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南城根》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南城根》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01:2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南城根》经典读后感10篇

  《南城根》是一本由王选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南城根》读后感(一):和他们一起生活的日子:对底层叙述的一次情感确认——王选《南城根》简评

  王选其实一直想逃离南城根。在南城根一住就是四五年,我想这并非他的本意,他更愿意在这座小城的某个小区的某幢楼里拥有哪怕是十几平米的属于自己的小屋。但以他目前的资历、财力,他似乎办不到。他出身在秦岭西端余脉一个也叫秦岭乡的地方,那儿有一个分水阁,据说一檐分两水,落在屋脊上的雨水北入渭河(黄河流域),南入白水江(长江流域),这是否意味着南方的秀气和北方的厚重的王选会兼而有之,有待考证(不过从他的长相上看,属于南方的灵秀似乎更多一些)。他的祖辈及父母都是以农为生,因此他从学校(尽管他十分刻苦十分努力,学业也足够优秀)一俟毕业,就想在城里找一份像样的工作能让家人体面,乡邻羡慕和赞叹,但他还是只能作为一个小城的闯入者,只能从不受人待见的小小的服务生做起,只能和更多的无根无基的从各个村落里出来涌入小城求生计的人一样,在南城根曲里拐弯的小巷中寻找一间可以容身的小屋把自己安顿下来。从此,他起早,也贪黑,他东奔,也西忙。所幸,赖着在学校练就的扎实的文字功底,他终于在小城的电视台谋得了一份记者的营生算是在小城里站住了脚跟,也就与南城根开始了一年复一年的厮守。间或,他寻师或者访友,在推杯换盏中觅得些许陶醉。更多的时候,他蜗居于南城根那间租来的向东的不足十五平米即使在晴天也显得有些黑暗的二楼居室,或者读书,或者思谋如云影鸟迹一样过往的时间。每当夜深人静,那晚归者的脚步声或者咳嗽声总能引起一声声的狗吠,被月光和万籁俱寂弄得无法入睡的王选就坐在了桌前,就在电脑的键盘上开始了一次次带着疑问、叹息和忧伤的敲击,《南城根》就这样诞生了,对吗?王选!

  我喜欢脚踏实地的写作(我称之为根性写作或有生命经验来源的写作)而讨厌和拒绝凌空高蹈的写作(我称之为精神虚胖或虚高)。一个写作者如果没有来自痛彻心扉的生存体验和感悟写出来的任何文字都是值得怀疑的。在如今这个被谎言和虚假贴上了繁荣和美好标签的时代,写作的最高目标就是寻求真相并保存真相,就是要用用文字给未来留存一份证据,就是替那些无力言说出自己生存窘境和心灵纠结的人说话,让那些被粉饰虚夸的词语蒙蔽、遮掩甚至埋葬的真实景象有朝一日会回到它的真实面目上来:那些挣扎的、颤抖的、屈辱的生活在底层的个体生命是一个时代具体而又鲜活的例证,亦是寻找生存价值和人生尊严的独特的个体本身。爱着他们一如爱着自己,藉此,我以为王选找到了写作的源头活水,这便是我喜欢并看好王选的《南城根》的原因。

  南城根破败、低矮、狭窄且坑洼不平。晴天,它或许更加幽暗。雨天,它自然是泥泞不堪,它偏僻或者蹲伏在小城不为人知的一隅。它被这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所忽略,被一个个新建的住宅小区所忽略,被政府的统计数字和幸福指数所忽略,被街衢上的车水马龙所忽略,也被各个节日里流光溢彩的灯火所忽略,被各式各样媒体的镜头所忽略……那个扛着水桶爬上五楼的人呢?那个早晨递给你一碗热乎乎的豆浆或豆腐脑的中年妇女呢?那个修鞋人呢?送煤气的人呢?修理抽水马桶的人呢?架子车夫呢?餐厅服务员呢?洗头妹呢?水泥匠呢?锅炉工呢?保安员呢?歌厅里的小姐和酒吧里的服务生呢?捡拾废品的老头呢?摆桌球的呢?买凉粉面皮的呢?贩卖菜蔬水果的呢?是的,他们,他们一个个也被忽略着。但他们并没有因为被忽略,在这个城市里就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他们或呼朋引伴,或携妻挈子,离开炊烟和庄稼,把活的希望与梦安顿在城市里一个个叫南城根的屋檐下,开始了忙忙碌碌的生活。他们疲惫而又执着,屡遭伤害又异常坚韧。他们叹息啜泣,也欢笑作乐。是他们,让南城根的日子立体而又丰富。在当今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里几乎都有一个南城根,它不是特例而是普遍存在,是当下现实生活的象征。混迹于其中,在一次次的互相帮扶与关怀中,生性有些腼腆的王选慢慢变得开阔了,王选爱上了他们,一定是这样的,对吗?王选!

  王选迟早要离开南城根的,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我以为王选在他的写作和人生生涯中更应该珍视和感谢他生活在南城根的这些岁月。是南城根,给了王选的写作一个高度,一个深度。也可以说,南城根的写作让王选的文字有了坚实而稳固的底色和根基,让他的思想和情感饱含着生活最真实的气息从而能赢得更多人的心理认同。他笔下的这些和他朝夕相处的人正是中国当下另一种现实的缩影,他们每一个人的命运轨迹都是中国现实社会图谱上跳跃挣扎着的波纹,他们不应被忽略而是被记住,王选做到了,谢谢王选!

  《南城根》读后感(二):重要的是,我们曾在那里活过

  二〇〇九年的春天,我从天津辞掉工作来北京时,正好满城的桃花开了。

  从公主坟地铁站钻出来,晕头转向,绕了好几圈才找到去六郎庄的公车。

  那时北京这边的朋友们也都刚毕业不久,大部分挤在六郎庄——一个靠近无比繁华的中关村的城中村。

  一路向北。窗外拥堵的车流,刺耳的马达,被人群占据的车站,粗壮而无力的白杨,高耸且有着金属光泽的楼盘,被分割的跳跃着的落日,这些事物不停地在眼前像幻灯片一样快速切换,令人眩晕。腹内隐隐作痛 ,我忍受着,被挟裹在公车密集的人群中央,满头大汗。终于到站下车。六郎庄到了。我望了一眼昏黄的暮色中亮起街灯的村口,突然心里面有了暖意。这将是我新的开始。我甚至闻见了道路两边草木逐渐浓郁的香味。

  六郎庄就是一个庄。

  有无数纵横交织的道路,无数的自建房浮皮潦草地混搭在一起,挨挨挤挤。年轻人早早晚晚出出进进,挤着公交和地铁去中关村或者更远的地方谋一份体面或不体面的营生。白天几近空城,而夜晚却灯火通明。直到周末,整个村庄才会慢下来,闲下来,一个村庄真实的面目才袒露出来。

  周末经常会睡个自然醒,然后约三五好友涮火锅。在菜摊上买上些青菜、土豆、豆腐、粉丝,再买上点冻羊肉片,小肥羊的底料,麻酱,几个烧饼,一瓶老干妈,拎上几瓶燕京,回到小出租屋时,人基本就到齐了。围着一口电磁锅坐下。开了燕京,先走一个,咂摸一下舌头。然后说,吃吃,开吃……于是都开始吃起来,边吃边聊,聊得忘我,吃得热火朝天,汗流满面。

  搬离六郎庄后还经常怀念那段日子。那忙碌而窘迫却对生活还充满热望的时日,像一个暗红的烙痕,藏掖在生活的低处。后来还写过一首关于六郎庄的小诗:

  夜幕降下,六郎庄

  巨风搬运着无数的黑陶

  在街巷里闪现

  猛兽奔突在墙垒间

  最后疲惫而惶惑地停在半空叹息

  “冷呵”

  ……

  无论什么季节每天都有年轻人拉着皮箱,出出进进,每天都有搬家的排子车,上面码放着暖水瓶,铺盖卷,折叠桌,锅碗瓢盆,书,台式电脑,笛子,二胡,吉他,宠物熊。有些人愁容满面,有些人喜笑颜开,有时是形单影只的一个人,有时是温馨的一对儿,有时是一群哄哄吵吵的帮忙搬家的伙伴。

  我忘了在六郎庄到底住了多久,最后又是如何搬走的,但离开六郎庄后我又在六里桥住过,在丽泽桥住过,在四季青住过,最后搬到了更远的郊区。可到头来发现,即使住得再远,依然能看见无数如六郎庄一般的村庄,那里寄居着太多的人,寄居着太多的梦,太多的悲苦和喜乐没日没夜在那里上演着,没有结局。

  二〇一三过完春节后,我收到朋友王选写的一部书稿,是关于那些寄居在城中村的岁月,没有想到他也如我一样,有这样的经历,而且整整六年。我看后甚是震动。他写的也是如同六郎庄的地方,名叫《南城根:一个中国城中村的背影》。

  我想在中国,有城就会有城中村,有城,就应该有“南城根”。可南城根下曾经的辉煌荣辱早已被时代抹除了,除了落魄,除了滞留于此的迷梦,一无所有。

  但重要的不是它到底叫六郎庄还是南城根,而是这个被称作“城中村”的地方,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它会以何种方式继续存在或者消失?

  或许到头来这些也都并不重要,重要只是这镜头式的讲述,这接近命运的现场记录——在中国,有这样一个低处的世界,人们曾带着年轻的梦想,在那里活过。

  1.5

  《南城根》读后感(三):诗意的居所

  一个群体就是一座城,一个人眼里折射一片天,无论是谁,也包括生活在底层人,他们在城市阴暗面匍匐,在快节奏现代生活中挣扎呼吸试图寻找自己的立锥之地,他们展示生活的本相,无论你看过多少次灯红酒绿,始终无法忘记有一群人在以另一种态度诠释生命真谛。

  1987年出生的王选,少年成名的诗人,我始终无法把它与这种略带沉重、有深度的主题联想一起,在某种意义上,《南城根》偏向人类学里社会调查、社会纪实,类似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梁鸿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然而仔细阅读,竟别有洞天,作者诗人的情怀显露无疑,字句之间跳跃着浓厚的诗意。

  夜幕最先降临南城根,如同其他的城中村一样,外面万千霓虹闪耀,里面孤寂依旧,每天早晨,南城根最先醒来,沿街叫卖凉皮的吆喝声混杂着各种的气味催促着新一天,偶尔冲过摩托声证明南城根还年轻过,靠墙晒太阳的老人眯着眼,狭仄的过道孩子在打闹平添一点生气,到了中午,巷子里没有风,风把疲软的身子搭在河坝里的树枝上,空荡荡的马路,出租车疯子一样呼啸而过,卷起两溜枯死的梧桐叶。

  南城根其实就是作者内心的一种寻根,把生活这摊子事完全铺在了南城根,日子过的捉襟见肘,细水流长,习惯了这方土地上琐碎的人和事,身上也逐渐充斥着乡里人情怀。

  《南城根》读后感(四):珍惜心中的“南城根”

  阅读完王选的《南城根》这本书,心情很沉重。

  《南城根》这本书中的“南城根”,就是天水市的城中村。编辑李林寒说:“有城就会有城中村,有城,就应该有‘南城根’。”怎样定义城中村?从狭义上说,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从广义上说,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

  如果从这两个层面来讲,很多的人都有“南城根”的生活经历,或者交往经历,或者认识经历。

  《南城根》的作者王选就在南城根生活了五年。他看惯了那里卑微而琐碎的人和事,看清了那里灰暗而温暖的风和梦。“住窄小的房屋,走拥挤的巷道,压院子的井水,听城外的故事,说隔夜的醉话。”

  在《南城根》里,有被爱情撞了腰的“小薇”:从农村进城,当过菜馆服务员、麻将馆当服务员,逃离麻将馆,源于老板的好色;后来,洗车,当衣店店员,理发,在KTV当“公主”,在足浴店当技师。经历坎坷,磨难颇多。但逐渐熟悉了城市的生活,却遭遇了爱情的折磨:受从农村进城务工的男人之骗,奉献了爱情和身体。不想,原说“未婚”的男人却是有家的。她走了,“没有人知道小薇去了什么地方。那是秋雨连绵的一个午后,冰凉彻骨的雨水反复揉弄着西北偏南的小城。一切显得虚无、苍茫。潮湿的霉渍织满了墙根,南城根的出租屋里,开出了散发着尸骨气味的墨绿色的花。”在城市,在农村,在城中村,这样的故事总会不断上演,版本也许不同,主角也许不同,但这样的悲欢离合、这样的爱恨情仇,在南城根里,却显得如此阵痛。惟愿:小薇,这痛苦的经历也是难得的经验,是你成长路上的情感财富,踏实、扎实地走好以后的路。

  在《南城根》里,有不平常的平常人“小马师”:老实的小马师,也会偷看黄碟,但见到朋友,还会害羞,但看黄碟并不经常,也不上瘾。他的屋子,用他的话说,就是驻天水市接待处,啥人来,都接待,管住、管吃、管娱乐。他当过网吧管理,摆过台球案,参加了过事业单位考试。后来,自己复习功课,还办了补习班,挣几个钱混饭吃。也骂龌龊的女邻居,也和女朋友同居。最后考上小学老师,离开了南城根。“南城根,像小马师这样的人,来了走了,一茬一茬,都在光阴深处消散了,空白了,只有南城根,像一块膏药,贴在那些年、那些人的记忆上。”小马师是个平常人,走进人群,再也看不到,找不见,但又是一个不平常的人:爱生活,有追求,并为之不断拼搏进取。即使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作为,但也不会给人性抹黑,也不会给社会添堵。

  ……

  在《南城根》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人,有打麻将的房东、单位里的小职员、倒水果的贩子、洗头房的小妹、工地上的民工、酒店里的服务员、躲债务的男人、领低保的老太等等。他们整日包裹在鸡毛蒜皮、针头线脑、悲欢离合里,卑微、善良、清贫。“他们用各自的方式和面目存活着,把小小的身子和梦想塞进出租屋,要么一如既往的住下去,要么等待着遥远的逃离。”他们“有着乡里人的朴素和土气,也有着小市民的刁钻和麻木,还有无处落脚的一种悬浮感和被城市拒绝着的恐惧感。”他们在岁月的晚风中渐渐泛白,在光阴的沟壑里慢慢暗淡,但他们坚韧的活着,活出了真正的人间故事和流年冷暖。

  南城根,一个中国城中村的背影。

  城中村,不仅在《南城根》里有,在全国其它城市里也有。城中村,曾经它存在过,现在它无可替代,未来它将被剔除。它是中国城市化的肚脐带,中转站,也是绊脚石。“城中村”具有农村和城市双重特征,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产物,是中国大陆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有的现象。有人形容:“城中有村,村里有城。村外现代化,村里脏乱差。”

  “南城根”,不仅在天水市里有,在我们内心深处里也有。我们无法选择出身、阶层、家庭和贫富,我们只能选择热爱生活、不断成长、实现自我、改变生活。即使在社会上,已经看不出彼此的来历,但谁能保证富翁没能自己的“南城根”?谁又能保证“富二代”不走回“南城根”?社会在发展,即使老的“南城根”被拆除,新的“南城根”也会出现。只有那些积极向上的人性、追逐卓越的精神,才会永恒。

  《南城根》是一顿大餐,不是让我们咀嚼丑陋,而是让我们驻足、深思、行动,这已足够。

  《南城根》读后感(五):破碎的文字描述,记录了太多男欢女爱的情节

  我赞赏作者对于小民百姓市井生活的关怀!但可否容我来挑挑毛病呢?

  作者简介里,这样介绍道:

  “王选,甘肃天水人。1987年生,青年作家、诗人。先后在《星星》、《山东文学》、《黄河文学》、《延河》、《北方文学》、《中国诗歌》、《诗歌月刊》、《青年作家》等百余家报刊发表作品,部分曾被刊物以头条形式重点推介。有作品入选各种选本并获奖。著有《葵花之远》。”

  拆开书后,看到这一堆的刊物名称,我就开始不淡定了!嗯哼,一读文章果然有种异感……

  作者出生于1987年,可能是由于太年轻的原因,字里行间的文气可谓很不成熟,甚至有时显得很巧滑、造作。

  再就是,文字很破碎,到处都是小断句!大哥,这是文章文章文章,不要写成三四个字一句的诗歌体,好吗?

  文章缺乏一种厚实感和整体感,夹杂了很多没用的细细碎碎的描述,有堆彻的嫌疑,你觉得呢?

  还有,记录了很多“男欢女爱”,诸如十块钱一摸的地下“摸吧”、三天两头猎艳的男人、小出租屋里的约会、亲热的校园小情侣等,书中有很多这样的章节。这虽然是事实,但过多记录这些就没意思了。难道这和作者是一个单身小青年有关,比较关注这个?

  此外,对城中村里的日常生活情节的描述,也不够细致、不深入,东一扫帚西一耙子,和中学生日记差不多,市井烟火气也并未跃然纸上,一些地方写得非常小说。

  .并不是想黑这本书,可能是期望太大了,只是觉得书中太欠缺一些东西了,情怀吗?也许。而且和本书高大上的宣传、名头等,有很大差距。所以,如果你想读一本比较深入的关于城中村的书,不建议你看这本书。

  .梁鸿啊梁鸿啊(《中国在梁庄》作者),你不要只要见到一本描述关于城乡的书,就像祥林嫂那样子到处推荐,好不好?-_-

  《南城根》读后感(六):一块膏药一样的南城根

  “来了走了,一茬一茬,都在光阴深处消散了,空白了,只有南城根,像一块膏药,贴在那些年、那些人的记忆上。”

  这本书收到已经月余,看完也半月有余,却一直不知道该如此下笔写这篇书评。

  看完这本书,翻开内封上的作者简介,怎么也无法相信,这样的文字出自于一个87年的年青小伙儿手中。

  不仅仅是因为他扎实的文字功底,低调朴实却有隐有光华的文风,还因为这个话题的厚重,整本书透出来的那种不属于青年人的平淡与哀愁。

  于是我便只有自惭形秽,生怕自己的评论写得不好,唐突了这本书,便也只有一拖再拖罢了。【好吧,其实我只是在为自己的拖延症找借口罢了o(╯□╰)o】

  《南城根》有一篇篇短文构成,在这一篇篇短文当中,有的是说的一个个住在南城根里的人的故事,有的,只是作者眼中这座几乎就要破败的城中村的一丝剪影而已。

  南城根的人来了又去了,他们当中,有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有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有一起来城里闯荡的小夫妻俩,有带着孩子在城里上学的年轻爸妈,有从事隐秘行业的颓废的女人,有靠房租和摆摊维持一家生计房东,有沉默的老人,有顽皮的孩子,有穿着随便嘴唇上还印有口红渍的年轻女人,有被躁动的荷尔蒙折磨得不安的年轻男人……

  他们选择南城根,原因无他,这里便宜,而其他地方高昂的房租,是他们的生活能力所承受不起的。

  对有些人来说,南城根只是一个歇脚的地方,是一个过渡,一个蛰伏,他们满怀野心,对离南城根不远的那个繁华都市充满欲望,他们以为,自己早晚一定会离开这里,住上宽敞的房子,过上光鲜的生活。

  而另一部分人,似乎打算在南城根就此住下了,他们混着日子,蜗居在狭小的房间里,放着毛片,吃着泡面,他们的眼中没有期待,他们的表情麻木,他们的快乐和不安都如此迟钝。他们觉得,在南城根就已经挺好,他们容易满足,他们不妄想,不做梦。

  南城根,是个有故事的地方,我一页页地翻过这些有着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来历与不同去住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故事,未来人生的走向也会完全不一样,作者的语调很平缓,似乎只是在跟你拉家常,只是在跟你说话而已,他没有刻意去煽情,然而,我还是感觉到自己的内心深处,有个地方,就那么疼痛了。

  我没有住过城中村,我也从未对城中村这个现象有过更多的了解,我更加关注的,是城市进程中,乡村的命运,是一个乡村中走出来的人,在城市中该如何找到身体和心灵的归属。

  那么,南城根呢?全中国数以万计的和南城根一样的那些城中村呢?

  他们像一块膏药一样,给身处社会底层的那些人们治愈了疼痛,给了他们能够承受的一席之地之后呢?是注定要被人一把撕开,随手丢弃吗?

  《南城根》读后感(七):人世间真正的味道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南城根”,北京也不例外,作为一个南城姑娘看这本书的时候,会想到小时候。在有些人眼中北边是上风上水,南城好像一直是被人所歧视的。甚至到现在都有这种偏见,有些人宁可选择天通苑、通州,都不愿意住丰台、大兴。

  在飞速发展的,漫长日子里,南城根的城中村成了一处“低处”,这里有无数底层人民,有无数的贫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辛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看书的时候,看到那些故事,好像就是在看这个社会的世态炎凉,很多人说不希望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他们可能没发现,那些民工子弟小学里勤奋的孩子,那些乡下大嫂质朴的性格,那些邻里间淳朴的情谊。和城里的大杂院一样,岁月过后,那些长大的孩子,回忆那些幼时辛苦的日子,总是带着忧伤,温暖。就像作者回忆《最后的菜园》一样,“关于南城根,也正是这些遥远的记忆,一直莫藏与心,才显得充满温情,就如同一些白菜、土豆,藏在窖里,即使不吃,寒风凛冽时,回想起来,总是温暖和踏实的。”可能因为这些小情绪,才会在听说那片曾经有过回忆的土地即将变成高楼有着失落吧!

  南城根最终会消失,作为这个城市的过渡,他被城市化迅速的吞没。每个人观察同一件事,同一个地方的情绪都是不一样的,作者看南城根,“是慈祥的,寂静的,如破棉花,虽然旧了,但躲进去,依旧让人粗糙的心灵感到温暖。”而故事里的不幸的人看南城根,或许是狰狞的,寒冷的,是他们不愿意回忆的。无论怎样,他们都体会到了,这人世间真正的味道。

  《南城根》读后感(八):被遗忘在时代背面的瘦月亮

  看了《南城根》,那种琐碎、破败、荒芜的气氛和叙述上的散漫,以及破碎的片断所构成的浑然的现场,让我想到了贾樟柯的电影。论者称贾的电影“发现”了县城,并进而“发现”了一个中国。电影里,在当代中国急步迈进的过程中县城从一个卑微的位置一跃而起成为了一个独特而新鲜的场域:寡淡无聊的环境和县城青年灰色的青春。而王选的《南城根》一书算是借由发现“城中村”而发现了一个中国。

  无论是小县城还是城中村,它们都处在一个时代的背面。从某种意义上说,随着乡村、县城的凋敝和城市化进程的耀武扬威,城中村的五色杂陈和憋屈压抑比之十多年前的县城更具有标本的意义。

  与电影作者一样,王选也力图呈现一种被遮蔽了的生活。当盛大的晚会、热闹的爬踢、光鲜的职场成为一种文化和叙事上的主流,这种普通生民的生活竟然成为了一种让人讶异的存在。 书的腰封上说这是“一个低处的中国”。它到底有多低呢? 一套房子佝偻了安海父亲的腰,一袋方便面里泡胀了小薇的人生,一条幽深的小巷迂回了多少人的薄薄的梦。这里居住着餐厅服务员、传菜小伙、足浴小妹、外地民工和无法在城里置办房子的蚁民。他们琐屑的人生在书里静悄悄地展开,又合上。

  可实际上,这个低处的中国该是一个真实的中国。诚如编辑李林寒所说,“有城就会有城中村,有城,就应该有‘南城根’”。在北京它叫“六郎庄”或者别的什么庄,在西安它叫瓦胡同、杨家村或者别的什么村。当许多人行走在城市的各个单位和写字楼之间,当人们的视线总是被各种霾捂住,这平庸而无奈的生活如洗了无数遍的内裤,谁愿意多瞧它几眼?

  从“被遮蔽”到“被发现”,普通人的生活遭到了时代满是恶意的遗忘。贾导演遭到采访时说他不认为他拍的是什么边缘和小众,他就是奔着大众去的,他想拍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可遗憾的是很多人忽略了应有的常识——“贫瘠的山村也住着人,而不光是北京CBD这一块,不光是浦东这一块” 。王选发现了南城根,并感受着南城根。南城根寂静的夜、噔噔作响的高跟孩、蜷缩一处的老乞丐,作者虽是静观,却也有尖锐的痛感。南城根与城市相伴而生,一处灯火辉煌,一处在暗夜里蜷缩着,就像那个老乞丐,一身的破落和无用;又像一个见不得光的可怜的私生子,被冷落,被弃置,整日沉默寡言,大气不敢出。应该说这样的创作才是真正的主流,而不是什么边缘。

  很多时候,真相是在背面,并且它一直都在。而发现它,需要一颗敏感又克制的心。面对真实与本相,我们呆木的眼睛无法习惯,迟钝的心更是选择了回避。从这点来看,作者选择一种粗粝的人生和粗糙的日子作为写作题材,既是一种创作的自觉,也是一种责任与勇气。当大楼、大片、大国势如破竹高潮迭起虚假繁荣, 这大时代中的一个个卑微的“人”,他们如何生活?该去向哪里?这是作者的困惑,也该是社会的“困惑”。

  另外,我还要说的是本书的语言。初读《自序》,就可以感受到作者流动的语感和独特的语言节奏。书中散文多短句,且全是自然清癯之语,无匠气,好读,顺溜,应当算是一种风格化的口语写作。但因其触角的敏锐和捉笔的沉稳,文章整体仍有一种诗意的流淌。口语化的语言和对日常生活的记录,赋予了本书一种在场感,那灰败的拖沓的人生,在这安静的叙述中铺开又合上,似乎终止了,又延宕开去。需要强调的是,日常化的书写并不代表语言的平庸。相反,王选的语言在“平”与“奇”找到了很好的平衡。是他写沉睡的南城根,说,“炽白的光似乎把黑夜捅出了窟窿”;他写出租屋,潮湿的空气让里面的墙根“开出了墨绿的花”,他写夜晚,“瘦月亮挂在屋角,散着淡淡的光晕”,这个“瘦”字就很耐读。它不是圆满、充盈,不是无与伦比的光华;它是低矮的,单薄的,贫乏的。可无论它跟“长安一片月”如何不同,却仍散着微茫的光。

  文章中这些句子可以说是干脆利落中有刀锋,如一根根小小的刺时不时地扎人一下,把木愣愣的日子刺了个激灵,哪些深埋于琐屑的场景的情绪在散淡的叙述中被唤起了。

  临了,那枚散着淡淡光晕的瘦月亮就这样挂在暗暗的低处——这个时代的背面。

  已刊于《珠江商报》http://epaper.sc168.com.cn/disnews.asp?Fid=76867&FlayoutId=20279

  《南城根》读后感(九):《南城根》:用力生活

  看守人,在吃包在手帕中的李子/残败的花园,在笑/诗歌的炉膛内,正值盛夏/炉,只知烧/快活的炉工,只知铲/一个女人在走过树荫后/已经老了 她曾经的美,震撼我的余生........——多多《在多多涅城堡》

  诗人王选最终还是离开了南城根。尽管那里有太多故事,但是他知道,自己并不属于那里。“我只是想坐在城墙垛子上,看看城里的人和事,看看城外的风和沙。”“我不是那个攻城的人”。

  何谓“攻城”?有攻则有守。守城的人自然是南城根的“原住民”。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不止一次在表达“他们把那里生活旧了”“光阴被他们摸索旧了”。这或许是诗人特有的表达,他感激着生活给他的感慨,作为回报,他把它们记录下来——当然,是用自己的语言。

  于是便有了《南城根》这样一本充满诗意的随笔集。它很诚实,因为它展示的是真实。

  比起周边“高高勃起”的建筑群,“南城根”是十足的低处。这里屋舍破败,烟尘缭绕,最重要的是居住在这里的人往往会被看做是“底层”。他们或者是自祖辈便开始生长在这里——这样的大多是老人,年轻人早已逃离;或者是在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城中村”给了他们进一步压缩生活成本的可能,或者说,他们只有在这里“蜗居”,才能维系自己薄如蝉翼的生活。

  因此人们选择在这里居住,似乎多了一丝不由衷的意味。尤其对于年轻人,他们总要安慰自己,暂时的底层生活总会有所改变,自己的经历只是不得已的积累。有的人等到了逃离的机会,到远方继续自己的旅程;而有的人却在这里久留不走,渐渐成了南城根的“守城人”。他们冷眼看着不远的“城市”中的车水马龙,静静打发着没有味道的时光。“城市”越来越大,人们不知道,所谓“寸土寸金”搜刮而来的财富,恰恰来源于自己的根基。在渐渐筑高的大厦包围下,南城根的人们早已看不到昔日的阳光了。他们仿佛被高速发展的世界遗忘,与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一起。没有人记得原来世界的模样,因为在大多数人眼里,记忆本身,其实根本不重要。

  然而记忆真的不重要吗?只有存在的东西才有消失,总有一天,南城根会湮没在所谓的繁荣之中,然而千篇一律的“混凝土盒子”,却永远无法取代曾经存在的村落留给人们关于情感的纪念。即便如顾城所言,“芳香不需要道路”,人生仅仅是“闪耀的此刻”,但使芳香充满人间的每一株花朵,却需要土地才能生长。

  而现在的南城根,不离开的人们周而复始的过着相似的日子,仿佛和自己居住的南城根融为了一体,他们用力地生活着,好让自己的根在看不见阳光的情形下吸取更多水分;而离开南城根的人们同样也同样努力,他们不会驱逐那段不见晴空的光阴,而是带着这些记忆,在路上追逐自己的光荣。

  他们如同一座座“行走的南城根”,执拗地以自己的方式,用力生活,兑现给自己的承诺。

  《南城根》读后感(十):《它寄居在城市的屋檐下》

  《它寄居在城市的屋檐下》

  ——读《南城根》

  在一个突然停电又突然停水的闷热的下午,我将这本书完整的读完。从后记翻到自序,又看见了拿到书的那天我在扉页写下的字:去“南城根”,看那些卑微而琐碎的人和事,还有那灰暗而温暖的风和梦,感受中国“城中村”低处的光阴。

  我是没有住过“城中村”的人,因为我出生在农村,在农村朴素地长大,在农村接受所谓低劣的教育,然后带着农村所有人赋予我的飞往城市的梦想,踏上列车,一路南下。

  我一直都觉得,城市离农村是遥远的,它在高山的另一边,在大河的彼岸,在它匆匆奔跑的背影之后,有无数个农村被遗忘在祖国的边缘。但是,它离“城中村”很近,那些从农村逃离出来的人,在城中村漆黑而单薄的墙皮里暂居,那些人像是胆小怕事的小孩儿,蜷缩在城市的一角,在每一个慌乱的夜里做着比城市霓虹更加美好明亮的梦。

  南城根就是这样一个中国“城中村”的缩影,它寄居在城市的屋檐下,而无数的穷人又寄居在它低矮的屋檐下,连同他们薄薄的梦。那些人是社会的底层,那个地方是中国的低处。

  那里晴天燥热、雨天潮湿、冬天没有暖气,夏天没有空调。有的只是破败、脏乱和拥挤。它在城市中心地段苟存着,像是都市华丽外衣上一块格格不入的补丁,因为丑陋而被嫌弃。就像作者说的“南城根最终会消失的,这是宿命。没有任何‘城中村’会逃脱城市化的吞噬。”即使这块像膏药一样的地皮贴在人们的心口已经很久了,等到需要将它剔除的时候,照样强行撕下来,不会管人们的内心是否生疼。

  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了形形色色但又有些相似的人,他们长着农村人的模样,在那个小城里用力生活,想生活的更好一点;想过的如小市民一样悠闲潇洒;想让子女长在城市,变成城里人;或者他们只想简单的活在农村向城市过渡的时光里,看迟来的晨曦,早退的夕阳和那干瘦的月亮。无论他们怎样努力,总是有太多的意外,给鸡毛蒜皮的生活里突然加上了一段小戏剧,当然那绝不是一夜暴富,也不是梦想成真。

  这不是一本让人沉重或者想哭的书,作者没有让人们看到血肉模糊的事故,也没有描述令人唏嘘的悲惨,更没有刻意渲染出人们生活的拮据与艰苦。是的,他们本来就生活很艰苦,住的屋子狭窄黑暗,吃的是粗茶淡饭,挣得是皱巴巴的毛票,可是他们在朴素而艰苦的生活里食到了人间烟火,在这些琐碎里也藏有几许温情,他们同样能嗅到人世间真正的味道。作者没有用愤怒的语气来批判,也没有用刻薄的句子来揭露,而是用一支带着关怀的笔来记录这些日后将被遗忘的记忆。作家梁鸿评论:“作者以一颗敏感、热爱的心体会那生活的温度、气味和情感,那泥淖处处但却热气腾腾、有爱有恨的各色人生从颓败、灰暗的时间中浮现出来。虽然尘埃,却光芒四射。”

  我并没有和其他读者一样,像读小说般一口气将其读完,我是把它放在手边,在看多了青春读物和言情故事,矫情的忘记了生活的时候,在一个没有风的安静的午后,在停电的闷热而聒噪的傍晚,想起它就打开看看,每一篇都讲一个故事,作者是用诗一样的句子把三两个人的故事串在一起,像树荫下细碎的阳光慢慢铺开,像山涧里浅浅的溪流悄悄流淌,也像西边缓缓而落的晚霞渐渐掠过你的眼帘,看着看着就好像到了南城根的巷子口,站在那里观望了好久而没有进去。就算你回到自己的生活,也会突然想起某个人以及他的故事。

  有时候,你会突然想起那个被房东赶走的小微,在那个秋雨连绵的午后搬走了,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潮湿的霉渍织满了墙根,南城根的出租屋里,开出了散发着尸骨气味的墨绿色的花”。女孩子,想在城市的洪流里努力站住脚是多么不易,做着辛苦却又受人糟践的工作,一不留神还会将整个青春最真诚单纯的爱错给了那个和她没有未来的负心汉。

  你也会想起那条不知品种是否纯正的苏格兰牧羊犬,它叫豆豆。它已经很老了,在南城根生活久了,一条狗比一个人更了解这里的细节。“它用一辈子把一个地方活的泛白、发旧,它把心贴下来,最后也就成了南城根的一部分。”当黑夜来临,人们都已经沉睡时,豆豆孤单地卧在门口裹着黑夜却没有入睡,它连一个像样的狗窝都没有,也许它不像人那么在意住的地方,它可能在想,如果有一天,南城根不在了,主人不在了,我是不是要披着满身苍老去流浪。

  在我看到父亲未接电话的时候,我想起了《去他乡》这个章节里的安海和他的父亲。安海从乡下来城里上班,父母都是农民,五十出头的父亲还要去外地打工,来城里顺道看看儿子,并在儿子暂居的地方住下,方便赶火车。“然后自己背着他上初中时背过的那个烂书包,佝偻着腰,走了。安海说看着灰扑扑的老人从南城根消失的那一刻,他心上,像钉子扎,难过的流血啊。”我把这段话用括号画出来,后面写了一句:突然也有点心酸。只要你想,有太多的场景,太多的父亲,会让你想到自己的父亲,无论那是穿着体面开着轿车的男人,还是衣衫褴褛头发花白的老汉,总有某个瞬间,让你打开记忆的阀门想起与那个叫父亲的人之间零碎的往事,你想念他,你心疼他,却没有对他说。

  我是在看到学校“跳蚤市场”盛行,得知毕业季就要来临的时候,想到了《逃离》里面刚毕业的几个穷酸书生,都说“毕业即失业”。我是一个喜欢怀旧也喜欢幻想的人,虽然才即将过完大一而已,我却在毕业季里突然想到自己的毕业,看着书中四个刚毕业的小子过着人不是人,鬼不是鬼的日子,躲房东就像耗子躲猫一样,我也担心起自己毕业之后的工作和住处等问题。虽然这都是不着边际的瞎想,但是四年大学时光不就是在弹指一挥间,如匆匆流水般逝去的吗?没有多少光阴可以荒废了,虚度的时光虽然不会被弥补,但是在那之后,生活定能让人尝到现实的残酷。我知道太多的人都拥有着年轻而奢华的梦想,总想着去远方,去旅行,去北上广干体面的工作,拿着丰厚的工资回到老家和父老乡亲炫耀一线城市的发达和繁华。可是不努力,做梦永远都只是做梦。如今的大学生多如牛毛,有谁敢拍着胸脯说自己不用担心未来,不用考虑前途,除非你是有着万贯家产的富二代,有现成的企业等着你回家败葬,除非你是天生丽质的美少女,有年纪老好了的大款等着你去傍,还有比你大的儿子叫你后妈。总有一些跟我一样的什么都没有的人,还在指望着毕业之后有安家之处,哪怕就是某个城市的“城中村”,我们只需要安分守己的在那里经营好自己的梦想,慢慢打拼到城里,但也许我们永远也不能成为城里人,可家人不是都和我们说好了吗,好好上大学,毕业后在大城市,要过上好日子。所以我们必须活得光鲜,免得家里人担心。当然,一定要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城中村”里总有几个人在努力之后,可以住在坐电梯上下的高楼里,不过俯视屋檐下面的人时,不要嘲笑他们。

  想起老师讲的这是一个色情化时代的时候,我想起书里那些“黄色人物”,频繁更换女友的男人,为了让子女过更好的生活而出卖身体挣钱的中年妇女,还有干着秘密职业的二十岁出头的姑娘。他们在脏乱的南城根,在黑暗的窗帘里面,上演更加脏乱和黑暗的画面。这个时代为什么要叫色情化时代,然而像对待东莞那样的扫黄工作一定不会管到“南城根”这种渺小的被人遗忘的地方。所以这里治安差,总是有染着黄绿头发的小混混儿打架,总是有搓着麻将的满脸胡茬的男人,总是有些偷鸡摸狗、上不了台面的事情发生。这里的人,没人管,只有自己管自己。

  太多的人,太多的事,会让我突然想起来,觉得恐惧,真有这么一个地方吗?他们住在城里,却又像在乡下,他们是乡下人,却没有那么本分安静。其实,中国有无数个这样的“城中村”。

  我是住在农村的人,虽然城市化的脚步已经蔓延到家乡,但我仍然觉得那些耸立的商厦,整齐的小区楼只是新来的客人。所以我想把如今发展着的家乡叫“村中城”,因为那里距离省会城市远,又不在市中心,它本来就应该是依山傍水的边缘村庄,空气好、环境美。但我不能说那些楼房就是可恶的暴徒将田园风光破坏,毕竟城市化的进程是国家的需要,也是人们奔赴小康的体现,只是盲目的快节奏让人们的观念还无法赶上来。前几年,农村将大片秧田征收,要盖成漂亮的小区,每亩地才只有万把块钱的补贴,大部分农民知道不划算与上头抗议,可是农民们哪里知道,土地是国家的,想给你使用权的时候就给你种,想收回来的时候不会管你是否对那片土地爱得深沉。我听他们说:其实我们知道胳膊是扭不过大腿的,但是给我们的钱才能买多少粮食,我就算一亩地也能年年收一点,无穷无尽啊,招呼都不打好就把我刚出叼的玉米铲了,半季的劳动成果都没有了。然而,我从小念书写字,是没有种过庄稼的人,我无法体会到铲掉庄稼,他们心里的疼痛。

  中国城市的发展有时候显得很滑稽,把农村改造为城市,又为了满足那些过惯了城市生活的人,在城里造一些叫“农家乐”、“XX山庄”的伪村子来供城里人消遣,也有很多人提倡返璞归真的观念,他们希望回到古老的村庄养老。可能这期间的利润是我不能估摸的数字,但是有时候真觉得有些折腾。作者在这本书的研讨会上发言说:这是一个爱慕虚荣并喜欢仰望星空的时代,人们都长了一双朝天的眼而忘记了低处,忘记了尘埃里的人,而南城根的人就是被忽略被遗忘的群体。

  虽然我没有去看过,也没有住过,但是那种生活我却能清晰的想象出来,也许只有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才能理解文中那些搞笑的方言是什么意思,才能知道女人怎么骂男人,小孩儿为什么在床沿上写作业,邻居为什么给你一把韭菜,还替你在雨前收了被子,菜园里的哪些菜是哪个季节成熟,辣椒面是怎么磨出来的,冬天火炉里的火焰为什么像穿着裙子跳舞的姑娘,老人为什么喜欢默默地坐在门口,后来为什么去捡破烂,还有逝去的人是怎么在吹拉弹唱中送入黄土的。我还忘记说,正文前面几张配着文字的插图,那个卖凉粉的就像我们那儿卖豆腐的,那群没有游乐园,没有旋转木马的孩子就像童年的我。因为这个南城根,有些地方竟然像我的故乡。

  我很感谢作者给我故乡的记忆留下了些许笔记,也感谢他平易近人的态度。在微博上聊天,说起我喜欢他拍的一张图,他说可以教我拍。看他写过的诗觉得敬佩,因为我也是喜欢诗的人。他以前在电视台做过记者,我又是学新闻学。好像总有一些细小的关联,让人觉得亲切。因书结友是一件多好的事情,虽然我不能自称是他的朋友。但至少这样一个年轻的作家总会给我励志,让我想着奋斗。

  因他我还在微博上与海师文院的教授张浩文老师互相关注,他还是我的陕西老乡,所以不得不说《南城根》真的很神奇。我还和老师说好了,等我买了他的新书要去找他签名。

  《南城根》这本书的神奇之处不仅在这里,而且里面的句子,随便挑一句,比如“这里没有风,只有贴着地皮的睡眠,在水泥地上盛开着卑微的琐碎的花”,就能让你喜欢它。

  2014年5月25日 凌晨4点

  我是按照老师要求的读书心得写的。所以不算书评。也不够深刻。而且字数有限制。我就下笔是什么就写什么了,也还有一些想法没有写出来。

  这本书,或许在安静的时候,还可以拿出来再当诗看看。总之,我觉得看完书,再写点心得,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