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仨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仨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30: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仨读后感10篇

  《我们仨》是一本由杨绛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16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仨》读后感(一):幸福的模样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而在我心中,杨先生笔下的,大概就是我所能想象到的最幸福的家庭模样了吧……

  杨先生说,“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不过是夫妻二人添上一女罢了。“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夫妻间相互扶持,相濡以沫。生活自理能力极差,“拙手笨脚”的丈夫,却愿意为了妻子每天准备早餐(牛奶红茶,煮鸡蛋,烤面包),长久相处的默契,相依相守的陪伴,志同道合的爱好。他们是常人眼中的“书呆子”,但他们也爱牵手去“探险”,也会凑在一起研究“做饭”……最重要的是,他们彼此信任——钟书这段时期只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我会洗。”“墨水呀!”“墨水也能洗。”他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我问明是怎样的灯,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不能关了。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我说“不要紧”,他真的就放心了。因为他很相信我说的“不要紧”。……只要你说“不要紧”,我就深信不疑。而事实证明,你真的做到了一切不要紧。

  父母对女儿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教育也是得当合理的——孩子不在肚里时,倒不挂心;孩子不在肚里了,反叫我牵心挂肠,不知怎样保护才妥当……我说:“她像谁呀?”钟书说:“爱教书,像爷爷;刚正,像外公。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钟书认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

  一直想不明白,整本书明明都是很朴实的语言,情景,并没有太过煽情的字眼和情节,为什么我会如此感动呢?几经思考幡然醒悟,大抵是因为,杨先生所描绘的,正是我心中长久以来一直期待的幸福家庭应有的模样吧。

  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但,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我们仨》读后感(二):别有幽愁暗恨生,暗恨不生胜有生

  我们仨失散了。似幻似真,虚幻地描绘出真实到仿若就发生在眼前的一情一景,雾里看花花溅泪。为这三十几页的真情实感也不枉读这本书了。

  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标题最美。内容而言平和质朴,娓娓道来,按理说该是我喜欢的风格,但学者大家之流果然与我等凡夫俗子迥异,文章时时流露出何不食肉糜的意味来。已经准备好哭一哭却满腔热情瞬间被浇灭,或许是期望越高失望才越深吧。许是特殊时期学者都懂得已书呆子形象武装以保护自己吧,字里行间,看到的并不是作者强调的不谙世事,最多只是生活能力平平罢了。再加之那一抹骨子里流露出的优越感同看似清高对非学术不染指分毫却站队明显的意味,都有种令人难以下咽的感觉。说白了,越是在意什么才会不断重复自己不在乎,试问谁会花半本回忆录的篇幅去强调自己真的不在乎什么呢?作为回忆,作为悼亡,剩下的若都是自己人的是与他人的非,未免小家子气了。青山湿遍可悼亡,当时寻常也可悼亡,但天下人负我还是免了吧。人生苦短,何必念念不忘。不曾想,我竟然有一天会在笑杨女士看不穿。

  三星给第二部我们失散了。一星给当年看洗澡围城的情怀。总的来讲是值得一看的,但确实过誉了。

  《我们仨》读后感(三):世间始终你好

  第一部通过一个真实的梦——一个“老人的梦”,表现出我们俩老了,预示着虽然心中不舍,可人生分离的那一天即将到来。

  第二部通过写一个虚拟的“万里长梦”,用这种形式,来实写最后几年间,丈夫钱锺书和女儿钱瑗相继住院到去世的过程。最初,一九九四年夏钱锺书住院,杨绛虽然操劳忙碌,但还有女儿帮忙;一九九五年冬女儿也因病住院了,且在西山脚下,三个人分做三处,已八十多岁的杨绛,一个人奔走在家和医院之间,身体的疲惫可想而知,而内心的苦楚又有谁能体会?!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三人就此失散了。看到此处,怎不让人潸然泪下。一般人经此变故,恐怕早已被命运击倒、精神崩溃了,而外表柔弱、内心强大的杨绛,独自一人怀念我们仨、打扫战场。

  在92岁高龄时,孤寂但坚强的杨绛,捡拾起这个家庭63年间的“石子”,写下了这本《我们仨》,将一段传说留在人间。

  《我们仨》读后感(四):共鸣

  今天看杨先生的我们仨,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求学不列颠的那一段。烹饪从无到有,朋友相互依赖,操心电费几多。杨先生离开钟书一个人区租房,备好了各种情景语句,这么多年后,留学做的是一样的事情。他们时时刻刻担心的也是学位,休假时期游历欧洲,这种共鸣让我一度忘记了古驿道的悲伤。

  杨先生文笔太优秀,场景刻画仿佛重现。

  今年5月贤伉俪均已去,一家学者,灵魂伴侣。希望两位先生和圆圆在天上安好。

  《我们仨》读后感(五):我愿与你携手走过喜乐忧伤

  最近半月试工,每日得起早贪黑,往返需地铁公车两小时左右。于是试着看看电子书,往常觉得恼人的拥堵漫长,在这些文字的陪伴下,却也别有滋味,有天甚至太入迷而过站了。今天早晨看完杨绛的《我们仨》,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娓娓道来一家三口的相守相伴。时局动荡下的知识分子暂弃生命求生存;淡泊名利,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困顿,坚守初心,读书写作;保持好奇心,探索身边的美好。最动容的莫过于文中浓浓的亲情,父母对阿圆的关爱,阿圆对父母的挂心;不论长离短别,各自积攒身边的见闻趣事,好似潮落后滞留沙滩的“石子”,待相聚时分享,这便是满满的幸福了。

  保持好奇心。书中作者多次使用“探索”一词,留学牛津期间,两人习惯饭后散步,探索未知的路径,乐在其中。抱着开放宽容的心态,发现身边的细微美好。学业上,也当如此。

  收集“石子”。作者每当与爱人或者女儿分别,总会牵挂彼此。于是各自细细记下生活琐事,书信告诉,或者待相聚时再说与对方听,这样就像在身边一样。对于这点,深有体会。自大学以来,在外求学十多年,路途遥远,每年在家的时间也就春节半个月左右,偶尔暑假也会在家待一阵。平时想起来了就给家里打个电话,聊一聊家常,说一说学校的事。前几年,沉浸于外面这个精彩世界,很少牵挂家里。但是最近一年来,慢慢体会到父母不易,便会多些联系。去年暑假教会母亲用微信,很方便,惦记了就会语音几句,哪怕是问问吃饭了嘛天气如何之类的,也会很安心。但是,自己做的还不够好,有时候情绪低落就懒得回复的信息,还是要多点耐心。

  我愿与你探索未知,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安稳美好。

  《我们仨》读后感(六):《我们仨》

  《我们仨》读后感(七):简单即幸福

  大师其实也都是“平凡”人吧,因为平凡最简单,而简单最幸福。 杨先生说“假如他没有名,我们该多么清净!”

  读《我们仨走散了》,从相聚哭到相失。看到附录里的几张图,读了“字不太好认”的几封信,觉得十足的可爱,满满的感动。 很真,也真羡慕“我们仨”的乐观。

  “没有生离,只有死别。” 希望钱先生、杨先生以及钱教授,在天堂“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我们仨》读后感(八):梦的一厢情愿

  读完《我们仨》的一些小小感想。

  我不知道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什么样的,我也并不向往。但我知道,精神的相通与契合是多么的重要。

  指尖的触碰是试探,一道道防线的突破,肉体的交合并不是最终的目的。

  确实,第一部分像是个引子,告诉我们,接下来这个“万里长梦”,“我”不想醒。醒了,也只是梦的一厢情愿。

  第二部分,让人悲伤到不行。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痛觉呢。

  就是,我虽没经历过亲人离世的悲苦,却仿佛感同身受。我知道,感同身受这个词用得很不恰当,却一时想不到更好的词汇。因为试想,这个世界上,懂我怜我爱我的人儿已不再,我却还要生着,活着。

  每个清晨从梦中醒来,空气和思绪都是新的,转念间想,没有了最亲最爱的人,每一天又都是前一天的模样。

  那,会悲观吗?当然不是,既然我们可以继续看看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那我们就应该继续。杨绛先生享年105岁,93岁出版了《我们仨》。这就是很好的证明。

  “我们仨”的相处模式自然又温暖,独一无二的平凡。从第三部分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出这一点,他们无比的幸福。相信杨绛先生写这一部分的时候,是快乐的。因为可以回忆以前的点点滴滴,记得清的,记不清的,通通都是美妙的往昔。

  然而,现今的日子,很多不是这么过的。太多的狗血剧情,好像生活总是戏剧性的,也确实是比“戏剧性”更加“戏剧性”,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

  太多的诱惑,太多的是非,复杂的人际关系,跨不过去的利益往来...这些种种把你我的距离拉得好远好远。

  其实,不难发现,文章有时候的时间线是模糊的,但又怎样呢?一点也不影响阅读时心情的宁静安好,很享受,也很舒服。

  毕竟,你喜爱看“真”的东西,谁又会不喜爱呢?

  《我们仨》读后感(九):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在此前,曾拜读过钟书先生的《围城》,方鸿渐的经历和婚姻的失败,不经让我对钱钟书的家庭产生好奇。不知他本人对家庭,妻女是怎样的态度。这本书映入眼帘,再合适不过了。

  书毕。对这对大文豪夫妇最大的感受,竟然是心疼。 无论是留洋求学时身居异乡恋家不止还怀有一女,抑或 回国后舟车劳顿居无定所还没稳定工作,又如 解放后上山下乡接受改造还要疲乏工作。即使在出名之后,却又难躲清净每日“还债”。“‘嘤其鸣兮,求其友声’,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只希望有几个知己,不求有名有声。”钱钟书如是抱怨。

  心疼之余,柴米油盐的生活却又让人艳羡。在我读来,最开心甜蜜的日子莫过于牛津求学期间和圆圆牙牙学语的时候。新婚燕尔,夫妻两虽身居异乡学业繁重,却又四处探险学做饭菜,还体验了一把初为父母的喜悦,“午饭时,我喝汤,他吃肉,圆圆吃我。” 。点点滴滴看的我嘴角上扬,满口狗粮。

  对于仨人的情感,书中写的详实。虽为三人却又不止三人,母女似姐妹,父女似好友,夫妻似姐弟等等。三人只求永远相伴,但是人间没有永远,人间也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但正如此,才弥足珍贵。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我们仨》读后感(十):怀念不如相见,但相见不如怀念

  这本书的读后感真不知道怎么写,因为看完了只会有两个字的体会,“哀伤”。不管是前面二部的梦境,还是最后一部真实生活的追忆,所有的故事都反映出了作者对于钱老和媛媛的思念之心,而且思念中都伴随着淡淡的哀伤。

  同时杨绛先生的记忆力超人,很多细节描写都非常的细腻,让读者犹如身入其境一般。还有先生的文字功底更是了得,说起来都是家长里短的小事,也是平平淡淡的文字,并没有什么波澜不惊的。但读起来就是有如阳春白雪一般非常流畅舒服,一口气就看完了。不过仔细想想,有时候记性太好也不是好事,过去的这些情绪再回忆起来,真的会有些hold不住。但杨绛先生能这样写下来,也许就是真的放下了。怀念是期望相见,但往往相见不如怀念。

  2016-10-27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我们仨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