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开放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开放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21 09:32: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开放读后感精选10篇

  《开放》是一本由[美]Charlene Li 查伦·李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3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开放》读后感(一):开放就像死亡访问之后就能回头——Leo(84)

  读到《开放》的中文书名让我想起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有部分人始终坚持,还是不改的好(一般都是些特权阶级),不过持此观点的人估计没想明白——开放就像死亡,访问之后不能回头!只能一路前向,根本不可能回归小国寡民。

  本书的英文名字,让读者能马上了解书的主旨《Open Leadership:How Social Technology Can Transform the Way You Lead》即“领导者如何通过 开放获得成功”。本书告诉领导者如何改变,如何才能更加有效的开放。毕竟面对有些顽固的旧有格局,打开新局面需要正确的组织和恰当的领导力。无论是美联航因搬运不小心砸坏顾客吉他而让自己变成YouTube上被嘲笑的对象,还是美国红十字会的成员开自己的Twitter时,领导者都需要用正确和开放的心态来迎接这个更加开放的时代,只有如此公司和企业做为组织才能更健康的发展。只有顺时而变的企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想继续捂住缺点,闭上自己的眼睛,然后以为客户看不到问题的企业只能在不选择开放的情况下,走向死亡……

  各大国际公司都对员工使用博客或者围脖有着明确的规定,其中一些很是值得正在写博客或者围脖的朋友们借鉴和学习。比如IBM公司规定,发出的东西要有“质量”。具体说来就是关注细节(比如拼写)同时我们与他人分享的信息带有自己的、而非人云亦云的观点,这样的信息才不会浪费他人的时间和精力;也不要发表不连贯的信息,这会让内容质量大打折扣,人们会离你而去的——互联网时代人们用鼠标投票!

  任何开放与自己都不是无节制的。书中提到制定“沙盒公约”,即公司中的员工如何正确使用新媒体,如何避免出错。如果下属发的信息有偏颇,那领导第一时间就应该去读相关手册,看如何应对。对严重违纪者也会相关规定,比如某公司的指导原则中包含以下内容:如果员工或者公司代表没有遵守公司的相关规定,则将受到纪律处罚直至与终止其与公司的雇佣关系。此外,视当事人违反原则的程度,该当事人可能会皇家马德里到民事或者刑事处罚。

  书中还分享了诸如美国军队博客使用准则、开放三态以及什么是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智商等内容,值得仔细品读与鉴赏。当然,书中还给出了开放时代我们应该做工作的Checklist,企业管理者可以逐条对照加以改进。

  虽然国内环境与国外有所不同,但是整体大趋势都是向着开放前进。像中国红十字红向社会公开账目就是个很好的开始,相信之后社会走向开放之后,我们从生存到工作的环境都会有机会从根本上加以改善。

  开放就像死亡,一旦访问就不能回头,也不必回头!向前会有光明!

  《开放》读后感(二):风险社会的领导与管理

  风险社会的领导与管理

  —史安斌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与博士生导师

  毋庸置疑,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出现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深层结构、组织形式和运行模式。如果说在以门户网站为主体的“Web 1.0”时代,互联网仍然继承了传统媒介和文化的衣钵,那么到了以社交媒体为主体的“Web 2.0”时代,“用户生产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UGC)模式使得互联网赢得了独立性和自主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超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第四种媒介”。 从更为广泛的社会视角来看,社交媒体的蓬勃兴起也是人类从“现代社会”过渡到“风险社会”的一个必然结果。“风险社会”是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在1986年出版的同名著作中提出的一个概念,用于区别于“现代社会”。所谓“现代社会”是以工具理性为基础,以实现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为目标。在他看来,“风险社会”是“现代社会”的演变,当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得以实现以后,人类并未进入到世界大同、高枕无忧的“理想国”当中。相反,人类在追求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为自身埋下了各种具有风险性的“伏笔”和“祸根”。

  就在贝克出版《风险社会》一书的那一年,前苏联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为贝克的理论提供了一个有说服力的论据。这场危机告诉我们,现代性的种种弊端和人类追求现代化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症候”开始发作,风险无处不在,危机层出不穷。因此,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风险社会”。近年来,恐怖主义、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和全球性瘟疫都可以被视为全球化、现代化和商业化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症候”,其中有的已经“发作”,引发了波及整个世界的公共危机,有的则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危机临界点。

  在上述两种社会形态中,大众传媒的定义和定位都有一定的区别。在“现代社会”当中,大众传媒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所谓“大众”是指大量的、容易被管理和操控的被动受众,信息和舆论的主导权掌握在少数权势和精英手中。相对而言,传媒是“工具”或“喉舌”, 受制于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力量”,在整个社会体系中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 而在“风险社会”当中,大众传媒本身成为一种独立运作的“机制”。在此,“大众”不仅意味着大量的、具有主动选择权的受众,而且还意味着大量的信息生产者。他们合二为一,成为所谓的“生产/消费者”(prosumer)。互联网的发展造就了海量的“生产/消费者”。尤其是在Web 2.0时代,像Facebook、人人网这样的社交媒体,Twitter、YouTube等“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大众传播过程中“传者”和“受者”之间的界限完全消失了。这就使得传统的单向度的“宣传”机制逐渐失灵,精英阶层和权势群体不能一厢情愿地把信息和观点强加给公众。相反,公众通过新媒体参与到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从而拥有了更大范围的知情权、表达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一言以蔽之,“现代社会”中的被动受众演变为“风险社会”中的独立、主动而活跃的生产/消费者。 另一方面,“风险社会”也是一个高度“媒介化”的社会。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媒介”和以手机为代表的“随身媒介”的兴起,把人们裹挟到一个媒介高度饱和的生存状态中。3G技术—即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逐步在我国普及。3G技术把互联网视频和移动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了影像的即时传输,使得“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中央电视台”的预言成为现实。

  无论是3G技术还是“微博客”,还是未来将会出现的新的媒介形式,它们都预示着以下两个趋势:

  (1)大众传媒在风险社会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政治和公共事务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2)在风险社会当中,进行媒体操控和管制的代价会越来越高昂,因而在技术上和道义上都无法奏效。

  我们当然可以寄希望于传媒的“自律”和“他律”。但是,当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络记者,人人都可以凭借一部3G手机“成为”中央电视台的时候,基于道德和伦理的传媒“自律”就会成为一种美好的理想—这正如我们可以弘扬雷锋精神,但不可能期望人人都成为雷锋一样。同样道理,在中国目前还没有“新闻法”或“传媒法”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把希望过多地寄托于法制化的“他律”。编造“纸馅包子”假新闻的假记者可以被绳之以法,政府也可以动用行政手段惩治那些网上的“煽动者”和“造谣者”,但这类方法在媒介化的风险社会却显得苍白无力,杯水车薪,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 在全球传播的时代,任何一场“地方性”的突发事件都有可能借助于大众传媒的力量而演变为“全国性”乃至于“全球性”的危机。因此,危机传播是降低风险、化解冲突和重塑形象的最为有效的手段。所谓“危机传播”就是指政府、企业或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利用大众传媒与公众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在当代中国这样一个“全能政府”的政治生态当中,政府能否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贯彻“媒体执政”的理念,进行有效的危机传播,是检验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 实际上,“媒体执政”的理念还是体现了在社交媒体的时代,政府部门和企业如何借助于危机传播保持和提升其“领导力”的问题。危机传播的过程中一个重点和难点是如何把握信息开放与控制的尺度。美籍华裔管理专家查伦•李在这本书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同时结合大量的实例,对管理者如何摆脱传统的“命令-控制”模式,借助于社交媒体实现有效的危机传播,实现“成功地走向失败”—用传播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进行有效的矫(正)型传播和塑(造)型传播”,在应对风险和危机的过程中实现企业品牌的重塑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从而打造出更多适应社交媒体生态的“开放型”领导者和管理者。

  本书通俗易懂,行文活泼,征引了大量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生动案例,也包括了来自美国国务院等政府部门的案例,读来一气呵成,令人时常有茅塞顿开之感。虽然全书建基于企业管理的语境,所用的实例大都来自美国本土,但对于处在转型期的中国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来说,这些新鲜的思想、宝贵的经验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可谓是富有启示意义的“他山之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机械工业出版社及时引介本书,也是帮助我国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适应媒介传播变局的“雪中送炭”之举。我愿意向读者推荐本书。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本书都堪称风险社会和社交媒体时代的管理宝典,值得我国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仔细品鉴和学习。

  《开放》读后感(三):中宣部副部长王晨鼓励官员开微博

  10月1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京召开积极运用微博客服务社会经验交流会。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外宣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主任王晨在会上指出,要推动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积极运用微博客,拓展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渠道和手段,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改进政府工作。

  王晨在讲话中指出,希望党政机关和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部门和公职人员,以更加开放自信的态度开设微博客、用好微博客。通过微博客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妥善回应网上热点,努力引导好社会舆论,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希望党的理论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党政机关新闻发言人等注册微博客账号,通过微博客宣讲法律政策,回应网民诉求,澄清谣言传言,为群众解疑释惑,督促改进本地方本部门有关工作。

  会议强调,要通过微博客普及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更多发布为人民群众提供多种服务的新内容。要不断增进知名博主对国情、社情、网情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会议指出,在微博客快速发展的同时,要切实加强管理,解决好微博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少数人借用微博客编造和散布谣言,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故意侵犯他人权益,进行非法网络公关等违背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污染网络环境、危害网络信息安全和公共利益的行为,必须依法依规予以查处。

  在王部长的鼓励与带动下,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开放:社会化媒体如何影响领导力》、《新规则:社会化媒体时代的营销与公关》等书受到了众多企业与政府部门的集体学习。特别是《开放:社会化媒体如何影响领导力》一书,书中有众多政府机构、企业的社会化媒体运营方案,书中提到的理论与知识,引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先生的一段评价——本书通俗易懂,行文活泼,征引了大量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生动案例,也包括了来自美国国务院等政府部门的案例,读来一气呵成,令人时常有茅塞顿开之感。虽然全书建基于企业管理的语境,所用的实例大都来自美国本土,但对于处在转型期的中国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来说,这些新鲜的思想、宝贵的经验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可谓是富有启示意义的“他山之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机械工业出版社及时引介本书,也是帮助我国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适应媒介传播变局的“雪中送炭”之举。我愿意向读者推荐本书。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本书都堪称风险社会和社交媒体时代的管理宝典,值得我国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仔细品鉴和学习。

  《开放》读后感(四):读过《开放——社会化媒体如何影响领导方式》

  电脑打开了人们的视野,网络让信息瞬间传遍全球,微博改变了人们的媒体习惯。社会化媒体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奴隶时代书籍只有统治阶级可看的日子消失了,也许书籍、报纸、电视也会被新媒体取代,甚至网络在将来也会是另一番模样。世界每天都在变,今天的你也不会和昨天的你一样,就像天边的云,今天这朵看起来很美好,明天也不会造出来一朵一样的。

  作为现代领导者,只能以自信、谦逊的心态替代掌控一切的需求,在网络时代的今天广开言路,否则只能和红十字会一样,百年基业今非昔比,在这个无“微”不至的时代,成也微博,败也微博,红十字协会日后如何也未可知啊。

  总体来说这书一般,但是很符合潮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开放读后感精选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