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火了,但我不推荐所有女人都迷信“熟女
文 / 心理专家柏燕谊
最近,一部以双宋CP为生活原型的韩剧《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很有热度。剧中男女主角的姐弟恋情,总是能让屏幕前的小迷妹们“熏得发甜”。
在这样剧情的推进下,一些姑娘表示:自己下一次恋情一定要找一个比自己小的纯男来谈谈。
是不是所有纯男都那么简单无害好驾驭?是不是熟女找到纯男就能够拥有电视剧里同款的甜蜜治愈的恋情?
不一定,现实生活中,好多姐弟恋一言难尽。
01
找个什么样的男人进入婚姻,这是很多女孩喜欢和我探讨的一个话题。
前段时间做一个婚恋类的节目,其中两个三十大几的剩女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准人生伴侣,他们的年龄结构都是大女小男。
在现场,女人的幸福、甜蜜,大男孩的清纯、稚嫩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色。很美好,也衷心地祝福他们。
但是这种幸福能够走多远?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我不禁要打一个问号。
不是我不看好女大男小的年龄搭配结构,而是这两个女性朋友为什么选择纯男作为自己的人生伴侣的原因,让我听得心惊胆战。
现场一位女士仅仅比我小一岁,她大出自己的男友十一岁,她比自己男友的妈妈年龄只小九岁;另外一个女士也是比自己的男友大出五岁多。
以中国传统的婚恋观来看,这样的一个年龄差距显然是要受到家庭的巨大阻力、反对的。的确,两对恋人在恋爱的过程中,也历尽了情感的艰难,甚至其中一对还做起了流亡鸳鸯,离开家庭、父母、故土,来到北京过着基层打工者的艰难生活。
为什么她们甘心冒着家庭的反对,亲人的压力,寻找如此年龄的大男孩作为自己的情感伴侣?
两个女人的回答让我无语,一个是因为男孩对自己执着的爱,让自己觉得不再是一个有过失败婚姻经历的痛苦悲惨的女人,而是一个有价值的幸运的女人;另外一个是因为自诩心理年龄小,同龄的男人都不能给自己快乐的生活,在小男友身上,她找回到了学生时代初恋的感受。
另外,两位女士的回答中还有一个共性,就是:男友没有过多的过去,很简单、单纯,不复杂,自己不会受欺骗。
纯男和熟男的区别,在很多女性朋友眼中就是:和纯男恋爱、结婚,自己就能够成为驾驭、控制这段情感的主动方。和熟男恋爱,自己无法判断对方的真诚,自己也无法忽视对方的过去。
生活不是凝固在一个片段,它是不断地变化、发展的,熟男和纯男都不过是一个男人一生当中的一个片段,为了这个片段要用自己的一次婚姻去作为代价,值得吗?
02
如果让我选择,我不会选择纯男。
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好,而是因为,只要是人,就会有探索的欲望,只要是男人,他们探索的第一对象就是女人。
东方女人会选择单纯的大男孩作为自己的情感对象,因为她们认为没有情感经历的男人容易把控;而西方的女人偏向选择曾经沧海、玩够的男人作为自己的情感伴侣,因为她们相信,对方体验过后,才知道什么样的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女人,什么样的女人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
另外,男孩总是要长大的。没听说过那个笑话吗:男人是很忠诚的动物,他们十几岁的时候喜欢28岁的女人,二十几岁的时候还是喜欢28岁的女人,三十几岁的时候还是喜欢28岁的女人,直到六十几岁的时候,他们还是喜欢28岁的女人。
所以,你能够永远28岁,还是他能够永远是纯男呢?
上面的那个只是讽刺男人的一个笑话,从心理角度看,男人在不同的年龄段是需要不同类型的女性伴侣的。
青年时候的男人,需要的是一个充满母性的伴侣;成熟男人需要的是一个同甘共苦的伴侣;中年男人需要的是一个充满活力,能够给予自己肾上腺刺激的伴侣;年老的男人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能够相濡以沫的伴侣。
所以,纯男不可能永远存在,他会变化。这并不可怕,这只是人成长的一个必然过程。可怕的是,他变化的时候,你没有意识到,依旧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依旧让自己停留在那一个角色当中。
03
女人们在选择情感对象的时候,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一种是什么都不思考,一种是深思熟虑。
上面提到的两个熟女,她们选择纯男的动机之所以让我无语,是因为她们都没有弄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现实生活对象。一个把纯男当成价值感替代补偿的道具(面子);另外一个把纯男当成自己停滞成长、享受非现实浪漫的道具。
当我们的情感对象出现时,还是应该思考,尤其是准备成为稳定关系的情感。
因为什么都没有思考的情感,基本上是人生前一两次的情感经历。但这样的思考会有枷锁,当我们曾经沧海后,女人对情感对象的选择就显得畏首畏尾,过于谨慎。
那些自身认识比较高,对情感要求有洁癖,对生活责任的承担能力相对较弱的女人们来说,恐惧有过经历的熟男是一个很正常的心理反应。因为我们害怕自己无法驾驭,无法把爱情发展成婚姻,无法把婚姻进行到白发如霜。
但如果因此而进入纯男的情感关系中,并不能消除你的恐惧。再纯的男人,也早晚会因为生活的经历变成熟男。
而想要获得幸福,只有一个方法。
既不是剪掉蝴蝶的翅膀,也不是压抑其他花朵的绽放,只能是你自己不断地完善,给对方创造神秘感和新奇感,让他觉得你需要不断地探索,让他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你身上。
如果关于婚姻、亲子问题,您想要进行专业的心理测试,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行测试。
-END-
柏燕谊成长小组 招募
如果
你活得混混沌沌 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
如果
你发现自己处于一种莫名的循环中
总是“遇见”相似的 自己不那么喜欢的人
如果
你不知道如何建立和经营人际关系
如果
你对现状不太满意 却又不知如何改变
柏燕谊老师带领小组成员在足够安全和抱持的环境里,让我们舒适自由的与其他成员互动,重现各种现实中的关系与冲突,并在小组互动中解读关系背后的真相,从而最终实现真正的自我成长。
活动时间
2018年6月1日-6月5日(5天)
下午15:00-18:00
点击透过团体的“镜子”照见未知的自己||柏燕谊个人成长小组招募
查看详细信息
或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报名
柏燕谊
心理咨询师,儿童教育专家,畅销书作家。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CCTV-12《夜线》栏目特约心理专家,江西卫视《金牌调解》、重庆卫视《谢谢你来了》、天津卫视《爱情保卫战》等栏目特约心理专家。
长按二维码关注哦~
我们希望用更专业、低门槛的方式,一对一地帮助粉丝们解决婚恋、生活心态、亲子教育、职场及其他问题。点击菜单栏“我要咨询——线上答疑”即可参加线上答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