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孩子是个哲学家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孩子是个哲学家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21 20:4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孩子是个哲学家经典读后感10篇

  《孩子是个哲学家》是一本由[意]皮耶罗•费鲁奇著作,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80元,页数:256页,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一):流尘翳明镜 清风为拂磨

  在儿子小满出生不久的一段时间,我依然不喜欢孩子。

  对我来说,孩子似乎更多意味巨大责任沉重负担。这可能跟我自己经历有关

  我自小生长贫寒农家亲人不睦,身体又弱,除了读书几乎别无它途。在强烈功利心驱使下,我埋头苦读,一路狂奔。然而,勤奋越多,迷途愈远。尽管顺利进入重点班、重点学校,但每当目标达成反而怅然若失,不知所归。尤其是高三那年,失眠浑身酸痛精神恍惚,一齐困扰着我。医生检查说没病,老师怀疑劳累过度建议请假休息,但积劳日重,冰冻三尺简单的休息已经无法治愈疲弱的身心。糊里糊涂参加高考,成绩可想而知。后来有幸接触中医太极拳和瑜伽术,通过有效的调理和积极训练,身心状态实现了基本平衡。进而通过读书,以传统哲学修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思维方式。一路走来,摸爬滚打、跌跌撞撞十余年,虽略有改观,但“五识随缘现,如涛波依水”,生活烦恼躯体疲惫精神抑郁时有反复,经常有自顾无暇的感觉

  现在,多了一条幼小生命,从此他的吃喝拉撒,快乐与烦恼都要与我紧密相关。简直是天大压力!所以小满刚出生那会儿,每天除了正常上班,起早要为他泡奶洗脸穿衣服午饭匆匆用过要准时哄他午睡,晚饭后须准时抱他出门散步一个多小时,半夜还要起夜数次泡奶把屎把尿……大约一年多时间,如堕深渊,暗无天日。一旦遇到工作任务加重,陡然就到了身心崩溃的边缘。失眠、浑身酸痛、精神恍惚,又悄然来到身边。

  所幸这样的日子并不太长。随着小满日新月异变化,我有了不少新发现

  首先是他那美妙的睡眠,迅速安宁、心无旁骛静谧表情均匀呼吸,如睡莲、似春光。有时,看他一眼,似乎就能获得醍醐灌顶般的感染与教益。好几次,陪着他和衣而睡,他用小手握住我的食指,像一个导师,牵着一个迷失灵魂。一觉醒来,总是感慨生命的奇迹。我们离群索居,上下求索,趺坐冥想而不得,一个初生的婴儿却天然拥有了生命的最理想状态,如鱼在渊如花迎风开放

  其次是他对“当下”的专心致志让人动容。“现在”是小满最早学会的几个词汇之一。他说:“要玩水!”我们说:“刚刚玩过了,明天再玩吧!”他就坚定地说:“现在!”过去和未来,对他来说似乎过于遥远或者过于虚幻。所以我常跟小吴开玩笑说:“你看,他还懂得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呢!”小吴说:“他只是还没有时间概念而已。”或许正因为他没有时间概念,他没有“过去心”“未来心”,甚至没有“现在心”。当我看他专注地用手接水龙头涌下来的水时,我甚至怀疑,他没有水的概念,没有我与水的区别,甚至看都不看水的样子,而是完完全享受水的抚摸,一种天然的快乐。这种本事,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大部分人已经永远失去了

  为此陪伴孩子不仅成了有趣的事,还成了极有益的事。比如,小满特别喜欢一个消防车的模型,上面安装有梯子。一天他说:“我要和消防车一起睡觉。”我就去把消防车模型找来,结果他哇地哭了。当我好不容易明白原来是因为消防车上的梯子丢了,迅速将“梯子” 装到“消防车”上时,他才破涕为笑。比如,他喜欢滑滑梯,但他说的滑滑梯是指某家儿童乐园里那“大水管”一样滑下来会“转圈圈”(螺旋上升)的滑滑梯,有时他不说滑滑梯,而是说我要玩大水管,或者说我要玩转圈圈的大水管。比如,他喜欢讲顺口溜《小老鼠上灯台》,但每次讲到“叽里咕噜滚下来”都要故意把“叽里咕噜”漏掉,然后等你着急地问“叽里咕噜呢?”如果我问了,他就会兴奋地说:“叽里咕噜被小满吃掉啦!”原来,他对消防车的兴趣在“梯子”,他说的消防车是指“带梯子的消防车模型”;他对滑滑梯的概念是“滑下来会转圈圈”“像大水管”;在他的印象中,“叽里咕噜”是一个具体玩具一个故事的创新。他对事物的命名往往是他做感兴趣的部分。

  为此我常笑他:“你还懂白马非马啊!”他就笑着学“你还懂白马非马啊!”俨然一面镜子。这种有趣的互动给我带来全新的启迪,让我看到生命最本真的状态。或许,孩子就是一面明镜,他们以“专气致柔”的精力和“涤除玄览”的状态,折射出我们成人思想混乱和宝镜之蒙尘。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是一股清流,一阵清风,是老师,是真正的“哲学家”。

  但前一阵子,我为一个新的发现感到困扰。小满对许多事过于“谨慎”了,比如爬楼梯要扶墙,从凳子上下来会先趴在凳子上然后慢慢滑下来,比如爬山遇到稍微高一点的石头他就会说“太危险不能爬”。起初我还为此高兴,毕竟暴虎冯河是危险的,“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才是正确态度。但这是他自己的经验总结还是我们灌输给他的?长此以往,会不会消磨他的“闯劲儿”?纵观他的成长历程,似乎没有特别的经历能够使他至此,家人对他都很小心。会不会是因为我们自己太过小心了?

  如果是,就须引起重视了。孩子不能生活在唯美世界五光十色社会观念差异巨大的家庭环境积累百年千年的陈旧思想无时无刻不透过成人的言行熏染着他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纵然他们是真正的“哲学家”他们的纯真也注定了他们的脆弱,随时有被击破的危险。比如俗世的功利、成人的恶习,乃至我们美其名曰的“教育”,无时不对他们虎视眈眈。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命题:如何保持孩子原有的本性?如何教会他们面对这纷繁的世界?随着时间推移,他们日益成长,他们身上那些变化是出于本性还是受了成人的“教化”?我们对他们的引导,是补益还是损害?我们应该像一般家长一样严防死守?还是像一般幼教理论说的那样循循善诱?如果是这样,会不会有陷于“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的危险?

  从我本心来讲,我是不主张过早让孩子进入成人道德甚至功利世界的。对那种过早将孩子带入成人世界的企图,我保持较高的警惕。我总觉得我们应该以一种尊重本性甚至尊敬生命的本来面目的态度,真正以孩子为主体,去发现他们的本来品性和固有优点,“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但这会不会又流于放任?

  就在苦恼时候好友巴哑哑推荐了皮耶罗•费鲁奇的《孩子是个哲学家》。光是这题目,就给人“一语中的”的感觉。与那些以成人为中心,以“孩子社会化”为最终目的的幼教书籍不一样,该书从关注空间耐心智慧意志和爱等14个专题,对孩子的世界作了深入浅出描述,并以一个父亲的亲身经历为例作了种种反思,分享了一个心理学家的“育儿经”。

  全书那些对孩子世界较为系统全面的描述,让人获益匪浅。比如他说:

  幼儿们总是活在当下。因为他们带着惊奇,所以轻而易举就能做到这一点。

  孩子们完全有能力表达他们的创造性,只要大人不强迫他们按照我们的方式去思考

  (孩子们)拥有一种与他人建立联系的非凡能力。

  ……

  因此,作为家长,他有深刻的反思,他说:

  我们可以将父母关系比作一个菜园。如果土壤肥沃,耕作精细蔬菜会长茁壮,但是如果菜园里满是毒药呢?孩子全身心地感受着父母的关系,如果这种关系被污染了,毒药就会在他体内循环。如果家庭气氛一团糟,孩子会在不和谐氛围中成长;如果环境里充满了不安全因素,他会生活在焦虑之中。

  当我激励我的孩子向我希望的方向发展时,实际上是在阻止他们成为自己。

  他还告诫,作为父母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因为:

  如果我沮丧,我的沮丧就会为众人所见;如果我愤怒,我的愤怒就会成为餐桌上的不速之客;如果我困惑,我就会看到我的困惑出现在我所爱的人那里。

  以及,作者一些经验的总结,几乎可以作为“育儿黄金法则”,如:承认犯错误可能性;再次成为初学者鼓励好奇心;重视象征比喻价值;给非理性留下空间;全神贯注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

  这些法则,我都一一遵循,效果良好

  此外,书中不少警句式的精彩论点,经常让人获得意外的惊喜

  当我们言行不一时,就像一台机器的螺丝松动了一样,迟早会发生故障

  (耐心)这所学校的学业虽然很艰苦,却能让人获益良多。

  没有偏好的头脑也是没有偏见的。

  “好的”可能是一次山崩,“不”则是一道防护堤。

  说到底,成长毕竟是不可逆的,但孩子要成为怎样的人,应当由其自己决定。在他们能作出决定以前,我们最好创造条件尽力保持其天性,而不是威逼利诱妄加干涉。正如作者所说:

  我们不能刻意成长,它是自然发生的,就像一朵花的盛开或一颗种子的萌芽,然而必须有合适的条件。

  “为人父母,带给我们很少的轻松激动,相反却有大量繁琐的工作和操不尽的心,但也提供了精神转变、得到爱的崇高回报机会。”世界上不是所有事情都能等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新生命的到来有时就如池中的莲花,甚至不需要一阵暖风,他们就自然开放。面对他们,我们往往来不及、也不需要学习高超技巧或者丰富手段,他们本身具备无限的潜力和无限可能性,作为父母我们只需要多一点耐心和谦卑等待他们慢慢生长,慢慢盛开。

  望天下父母学会放手,愿天下孩子成长自由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二):从哲学家般的孩子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都说育儿先育己,究竟是为什么?除了更好的引导孩子,对我们自身的帮助是什么?

  意大利心理学家皮耶罗·费鲁奇在《孩子是个哲学家》里总结的很好:当生活遭遇不可避免挑战时,我们需要汲取连自己都不知道的内在资源知识。只有这样,在那些困难时刻,我们才会显得更加有力和自由。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三):换个角度看世界

  文/蓝莓兔子

  没有什么事情会比为人父母更能为你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你永远无法预见的混乱与忙碌。正因为这种付出,很多父母将自己视为家庭生活中绝对领导者,认为只有自己才有资格去教育孩子应该做什么或不应做什么,却忽略了在陪伴过程中自我的成长与收获

  《孩子是个哲学家》的英文原名为《what our children teach us》(孩子教会我们什么),个人觉得中文译名非常好,在切题的同时,更暗含了陪伴是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这层哲学含义

  在这本书中,作者皮耶罗•费鲁奇以亲子散记的形式展现了儿童世界的哲学之美。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费鲁奇需要面对的状况普通家庭相比并无两样,所有愤怒冲突狼狈混乱,都是与生活如影随形的调味剂。然而即使是在最忙乱的瞬间,他也能用擅于换位思考的大脑和一颗体谅的心,提取到平常生活中的哲学精髓。无论是孩子要求更多陪伴时,还是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时,他始终保持接纳之心,去欣赏孩子的优点,遵从他们的本心。

  相信中国父母而言,期待是一个并不陌生话题。我们为了孩子倾尽所有,将自己不完美人生、不能实现的梦想统统加诸在他们身上。在这样的重压下,孩子完全失去自我,变成了父母手中的提线木偶。正如《无声告白》中的莉迪亚,一直生活在母亲的期待中,在压抑绝望中无法呼吸,于是在最美好年华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类似因父母期望过高造成的悲剧数不胜数

  费鲁奇一语点破父母期望的本质:“当你激励孩子向你希望的方向发展时,实际上是在阻止他们成为自己。同时也阻止了你成为自己,因为你不再活在自己之中,而是活在对他人的期待中。从而失去了自我。”

  除了哲学家,他还是一位擅于捕捉生活中美好片段浪漫诗人。他告诉我们,在孩子的世界里,诗性无处不在重要的是你是否能发现。忘掉刻板的规则和必须完成的任务,活在放下,享受每一分钟的亲子时刻,你会发现生活内在的诗意与美好。

  关注、空间、过去、身份……14个不同的哲学主题,归根结底都是爱。爱是最美的哲学,而发现爱、感受爱的过程,如同与灵魂的一次对话,让你透过生活中琐碎的烦恼,看到生命的本质。在书中能够读到的不仅仅是闪烁哲学光芒结论,更是一个平凡伟大的父亲思索矛盾挣扎、怀疑并最终战胜自我的过程。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想让孩子成长为能够独立思考、高贵优雅个体,只有自己先成为自省、独立、高贵、优雅的父母。

  我们总是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相,自己明白的才是道理。而在孩子眼中,根本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相和道理。世界是个万花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能发现不同的惊喜。一切都没有改变,但一切又已经全然不同。

  换个角度看世界,这是作为父母,需要向孩子学习的第一堂课。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四):《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随笔

  本书主题:和孩子们一起生活充实了我们,改变了我们。就像去深入学习一门研究课程,它让我们去经历所有重要的人生体验,赋予我们更深地理解力和更敏锐的注意力:美,爱,纯真,游戏,痛苦以及各死亡,一切都呈现为全新的景象。

  看完这本书,感觉非常受益,让我重新审视和定位自己的角色,也重新定位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法。可以说,让我学会怎样做孩子的妈妈。

  一直以来,我以强权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哭闹,“不要哭了,哭就丢你到外面去!”“让你不要再弄了,还弄,是想挨打吗?”这些都是天天从自己口里说出的话。学习后才知道,一直在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孩子是个哲学家》里,以生活中常出现的场景和事例,教会我们要向孩子学习。从孩子对事情的专注上,学习要活在当下,全身心地付出;从孩子执着中,学会不带任何心机地与人相处;从孩子的不断重复中,学习他们的耐心,等待,慢下来。从同孩子的一起游戏中,感受到他们的纯真。在同孩子的互动中,感受到孩子的无拘无束地,完全信任的爱。

  从孩子的负面情绪和不良习性中,反省父母自己的潜在的不良情绪,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大儿子一辰的文具,被小儿子一信从他书包里翻出来了,拿了一辰最心爱的橡皮擦,一辰很紧张,很是担心弟弟会把它弄坏,所以急切地想要一信还给他。可是一信就是不还,其实他只是想玩一下。一辰说了二三次:“还给我。”后,就直接走到阳台上取了一个衣架,对着弟弟说:“你还不还,不还就用衣架打了。”弟弟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我看到这样的场景,很熟悉,因为我们平时也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对待他们的不听话,不顺从。完全是从我们这里学会了,现在只是换成了哥哥对弟弟而已。这就是“镜子”效应。

  当四岁半的一辰眼含泪水看着我说:“妈妈,我不要你变老!”我感觉到了他那份孝心和爱。每天两个儿子对我说“妈妈,我爱你。”睡觉前总对我说的“妈妈,晚安,明天早早叫我起床噢!”我的心里满是幸福。都说养孩子是多么的辛苦,是的,在抚养他们成长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很多,但是,孩子一样也给了我们回报。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更让我体会到了这一点,孩子生而神灵,他来到我们的生命中,是给了我们再次学习的理由,再次成长的机会。

  书里的重要理念:想要培养出优秀的孩子,首先要提升自己。感恩我的孩子,让我有了学习提升的机会。也从他们不断成长的历程中,学会了耐心,宽容,更感受到了他那全然信任的爱,以及怕我老去的那份赤子之心。孩子的天真,同乎天,近乎地,守护他的初心,最我最大的责任。

  这本书的每一章节的内容和事例,您都可以找到自己同孩子相处的类似的事情和经历,但是看待问题的方式和态度,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会给为人父母的我们,全新的启发。这就是这本书的优秀之处。优透的育儿知识,身为父母的我们,没有理由错过,遇到了就不要拒绝。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五):爱发问的孩子

  孩子是哲学家

  一个孩子对于一个家庭,不仅仅是人口上的新增,更多的是带给这个家庭的欢乐。转眼间女儿两岁了,一直以为,是我在教育孩子,可生活中不知不觉孩子的一些稚语却也让我有所启发,进而反思。

  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一边陪她看书,一边间隙和她爸爸说话,因为那书都看了好多遍,我就随便说说,说两句看她在盯着图片看,我就和他爸爸聊天了。没一会,小家伙不耐烦了,一把拿过书说“妈妈我读给你听吧。”

  “好啊”。

  女儿打开书,学者我平时带她看书的样子,指着图中美人鱼的奶奶问,“这个是谁?是奶奶吗?”

  “是的,是美人鱼奶奶”。

  “恩,妈妈你真棒”

  “......”

  “那有美人鱼爷爷吗?”

  “好像没有”

  “那有美人鱼妈妈吗?”

  “有的,你看”

  “那有美人鱼爸爸吗?”

  “......没有”

  “那美人鱼爸爸和爷爷哪去了?”

  “.......我也不知道”

  然后我就无视她的问题了。现在想想小时候听美人鱼的故事,我怎么没想到这些问题呀?然而我还没能力去回答她的问题。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有好的解答办法吗?

  “妈妈,眼睛是什么?”

  “眼睛是我们看宇宙万物的窗口,通过眼睛,我们可以看见阳光、鲜花、小狗......”

  “那宇宙是什么呀?”

  “......”

  “妈妈,太阳是什么?”

  “太阳是一个会发光发热恒星,照耀地球,给我们带来光明。”

  “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发热?”

  “.......”

  孩子,妈妈也不知道答案呀。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她有太多的为什么了,而且每次都能把我问到词穷。

  孩子平时都是奶奶带的,周末的时候我偶尔带下,但总是觉得很抓狂,孩子也经常在我的怒吼中哭着要去找奶奶。以前孩子一调皮,而我又拿她没办法的时候我就喜欢拿出我自制的小鞭子,打了2次,现在看到我说鞭子就吓得不敢调皮了,我还沾沾自喜以为可以治好她的调皮了。可是最近一件事让我觉得受伤了,我是个不称职的妈妈,是孩子教育了我。

  一天晚上孩子爸爸出差了,孩子又把床上弄得一团糟,我假装生气的说要拿小鞭子,说了好几次。结果孩子老实了一会,趁我玩手机的时候,俏俏的跑到隔壁奶奶家了。奶奶问她:“宝贝,怎么又跑过来了?”“哼,我妈妈老说要拿鞭子打我,她都不陪我玩,她老玩手机,玩手机伤眼睛。”一会奶奶把孩子送过来,小家伙似乎忘了不开心,边往床上爬边说:“妈妈,我来陪你啦,有大灰狼,我来保护你哦”

  知道事情原委后,我很认真的抱着孩子,给她道歉,并说妈妈以后不打你了。她小手捧着我的脸说,“妈妈,你是最好的妈妈,我好喜欢你哦!”

  她也只不过是一个2岁半都不到孩子,爱玩是天性,调皮也是正常的,只是我自己的烦躁、焦虑迁怒于她,我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玩手机)却经常忽略她的感受,她也许是想用调皮引起我对她的在意。

  小孩子永远活在现在,对现在正发生的事情感兴趣,不记仇,不抱怨、不抗拒,对了还爱思考。对小孩子来说,喜悦无处不在

  成人呢?

  总是倾向于带着一定的目标和欲望在做一件事情

  当事情没有象自己想象的那样发展时,就抱怨、愤怒、抗拒。我们都从孩子过来,可是我们渐渐抛却那些优良的闪光点,打磨自己成了一个乏善足陈的人。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六):孩子不应该成为父母的复制品

  看完后感到触动的地方很多,虽然我没有孩子,但是我自己当过孩子,而且有一个弟弟。所以说感触还是蛮多的,里面最令我欣赏的就是“我们”对孩子强制性的欲望其实是“我们”在试图通过他们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很多父母的期望。我见过许多家长都是喜欢通过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获得成就感,这样就越是逼着孩子往他们理想的样子去培养。以前听到过一个十分讽刺的比喻:林子里有许多鸟,大家都想飞去更广大的森林,有些立刻动身出发,有的过了几天也出发了,等大家陆陆续续出发后,最后有一批坐下开始孵蛋,它们希望自己的后代代替他们飞向远方……

  这样做其实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父母的用心,也是为了让我们获得更好的生活。但这样的生活是不是我们想要的呢?这个我说不准。我也不想听到:等你长大以后你就明白了。这样的话,这样的解释真是无力反驳。

里面还有关于孩子能够感觉到我们没有表达出来的情绪而且大多时候不会加以抑制。这真是感触太深了,而且每当这时候做父母的都特别尴尬,不对,是交谈双方都尴尬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七):从孩子的眼中看到真实的我们

  孩子是个哲学家?最初看到书名就被这本书所吸引。因为大学的时候我看《绝对小孩》,里面就有这么一句话:“每一个孩子都是哲学家,因为他们都有一对匪夷所思的父母。每一对父母都是教育家,因为他们都有着一套教育方法。”

  最初以为这是一本描写孩子奇思妙想的书,随着阅读慢慢发现,这是一位父亲的反思,这是一位心理治疗师的父亲在于孩子相处过程中感悟到的生活。那是一种被他所遗忘的美好。

  当怀抱新生儿,刚刚荣升父母的夫妻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从起名字,到新生儿的各种物品,无一不在昭示着,身为父母想要把自己所认为的最好的东西捧给孩子。

  “孩子,我们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孩子,爸妈这是为你好,希望你以后有更多的选择。”

  对于孩子,父母都尽了自己百分之两百的努力。所以父母拼命努力,努力赚钱攥钱,各种早教班、兴趣班,能让孩子优秀的,父母都为孩子报了个遍。至于孩子喜欢什么?父母会认为,兴趣是慢慢培养的,反正这些都是对孩子未来好的。

  孩子们似乎也习惯了这种方式,数学多少分,语文多少分,钢琴几级,这一个个数字就是孩子的价值,是父母眼中自己孩子比其他孩子优秀的证据,是孩子通往成功的敲门砖。

  孩子疲惫,想要放弃的时候,父母爱的关怀也会出现,因为身为父母,是那么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谁都不能否定父母的爱,父母的付出。可是他们将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延续他们的梦想?还是可以用孩子来证明自己一生没有白活?

  或许因为在生孩子的时候,有了太多的期待,所以当孩子出生后,却发现孩子完全跟自己想象完全不一样,就更想控制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想象的那个样子成长。然而我们是在养孩子,不是在玩玩偶,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会有自己的意志,随着成长他会喊“不!”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实上,我们的孩子怎会如此叛逆?不听话、叛逆,这一系列负面词语出现在家庭。可是父母却没意识到是自己打乱了孩子的步骤。

  皮耶罗•费鲁奇也经历过这个阶段,看着自家的小捣蛋,心力交瘁,想要竭力纠正孩子的行为,可是效果却是相反的。作为心理治疗师的皮耶罗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慢慢学会放下自己,开始观察理解孩子的行为。这才发现,成人所谓的没有意义,却隐藏着孩子的努力。孩子比成人更专注于当下,也会因为自己一次比上一次的进步而欢欣鼓舞。

  《孩子是个哲学家》是一位父亲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所得到的生活启示。以孩子为镜,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如此焦虑;因为孩子的天真无邪,我们才知道如今的我们是那么的狡猾、那么的势力;在孩子的不断重复之中,才发现原来我们如此着急。可是身为成人,却没有意识到,我们渴望孩子的优秀,恰恰是将孩子的天真磨灭,让孩子适应社会,也不过是将孩子变得功利。

  是时候开始反思我们自己的行为了。放弃让孩子成为我们理想中的样子,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吧。享受和孩子相处的过程,耐心倾听他们的内心,那会是我们遗忘的美好。

  《孩子是个哲学家》带我们走进孩子的世界,寻找遗忘的自己,让我们能更好的面对自己,享受当下的生活。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八):为人父母的真相:看清自己是什么

  在朋友圈里看到一段话,“记得还没孩子时,我还笑过一起玩的小姐妹动不动就狮子吼,现在,我终于也也了曾经自己最不屑的样子。想哭,心痛。”当时我也感同深受。从怀孕开始,我就开始看各种育儿书,亲密育儿、平和式教养、慢养育、正面管教……所有的理论与概念,可以倒背如流,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发现我们仍然会遭遇各种育儿困境。这就有点像看过一堆鸡汤文后,却发现生活并没有任何改变一样。枉有一堆育儿理论在心头,却抵抗不了孩子脾气中的各种突发状况。不要说吼,简单想一掌拍过去。

  许多时候看着孩子们熟睡的脸,我也经常会想,究竟我们是为了什么要为人父母?我也总想将那句话带给孩子:“感谢你们选择我当妈妈”。可是,多年后我是否真的可以满心喜悦的告诉自己:我很庆幸自己做了她们的好母亲?在很多年前就看过一位专注于儿童教育的朋友在微博上发了一句话:孩子才是大人的老师呢!当我开始养育孩子后,这句话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盘旋。我也一直在反思,孩子在教会我们什么呢?

  意大利著名精神治疗师、哲学家皮耶罗•费鲁奇(Piero Ferrucci)的《孩子是个哲学家》,似乎是我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这并不是一本单纯的育儿书,而是从与孩子的相处中去探寻自身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与一般的育儿书不同,这本书并不是告诉你孩子会有什么“敏感期”“叛逆期”,也不是告诉你对着孩子的这些生理特性为人父母该用什么方式来应对。反而是用一种自我反思的方式来总结出从孩子这样一个哲学家身上,为人父母后所学到的是什么。与孩子相处的秘决就包含在这些答案里,不需要用复杂的哲学概念来解释,而是一切都在日常生活中,在与孩子的对话中。“与孩子们一起生活,它让我们去经历所有重要人生体验,赋予我们更深的理解力和更敏锐的注意力:美、爱、纯真、游戏、痛苦以及死亡,一切都呈现为全新的景象”。

  “但是作为一个焦虑的父亲,与我自己的眼睛相比,我更相信生长曲线表。当乔纳森吃饭时,我主要想的是他吃了多少,吃得够吗?他吸收了多少蛋白质?这种食物会帮助他生长吗?”与每个焦虑的父母相似,即使是出色的精神治疗师,有着优异的心理学知识,依旧会为了孩子是否符合生长曲线而焦虑。只不过是在焦虑的过程中,他能更迅速的意识到这一切都是自身所存在的焦虑感影响了他对孩子的关注方式。而之后的养育过程,成为他从孩子身上吸纳并反馈的一个良性循环。

  皮耶罗•费鲁奇将他从孩子这个哲学家身上学到的分别作了解释。包括——关注、空间、过去、身份、一切在于你、真相、伴侣、感激、耐心、智慧、游戏、纯真、意志、爱。

  “关注,它是纯粹的关注,不去侵犯或指导,仅仅只是置身其中”。当我们陪着孩子时,是否总是提醒着:注意安全,地上脏,草丛里有小虫子,画笔要这么拿。或者你捧着手机,嘴巴上回应着孩子:是的,你画得真棒啊!没有纯粹的关注,而似乎是一种不得已的陪伴。

  而当我们陷入某种焦虑的情绪时,其实身边人也开始跟着焦虑或是不安起来。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发觉孩子也比平时闹腾。“我们的感觉和欲望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无论我们是否喜欢,它们都以各种方式传播并抵达我们身边的人身上,有时是明显的,但多数时候微妙而神秘。我们传达自己的所感所想,不仅通过我们的一言一行,也通过我们的姿态、语调以及我们所散发出来的情绪。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影响了那些与我们最亲近的人,而首当其冲就是我们的孩子。”

  养育孩子意味着我们同时也需要放弃许多,比如我们很难再有独处的时间,家里的空间也将被孩子们的玩具占去大半,饮食习惯也要考虑孩子的胃口等,然后放弃“不是在放弃与不放弃之间做选择,而是在欣然放弃与完全抗拒放弃之间做出选择”。

  说起养育孩子,我们常说不可缺少的两点,耐心与爱心。而这本书告诉我们耐心与爱心的真谛:耐心源自拉丁文“patire”,意思是忍受。在为人父母的过程中,如同在所有最吸引人的冒险中一样,你有时候需要去忍受。

  这一切还有重点:所有的爱都应如此——无拘无束,没有期待、评判或比较。

  在讨论育儿时,我们总容易陷入一个怪圈,孩子身上有些什么问题,我们大人该如何引导或是纠正。而这本书却相反,是从大人自身出发,我们作为父母是如何去成为他人父母的,并在这其间找到自己,每次遇到问题时,并不只是去想孩子怎么了,而且会反思“我怎么了”?更多的是从孩子的身上发觉出自身的特点,从孩子那里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这对于父母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当你能做好自己,了解自己,才不至于迷失在茫然的育儿路上。

  我们有的时候会习惯用“承担后果”去教育孩子。这种后果是自然后果还是逻辑后果,还是强加的后果,有时候却未经深思熟虑,我们只是想找到一条捷径让孩子可以迅速听从指挥。就像作者所说的,“当一切运行良好,我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和一个自由主义者,但是当事情失去控制,我便选择阻力最小的路线:专制。”

  他发现自己在与孩子的对话里常带着威胁的语气,这种例子在我们家也是非常普遍的存在。以至于现在才三岁多点的女儿已经完全的模仿我们了。比如我们经常会说:快点吃完饭,否则今天不能出去玩;快点收拾好玩具,否则晚上没有nienie喝。她会说:你快点给我纸巾擦鼻涕,否则我要擦在你的衣服上了;你快点给我穿鞋子,否则我要拿掉你的鞋子了……

  作者还有一句格言“没有但是的爱”,也是给我们敲响的警钟。“宝贝,我很爱你,但是如果你能安安静静坐着吃完晚饭那就更好了……”类似的话语是不是很熟悉?我们为爱附加上了许多条件,并且成为口头禅。回想起来是多么的可怕!我们总说爱一个人就是接受他最本真的样子,而我们却总是认为孩子还有许多可以“塑造”的可能性,将期盼与控制附加在孩子的身上。

  我们常说孩子的许多问题其实正是父母的问题,育儿先育已。正是在许多不经意间,留下了我们自身的影子在孩子身上。为人父母者,是否真的要用一生去努力学习如何与孩子相处。不是打着为了孩子的旗号,而是为了那个更真实自如的自己。“但是在人生中不管你做什么,你都可以做得很好或者是草草了事、心不在焉。而我想要把它做好”。这也许是我们更愿意采用的育儿态度。

  尤其是在如今强大的升学就业压力下,所有的婴幼儿产品都打着“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父母们早已成了焦虑的代言词。早教、学区房、奥数、特长班……所有的一切都在刺激着父母的眼球。然而,我们真的认真想过自己渴望的生活吗?我们了解自己吗?当你期望孩子能用小提琴为你演奏一首动人的曲子时,你是因为什么而产生这样的期望呢?

  试着学习,或许我们都可以从孩子身上找到答案,那个专属于自己的答案。你的内心里住着的天使或是魔鬼,正在试图跟孩子们打招呼呢。

  而最终我们会找到真相。“真相——看清自己是什么,而不是我想要成为什么。我不仅不能去做所有我想做的事情,而且我也不是我认为的那个样子”。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九):从孩子身上发现自己

  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提出,要向孩子学习,让孩子作为父母的教师。也许是同为意大利人,费鲁奇的这本小书也以孩子为标尺,来衡量成人世界所丧失的东西,甚至于对生活观念、对生命意义理解中可能存在的根本性缺失。

  全书分为14个主题,从不同侧面讲诉了我们能从孩子身上学到的“生活艺术”。比如,从孩子天真无邪的创造性中,学会摆脱过去和经验的牢笼;从孩子不厌其烦的重复游戏和探索中,学会平和、耐心与陪伴;从孩子的负面情绪中,观察其中折射出的父母的潜在焦虑;从童言无忌中,学会面对真实的世界,拒绝谎言。

  尽管自己初为人父,但费鲁奇的很多描述,都感同身受。此刻,儿子正在身边熟睡,感谢你带给爸爸妈妈这份奇妙的探索之旅。

  推荐年轻的爸爸妈妈们阅读,一起体味孩子带给我们的奇妙思考。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十):那些孩子教给我们的

  自己当了父母之后,才明白当年父母在育儿这件事上错得有多离谱。这听起来虽像是玩笑,但细究之后会发现,一个人若非自己有所成长,根本不可能意识到这些问题,甚至还可能不如自己的父辈;而当你意识到父母的局限之后,能够加以改进,将使得整个家族得以获益。如果将家族看成一门通过代际相传来保存自身的生意的话,那你就在基因延续的接力赛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那么如何才能意识到并突破自己原生家庭带来的局限性呢?

  在育儿这件事上,我们总是向专家学习,向过来人学习,却从未认真思考过是否该请教下我们的养育对象。年轻的父母们喊着“育儿即育己”的口号,誓要区别于自己的父母,却并未认真思考过怎么做才是正确的,似乎只要和自己的父母反着来就对了。

  在努力于有别于自己父母的过程中,我们其实做了许多相同的事情,比如,像上一辈给出欠缺考虑的批评那样滥用着空洞的赞美。而我们这样做,不过是为了躲避思考孩子的世界,及其他们真实的感受。如此,赞美和批评一样,最终只是在表现我们的不同而已。

  怎样才是养育孩子的正确做法呢?没有绝对唯一的正确答案。不过《孩子是个哲学家》这本书,以一个心理学家父亲的视角,告诉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如果以孩子为师,我们能够学到什么,我们该怎样对待孩子,而这视角也让我们真正理解何为“育儿即育己”。

拯救注意力缺失

  大部分成年人认为孩子与成人的区别是孩子更富有想象力,更单纯天真。但在作者看来,这不仅是成年人盲目的自视甚高,更是对陈词滥调不加思索的接受。

  例如注意力缺失问题。在手机将阅读和生活切割的七零八碎的当下,人们其实很难察觉到自己的注意力缺失情况有多严重。但如果和孩子相处时,就会发现,只要你的关注目标稍有转移,即便是小到只有两个月的婴儿,他都会马上发现,并表达出自己的抗议。事实上,任何一个带过小孩的人都会发现,即便是对自己的孩子,保持10分钟的全神贯注都会让时间漫长得难以忍受。

  我们总是在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事三分钟热度,看书集中注意力无法达到半小时以上,却并未意识到孩子们只不过是效仿了生活中众多心不在焉的大人而已。

  当下火热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仅只是让所有的大人都交出了手机,离开了他们熟悉的大都市生活,就足以让节目从一众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因为,人们这才发现,没有手机,远离惯性生活时,就让寻常变得与众不同。更关注当下生活,能够消除不必要的复杂性,直指生活的核心,让孩子们的童真童趣被注意到,节目就自然出彩。

  陪在孩子身边时,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投注在他们身上,会让孩子们意识到他的活动本身是有意义的,而不再追求大人们对于结果的赞美,这能够帮孩子们建立自信,因为孩子们知道自己是值得重视的。不需要请教育儿专家,仅仅只是向孩子学习关注,就足以解决孩子,甚至是自己的注意力缺失问题。

真实的自己 & 意志力

  在经历了三个多月的育儿生活后,我时常感觉到自己像个奴隶,被困在一种不属于我的生活中,生活的主题变成了喂奶、换尿不湿、安抚莫名哭闹的孩子,而更糟糕的是,这么长时间从未睡过一个整觉带来的焦躁放大了这种绝望。

  很多人在生孩子之前,都觉得生活充满了可能性,总有一天自己会取得惊天动地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在投入了大量时间照顾孩子后,就不再有闲暇继续这样的幻想,因为你的生活被婴儿的哭闹声设置成了即刻行动模式。一次次长时间无法平息的哭闹声揉搓着你的神经,也一次次地激活了你的意志力,让你有机会在孩子的笑声中重拾勇气。

  等到生活中的哭声终于平静,你可能会沮丧地发现:成为某某某的梦想,原来不过是闲出来的幻想。你接受了自己的平庸,找出了生活的有效边界,也因为拥有了更多的意志,获得了更多的选择。比如,在职场上羞于谈钱的我,也会为了孩子的尿不湿奶粉而离开那靠情怀羁绊自己的公司。

  从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到底能够学习到什么?在乎于每一对父母自己的努力。孩子们并不会直接教给我们什么,他们只是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呈现出我们的样子,他们能够戳破社会身份对我们自身的保护,让我们发现自己可能并不是自己以为的样子,尽管这样的发现可能并不让人愉悦,但至少不是虚幻的,扭曲的。

  这一切发现,都在于我们将孩子当作独立个体去尊重,能够时刻反省自我,以及与他人的关系。如此,才是所谓的“育儿即育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