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经济运行的逻辑》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经济运行的逻辑》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02:5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经济运行的逻辑》读后感10篇

  《经济运行的逻辑》是一本由高善文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18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济运行的逻辑》读后感(一):指点宏观经济迷津,了解金融未来动向

  在经济学著作中,有一类的书让我痴迷,就是充满大智慧的博古通今之人书写的分析过去的经济棋局深透未来经济走向的著作。往往这类的书多是引进的外国人写的,大多比较热火,今天这样的书在中国人的笔下越来越多,含金量也越来越高,比如今天的林毅夫、时寒冰、郎咸平、宋鸿兵、张维迎、吴敬琏……也有更多关心中国和世界经济的任务也在这门学科中或崭露头角或引领风骚。这本《经济运行的逻辑》在本人眼中是一本地地道道中国人分析中国宏观经济的优秀著作。面对通货膨胀、经济周期、资产重估、产业周期等一些列问题作者高善文给出了自己的论述。不是别出心裁,而是深入浅出自成一体。

  有人说宏观经济不是一般人能够玩的,能够玩宏观经济的必定不是一般人,这种人必定有深厚的经济学基础,还得能高瞻而远瞩。本书开篇就是用一些自然中的科学引导大家明白一些咱们“日用而不知”的规律和道理,比如说中国自古以来就不是十分注重逻辑的国家,在近代以来慢慢的学会用逻辑处理国际关系事务,但是根本问题是中国文化在咱们心中过于浓厚,所以作者就提到了逻辑的重要性以及咱们国人对这方面的欠缺。这本《经济运行的逻辑》最重要的是在讲逻辑,所以在书的前面部分就把这些必须知道又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的思维徐徐道来。这些框架的建立对研究宏观经济很有必要,并且在书中作者对通货膨胀有更确切的描述。

  本书重点解说的通货膨胀,我觉得正合现在的社会形式,看全球看中国,中国经济经历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这期间伴随的是时高时低的通货膨胀,书中对货币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微妙关系的解读可谓是精到。如今社会各界对现在的经济形式的看法可谓是“百家争论,千家忧思”,究竟经济形势是个什么样子?作者眼中中国经济的逐步放缓是受到国际环境的恶化和资本的约束,调控手段必须要用谨慎手段。中国的农业、食品行业、大宗商品交易等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以及与国际通货膨胀的相比较,以及书中对2005~2007年及2008~2012年两个时期内大量数据的研究,对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有很大的启发。想必在这种深度解读下,对中国未来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经济分析师的个人研究,包括对有些东西的调侃和吐槽给人一种赤诚的感觉,一个眼观独到思维缜密的优秀经济学人的优秀著作。

  《经济运行的逻辑》读后感(二):总结下 基于国际收支的小国开放模型的 逻辑

  高先生讲明了前提,小国开放模型,提供一种理想模型,实际情况介于小国开放和封闭模型之间。该模型简单明了,对于分析问题很有帮助。但具体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

  一、基本定义

  读了两遍,写点我对这套逻辑的理解。

  首先,根据可不可以交易,将所有经济活动部门分为 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此处划分对后面厘清原因有重大作用)。

  第一, 可贸易部门的价格P 满足一价定律,由海外国际供需关系外生给定(小国假设,假如价格不和国际价格偏差立刻就会被套利机构抹去价差)。国内总需求Ad,国内总供给As假设为简单的价格变量的线性函数。 Ad,As曲线不变时,P提升,则As值增加,Ad减少,总体贸易顺差CAS增加。反之亦然,非常清楚。

  第二,不可贸易部门的价格P,因为不可贸易,所以是国内不可贸易需求Ad2,国内不可贸易供给As2两条曲线的交点(假设都是关于P变动的直线)。

  二、四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于是得出了分析贸易顺逆差的驱动原因的总体逻辑框架:

  在一定时期内,贸易顺逆差CAS变化,有四种因素共同作用:

  内生的: 1.国内总需求 变化 2.国内总供给 变化

  外生的: 3.国际净需求 变化 4.汇率变化

  此处,国际净需求变化,统一考虑了国际供给和国际需求;

  汇率变化,效果同国际净需求变化;比如说,本国汇率上升,本国货币购买力上升,等价于海外货币购买力下降,因此等同于国际净需求下降。

  如果 贸易顺差增加了,四种因素都有可能是主要贡献:

  国内需求减少,国内供给增加; 海外净需求增加(或者汇率下降)

  贸易顺差减少或者逆差增加了,同样四种因素都可能贡献:

  国内需求增加了,国内供给减少了;海外净需求减少(或者汇率上升)

  三、结合实际指标进行归因分析

  到这里我觉得是最麻烦的了。高先生,分了两个小节,精心选出最容易归因的几个年份做了分析,因为这里都是单一因素发挥作用,其他因素是相反变化或者没有变化的。实际情况如果四种因素混杂作用的话要难处理的多。

  1.国内需求变化 = GPD增速。GPD的绝对数值因为统计方法的问题意义并不大,但增速代表了相对经济发展的形势,可以用此判断国内经济的总需求。

  2.汇率,这个最直接。

  3.国内供给和海外净需求变化,没有现成的直接的指标判断,只能根据综合的各类数据盲人摸象的看一看。但是由于,国内供给扩张,海外净需求扩张对于贸易顺差CAS变化是同向作用,结合前两个因素和总的CAS变化,很容易分析出这两个因素 主要是扩张还是收缩。比如CAS增加,而国内需求没有减少,汇率也没有下降,那么国内供给和海外净需求的总变化一定是扩张的,不然CAS不可能增加。

  主要难点就是厘清,到底是国内供给扩张,还是海外净需求的扩张冲击,导致的CAS增加。这里高先生,用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不可贸易部门的盈利情况。 下游产业的生产相对不标准化,所以可以看做不可贸易部门。通过下游产业的盈利变化,可以得到不可贸易部门的盈利情况。

  而国内供应扩张和海外需求扩张,对不可贸易部门盈利影响是相反的。 国内供应扩张,会引起成本价格变低,As2右移,盈利增加; 海外需求扩张,会引起成本增加,As2左移动,盈利变低。基于的思想就是,非贸易部门成本是这两部分组成的,但是产出价格只是由国内需求决定,而不会受到国际价格影响,所以,两者虽然对贸易顺逆差CAS是同向作用,但是对不可贸易部门成本的影响是反向的。因此就厘清了国内供给,海外净需求哪个是真正引起CAS变化的原因。

  总之,这一章节逻辑非常赞,特别适合解决单一因素引起CAS变化的情况。然而实际有时候多个因素往往同向作用,那样想厘清哪个因素作用更大这些问题,只能进一步进行数据分析了,就会麻烦很多。

  《经济运行的逻辑》读后感(三):分析师的进化

  今年,安信证券的程定华着实火了一把,1949点反弹前夜的抄底短信、录音门中的看空观点,无一不神化了这位分析师,而其在安信证券的搭档高善文亦是一位高人,《经济运行的逻辑》便是高博之前一些研报的整理集结,书虽薄,却有很多值得一读的东西。

  A股开门营业至今已有20余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而活跃在证券市场上的分析师们,也进化了一代又一代,从技术分析,黑嘴辈出再到如今的基本面分析,量化分析成为主流,体现了市场不断的成熟。但身边仍有不少朋友迷信技术分析,正好借助此这篇书评,谈谈我的看法。

  一个东西要是非黑即白,大家自然好辨认。可有些东西黑中掺白,灰不溜秋,就迷惑了一群人了。就拿技术分析里的支撑压力线一说,世上本没有此线,但用的人多了,便成就了此线。技术大师约翰墨菲在其大作中也承认,技术分析有着自我实现的情况。比如大家用技术线一画,10元是个支撑位,于是乎大家都在10元附近下了买单期待反弹,使得10元附近的买单巨多,当价格下跌到此处自然被买单支撑,于是乎大家惊呼,神奇啊!便愈加崇拜起技术分析起来了。一群黑嘴就在大家的崇拜中诞生了,可大家冷静一下,技术分析真那么准么?翻翻这些人以往写的博客、股评、短信,你就发现大多对错各半,听他们瞎扯,还不如抛硬币来的便捷。

  大多的技术派过分迷信技术以至于脱离了现实,忽视了基本面。前些年,B期货老总请商总吃饭,我作为商总的助理跟着去了。

  席间H经理侃侃而谈:“盘面上看,郑糖主力逢调整加仓,主力合约持仓增加,DIF调头突破MACD形成金叉,绿柱缩小,高位整理之后,必将展开新的一轮涨势……。“

  期货公司总忙一旁介绍:“H经理原来是我徒弟,现在技术炉火纯青,搞得客户都爱听他不听我了……。”

  商总一听很激动,叫我回去关注关注白糖。之前对白糖没啥研究,回去一看,哇,现货价格低于期货1000多元呐。赶紧问商总认识白糖现货圈的人么,囤点货去交割套利。商总说不认识,按B期货的建议做多怎么样?我说,期货价格高的离谱,怎么还敢做多,中国要是有庞大的对冲基金的话,早抹平这价差了。事过不多久,郑糖就刷刷地几个跌停回归现货价格。真不知道有没有客户听了H经理的分析去做多把内裤都赔了进去。

  更恶心的是有些人不懂装懂,忽悠客户。讲个真实的笑话,那年5.12地震之后,农产品价格突然暴涨,M经理就开口了:”知道大豆为什么涨嘛?地震啊,交通堵塞,所以物价飞涨啊。“

  我靠!什么逻辑啊,四川又不是大豆主产地,交通堵就堵吧,大家又不靠从汶川运出大豆供应全国,之所以短线跳涨不过是人们对天灾的一种恐慌表现而已。

  M经理不甘心连续好几次预测啥啥不准,于是东施效颦在群里推荐起套利操作来,大家买糖卖粕套利吧。

  我假装好学地问了句:M老师,糖和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M无语,W经理抢先说:都有个米字旁……

  哎,奉劝只会罗列采购经理人指数,美国非农就业率等数据然后对着黄金K线图胡说一通的M经理一句:做人要厚道,别忽悠!

  看看人家赵丹阳,从来不用什么技术分析,投资张裕前,亲自去张裕酒厂门口看运货卡车是否车水马龙;投资粤高速前,他派人在高速路边数车流辆;投资同仁堂前去药店看六味地黄丸瓶底的日期,从侧面了解库存情况。08年初很多基金还再继续推出,很多基金公司为了多赚管理费舍不得分红的时候,赵丹阳却毅然清盘避免客户损失。

  当然,如今分析师年轻化,毕业就进了研究所,缺乏一定的产业经验,写出的分析报告表面逻辑严谨,实则脱离实际。比如高博在书同提到,通胀预期使得农民推迟生猪出栏对价格的推高作用,而现实中,出栏时间并非影响生猪价格的重要因素,而是经济学中蛛网模型揭示的上个养殖周期的价格影响着本周期仔猪存栏量,最终决定了供给。毕竟你推迟出栏,猪还是要吃饭的啊,在这个时间段让猪增重的边际成本可是很高的。

  《经济运行的逻辑》读后感(四):经济学,求宽恕

  似乎没有其他学科的研究者会有经济学家这样的待遇,坊间居然会流传一部关于他们的笑话集,并且至今仍在不断更新。更令他们沮丧的是,即便会有零星的关于自然科学界的笑话,也不过是津津乐道于他们的日常生活,被传颂的也是sheldon们的呆萌与可爱。经济学家当然没有这样的优待,人们并非借他们的身份来讲笑话,而是认定他们研究的内容就是一个笑话。

  时间久了,经济学家们也就顺水推舟的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欢乐的编了一大堆段子,来嘲弄自己所做的学问像周星驰电影一样无厘头。确实,经济研究,尤其是短期预测,在大众眼里简直就是不靠谱的代名词。微观上说,每个单元都是变量,无奈之下引入理性经济人设定在理工学人看来就是砸明火。而宏观貌似对象的总数量没那么庞大,可每个单元的体量又都是吓死人的以万亿计。更何况看不见的手总不老实,看得见的手又充满随机。最关键的是,宏观不可能脱离微观存在,这样微观变量又如影随形,蝴蝶效应像幽灵一般挥之不去。遥想当年美国道指2010年5月6日下挫998.48点创下史上单日下跌记录,直接诱因居然是某没长心的操作员手滑点错小数点把百万级别的卖出交易打成了十亿!类似事件历史上林林总总,要是经济学家都能预测到位,估计真的成了巫师,可以跟萧敬腾并驾齐驱了。

  但与肆意嘲笑伴生的,却是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的持续走热。经济学家的知名度要远远高出同时代的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或者别的什么学家,同时远远高出的还有他们的曝光率和出场费。经济学相关的书籍是各大畅销书排行榜的常客,能和它们掰掰手腕的自然科学家屈指可数。电视,报纸,网站,微博,热议的话题也总是房价会不会降,股市会不会牛,什么时候通货膨胀,中国大妈又跑到哪儿抢金条。人们对经济学如此看重,因为经济学直关生活。没有人不喜欢钱,而经济学的基本定义,就是研究如何合理的配置钱以及其他资源。如果说数理化这种学科给人们的感觉是高高在上的“虽不明但觉厉”,那么人们看经济学的眼光就是:“虽不明,但你得告诉我今天往银行股上投十万明天能让我赚多少”。

  很矛盾,是不是?其实最大的矛盾并不在此,而在于人们对于经济学的看法。最近著名作家新锐导演郭敬明老师说了这么一句话:“你看到的是什么,他就是什么。”用以反击众人对他电影的抨击。此话很有哲理,不太符合郭老师一贯的风格。或许并非是经济学达不到我们的要求,而是我们根本就误读了经济学这个领域。我们看到经济学是巫术,经济学就确凿成了巫术,我们看到经济学是跳大神,经济学家就披红带绿撒癔症。其实经济学本就是建立在数据分析、推理、实证和经验基础上的一项概率学科,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更近似于我们每天都要看的天气预报。天气预报也常常被骂,因为不“准”。其实“准”这个概念根本就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大量的气象数据集合由电脑生成模型,再结合历史指标和大小环境由人推断出结论。换句话说,天气预报和经济学预测一样,由于变量太多,所以给出的基本都是概率预测。既然是概率,肯定有准和不准一说。你指望它百发百中,那是穿越小说。

  经济学肯定不是穿越小说,它只是一门存在了2200多年的,并一直在被用来指导实践的科学,所以自有其符合科学精神的逻辑。虽然这逻辑未必在任何时刻都成立,但这也并非经济学的职责所在。经济学告诉我们的是,根据逻辑,这件事发生的概率超过80%,但太多的变量决定剩下的20%可能也会发生。一旦落脚点在这20%的区间内,经济学家们就要从结果反推这20%,看看是哪个变量的什么变化导致结果背离了大概率的走向,并将该分析数据和结果纳入数据统计中,再在长期内统计这个变化发生的概率,进而在更宏观的角度加以预测。

  所以在高善文《经济运行的逻辑》(以下简称《逻辑》)一书中,这位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的70后,在提出了经济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模式之后,也要加上一句:“只有当未来代表了对过去的重复时,预测才有可能,但这样的假设许多时候并不成立”,所以我们必须“对市场和未来保持必要的敬畏,并祈求神灵,希望运气总是站在我们这一边。”

  很坦率,是不是?经济学家不是全知全能,他们也需要运气。

  《逻辑》这本书,开篇用了整一章的篇幅,来大致梳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告诉我们经济学到底是什么。微博上有人表示,仅这一章,“就值一万块”。我倒觉得,要是文中说的经济学是什么值一万,那字里行间表示出来的“经济学不是什么”的概念,可能价值更多。因为这让我们能够摆正对经济学的态度。经济学讲形式逻辑,但由于变量的存在,你很难厘清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的区别;经济学讲实证精神,但即便剔除一些我们可以忽略的变量,很多预测在事实发生之前也仅仅能做纸面上的推演,而无法得到确实的证据来进行支持。所以,我们在谈经济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谈逻辑,谈数据,谈经验,但我们不可能谈一个100%确定的结果。对经济学抱有这种看法,我们才能对预测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如果说我们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出现通货膨胀的概率比较大,那对于国家来说,就要开始做加息加准的准备,而对于个人来说,则要尽快找到合理的投资渠道来规避风险,以免到时措手不及。就好比明天的降水概率预报说有70%的可能下雨,你就应该出门的时候带把伞,而不是骑自行车搞环城大巡游,或是干脆请一天假在家里睡觉。

  经济学在很多情况下也会得出一些相对普遍的规律,并且在中短期来看这个规律确实在起作用,但有时我们看到的未必是构成结果的真正原因。有一个著名的思维实验叫做空地上的奶牛(The Cow in the field) ,大致说来就是有一个农民认为自己的奶牛丢了,可一位送奶工声称他在某块空地上看到了这头奶牛,于是农民跑到这块空地上随意瞄了一眼,在看到黑白相间的图案之后,便想当然认为奶牛在那。可后来送奶工告诉农民说你刚才看到的不是奶牛,而是缠在书上的一张黑白相间的纸,而奶牛则一直躲在空地上的另一棵树后。那么问题来了,农民对“奶牛在空地上”的这个认知,到底是对了,还是错了?

  这就是错误前提推导出正确结论的一种情况。高善文在书中,也对相当多的经济现象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解释。比如针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以往以支出法为基础的分析范式需要限制一个变量,即总供应相对稳定。所以虽然用支出法可以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的走势,但这种方法明显有意忽略了客观现实,让该理论变得复杂而不完整。高善文基于自己的经验和大量的数据分析,认为基于国际收支平衡去分析总供求变化的框架。其优势在于可以对称地处理总需求和总供应的变化,从而改善分析的有效性。在提出该分析框架之后,他以此为基础对过去十年间中国经济的一些现象进行了解释,目前看来很有说服力。

  所以高善文认为,长期来看,后两波冲击可能会导致部分金融机构倒闭,甚至会影响个别领域内的实体经济。所以要为小概率的尾部风险做准备。请看,还是概率。经济学永远离不开逻辑和概率,数据和逻辑是支撑经济学预测的两个支柱,而概率,则是经济学研究所得出的结果。在高善文讲完这三波冲击之后,很快传来消息,央行对于目前紧缺流动性的机构开始有选择性的救助,这种立场调整,是任何一个经济学家和机构都不可能预计到的。于是他们便基于这个新的政策走向,来调整未来的预期。高善文的结论是,在央行开闸放水之后,未来的两波冲击还会到来,但态势可能会放缓,最关键的是结构风险还在,如何释放,就要看央行和政府的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非议经济学家们的预测,因为预测主观行为的可能性几乎为0。在《逻辑》第一章中,高善文将这种主观行为,称作变量C。因为A,所以B,但前提是我们在应对A的时候采取C的手段。这个C,你永远、永远、永远也无法预测,如果根据C来认定经济学是伪科学,认定经济学家都在做无用功,实在太不公平。

  中国人自古不奉逻辑,因为我们祖上推崇的是天纲伦常,意思就是一切天注定,你只要不违背,顺乎天理顺势而为,就能得道成君子。没人讨论“理”和“势”背后有没有逻辑支撑,因为这似乎于我们当下的生活毫无关系。高善文在书中也写道,他眼中的中国自古以来的治学方法是不讲清晰的命题含义,不讲严密的基础定义,展开的命题没有逻辑,针对命题当然也就没有可论证的预测,用这种预测指导实践,自然是南辕北辙。

  这样的思维模式和习惯承袭下来,就导致目前中国,无论是学界还是社会领域,都缺乏逻辑思维的习惯和传统。于是逻辑判断被认为是毫无用处的掉书袋,无端而随意的政策解读和猜测,因为大量使用判断句,反倒成了人们推崇的金科玉律。在《逻辑》由原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所作的序言中提到,经济学家的社会责任是经世济民,但很多信奉“神棍经济学”的砖家并不这么看。我个人的看法是,你可以出去跑马讲座圈钱,但是要言之有物。中国人迷信绝对真理,而阴谋论和宿命论,看起来更像绝对真理的样子,因为他们能抛弃经济学赖以生存的概率判断,而直接告诉你“是”或“不是”。人们都倾向于投资顾问直接告诉你能赚或不能赚,然后就如获至宝的觉得理应得道。以这样的心态投资或做任何事情,失败了回头喊冤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不过脑子是没冤可讲的。

  所以,《逻辑》这本书实际上是在告诉你,面对纷繁的市场形势的时候你应该怎么想,或说你应该指望经济学家们告诉你一些什么。作为一个投资人是否理性,取决于你是否掌握理性思考的工具。如果你不相信经济现象背后有逻辑可循,而这种逻辑推断的结果产生是种概率判断,却集中精力拜谒QQ群微信群里的小道消息,那您还是专心致志的跟着您的带头大哥。因为从某种角度来说,您需要的不是经济学,而是托梦,或者神启。

  《经济运行的逻辑》读后感(五):这本书的火热说明了我们的市场参与者是多么的缺乏“逻辑”

  高善文在市场经济学家里是挺火的,这本书的一些框架、观点也被各界推崇。

  首先,讲明一点:对高善文,我是敬重的。敬重他在当今中国的疯狂的市场环境下,保持了一个客观冷静的学者本色。从而在市场经济学家中独树一帜。

  但是,讲真心话,他的这本书在我看来也就那样了。原因如下:

  高善文的分析框架,或者说本书的分析框架,其实是认真读通、读透一本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都能够知道的。

  有人会反驳说:不会!因为中国经济金融有特色,不可照搬国外理论。

  我对此的回答有三点:(1)对分析框架而言,不分国别。这是方法论层面的问题。也是高善文这本书开篇讲到的“科学认识论”问题。(2)中国正向着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故西方经济学分析框架的适用性会越来越强。(3)即便确实有一些永远也转变不掉的“中国特色”。那也只是说明我们不能照搬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结论”,而不是否认它的分析框架。特别是,如果你真的熟练掌握了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那么再特色的“中国经济、金融现象”,也都是可以在这个框架下被理解的。而被理解,就意味着,市场的行为可以被在一定程度上预测。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大名鼎鼎的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写的《短缺经济学》提出的“预算软约束”。它解释了计划经济国家的体制软肋,从而也就对计划经济国家的未来做出了预测。

  所以,我真诚的建议——奉高善文此书为圭臬的人们,如果真的想像高善文一样,请去认真读一本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吧。我说的“认真读”,是要吃透的那种读。然后,你会发现,高善文此书的观点不过如此,毫无新意。

  总结一句,这本书的火热流行,固然有市场经济学家的所谓“明星效应”;但是,更重要的是——该书在最缺乏基本逻辑的中国金融市场流行。毕竟,一群无脑之人,猛然见到一个逻辑清晰、条理明确的人向你娓娓道来,就会立即觉得此人深不可测。其实,不是高善文太牛X,实在是很多市场参与者太缺乏基本逻辑。

  《经济运行的逻辑》读后感(六):算命先生中的异类

  很少有哪些科学家们会像经济学家们一样迫切渴望着现实社会的认同。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学家们与算命先生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两者都是根据给定的初始条件来对系统的末期状态进行预测。很有意思的是,许多经济学家们似乎也学会了算命先生的技巧,娴熟的进行着“坑蒙拐骗”。其中楚翘当属某位常在媒体上抛头露面的金融教授,其从07年开始便在各种论坛与讲座上鼓吹“中国的经济必将崩溃”,结果一直喊到13年,中国经济依然没出现他所预料的硬着陆。按理说若是个算命先生,连续六年说你最近几年会走霉运却一直没能兑现的话早就被你痛打一顿了,至少也是嗤之以鼻视若无物,可诡异的是竟然还有一大群死忠粉丝认为这位教授言之有理,真是让人不可理喻。

  商业行为不同于普通研究,商业研究必须严格遵循结果导向的原则。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的大学、科研机构以及政府部门都试图建立量化模型,来对宏观经济进行“较准确”的预测,其科研实力不可以说不雄厚,其研究经费不可以说不充足,其采用的研究手段与方法不可以说不成熟,但迄今为止,我们尚未能得到一个能令人稍稍满意的预测模型。

  在这种情况下,高善文作为经济学家中的一个异类就不得不受到我们的关注。此君2003年进入证券业,次年开始参与各种宏观经济趋势预测比赛,在“远见杯”宏观经济季度预测误差客观排名比赛中4次参赛并连续3次夺魁(2007、2008、2009)、《新财富》杂志分析排行8次参与排名,5次夺魁(2004、2005、2006、2007、2010)、《证券市场周刊》水晶球奖5次参与排名,4次夺魁(2007、2009、2010、2011)!其宏观经济运行把握之准确,至今国内外无人能出其右,更难得先生开诚布公,在业内同行的催请之下,对自己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思考理念与决策逻辑进行了整理,于是有了这本《经济运行的逻辑》。

  本书分六章,基本上是作者对自己历年来经济研究的心得所集。全书从研究方法与思路谈起,围绕通货膨胀、产能周期与资产重组三个核心的具体案例进行了研究,阐述了作者的研究逻辑。乍看之下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但若仔细研究,就能够发现作者的与众不同之处:他对经济运行指标的把握极其准确、对于相关理论的运用极其纯熟、对于数据的拟合与相关性极其尊重。正是依靠以上几点,作者才能够得到详实而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这也正是作者不同于其他一些经济学家们的地方。

  经济研究当然既有定量研究,又有定性研究。但归根结底,经济学家们的结论要有相应的逻辑支撑。恰如作者所言:“适合商业研究的宏观分析框架……基本的原则是逻辑的提出、预测以及经验事实的比对。其中极为关键的一点是:逻辑必须能够提出可以观察的、确定的、排他性的预测,并得到经验事实的支持。”若非如此,那么无论是危言耸听,还是故作高深,都只不过是无源之水罢了。

  这本书的名字是《经济运行的逻辑》,口气未免大了一些,但读罢全书,想必不难理解作者用意。当今中国经济界乱象纷纷,坐而论道者甚众,妖言惑众者纷纷,在这样的大形式下,反而是提出严格遵循逻辑来进行经济研究的人更为难得。这本书并非灵丹妙药,当然也不是结构严谨的教科书,充其量只能算作者对自己研究思路的总结与归纳,然后通过一篇篇研究报告来加以展示。这固然非作者之过,如果能从字里行间中真正领悟到作者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那结构上的松散似乎也显得可以接受了。

  《经济运行的逻辑》读后感(七):开放小国模型理论性实用性俱佳

  #读书2013#

  水平当然很高,实用性也算不错,最接近教科书的范式,但又有模型的实践和应用,按照提供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做相当多的扩展研究,颇有“授人以渔”的诚意。

  1、 打分

  只想给7分。原因有二,一是两个核心模型之一的资产重估模型(第四章),总给我们低水平读者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动态优化求解的可操作性会不会限制了应用的可能?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假设用来做中国的周期观察是否过于严格?二是读之前的期望太高,或者说是目的太功利了,结果书里没有讲到存货周期、杠杆去杠杆过程。

  2、 评述

  全书5章不到200页,核心是两个模型,第三章的开放小国模型,用来模拟和预测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第四章的资金来源-资金运用恒等式,用来模拟资产重估的过程。开放小国模型很讨巧——因为用大国假设就没有最重要的经常账户盈余的变量了,行文中很紧张的为使用“小国”假设做了至少两次辩护,其实并无必要,这个模型比较符合中国过去的经济结构,是很实用的。资产重估模型,推导过程很严谨,传导应用还是“不明觉厉”。

  3、 大数据问题

  别人“大数据”了,我们还在“锯大树”,这是看完本书的一个重要感受:经济数据的或缺失、或粒度太粗、或不可信、或官方数据自己打架,使得高博士等经济学家们需要使用复杂的排除法、倒推法去获得本应直接取自官方的数据。国内资本存量和就业/失业数据是本书里遇到最大的麻烦。

  很多年前做实习生的时候,师傅教我们“垃圾进、垃圾出”,无用的数据经过再好的模型也出不了有用的结果。

  《经济运行的逻辑》读后感(八):市场预测的真实性

  《经济运行的逻辑》收到,拿在手中,薄薄的一本,却是充实的内容。以前并没有涉及经济方面的书籍,大学学习的是工科,工作以后涉及的经济学术也微乎其微。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理财的介入,慢慢感觉到自己的经济学知识严重的缺乏,这本书的出现,打破了我对经济学的自我理解。对于经济方面,特别是理财方面,经常看到电视上某知名人士,侃侃而谈某支股票如何如何,观其过去,展望未来,前景如何,最后加一句“投资需谨慎”。这让对经济涉猎不深,又对投资蠢蠢欲动,东听一句,西听一句,不知如何抉择的我,更加无从下手了。就像高善文博士所说的对联,上联“解释过去头头是道,似乎有理”;下联“预测未来躲躲闪闪,误差惊人”;横批是:“经济分析”。对于经济历史的分析,不论是数据还是方向都是非常多的,包罗万象的研究对象,庞大驳杂的数据。这些历史留下的材料,毫无疑议的是常常能给人深刻的启迪,但是对于未来的预测和前瞻性却是略显乏力的,在这一点上经济学略逊色于自然科学和工程领域。投资者简单的决策只有两个:一是买不买?二是买什么?对于历史的借鉴,如何看待逻辑。一份商业研究报告,逻辑上合理是第一位的,预测的正误是相对次要的,对于商业的活动来说,投资者最终追求的是结果,而不是各种各样的理由,大多数的投资者,和我一样,并不具备经济领域的专业分析能力,也没有必要知道。只是对于从事商业研究的专业人士来讲,尽管从长期来看逻辑和结果之间并无矛盾,并且都很重要,但是如果必须要分出主要和次要,那么结果的正确无可厚非的是第一重要。逻辑必须是能够提出可以观察的、确定的、排他性的预测,并且得到经验事实的有力支持。对于预测,只有当未来代表了对过去的重复时预测才有可能。但是这样的假设但部分的时候不能成立deep,所以对于商业研究机器预测能力的局限性,我们必须抱有必要的认识,对市场和未来,祈求神灵保佑,盼望运气能够躲在我们的周围停留。

  《经济运行的逻辑》读后感(九):几点体会

  高博士在资本市场名气很大,此书一时颇有洛阳纸贵的感觉,刚出版我就定了一本,最近刚刚通读一遍,谈谈体会。

  1、对普通读者来说,可读性最强的是第一章,文笔优美,逻辑清晰。能够在方法论和研究逻辑上达到高博士所说的境界,国内经常露面的“著名经济学家”寥寥无几吧。

  2、中国的很多统计数据是不可靠的,但如果从趋势变化的角度,还是可用的,这是高博士反复提到的一个观点。比如宏观经济统计中,由于口径不一致,会出现明显低估消费的问题,但如果前后口径一致,趋势的变化可用看出经济冷暖,还比如人社部让人鄙视的失业率数据。

  3、本人感觉验证高博士研究逻辑最好的两章是第二章和第三章,至少可以证伪一些结论,读起来也非常舒服。

  4、漏洞颇多的是资产重估理论及运用,即第四章和第五章,虽然高博士因这个理论声名鹊起。第一,高博士用于证明其逻辑的恒等式假设条件过于宽松,甚至不能自圆其说,如企业债权债务互相抵消,这个不成立,企业部门如果持有国债,如何抵消;第二,变量太多,且没有用于各项资产存量最优解的形成逻辑或数学函数,实际上无法事前判断,只能事后解释,而怎样解释理论上是可以互相矛盾的。也就是说,如果10个经济学家,同样运用这个资产重估的公式或理论,应该可以给出比较收敛的结果,但如果实际运用肯定是千人千面。

  5、我怀疑网上一些书评,给这本书很高评价是因为高博士的名气,不敢或不好意思进行质疑。

  虽然本人给了比较尖锐的批评,但还是给四星和推荐的评级,因为前三章太好了,第四第五章也可以作为一种假说进行鉴赏,毕竟高博士是宏观经济研究中,从来不人云亦云,理论和实证结合非常紧密,仍然是国内第一流的宏观研究。

  《经济运行的逻辑》读后感(十):前三章是精华

  第二章 分析通货膨胀

  可贸易部门的通货膨胀

  现象:在开放经济和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下,以生产资料价格为代表的可贸易部门通货膨胀与全球工业品价格的波动相当一致。

  主要因为:工业品大部分是可贸易品,遵从一价定律。

  OECD工业生产指数的月度波动大致可以衡量全球工业需求的变化,是主导PPI波动的因素,领先美国PPI 3个月。

  食品类通货膨胀

  中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主要为食品价格所主导,而且,中国食品价格的波动与工业部门的通货膨胀(第二产业GDP平减指数)高度相关,这使得基于作物歉收等微观证据缺乏说服力。这两项指标的相关性,解释:整体经济的冷热、工业品的价格变化,诱发了食品类的通胀。

  有如下两种机制可以解释价格同步:第一种是成本传导,化肥农药等,第二种是通货膨胀预期,农户选择“存粮”,减少“存钱”,竞争性的库存调整机制导致了经济活动与粮食价格波动的同步性。

  如果农产品价格上涨来自成本压力,那么生产资料价格的涨幅应该明显大于农产品价格的涨幅。排除此原因。

  寻找通胀预期和库存调整假说的进一步证据:新鲜蔬菜与瓜果难以储存,很难库存调整,因此,不同食品在横断面上的弹性差别较大,粮食和肉禽的弹性较大,瓜果和蔬菜较低;生猪养殖周转时间。

  刘易斯拐点与食品类通货膨胀

  现象:2000-2007,花生比小麦更保值,前者生产过程的劳动力密集比后者更高。

  解释:与刘易斯拐点机制相联系,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工资自2005年以来出现比较快速和持续的上涨,这推高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

  进一步证实:1990-2000,劳动力成本没有快速上升,横断面上,看不到价格涨幅与劳动力密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

  中国与成熟经济体在结构方面有以下重点区别:

  一是中国可贸易部门在经济中占比重多,CPI更容易受全球影响;二是中国消费物价指数主要由食品类价格价格主导,而食品类价格并不存在明显的价格粘性,无粘性就无法用产能缺口来预测通胀;三是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并不是劳动力而是资本存量,由于资本品(煤、石油等)价格粘性不像劳动力市场那么显著,利用资本品的缺口来预测通胀,其理论基础同样存疑。

  货币供应与长期通货膨胀

  现象:货币只有在高通胀环境下才与通胀率正向相关,当通胀率低于10%时,货币与通胀之间不存在显著正相关;进入1990后,通货膨胀与货币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不密切。

  解释:CPI不包含资产价格,如房价;货币外延模糊,肚量不准确;央行公信力。

  结论:即使对于预测长期通胀而言,简单地以货币增速的高低作为判断基础,仍存在相当大风险。

  第三章 观察产能周期

  中国的资本约束

  中国资本形成的速度并不稳定,资本形成对中国的总供应具有很强的影响,进一步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相对而言,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资本存量的约束以及产能投放的影响似乎没有那么明显,技术进步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

  基于国际收支的分析框架

  比如针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以往以支出法为基础的分析范式需要限制一个变量,即总供应相对稳定。所以虽然用支出法可以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的走势,但这种方法明显有意忽略了客观现实,让该理论变得复杂而不完整。高善文基于自己的经验和大量的数据分析,认为基于国际收支平衡去分析总供求变化的框架。其优势在于可以对称地处理总需求和总供应的变化,从而改善分析的有效性。在提出该分析框架之后,他以此为基础对过去十年间中国经济的一些现象进行了解释,目前看来很有说服力。

  将经济体分为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PPI指数能够代表可贸易部门价格,CPI-nonfood可代表不可贸易部门的价格。对于三种冲击来源(国内需求、国内供给、全球供给),我们就有三组以上指标来进行识别,即经常账户盈余、总产出、可贸易价格、不可贸易价格、全球经济产出(OECD工业产出指数)、贸易条件改善、本币汇率贬值。

  高增长低通胀(2005-2007)

  排除法,排除了国内需求下降、海外需求扩张,解释2005-2007贸易盈余的显著扩张的唯一合理解释是总供应曲线的扩张,此时判决性指标应该是不可贸易部门的价格下降或下游行业的利润率下降。

  确定总供应扩张的主要来源。资本存量?劳动力供应意愿?技术进步?在资本和劳动力之间区分是相对容易的:如果资本存量的有效扩大是主要原因,在劳动力市场就会出现就业扩大与工资加速上身并存的局面;如果劳动力供应意愿上升是主要的,那么将出现就业扩大与工资减速并存的局面。

  放慢的潜在增长(2008-2012)

  备选解释:金融危机导致衰退和其后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人民币汇率台阶式上升?产能投放减缓和总供应曲线左移?哪个解释更加重要呢?判断证据是国内不可贸易部门的通货膨胀变化。前者将导致不可贸易部门的价格走低,后者不可贸易部门的价格将走高。排除法选择后者。

  确定总供应能力收缩的基础:竞争性行业资本形成的持续减速。观察指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