是想展示他暴力美学以及讲述故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于电影反馈的那个时代日本普通百姓的悲苦。最后的踢踏舞蹈,大概是想寓指现今繁华下依然存在的不公。

  依旧流浪的按摩师。

  《座头市》观后感(二):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武士

  男孩喜欢暴力,小时候都拿个棍打来打去,梦想成为一个大侠,一统江湖。可是长大了没几个真做了武士,更别说武功盖世的大侠了。好一点的能拍个电影过过干瘾算不错了。

  其实想当大侠的想法跟电影里头邻居家弱智小孩拿矛围着屋子一圈一圈冲一样,傻兮兮的,全是热情。可是傻兮兮的热情多让人怀念啊。

  那些真做了武士的人又怎么样呢。对他们来说,“武功高超”不过像生活里头其它的东西一样,使人像驴子一样不断追求的目标罢了。终于有一天自觉武功已成,去找羞辱过自己的高手决一高下,却发现自己苦苦追求的不过是一场空。

  大侠是傻兮兮的想法,做一个真武士又像驴子一相蠢。生活就真没什么意思了么。

  就剩下稻草人了。在田里耕地,打闹,也挺逍遥自在。

  《座头市》观后感(三):座头市·有一种电影叫做北野武

  座头市·有一种电影叫做北野武

  师承大岛渚的北野武,极善于辛辣镜头的运作。

  《座头市》就是这样一部诡异的暴力美学电影,极具北野武的风格,镜头辛辣。

  从镜头分析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具有以下风格。

  第一,以中景,近中景为主(大岛渚明显的镜头风格),使电影充满了画卷般的美感。如果说特写代表了危险、近景代表了直接,那么近中景、中景更具有距离感,使观众总有一种隐隐的感觉:北野武所塑造的武士世界是疏离的、遥远的。正是因为如此,总觉着电影充满了诡异,充满了无数种可能,我们无法猜测和把握,最好的方式就是静静地观看。他会给你惊喜,所以不必急切,只需要认真享受镜头的暴力美感就行。事实上,这部电影的情节总是超乎想象的。

  第二,人物入画方式反传统地以屏幕右下,中下为主。这样入画的方式更是抹杀了一切猜测情节的可能性,使电影的风格化更加明显。做足了味道。

  第三,在镜头的剪辑上,固定镜头使用较多,很少有镜头移动,所以北野武采用的剪辑方式基本以跳切为主。三个主要人物三条线,彼此交叉剪辑,情节的空间更加丰盈。

  第四,隐喻蒙太奇镜头也是这部电影的明显风格之一。比如,盲人武士座头市第二次出现的一幕,前景是几个农民在不断劳作,中间景是灰褐色的田地,后景是座头市从右入画,从左入画的是一行举行丧礼的人。只是第一次出现稻草人,此时的暗喻尚不明晰,直到稻草人第三次出现,是座头市去救鸣人家双子的路上。他把稻草人放回去。这时候寓意明显了,座头市是一位正义的守卫者。如此的蒙太奇剪辑方式还有很多,比如说赌客新吉出门查探城里情况的时候,雨打浮萍、破烂却鲜红的纸伞等镜头都充满了蒙太奇的隐喻。

  第五,两个比较经典的时空组接片段。第一个片段是梅夫人带盲人回家之后,两个人坐在火堆旁,梅夫人聊起自己的侄子新吉的时候,使用了叠化镜头,让新吉赌博的画面和梅夫人谈论的画面叠在一起。有一种淡淡地无奈感的同时串联起也许发生在同一时空的不同地点的事情,北野武就是这么悭吝,要用最简洁的方式最艺术的方式讲述情节,为后文做好铺垫。第二个片段就是鸣人姐弟讲完自己的身世故事之后的第二天,弟弟和新吉在玩色子,姐姐观望着弟弟,陷入回忆中。回忆进行一段后,姐姐弹起琴来,弟弟起舞,此时北野武使用了交叉剪辑的方式,将少年小紫(弟弟)和现在的小紫跳舞的镜头交叉进行。无止境地令人心酸,因为我们不知不觉中已经陷入了姐姐的回忆中:身世的无奈令人悲伤,遭遇实属不堪,这也是整部电影情绪点最高的片段。

  从《座头市》的动作设计来讲:血腥渲染了动作的效果,出刀快狠准诠释了日本武士的武术要义和美感。

  这点是不言而喻的,都在镜头里了,有时候快得令人目不暇接,还没记清浪人们的出超,血就浸淫开来了。不禁要喊几句:真快,真狠,真准。一点也不啰嗦,也不弄那么多的对白来打乱暴力美学所要求的快节奏。

  回到故事情节上来,单从故事来讲,是一个很简单却也反逻辑的故事,盲人座头市流浪来到镇上,服部源之助带着妻子治病来到这里,为了挣钱成为恶势力银藏和扇屋的保镖,鸣人家的姐弟四处复仇来到这儿,仇人也正好就是在这镇上隐居。四组人物因为一个复仇的故事连接在一起。反逻辑的是,复仇者变成了守卫者座头市,而座头市的最大阻碍却也不是鸣人的仇家老大,而是保镖服部源之助。故事淡淡而自然的展开,甚至都没有多少悬疑,却在最后揭晓主要仇人的时候惊了观众一下。从故事元素来讲,这部电影有一个出色的故事。传统却也是反传统的,充满了矛盾和危险。

  这就是《座头市》,极具北野武的暴力美学风格,不禁令人赞赏:有一种电影,叫做北野武。

  《座头市》观后感(四):北野武 座头市

  北野武那一头金色绒毛,他装酷的噱头,包括影片极具时代气息的配乐,用当下的流行元素装饰传统武侠剧,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北野武的顽性和创意,这正如影片中出其不意闪现的冷幽默一样,看似胡乱,实则凝聚了他的不竭才思及复杂个性,一向冷峻的影象风格,往往被突如其来的幽默瓦解,这已经在《花火》中表现的很明显,死亡与温情携手走向尽头。《座头市》是娱乐为主的旧片重拍影片,民间英雄的传奇故事,本身具有明显的取悦民众因素,因此,北野武不失时机地洒上了个人特色浓郁的幽默调料,影片趣味大增。盲侠座头市为了摆脱敌人的纠缠,闭上眼睛在眼帘上画眼珠子装正常人来蒙混过关。盲侠座头市在跟敌人过招之时,瞪大眼珠子装正常人来加添萧瑟杀气,让敌人不寒而栗。盲侠座头市走在月明星稀的乡间小路上,差点被石头拌一跟头,然后作自嘲的无奈叹息:“我虽努力睁大眼睛,可什么也看不见”。不经意间的一个踉跄,影片结束,这回用不着做北野式的死亡哲学上的沉思,我们开开心心地娱乐一回。

  《座头市》观后感(五):岛国之江户时代武士

  对于这部拥有27个版本的《座头市》系列电影,谁也不能忽略它的经典光环。此北野武版系最新一部。

  整部影片故事脉络简单明了:恶人作恶,英雄惩恶,邪不压正,结局欢喜。影片风格则是于刀光剑影中偶见幽默,于快意恩仇间少许情谊。虽然故事与风格我们司空见惯,不以为奇,但影片侠士的精神还是勾起了内心中的小小情愫。

  座头市这个人物平平凡凡,既不高大英俊,亦不富贵豪奢,没有派头,平易近人,让人看着放松,舒服。然而仅靠这些形象是决不能吸引观众的,当座头市挥刀斩人时,那冷酷无情的表情,杀气凛然的气势,快如闪电的刀法,喷溅如泉的鲜血,无不让人热血沸腾,侠义之心霍起。

  画面是暴力血腥了,但是美。所谓“凝气聚神、一刀决生死!”这样的凛然无惧的气势岂不太令人兴奋,令人血热!

  有时看惯了拆解百招难分胜负,飞檐走壁你追我赶,比拼内力干瞪眼珠子的国内武侠片,转换口味看看这更加简单,实在些的武士片,立时会有清新爽身之感,觉得这个更真实,那些真的有些魔幻,有些幼稚了。

  《座头市》观后感(六):北野武电影回顾展之座头市与坏孩子的天空

  日本电影真的看得比较少,之前只看过北野武先生的菊次郎的夏天,那个OST比电影更著名的影片。之后听过坏孩子的天空和那年夏天宁静的海,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以为先生是拍这一类型的电影的..........

  当我看到回顾展上写着回顾展的关键词为笑声与暴力的时候还蛮诧异的,于是乎勾起了我的兴趣。今天的第一部是座头市,影片开始就被吸引了,一个盲人剑客的快准狠用几个镜头就表现的淋漓尽致。很快想起了昆汀,不过很快就忘记了昆汀。昆汀的暴力带着悬疑色彩,让你不禁想要探寻,而北野武先生表现了东方侠客的侠骨柔情。特别喜欢中间穿插的冷幽默,赌徒最是有意思,从闭眼睛掷骰子到学化妆,戏谑人生但内心温暖善良,看着卖艺兄妹弹琴跳舞痛哭流涕的他甚是可爱。卖艺弟弟中间的舞蹈穿插着小时候刚学舞步时候的画面,形成强烈对比,从胆怯未知的眼神到淡定从容,到最后完全接受了自己的女孩妆容,是多么坚强的心支撑着他一路走过。虽然带着女子的外表,内心却坚毅,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要照顾姐姐,为了几个铜板不惜牺牲自己。

  盲人剑客与雇佣剑客之间的对决也是经典,简单干脆利落的结束高手间的战斗。

  最后踢踏舞部分突然想起了张艺谋的三枪,有一刹那是觉得张导当时应该想要这部片子的效果与感觉,但是形式大于内容了,很可惜。

  随意放着歌,突然耳边传来林志炫的凤凰花开的路口 -【时光的河入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没有哪个港口是永远的停留,脑海之中有个凤凰花开的路口,有我最珍惜的朋友】

  喜欢有关校园青春的电影,喜欢那份单纯美好的感觉,虽然成长是那么残酷,但正因为成长残酷,我们才会那么怀念校园。那两个说脱口秀的兄弟无足轻重,但这条线是安慰剂,在拳击比赛失败,被黑帮除名,开夜车出车祸中 只有这两个哥们终于收获了观众的笑声,实力诠释坚持的意义,让观众适当得到缓解吧。

  最后两位主角重逢,一起骑着单车回到校园,一个人问:我们是不是就这么完蛋了?另一人说:我们才刚开始。结尾让人松了一口气,因为绝望中的希望真的是太美好的东西.......

  接下来的一周还想再去看看其它的作品,尤其是有一场影评人座谈会的那部。

  《座头市》观后感(七):关于“杀人剑”

  关于电影就不多说了,我就觉得这片子有点《杀死比尔》的意思,总的来说还是挺精彩的。

  主要八一下居合与座头市这个人物的关系。

  片中的座头市剑法高明,不如换个词,路数很奇怪——不同于日本刀正常的砍杀与刺击,座头市是反手持刀,多数以划和剁的动作代替砍与刺。不仅刀路奇异,速度更是十足。

  这种一击必杀,以拔刀代替架构的刀法,便是被称作“居合”的杀人剑。

  居合更常用的一个替代词是拔刀术。

  这居合流本来是由战国时代的剑豪·林崎甚助所创。甚助为了报杀父之仇而苦练剑术,但他的杀父仇人乃是有名的剑豪,身边又常有十余名剑客护卫。传说甚助得到仙人启示,想出了一击必杀的剑术。

  甚助的居合重点在于爆发力和拔刀方法。最初的居合流·林崎梦想流只有十招,叫做“居合十式”,只是在讲不同情况下拔刀的方法。林崎梦想流的锻炼重点也不同于一般剑术在臂力,反而相当重视小腿的爆发力。所用之刀较一般流派长,对不同流派所用刀的长度也颇有研究。

  战国时代诞生的剑法——居合和棋盘斩,都是以一击必杀为目的的。在剑术重新兴盛的幕末时代,新选组赖以生存的天然理心流——其实返璞归真成了萨摩隼人的剑术,一刀剁下去完事。

  与居合这种杀人剑所不同的是,战国时代的剑圣上泉信纲所研究的,却是“活人剑”。

  活人剑的精髓在于新阴流传人柳生宗严所研究的“无刀取”。柳生宗严本人将剑道看作是一种单纯的技艺,并不希望通过剑道来欺压他人。而宗严一生的所作所为也印证了他的仁义精进。

  座头市满怀仁义之心,但却手持杀人剑法,才使得他与柳生宗严和宫本武藏一样有魅力。

  他之仁义有如宗严。在赌场他发觉庄家作弊,便愤然出手杀戮无数;但他处世之道又像武藏一般,随时拔刀要人性命。

  不如说,对于一个乱世中的盲人来说,无刀取的难度也太大了。他要自保,便只有敌人死光这一个办法。

  于是北野武演绎的座头市便精彩万分。说道武术史上的怪才,什么二刀流,左手剑,盲人剑,没有一个不是变态。但只有这个座头市,平日装成按摩师傅,倒也有板有眼。全然没有一般的变态剑客的阴翳。但一旦杀心起来,他又立刻成了乱世中的剑客,下手阴毒毫不留情。

  最后他与服部的决战,与《椿三十郎》最后三船敏郎与仲代达矢的决战恰好相反。座头市改反手拔刀为正手,三船敏郎则是突然反手拔刀。这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奇侠,看多少遍也不倦。

  .S:相比之下,当时看《叶问2》时,那个洋鬼子拨开洪金宝的拳头给了他一下——只能说,真是不如丹哥和宝爷的寸拳短打无限repeat。拳击嘛,怎么也得低头一闪,直拳过去吧。这一格挡一卸力,真不怨丹哥被揍的青一块紫一块——不是规则太偏,而是这洋鬼子太假了。

  《座头市》观后感(八):和式复古怪咖

  《座头市》只闻其名,我们会认为他是一部典型的武士片,可能会将视其如黑泽天皇创造的几部作品样的模式,毕竟座头市多少也算是关于对浪人、残疾者、民间高人等多种概念结合某些真实的故事,凭借时间与口耳相传,沉淀创作出的日本民间传说的英雄——当然,等到看完这一整部作品,我们居然无法对于这部作品的类型加以描述。

  或许电影网站上给出的“动作犯罪片”的意见是比较贴切的,但毕竟太过宽泛,而终归又不能忽略了本片中存有的相当程度上的武士、剑戟、血腥、黑帮、喜剧、歌舞等多种元素的混搭。

  或者只能说,这就是一部相对典型的Cult片。

  座头市这个角色,或者说意象,本身即带有太多的Cult意味:就好比双枪李向阳和双枪老太婆,他们都是基于现实故事而来的传说人物,因其被艺术作品不断的描写刻画以展现其英雄主义特征,并让整个人物愈发圆满,乃至于让足够多的人着迷、崇拜,在生命中留下无尽的遐想——只是谁都没想到北野武大爷这么敢去“遐想”,乃至于直接给历史人物染了一头黄毛:但这样看似颇为怪异不协调的弄法,却并不突兀,甚至还给予了这一整个角色“鹤立鸡群”般的质感,更使存在于想象中的角色有了更多平常人的情绪波动。

  本片对于角色的塑造,总觉着多多少少有些依赖“发型”的意味。本片描述的时代,大约是比明治维新早些的那个年代吧,现代化尚未在日本蔓延,但现代化武器却已经出现,而武士阶级仍然存在,不过许多“破产”的武士却只能作为浪人而活着。对于武士来说,“月代头”,也就是剃掉中间一大片的发型,大概算是“标配”,这是为了方便于战斗时头发散落垂下影响视线的;但作为浪人来说,发型并不明确要求,毕竟没有组织或个人逼迫他们不断的作战。

  但本片中颇为有趣的特征是,包括座头市和服部,那些下岗的,有着各式发型的浪人们,却远远要比经常打架的武士们战斗力强太多——这当然也算是武士片共有的特征,可能是因为“月代头”之于武士的普遍性,乃至于成为了“路人”、“小兵”、“群众”的特征,而主角除开强大的实力,当然也需要有特征的外观,以强调其存在感。不过不得不说明的是,本作中除开浅野忠信扮演的服部,同一名浪人进行战斗时留着月代头的一处插叙片段,其它的月代头展示,终归也并非武士,也都是浪人:因为社会发展,他们其实并没有应作为一方诸侯的领导,于是只能流浪,他们或会独自过活,但大多数都拿起太刀,成帮结群,党同伐异,收取保护费,开着酒馆、赌场、妓院——这其实就是日本极道的发源,或者说,整部作品看似一直在描写武士,但内核讲述的依旧是个黑道犯罪。

  从某种狭义的角度上来说,现阶段的一些对于Cult片的认知标准,即在于暴力与血腥的表现——姑且无论对错,但至少《座头市》的Cult特质的确离不开这些。说实在话,拍摄动作片时,对于打击感,大多使用夸张化的打击效果的反馈以表现:于是《座头市》选择了将刀剑加身时的血浆喷射做到的足够的强度——如果不考虑游戏与动画,动作片中的这个级别的血肉飞溅,猛然一想只能记起仅仅昆汀的《杀死比尔》与《奔放的蒂亚戈》。

  血浆效果源于动作戏的拍摄,相对于北野武的其它作品中,选择忽视过程而强调始末的动作戏拍法,在本片中终归消失,转而强调动作,并极大地强化动作的质感——终归因为这是剑戟片吧。不得不承认,北野武在这种真正的动作戏的拍摄上,亦有着足够的天赋:并非是用全景镜头展现这个场面,亦非对细节的特写以及神经抽搐式剪辑来达成刺激性的强度,终归较快的剪辑,而利用中景对于肢体的表现,而又有几名主演的出色表现,终归片中座头市的居合道之凌厉凶悍,其手杖刀之快而准,杀伤力之强,甚至于有了些《忍者龙剑传》“刀过人亡”的感觉,而为着动作反馈而来的一些断肢、喷血的效果,亦与《忍龙》不差分毫:不过放在现实中,随便朝背上差一刀就能喷血一米高的模式还是不现实的。

  在真人电影中达成的这个程度血浆喷射,其实很少见了,毕竟人类不是都长了一身的颈动脉,而且也得考虑审核与受众方面的问题。不过相对于昆汀滥用血浆的放肆,北野武倒还是选择使用了电脑特效,乃至于刀子把人捅了个对穿,却还在飘动,而被捅中的人无论怎么喷血,人身上还是一尘不染——话说这实在又会让我猛然记起《异次元杀阵》(《Cube》),它毕竟作为血浆密室恐怖片的始祖,技术与预算都受限,用的肢体模型怎么看怎么假。于是在现在看来,《Cube》应有的恐怖感,却因道具佐以演员的某些神经质的演技,倒以某种喜剧感呈现了。

  不过本片的Cult质感表现,除开血浆四射的动作戏,终归也有某些性别认知错乱、娈童与搞基之类的内容存在,这些在任何一个时代,均能多少被视作亚文化元素的内容,故而也成为全片恶趣味的一部分。

  不过Cult的成立却又不总是依赖于“邪”,由铃木庆一完成的配乐,亦颇具趣味。农夫挥动的锄头,工人们敲敲打打的锤子,木匠推磨的木刨,这些日常生活中颇为常见的事物,却因为使用着颇具节奏的使用,乃至于同配乐契合,成为打击乐的一部而存在:但关于演员在表演敲锤子挥铲子的时候对于节奏掌握之准确,我实在是无法理解这是如何拍出来的。其实不难发现,这种配乐模式应该也是座头市的脑海中世界的展示吧,是盲人以听觉观察世界的特征,终归也算强调了代入感,亦表现了足够多的幽默感,这些也终归是令人着迷的。

  《座头市》观后感(九):一个盲人的交响

  有一个词语在你耳边反复出现,只有当你真正明白它的意思时,你才会开始去注意它。不论哪一种感官,永远不可能专心致志全心全意于某个事物上。而所有感官中最不靠谱的就是视觉了。

  科学家正经八百地研究了人的视觉,结果令人尴尬,原来我们的视觉最多只能停留三秒钟。于是一批报纸杂志开始“五步三秒一回头”方针,头版或者封面上的要大图,要在五步之内被人看到,三秒钟内吸引住看客的眼球,结果就是乖乖掏出腰包。所以才有尼尔波兹曼大声疾呼着电视带来的娱乐至死。正是接二连三的图像让视觉麻木,进而麻木大脑。所以,电视让人变笨。

  波兹曼可以说技术不是中性的,但技术的好处绝对让人无法舍弃。摄影术的发明和摄像技术的发展的确给电视的风靡制造了温床,但这也带来了另一种形式。比如北野武玩的视觉。那种不动声色的笑与泪,从来不需要吸引人的噱头。真正的东西总是这样,如同真挚的感情,从来不是灯红酒绿声色犬马。

  据我有限的日本历史知识推测,《座头市》这部电影发生在日本的幕府时代。武士阶层在社会上兴起,政府规定只有武士享有佩刀的权力,于是凭借着腰间的刀,他们兴风作浪,欺压百姓。此谓就是“正规的流氓”。当百姓受到欺负的时候,就是英雄出现的时候。于是,座头市应运而生。

  这是一个刀客(如果那种兵器可以称作刀的话)。

  这是一个盲人刀客。

  他的刀是武术的精髓:快、恨、准。抽刀溅血,干净利落。不管是布景、道具、化妆、摄影、剪辑都十分到位,镜头将鲜血喷溅的快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直到你不自觉捂上半张的嘴巴,你才意识到,原来已经倒了一片。而对于这个盲人而言,因为看不见,所以更加无所畏惧。因为无所畏惧,他的刀更加干脆。

  实践证明,只有最干脆的刀才能沾上敌人的血。所以浪人死了。在日本的历史中,浪人是一个尴尬的角色。他们也有刀,也有技术,可不是正规军,于是只能流浪。就像我们的落魄文人一样,抱负不得伸张的情况下只得替无能的武士做杀人工具。但是,浪人也是人,是比武士更像人的人。他有病中的娇妻,所以他的心有牵挂,于是他的刀慢了。

  杀人比的不是心狠手辣,心狠手辣的人往往利欲熏心,也往往很怕死。杀人需要一颗纯粹的心。不需要弹剑说我是大侠,不需要扛个破旗子独孤求败,杀人就是杀人,于不动声色之中悄然流转。

  座头市的心够纯粹,他为的是不用言明的正义。这是正义,不是公平。有很多人不该死,但为了正义,他必须死。刀从来不评判,刀只会给出结果,那结果就是,死。

  我一直觉得北野武酷似古龙。而座头市这个人物最想古龙武侠世界中的剑客。比如三少爷。当然,三少爷不是个糟老头,可三少爷也有精准的剑,这剑在悄无声息中刺向对方的死穴。

  我不知道大侠是什么。读古龙的武侠你不会找到答案。不像金庸老爷子,大笔一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于是大侠就像传统文人一样,在忠孝之间痛苦抉择,而大侠作出的决定永远以大局为重,永远那么动人心弦,催人泪下。古龙的主角往往是落魄的剑客,残剑瘦马走天涯。国家?没有竹叶青重要。

  座头市不会说我来帮你们报仇,你们放心这类拍胸脯的话,他只会说:女人们,快走。真正的大侠不知道仁义道德,他只相信自己纯粹的一颗心而已。当然,还有他的刀。他的刀走在他的话语前面。正如他的耳朵代替他的眼睛一样。

  影片中,北野武充分发挥了声音的作用。片中有三段声画结合相当完美的段落。耕作的村民,大雨中泥地里的民,造房子的村民们。打击乐带来一种节奏,这种节奏与画面中人物产生的节奏相互交叉,加上镜头蒙太奇的剪切,一种自然而然的运动感让各种感官和谐起来,这种节奏的制造虽然并不见得多么新鲜,但做出如此流畅的效果却不容易。而在村民造房子的一组画面中,钉钉的声音、锯木头的声音、刨木头的声音、刮树皮的声音,在加上乐器声,这就是一曲自然的劳动的交响曲。盲人看不见,可是听觉比所有看到的人都灵敏。于是,当很多人被视觉转得昏头转向的时候,盲人听到了这些天籁。而诸多动作,历历在目。甚至比你能看到的还要丰富。大侠是听不到这些的,因为大侠看到的总是更大的东西,大到也许自己都不清楚究竟是什么。

  有人说,这个世界在你看来缺乏逻辑性,但它自有一套精准的逻辑。这话同样可以这么说,这个世界在你看来尽可把握,其实你才是它的玩物。

  那些蔑视一切的人,那些无法无天的人,那些狂妄自大的人,终究会被自然消灭。当你笑的时候,自然在那里。当你倒下之后,自然正在奏着一曲欢快的交响。这交响献给盲人刀客,他留下了一个个踽踽独行的背影,这背影,与交响一样意蕴悠长。

  《座头市》观后感(十):从北野武的《座头市》到何平的《双旗镇》谈中国武侠电影的思考

  武侠片从小就是我的最爱,或许是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武侠片两大高手对决总是打斗很长时间,从早打到晚,从没雪打到有雪(小张的《十面埋伏》)。对于那种没完没了的武侠片我到浸淫的很深。

  日本的武侠片在文化上留有中国化的痕迹,但在创作的手法上很本土,就那《座头市》来说,

  在打斗上北野武讲究的是刀的正义和锐利:一个是在仇家院子里,两姐妹被逼到门边,大家以为她们肯定落入魔掌,突然从门缝里冒出了盲侠的刀,看着门闩被慢慢挑落,大家知道两姐妹得救了,正义将得到伸张。二是在和黑老大的手下撕杀时,座头市一刀一个,其中又有两个场景重点表现刀的锐利,一个是一刀劈掉了放在院里的石塔连同对手;第二个是座头市故意被纸门压倒后,对手扑倒在纸门上,座头市的刀从对手身上朝上刺出,不仅如此,刀还顺着刃的方向在对手身上切割着,让我怀疑北野武以前是不是木工,那场景感觉就象三角板在切割机上,北野武刻意的制造这样让我们日常生活的场景在她的以暴制暴的电影中得到升华。

  在打斗上在讲究刀的速度的前提下还讲究高手对局前的换位思考。银藏曾问座头市是否有把握打赢服部源之助,座头市反问如果在黑暗中谁的胜算更大?(这句话在为最后黑老大的二号被杀前问他为什么要装瞎时,他说:盲人可以更好的感知这个世界。这句话作了解释,也为影片最后那一跤摔出的一句话做了铺垫。)在决斗时源之助和盲侠面对面时他脑袋瓜里闪出了对方出手时的动作轨迹,脸上做出了微微一笑的样子,自以为获胜,却不料座头市却在出手时更换了握刀的手势,改反手为正手从而缩短了攻击对手部位的距离,赢得了时间(因为本人资质愚笨,这一段反复看了好几遍)。到底姜还是老的辣。其实源之助的刀技应和座头市不分上下,如果睁着眼,座头市也未必能取胜。这从他对银藏的对话可以看出,他还是对对手有所顾虑的。但北野武不愧是北野武,他安排源之助和座头市的见面全片只有两处,一是酒店,二是河边。在酒店里源之助看到座头市从盲仗中掉下的兵器后就有了第一次交手,双方刀虽未出手,但座头市拔刀的手势却给源之助留下了印象,从而为他死前的致命想法留下伏笔。北野武其实也在通过此告诉年轻人:不要不重视老人,他们往往有许多宝贵的财富!

  《座头市》是一部读不尽的近年来少有的在国际上有着深刻影响的好影片,里面还有许多好的地方可拿来讨论,当然再好的影片总有缺点,在此不提。

  反观国内武侠片,(指中国内地)近二十年来能在市场,拍摄手法,艺术上,思想上让我们记得住的有几部?

  笔者愚钝,至今让我觉得比较好的只有何平的《双旗镇刀客》。虽然何平一直都不承认这是一部武侠片而认为它是一部儿童片,但无论手法,艺术处理,以及思想内涵上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影片的最后,在久等一刀仙不来的情况下,在双旗镇的几个老头子为了保护这个男孩纷纷死于刀疤的情况下,男孩被逼上了绝路,被逼出了愤怒,此时和刀疤决斗已不再是为了保全自身,而是为了双旗镇的乡亲。男孩有了勇气和力量,这股勇气和力量带动了一阵狂风,象大西北黄河咆哮的力量,同样是瞬间几刀的工夫,何平用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含蓄告诉人们:不要忽视弱者的力量!影片的结尾一刀仙在刀疤被杀掉后拿起他的刀狂奔而去,又不知多少人要上当受骗,及具讽刺意味。这让我又想起了许多快到过年时拿不到工资的农民工,他们在长期受包工头拖欠工资的压迫下,最终联合起来通过各种渠道讨到了工资,谁又曾想到下面又有多少人要受这样的一刀仙欺骗呢?!

  此片是何平在西影厂当时是在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拍摄的,他是不是也要告诉西影厂的上层,谁说我何平不行拍不了好作品?!事实上次片后来在国际上拿过许多大奖,也得到国内许多影迷的称赞,从此也让西影厂的许多 领导不敢再小视何平了。

  再看看我们国内知名度很高的小张,说老实话我还是很赞成小张拍摄武侠片的,因为他已满足了市场,就票房来说国内有几人敢和他挣这把交椅?拍摄手法和艺术感官上堪称一流,充分贴现了小张的美学思想,也让我们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有个拍电视剧的张纪中也有次嗜好,此二张还带动了中国的旅游市场,让笔者的工作可续性加强)只是思想性内涵有待提升,有很多人恶评小张,我不同意,小张能在国内武侠片市场如此低迷的情况下把武侠片做成这样已很不容易了,试问:现在除了他还能找那个呢?因此小张是国宝非但不能打击,还要加以保护。

  那么国产武侠片为何如此低迷?笔者为是中国就有的体制造成。在中国的老电影厂里过去都有一种僵硬的体制,什么影片都要符合那些老导的意识形态,一些有思想和独创性的导演要想表达都得过五关斩六将,其结果都得碰个灰鼻子灰脸的,一句话:不符合老导的想法你就不行,不行你就没钱拍。其结果一大批有为青年导演的才华都被扼杀。大家有空看看何平在一起谈他当初拍摄《双旗镇刀客》前的困境访谈就可见一斑了。

  我想和他同时期的香港导演徐客要是在中国内地就糟了。

  好在小徐不在。窃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