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国富论(上下)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国富论(上下)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04: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国富论(上下)经典读后感10篇

  《国富论(上下)》是一本由亚当·斯密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1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富论(上下)》读后感(一):读书笔记

  第一篇:论劳动生产力改良的各种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依照来分配给人民各阶级的自然秩序

  第一章:论分工

  富国比之穷国,在制造业上的优越比在农业上显著得多。

  分工能成就的作业量的增加有三个原因。第一,每个特殊工人技巧增进。第二,由于从一种工作到另一种会损失掉的时间的节约。第三,由于许多机器被发明以便利、缩减劳动。(人把注意指向一个对象,比之分散于多种事物更易发现达到目的的简便办法)。

  在社会进步中,哲学与玄想成为市民中一个特殊阶级的主要的和专门的工作。

  第二章:论分工原理

  要得到同胞们的协助,不要求助于他们的爱他心,而要求助于他们的自爱心。

  使人的天赋和能力形成极显著的差异的,是交换的倾向,也是这种倾向使这种差异成为有用的。

  第三章:论分工受限制于市场范围

  市场过小,难与人以终生专务一业的刺激。因为这种状态下,他不能用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劳动的生产剩余物随意换取别人的。

  水运可以开拓更广大得多的市场,所以工艺实业的改良都发轫于水运便利的地方。

  《国富论(上下)》读后感(二):被翻译毁掉了的内涵

  我常被人说写出的文字像是英文翻译过来的,然而当我看到这本书,我找到了自信,我承认我怂,没毅力去啃英文版,但是就事论事,翻译得好渣,用译者的话就是“他们在翻译方面,他们是比其他译者更译得差得多的,他们完全没发与其他译者相比赛”。虽然有人说此译本掺杂古文,然而我所学的古文并非如此,,即使那个时期的文白混搭也不应如此。看完此书,我小学语文都没法及格了。书本身冗长的地方也不少(有些地方简直废话连篇,在小细节上反复抓住不放却无法继续深化),停留于那个时代的肤浅也不少。不得不说,译者的逻辑和语言能力上的欠缺对原作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但原作本身对各个方面的经济现象的深刻认识堪称经济学的祖师爷,其中仍然不乏先见之明能够启迪当世之人。最后希望郭/王二人这个版本赶紧绝了吧,误人子弟也对不起原著。

  《国富论(上下)》读后感(三):评上半部分,对营销有用

  毕业后的一年,多数是看朗咸平的书,因为直白易懂,很多思想都是自己没接触过的,看过后对经济、营销会有个大概的了解。只是大概。但这一年,我没白费。

  一个准备考北大金融研究生的同学说,学习并不能发达,只是体验生活的一种方式。其实不完全错。也没对错之分。只是如果完全当成是成功的唯一之路,那是不可行的。因为深圳这个城市很喧嚣,只有死知识,不行。

  要活用,联系实际。

  专业背景也是很重要的。

  刚来深圳,8月。一个浙江老板对我说,营销是个很空泛的词语。未来,你成为了营销专家,很叼,又怎样?关键是赚钱,运用目前知识,创造财富。是的,他分析的很现实。理想成为营销方面的专家,需要付出很多很多,而且会错过目前赚钱的机会。这是不是值得,只有自己最清楚。只是有时也会被遮蔽了。当时他想留我,我感到很欣慰。有人欣赏我。

  出来社会,工科的我选择做外销。跨专业。

  其实优势很容易看出来。但,我想走自己的一条路。

  以上是开场白。

  以下是国富论给我的几点启发:

  1. 价值主要决定于劳动量。

  2. 价值由资本以及资本利润,地租,劳动量组成。所以打工是只赚到劳动量方面的工资。如果拥有资本,则获得财富较快。本书分析人会为改变现状而节省消费,把钱用于资本的积累。

  3. 供需。不但产品的价格一定程度取决于供需,资本也是。在繁荣的地方,发展中的地方,投入资本,赚的利润率会高。其对劳动的需求也旺盛,故工资高。在已发达地区,资本利润率则不高,因为资本基本已经饱和。

  4. 本书的前半部分,特别是前1/3,看后有很大的启示。这部分跟营销联系比较大,分析了经济是怎么运作的。

  由于专业知识有限,只能写这一些。往后将会继续提升知识。并注意联系实际。

  一北大读市场营销硕士的朋友建议读《营销管理》的第13版,之后看经济学方面的书,看人大出版的营销工具分析。

  要看的书很多,只是,如果有用,多看也无妨。

  有很多不足请各位指正一下。

  《国富论(上下)》读后感(四):亚当•斯密的一些经济学理论

  1. 分工论

  来自面包主的面包并非是面包主的恩赐,而是分工的结果。分工能更专注的集中于某一领域,较他人存在优势,有较高的投入产出比率。时间与精力费于自己较劣的领域,学习成本较他人为大,同样的投入获得较差的报酬。分工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相应地提高了国民的购买力。

  2. 价值论

  金银的价值取决于世界范围内金银矿从开采到市场流通所需的劳动力成本。由于价值/体积比值较大,运输成本相对来说占比小,其影响范围是全球性的。蕴藏丰富的新金银矿的发现,则会极大的影响金银价。同样对于薪炭的价值,则仅取决于当地的资源富余程度和劳动力成本。由于其是低价值物品,不适合运往远地,因此其价格仅反映当地薪炭价值。又因替代品煤炭的存在,其价格又受煤炭的影响与限制。

  金银价的影响范围是全世界,而薪炭价则仅影响当地。且金价又较银价为高,金价的影响范围是最为广泛的。此时,特别风险已近乎全部抵消,只剩系统风险,金价的价格波动也相对较小。

  价格反映的是劳动力成本和资源的稀缺程度。对于粮食谷物的价格反映的是从播种至收获投入的劳动量的价值,对于金价则是从开采至市场流通投入的劳动量的价值。以世纪为单位来看,粮食谷物投入的劳动量变化较小,而金矿的富饶程度对劳动量投入影响较大。同时,粮食谷物并非稀缺之物,全世界生产总量巨大,更能有效的缓解价格波动。因此,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内,粮食谷物的价值(实际价值,非名义价值)较金价波动小。

  3. 工资论

  工资高的地方,并非是最发达最富裕的国家,而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停滞的经济是“阴惨”的,整个社会是总资本将会被侵蚀,经济低迷,继而萎缩,社会总产值下降。

  工资的高低涵盖了工作技能难易程度、学习成本、职业环境舒适度、职业社会评价等各方面。本质上是人才的供需关系价值的体现,职业技能要求、学习成本从人才的外在客观条件进行了筛选,职业环境舒适度、职业社会评价则在人才的心理情绪设置了准入门槛。

  同利润一样,除非有外界强行干预,要想在长时间内获得超额收益是不可能的,新的进入者会加剧竞争,直至利润恢复至社会平均水平。某一行业要维特高工资,则必须有一方面的准入门槛较高,或是垄断,或是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或是职业社会评价不高。

  4. 贸易论

  贸易顺差、逆差并不能真实的反映社会生产力。贸易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分工的地域扩大,专注于擅长领域,更能具有较高的社会生产效率。与他国进行贸易是获得更为廉价、质量更为上乘的商品及劳务,他国亦享受到同样的好处,互惠互利,是一种双赢局面。过度关注贸易顺差、贸易逆差,是舍本逐末,人为抑制了正常的消费需求和生产投入。“入不敷出”是偷换概念,以部分代表整体。贸易不仅有进出口贸易,也有国内贸易、国外贸易,社会生产总量则是三者之和。不能因进出口贸易“入不敷出”就一厢情愿的推导出社会生产总量的“入不敷出”。

  5. 财富&权威论

  司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在原始社会,个人的财产最多也就几日的土地原产物,丧失财产的恐惧并不大。但至进入游牧时代,个人财产的差距在明显拉大,财产达到了以年为计量单位的剩余生产物,丧失对其支配权的恐惧与日俱增,于是迫切需要一个组织来保护其财产。小领主发现对大领主财产的保护,即是对自身财产的保护;对大领主财产合法性的认同,即是对自己财产合法性的认同。于是司法机构应运而生。法律作为保障大领主人身财产安全的依据,同样适用于普罗大众,而保障其人身财产安全。

  6. 市场论

  行政命令强制,并不能完全有效的禁止有利可图的商品劳务贸易。监管增加的打击力度只是增加了交易风险,即增加了所要求的报酬率,而交易只是从前台移至后台罢了,但是涉及的相关资本总量反而可能提高。因存在超额收益,原先投资于其他产业的资本会转移到这一产业,走私贩运欣欣向荣,禁止形同虚设,前后期间贸易并未有多大改变,唯一的变化是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价格翻了几番。普通商品一跃成为奢侈品,对人吸引力也是不同的,反而使得这种现象更甚。

  尊重市场,市场的天平也许会向一端倾斜,但不会永远倾斜。市场有如同水般的自净能力,破坏市场秩序非明智的选择,多样性赋予了其活力与魅力。

  【注】禁止转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