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开战日》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开战日》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4-03 20:37: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开战日》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开战日》是一部由Roni Ezra执导,皮鲁·埃斯贝克 / 拉斯·米克尔森 / Gustav Dyekjær Giese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开战日》观后感(一):注定失败的坚持

我正奇怪丹麦如此重要的一部电影,国宝级演员米科尔森(《皇家赌场》《奇异博士》)居然没有参演。查演员表发现有一个“米科尔森”。原来这个米科尔森(《神夏》第三季大boss)是那个米科尔森的哥哥。

1940年4月9日,丹麦开战日; 1940年4月9日,丹麦投降日。就在同一天,挪威国王也在进行着是战是降的艰难选择。(《国王的选择》2016)

  《开战日》观后感(二):一日的战争,写尽了一国的脆弱与彷徨

看罢电影,我的心情是复杂的,特别是听了那些丹麦老兵的口述后,更是如此。之前,我总以为纪念抗战只是那些胜利大国的事,小国是无需参与的,即便参与了,也不会比大国来得寓意丰富而深刻。然而,《开战日》全然消除了我的偏见,不仅如此,或许小国的纪念反而更能让我们发现更多被历史教科书所忽略的细节。
电影讲述的是丹麦为期一天——严格来说,只有几个小时——的抗战史。记忆中,这在教科书上大概只有一段文字,甚至几句话的篇幅。但电影却通过场景、人物与情节的细致刻画,将丹麦在这短暂时间的矛盾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我深深感受到,丹麦作为一个小国,面对突如其来的德国入侵是多么的脆弱和彷徨。
关于脆弱,电影的表达是直观的:军队数量的稀少、装备的简陋、增援力量的不足等等,无不反映出丹麦在抗战中的力不从心。导演似乎着力抓住两个细节加以刻画:一是“自行车”。面对德军的装甲部队,丹麦军队在备战和实战中,最主要的装备竟然只是那辆自行车。看着士兵们煞有其事地演练如何以最快速度拆卸和重装自行车,看着士兵们在凌晨拼命骑着自行车奔赴前线以及撤退逃命,实在感到滑稽可笑,继而一份深深的同情油然而生;二是“备战”。导演显然是刻意将大量的镜头聚焦在丹麦士兵上膛装弹及其阵地布防的情节上。无论是每人配发所谓“巨额”的40颗子弹,还是面对德军装甲车,丹麦士兵们还在匆忙地往自己的步枪里一颗颗地塞子弹,在空旷的草平面架设机关枪,在德军步步逼近之下,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笨拙无力,不禁唏嘘:失败早已注定,抗争只是徒劳。
相比军力“脆弱”的描述,内心“彷徨”才是电影意在凸显的重点。可以发现,电影中每个丹麦士兵的眼中都充满着对抗战的忐忑不安和对未知的极度恐惧。无论是拉斯·米科尔森饰演的前线最高指挥官、还是乔汉·菲利普·阿斯巴克饰演的男主角少尉,以及那群乳臭未干的士兵,他们的眼神永远是闪烁不定的,找不到一个军人应有的坚毅。其中,男主角演绎得尤其生动,虽然他接受上级命令是坚决的,指挥下级的指令是果断的,但他忧郁的眼神才真实反映出他当时的内心世界:真的要抗战了吗?真的能抵抗成功吗?阵地真的能守住吗?后方的增援力量会来吗?一个又一个问号在他的心中浮现,而脆弱的现实却给了他一个又一个残酷的答案,他支撑内心的精神防线也随之逐渐崩塌,直至最后无可奈何地宣布“投降”。
其实,这些答案他早已料到,只是身为军人,他不愿轻易承认,甘做最后的抗争。或许,这正是当时丹麦基层士兵最真实的写照:他们的内心怀着真挚的爱国情节(即便复杂的历史让日德兰岛的丹麦人和德国人有着梳理不清的关系),他们愿意为保卫国家做出自己的牺牲,但他们的满腔热情却并非与国家意志同心同德,一切的努力最终都被现实化成泡影。故事最后,德国军官十分好奇地质问他为何在政府宣布投降后,还抗争那么长时间时,他脆弱的内心终于被压上了最后一根稻草:原来从始至终,我们的抗争都是徒劳的,甚至与国家意志相悖,这是何等的荒诞不羁,令人哭笑不得。
我很喜欢故事最后,男主人公和投降士兵坐车穿过村庄道路时,看着车窗外的孩子们跳上方才被自己摧毁的德国装甲车上欢乐嬉戏的场景。这一场景显然暗示着丹麦军队也为抗战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即便这份努力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我想,丹麦人不会否认国家当时早早投降德国的事实,但他们依然希望通过《开战日》这部电影告诉世界一个更加完整的历史:政府的迅速投降并不意味着丹麦人民没有做过任何抵抗,事实上,他们和其他遭受法西斯侵略的民族一样有着被践踏的伤痛,一样怀着亡国的悲伤,即使在二战结束70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内心深处也留有着一道混沌不清却深入骨髓的伤痕。这一伤痕既源于国力的脆弱,也缘于人心的彷徨,或许,对丹麦而言,在政府宣布投降的那一刻,国家和人民的心情是极度割裂的,这份割裂让这个民族承受着其他国家所无法体会的难言隐痛,而如今的丹麦人民也都不得不背负着它所带来了无声怨言。
总之,《开战日》是沉重的,更是悲伤的,这份悲伤或许没有其他国家来得血迹斑斑、不堪入目,但失败成了它无奈的结局,这个尴尬的结果流露的正是一个弱小国家面对战争时的脆弱与彷徨。扪心自问,这不正是倡导追求和平的我们所要保卫的真正目的吗?

  《开战日》观后感(三):战士在战斗,政府却投降了。

本片在小规模的战斗场面拍的不错。
战士在战斗,政府却投降了。
一个国家再小也应该有气节,丹麦再小,德国人用车量也得一天,就算公路上埋上地雷,德国人其实也要挖很长时间。其实就是政府的无能。
1940年德国占领丹麦和挪威,几乎是在德军登录半岛的同时,斯堪的纳维亚上的纳粹分子们就活跃起来了。
当时的党卫军还没有什么大作为,而德国陆军又把党卫军入伍的条件抬得很高。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党卫军的质量,另外也趁机打压武装党卫队的势力。德国国内的征兵几乎已经被国防军垄断了,而为了能够继续扩大其实力,Waffen-SS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海外。
四月,按照希姆莱的命令,党卫军在哥本哈根和奥斯陆设立征兵处,开始组建党卫军维京师。但是结果却并不令人满意,总共只有3000人应征入伍。
苏芬之间的冬季战争人在1941年爆发,德国人又尝试了一次。希望帮助芬兰兄弟打退布尔什维克的主题可以令当地人踊跃报名。可是那时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已经成立了自己的纳粹武装团体——挪威军团(DNL)和丹麦自由军团(Frikorps Danmark)。
1941年六月二十五日,丹麦自由军团打着将欧洲从布尔什维克的魔爪中解救出来的旗号成立。成立几周后,一共有500人报名参加。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这支部队滚雪球似的壮大,有了1200名左右的成员。
丹麦政府和军队出面支持了军团的成立。军团里很多的军官转自丹麦陆军。成立后不久,军团就被调往东线的苏德战场,而政府和军方的代表也出席了军团的出征仪式。

  《开战日》观后感(五):“无力感”恐怕是士兵的最大感受

当众军官在作战室商议作战计划时,恐怕谁也不会想到战争竟然结束的这样短暂。
在德国进攻这个童话王国时,恐怕也不会想到居然会遇到有组织的抵抗。
在二战中的小国,恐怕除了芬兰、希腊这两头犟驴,没有谁坚持超过两个月,而丹麦这个童话般的国家,的确对战争早做准备。但怎奈地小人稀,还曾被德国统治过,就算丹麦国王有心抗战,光是看看天空中的飞行编队和地面上的装甲车就丧失了抵抗的希望。
电影里的主角,那位上尉,是一名合格的军人。上尉作战指挥的水平不可谓不出色,甚至成功抵抗了一阵,可惜手下仅十余人,再有本事也难翻盘。
“无力感”不仅仅在他身上存在过,每一个看过该电影的观众也应该身同感受。
要说上尉带领的这群士兵还算幸运,他们没有经历过敦刻尔克被包围的焦虑,没有经过斯大林格勒的反复争夺与生死无常,更没有经历过列宁格勒900天围城的饥饿与绝望。当然,D-DAY的浴血抢滩和攻占柏林的喜悦也与他们无缘。他们见证了这场战争,胜利方的功劳却没有他们半份,曾经抵抗过的历史也逐渐被人遗忘。
最后那一声“结束吧”,心中的无奈和悲愤可想而知。
今年看的两部二战电影,一部《地雷区》,和这部《开战日》,目光都没有集中在主战场,所讲述的故事鲜为人知。二战并非是属于几个大国和几场重要战役,这场几乎波及世界所有主权国的战争,每个国家都在投降和抵抗之间做出了重要选择,每个士兵都曾为自己的家园与人民而战,我们不该忘记他们。

  《开战日》观后感(六):他们骑着自行车,要去和德军装甲部队对干

        二战期间,丹麦宣布保持中立。但是,德国背信弃义,于1940年4月9日大举进攻丹麦。
       当天破晓时分,许多丹麦人民醒来的时候,看到的是家园已经在几个小时前被纳粹德国占领。
       面对法西斯德国,捷克人不战而降,波兰人惨烈抵抗,而丹麦这个童话之国抵抗了一天,或者更确切地说,抵抗了4个小时。
       4月9日,丹麦的开战日,即是投降日。
       这片子的英文片名是:《 9. April 》,除了《开战日》这个译名外,它还有另一个译名为《四月九日》。
       不管哪个译名,指的就是丹麦历史上的那一天。
       所以,这部电影的结局是既定的,即:
       从“领导,要怎么做?”—“出发”一直到“领导,要怎么做?”—“跟着我投降!”的过程。
       这片子并不是喜剧,反而观众在知道历史结局的情况下,我觉得看着这电影会有一种悲壮的感觉。
       片中的这些士兵真的就是骑着自行车,加上一些步枪要去和德国装甲车对干了。
       因为,彼时的丹麦军别说重型武器了,连常规军都很少。
       所以这部电影中,您看不到什么以少胜多的奇兵妙招,只会看到武力弱的可怜的丹麦军不断地节节败退。
       因为从客观角度来讲,对于丹麦来说,这是场很有把握的仗,因为丹麦必输。
       电影中,两军交战,连手榴弹也没有扔,因为德军根本用不到这样的武器就能灭了丹麦。
       但是,片中丹麦军与德军的三场对抗战,镜头快速剪辑及交火的过程,我个人还是蛮喜欢的,拍得很有质感。
       还有一点我觉得这片子比那部我没看过的《百团大战》好的原因是:
       它并不并不做作地去鼓吹什么爱国情怀,为了祖国牺牲自我这种高大上的调调,
       而是:
       在战场上,做为军人,该服从命令就该服从;但是做为人,该投降时就投降。
       其实,换个角度来看,当时那么弱小的丹麦,只有投降,损失才能降低到最小。
       因为,纳粹当时已向丹麦下了限时最后通牒:如果不立即投降,就会轰炸包括哥本哈根内的区域。
       所以,在片子的最后,那些丹麦老兵出现在荧幕上,谈到他们对那场战争的感受时,我觉得远比某类红色电影的最后,一定要盖上国旗,然后在坟墓上献花的场景来的真实且值得尊重。
       事实上,历史的结局虽然已知,但是看到电影的结局,我个人还是多少有种倒吸一口凉气的感觉。
       在此,就不透露了。
——————————————————————————————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电影微信公众号:库布里克的小丑。
搜索公众号:库布里克的小丑,或微信ID:joker-movie即可。

  《开战日》观后感(八):我宁愿听到你投降,而不是你没有战斗过

丹麦在二战与德国的战斗中可以说是不堪一击,不论从军事实力还是人民意志上都注定了它的溃败。电影并没有用过多篇幅交代德军的先进武器,几辆装甲车和摩托车战队,足以与丹麦涣散的军队和紧缺的军资形成鲜明对比。
面对强大的敌人,自行车排的抵抗显得过于脆弱和无力。然而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却在国家早已投降后还坚守命令,顽强抵抗。即使军队中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恐惧和慌张,他们知道,失败已成定局,即使一路被击退,却还是坚持到最后一刻。对他们来说,这场战争是无奈的,稀少的子弹,没有到来的支援,平民面对战争的态度,这一切都在冲击着这支薄弱的队伍。但少尉严格下达命令,士兵严格执行命令,他们并没有动摇保卫国家的心。
讽刺的是当耗尽一切力气无奈投降后才被敌方告知政府早已经放弃了这个国家。直到这时少尉才出现动摇的表情,顽强的士兵才开始哭泣。他们的抵抗是徒劳的吗,他们的牺牲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吗?电影正片在整支被俘队伍的沉默中结束。
然而电影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更加深刻。政府的不作为是与人民意志割裂,历史上丹麦地下组织在政府投降后仍然没有放弃希望,在瑞典组织军队“丹麦营”,继续抵抗。事实上,面对战争,就像电影展现给我们的一样,丹麦虽没有经历过多的伤亡和惨痛,虽然拥有身为小国的无奈和心酸,却也有很多人坚守着民族意志,维护着国家主权。
正如影片最后的采访所说,我宁愿听到你投降,而不是你没有战斗过。面对侵略,再无力的战斗和反抗都是泥潭中盛开的鲜花,值得称颂。

  《开战日》观后感(十):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看《开展日》

《开战日》
的确应该将视线从好莱坞、英剧、韩剧等上面移开一会儿。欧洲还是有很多好影片的,比如很多法国片,以及这部。
整部影片的画面风格,很像《拯救大兵瑞恩》。但是没有那么惨,当然可能正是因为主角最后投降了。
几个细节,最能表现影片的主题:
一,自行车排因为敌人的追击无处躲藏而躲在农妇家里,农妇提出可以将士兵们藏起来以保全生命,少尉却说随着战争的延续,需要这些孩子们站出来保家卫国。人性角度和国家、民族角度的矛盾,在这个瞬间定格。
二,在牺牲了几名士兵之后,自行车排的少尉终于带领士兵宣布投降了。德国军官很诧异地问少尉:你们为什么抵抗这么长时间,你们的政府早就投降了。少尉回答:我不知道政府投降了。德国军官给敌人认真地敬了一个军礼。
三,最后,采访二战的丹麦老兵。一个老兵讲:父亲说,我愿意听到我的儿子投降了,但是不愿听说他没有战斗过。
士兵给轮胎补胎的镜头,让我想起了街口的老大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