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蒋介石的句子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句 >

蒋介石的句子

2022-04-03 20:34: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蒋介石的句子

  ●到了1928年,蒋介石假“革命”之名,打着孙中山先生的招牌,算是一股新力量,从广东北伐,有共产党的协助,以雷霆万钧之力,一路扫荡,宛如劲风卷残云,大军占领了济南。此时,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想趁火打劫,出兵济南,酿成了有名的“济南惨案”。高中关了门。
在这一段时间内,我的心镜中照出来的影子是封建又兼维新的教育再加上军阀混战。 ----季羡林《季羡林散文集:贤行润身》

  ●重庆《大公报》突出处理了蒋介石的献岁演讲,大标题是《蒋主席元旦昭告军民安危胜败枢纽今年》,副标题是《充实战力确立信心争取胜利 召开国民大会不待军事结束》。各节小标题透露出蒋介石正面临扭转军事和政治颓势的双重压力:《今年的努力方向军事第一》《提早实施宪政在抗战中完成建国》《对同胞的要求人人知耻人人负责》。文中还特别加了一个提要题:《军事着重整军建军,彻底动员人力物力地主富户更要输财输粟自效》。土财主们听到这话会心惊肉跳。 ----钱钢《旧闻记者》

  ●当看到宋美龄信中说:“如子文三日内不回亲,则必来与君共生死”时,蒋介石哭了,一再叮嘱宋子文不要让宋美龄来。 ----何虎生《蒋介石传》

  ●就在跟孙中山交往越来越密切时,蒋介石给自己取了表字——中正。
这是一个精明的决定。中正与中山很接近,让人觉得他俩关系密切。而且中正还有正直、公正、正统的意思,给人的印象似乎他就是孙中山先生的继承人。 ----江城《历史深处的民国 贰 共和》

  ●《胡适评传》其实才开了个头,该写的只写了十分之一。不过这十分之一部《胡适评传》还是很见功力。作者对材料的爬梳之细、比勘之精、判定之明称得上独步一时。当年老李假如未曾渡海赴台,以他的材料功夫,完全可以在大陆的各类专案组里出人头地。
《蒋介石评传》学术水准不高。李敖写蒋介石,一肚子邪火,差不多是抄家灭门挖祖坟的心情,杀气腾腾,对传主不厚道,不公道。 ----小宝《老而不死是为贼》

  ●学生中国共两派的斗争是激烈的,详情我不得而知。我算是中间偏左的逍遥派,不介入,也没有兴趣介入这种斗争。不过据我的观察,两派学生也有联合行动,比如到沙河、清河一带农村中去向农民宣传抗日。我参加过几次,记忆中好像也有倾向国民党的学生参加。原因大概是,尽管蒋介石不抗日,青年学生还是爱国的多。在中国知识分子中,爱国主义的传统是源远流长的,根深蒂固的。 ----季羡林《此情可待成追忆》

  ●宋美龄喜欢法国梧桐,那年蒋介石在整个南京城种满了梧桐 其实我想要的不多,只是一个人了解我的喜好,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罢了,不多,不多。

  ●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文件,陈洁如显然试过向蒋介石勒索一百万美元,才不出版她写的秘史。他最终答应每三个月给她五百美元。联邦调查局还报告说:美国国务院“企图阻止本书的出版,因为蒋介石政府与美国友好,它若出版,会对两国关系产生有害的影响。”(联邦调查局档案,编号62-71649-64~77。这是美国司法部应《信息自由法》之请求交给本书作者的材料。)陈洁如于一九七一年去世。 ----汉娜·帕库拉《宋美龄传》

  ●“这是我初次见到一个活人被当做祖宗或神仙那样崇拜。在当时,我觉得这简直是个稀奇古怪的想法。在我离开中国以前,北洋军阀从来没有强迫过大家对他们表示这种高度的崇敬,而国民党蒋介石委员长的影响力当时还没有到达天津。可是在当时的德国,早已到处弥漫着无法无天的氛围。” ----杨宪益《漏船载酒忆当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蒋介石的句子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