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复仇少年》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复仇少年》经典影评10篇

2022-04-04 03:05: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复仇少年》经典影评10篇

  《复仇少年》是一部由Michael Morrissey执导,Caleb Steinmeyer / 比尔·萨奇 / 特雷西·米登道夫主演的一部动作 / 犯罪 / 剧情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复仇少年》影评(一):几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如果说他早就认清父亲是有罪的,那么根本无需再和父亲对质直接杀了不更好,让他不相信父亲的原因主要是父亲说他小时候指认的人弄错了,现在又弄错了,他相信自己小时候没指认错,而父亲居然到现在还想糊弄他,这让他觉得父亲不可相信。

  如果父亲确实有参与杀害母亲的行为,那么他肯定不会选择当着儿子的面来进行。但为何父亲就是不肯让儿子指认凶手呢?

  原因是不是仅仅因为凶手在当时是他的朋友呢?

  但对于儿子来说,无论父亲有没有策划谋杀母亲,但母亲的死就是由父亲间接导致的,退一万步说,他没有指认凶手让凶手逍遥法外就是该死。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在考虑为何凶手会寄红色邮票,其实很简单,这就是事实,至于是不是只有红色邮票才有毒,严格来说我觉得不是,如果为了不被发现邮票有毒,当然是用红色比较有利,但我觉得少年不会这样的,为了万无一失他应该是在黑色邮票、红色邮票、信封都用了毒。

  这样做被发现的几率很少,因为这不算是个公认的毒药。否则,万一信件不是立刻被寄回来(凶手完全可以先把信封号,邮票贴好,等着人来收),那么就算你只用了红色邮票,一样会被发现。

  《复仇少年》影评(二):杀父嘛有点难接受。。。。

  刚刚看完了2012年上映的《复仇少年》,发现结局有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故及时落笔写下观后感,愿与各位看客分享。

  首先不得不说,这部片子无论从题材、效果、表演和叙事结构上都很不错,如果给我评分的话,可以打到9.3-9.5分,特别是结尾处有画龙点睛之笔,引人深思。电影所讲述的故事简单而清晰:主人公名叫肖恩,8岁和父母外出时遭遇意外,父亲被打晕,母亲被杀害。但在指认凶手时他的坚持被父亲否决,导致了凶手(蔡尔兹)的逍遥法外。从此他的人生轨迹被改变。他变得沉默寡言,但勤奋好学,门门优秀,同时不忘锻炼身体,学习拳击。在获得警长的特许而接触到犯罪分子的资料后,他便寻找机会一一将他们“狩猎”。最后他杀死了自己的父亲以及身在监狱中的凶手。

  本片讨论最多的地方在于:“肖恩的父亲是不是凶手的同伙?” 我认为主观上不是,但客观上是,其主要原因如下:

  1. 要先讲到最后的投毒问题。几乎所有的影评都认为是邮票的背面有毒,但又有人提到了证据回收的问题,那么我想问,无论蔡尔兹贴的是红色邮票还是黑色邮票,另一张邮票极有可能会留在他的身边。而如果你是警察,监狱里的犯人死了,身上多出来一张刚到不久的邮票,你会不会想到去化验?那么有理由相信(加上影片中对蔡尔兹狂舔信封使其粘合的镜头特写),毒药很有可能是被涂在信封的粘合处的,这样无论如何蔡尔兹都会死。同时由于信被寄回来了,所以他将证据完美地回收了。

  2. 假设真的是邮票背面有毒,而信封粘合处没有毒,那么基本可以肯定的是红色的邮票背面有毒,而黑色的没有。但这绝对不是因为如果蔡尔兹使用了黑色的邮票就被“赦免”了的问题。请想一下,即使肖恩的父亲主观上真是同伙,那么这么多年来他既戒了酒、远离了狐朋狗友,同时还对自己以前的行为和生活深深地忏悔了,那肖恩岂不是也应该原谅他?那为什么最后还要痛下杀手呢?唯一可以解释得通的就是对于这个即没有血缘关系又冷血无情的蔡尔兹,肖恩是一定一定会把他杀掉的,所以并不存在“赦免”与“不赦免”的问题。

  3.而为了保证能杀掉蔡尔兹同时不留下证据,那么肖恩就要有十足的把握肯定蔡尔兹会选择红色的邮票。而从结尾蔡尔兹落寞的神情可以猜到他做了正确的选择,加上肖恩收到信后毫不意外的神情,可以大致肯定肖恩的父亲主观上并没有参与妻子的谋杀中肖恩也知晓这一点。

  4.然而肖恩的父亲的纵容客观上成为了帮凶。很有可能早年肖恩父亲在外面鬼混时签下了一大笔钱,而帮派头目给他出的主意是杀死他妻子以获取巨额的赔偿金来偿付债务。当时肖恩的父亲肯定不会同意,但在帮派的威逼之下动摇了,提出给出一段考虑的时间。而谋杀当晚凶手说了一句“time's up”应该指的是给你考虑的时间结束了,随即动手杀了他的妻子。而在事情发生之后肖恩的父亲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事情压了下去,一方面妻子已经死了,可以拿到许多钱;另一方面如果惩治了凶手那会招来帮会的麻烦,所以说默许了事情的发生,客观上成为了帮凶。

  另外在一片过程中反复出现了肖恩家庭中的暴力,这样很容易使人联想出肖恩父亲是杀人凶手之一,但从导演的整体思路上看肯定不会让答案这么显而易见,故也是我判断其不是凶手之一的一个原因。但这样大篇幅的家庭暴力镜头,可以为肖恩父亲对帮派头目的建议产生动摇而埋下伏笔。

  《复仇少年》影评(三):法律之外的公正——人心!

  解读:

  电影围绕一个男孩为母报仇的故事展开,从小因为父亲的酗酒而经常遭到打骂,母亲为了保护儿子也受到波及,给主人公肖恩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以至于他特别的依赖母亲,直到母亲在眼前被杀的那一刻,他的生命也被改变了。在警察局里父亲的威胁,使肖恩没敢指认凶手,因为这起谋杀跟他父亲也有关系,凶手跟父亲有金钱利益之争,杀手杀了肖恩的母亲他们就有保险赔偿,从而有钱还债,后来他们因此搬了家(2014)。

  长大后的肖恩成默寡言,他同情与他一样有相同经历的孩子,并且嫉恶如仇,遇到恶人会毫不犹豫的出手教训,他努力的练习拳击,因为他要复仇。在得知杀害母亲的凶手Larry屡次延期审理,得不到应有惩罚的时候,他愤怒了,所以接连杀了两个曾经杀了小孩却依然逍遥法外的恶人。再此期间,女主人公特瑞萨曾是Larry案子的负责人,后来调到警局里认识了肖恩,她通过一些细节怀疑肖恩就是杀人凶手,但一直没有确切证据,所以找到当年的老警察,了解到肖恩的故事,在和肖恩接触的过程中,肖恩怒斥社会的不公和罪犯杀人却不能伏法的现实,直击特瑞萨的内心。

  肖恩告诉特瑞萨自己要重新开始生活,特瑞萨不相信,暗中跟随肖恩,夜里肖恩参加party,遇到曾受过欺负的同学,肖恩把当时捡到到的涂鸦画还给他,但这个同学却不承认是他的,还说认错人,肖恩想到是他不愿意面对自己不堪的过去,不愿提起,就像自己的父亲那样。于是他立马开车赶到自己过生日时父亲带他去的那家蛋糕店,回想起店主说有关于以前的照片,父亲表现出的匆忙,肖恩打碎玻璃,看到墙上是一张Larry和父亲的合影......

  肖恩把家砸了,在地下室再一次质问父亲曾经做过的事,此刻他对父亲的愤恨已经到了顶点,但他依然不承认,试图诱导肖恩让他放下武器,但肖恩不能忍受所有与母亲死亡有关的人,包括自己的父亲,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毅然的开枪杀了他。这时,特瑞萨来了,肖恩告诉他凶手跑掉了,留下了手枪,特瑞萨知道这一切都是肖恩干的,但她却不愿意揭发他,因为在她心中也同样渴望坏人可以伏法,哪怕是不符合正常程序,公道自在人心。不得不说肖恩运气不错,遇到一位与他有相同认知的警察,最后才得以逃脱指控。

  最后监狱里,只被判了两年的Larry拿着一封信,肖恩真诚的写道只要他告诉肖恩这件事与他父亲有没有关系,他就可以原谅他所做的一切,为了方便,只要回信中贴黑色的邮票便是有关,贴红色的便是无关。其实只有红色的邮票背面是有毒的,因为他知道母亲的死与他父亲没有直关系,但他父亲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肖恩的目的就是为了杀掉Larry,并且不留证据,因为邮票已经寄回,而且这种毒药很难查出线索。(之前有提到过,而且肖恩写过关于这种毒药的论文。)

  评论:

  孩子的成长环境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一生命运的基础,肖恩从小看到的暴力和血腥,严重影响了他的心性,哪怕是母亲死的时候他都没有流一滴泪,后来杀人更是不眨眼,心理偏执和扭曲,一心只为复仇。肖恩本是正直和善良的,不善言谈的他还是很有魅力的,他热爱音乐,向往美好,深知暴力对孩子成长的伤害有多大,但父亲改变了他,一切都是因果报应。

  演员的演技毋庸置疑,剧情简洁有力,几乎没有浪费一点时间。

  看完影片让人感觉有一丝庆幸,肖恩没有被抓,但对于他的经历同样深表同情,他所做的一切是多年仇恨压抑的释放,是被逼出来的。如果Larry的案子能够得到公正的审判,肖恩也许不会做之后的所有事,命运的安排就是那么奇妙,逍遥法外的坏人不在少数,但相信早晚都有那么一天,掌握审判的不一定都是法律,谁都必须为自己做的事负责。

  《复仇少年》影评(四):女警也是帮凶

  肖恩的母亲肯定是被他父亲和拉里合伙干掉的,至于为什么要干掉他母亲,是因为要还钱还是缺钱花并不是很清楚,但骗保是肯定的,虽然他父亲最后很纠结,但脱不了干系。

  至于邮票和信封,我认为信封上肯定是涂毒了。至于邮票,我赞同一位豆瓣网友的说法,应该是红的上面才有,男主角心思细腻,逻辑严谨,他既然已经杀死了他的父亲,内心对母亲的死已经了然;而拉里作为一个人渣,是肯定不会在这件事上良心发现,也不会给自己惹麻烦,所以肯定会撒谎选择红色的邮票。国外邮寄信件不用胶水,信封和邮票上都有干胶,用的时候用口水润湿就好。毒药应该是氰化钾一类的剧毒,我查了下,说成人致死量平均为120毫克,也就是0.12克,要让舌头接触这个剂量的毒药,光靠信封上的那点估计不够,(影片中拉里仅仅用舌尖舔了信封上的胶水),邮票的才是大剂量(拉里用了三分之一舌头再添,镜头也给了特写)。

  女警最后消灭罪证,她应该和肖恩达成了协议或者默契。因为拉里的案子是女警一直在跟,但是最后拉里仅被判入狱两年,而且威胁女警要杀了她和她的孩子;如果他出狱的话,以一个杀手的本性,她和孩子肯定逃脱不了,所以他扔了枪,肖恩灭了拉里,她自己和家人也安全,一举三得,真是个大快人心的结局。

  《复仇少年》影评(五):Awesome Ending

  quot;I ask only this, if you help ease my pain, let me know if my father was part of this murder, clear my conscience, and help my mother rest in peace." 他说了这句话,但在红的邮票上涂了毒药,说明无论罪犯说什么他都不会信的。他杀父,有根据吗?整个剧情都在为这个做铺垫啊:每科都A的学生,是傻子吗?他杀的哪个人不是有根有据的?对父亲的怀疑已经9年了,最后蛋糕店的照片是铁证,搞死黑老大既是报仇,又是对女警的义助。看到了sean最后的阳光般的笑容和电影色调的突然由暗转明,才是真的move on with my life!-Go to college!Sean这么聪明的孩子,是否利用了女警,还真的不好说,不过anyway,不是片子的主题。

  《复仇少年》影评(六):仇报了,心掉了

  首先电影意外的精彩,差点被电影的名字误会,以为会是中二少年飞车枪战之类的复仇戏码。看了之后发现很真实很精彩。少年有缜密的复仇计划,也有细腻的心理变化。

  打五星不仅是因为电影优秀,还有就是希望能拉高这部电影在豆瓣的评分。看到短评里一些奇怪的低分理由实在有点无语。。。一部优秀的电影看完之后大家意外的关心电影中的亚裔人士,还有一些人担心会教坏“小朋友”。。。

  个人觉得点赞最多的长片评论(ID:肮脏人)说的很好。我觉得评分不太高也很有可能是因为东方文化中的一些价值取向。东方文明比较容易将善恶划分的很清晰,虽然对西方文化不是很了解,但我很赞同那位豆瓣朋友说的九个阵营的说法。人性的善恶是复杂的。

  关于父亲到底有没有指使拉瑞杀人争论也很多,我觉得无论有没有,少年在那天晚上被父亲阻止指认凶手时就埋下了对父亲的深深的恨,以及对自己的恨,恨自己的胆小懦弱,恨自己无能为力。电影中很多细节很好。少年小时候看到父亲因酗酒而对母亲的施暴行为,因为自己的弱小和懦弱眼睁睁看着母亲被打,母亲被杀害后少年指认凶手时依然被父亲威胁。这种恨,这种愧疚感让他走上复仇之路。长大之后,他努力让自己变强,因为他发现不仅是软弱的自己不可靠,正规的司法也不可靠!

  在少年和父亲最后的对白中,少年对父亲歇斯底里的指控,把这么多年压抑在心里的愤恨统统吼了出来,父亲“真诚的”努力的解释了那么多,而少年平静的说,你知道吗,我还是不相信你说的话。平静的开了那一枪。。。

  我发现,少年真的是很狡猾,他是故意让女警关注到自己,因为他需要女警的帮助。首先从情感上让女警关心自己同情自己,当女警渐渐了解到他的一些行为时,他所作的案让目击者都为他开脱,用旁人的话告诉女警,虽然他凌驾于法律之上,可他是实在的维护正义,保护了他人。当这层铺垫做好后,他便对女警直言了利弊,同时女警也看到自己付出了两年努力,还葬送了自己的婚姻和孩子的抚养权的案子,却因坏人钻法律空子依然逍遥法外。女警信念的崩塌,对于女警在之后会帮少年销毁证据有很关键的作用。(有些评论中说女警帮助少年是因为坏人拉瑞之前威胁到她的孩子,我不是很赞同这个观点。因为从女警的处事风格办案态度看来,她不是一个会被轻易威胁的人,她耗在拉瑞的案子里两年,不可能到法庭那天才被威胁才会害怕,我认为她接到拉瑞只会判刑两年这个消息更多的难过在于发现她一直坚信的司法正义,按正规司法惩治罪犯的信念崩塌了)。

  虽然导演让少年用他混乱的善良圆满的复仇成功,观影的我看得畅快,也为他的狡猾和聪明惊叹。可冷静下来想,少年不可能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展开新的生活了,这个仇虽然报的痛快,可是少年的心早已坠向黑暗的深渊了吧……

  《复仇少年》影评(七):我的理解

  1、少年母亲的死亡,最大的受益者是少年的父亲。

  2、一个杀手你会不会没有好处去杀自己好朋友的妻子?而别人杀了自己的妻子,不管有意还是无意,你会不会冷静的原谅他,注意在警察局少年的父亲情绪相当冷静(说明是有预谋的谋杀),而从他常常去墓地看出他对少年的母亲还是有一定的感情,所以,他应该是穷困潦倒杀妻骗保。黑人老警察也看出其中的问题,但影片不断的强调“正常程序”,突出黑人老警察的无奈,知道事情的真相去无法主持正义所以对少年很内疚,所以才让他自由出入警察局(那么多受害者为何老警察独独处处为少年说话,1、是减轻自己内疚;2、还是希望少年自己能找到证据定罪犯的罪,不然换任何一个警察会9年让一个小孩出入警察局)。

  3、女警察看到照片,以她多年能力肯定立刻知道这是个“正常程序”无法替受害者讨回公道的案子,而且她小孩被威胁而杀手只被关2年让她潜意识想除掉杀手,你想片中她只和少年接触过几面就直觉知道他有问题。黑人老警察和她的醉酒对话“一个个能力很强的警探调来我们这里”,话没说完,但下一句应该是“你应该看出9年前案子的真相,对少年多多帮助”。酒醒后,不想惹麻烦缺矢口否认。其中深意很明显,就是,“我要退休了,我帮这个孩子也到头了,我毕竟只是个普通人只想过安稳日子,知道真相却无能为力”,但酒后吐真言!

  4、当女警察明白真相后,立刻意识到少年会有更大动作,作为一个母亲会激发母爱(影片中女警察因为“正常程序”失去孩子的抚养权,是个非常完美的身份,为最后替少年销毁证据做出了合理解释)完成后面一系列和前面行为相悖的行为。按少年的以前的行为潜意识知道他会有更大的动作,所以才会开车跟着少年,甚至不排除有想掩护少年完成杀掉杀手,保护自己孩子的想法,不然她和搭档通话时会说“自己一定是疯了”并流泪,流泪原因很简单,最为一个优秀的执法者最终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得已违法杀掉法律不能制裁的人渣,其内心纠结和痛苦可想而知。影片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少年在公园找到了女警察和她的孩子,并想和她谈谈,而女警察见到他靠近自己的孩子非常慌张,表现出一个母亲知道一个有危险行为的人接近自己孩子的神情,女警察潜意识也知道少年能找到,杀手也能找到这来,估计少年已经知道杀手只判2年,他是想和女警察达成协议配合自己去杀掉杀手,因为老警察退休了,只有女警察能帮自己,而自己先接近女警察的孩子能促进她妥协配合自己,所以少年找她的谈话内容可想而知,所以影片中女警察和自己搭档通话时,得知杀手只判2年后立刻流泪下定决心配合少年。所以我们可以大胆想象,当女警察在少年家中,对少年说自己父亲被杀后,一句话没说,只把凶器收起来并没揭穿,其后面两人一定完成了先前的对话达成某种协议共同完成干掉杀手,不然以女警察的能力即使少年干掉杀手,其作案手法也会被女警察识破并绳之以法。

  5、至于邮票的毒的问题其实并不重要也不用纠结,即使不投毒,两人也会用其他方法干掉这个杀手,只不过这个手法能更加突出少年的谋略,起个画龙点睛的作用,但2个人这件事老警察一定是知道的,否者不会坐在少年的身边。

  有人说是完美结局,但我想应该是最大的悲剧的开始,少年这么小就能利用人性的弱点(女警察应该是警察里的佼佼者也不能避免和他配合)完成一系列杀人,凌驾于法律之上,这种人长大后难免会产生法律无法制裁自己,自己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神的思想,从而更大的危害社会。其实这个少年心态已经发生了扭曲,不管什么原因一个能亲手杀死自己父亲的人,还有什么干不出来?

  《复仇少年》影评(八):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

  很简单的剧情。首先主角并没有精神疾病,几次幻觉是表现手法。第一次是在杀人后回家的厕所,这个极可能是梦境。第二是在派对,所谓的幻听其实是主角的记忆复苏。

  他父亲我觉得有罪。电影的前半段都塑造了一个痛改前非的好男人形象,但有两个不自然的地方。一是他父亲全片没有提过要找出凶手神张正义或者愤慨,跟这样一个10年还坚持去亡妻坟前倾诉的深情男人不符,跟一个拳击时露出狰狞曾经被称作岩石的男人不符。第二是他与儿子的尴尬关系,10年的单亲生活,要说是因为当年的酗酒家暴造成的不理解10年的时间也足够去修补,更不可能是什么青春期逆反。父亲对亡妻的深情完全没有在男主的回忆中体现,这两点都可以解释为父亲的负罪感,因为负罪感所以久久不能忘怀亡妻,但却无心复仇;因为负罪感老是跟儿子关系尴尬,儿子当年知道一些细节这点一直是他的疙瘩。这是暗线,再来看看逻辑线索。

  男主从片头就开始研究化学和毒药,加上与女警在街头长椅上的对话,暗示了他早已知道凶手是谁。他的复仇计划是从看报纸再次看到凶手时开始的,这点退休的老黑人警探有所暗示,同时这个警探也暗示了他父亲也同样知道了新闻。他父亲并不是什么都没做,而是想缓解父子关系,并且向把男主的注意力从母亲的死上转移。表面上看来是正常的,但生日这个明明是开心的日子,而且在看完比赛后父子关系很融洽的时候偏偏带儿子去案发现场,这是一个想让孩子忘记的父亲该做的?一个有着痛苦遭遇的男人能在这时候这种愉悦的气氛下去面对过去的伤痛?正常来说要去也是去墓地。但是如果驱动力是愧疚和忏悔就不同了,父亲是想让自己去直面自己的过去,他是在忏悔。当然男主当时并没有想到父亲忏悔的真正原因,而接纳了父亲的忏悔,才有了之后与女警的对话表明自己已经走出来准备过新的人生。去派对和醉酒都不是计划内,而是真就打算过普通青少年的生活了。醉酒和一些外部刺激导致了线索串联起来,凶手和父亲认识,并叫出了外号这个关键回忆复苏(后面父亲回复的FXXK OFF也可以解释为熟人之间的对话,比如:"死开,干正事!“之类的)。正确的逻辑是他父亲顾老友杀人,故意开车到事发地,假装迷路,配合杀手演戏,所以独独死了母亲,父子没事。(要说是真迷路了遇上歹徒恰好是朋友,恰好互相认出来了,恰好又放过了看见罪犯脸的父子两,父亲还不顾亡妻之恨包庇罪犯,我反正是吞不下这么多恰好!)加上之前父亲在蛋糕店看到相片后的反常,案发后在警局父亲的暗示包庇罪犯种种线索,终于经由照片串联在了一起。至此男主就下了自己的判决,而且在这之前男主是没有怀疑到自己父亲的,所以才会情绪失控。到这里逻辑上并没有矛盾,所以最终看到红色邮票时男主没有情绪浮动。

  红色邮票是造成观众纠结父亲有罪与否的关键问题,我觉得这个情节导演的目的不是混淆观众的视听以制造罗生门,与影片整体主旨也不符(如果是男主误杀父亲,那么整体主旨会180度大反转,由批判司法和社会逼人以极端手段来维护正义变成了批判这种违法主持正义行为,这种片尾反转太突兀生硬,抖机灵的悬疑片经常玩但是对于正经的剧情片是下下策)。我认为导演安排这个剧情还是和他影片的整体基调一致,既是反应了社会黑暗逼人以极端手段维护正义的主旨。父亲是杀母亲的主使是男主后来发现的,杀死父亲后,复仇也就结束了。当然站在主角的立场上来考虑杀手也是需要复仇的对象,肯定会动手,不过导演故意安排了这个插曲来突出影片的主旨,这是导演的私货而不是主角的合理意愿。我觉得剧情安排就是简单的字面意思,男主决定给杀手一次自己选择的机会,承认他和父亲的罪行就活,隐瞒就死,毒就在红色邮票上。所以男主收到红色邮票的感情不是后悔而是意料之中的感觉。如果父亲真的是无辜的,那杀手还有第三个选择,就是丢掉信根本不回。就是因为有关系,所以才隐瞒,他不知男主已经杀了父亲,所以隐瞒是保护朋友也是保护自己。这也是社会人性之黑暗面,他父亲不管如何忏悔也还是选择隐瞒,在聚会上也有个小情节,男生为了勾眼前的女生隐瞒了自己曾经喜欢别的女生的事实否认了男主还他的画,这个情节可不是无意义的。隐瞒来自于自保心理,源自自私的原罪,也是至父亲与杀手被主角亲手“主持正义”的原因,主体思想统一。

  关于女警为什么要帮男主,其实很简单,就是影片的主旨:社会逼人以极端手段来维护正义。这个片子简单的双线并行,一条是男主的主线,另一条就是女警的副线。女警经由司法的维护者,变为司法的牺牲品,在跟男主的接触中心境逐渐变化,集合她的经历和关键时刻接到杀手获取污点证人的电话最终经由同一个杀手与男主线并线。如果说男主是影片主旨坚定的执行者,那女主就是一个对主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的解释者。由司法维护者-司法牺牲者-不信任司法程序正义-自己动手主持正义,这是一个完整的阐述过程。所以她选择帮男主是两者的共识,最后丢枪的情节除了必要的情节补完外还是体现女主与司法程序正义的决裂的心境。至于女主儿子被威胁这点,只是外因之一,社会黑暗的一个表象体现,并不是女主帮助男主的主因。导演并没有尝试去批判男主,反而是女主的沦陷再次对男主思想的肯定,这也是全片主旨。

  总体来说这个影片并不深,不难懂,主旨也很简单,并且带有导演的主观思想,而不是给观众来评判。但是人物塑造相当立体,演员演技十分精湛,整体结构严密紧凑。算是难得一见的精彩剧情犯罪片。

  《复仇少年》影评(九):黑暗少年

  一个好的剧本,可以给影片增彩,即使没有大牌演员,比如这部。

  虽然整片有一些没有交待清楚的情节,但这就是电影的魅力,交给观众去回味去猜测,但不能出现逻辑错误。我也蠢蠢欲动,对观影之后的感想一吐为快,涉及严重剧透:

  1、片中,少年碰见一个恶霸学生将新生的书籍扔掉,没有采取行为;在地铁第一次碰见恶汉在发飙,也扭头就走;但第二次,恶霸学生和恶汉,都被他揍得鼻青眼肿,这说明:少年在武力上可以制裁他们,但内心里面不愿意打架,有点懦弱。只有被外界因素刺激到才会出手,是一个心理被扭曲的以复仇为生存动力的黑暗少年。

  2、退休的警探知道少年遭受的冤屈,知道父亲阻止儿子指认,也清楚杀母凶手近期将被判刑,他在纵容少年,导致少年偏激杀人(一个毒品贩、一个老鸨)。少年还找到了女警探的儿子,威胁警探别插手他的事情。

  3、父亲是杀害母亲的主谋吗?当然是!原因(1)在蛋糕店听到店老板说后面墙上有以前朋友的合影之后,惊慌离开,是怕儿子知道自己和罪犯熟悉;(2)母亲死后,父亲性情大变,化身好父亲,努力照顾儿子,这是一个人犯错之后内疚并寻求宽恕的表现;(3)以前的杀妻罪犯被抓了起来,父亲有点坐不住了(退休警探也曾说错这句话),在生日这一天将儿子带到事故现场,告诉他忘记这件事情,重新开始好好生活。父亲开始担心真相出来后,对自己不利,所以劝儿子尽快忘记;(4)父亲不让儿子指认罪犯,并在儿子嘴边说话,应该是威胁的话,这也符合罪犯的特征。

  4、少年本来在父亲的解释下,心情不错,相信父亲不是凶手,所以才有了去PARTY的美好心情。但在给新生丢失的画纸时,新生死活不承认是自己的,少年瞬间明白了!新生不承认那张画有PARTY女猪脚的纸是自己的,是怕被女猪脚的暴力男朋友殴打(之前的扔书、聚会上的恶语相向皆有渲染),而父亲不承认,是怕遭受惩罚。少年疯了一样的开车来到蛋糕店,从后面的照片墙看见父亲和罪犯亲密的合影,真相大白,虽然回家后父亲继续解释,但少年还是开枪!

  5、对于真正的杀人凶手,少年必然杀之,这是复仇的重头戏,也不可能和女警探联手(哪有警察和罪犯联手杀人的?)。我倾向于只有红色邮票有毒,原因如下:(1)罪犯杀友之妻之事,定然在心中生根,不会忘怀,心存恐惧害怕东窗事发。而少年在心中表示已经原谅了罪犯,这让罪犯放松了警惕;(2)少年希望罪犯回信,让少年减轻痛苦,有了第一点,罪犯有点小爽,开始上套,按照少年旨意回信;(3)少年已经知道真相,经历了新生、父亲的撒谎,也清楚这个十恶不赦的罪犯当然会撒谎,所以在红色邮票上下毒。如果罪犯贴了黑色发票,间接承认自己有罪,罪犯不傻;而贴了红色邮票,对罪犯是最有利的,即可以让少年放过自己,又掩盖了自己的罪行;(4)这封信的内容和回信方式,都是编剧和少年精心策划的。

  6、女警探扔了那把枪,黑暗少年逍遥法外,剩下的主题就是法律和正义的纠缠,美国人爱这个。

  《复仇少年》影评(十):只会发生在电影里的理想化的故事

  小成本电影,没有一个我叫的上名字的演员出镜,可故事很出彩,也交代得很清楚,90分钟的片长,几乎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一众不出名的演员表演也都很扎实,尤其肖恩和他的父亲,肖恩忧郁但坚定的眼神,肖恩父亲在肖恩生日之夜的那段告白,都让观者印象深刻。

  唯一遗憾的是故事本身太过理想化了。我并不排斥以暴制暴,也很能体会制度,程序下那种种漏洞弊端会让罪犯逃脱制裁。但一个少年几乎仅凭一己之力完成整个复仇过程,还能全身而退,导演为了使这个过程可信,在结尾部分明显用力过猛,情节突然变得有些生硬,女探员一百八十度的态度大转弯太突兀了。

  另外对那个结尾我估计不同的观者会有不同的结论,到底肖恩的父亲是不是真凶,虽然信封上贴着的是红色的邮票,但作为同伙包庇同伙实属再正常不过了,尤其一个职业杀手怎么会看了一封受害者儿子的来信就突然良心发现,为求得宽恕而指认另一个凶手呢。肖恩其实不需要从他那得到任何答案,那只是复仇的一个手法而已。我相信大多数观者都和我一样在肖恩开枪的那刻已经认同了肖恩的判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