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青灯有味忆儿时》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青灯有味忆儿时》读后感10篇

2022-04-21 03:33: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青灯有味忆儿时》读后感10篇

  《青灯有味忆儿时》是一本由王充闾著作,现代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灯有味忆儿时》是一本怀旧忆人集,窃以为怀旧忆人的文章是很难做的。怀旧,往事在脑海完美的筛选、剪接而变得愈加得不真切。忆人,就怕用情太深,为尊者讳,为亲者隐,把人物写满了。

  王充闾先生笔下的儿时家乡画卷,最让我感兴趣的部分是关于民俗、掌故,异域风情对于鲜有远行的书蠹而言总是充满难以抵挡的吸引力。

  读忆人文章,读者难免会顾影自怜。读《父亲》一篇,我便想起自己的父亲。家父身患恶疾,病逝已二载有余。我常常怀念陪他散步的那段日子,每天晚饭后,我们沿着乡间小道走走停停,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这是我负笈求学后,父子间从未有过的亲密时光。

  读《小妤姐》一篇,我不由自主地想到那段在甬城的感情。我们曾有一段美好的时光,吵吵闹闹、分分合合,终至温存荡尽、面目全非。然后,女孩搬离了出租屋,我亦选择离开那个城市。

  经年之后,我对某些人的印象,永远停在分别前的匆匆一瞥。且大部分时候,我们不知道此一别,便是永别,或再无见面的机会和必要。生命一如我们所知的那么无常和短暂,任何事情的到来,无论好与坏,都由业力因缘所成。

  年少时的干净憧憬,在酒入愁肠时,偶会浮上心头。待到借着酒精的麻痹昏昏睡去后,又会忘得一干二净。有什么能抵挡地住自己的借口和原谅?

  长是长大了,而昔年陪伴我成长的亲友们,一个个渐渐地一去不返。不妨停下脚步看看邻居家盛开的凌霄花,毕竟谢了,明年还是会开的。

  红蓼黄芦接远烟,一灯幽渺伴髫年。茫茫旷野家何处?记得青山这一边。

  ——王充闾

  孤陋如我,又兼僻处海隅,竟不知生活了十几年的省份曾有这样一位能诗善文的省级大员。若不是友人寄赠了一本《青灯有味忆儿时》,我怕是不会拜读他的文字。原因无他,从上小学时起我便养成了“怕官”的毛病,恨不得见到“两道杠”都要绕着走。步入社会后因工作也见识过一些“汉官威仪”,“ 怕官”的毛病便更加严重了。所以对那些顶着“老干体”光环的燕许大手笔,我一例是敬而远之。但此次读了王充闾老先生这部回忆儿时家乡生活的散文集,却让我忽然记起《孟子》中的一句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书中描写儿时家乡的风景、物产、民俗、掌故,记述双亲、兄嫂、业师、玩伴,一枝一叶、一颦一笑无不饱含深情,用作者的话说“是对于遥远故园的心灵履约以及对久违童心的痴情呼唤”。尤其使我惊喜的是作者对乡土语言的运用,原本土得掉渣难登大雅之堂的方言俚语,在作者笔下竟那么清新自然,新鲜活泼而富有张力。书中提到的一些民俗、游戏等,更让身为东北人的我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

  记忆中的家乡,地平野阔,天低云近。儿时的我总喜欢爬上房顶仰望白云苍狗,幻想着长大离家后的生活。而今漂泊在外已过了而立之年的我,却每每沉浸于对少年时家乡生活的回忆。

  三十多年来,对改善生活乃至改变命运的渴望,打破了中国人安土重迁的观念,驱使着人们不断走出本乡本土,奔向大中城市。等到了大城市定居后,又为了工作生活而继续奔波忙碌。我的一位好友通过努力打拼,好容易在北京站稳了脚跟,然而一年中竟有半年时间要飞赴全国各地出差。人们从过去的游必有方,变成了如今的居无定所。现代社会交通和通讯的发达非但没有缩短人与人的距离,相反却将人越送越远。同在异乡为异客,在大城市生活的人们像一座座彼此隔绝的孤岛,万人如海一身如寄,这便是身为现代人常常会感到的一种悲哀。要排遣这悲哀,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经常回忆。

  对年少时家乡生活的回忆像一泓活水,滋润着在钢筋水泥的牢笼里被桎梏得日渐枯寂的心灵。这本《青灯有味忆儿时》便是这活水中清澈的一滴。夜来无事,于更深人静后独坐书斋翻看几页,明目、清心、慰情、会意,定能引起属于你自己的那份儿时记忆,如一盏青灯,荧荧地守在那儿,提醒着你记得:家在青山这一边。

  作者:沧江拓海(转载请告知,发表请联系)

  《青灯有味忆儿时》的写作

  王充闾

  在我国,童年叙事系统的出现是较晚的,它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产物,是五四运动之后,伴随着儿童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这一现代儿童观的确立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而且,这种儿童叙事,主要是着眼于小说叙事。像本书中这类童年纪实叙事,更是较为少见。

  书中书写的这段读书经历,是一种特殊年代、特殊环境、特殊条件下的产物。前辈同行也都有相同的“青灯岁月”,只是他们在流离颠沛、变乱频仍中,不遑宁处,没能把精力投放在这方面;而追忆,一需宁静心态,二要晚年进行,有些前辈即便有动笔的念头,受身心健康与年寿的限制,也未能如愿以偿。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是很幸运的。

  关于本书的创意,我在《题记》中做过交代;下面想就读者和媒体可能关注的几个话题再作补充说明。

  其一,成书经过。

  本书篇幅不大,却是十多年间分三段完成的。1998、2000年,先后写了《青灯有味忆儿时》和《碗花糕》两篇散文,发表后反响很好,《碗花糕》还获得了《人民文学》“伊利特杯”优秀散文奖。这样,接下来又连续写了九篇,连同前两篇,由辽宁教育出版社结集出版,其时为2002年。后来,受到两个方面触动,激发出续写的念头。一个是,我在英国哈沃斯小镇访问勃朗特三姐妹故居,看到她们童年的大量文物、资料,激活了我对儿时有关家庭、亲情的记忆;再就是,撰写张学良将军的传记《成功的失败者》,因为我们是同乡,涉及一些乡关故旧,也牵连到大量社会风习、文化环境、轶闻逸事,从而进一步翻涌起我的忆旧心潮。这样,2010、2011年,就再次动笔了,这次增加到三十八个章节。

  作为现代文化的母题之一,童年(儿时)的界定,书中取其宽泛含义,也就是十三、四岁之前。这样,从开始拥有记忆的三、四岁到私塾终结的十三、四岁, 恰好是十年时间。因而原来书名叫“小小十年”,后来考虑到与叶永蓁的作品重名,便改换成现在名字——当然也还是借用,陆游有“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之句,这里改“似”为“忆”,终究没有跳出古人的窠臼。难怪前人慨叹:“恨不踊身千载上,趁古人未说我先说。”

  其二,从“忆”字说开去。

  回忆,青少年时谈不上;即使人到中年,也大抵是面向未来,心在天涯。所以说它是老年人的专利,所谓“朝花夕拾”。用海涅的话来说:“春天的特色只有在冬天才能认清,在火炉背后才能吟岀最好的五月诗篇。”

  由于这类写实文字是“以文运事”,所以,原始素材的积累与挖掘,是创作的基础性准备,占居首要地位。本书素材,主要凭借存活于头脑中的旧时记忆(少量摘自早期笔记),全靠有效的记忆力。亚里士多德把记忆区分为记性与回忆,认为二者有别:光是记住了不行,要把它托举出来,还须善于回忆、追忆。自认这两方面的能力都是不错的。“童子功”训练出超强记性,亲见、亲历的,抑或是从父母、师长、亲友处听来的,记得都比较牢靠;加之,我从小养成了观察细、抓特征、成像化并加以记录的习惯。——这一点很重要。也是亚里士多德说的,“记忆是由精神影像导致的一种状态”,如果忽略了形象特征,回忆便干瘪无味,甚至无从谈起。还有一个有利条件,与我同龄、儿时又在一起生活的甥女和仅小四岁的侄女,都还健在。她们的记忆力也都很好,掌握了许多素材;加上家族、亲属中的兄弟姊妹辈一些儿时游伴,在我搜集材料时有的还在,也都提供一些线索与谈资。再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读书、授课、当副刊编辑时,我写过一些文章,这对于描述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也都具有参考价值。

  当然,由于记忆具有选择性(主观选取)、过滤性(有些东西自然滤除)、模糊性(旧时月色,朦胧梦幻)和增值效应等特点,以及写作过程中必然存在经验性整合与心理描写、细节刻画方面的合理的艺术加工,肯定会对所谓“原生态”的再现产生一些影响。好在笔下的属于文学创作,而并非照相式的原型复制。

  其三,素材组织与艺术构思。

  有的可能会问:“青灯有味”,究竟是什么味?我想,大约是气味、意味、趣味吧。

  气味指的是文气、书卷气。

  意味中涵盖了旧时儿童教育的内容、程序。大体上是三步:首先是识字、启蒙、训诂;其次是打好“四书五经”的根底;最后旁及先秦诸子、历代诗文,着眼于拓展胸襟,开阔视野。

  趣味,体现于童趣,童心,以及闲笔、趣闻。

  那么,“忆儿时”究竟忆些什么?自然离不开儿时的生活场景,易言之,就是儿时乡村的风景画、风习史。而“历史存在依人不依事”(钱穆语)。场景、故事,脱离不开人,人是一切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事是风云人是月”,烘云托月,故事是烘托人物的,功夫应该下在人物的塑造上。1965年“四清”期间,我和著名评书演员袁阔成一块生活了六个多月,听遍了他的评书段子。像《许云峰赴宴》、《江姐上船》、《肖飞买药》等,农民群众都是百听不厌。按说,那些故事情节,大家都早已谙熟于心,毫不新鲜;那么,吸引力究竟在哪儿?根据我的切身体验,觉得关键在于他所刻画的英雄人物充满了人格魅力。如同金圣叹所说的,《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了出来”,“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法”。所谓“各有派头,各有光景,各有家数,各有身份”;而且,人物性格又是多层次的。为此,书中我着力写了四家十个人物:父母、嫂子和我;魔怔叔父子;塾师父女;西厢房客靳叔和笑婶。这各色人等,在当日的乡村,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支撑着乡间社会文化这面大伞,演绎着俗世悲欢、人性人生。如果说,这本书还能给读者留下一些鲜明印象,除了独特的“青灯岁月”,恐怕主要是在几个人物上。

  书中对于童年的叙事,采用的是儿时的我与现时的我交互映射的双重视角。这种手法在文学创作的虚构文体中较为常见,比较典型的像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茨威格的小说《家庭女教师》,还有特里·吉列姆的电影《涨潮海岸》。我在对于真人实事的审美观照中,作为审美主客体之间发生的实践性联系的一种实现方式,借鉴了这种手法。在儿时的我与现时的我的双重视角中,眼光、口吻、心理意识、思维特征截然不同,这会形成一种张力。如果说,儿时的观照简单而纯净;那么,现时的观照则是参透人生况味之后的沉郁与苍凉。

  与此相关,本书的笔调、节奏、风格,人物的个性、情趣、心态,以及无拘无束地纵身大自然中,直至游戏、闹场、恶作剧等,都力求体现儿童观照的特点。考虑到儿童时节心态的悠闲、节奏的舒缓(如在沙山上观看蚂蚁倒洞搬家),文章开头几章,有意采用悠然、徐缓的笔调,娓娓道来,渐渐地导入所谓“有味”的话题。

  版权归作者,若转载或发表请及时联系

  追寻儿时的回忆

  王充闾与余秋雨并称“南余(秋雨)北王(充闾)”,曾荣获中国作协首届鲁迅文学奖。其文笔,简单大方,纯美得像一幅水墨图,往事像从白纸画卷里流淌出来,叫人看了就忘不了。捧读他的散文集《青灯有味忆儿时》,颇有“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之感,却又像捧着一丝温暖的阳光。童心、童趣、童年事,充满着泥土芬芳。

  《青灯有味忆儿时》38章,多以记叙人物为主线,从记叙儿时牙牙学步开始,父母、哥嫂、姐姐、“魔怔”叔、私塾先生的女儿小妤等,一个个性格鲜明,呼之欲出。

  岁月匆匆,几十载疏忽飞逝。早已物是人非,惟乡情乡音未变。故乡故人、师长旧友。王充闾对故乡、故人的深情与眷念力透纸背。“我把视线扫向那几分熟悉、几分亲切而又充满陌生感的村落,想从中辨识出……一点点的当年陈迹”,“荒草离离的仄径上,一大一小的两头黄牛,慢条斯理地走过来,后面尾随着一个憨态可掬的小牧童……”王充闾描述的场景使人身临其境,“惝恍迷离中,忽然觉得,那个小牧童原来是我自己,此刻,正悠闲地骑在牛背上,晃晃悠悠地往前走啊,走啊”,“趁着晚风的摇荡,一支跑了调的村歌,弥散在色彩斑驳的田野里”……在“摇啊摇,摇过了小板桥”的催眠曲中,又悠然跌入了梦乡——这无异于博尔赫斯的小说,梦境中的梦境。

  蓝天,远树,苍苍莽莽的绿苇丛中,蜿蜒着一条清澈的溪流,叫天子、百灵鸟、黄鹂鹠、红嘴鸥,盘旋往复,庄稼地撒野,私塾里读经,新学堂里学科学……王充闾以清新自然的笔触讲述了一段段平缓的往事,一字字一句句的描述娓娓道来,一个淘气的孩童,一群朴实的人跃然纸上,读之颇有如沐春风之感。其中,既有对儿时趣事的神往和怀念,又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青灯有味是儿时”,岂止青灯有味?儿时的一切都是有味的。就像王充闾说的,童年是风景,是某种感觉,“它像一阵淡淡的轻风,掀开记忆的帘帷,吹起来沉积在岁月烟尘中的重重絮片。”

  世间的一切在一个孩子澄澈的眸里都是新奇美好的,淳朴的乡间是一个典型的“百草园”,蓝天下,远树旁,苍苍莽莽的绿苇丛中,蜿蜒清澈的小溪里,都留下了儿时玩耍的身影。一个没有被尘世间的琐事污染的心,最能够看清一切。“泥土伴着童年,连着童心,滋润着蓬勃、旺盛的生机活力。可以说,我的整个少儿时代,都是在泥土中摔打过来的。”那是最真切的回忆,“‘当时’、‘如今’——就这样,鸡飞兔走,暑往寒来,我们这些少男少女,一个个全都换了朱颜,垂垂老矣!”就像王充闾说的,我觉得怀念旧事那一份温馨,使我回到童年,使我忘忧,忘老。 读《碗花糕》,读《望》,读《绿窗人去远》,我的眼泪纷纷飘落。这本书中的那份纯真,值得慢慢地品,慢慢地回味。

  原载2016年8月22日《工人日报》第七版

  作者:风之帆

  有幸参与了王充闾老师散文集《青灯有味忆儿时》的编辑工作。阅稿期间,常常不得不掩卷沉思,为作品中痴情的追忆,为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童趣、童心和童真。

  这些怀旧文字,凡三十八章,记叙自己的儿时,从呀呀学步到高中时候,多以记叙人物为主线,父母,哥嫂、姐姐,亲戚(“魔怔”叔),私塾先生的女儿小妤等,一个个性格鲜明,呼之欲出。一些作品,其散点叙述、淡化情节结构的写法,有点类似汪曾祺的小说。

  作者心中的母亲:个性刚强果断,自尊心强,端庄稳重,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质。作者难忘儿时游戏和过家家的事,这两件事就跟母亲爱子情深,责之愈切,律之愈严的家教有关。

  作者心中的父亲:爱书如命,嗜读成性,任侠尚义,爱打抱不平,乐于为人排难解纷,年华老大时心境苍凉,每年都抽空去闾山进香,与和尚道士倾谈。

  ……

  读到这些充满深情的文字,我的老父老母的音容笑貌油然浮现眼前,尤其是老父年老体弱、住院疗养的时日,每次去探望他,他年轻力壮时骑车带我上山下乡的情景,历历在目,在感慨时光无情之时,不能守在父亲身边尽孝的愧疚,也时常压得我心头沉甸甸的。

  鲁迅在《白莽作<孩儿塔>序》说到:“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给它企图流布的。” 诚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追忆何尝不会带给各个年龄段的人特别是广大少年读者一些情趣和启示呢?诚哉斯言,我相信,其拳拳之心,殷切之盼,凡是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感觉得到。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豆油

  刘恩波

  从前看古尔布兰生的《童年与故乡》,那种顽劣俏皮的文字,那些栩栩如生的画面,深深浸润心中,宛如遇雨的浮萍,触摸到了清晨的光亮,为之心意舒爽。或许,故乡和童年,是调色板上永远的记忆,是灵魂风景里永恒的画卷。就眼下来说,读王充闾先生的《青灯有味忆儿时》(现代出版社,2016年6月第1版),也获得了同样的情感熏陶、艺术启迪和精神上的洗礼。

  诚如作者在“题记”里所说,“追忆,是对于遥远故园的心灵履约以及对久违童心的痴情呼唤,是瞻念昔日芳华、重新感受年轻的斜阳系缆。毕竟,那里沉埋了太多的情事,还有无边的畅想。梦魂萦绕其间,往往会在不经意间,隔着时间的帷幕,谛听到厚土层下面的私语和慨叹。”

  我觉得“不经意间”倒显示了充闾先生写作的另一种风度和气韵。是洗尽铅华的古朴浑然的境界。这跟他从前写作大文化散文的绵密细致的考究、谨严工整的推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路数和风格分野。也许,童年和故乡的话题本身,就适合娓娓道来松弛得体的口吻,就呼应着轻拢慢捻、别有会意和幽怀的推敲、打磨与品鉴。

  记得木心先生在他的《即兴判断》里曾有这样的感慨,“临风回忆往事,像是协奏曲,命运是指挥,世界是乐队,自己是独奏者……”,想来,古稀之年写作《青灯有味似儿时》 的充闾先生,大概亦会有相类似的察觉和辨识吧。老来文章,多半是给自己写的吧。于是,才有《记得青山这一边》的“借助回忆的链条接连起来”的闪回的画面,“蓝天,远树,苍苍莽莽的绿苇丛中,蜿蜒着一条清澈的溪流,叫天子、百灵鸟、黄鹂鶹、红嘴鸥,盘旋往复,迷乱了故乡的秋天……”,确实是“旧时月色,如晤前生”的触碰,他欣喜自己的记忆还能“找回到自家的门口”,在他笔下,童年的乡野竟然濡染上了如此绰约美丽婆娑的诗意的光泽,仿佛是舒曼的弦乐流淌出来的动人旋律,往复回荡着生命的交响。

  儿时多情趣,儿时多谐谑,童谣般的回眸,兼有智者的打量,构成了王充闾和童年世界的相依相契,砥砺咂摸。

  读《青灯有味似儿时》,好像是走进了水墨画的别致舒朗,踏进了柳敬亭风雪说书夜的现场。其实,簇拥着故乡和童年的温馨与萌芽,期盼和神往,苦乐和冷暖,作者沉浸在自己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诸多复杂的人生况味的咀嚼和思量里,遂留取了一份情感的传真,一帧流年的光影,一缕心灵的呼吸。我以为这本书是充闾先生灵魂的大写意和艺术上的小夜曲的精彩合成。

  何以这样说呢?

  所谓,大写意,指的是一个人的本心的回归,灵性的复活,赤子之情的不加矫饰的天然流露。

  所谓,小夜曲,意味着他使用的笔法,是四两拨千斤,以内力取胜,而不以外在的气势,宏大的历史书写见长。

  也许,我们听够了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再来聆听那独奏的优雅而盘旋的琴曲,竟会是内在的别一种调试和转换。

  可不可以这样说,一个人老来文字如果还能饱满温润,势必是作者在其中注入了他生命源头的活水。那童年,童心和童趣相交织的起伏错落的美,于充闾先生低回温婉不乏沧桑感的娓娓倾述中,遂获得了和风细雨般的情味和力道。

  这是不老的乡音和不解的乡愁凝固淘洗着岁月的馈赠。这是叶落归根饮水思源的寻觅和探求,是作者隔着风霜历史所做的依依不舍的回眸、挽留和追述。

  在王充闾先生笔下,童年和故乡聚焦了非常动人的内核,进而呈现传达出人生情怀、文化记忆和审美格调的多重韵味。他写了居家风物,写了乡土社会的礼俗,写了上私塾的见闻,写了跟家人、师长和朋友们的来往渊源,那是嵌镶在大自然怀抱里的生命气息的涌动,也是童年学步成长的心灵印记,亦是世道坎坷人情翻覆的历史擦痕……

  阅读《青灯有味忆儿时》,我们会在作者丰盈动情的记忆库存里发现许多美好的情感,许多未曾凋落的诗意的花瓣。诸如《绿窗人去远》、《年少春衫薄》,尤其是《最后一块碗花糕》,读着读着,你就会不自觉地卷入到那语言构成的旋律里,那心魂折叠的光影里,沉浸于文学那藤蔓和野芳共同编织交相辉映的多彩梦境。

  所有版权归作者,转载请提前联系。

  读《青灯有味忆儿时》

  作者:苏术

  说来也巧,我有一个社团叫“青灯不染”。这个名字的寓意是:青灯不息尘不染。

  这本书也有“青灯”二字,不同的是这里的“青灯”却是寓意着年老,时光荏苒匆匆不息。年少的轻狂到少年儿郎不知愁滋味,最后满满体会到青灯古佛,“静”一字的含义。于是我们开始怀念年少不知事,狂傲仰天下的时光。

  书页上有那么一句话:少年子弟江湖老。

  就这么一句话,似乎道尽了一生的似水年华。说来惭愧,前一段时间小妹说请我吃饭。我看着一个还未满十八周岁的小屁孩信誓旦旦的说要请我吃饭的时候,我突然间笑了。我说:“你一个毛都没长齐全的小屁孩居然还想请我吃饭,我真让你请了,我不得羞愧死。”小妹也笑了,看着我说:“不要老是用长辈的语气说话,要多和年轻人相处,才会更朝气蓬勃。”小妹说完我才意识到,原来我自己已经把自己定位在了长辈的位置,尽管我也才二十出头,却活的像个小老太婆。也许小妹说的对,于是那天最终还是被小屁孩请客吃了一顿自助烤肉。

  扯的有点远了,只是突然想起这么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然后感叹一下时光易老,那些曾经的好友不是结婚就是在奔着结婚的路上。然后就会像这本书的作者那样,恍然间想起年少的春风得意,或者说年少无知。

  本书一共38篇文章,以散文的手法写那些儿时的美好。有关于人的,有关于物的,有儿时的嬉笑打闹,有童真,有童心。

  书上说:人,悄没声地,来到了这个世上,尔后,不知不觉,就长大了,就老了。

  王充闾老师35年出生,至今也该有81岁高龄。在王老先生的回忆里,青山的那一边,是对人生的感悟。叹吾生之须臾,羡大化之无穷。就像老先生说的,人老了,就喜欢回忆过去。幼时的一些事,其实也没有那么得趣,可是却还是喜欢回忆,像是聊以慰籍。

  于是我们看见了王老先生笔下的幼时时光。有老先生那“幽州北镇高且雄,倚天万仞蟠天东”的家乡闾山;有老先生幼时爱玩的丢手绢;还有很多形形色色的人和物。

  里面有一章讲到读书和写作。起于一种叫“马缨花”的植物。这种花在我高中的时候,去食堂的路上就有,我们那叫作“合欢花”。王老先生、刘老先生还有王老先生的父亲在这马缨花树下闲聊。彼时,王充闾老师还年幼。刘老先生聊到读书时说:“只读不作,终生郁塞”。读书不可一味死记硬背,而要注意训练表达、思考的能力。尔后刘老先生出题,王充闾老师对。漫漫的时光,就像毛茸茸的马缨花,烂漫的开着飞絮般的花,在空中翩翩起舞,最终跌入凡尘。

  文章结尾,王充闾先生又再次提到了那句:“少年子弟江湖老。”美丽的马缨花是王充闾先生心头的乡愁,里面有对于儿时的美好回忆。忆起后又不禁感叹道,少年子弟,如今已老。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载请联系QQ:1147679123

  ——评《青灯有味忆儿时》

  文/蓦烟如雪

  说来我看过的书,种类占最多的属散文,有很多人跟我说,文体中散文最没劲,虚无缥缈,又不切实际,可我反而不这么认为,散文是意境之美,是文学中最上层的一种表达形式,也许它没有小说来得生动,没有文言文来得晦涩,没有历史来得包罗万象,但是它可圈可点,有棱有角,它并不是基于虚无,而是把一种载体用另一种方式去诠释出来。

  不过我看了《青灯有味忆儿时》,并没有那么大感触,它没有简媜的唯美,在乡土上又不像李娟的文笔来得那么接地气,当然他有也自己的味道,娓娓道来,渐渐升华之感。

  就像“记得青山这一边”这篇,前面一大段都在描述齐白石老人的画,在回想童年时间的感受,真正吐露到自己家园,只有后面几处,不过他的遇见也有精炼之处,比如“人在髫龄,既不会有过来人失路、迷途的悲哀与愧悔,又具有人生取向、道路抉择的广阔空间,一切都可以从头做起,因而总是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又兼记忆是一种微妙而奇异的东西,许多人和事,“当时只道是寻常”,可是,经过岁月洪流的反复淘洗,在神思迷雾的氤氲中,它们会得到醇化,有所升华,好似深埋于底下的周鼎商彝,一经发掘出来,那些青铜器皿便会以土花斑驳的神奇色彩,令人刮目相看。”我为何要引用这段呢?

  它有亮点,也有弊端,亮点是辞藻唯美,弊端是过于导向和拼凑之嫌。

  哪段比较干净不做作呢?

  “蓝天,远树,苍苍茫茫的绿苇丛中,蜿蜒着一条清澈的溪流,叫天子、百灵鸟、黄鹂鹠、红嘴鸥,盘旋往复,迷乱了故乡的秋天。 ”

  “置身其间,有一种怒涛奔涌、舟浮海上的感觉。窗外银灰色的空间,飘舞着丝丝片片的雪花,院落里霎时便铺上了一层净洁无瑕的琼英玉屑。”那茅屋里载浮载沉的童年,被这样的画面描写出来,真的很带意境。

  而后写“老三股”时,作者从姓氏说起,再谈至家乡名山、信仰,仅仅就这样短短一篇结束了,有一种莫名其妙戛然而止的味道。“狐狸岗子”这篇比较有神话色彩,那些狐仙、黎仙、黄仙、长仙都很有意思,只是再谈及了东院罗锅王的大儿子堵了狐仙洞,所以让老人给断气的故事,说来,这些比较有神话色彩,只是作者说了这些有讲了萨玛的由来和萨玛跳的过程,也简简单单而过,可能这是作者的一种方式,但多少有点不习惯。

  不过,王充闾的文笔里有传统文学的气息,他接受过私塾和系统的国学启蒙,也接受过新式教育,他的文字与现代人的视角多少是有出入,有人说他“笔落句宛若信手拈来,情感深挚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但我个人觉得这些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例如“小蔓头儿”里,那些富有趣味的调侃,“游戏”中孩子富有天真的想象力,他最后对电视节目那个圈的谈及,是很有深省意味的。少年儿童的无所顾忌,联想的驰骋,敢于挑战权威的魄力都值得鼓舞。

  “母亲”的严谨,教育的严格都体现在文中的一字一句中,他的回忆很有生活气息。

  像“姥家门口唱大戏”那些难得一见的儿歌,是我在这本书里最为喜欢的地方。而后面提及的剪纸艺术也是我个人的喜爱,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文中提及,在现实中,也渴望得以延续,这种描述,也是很温暖的。

  我写一点,看一点,发现这位八十多岁的北方老人,文笔中,真有值得让我们学习地方,我为之前的狂妄之词感到羞愧,也能理解俞晓群说“读《碗花糕》,读《望》,读《绿窗人去远》,我的眼泪纷纷飘落。太真的情感,太善的情操,太美的文字,好啊!我还能说什么?”

  他有一种不屈的力量,似铮铮傲骨,也有一种文化的质朴在文中微微流淌,也许起初会不喜这样的风格,但是久而反而会觉得这样的真诚,才是散文中该有的一种精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