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隐藏的逻辑》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隐藏的逻辑》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5-14 12:13: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隐藏的逻辑》读后感精选10篇

  《隐藏的逻辑》是一本由马克•布坎南著作,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隐藏的逻辑》读后感(一):社会原子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这本书读起来只能算是大致有逻辑,很多时候读起来有零散和碎片感。但一些语句或者观点倒是让我醍醐灌顶,所以摘抄也零散如下:

  1.股票市场中一个绝对理性的投资者也会赔本。因为股市的运作是建立在人们的信念上的,而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信念和想法,你可以保持自己的理性却不能要求他人也一样。如果认为例如气温这个因素能影响股市的人足够多,那它就真的能影响股市。

  ---想起之前看到过的“趋势投资理念”,是不是和所谓的“价值投资”相悖呢?如果人真的是这样做出参考和决策,那价值投资是不是根本就只是一种美好的理论而已呢?

  2.进行任何任务最好的方法之一通常就是先开始着手做起来,尽管你对于开展任务的最佳方法还没有清楚的概念。你想尝试做某些事情,然后学到经验有所收获,并开始学着去调节适应。“要掌握这个世界,只能靠行动,不能靠思索”。

  ---作者认为人类生存的一大能力就是学会不断地实践并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和模式,直到最终能适应为止。这是人类学习技能之一。想想自己在很多事情的犹豫不决和不果断,实在是浪费时间呀,那句话不是说嘛:if you wait for perpect conditions,you'll never get anything done. 所以,少些思前想后,勇敢踏出第一步吧!

  3.要想解释为什么市场如此难以预测,我们可以假设市场上的参与者不够多,那么把所有参与者的策略加起来,也不足以涵盖所有的可能性。于是市场上就出现了某种残留的“可预测性”,这种可预测性自然而然地会诱使其他人参与进来。如果参与者真的能不劳而获,那么更多的人都会出于同样的理由加入市场。但是没加入一个新的参与者,就带来了新的策略,越来越多的策略于是有效的吃掉了一部分残留下来的“可预测性”。人们会不断参与进来,直到可预测性完全消失,于是这个市场就变得完全不可预测了。人们无法获利,于是决定离开这个市场,同时也带走了他们的策略,这样一来,一点点的可预测性又一次冒出来了。根据这一观点,市场应该在可预测性和不可预测性的边缘地带徘徊。所以,有限的预测是可能的,但同时也是困难的。

  4.模仿行为的根源,在某些情况下其实是非常古老的,看似就像是一种自动的、无意识的、本能的行为,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生理天性。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人之于低等动物的优势之一就在于,人是世界上最有模仿能力的生物。我们是很好的适应着,而我们最常适应的对象就是别人。

  ---所以看到新闻说市民跟风抢购XXX的时候,我们也不需要诧异了,从中跟风从来就让人感到安全和便捷,违抗群体的意愿总让人觉得压力和不安全。这俨然已经是人的本性之一啦!

  《隐藏的逻辑》读后感(二):不是问题太复杂,而是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合适

  一维世界的线条虫,很难理解二维世界的擦肩而过。科学界常常以静态的眼光来分析,以获得确定性的结果,比如物理,化学,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今天的科技,无不基于此而来。但这种方法在研究人和人相关的课题的时候却不那么有效,没有一种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人不是物理世界中的刚体,行为一成不变,人是有自由意志的。如何应付这些一次性的自由意志?一个个体聚集成人类社会,是否还可以通过研究个体来了解整个群体?群体是否还有自由意志?传统的由点到面的研究方法,到这里却彻底崩溃了,因为个体的规律在群体中根本无法复现,反之亦然,个体是唯一的,根本就没有规律可循。不如反过来,直接从面开始,观察这个群体,观察它的行为特征,基于统计,而不是分析,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通过层层迭代,不断对预测系统做出反馈方能做出更好的预测。

  基于以上的观点,对人类的群体去做预测,还不如对对人类的群体进行模拟。模拟系统的关键因素设置成和现实社会类似,然后放置足够多的模拟人,让他们自己去竞争,优胜劣汰,看看最后有怎样的结果。伊利州的电力新政和NSDQ的最小交易差价规则,就是很好的例子。很多事情并不会按照我们当初所想那样进行,而如果按照传统的科学方法进行一一分析,这其中有太多的变量,复杂度也我们没法接受。

  《隐藏的逻辑》读后感(三):推荐本书,我们都是乌合之众中的一员

  --先说说书名

  在Amazon查得原书名是《The Social Atom: Why the Rich Get Richer, Cheaters Get Caught, and Your Neighbor Usually Looks Like You 》,显然原来的副标题显得更大众化,更能吸引普通读者。而中译本《隐藏的逻辑:乌合之众背后的模式研究》的书名就显得学究多了,不够直白,主标题“隐藏的逻辑”首次出现在译文的P29。

  其实我当时恰好是因为被“隐藏的逻辑”抓住了眼球,因为我刚好手头上找了本《逻辑人生:哥德尔传》,以为这本也跟逻辑比较相关。而且副标题让我想起有另一本著名的《乌合之众》(还没读过,准备在K4上读)也是讲人类社会行为与心理方面的。有趣的是,我草草翻过内容简介、目录,再看看封页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推荐,马上就决定从图书馆借走了。读完当然是意料之外的喜欢这本书了:)

  --乌合之众?

  在我的印象当中,“乌合之众”好像含有贬义,至少不是一个褒义词,查下百度百科(可惜维基百科该词条几乎为空),意思是:像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语出: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想想一个杂乱、毫无组织规律的群体竟也值得“研究”,这说明这现象背后应该不像我们平时使用“乌合之众”这个非褒义词所表示的意思一样,我们只知道“乌合之众”其义,而丝毫不考虑其是否真的毫无组织规律,其最初是怎么聚合在一起的。

  如本书阐述,生活在社会化这种环境之下,其实我们每个个体(即书中的“社会原子”)都是乌合之众中的其中一员,我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街上别人抬头望天空自己也跟着驻步抬头,为什么排斥当少数中的一员,为什么希望绝对理性获取最大益处的我们很多时候却倾向于合作,为什么1990年“企鹅思维”(第五章)的投资者的加入瞬时复兴了恶心的纽约时代广场,人类真的区别或高级于其他动物吗?...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光是想要了解这些有趣的问题的原因,以及其涉及心理、思维、金融、数学、哲学等方面,就值得好好读下这本书,但是,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作者是理论物理学家,他提倡用类似科学家研究原子结构的方式、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这体现在书名及正文中用“Social Atom”(社会原子)来指代群体中某一个体,作者花了第一章“要思考的是模式,不是人”来强调模式与组织形式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单个原子并没有太多难以理解的运动、表现特性,而自然界(是否整个宇宙?)中由很少的那么多种原子组合成的无穷尽物质,其运动、表现形式完全可以用无穷大来形容。例如第二章提到“四分之三的物理学家研究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物质...称为‘聚合物理学’,探索一个具有无穷无尽可能性的世界,而中心则围绕着自我组织与模式。P44”

  (P.S. 剩下的物理学家,作者称为“科学的最佳销售员”,他们研究的是弦理论和宇宙起源。关于“弦”,刘慈欣的《三体》科幻有科普,好看:))

  书中正是引入与物理学类似的原子组合理论来阐述这一切背后的原因,并且认为“人类世界遵循精确数学法则的程度,一点也不比物理世界低。P175”

  而且,作者在推广这种研究人类社会更自然的观点时,遭到反对(P191),在本书中也可以感觉到好几处句子是类似作者惋惜、郁郁不得志的语气...感觉作者是一个

  读读作者以这段话结束本书:

  “一个人之所以有价值,并不在于他拥有多少真理,或认为自己掌握多少真理,而在于他为了探索真理,做出了多少诚实的努力。因为真正让一个人的力量扩大的,不是对真理的占有,而是对真理的孜孜不倦的探寻。单单做到这一点,这个人就趋近完美了。”--by 德国剧作家:特厚徳.莱辛(Gotthold Lessing) 1778年的观点

  --中译本的不足

  这样一本书竟然没有附上任何参考文献,末页的致谢作者不是说“我鼓励读者去找原始的资料来看...”吗?不差这么一页纸吧?出版社不厚道啊,但我还是给了5星。

  《隐藏的逻辑》读后感(四):阅读笔记

  理解事物的唯一方式是对模式进行思考,而不是对人。

  自然和社会是一个自我组织。自我组织的本质就是过程A导致过程B,接着过程B再导致更多的A,A又诱发更多的B,如此不断循环下去,形成一个螺旋形的反馈机制。

  经济学理论家通常都假设说,一个人的行为从来都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行为,这种假设的方法只是为了让他们的数理分析变得更简单,而不是为了寻求精确性和准确性。

  科学研究的诀窍:收集数据、明确模式,然后找到一种机制去解释它们。

  人类社会的两个原则:

  1. 我们不是理性的计算器,而是狡猾的赌徒。

  2. 我们是有适应能力的机会主义者。真正使我们有意识的那部分大脑力量强大的并不是逻辑思维,而是一种适应能力—根据规则、思想或信念采取行动,然后根据结果来调节自己的适应能力。

  模仿行为的根源,在某些情况下其实是非常古老的,看似就像是一种自动的、无意识的、本能的行为,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生理天性。我们是很好的适应者,而我们最常适应的对象就是别人。

  每个人都有一道“门槛”,这道门槛也许取决于很多因素—个性或者惩罚的威胁等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收到了足够大的“推力”,我们会在某个适当的时候参与暴动。

  要对事情做出精准而细致的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细枝末节,都会对事态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群体中一点小小的差别,某些关键人物的存在或不存在,导致的结果是完全不同,或许只是几面窗被砸碎,或许整个街区都烟雾弥漫。

  我们都会对社会外力做出反应,社会的外力也就是所谓的社会规范。但除此之外,人与人之间也会相互影响,而且通常来说,这种影响力比社会规范的影响力更大。

  Julian Feldman认为,人们做大部分决定时,并不太依靠逻辑判断,反而较多地利用简单的规则,并通过反复的尝试,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特别是当人们试图在世界中辨别模式,并利用这些模式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各种类型的金融市场,从纽交所(NYSE)到德国的DAX指数,都对“意料之外”的大幅波动没有抵抗能力。就算没有俄罗斯的财政危机,LTCM迟早还是会因为其他原因而失败。

  过往价格的模式影响了投资者当下的决定,那些决定使得买家和卖家的人数产生了不平衡,从而引发了新的价格波动,制造了一连串的因果效应。

  市场之所以发生剧烈动荡—这是所有市场普遍具有的特性—是因为,市场中的参与者,也就是社会原子,在进行互动时,自行组合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微妙模式。

  人类的科学也应该建立在简化个体、简化动因的基础上。但是,在简化的过程中,不一定对人类行为的要点就能抓住,从不中的细节中也能简化出个体,勾勒出一幅错误的图像。

  市场之所以如此难以捉摸不是由于人类个人的复杂性,而是许多人组合起来后形成了微妙的秩序,任何市场都是这样。所以还是那句话,原因在于模式,不在于人。

  幂次法则(Power Law)

  社会学中的很多现象更符合幂次法则而非正态分布。幂次法则的意义在于,由于曲线下降的速度非常慢,在所有事件中,时间的极端变化要比根据正态分布推测的发生频率要频繁。

  人类社会的数学法则与自然界数学法则遥相呼应。

  拥有财富W的人数 *Wα=常数C(α约等于2.5)

  流量为W的河流的数量* Wα=常数C(α约等于1.43)

  某些人纯粹靠运气就能比其他人积聚更多的财富。于是,这些人就比别人有更多的财富用于投资,获利的机会也就更大了。推动大部分财富流入少数人手里是一个完全自然的过程,其中并没有任何权势的阴谋诡计。此外,不管人与人之间才智吃安逸的问题,你始终会看到严重的财富不均现象,那篇每个人的赚钱本来都是一样的。所以你不能说,富人之所以有钱,只是因为他们才智过人,或是因为他们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心血。

  出生率变化得实在太快,仅仅用根据外在因素做出独立决策这一点,是难以解释清楚的。许多人不得不做这样的决定(不生养孩子,或者少生养孩子)是因为模仿行为在起作用,而不是他们独立的判断。物理学家总结道:“出生率下降这一自然的趋势,实际上呗一种模仿的压力放大甚至加速了。”

  你会发现(在音乐会上)鼓掌的数据、出生率、手机的使用率这三种现象都下来落在了同一条数学曲线图上。尽管我们有自由意志,尽管决定鼓掌和决定要个小孩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别人的行为的确影响了我们自己的决定的方式,并产生了一个普遍的模式。我们是彻头彻尾的社会人,嵌入社会群体之中,既不是对义务而的,也不如我们想象得那么自由。

  在可预测和不可预测边缘徘徊的市场

  假设市场上的参与者不够多,那么把所有参与者的策略加起来,也不足以涵盖所有的可能性。于是,市场上就出现某种残留下来的“可预测性”,这种可预测自然而然地,会诱使其他参与者进来。如果参与者真的能够不劳而获,那么更多的人都会出于同样的理由加入市场。但是每加入一个新的参与者,就带来了新的策略,越来越多的策略于是有效地“吃掉”了一部分残留下来的“可预测性”。人们会不断地参与进来,直到可预测性完全消失为止,于是这个市场就变得完全不可预测了。到了这个时候,有些人当然就再也无法获利,于是决定离开这个市场,同时也带走了他们的策略,这样一来,一点点的可预测性又一次冒出来了。根据这一观点,市场应该在可预测性和不可预测性的边缘地带徘徊。所以,有限的预测是可能的,但同时也是困难的。

  驱动市场的动因其实是投资者策略的生态体系(ecology)。而且,这个游戏自然的内在结构,肯定比大多数投资者用来预测市场的数学模型更丰富、更复杂。

  在物理学家 Yi-Cheng Zhang和Damien Challet的基础上,约翰逊和他牛津大学的同事构建了预测模型,他们的模型能够在一开始就觉察到,某些时刻的市场比其他时刻的市场具有更多的可预测性。在这些时刻,参与者策略的数量有效地被减少了,原始不是因为有人退出市场,就是因为许多参与者开始使用同样的策。约翰逊把这些时刻称为“可预测性的区间”。电脑不仅能识别这些区间,而且能够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在最近的一次示范中,约翰逊团队利用美元兑日元汇率的一组数据,在4000个连续的价格变化中,不仅识别出了大约90个可预测性的区间,而且还预测了这些区间内的价格走向,而结果只错了一次。

  《隐藏的逻辑》读后感(五):阅读过程中联系到的观点&事情

  这本不厚(仅14W字,200页不到)的书,一边看一边联系起自己脑袋里的一些观点以及其他书籍中的相关概念。

  --关于模式与从众

  这种现象让我感到,一个群体性的环境(即模式),对于群体中的个体(即原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不能轻易忽视模式不明显的作用力,否则为何一个有计划的实验达到几乎不可控的害人,甚至近乎杀人的状况了?从好人到恶魔的转变,连正常的、有思考能力的实验参与者自身都觉察不了。

  因此我当时写下一条微博:

  直到现在,我依然相信避免被环境同化的方法就是:远离,不轻易踏入一步,不轻易尝试第一步。拒绝成为模式中的一个原子,自然不会受组织模式的影响。

  因为我们知道,曾有报道某些研究如何有效戒毒的医生、研究人员试图通过亲身体会吸毒的过程,事后来总结并制定对应的医疗方案。谁知这只是美好的空想而已,连这些有备而来、经验丰富的人们都深陷其中,欲罢不能。

  对此,像我这样一个普普通通连上网时间都自控不了的人,如何能够自信并保证我进入了某个环境之后,不会被轻易地同化呢?我可不想变成一个环境下失去自由思考能力的恶魔!

  这种因环境作用而无意识丧失理智、思考能力的情况,比书中说的“罪犯未必就是那些与社会格格不入,道德上有缺陷的人,他们只不过是在深思熟虑之后,发现犯法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于是决定犯罪。P53”更加恶劣,一个是木偶,一个是至少自我思考过。

  同理对于赌博(或其他靠侥幸心理获益的形式),踏入“钱途”一片光明、铁饭碗的国内官场,都是一样的。踏入其中,大概的结果已经能够从现有的环境事例中看到...

  --关于均衡状态

  在对财富分配不均、河流结构的解释引入幂次法则的数学规律之后,作者说到:

  “很多自然现象、人类活动等都符合“幂次法则”,表明了复杂背后隐藏的简单逻辑,而且这些逻辑对于现代科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个多世纪以来,物理学家基本上一直专注于出于“均衡”状态的系统。...但呈现幂次法则的系统绝对不是均衡的,例如地壳运动和因特网永远不会进入一个稳定状态。P166”

  追求均衡,恰似追求看似固若金汤,实则一触即破的空洞状态,“均衡态不仅意味着死亡,它本身就是死亡状态”。

  --关于预测

  书中对于金融市场的预测方案中,引用了已故经济学家John Kenneth的观点:

  经济系统之所以存活了下来,“不是因为那些预测经济未来的人工作做得有多杰出,而是因为他们专心致志地犯错,而且坚持不懈。”P92

  但是这里不好玩的是,Fenng只给出他的预测,而到时究竟是怎样的结果,预测前后的比较基准等详细情况是怎样的,只有Fenng自己掌握,我们只是觉得吊胃口,如能给出这些,那才是好玩(或许,Fenng也只是预测而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