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台北故宫》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台北故宫》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34: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台北故宫》经典读后感10篇

  《台北故宫》是一本由周兵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19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台北故宫》读后感(一):《台北故宫》看故宫论文物

  在中国的首都有一个地方叫故宫;在隔海相望的彼岸也有着一个地方叫台北故宫。虽然名不同,但是意义却一致。故宫的背后是中华民族慢慢历史之下的文化瑰宝;文物的背后是我们亿万中华儿女为之而自豪的文化传承。

  对于北京古都之中的故宫,我们大陆的民众或许耳熟能详。对于台北的故宫,我们或许只是初次接触或者并未深入了解。漫步入这本《台北故宫》书籍,我又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着那些记载着华夏历史发展的悠悠文化。别样的故宫,珍贵的文物,难言的历史,深刻的内涵,华夏的最宝贵记忆-----

  在没有读《台北故宫》之前,我只知道中国有一个地方存放着大量的历史珍贵文化。那就是北京的故宫。但是在读完了《台北故宫》之后,我才了然如兄地知道了中国诸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实还存放在另一片土地上---台北。以前无论是北京故宫还是台北故宫里的文物都诞生于我们这片繁荣富裕的华夏土地之上。只是因为某些历史,政治原因,其中的部分宝藏远离了故土,漂洋过海地存放在了台北故宫。书中就是围绕着这些宝贵的有着灵性的古物而展开话题。尽管我知道中国曾经遭受过战火的洗礼,从8年的抗日战争到其后的解放战争,枪零弹雨之下我们这些宝贵的历史文物依然保留完好。这不是幸运。这其实更是一种民族的努力和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深入研读此书的过程中,我发现这其中的故事真的有很多很多。原来为了躲避战乱,保护文物不受战火的破坏和日本侵略者的掠夺,如今存放在台北的文物接受过了好多次的迁移任务。有迁移势必注定了运输过程中的颠簸和破损。但是,如此珍贵的古物怎怎能容许有丁点的破坏呢?于是,那时候的文物工作者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去确保运输条件的适宜性。小小的包装居然又着如此之大的学问,类似于包裹,缠绕,装箱,贴封条,确保万无一失。于是乎,我在读书的过程中看到了这些装载着文物的箱子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被制作出来存放紫禁城里的文物,在大陆颠沛流离了十五年之后,又被运去了台湾的过程。 时间之长,路途之险峻,环境之恶劣,护送保护文物的人们竭尽所能。如今,它们尽管被收藏在了台北的故宫,但是它们至少还能安然无恙地留存于世,而不是因战争而消逝人间。

  文物是无价的,它们会引起那些有不良企图的人们窥嘘;文物是有意义的,它们会让华夏的儿女为了保护它们而赴汤蹈火;文物是有灵性的,它们在战火的考验下依然幸运地保存下来;文物是有纪念价值的,它们的背后故事时时让我们回味不已。读《台北故宫》看不一样的故宫,评论那些经历了战火洗礼的古物,我们自己也为身为华夏的儿女而自豪。

  《台北故宫》读后感(二):周兵出品,质量保证

  当然,作为一部纪录片的附属品,这本书的结构和重点不够完美,偶尔也会出现描述断层的情况。但正由于它是以纪录片的角度去完成的,内容非常真实严谨,是一本经得起推敲的写实书。

  《台北故宫》读后感(三):继承我们的文明

  近几年才知道有个台北故宫的,不知是何缘故小时候一直没有听说过,即使现在知道了也感觉是台湾同胞对我们大陆正宗故宫的觑视,你们凭什么叫故宫,那里也住过明清皇帝?读过这本书才知道,北京故宫最大魅力是在于故宫建筑本身,而艺术品是台北故宫的真正主角。关于两座故宫博物院,一直有个说法。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有馆无宝”,虽拥有整个紫禁城,但精品文物已被运往台湾;台湾故宫博物院是“有宝无馆”,虽拥有故宫精品文物的95%,但没有北京故宫博物馆那样的明清古建筑群。当然看完此书,我也知道,其实咱们北京故宫也是有很多珍贵文物的,中国地大物博,故宫文物为皇家珍藏,又恰逢战争年代,那能全部运完。不过,可以说两个故宫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前人留给后人的财富。

  如果站在我们共和国的立场,对于60年前60多万件的珍宝飘洋过海到台湾,我们肯定会破口大骂国民政府的无耻行径,将中华瑰宝据为己有。但看到他们转运国宝的过程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13000多箱故宫文物,颠沛流离,辗转大半个中国,没有一件丢失或损坏,堪称世界文物史上的奇迹,文物在这批人手中似乎才是最好的归宿,对于以后的保管以及弘扬我们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那么从1948年12月21日中鼎轮的起航算起,到1949年12月9日新津机场国民党最后一班飞机起飞为止,从大陆到台湾共运出多少文物呢?书中的答案是:海运为主,从南京共运出分属六个机构的文物和档案5522箱,其中故宫博物院2972箱、中博筹备处852箱、中央图书馆644箱、中研院史语所976箱、北平图书馆18箱,以及外交部60箱。数量虽远不及抗战时期南迁的文物,却占到了当时全国精华文物中的95%,台北故宫博物院就是在这批文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空运为辅,白市驿机场运出河南博物馆文物38箱(河南文物多出自安阳、新郑、洛阳、辉县,都为殷商时期的繁华胜地,文物价值之高不亚于中博和故宫博物院),新津机场运出张大千62幅敦煌临摹壁画和16幅私藏古画。此外,抗战胜利后,日本政府从1948年6月到1951年7月将其在中国疯狂掠夺的珍贵文物分装109箱,分7批归还。以上就是台湾文物大致的主体框架。

  当年国民党离开大陆仓皇紧急,挑选文物的标准除了其价值珍贵外,主要以轻巧便于携带为主,一些体积重量较大的很多也就放弃了。另外当时北平故宫本院的文物精品在马衡(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周旋下没有运出一箱,全部留下。

  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历经颠沛流离的国宝们终于有了一个安稳的住所。国宝在台,对弘扬和保存中华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很多人士功不可没,如书中所说的国宝六君子:杭立武、李济、庄严、那志良、昌彼得、索予明。

  本书的最后介绍了在台的一些国宝中的国宝,很多享誉海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看完之后对自己也受益不少。

  《快雪时晴帖》

  很多书法爱好者认为《快雪时晴帖》是仅次于王羲之所书“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又一件书法神品,上有太多的题跋款识、印章,也可以看出这件艺术品在各个朝代之间流传的故事。学者和民众评出的故宫十大国宝中只有《快雪时晴帖》是一样的。乾隆帝纳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入三希堂,其实除了《伯远帖》,另外两件都不是原作。《中秋帖》为宋代人米芾临本,《快雪时晴帖》是唐代书法家用双钩填廓法临摹。三帖中,《中秋帖》和《伯远帖》为人民政府建国初从香港购回北京。

  《寒食帖》

  苏轼的《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另两个为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稿》)。

  《花气熏人帖》

  宋朝四大家之一黄庭坚所做。

  《清明上河图》

  原本存于北京故宫,台北的为乾隆元年众画家的合作画的清院本。

  《富山春居图》

  六接纸版本的水墨画,即由六张纸接成的长卷。作者黄公望,元朝时期著名山水画家。千年来,此画被评为古今天下第一,是山水画中的《兰亭序》。清初遭毁坏,分为《剩山图》和《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剩山图》现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无用师卷有真伪两卷,都放于故宫博物院。

  礼乐重器

  婴儿枕

  宋朝时期,小瓷枕广为流行,婴儿枕为其中造型较为繁复者,现世上仅存3个,均制作与北宋年间,一个存于北京故宫,另外两个存于台北故宫。

  古籍善本

  《四库全书》共七部,分七处存放:北京故宫文渊阁(现存台北故宫)、北京圆明园文源阁(毁于英法联军)、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现存国家图书馆)、沈阳故宫文溯阁(现存甘肃图书馆)、杭州文澜阁(现存浙江图书馆)、浙江镇江文宗阁和扬州文汇阁毁于太平天国。

  汝窑

  北宋汝窑瓷器被誉为中国最完美的青瓷,以其温润的天青釉色闻名于世。因烧制时间短,传世品极少,历代视为稀世珍宝,为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目前全世界仅存不足70件汝窑瓷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21件典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有二十几件。

  我国是传统的几千年文明古国,我们的文化也是世界上最灿烂的遗产,作为子孙后代应该多去了解、继承和发扬。感谢此书背后的团队。

  《台北故宫》读后感(四):所谓“中华”就在其中

  前半部分讲从抗战爆发到国民政府迁台的十余年间,原北平故宫的大量重要文物历经数次艰难曲折的迁移,最终到达台湾,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感佩的是,抗战时从北平南迁的文物有2万余箱,48年底迁台带走了5522箱,其中有大量的瓷器字画,到51年之后拆箱清点时,竟然无一损毁!即便在今天都很难做到,而在那个遍地烽烟的年代,交通瘫痪、社会秩序混乱,那些三餐不继生活堪忧的学者们是如何做到的,又是以何等的心血做到的,思之令人感叹。更牛逼的是台北故宫在文化交流和传承方面做的非常好,台湾各地的小学生可以在课堂里欣赏了解故宫珍品,以此接受中华文化的美学熏陶,甚至连监狱服刑的犯人都有机会看到故宫复制品的巡展,更有很多专题文化活动会不定期推出,太令人向往了啊!

  《台北故宫》读后感(五):昆仑号事件

  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的,“这是一次有点仓促的文字创作,大概也是为了应纪录片《台北故宫》播出的景吧。”。本书不是《台北故宫》的解说词,可以视为这部纪录片的资料汇编。

  即使是仓促之作,也应当对“历史真实负责”(作者语)。在关于故宫文物运台的“昆仑舰”事件,本书出现了与真实历史不符的的叙述。

  在第29页的第一章的”第五次迁移:飘摇昆仑舰“的章节中描述为昆仑舰舰长褚廉方策划起义,被副舰长发现,起义失败,昆仑舰抵台后褚廉方被杀。

  在第76页的第二章的”第三批的迁运风波"中再次提到昆仑号船长想起义,但船上大副和枪炮长架空船长,起义失败,包括副船长在内经历过这个敏感事件的人都守口如瓶等等。

  事实上,昆仑舰事件的史实早已经公开,"昆仑"舰原为日本之小型海岸运输船,1919年英国建造,战后由招商局接收,名"海浙"(后改"海吉")。1948年7月1日由招商局移交给海军,做为"海闽"轮撞沉"伏波"舰的赔偿,命名"昆仑",编号"312"。

  舰长沈彝懋1895年出生于福州南街,虽是闽籍的老海军,但并没有得到上司的重用,干了20多年还挂着中校的军衔,对此极为不满。

  4月初,“昆仑号”舰执行装载上海海军机械学校的师生员工200多人撤往福州的任务,同时秘密装载了500万两黄金准备从南方运往台湾。开航之前舰上临时搭乘了海军总司令桂永清的一个陆战队警卫排约40人,随舰南撤。4月3日晚,陈健藩、沈勋分别召集起义士兵和军官会议,准备开航后一开出长江口即起义北上。

  4月4日上午,昆仑号舰装载了约380名船员起航。4月5日晚,船至高桥码头装油,陈健藩秘密联络可靠士兵十人宣布起义,然后持一封假信,去说服舰上主要官员轮机长张岑之、副舰长诸廉方及航海官起义,大家决定第二天船驶出吴淞口后,在大海上飘荡航行,造成搭客士兵晕船呕吐,然后乘机缴械,再扭转航线向北行驶。到了第二天下午,轮机长和航海官经过几个小时的考虑忽然态度改变,他们对解放区的艰苦生活、对自己在国统区的财产、对家眷安危等问题顾虑重重,因此向舰长提出到福州把人和货卸光后,舰回吴淞口再起义,这使舰长极为犹豫,当军舰驶出吴淞口时,在吴淞口外的海上暂时抛锚。当晚,由轮机长出面,约集十几名军官和陈健藩谈话,不料几个官员都反对起义,陈健藩虽做了说服工作,但双方一直没有达成统一意见。

  陈健藩决定依靠士兵的力量马上行动,他找来钥匙打开武器库,在驾驶台上布好火力,晚10时30分,当陈健藩和沈勋正准备带着起义士兵去缴警卫排的械时,有人发现附近海面有一艘引航的灯船,恐怕缴械时枪声发作引起该船的注意,于是提醒陈健藩应先开船,等离开一段距离后再缴械。陈健藩立即去叫轮机长发动机器开船,轮机长推说应直接找值班轮机士兵去开,而找到值班轮机士兵时,此人又推说要轮机长下命令。陈回到驾驶台,看到留在那里的沈彝懋和沈勋父子因受到副舰长的挑唆已产生了动摇,认为机舱人员不同意起义容易破坏机器。他们的情绪也影响了士兵,致使起义士兵的主要枪支两杆冲锋枪被枪炮官强硬收去了,陈健藩也无可奈何。

  4月7日,“昆仑号”舰放弃起义,仍按原命令起锚南驶。船上知晓起义计划的官兵有四十几名,但都是闽籍,暂时未泄露消息,未引起骚动,但陈健藩已明白这次起义已遭失败,到了岸上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与士兵商议撤退的事。4月9日船到福州马尾罗星塔停泊后,身为桂系嫡系的副舰长诸廉方通知陈健藩和沈勋等几名骨干必须离舰,在此情形下,陈健藩立即组织全体起义士兵跳海离舰逃亡,让他们各自先回家乡暂避,随后他也上岸隐蔽下来。沈彝懋和沈勋父子则离舰前往福州城内。

  (上述资料见:

  “昆仑号”舰起义”(上海档案信息网,http://www.archives.sh.cn/shjy/scbq/201203/t20120313_5706.html)

  “國府投共艦艇全集”(中国军舰博物馆,http://60.250.180.26/library/library/read/1949.htm)

  《台北故宫》读后感(六):《台北故宫》看故宫论文物

  在中国的首都有一个地方叫故宫;在隔海相望的彼岸也有着一个地方叫台北故宫。虽然名不同,但是意义却一致。故宫的背后是中华民族慢慢历史之下的文化瑰宝;文物的背后是我们亿万中华儿女为之而自豪的文化传承。

  对于北京古都之中的故宫,我们大陆的民众或许耳熟能详。对于台北的故宫,我们或许只是初次接触或者并未深入了解。漫步入这本《台北故宫》书籍,我又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着那些记载着华夏历史发展的悠悠文化。别样的故宫,珍贵的文物,难言的历史,深刻的内涵,华夏的最宝贵记忆-----

  在没有读《台北故宫》之前,我只知道中国有一个地方存放着大量的历史珍贵文化。那就是北京的故宫。但是在读完了《台北故宫》之后,我才了然如兄地知道了中国诸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实还存放在另一片土地上---台北。以前无论是北京故宫还是台北故宫里的文物都诞生于我们这片繁荣富裕的华夏土地之上。只是因为某些历史,政治原因,其中的部分宝藏远离了故土,漂洋过海地存放在了台北故宫。书中就是围绕着这些宝贵的有着灵性的古物而展开话题。尽管我知道中国曾经遭受过战火的洗礼,从8年的抗日战争到其后的解放战争,枪零弹雨之下我们这些宝贵的历史文物依然保留完好。这不是幸运。这其实更是一种民族的努力和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深入研读此书的过程中,我发现这其中的故事真的有很多很多。原来为了躲避战乱,保护文物不受战火的破坏和日本侵略者的掠夺,如今存放在台北的文物接受过了好多次的迁移任务。有迁移势必注定了运输过程中的颠簸和破损。但是,如此珍贵的古物怎怎能容许有丁点的破坏呢?于是,那时候的文物工作者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去确保运输条件的适宜性。小小的包装居然又着如此之大的学问,类似于包裹,缠绕,装箱,贴封条,确保万无一失。于是乎,我在读书的过程中看到了这些装载着文物的箱子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被制作出来存放紫禁城里的文物,在大陆颠沛流离了十五年之后,又被运去了台湾的过程。 时间之长,路途之险峻,环境之恶劣,护送保护文物的人们竭尽所能。如今,它们尽管被收藏在了台北的故宫,但是它们至少还能安然无恙地留存于世,而不是因战争而消逝人间。

  文物是无价的,它们会引起那些有不良企图的人们窥嘘;文物是有意义的,它们会让华夏的儿女为了保护它们而赴汤蹈火;文物是有灵性的,它们在战火的考验下依然幸运地保存下来;文物是有纪念价值的,它们的背后故事时时让我们回味不已。读《台北故宫》看不一样的故宫,评论那些经历了战火洗礼的古物,我们自己也为身为华夏的儿女而自豪。

  《台北故宫》读后感(七):在历史碎片中寻找正能量

  从小,我就知道北京,因为那是我国的首都,因为父母去过北京,去过故宫,告诉我那里有好多奇珍异宝。从小,我就知道台湾,就关注台湾,因为爷爷就在那里,但我不知道那里也有个故宫。直到去年父母去了台湾,回来后对台北故宫津津乐道,我才知道原来台北故宫里件件珍品,占我国文物精品中百分之九十五之多,其中就包括那棵美轮美奂的"翠玉白菜"以及那个独一无二的翡翠屏风。

  也许正因为这两个故宫都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所以当看到「台北故宫」时,我毫不犹豫的买了下来,也花了大半个月细细品味。

  书从故宫文物的迁移展开话题。从"九一八"爆发,离东北只有200多里的北平处于危险开始,文物的抢运计划也随之制定。日军进入山海关,故宫文物也从北平迁移到上海,后又运至南京保存。随着日军入侵,国军节节败退,文物又分三路从南京转移到大后方。1945年8月,抗战胜利,分散在安顺、峨眉、乐山的文物又集中到了重庆,等待长江水涨,能行大船,终于,所有文物"即从巴峡穿巫峡",越长江三峡运回了南京。但随后的解放战争,使这批已经计划陆续运回北京的文物,又一次踏上了远去的旅程,并且再也没有回来过,从而也有了台北故宫。

  从8年的抗日战争到其后的解放战争,枪零弹雨之下,十六年的迁徙,我们这些宝贵的历史文物依然保留完好。这不是运气,这其实更是一种民族的坚持和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有迁移势必注定了运输过程中的颠簸和破损。但是,如此珍贵的文物怎能容许有丁点的破损?于是,文物工作者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去确保运输条件的适宜性。每一件文物的包装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和心血,类似于包裹,缠绕,装箱,都要反反复复试验,确保万无一失。

  看到国宝安然无恙,保存完好,我随着国宝迁移而跌宕起伏的心终于归于平静,然而那些为了保护国宝护送国宝而竭尽所能的人们却又令我心潮澎湃:时间之长,路途之险峻,环境之恶劣,但有这么些人却无怨无悔,这种与文物共存,用生命来呵护的高尚品德才真的是可歌可泣,这才是本书的魅力所在。

  比如保护国宝的第一人杭立武,抗日战争时期,他原本是"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总干事,他发起设立了一个专门保障难民安全与生活的"安全区"也就是难民区。当时,南京市长马超俊听说了难民区的事,建议杭立武将朝天宫故宫文物院也纳入难民区范围,但杭立武觉得故宫文物事关重大,于是他向当时的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张群建议,将文物尽快迁到后方。蒋介石得到报告后,让杭立武负责文物抢运。此时,南京城已经极其混乱,但从1937年11月20日到12月8日短短的19天里,杭立武动用了一切力量,分水陆两条路线抢运文物。陆路由军委调拨车辆,水路已经没有国轮了,只好找了英商的轮船,当时,日军的炮火在南京城外已经燃起,船长坚持要杭立武随船出发,杭立武只能给家里通了电话就上船了。第二天,日军对南京发起了总攻,而14571箱故宫文物水陆并进运往了安全的大后方,藏在乐山和峨眉两地。直到抗战胜利后,西迁的国宝才全部运返南京。

  在这样战火纷飞的年代,杭立武能够挺身而出,虽不是文物工作者,却为保护故宫国宝尝尽艰辛、历经磨难,九死一生也从不后悔。这样的人又怎能不令人为之动容。

  1948年淮海战役前夕,杭立武又想到了故宫国宝,为了让国宝免于战乱,在他的组织牵头下,国宝陆续运往台湾。其他的工作者都先后到了台湾,而杭立武留到了最后,与阎锡山及另几位国民政府要员乘最后一班飞机离开,飞机上载了河南博物馆在抗战时期就南迁到重庆的69箱文物。阎锡山带了两箱黄金,正在大家担心黄金超重的时候,画家张大千匆匆赶来,他要求带着78幅敦煌临摹壁画搭机。当时飞机载重已饱和,机长不同意再增加重量。一边是珍贵的艺术品,一边是绝不可能丢下黄金的阎锡山,杭立武当即决定把自己的行李,包括20两黄金撤下,让张大千和他的画登机,并与张大千约定到台北后,要捐出这些画给故宫。就这样,最后一班飞机终于起飞。

  看到这里,对杭立武,我由开始的感动到无比钦佩。在这样战火纷飞的时局,去台湾又是前途渺茫的情势下,能够当机立断地抛下自己的行李,义无反顾地舍弃那二十两黄金,就为了保留那几十幅敦煌临摹画,还是给故宫的,这样的高风亮节,有几人能够做到。1989年,一生淡泊名利的杭立武获得了行政院文化奖,获奖原因是他维护故宫文物的安全。这个奖整整迟了40年。授勋时他说做这些事觉得很快乐,完全没有必要给奖金。40万的奖金,他把一半捐给了台北故宫。

  即使没有迁运故宫文物的经历,杭立武的卓越成就也足以自慰,但与故宫国宝结缘却成为他人生故事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不求名,不求利,他对故宫对文物的热爱早已深入骨髓,因为那已经是他生命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了。

  像杭立武一样为故宫文物贡献良多的人很多,如庄严、李济、那志良等,虽然书里只选取了6个人进行简略的介绍,但他们更是无数留名或不曾留名的文物工作或保护者的缩影,不管是基于什么原因造成了60多年前的那次颠沛和迁移,他们都为保护这些中华民族的古物,尽了自己毕生精力,都值得我们去敬佩和怀念。

  看书时,我总在想是什么样的力量使这些人在硝烟弥漫的时代如此执着如此坚持地保护着没有生命的死物,又是什么样的信仰使这些人克服艰难万险走向成功的彼岸?这种力量这种信仰是我们社会现在正在流失的,这份执着这份坚持是我们大部分人渐渐丧失的,所以这个社会如此浮躁,所以大多数人都急功好利。

  但是,在书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体会到了那份不易的坚守。台北故宫不仅仅记录那一件件国宝的运离、迁移、颠沛,展示它们曾经的传奇和现在的精彩,更是讲述了一些震荡中国人心灵和情感的故事,每一次的震荡就是一股正能量,激发我们去寻找那些正在流失的和正在丧失的东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