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芭玛戈》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芭玛戈》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3-23 03:02: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芭玛戈》经典观后感10篇

  《芭玛戈》是一部由阿伯德拉马纳·希萨柯执导,Aïssa Maïga / Tiécoura Traoré / Maimouna Hélène Di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芭玛戈》观后感(一):芭玛戈

  [芭玛戈]

  导演:阿布的拉哈米·西塞戈 主演:阿伊萨·玛依卡 德古哈·达黑 年份:2006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非洲,有交织在一起的正副两条线:主线,一个大的贫民住宅区的院子被征用为法庭,法官在此审理非洲民众控告世界银行的诉讼案,经过控辩双方几天的交锋,世界银行伪善的嘴脸被拆穿;副线,生活在这个院子里的歌手玫勒一家,生活困苦,面对毫无希望的未来,玫勒的丈夫最终选择了自杀。

  影片如此叙事的用意很明显,往宽泛的说,就是为了让观众得出这样的结论:国际政治最终影响的是个体的命运。具体的说,就是玫勒丈夫的死,归根到底是世界银行“变质”的结果:如果世界银行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不充当发达国家的代言人和它们在非洲攫取利益的遮羞布,那么非洲至少不会像现在这么贫穷,非洲老百姓的生活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困苦,玫勒的丈夫也就不会无助的自杀了。

  俗话说:“话有三说,好说为上。”本片所讲的道理是对的,但是却没能选择一个讲道理的好方式。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影片主创对占全片总长五分之四的主线——法庭戏的处理上。一是表现手法单一。静止近景几乎成了影片表现法庭陈词的唯一景别,而且那些陈词动不动就得三五分钟,因此片中这种三五分钟长度的静止近景镜头非常多,尽管在其中经常插入法庭旁听者的反应镜头,但沉闷感依旧挥之不去。二是内容拖沓重复。其实影片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控辩双方的论点、谁理直、谁理亏,观众就已经很清楚了,可在影片的后半部分,仍有大段大段的枯燥陈词在等着观众,实在有为了完成副线而拖长主线之嫌。

  此外,影片副线的情节性也非常弱,只是玫勒一家人生活的几个片断而已,没有明显的戏剧冲突,甚至玫勒丈夫最终的自杀也被处理得相当含蓄。

  因此,“闷”是这部影片最大的一个特点。

  不可否认,影片主创如此处理本片,一定有他的道理和艺术追求,而且本片对当今国际政治和非洲现状的思考也比较深刻,但一部需要坚持才能看下去的电影,会有多少人愿意看呢?

  刘强爱电影

  《芭玛戈》观后感(二):苦难的非洲 影片《Bamako》

  非洲题材的影片我基本上没有看过——依稀记得很久以前看过的《上帝也疯狂》,经典的喜剧片,原始与文明的碰撞让人忍俊不禁。

  今天看了同样是非洲题材的《Bamako》,挑了最前排的位置安静地坐下。我已经习惯和享受于一个人看片了。影片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相对枯燥和沉闷,记录片一样冗长的陈述让我在放映中途check了好几次手表。看完之后心情沉重,但回味——这的确是部伟大的影片:第一,它精炼地展现了非洲大众的生存状态;第二,它的表现手法非常独特。它能带给人思考和震撼。

  影片通过设在吵吵嚷嚷大杂院内的虚拟法庭来展现非洲人的生活。原告是众多的非洲民众,被告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虚拟法庭里,面对正襟危坐的法官,非洲民众将他们的苦难一一陈述。他们义正严词、有理有据,内心却在为生活而呐喊和哭泣。不同受害人的诉讼陈词不一,囊括了非洲生活的方方面面,能源、交通、教育、财政、公共服务,以及最基本的问题:生存或死亡。

  导致非洲频繁的饥荒、绵延的战火、愚昧的思想、施虐的疾病的罪魁祸首究竟是什么?如果非洲人民起诉,法庭上的被告应该是谁?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本是为陷入经济困境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协助的机构,尽管社会对他们的评价毁誉参半,但其存在的使命和价值归根结底是正面的。影片并非要谴责被告WBG和IMF,而是提醒人们去思考:非洲苦难的原因在哪里,出路又在哪里……

  在表现手法方面,很多截然不同甚至对立的元素被融入影片:一边是人们观念里神圣庄严的法庭,一边是闹哄哄吵杂杂的大院;一边是铿锵有力的陈词,一边是小孩嘎机嘎机的拖鞋声;一边是高亢和竭力的诉讼吟唱,一边是无声的葬礼。虚与实,闹与静,荒诞与现实,被巧妙地编织在一起。

  写完上面的文字,我看片之后的憋闷似乎释放了一些。回想起影片里的一个镜头:受害人贿赂了看守,才能进入到虚拟法庭;进入虚拟法庭之后,还要经过漫长的等待才能站到原告席上。一位老教师,当他好容易站到原告席上后,却选择了沉默。不知道是因为他说不出话来,还是因为他认为沉默是最强大的对抗武器。能毫无保留地陈述苦难,某种程度上是幸福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干脆把抱怨、苦难、甚至思念放在心里并且上了锁。我们懂的越来越多,内心与外界真正的对话越来越少,防火墙越筑越高。也许这就是成长的标志,和代价。

  其他:非洲题材的影片还有《卢旺达饭店》《走出非洲》《Catch a fire揭竿而起》《The constant gardener不朽的园丁》。每看完一个东东,就觉得自己浅薄得可怕,对相关题材的影片也好,书也好,艺术品也好的兴趣随之滋长。

  《芭玛戈》观后感(三):马里:假如我可以公平地和你对个话

  开始观看这部电影时,观众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可能便是:剧情片,还是纪录片?电影的拍摄手法就像是纪录片一样,以旁观者的角度注视着这一场并不可能存在的审判:Bamako诉讼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马里共和国在面临国家经济困窘与破产的情况下不得不接受着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援助,同时接受着全球化与自由市场带来的大量低价进口商品,本土产业崩溃瓦解,年轻人们踏上不知生死的旅途,希求在其他国家寻找到一线生机,然而带给他们的常常是命丧沙漠。他们也不得不因为资金不足而减少福利事业的开支,教育机会减少,医疗资源匮乏,基础设施建设停滞,大量的公民生病无法得到医治只能等死,缺乏语言教育使他们无法与这个开放的世界对话。这所有的一切都让我们震撼不已,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慈善印象在这一刻土崩瓦解,他扒开了美好全球化与有效新自由主义经济的幻想假面,让我们看到了真实内核。

  毋庸置疑,这起尖锐的诉讼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可能实现,而导演将这样一场不可能的审判,用一种非常戏剧化的方式呈现在银幕上,努力地建立起平等对话的场景,似乎在试图唤起国人与世界的重视,同时也在传达着梦想公平的希望。

  下面我想从几个细节来评论电影所传达的涵义

  1. 公民的冷漠与绝望

  这个虚拟的法庭设置在一个平常的居民院中,居住者们自由地穿梭在法庭之中,继续着他们平常的生活。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这座城市的居民并不关心这起诉讼,也从不相信他们会赢得改变。这种深深地绝望已经渗透在他们的思想里。

  西部电影的场景中,西方世界中的白人戏谑随性地杀死非洲黑人。观看的市民却跟着西方世界中的白人一起畅然大笑。多么刻骨的寒意与尖刻的讽刺,他们已经麻木,失去了自救的意识。

  2. 生活艰难隐忍

  其中一位女witness在测量血压,在看到血压是140/120时,她的反应竟然是:还好,正常。然而这样的血压在医学上是有些危险的偏高。这个细节让我们可以看出马里的人民徘徊在生死线上,活着已是最大的渴求,健康则是莫大的奢求。

  3. 缺乏教育

  电影中一位老人因为不会讲法语,只能用歌声来表达自己不满愤慨的态度。青年人渴求表达态度,却需要翻译来转达他的想法。从这里,我们可以出马里缺乏沟通语言(common language),他们无法与世界沟通,因此得不到合理的援助。而女歌手的丈夫只能在家自学法语的镜头,更是在表达着缺乏教育资源与需要教育资源之间的供需不匹。

  4. 市场被发达国家控制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辩护律师在中场休庭时来到场外,买了一个Gucci的墨镜。从这个片段中可以看出,马里进口了大量国外的产品进行销售,并且具有一定的市场。这一个小小的摊贩便是一个被全球化控制的市场的缩影。

  5. 绝望

  最后,女歌手的丈夫因为疾病不得治疗,自杀身亡,葬礼上一片寂静。

  虽然我们能够从双方的辩护中体会到马里人的迫切需求,在情感上建立出强烈的认同感与同情心,但是最后一幕仍然让我们看到一种绝望的态度。他仍然会因为得不到医治而走向死亡,而他选择了一种特别的方式,他选择了不拖累家人地离去,。而那一片最后的安静似乎在表达着他们的声音终不能得到回馈的绝望,让观众进入到沉思之中。

  这部电影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这种新自由主义看起来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与社会需求,事实上却又带来了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让资本主义笼罩全球,让发达国家积累了更多资本,同时也扩大了他们的权力。

  同时我们也许会提出这些问题:

  这些世界性的组织到底是帮了忙还是恶化了事态?

  如果不接受援助又该如何解决破产的问题?

  到底是谁在这之间受了益?

  自由市场,公平竞争对公民带来怎样的影响?

  该如何建立公平的对话?

  如何发展本国产业,不被发达国家控制?

  如何激起公民的关注(他们还仍在生死线上挣扎,无心关心政治)?

  这样的电影是否能对这个国家的境况有所益处,使之有所改变?(电影可以改变国家或是社会么?)

  《芭玛戈》观后感(四):《芭玛戈》,他荒诞是因为他够真实——他真实是因为他够荒诞

  ——泥巴

  震撼~!严重的震撼,连续的震撼。昨日的《不朽的园丁》今天的《芭玛戈》。两部影片、两种表达方式、不同的能指。却有着共同的所指——都有关非洲,都有关人,都有关生命。

  在21世纪, 你有想像过把法庭移位至一个大杂院么?在我的印象里,只有那个对于《血衣》的控诉,文革时的批斗才有,今天的非洲也有。

  而那个被告的辩护律师在休庭的间隙在杂院傍边买深色眼镜的的镜头,那数次出现的山羊。中世纪疾病霍乱21世纪的非洲依旧肆虐,病床上的孩子他爸,失业歌手的丈夫在床头学习法语,在墙外结束生命。证人、歌手的泪水、停止手中工作的工人、不断聚集的围观者使原告律师义愤填膺的总结陈词的正义感、神圣感、无上的光荣感被不断的扩大化。之前的后殖民化的现实生活为背景的法庭的荒诞感被这种静穆完全改观,其神圣性绝不亚于那所谓先进文明所构建的豪华法庭。

  而导演在影片中影射的那个拿着摄影机过活的自由职业者,仅仅是一个见证者和陈述者,当他遇到那个代表强权的警察的吆喝时所做的只能是拉着旁边的人诉苦,其无奈感一如那掌握审判大权的法官最后竟然问被告的辩护人,自己是否有失公正存在偏袒。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主权独立的国家,此种现象说明其主权独立自主只是形式上的,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被他人操控时,其上层建筑——政治的独立自主也就无从说起了。看来当时我国与苏联的翻脸实属必要,作用之大无需泥巴我多言了。

  值得再啰唆下下的是:影片的音乐。非常经典,非常纯正、地道的蓝调。布鲁斯的的灵魂——真挚的情感、原生态的非洲环境、一种自发的内心情感的诉求等,与影片水乳交融、两相辉映,是影片的深层骨架之所在。

  影片的纪录片的味道浓郁,事实感强烈,大段的事实陈述辩论与短促的日常生活片段相交错,最后那段葬礼的无声处理,都说明导演功力非凡和情感的真挚感人。给与五颗星,当之无愧。

  版权所有

  转载请联系:wuan_927@163.com

  《芭玛戈》观后感(五):非洲就是不一样

  这是一个充满了惊奇的影片。首先场景就很另类,世界银行的代表们在一个家庭的庭院里讨论援助对于非洲的影响。三四个法官装莫做样地穿着长袍坐在一个尘土飞扬的院子里,破烂的桌子上堆着没有人看的文件。更出格的是这是一个居民的院子,在辩论进行的同时,居民随意地穿行,在旁边洗衣服、做饭、聊天。院子门口有一个门卫把守,院子外面是一个手工作坊。几个大妈在用最原始的手工方式染布。她们似乎是整个城市唯一的劳动者。年轻的非洲人坐在墙根上,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关心。唯一能吸引他们的是婚礼和葬礼。这让我联想到鲁迅笔下的中国农民,只有一个词来形容:麻木不仁。

  唯一有生机的非洲人是一个老头,他激动地用一种所有人都听不懂的语言唱着歌来控诉世界银行给当地经济造成的破坏。但是就这么一点激情也很快被周围的冷漠所淹没了。最后这个庭院的主人以自杀结束了无聊的生活。

  这个电影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也给人印象很深刻。几乎是在用所有的元素来表达一种失落感和无奈的情绪。各种看起来荒谬的元素被结合在一起,成了一个荒诞的戏剧。最典型的就是晚上几个非洲人围坐在一个破电视前面。先是一段新闻,然后就说下面要放电影。经过一段尴尬的技术故障以后,电影终于开始了。是什么电影?居然是一段荒谬的白人牛仔在非洲的小镇上相互残杀同时误伤众多当地居民的故事。而那些观众居然开心地笑了,他们的笑比哭更让人觉得伤心。哎,非洲如果是这样,可真够惨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