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愤怒》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愤怒》经典影评10篇

2018-04-12 21: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愤怒》经典影评10篇

  《愤怒》是一部由詹姆斯·夏慕斯执导,莎拉·加顿 / 罗根·勒曼 / 崔西·莱茨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愤怒》影评(一):没有看懂

  从头到尾一副不知所云样子

  男主女主爱情也进行的莫名其妙 电影的主旨想表达的是男主对当时现状突破 原本总是在看电影时 用主人公三观是不是比较像心中认为“正确”来评判电影的好坏 后来意识到这是不对的 但就算这样 我依旧对这部电影爱不起来 电影到最后仍已一种无解的态度结束 作为一个讨论当时青年渴望改变 结束迷茫电视 说教 来自不同方面大量的说教 却远远大于真正去寻求解决部分 所以 你告诉我这电影我看得啥?最让我记忆如新的只有是男主和校长的那段辩驳 伶牙俐齿 让我当辩论教材看了好几遍 整部电影最清醒的值得学习的大概就是男主的亲戚桑尼吧 他在医院里看似无心之谈的一句话 和处事态度 也许不对 但或许是最行之有效方法了 某种层面来说 都是学霸 男主却是相当低能的 他活的相当被动却毫无解决方法(我认为 跑到战场上 一遍遍的想着爱过就好 然后被捅死 无补于事)云云 也许导演只是客观细致描写一个这样的青年人现实内心斗争但综上愤怒大概是清晰流畅的讲了一个故事 但是这个故事并不值得将近两个小时时间 只能把这个电影归结为无意义可能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一个敏感男生 和一个精神稳定女生 这是个很好的也老生常谈命题 但似乎总没有人能很好的说透它

  百度发现这竟然是一部中美合拍电影...额...一言难尽怪异感觉

  《愤怒》影评(二):一些想法

  看完这部电影,听到的大多思考时代对于小小个体的夹击和摧残,弥漫着一种压抑情绪。当然,包括演员造型整体色调等等,都会给人这种感觉。但我认为,小到微型个体,大到国家民族,都是正义与反叛的矛盾体,没有什么过多的抑郁。片中男女主人公似乎都有着社会所不容的特质,都仿佛经历了时代的摧残和精神折磨,在这样的叙事体系之下,好像男女主人公变成了绝对正义的存在。这里首先应注意的是,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角色问题,其次是人们喜欢动辄用“时代”、“社会”这样宏大的板块去表达内心强烈的压抑,一味被牵制被扼杀,其实不然,再大的时代都是由人本构成的,那一时期的乱象若追根溯源可能每个人都有责任。就像男主借了室友的车而在其车内的行为一样,如果这车是你的,你会怎么想?当然在本片中这一细节可能微不足道不适宜放到这里来讲,回到男主与校长的博弈,实则校长除了“犹太屠夫”这一略显刺耳说法以外,他本初的心是好的,不论是劝说他的忍耐,还是建议他加入棒球队,都有身为长者教导的合理性,而男主除了受赞赏的“年轻一代对于时代的反击”之外,未免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孤僻反抗”,起码校长的建议多数合情合理,当然在战争年代自带的神经紧绷也是一大原因,但我想说的是不必要先入为主开始同情和怜悯。从古到今掌权者和革命者无止尽的博弈。种族的歧视等问题若放到远古和历史当中,一定是有其原因的,放到自然中讲甚至回归到了动物性的本性行为。回归本性,无关对错,或许像“缸中之脑”阐述的假象一样,也或许时代就该这样运转而达到某种均衡。而发动某一次大规模战争的掌权者,可能也是一个在儿时饱受“世人与时代”欺凌的弱者

  《愤怒》影评(三):不现实的青春

  随着影片奏起一段忧郁和压抑的背景音乐,其中浓烈感情色彩逐渐渲染开来。紧接着,男主角marcus的角色形象也随之被塑造——性格压抑且忧郁的情绪化年轻男孩。从影片开端父亲的肉食档口工作,再到大学认识女主角olivia等一系列桥段中,marcus的恶性性格都变现的十分明显简单的讲,男主角是一个叛逆少年。 影片中有这么一个片段:当Marcus知道Olivia因为精神崩溃而被送进精神病院时,Marcus收到了巨大打击,精神状态也在崩溃的边缘徘徊。随后影片缓和地奏起了一段背景音乐,伴随着marcus从室友的喧闹声,寂静图书馆走过。这一段中,使用了许多的中景和近景,而背景是marcus熟悉图书馆,这样的镜头,将marcus内心的忧郁和压抑以及其内心的矛盾表现的无比浓烈。背景的搭配从主观上看似乎的确是理所当然,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果以近景和中景的角度为主要镜头来欣赏marcus的情绪化和内心的矛盾的话,那么背景的搭配看上去就不是理所当然的了。近景,中景和背景产生了矛盾,这些矛盾集中在了marcus身上,深沉而明显得表达了marcus存在于矛盾之间。影片中marcus与校长谈话的片段非常吸引我——在第一次谈话中,校长找来了marcua,他本以为普通的谈话,结果,谈话的内容激怒了marcus,令marcus的情绪瞬间爆发,进而导致marcus,晕倒被送进医院。第二次,olivia精神状态异常被送进精神病院时,marcus去找了校长,在谈话中,marcus又因为情绪激动,辱骂了校长。在两次谈话中都十分突出的表现了marcus在影片中的情绪化。marcus初次遇见olivia是在图书馆里,当时身穿淡蓝色连衣裙的olivia卧躺在图书馆的桌子上,正在看书的marcus一眼就望见了olivia那双穿着白色丝袜的大白腿,这位年轻小伙对她一见钟情,并约了olivia在一家高档次的餐厅里吃饭。吃饭时olivia看起来比marcus显得更具“强势”,不管在哪一方面,olivia都领先于marcus一步。饭后,marcus和olivia走在一条无人经过小路间,谈论着对方提出的话题,然后,两人准备开车离开,这时,olivia竟然作出了令marcus感到惊讶困惑又让他觉得美妙事情滑稽)。对于电影上演的这一幕着实令我瞠目结舌,但本人又有了一个困惑,为何影片讲述marcus和olivia之间的爱情只用了短短的几个片段来呈现呢?,这也许就是影片的遗憾之处吧,不过,影片所体现出来的东西都非常真实,但要跟电影所讲述的“现实”相比,却又不太现实。影片在上演marcus和olivia的爱情时,已经把太多应该讲述两人关系事物给忽略掉了,以至于整个故事太过于生硬不够生动,从而脱离了现实。即然电影在论述“现实”,那又为何只让其在对白中呈现?这不就等于让观众去看了一部在“讲述现实”,而又实实在在不现实的电影了吗?

  《愤怒》影评(四):出离的愤怒

  这部电影是在美国二战后,而反主流文化尚未崛起的夹缝中的一代青春骊歌,在新世界打开的大门面前,遭遇势力的埋伏。不懂美国那一时期的文化背景,很难看懂这样一部影片,里面没有正义与否,只有男主人公的对抗,即使是对抗也是很曲折的从校长办公室的一次谈话,而谈话本身,长达十几分钟的时间,除了让人惊叹男主的演技以及清晰的逻辑,敏感的智性之外,关于这篇电影主题揭示实在太隐晦了。

  对于外国人而言,理解这部影片有相当难度需要明白校长嘴里的“洁食屠夫”的意义,也要明白男主父亲的紧张,更需要明白历经二战首迫害最严重的犹太民族如何处理安放个人与时代的方式,还有美国二战后保守派与新生派之间的暗暗对抗。

  整场电影最精彩之处无疑是男主在院长办公室和院长针锋相对的十几分钟。男主从紧张,不停地拿出手绢擦拭额头渗出的细密的汗,到后来实在无法忍受院长对其无神论、没有宗教信仰的质疑时,其激动地站起来,斩钉截铁地盯着院长说:“我不赞同在毕业之前要参加40次礼拜才能拿到学位,这是谁允诺给学校权利,强迫我去听任何信仰的神职人员的布道......因为我是个无神论者 ,这些有组织的宗教行为严重冒犯了我,我完全能够在无信仰的状态下,维持自己道德存在......”

  quot;先生,您是否了解罗素的这篇文章?我想答案是否定的。但是我对这篇文章非常熟悉,先生。因为我在高中担任辩论队队长时,记住了其中的大部分内容。我现在建议你能够读一读,而且不带任何偏见。你会发现,罗素提出了以下逻辑:第一因论证、自然论证、设计论证、神的道德论证、伸张正义的论证,我学习了这些论证,并且想按照这些论证来过自己的生活。我确定,先生,我有权利这么做。"

  看到这里,瞬间被洗脑,成为罗根.勒曼帅铁粉。这是一个在智力上早熟,而且深具思考能力年轻人。但最终的命运是,年轻人两条路,要么战争,要么上大学。在大学里以抗争姿态斗争的男主,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这是年轻人对旧时代的愤怒,带来的惨重代价,也是时代对群体的裹挟下,人人道貌岸然生活悲哀,更是一种更为辽阔的愤怒。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一场校长和男主的聊天,这种看似对等的交谈,真是堪称我国学校的典范了。一是,院长从学业、关系相处、宗教谈到家庭关系、情感问题,而这种事在我国,院长一般都太忙,没有时间耐心去与学生心智开导的。二是,尽管院长在自我框架下的追问,push 的男主勇敢、直率的对抗,听起来就是一场颇为精彩的成人礼自主选择的辩论。这种对抗并没有遭致院长的当面斥责,最起码是一种鼓励:彼此观点碰撞,尽管双方没能达成一致意见

  这太不像中国传统文化了。中国自古鼓励的是和为贵,不鼓励冲突与对抗,认为冲突和对抗本身没有意义,而是现寻求调和与折中,实在达不成共识,再想办法

  《愤怒》影评(五):被斩尾的原著

  我知道,在看电影时并不该把原著挂在嘴边,毕竟两种艺术载体必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侧重点。但我忍不住,我可以接受在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中的一些调整和删减,却无法接受将原著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大刀阔斧地劈成简单空洞的东西,比如说把Marcus的命运悲剧变成了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 原著中的Marcus自始自终都为自己的身份处在焦虑之中。他如此勤奋地学习,是因为只有取得优秀成绩,才在可以预见将要参与的战争中取得一个officer的位置,最大概率地避免死亡的威胁。而电影中最可怕的改动是斩去了整个结尾,那在我看来恰恰是整本书的精华。原著的最后出现了一场极具讽刺意义的校园骚乱,搭配一场激情昂扬的校长演讲,而Marcus,不,他没有直接卷入这场骚乱,本来和Marcus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而最为荒谬,最让人惋惜,最感到菲利普罗丝之残忍的是,就是因为Marcus听了Sunny的意见,找了个教堂打卡人,而那个打卡人在骚乱中被抓,暴露了Marcus没去教堂一事。这一串又一串看上去无关紧要的伏笔,连起了Marcus最后的悲剧,他不得不前往战场当一个小兵,不得不迎接死亡,这是他从一开始就极度抗拒,力争避免的。 另外一个比较大的改动是,在原著中Marcus搬过两次寝室,分别遇到了两位以不同方式令他头痛的室友,而电影将这两次合并成了一次。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让还原地相对完整贴切的Marcus与Dean Caudwell的办公室对峙显得缺少说服力。一方面是对Dean Caudwell的质疑,只不过换了一次寝室,何必质问地咄咄逼人呢?另一方面是对Marcus内心世界刻画缺失,如果不了解Marcus心中一直以来的积累的憋屈和斗争,又如何能体会他在说那些话的时候的真正情绪呢(当时他的内心可是一直在哼着《义勇军进行曲》的呢)?更有趣的一点,当然是在电影中更加无暇顾及的是,Marcus的第一位头痛室友,Flusser是gay。而第二位室友,命运也是相当的惨。 在我看来,Marcus与Olivia的“爱情故事”只是悲剧中的一环,相对于整个故事的完整枝节来说,不是值得单独挑出来、大肆渲染的部分。电影中最为完整地展现了这一段故事,而这么做的代价自然就是,大幅删去了其他情节,让主题陷入了令人失望肤浅。令人困扰的家庭,固步自封的校园,难伺候的室友,时代、战争、宗教、政治的各种挣扎投掷在Marcus身上,才是让人不禁对这样一个饱满鲜活人物扼腕痛惜的。 最后,片名《Indignation》可不是随便起起的。虽然在电影中只有惊鸿一瞥,Marcus在第一次搬进寝室时,室友Flusser放了一小段《义勇军进行曲》的唱片。然而在书中,这首歌可是从头到尾活跃在Marcus的内心世界里的,Indignation一词,也正是来源于歌中呢。 Arise, ye who refuse to be bondslaves! With our very flesh and blood We will build a new Great Wall! China's masses have met the day of danger. Indignation fills the hearts of all of our countrymen, Arise! Arise! Arise! Every heart with one mind, Brave the enemy's gunfire, March on! Brave the enemy's gunfire, March on! March on! March on! 另外想提一下的是,今年另一部改编自菲利普·罗斯的《American Pastoral》虽然明星云集,看评论也已经扑街了 :)

  《愤怒》影评(六):愤怒

  最开始看到这个电影名字的时候,我其实是拒绝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还是下载下来了,在电脑里放了好久才看,但是我很喜欢这部电影,非常喜欢。

  电影的前半段我并没有太认真的去看,也没有太多的感觉,但是电影的后半段真的很打动我。我喜欢男主角和女主角约会时,紧张、惊慌失措的样子,我喜欢男主角和校长争执时的固执、坚持、百口莫辩的感觉,我喜欢最后男主角得知女主角离开时的难过,又被校长“污蔑”时的愤怒。

  刚开始看到这个标题,打开电影的时候,以为会看到一个类似于反抗社会,对抗现实不公的故事;看到电影的前半段以为是一个大学生通过艰难的学习生活,各种压力压迫之后终于成为人中龙凤的故事;但是到最后出乎我的预料,其实电影是以男主角对女主角的爱为线索讲了一个唯物主义的男主角在父母的压迫,同学、校长的猜疑与侮辱下追寻自我,最后由于现实社会的残酷,以失败告终的故事。

  其实这里的男主角并没有那种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他就像我们现实中的处于青春迷茫时期的我们一样,有着自己的坚持,有着自己的爱好,有着自己的烦恼,也有自己爱的人,他被这些现实问题困得死死的无法挣脱。我认为如果男主角不在大学里发生这些事,也会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的受挫,因为他很独特,却并不圆滑,正如校长说的那样,面对问题他也大多选择逃避,我想是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去面对。

  个人认为除了前面一小部分节奏有些慢以外,整个电影的叙事节奏非常好,故事也非常好,可以让人带进情绪(至少是我带进了情绪)去看,我真的非常喜欢。

  《愤怒》影评(七):初次约会就给我吹箫的好女孩,改变了我的一生

  这个世界有千百种逻辑,有些人抨击它为“伪善”,有些人说它不过是“实用主义”,可是怎么赋予意义,世界仍然在你看得见的范围里,运行着一套你看不透却不得不以之为依存的规则。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全球最电影

  如果你是李安电影的忠实粉丝,那就不要轻易错过他的御用编剧James Schamus所导演的这部处女座,《断背山》、《卧虎藏龙》和《色戒》等都出自他手。英文片名为 indignation,改编自Philip Roth 的同名小说,据原作者说,小说命名的灵感来自我国国歌,这样一来,indignation 也非“愤怒”和“青春燥郁”那般单纯了,而是应该带着怒火背后即将揭竿而起的革命感,壮烈而旺盛。只可惜,大陆版删掉了播放国歌的情节,可能是因为结局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义勇军进行曲》所揭开的命运主人公,竟是时代的悲剧。

March on and on!

  来自著名编剧之手的电影,其亮点并不在镜头切换和剪接之间(甚至剪接在前半部分的闪回让人有些混乱,but 大陆版本不存在该问题),而在于演员的表演功力和台词语言的轮番轰炸。这也是该片虽情节简单明了,但是意涵深远的原因所在。

民主的定义,民主的家庭

  回到故事本身。故事围绕一个犹太裔男孩独自前往异乡上大学的经历展开,讲述了主人公Marcus 在父母的”绑架“、校长的“压迫”和爱情的“挣扎”中,逐渐走向崩溃的故事。大时代的波涌反映在小人物内心的纠结之中,五十年代的美国,朝鲜战争、种族标签、保守的道德氛围让那个特殊的时代充满了紧张和压抑。当校长的双手按压在年轻人颤抖的双肩,母亲温热的脸贴在儿子欲哭无泪的脸上索要承诺时,你立刻就会意识到这不是你所知道的那个自由之邦。

“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叙事逻辑

  Marcus 的父亲对他的“保护”过度……不过没关系,他马上就远走上大学了;进入大学,每周一次训话礼拜让他窒息……不过没关系,他马上就有爱情了;第一次约会,女孩竟然给自己吹箫……不过没关系,他仍然是全A+的好学生……

BLOW JOB.

  因为“吹箫女”跟舍友吵翻……不过没关系,他可以换宿舍;因为换宿舍的事情被校长谈话还气出阑尾炎,母亲即将和父亲离婚……不过没关系,他还有女朋友;母亲拿不离婚当条件要求他离开女朋友……不过没关系,至少父母没离婚;女友突然消失……不过没关系,至少找到了不去训话礼拜的方法;礼拜冒充的人被抓包,即将退学……不过没关系,就快演完了,就快演完了……

OUT

  不断逃跑,不断逃跑失败,最后连混成那些大人一样的机会都彻底消除。这个故事严肃残忍却引人入胜,在“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叙事过程中,主人公历经浮沉,囹圄套囹圄,终于精疲力尽。这种叙事手段让观者伴随着主角一步步深入困局,如同紧握脖子的手渐渐加重,直到青筋勃起,奄奄一息。

“游走在监视者之间”

  hilip Roth 曾经形容 Marcus“游走在监视者之间”。Marcus 是一位孝顺善良,敏感聪慧的男孩,他爱父母,对于父亲的强制要求向来顺从,即便是要被班里最美丽的女孩眼看着自己清理肮脏的垃圾桶;他遵从校规,对于不合理的硬性礼拜敢怒不敢言。一直以来,他隐忍着,正所谓他们那一辈被后人称作的“沉默的一代”。虽然故事发生在处在特殊时期的美国,但也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每一代人都有在成长中愤怒无言的较量。这种较量不仅限于自己与他人之间,还有自我内在的较量。

  要知道,让Marcus死去的不是校长,而是作家和卖电影的人。剧中的每一个角色,谁放入主角的位置让读者和观众买账,谁就是主角。Marcus 是一个看起来很“无辜”的男孩,只有他死去,才会调动人们对他的死因,以及他死因背后的人产生激烈的情感和思考。

  我还是要为Marcus 背后的人们说两句:

  父亲发现身边的年轻小辈纷纷跑去战场送死,怎么能不恐慌?母亲只是想让儿子拥有幸福的家庭,即使自己的婚姻再糟糕也可以为了儿子牺牲;校长作为一名管理者,他帮助Marcus的初衷在他看来温暖仁慈;室友没有真正打开那封情书,之后还在礼拜堂充满悔意地回望Marcus;Olivia 对Marcus的爱意充满了神经质和伤痛感,但却也是真情流露。

  但是 Marcus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让他无法完全相信这个“放飞自我”去爱他的姑娘;长期在家中“听话”的习惯让他下意识选择按捺对室友的不满以至“厚积薄发”,但是被挨了一拳之后就再没有了还手之力;他仍然像父母要求他一样,要求母亲不要离开父亲……从故乡逃离为了找回自由,却发现最终需要逃离的地方竟然是他自身,多么绝望。

  “他”是“他们”的病灶综合体,“他们”令“他”发作。“他”死了,“他们”中仍会生出下一个“他”……

  老实说,Marcus并非是“做错事”的青年,相反故事中只有他一直在做某种理论上的“正确”,但事实是,这个世界上只有力量之间的权衡,并不存在绝对的正确。不过,在电影里,成长的步履只有蹒跚沉重才是最正确的,因为这是观众想看到的。只有在残忍中长大,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通行的共鸣。

“伪善”与“实用主义”

  你是否留意过这段意涵深刻的对话:

犀利的提问,宿命的因果

  Marcus 在历史课上这一番问答一语成谶,暗示了他的结局: 他最终还是混迹于犹太兄弟之间,与有神经病史的女友分开踏实学习,找人代做礼拜……正如他对于清教徒的讽刺一样,他终究走向了理想初衷的背面,那个被称为“实用主义”的“伪善”。

  Marcus或许一直都没有看透过他所信奉的真实世界,那些有神的信仰也不过是利用了谎言的实用性,只是他把游戏当了人生,而人间的大多数不过是把人生当作了游戏。如果Marcus没死,照此趋势必然会是一个被规训之后,放弃愤怒的成年人。然而作者把他写死了,他的死,大概是对一个愤怒灵魂的祭奠。

  我想到《十三邀》中李诞提到的他个人的经历。原本他也是南方报业的一员,对社会充满理想主义的构思,但是看到自己排长队才抢到的火车票在同事那里可以轻易托人买到,他说那一瞬间他才惊醒——算了,世界总有他自己的逻辑。从此以后,他决定跳入社会的这个巨型机械内,那些用来自我感动的内在秩序,一夜之间化为青春的炮灰。

  这个世界有千百种逻辑,有些人抨击它为“伪善”,有些人说它不过是“实用主义”,可是怎么赋予意义,世界仍然在你看得见的范围里,运行着一套你看不透却不得不以此为依存的规则。

  我们这一代越来越佛系了,并不是因为选择不愤怒,而是愤怒不起。我们当下的时代,每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要各自面临着无法轻易动摇的社会分层和与日俱增的竞争压力,连反抗的过程都来不及有就已经成长为社会人。当蚂蚁遭遇大象,能做的只有混迹于无数个他者,用日常琐碎的小确幸消解着不安,或者说丧丧的段子笑一笑便“恐惧解除”。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宿命。当然,这种不幸很公平,很孤独也不是一个人在孤独。

  青春里的人大多是困惑无解的,但是青春片大多是拍给成年人看的。已经看懂了青春的人,却仍有被解释的需要。那些年,沉默的背后是无数颗欲言又止的心脏,如今心率不似从前愤怒时那般澎湃,幸好曾经的艰辛和壮烈还可以通过电影复习一遍。愤怒的青春已死,我们悼念他的灵魂,悲悯自己的命运,除此之外,我们无能为力也别无所求。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番慰藉与感动来自于戏剧,而旁观主角命途给我们的乐趣,到底敌不敌得过我们自己的人生呢?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看你选择哪个了。

  《愤怒》影评(八):青春哀歌

  当Marcus得知Olivia精神崩溃被送进精神病院时脸上闪过的自责与愤怒,我仿佛看到《挪威的森林》里那为无尽哀伤青春划上终止符的影子。

  在努力唤醒发现自我的青葱岁月里,有谁,没有经历过校长室里那冗长、刻薄、软硬兼施的恐吓与威逼?半个世纪前的保守、刻板、自以为充满爱河善意的暴戾,到今天早已褪色,但其实社会标准和道德的枷锁从未消失,它总是用尽全力去摧毁想飞的翅膀,刺穿柔弱的肌肤好让叛逆的血液尽快干涸,敏感的孩子,从来都是维系旧世界标准继续运行的祭品。

  于青春而言,最可怕的不是那压迫得令人窒息的教条,而是自身早已被潜移默化成为教条的一部分。Marcus厌恶信仰、厌恶成人世界的虚伪、厌恶被贴上标签去定义,他体内的愤怒,就像是唱片机里滑稽的义勇军进行曲,如此幼稚和懦弱,连在侮辱他和爱人的室友脸上留下重击的力量都没有,连在支持默默忍受父亲多年想要离婚母亲的力量都没有。那一刻他看着母亲脸上的惊讶,和他最厌恶的成年人看见叛经离道的厌恶如出一辙。

  最后,他和她,都没能成为他们曾经无限期待的自我,被时代摧毁或吞噬,是大多数青春叛逆的结局,我们和Marcus、和Olivia的区别,恐怕是我们没能像他们走的那么远,我们远比他们更加懦弱和卑微。在战场说无法诉说的临终爱意,和漫长岁月在精神病院饱受摧残、依旧记得那天他称赞自己拿着花的样子好美的记忆,已经是他们能铭记的全部。

  在看看自己,对于那些“循循善诱”帮助自己避免走上歪路的“良师”,在多年后我能体会他们的用心与无奈,但无法释怀他们对青春的扼杀,所谓的成长史,更像是不断扼杀自我的漫长酷刑;我们以为自己曾经无忧虑的唱歌跳舞,却从不知道,那是在坟前吟唱的哀歌。

  《愤怒》影评(九):影片压抑,叙述简单,不喜欢这个风格。

  影片压抑,叙述简单,不喜欢这个风格。

  女主莎拉·加顿是一位来自加拿大的清新美人,气质干净可人,金发飘垂。她在电影《大都会》中因为自己优雅老成的韵致异常出挑。美貌与实力并具的她,必将成为好莱坞备受瞩目的明星。2012年,在大卫·柯南伯格执导的电影《大都会》中,获得和罗伯特·帕丁森、萨曼莎·莫顿合作的机会。她本人也因为此片获得了温哥华影评人协会加拿大电影最佳女配角奖[3] 。这一年还在迷你剧《圣殿春秋》的续篇《无尽世界》中饰演了一位有魅力又聪明的女孩Philippa[15] 。

  2013年,她和杰克·吉伦哈尔、梅拉尼·罗兰一起主演了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的电影《宿敌》[8] 。她也因为这部电影获得了吉尼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

  《愤怒》影评(十):躁郁青春

  全科成绩优等,高中参加过辩论赛,曾是棒球校队队员,业余在图书馆兼职补贴,将来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杰出的律师,也是一个母亲能够拥有的最优秀的儿子。

  这个大男孩近乎完美,只是有些敏感和偏执,不信仰宗教,不善亦或不愿进行多余的社交活动,喜欢上一个似乎不该喜欢的女生——Olivia,家庭不幸福,处在离经叛道的青春期,用刀片割腕来宣泄某种不安和愤怒。

  Marcus本该通过努力学习考上法学院,为了有一天能出人头地,为了不再像他的父亲那样在屠肉店度过下半辈子。

  母亲要他保证和Olivia结束交往,他保证了。

  Olivia回家了。

  最后,Marcus选择二度去找院长。在谈话过程中,刻板的院长咄咄逼人,生生撕开了Marcus的修养和素质。他在难堪和愤怒之中得知了Olivia因为精神失控而被带走,接受精神病院的康复治疗。

  Olivia可能是怀孕了,但肯定不是Marcus的。

  Marcus找人替上礼拜的事情败露,最坏的结果是退学。

  Olivia或许终生未再精神康复出院,但是Marcus确实爱过这么一个姑娘,为了她欢喜过、茫然过、担忧过、难堪过、愤怒过、悲伤过,也为此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Marcus只要Olivia记住,他确实爱过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