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钟鼓楼》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钟鼓楼》读后感10篇

2022-03-23 03:32: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钟鼓楼》读后感10篇

  《钟鼓楼》是一本由刘心武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3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钟鼓楼》读后感(一):八十年代老北京的记忆

  作为一个岁数不大不小的老北京,八十年代的婚礼没有什么印象了,但是书中的很多生活片段,场景,话语,还是勾起了浓浓的回忆。

  那时的北京正在蓬勃的发展,社会健康而稳定,人们简单而快乐。尤其书中描写的人物积极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深深感染着我。

  与其说是一部小说,感觉更象一部话剧,我仿佛能看到舞台上老北京的背景,老北京的生活,老北京的人们……

  书非常的有意思,相信很多50岁以上的人看,都会勾起往昔记忆的!

  《钟鼓楼》读后感(二):平凡人物间的不平凡情感

  老北京,大杂院。包罗万象,融汇众生。从老薛家娶媳妇到百年间历史的穿插,归结于时间的圆形,定点于钟鼓楼的喜乐。

  每个人生活都不易,深陷生存,邻里,婆媳,妯娌,夫妻这些些小的矛盾之中,更是被覆在那些隐秘而强大情感之中。张秀藻的暗恋如此,荀大爷的叹息如此,詹丽颖的狂骂如此,瞻台的烦忧亦如此。

  好在生活并不完全如此。话语和隐忍亦可安慰彼此。新媳妇在大伯子的宽慰下安稳;路喜纯在隐忍中成全了薛家,也成全了自己;庞其杉在张奇林的用心下突破了自己;梁福民和郝玉兰在薛家和一干邻居真诚下感到自己的自私;孟昭英在体会中忍下了婆婆的责难,让劳碌的婆婆心里有些安慰……

  这些情感虽煎熬着我们,但更多的是人生的美好。

  《钟鼓楼》读后感(三):一场闹心的婚礼

  一开始,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目录。每个目录都有小标题,引人入胜。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讲的是一天内的事情的书,一开始还奇怪,怎样可以把一天的事情写成300多页的文字,看了之后发现插叙补叙成了主流,有点喧宾夺主的感觉,但是不叙述又让读者不知所云。

  值得夸奖的地方在于文章京味儿很纯正,心理描写传神,让我这个九零后穿越到了那个不平静的80年代。但文章不足的地方在于,让人没有看下去的欲望,看到中部的时候,有点丧失兴趣,因为描写繁琐的缘故,或许因为这个故事注定没有结局的缘故,抑或是编排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缘故,总之我是撑着看完最后一页,也只能得出个描绘了北京市民生活大杂烩的结论,没有太多的感慨。

  时代已经到了现在的21世纪,和当初钟鼓楼下四合院的生活差别太大了,看这本书对于当代意义不是很大,但是对于复古怀旧的人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钟鼓楼》读后感(四):抓不住主线的平淡小说

  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个暑假,回到家无所事事,想着不能这么荒废了这个暑假,应该留下一些值得以后回忆的调调。找来找去决定读刘心武的《钟鼓楼》,可能对我的吸引力主要是茅盾文学奖的标签。整篇小说读下来感觉是抓不住故事的主线,空洞无物,不知其所以然。故事以薛大娘的小儿子办婚礼开始,对时间的讨论结束。主体就是北京钟鼓楼附近胡同中一个四合院中9户人家在1982年12.12这一天的生活,对四合院中的人和事进行回忆展开整个故事。本是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几家人,就因为住在同一个四合院中,就被生拉硬拽的牵扯到一起,对几代人进行铺展开来的回忆就成了长篇小说。可能是我没有经历那个时代,无法产生共鸣,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生活,平淡无奇的故事,没有吸引我的地方。自我感觉不推荐,但形式还是挺新鲜的。

  《钟鼓楼》读后感(五):钟鼓楼

  宝宝还在医院,虽说时间充裕,但是精神不在读书上,反省,最近读书不给力,一个原因是孩子分了心,一个原因是最近看的书都不咋地。

  很多的故事,无法一一记录,记录一些我还记得住的吧,毕竟生个孩子傻三年。婉三次结婚发表文章,新型的婚姻价值观,国家公务人员从中贪欲房子,却因为体系无法被发现,新娘结婚不为了爱情,听到雷达表丢失便不愿意嫁人,唱戏的因为矛盾挽回两位谈音乐的,因为搭档的原因老公吃醋,四合院里的家家户户一同用水,因为别家用多的原因各家都心怀鬼胎,农村姑娘和城里姑娘的交谈,因为嫉妒心和虚荣心和炫耀心,戛然而止到电脑这个谈话上,一位大娘为了得到大家的同情,假装有个儿子没有了,最后被发现仍然没有反悔,还是一如既往的塑造在大家心中美好的形象,自欺欺人,大嫂深受婆媳关系的苦恼,一言不发,又因为新媳妇的重视让她内心不公平,新社会来临涌出许多的文学家,为找到过去的稿子又讽刺了朋友一翻,姚向东不学无术偷走雷达表,旬师傅之前答应战友结娃娃亲,而儿子已经有心意的女人,无法面对前来投奔的女孩很多很多很多

  《钟鼓楼》读后感(六):一个杯子可以看世界.

  钟鼓楼高高地屹立在京城北面

  鼓楼在前,红墙灰瓦;

  钟楼在后,灰墙黑瓦……

  小说是描绘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市民的生活,讲述了北京一座九户人家的四合院居民,在12个小时里发生的故事。

  我常常在想,世界是不是围绕我在转的,比如正在上课的老师,同学正在上网玩游戏,正在卖菜的小贩,家人和亲戚正在吃饭……我总是觉得所有的在我熟悉范围内的人的行为事迹都是我在牵引描述着,以我的角度。我总想着,他人是否也是觉得我或旁人的言语行为也是由他来叙述发展的。都觉得自己才是主角。每次看小说的时候,以第一人称写的只有那些个主角,所有的故事就此展开;以第三人称写的只有那些个主角,所有的故事就此展开。这本书整本只写了12个小时的人物,却也能成一段历史,书的每个时辰都要出场一位或几位人物,每个人物都要牵出一段故事感慨,给我的感觉就是每个时辰出场的每个人都是主角。书中都是北京的小人物,小人物在历史中就是沙粒,风吹就吹过了,没有人会注意…但也就是这些个小人物的世界成就你我的生活,我们的悲欢喜乐都是那样。

  我觉得这本书的目录是我看过的书里最有滋味的目录。我唯一不喜欢的地方就是,有一定的政治色彩,称赞共产党社会主义的,我想这可能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原因。

  《钟鼓楼》读后感(七):随性而写

  时间好似一个圆,又好似一条直线。若为圆,兜兜转转一大圈,起点便是终点;若为直线,看不到开始也看不到结束,一路走一路赏,魂归自然,人,也不过是这条未知路上的风景而已。

  跨越100年的时间,将前世与今生相联系,连接了鼓楼与钟楼的这百年沧桑,连接了这街巷中的百态人生。20世纪80年代,北京小市民的生活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的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错综复杂的旧街区,鳞次栉比的新大楼,在80年代的北京城里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新与旧的对立,旧礼教在每一个老北京人的身上都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新潮流的冲击将他们推到了改革的前沿,将他们带到了与过去生活截然不同的另一面。

  小说以薛家的婚礼为主线,讲述了北京城里一家四合院在二十四小时里发生的事情。通过对每个人物纵向历史的回忆与阐述,反映了每个人物各自不同的命运与性格。

  时间记录着历史也记录着人生,从解放后的短暂繁荣,到“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退后,再到最后改革开放的新潮流,每一个时期都有每一个时期的故事。每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命运,回顾自己这几十年的时间,起起落落,跌宕浮沉。没有所谓的永远一帆风顺,即使被时代所惯养的新生骄子,在人生路上也免不了受挫、受阻。

  一味祈求平稳的薛大妈却在儿子的婚礼上被事事添堵;终究上不了红案的路喜纯经他人指点,不但有了高超的厨艺并且还学着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在事业与家庭之间无法平衡的詹台智珠与丈夫矛盾重重,在事业上也困惑不已;正直的张局长尽管追崇精确的时间,但也愿意接受新鲜的技术;几起几落的热心人詹丽颖因为粗劣的性格被人非议,却依然不懂察言观色......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性格与特色,在社会的这个大圈中,正是因为有这样千姿百态的人与物,生活才得以乐趣与完整。时代塑造了一批人,同样地也迫害了一批人。在“文化大革命”的大背景下,因为一个错误的决定,一批人的命运被彻底的改变,最终跌入谷底。容不得一丝犹豫、半点反抗,没错的人被无情地扣上帽子,被批斗,被殴打。被时代所迫害、所震慑的人在新时代又找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享受、平凡、踏实、勾结、前进......人性的本真,即使社会在改变,扎根在内心深处的东西也很难随着时代改变,关键的还是取决于你自己怎样融入这个时代,是走在时代的前沿,还是被这个时代所遗弃。每一段路程都是人生的沉淀和积累,有的人的一生永远背负在父母的阴影下,父母低贱的社会地位成为了他人茶余饭后的议论点,然而当真正经历了,看淡了一些事情之后,才会发现,再低的社会地位,他们依然是自己的父母,无条件的爱着自己,保护着自己。他们,永远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养育之情终无以回报。有那么一群人,生活在新时代潮流的激荡之下,他们聪明、有能力、有野心,愿意接受新的事物改变自己,摒弃传统守旧的糟粕。然而新与旧两相却产生着抗衡,80年代的中国新时代的浪潮终究没有覆盖全国,有些地方依然闭塞守旧。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思想的人,当他们聚在一起时,可能产生交集也同样的会产生碰撞和冲突,这种冲突来源于与农村城市文化的差异,来源于他们生活的大背景的差异。有的人的一生兢兢业业却依然碌碌无为,不是时代没有提供他们进取的条件,而是他们懦弱的性格阻碍了他们去争取,去改变。看着和自己水平相差无几的人以遥遥地超越了自己,而自己几十年过去了还依然站在原点,究竟应该怪这个时代变得太快?还是怪自己没有转变?两者都有。中庸之道虽为好,但是,一味地中庸,终究会成为自己路上的绊脚石。过了一辈子却又后悔了一辈子。

  时间,依然继续走着,没有后退,只有前进。有的时间精准,有的时间模糊,持有精准时间的人,将自己的一生看成了机械,不容偏差的活着;持有模糊时间的人,一生有欢喜,有悲愁,有浑浑噩噩,也有潇洒一世。有的人注定是时代的牺牲者,是快速发展时代下的悲情者,而有的人注定是时代的佼佼者,是引领未来的开拓者。所谓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有的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由被人接受演变为被人唾弃,有的人的社会地位也从高处跌落到了深谷。

  整本小说记录了北京市民的性格,北京市井的文化和风俗以及北京的人文地理。作者有些章节的语言非常的风趣,以现实主义为基点,写出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的人生,写出了时代对人的影响,也写出了民族的文化与性格,小说中不乏有反讽的意味。最后的结局又好似回到原点,作者并没有给出书中人物未来人生的答案,而是由读者自己思考,或喜或忧,都由自己决定,自己经历。

  《钟鼓楼》读后感(八):我的钟鼓楼

  我对这本书的评价,难免带有主观色彩,因为它描写的就是我自己当年的生活环境。我看过的现实题材国产小说多描写乡村生活,能够写出我这种“小市民”身边事的作品,尤其难得。

  住在二环里在如今看来是多么“富贵”的事?

  和自己的父辈读同一所小学很不可思议吧?

  如今举世文明的南锣鼓巷竟是当年小学冬季长跑的路线是否让人羡慕?

  是的,“城里”的生活已经离现在的北京人远去了,感谢《钟鼓楼》带我回忆了自己的童年。没错,我不仅住在钟鼓楼下,而且同样身处书中描绘的大杂院,只是比书中的时间晚上几年,院里也没有那么多“有出息”的邻居。

  我是如何来到这样一处居所的呢?很简单,就像现在来到北京的人要租房一样,我爷爷奶奶当年来的时候没有商品房,没有现在这么多楼房,没有个人出租,也没有单位分的房子。大杂院很多都是公房(属于房管所),资源紧张,条件差,租金低。很不幸的是因为“落实政策”,原来的公房被解放前的房主通过法律手段收回了,租金自然要涨,于是我的奶奶离开了生活五六十年的房子,我人生的前二十年也有大部分时间在那度过。

  在书中描写院落细节的时候,我没有细看,因为我完全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带入了,我把故事发生的院子想成我自己住的院子,把其中的人物想成我的邻居。唯一遗憾的是我住在那十多年却没有经历过书中那样的婚礼,但是我的父母确是在那个院子中结婚的,只是我无法穿越回去看一看。

  大杂院的环境是简陋、拥挤的。我出生之后五口人住23平米,自己盖了小厨房和储物间,以前更加艰苦。每家通了自来水,但是仍然上公共厕所,原本不大的小院因为各家盖了小厨房和晾出来的衣服基本只有走路的地方了。院子里几乎每家都有老人,他们是家中第一代来到北京定居的,而我是京三代。我的小学同学们也多是类似的情况,而且很多都住在同一条胡同里,每天走路上下学,有空可以去同学家玩,生病了还有同学探望。但是如今我真的不知道还有多少我的同龄人住在那条胡同里,因为我从上中学起就不住在那了,只是逢年过节回去看我奶奶,我的同学也有很多是这样。因为人口越来越多,原本紧张的空间根本不能满足我的父辈们成家,更不用说我这个三代了,于是越来越多像我一样的人从平方搬到楼房,居住面积更大了,这不得不说是种进步。

  可是有谁会忘记曾经生活的环境特别是宝贵的童年呢?尤其是在同一座城市里,距离这么近却又那么远。我在钟鼓楼附近生活的日子还算快乐,因为那时我是个孩子,上学后还有许多小伙伴。但是邻居之间的关系似乎没有书中描写的那样好。首先根据我奶奶的描述,邻居间都有积怨,而且我奶奶看谁都不顺眼,自然关系不会融洽。我几乎没有去邻居家做过客,更没有吃过饭,跟邻居家小朋友也很少玩耍。可以说住在大杂院里的人都是被迫的,都想离开破败的环境,而我作为第三代,就成了“指望”。好好学习是为了离开市井,不跟邻居接触是怕受到坏影响,总之,我奶奶希望我有文化,但那个文化并不属于大杂院。尤其上大学后周围同学少有北京人,我也尽量不说他们听不懂的方言,我不知道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能代表北京,特别是当人们对北京底层市民评头论足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真的北京人,至少不敢自称老北京,我不知道有什么样的北京文化能够传播给周围的人,因为在我和他们眼里北京只有“现代化”,只有动辄几百万的房子。当自己把自己的文化否定成“吊儿郎当的胡同串子”时,它将怎么样继续存在呢?钟鼓楼“你已经看了这么长的时间,你怎么还不发言?”

  我想现在住在大杂院的人们很少有把它当作长久居所的,除了老人们。越来越多的住户是暂时居住的年轻人,由于现在楼房越来越多,大杂院的环境也在改善但是依旧简陋。我希望大杂院的居民们都能和睦相处而不是像我奶奶那样因为多年的摩擦而互相封闭自己,我多么渴望书中说的那院里同一代人在一起交谈的情景。

  我觉得自己身处的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我的周围没有酒馆酒吧供人们社交,大家有事都要面对面谈,甚至找私密的场所。同一个单位的宿舍楼,同龄人之间甚至互相不认识,更别说到谁家开派对。因为处境类似的人最怕别人比他强,而每个人都在努力试图摆脱现在的处境,人与人之间只有竞争。大杂院其实给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封闭提供了条件,但是生存竞争往往强于对协作的需求,重要的是多看到别人的优点。

  钟鼓楼对于我已成回忆,但愿现在住在钟鼓楼下的人们能像书中一样快乐地生活,并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进步。

  《钟鼓楼》读后感(九):众生万象

  非常敬佩作者的对故事情节发展的把握。一个个看似无关的人和事竟然通过一个四合院/一桌婚宴联系在了一起。这本书的主角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他们的名字是改革开放后的北京市民们。

  作者通过对这个群体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浓厚的时代背景下的人们的生活/精神/冲突/和谐。我想围绕两个主题谈谈这本书中的几个个性鲜明的人。

婚姻观

  书中对爱情的描写集中在三个群体上:其一是冯婉珠/荀磊/郭杏儿/张秀藻,其二是慕樱/英雄/葛尊/齐壮思/稽志满,其三是薛纪跃/潘秀娅。在对这些人物思想和行为的刻画上,作者体现了当时在思想急转弯/新旧思潮碰撞时的革新与守旧。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慕樱和她所坚守的爱情观。慕樱最早爱上了战争归来残疾的英雄。与其说她是爱,不如说她最初是混淆了精神上的崇拜和爱。在她之后的复读的大学生活中,她原始的心智得到了开化,分清了自己对英雄的真实情感后,她渴求得到更多。她之后爱上了大学的团支部书记葛尊,热恋后成为夫妻,得一女。之后她在工作时认识了齐壮思,从此为他而倾倒,以致最终与团支部书记离婚。外人对她的婚姻历程褒贬不一,她也曾公开发表过自己的婚姻观。以下为部分摘录:

责备爱情的多变,就如同责备世界本身丰富多彩一样。一个关在屋子里不出去的人,他自然只能从狭小的天地去发现可爱的对象;一旦他走出屋子,来到了田野,他必定会发现更加可爱的东西;而一旦他从平原登上了山岗,视野进一步得到拓展,他必定会发现更高一级的美......

  她认为,婚外爱情是合理的, 爱情的多变性是由爱情这种东西的本质决定的;如果爱情消逝了,那么再维系婚姻的关系便是虚伪,是真正的不道德;要求爱情专一,是要求”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的陈腐观念;最严肃,最纯真,最道德的爱情,便是敢于爱自己真爱的,敢于对曾经爱过现在不爱的坦率说出”不爱“,乐于迅速及时地脱离已经没有爱的关系;只要不是强迫性的感情关系,都是合理的,因而也都是道德的;离婚率与再婚率的上升,同居关系的公开化,不但不是”世风日下“的表现,恰恰是文明程度的提高....

  文中的两个知识分子,冯婉珠/荀磊这两个新时代年轻知识分子也展开过对慕樱的爱情观的辩论。以下为部分摘录:

冯婉珠:“她这’屋子里’,’田野上’,’山顶上’的比喻,其实是站不住的。爱情,这是一个人和另一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不是一个人和景物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于风景,对于物品,我们可以这样做……有了更好的,自然可以立即舍弃旧的取用新的;可是,怎么能这样对待一个人呢?……既然爱过,那么,即便现在不爱了,也必须承担道义上的责任…“荀磊:”即便一方爱情已经消失,也应继续尽夫妻间的义务?“冯婉珠:”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我认为,适当地克制自己的反方向感情,更多的为对方着想,作出恢复原有情感的努力......便都是应当遵循的道德标准“荀磊:”可是倘若克制不住,恢复不了呢?那么到头来不是还得离异?而拖拖拉拉的离异,会给双方造成更大的痛苦啊!“

  个人认为,慕樱错在没有认清自己,没有认清对方,就草率的做了决定,以致到顿悟的那一刻,才发现自己和对方之间的隔阂,从而离婚。她的离婚中包含着非理性的因素,和对法律的蔑视。不过,这部分也是因为她收到时代因素影响的缘故。那段非常时期出生的孩子受到的爱情启蒙和自我认知都开始的太晚,法律在他们心中的地位缥缈若虚无,继而塑造出慕樱的畸形价值观。慕樱的观念中缺少了法制意识的存在。如果结婚只是为了提升自己,为物色下一个人选/为离婚而准备,不管不顾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的关系,不在意作为子女法定监护人所应履行的抚养义务,这样的人的心智是不健全的。这便是那个时代留下的阴影吧。

  最有戏剧性的一幕便是作者安排的慕樱与詹台智珠的会面。两个婚姻观完全不同的人互相无法理解对方,我想这就是生活给我们开的一个玩笑。

个人价值观

  “哪里哪里”海西宾和荀兴旺师傅。海西宾在绿化团队中无意争抢高级园艺工的角色,认为”总有人要做那些低级一点的活“;荀兴旺不明白冯婉珠/荀磊所痴迷的那个外国将军拿破仑的话”不想当总司令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他只是勤勤恳恳做着修鞋匠。我很钦佩这两个人。能在下一代和上一代的身上都看到中国人的朴实精神,我很感动。这个社会需要激进分子,创新的人,是它们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也需要这些淡泊名利的可爱的人们,是他们送来的一阵清风,沁人心脾。

  我觉得,作者在短短的卯至申时的婚庆宴席的开始和终止中穿插了整整几代北京人生活的历史图景,同时还加入了对四合院建筑的描写,实在是技艺高超。虽然小说中的部分段落略有些偏纪实,但还是一本名副其实的矛盾文学奖作品。

北京 北京

  《钟鼓楼》读后感(十):钟鼓计时,岁月鸣史——读刘心武的《钟鼓楼》与何勇的《钟鼓楼》

  对钟鼓楼一直有个情结,倒不是因为刘心武的这本《钟鼓楼》,而是因为何勇的一曲《钟鼓楼》。

  对何勇的《钟鼓楼》的情结,倒不是因为在二十多年前,才上初中的我就听懂了何勇对钟鼓楼那份无助与无奈 ,而是因为里边的一句歌词。

  那时候,大我三岁的哥哥,每天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音响,我则往往在窦唯、张楚、何勇、郑钧的歌声里醒来。

  我不是很喜欢重金属,不喜欢嘶吼,但是很喜欢男声那种安静地忧郁与哀怨,看似颓废却又赤裸真诚。

  我那时候也分不清谁是张楚,谁是何勇。但是一曲《钟鼓楼》却是非常喜欢的,尤其喜欢前边一大段三弦的演奏。不知道我哥是从哪里录过来的磁带,现在回头看,当时自己听的就是魔岩三杰在红磡演唱会上的现场版。

  那时候家里还没有VCD,我一直也没见过《钟鼓楼》的MV,自然也没有见过演唱会现场版的视频。

  其实这首《钟鼓楼》里,我能记住的歌词,除了第一句的“我的家就在二环路的里边”,就是后来的一句“说着明儿早晨是谁生火做饭,说着明儿早晨是吃油条饼干。”

  我一直对“油条饼干”这句词耿耿于怀,总觉得“饼干”在这里用的不搭调,但是多年来自己也想不出既押韵又合适的词。料想何勇当年作词的时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初中住宿以后,被迫听摇滚的机会少了,我自然也没有再关注过那些被哥哥膜拜的摇滚歌手。

  看完刘心武的《钟鼓楼》,对书中老北京钟鼓楼附近的民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闲来无事,又搜了很多关于何勇的《钟鼓楼》的资料来看,心生感慨。

  虽然大家都同生活在一个四合院内,但每个人物的家庭出身不同,成长经历不同,脾气秉性自然也不尽相同。

  作者在对人物内心、对话描写的同时,又贯穿了描写了老北京的语言、饮食、建筑等文化。我从小生活的地方因为离北京并不太远,对书中用到的很多语言,又生出很多亲切感来。

  看完刘心武的《钟鼓楼》,再看何勇的《钟鼓楼》歌词,发现他们描述的老北京的生活是非常相似的。这也难怪,刘心武的《钟鼓楼》描述的是七八十年代的北京,而这也正是从小生活在钟鼓楼附近的何勇的童年及少年时期。

  如今再看何勇《钟鼓楼》的MV,看到城市拆迁中推倒的院墙漾起的灰尘,听到音乐中隐约着“东方红、太阳升”的旋律,五味杂陈。

  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变迁,无论书中的钟鼓楼还是歌中的钟鼓楼,都静眼旁观。

  何勇在歌中表达的,既是对儿时美好生活的回忆,也是对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抗议与无奈。然而谁也无法阻挡时间的脚步,无法阻止历史成为历史。

  这有点像红磡演唱会上,何勇的父亲手持三弦,何勇肩挎吉他。不管是变革还是传承,上一辈有上一辈的人生,这一辈子有这一辈的人生。

  面对变化,抗衡或许不是最佳的选择,而正确的选择该是什么呢?

  何勇一边质疑着“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其实一边也给出了我们“正确答案”——“钟鼓楼吸着那尘烟,任你们画着他的脸” 。

  在变化面前,钟鼓楼任人打扮。

  肩负了元、明、清三代都城报时中心的钟鼓楼明白,时间一去不复返,每个人每件物都承载着历史赋予它们的使命,这种使命是它自身的命运,使命的演绎是历史进程的脚步,使命的完结便构成了过往的历史。

  红磡演唱会上,何勇的父亲何玉生身着长衫、稳坐如松,何勇则穿着海魂衫戴着红领巾、如醉如痴,窦唯气定神闲、笛声悠扬。台上的演员、台下的观众、甚至听着翻录磁带的我和哥哥,当时的状态都已成为今天的历史。

  我用一个半天的时间翻完了何勇的新浪微博,了解了二十多年前曾经陪伴过我少年岁月的几位摇滚歌手的现状,看了一遍又一遍《钟鼓楼》的MV和红磡演唱会的现场视频,当听到何勇说“今后的历史会证明这一切” 的时候,倒想到了《钟鼓楼》作者刘心武在扉页上留下的一句话:

  “谨将此作呈献——

  在流逝的时间中,

  已经和即将

  产生历史感的人们。”

  钟鼓计时,岁月鸣史。愿我们都在岁月长河中,不忘过去,不畏将来,不枉当下。

  ……………………………………

  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本人。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平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