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你前面的理论都白学了......
01
看到这篇的你,
应该早已经认同一个观点:
任何东西都需要学习,
尤其是恋爱。
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句话没错。
在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都是在经历中一步一步完善自己的能力。
但很多人容易陷入一个误区:
完美主义。
02
我们总觉得,
必须要在脑海中,
先构思一个完美的方案,
有了这个方案,
我们就能避免失败,
一出手就拿下目标。
但是完美主义者,
往往会走向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
因为构想得还不够完美,
所以干脆就不行动了,
最后成为思想上的巨人,
行动的小矮子。
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离自己想要的完美越来越远,
最后反而什么都没学到,
这不是一件很可笑的事吗?
学过生物的人都知道,
生物一开始是无性繁殖,
也就是说只有一个性别。
后代的DNA完全复制上一代,
所以基本没什么变化。
寒武纪时期,
出现了有性繁殖,
下一代的DNA分别继承父本和母本,
后代就会有一点小变化,
这种小变化可能是适应自然的,
也可能不是,
所以可能被淘汰,
也可能留下来。
但是结果是什么呢?
正是因为这种变化,
在进化中不断试错,
所以最后出现了高等生命,
乃至于出现了人类。
其背后最深刻的道理就是,
不管怎么样,
先迈出一小步再说,
至于对不对,
大自然会给一个反馈,
只要根据这个反馈做出及时适应,
生物会得到进化。
生物上的进化,
和学习上的成长,
有异曲同工之妙。
03
让我们来看看,
当我们不追求完美时,
会发生些什么。
有两个人比赛,
看谁能在一分钟之内,
把一本书的内容,
对观众介绍得更为清楚。
第一个人,
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独自准备,
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闭门造车,
试图创造一个完美的版本,
可他忘了,
和观众的互动有多重要,
所以他设想的完美,
其实只是他自己心中的完美。
而另一个人,
每天都在和周围人的同事、朋友互动,
在互动中,
他发现了自己的很多固有观念、
表达技巧都有进步空间,
得到反馈后他就立马改进。
这样半个月后,
后者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前者太多,
甚至在认知上,
他们已经不是一个层次了,
因为后者是经过了检验的,
而前者还活在自己的构想中。
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
迭代效应。
04
在恋爱上,
也应该避免所谓的完美主义,
成为一个坚定的行动派,
在行动中试错,
并且不断总结经验,
这样得到的学习成果,
才是真实有效的。
有很多客户,
定制了3个月的魅力提升课程,
30天提升认知,60天经历实践。
本来这个课程,
是针对所有人适用的,
可让我猝不及防的是,
在客户中出现了2种情况:
一种学员学习速度很快,
可能在1个半月内,
就能变得焕然一新。
而另一类学员,
效果却并不明显。
当时特别不解,
于是调查了这两拨人的整体情况,
想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
他们学习效果上的差异?
后来发现,
那些客户之所以学得快,
是因为他们在学完理论之后,
立马就拿去实践,
当天就能得到很不一样的感受,
一段时间的重复之后,
有些人,
甚至超出了我所教授的内容,
对所学的东西,
有了新的理解和想法。
而另一拨人,
也学得很卖力,
每天做各种笔记,
谈起理论来,毫不含糊,
能夸夸而谈的不在少数,
但是了解之后发现,
他们几乎都没有去实践过,
只是纸上谈兵。
他们都有点完美主义,
希望把理论学到极致之后,
再构想一个完美的方案。
可惜的是,
真实的世界无比复杂,
所谓完美的方案并不存在,
所以他们最后只能找个借口,
放弃了实践,
所以往往只学了一堆理论,
但是没给自己的生活,
带来任何改变。
这就是两者在学习效率上,
最本质的区别。
05
很多人写文章也是这样,
坐在桌子前,想着:
啊,我要开始写文章了。
于是打开电脑,
摆上一杯咖啡,一边喝一边想,
该写点什么什么呢?
不写则罢,我要写就一定要完美。
可惜这样想的人,
往往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只有在行动中,
我们才能知道哪里不对,
哪里需要改进。
你得先有第一个动作,
才能引出接下来纠错的动作,
你脑袋快得像飞机,
行动慢得像蚂蚁,还不是拖拉机?
想要提升自己,
第一步不是设想一个完美的方案,
或者达成一个圆满的结果,
而是敢于先去做,
在做的过程中,
你自然能发现事情的真理。
看完“迭代”效应,
你应该立马行动起来。
比如,立马去实践昨天那个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