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战争弥撒曲》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战争弥撒曲》的观后感10篇

2022-03-23 03:04: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战争弥撒曲》的观后感10篇

  《战争弥撒曲》是一部由出目昌伸执导,松平健 / 布鲁诺·甘茨 / 阿部宽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音乐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争弥撒曲》观后感(一):是这样的吗?

  看这个电影问题太多了。

  另外的不解是剧情本身带来的。 本片据说是真实故事改编的。一战之后,驻扎青岛的4700德国兵被带回日本关押,分在6个俘虏收容所关押,其中只有一个收容所善待他们,所长是个好人,那就是“板东俘虏收容所”。俘虏们不做苦力,自己有面包房,印刷所,自己定期出德文小报;有交响乐团,还帮附近的学校上体操课,音乐课;可以和德国的亲人自由通信,所长还经常为了维护他们的权益和陆军省的上司斗争。基本上都是些快乐的剧情……

  看了日本人那么多禽兽行径之后,看这样的故事还真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为什么他们对我们就那样残忍呢?本尼迪克特在《菊花与刀》里提到过:日本人欺软怕硬,对比自己强大的民族就心服口服,虚心学习,诸事逢迎;对比自己弱小的就百般轻辱……总而言之,怎一个“贱”字了得?也似乎可以解释他们对待中国人和德国人不同的事情,不过到了二战时期的“死亡步操”,他们对美国俘虏也可以很狠的,我就又不明白了,到了被占领之后,他们对美国人的那个态度又变得比较像是他们正常的状态,这个……这个……还真是奇怪的民族啊。

  片中所长经常去拜访德国青岛总督羁押的房间,总是关心他在听什么音乐,对世界有什么看法;日本学生为了学习西乐,自己精心打造小提琴;日本人办了俘虏制品展,为了更好地观摩德国人的工艺水平,晕,还真是好学的民族啊。

  当然,也可以很简单地解释为这是一个个案,导演的想法也是这样,于是花了很多时间在介绍所长这个人的背景:原来他是日本最后一代武士的后代(这段历史就是汤姆克鲁斯《最后武士》里那段,完全一样),他们在1910年代的日本也是异类,基本上被认为是反社会的。好吧,也只能这样解释了,不然就以日本人一贯的变态名声,这故事我估计没什么人会相信的。

  导演出目昌伸,之前比较有名的作品是《开往天国的列车》。配角里居然有阿部宽,一本正经的小样儿,呵呵。 这个电影里我又了解到一段史实:关于青岛的战争,咱们的书里只简单地讲日本和德国在胶东半岛争夺势力范围,实际上日本部队当时却是叫“联合国军”,冠冕堂皇地居然也是去维和的?!因为一战时日本和德国是对立立场的两方。这就像是我到了很大岁数时才知道,我们在朝鲜半岛打的并不是纯粹的美军,而是以美军为主的名义上叫“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多国部队。

  这“UN部队”,还真是个不靠谱的东西,是个可以随着政治立场和时代变迁而改变的变色龙。

  《战争弥撒曲》观后感(二):当日本与德国相遇:就奏了一曲战争弥撒曲

  我并没有对这部日本人描写战争的电影表示多大的反感,因为我觉的凡事还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这作为一部纪实的想赞扬所长对于改革及日本对外文化交流巨大贡献的电影,实在无可厚非。这位所长所作所为是一种反传统的行为,所以看了之后发现只有改变才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看来此言非假呢!而且《欢乐颂》第一次在日本的演奏就在此时,可见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呢!

  日本和德国都是对战争十分看重的国家,起码那时是如此。有人希望能把日本对待德国和对待中国战俘放到一起。这实在是有难度的事情吧。时期不同,电影所要表达的时代,军部还没有那么大的权力与影响,而且,主人公似乎也是在反抗军部的压力。地点不同,一个是在日本本土,一个是在中国,不是自己的地方人的表现会大不相同。而且主人公原来属于会津,在明治维新的时代看来大受打击呢!

  但是,日本和德国有很多的相似性。都很认真的民族,也都喜欢学习,喜欢那些高雅的艺术。德国的音乐与机械方面的伟大有目共睹,日本由于是小国,也是很仔细的民族。所以他们在一起有时还是比较好交流的吧!

  混血小女孩志受到了很多的打击,可见那时日本的传统势力还是很强大的。可我觉得,就是因为日本与外国交流的早,占了很多先机。奥运会柔道也是个大项,空手道、剑术之类的。他们抢占了许多代表亚洲与东方的机会。武术阿,中国能复兴就好了,有系统的,有许多人学的。可惜,到处都是跆拳道馆,没人管武术了吧!我们还是有很大的努力空间的。

  《战争弥撒曲》观后感(三):这是个真实的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虽然很多中国人都不相信,甚至说不愿意去相信。

  但这却是真实的历史。

  德国战俘初到日本时,因伙食住宿条件很差,逃跑反抗时有发生。殴打战俘的事件一度引起国际交涉。但是,一战临近尾声之际,日本人对德国战俘的待遇已经好了很多。其原因来自多方面。

  其一、一战时期的日本正处于大正民主时代,那个时代的日本是不能和昭和前期的日本完全划等号的。当时的日本比较自觉、严格的遵守了海牙公约,对战俘保持人道主义优待。

  其次、日本人之所以优待德国人。更为重要的是日本对德国的某种亲近感。这种亲近感早在明治后期便已经存在。日本陆军省的机密文件中提到了德国人在阅读、艺术、体育等方面表现出优秀的品质,是日本国民值得学习的。可以说日本人对德国人怀有一种敬畏之情。

  此外,这段历史发生在一战临近尾声之际,彼时的日德两国虽然处于交战状态,但并无实际战事发生。这也是另外一个值得考量的因素。当时,德国战俘营举办过不少文娱活动。贝多芬的交响曲只是其一。另外,日本人还从德国战俘身上学到了足球的短传技术,对广岛地区足球的日后发展起到了很大影响。2006年德国世界杯之前,日德交流展出了大量当时战俘留下的绘画和手工作品。这些都成为了日德百年交流史开篇一幕的特殊注脚,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

  自明治、经大正至昭和前期,战前的日本国民素质始终是相当高的。对于日本来说,他们需要的是积极学习欧洲最优秀的文化,为己所用。哪怕这些东西来自于自己的手下败将。这种民族心理或许是日本人优待德国战俘最为深层次的原因。

  至于说到了二战,日本对美英战俘极尽摧残,那也是受制度所制,对于他们来说,那已是一个与“美英鬼畜”为敌对极端时代,比不得大正的民主时代了。这是日本的遗憾,也是日本的悲哀。

  这就是历史。当然,我写的这些话可能某些人不爱听,但你唯一能做的只能是闭上自己的眼睛,捂上耳朵,却改变不了历史。残念!呵呵。

  《战争弥撒曲》观后感(四):バルトの楽園

  最近看了几个片子。其中一个叫《バルトの楽園》(Baruto no Gakuen),中文名翻成叫《战争弥撒曲》,讲的是一战中一个日本收容所长官如何善待德国收容所。

  从片子的剧情和结构看来,导演想搞出一部非常感人的戏剧性的大历史作品,宣传非常感人的比如说人性啊人权啊和平啊之类的道理,但实际上拍摄完全是失败的。

  剧情失真,简直虚假到了搞笑的地步。整个剧子除了最一开始的几分钟里有一点点对战俘不友好的片段,其后就是没完没了的宣传收容所长官如何宽大的人性的温厚的善良的善待战俘,不但感化了所有战俘,最后还感化了自己收容所里的其他干部。不但有各种文娱事业,还可以到乡间旅游,甚至到大海游泳,举办展览会,和当地居民友好交流,战俘过着天堂一样的生活。在一切的场景里,收容所长官,这个正面形象,都永远的维护战俘的利益,想对战俘好。除了这种做作到了荒唐和搞笑的内容外,片子的节奏还特别缓慢,看了半天简直一点内容也没有,对话空洞而幼稚,本人多次想睡觉。但是因为和别人一起看的,所以只好坚持。

  大概是导演想拍一点很轻松的东西,不想涉及残忍的东西,所以这个片完全是个轻松的生活片。你要看战俘营和战争,那你就找错片子了。另外,历史尾度也单调狭隘,导演只知道歌颂一个美好的长官,没有什么历史感,拍的东西肤浅得很。片中即没有中国观众所自然会希望的,提及任何和中国有关的东西(日德战争发生在山东),也不拍摄关于战争的残暴的东西。总之,看片子,你完全想不到场竞景设置在战争年代。

  里面对德国战俘的刻画更是搞笑。战俘里全是各种各样的人才,从小提琴家到体操家到面包师到印刷工人诸如此类的什么都有,还和当地居民发生亲切友好的互动,如体操家教当地中学生体操之类的后被学生深深感激还有本来老想逃跑的面包师出身的战俘后被感化想留在日本并收留一个父亲是德国人在战争中死掉的混血小姑娘为面包匠徒弟。诸如此类的故事。最后,是一个“宏大”的收场,导演安排这个战俘营的官兵演出了一套贝九欢乐颂,为的感激收容所长官。一下子,整个战俘营的战俘都成了技艺高潮的音乐家,迅即组成了一个大型交响乐团。一个小提琴家军人在乐谱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导演并指挥了整个乐团的演出。搞笑的是,最后一段情节使用了卡拉扬演奏的贝九为配音。用这么专业的演奏来配这个战俘营的表演简直是搞笑。还有,欢乐颂合唱中还有女声的声音,而战俘营里的人都是男战俘。这个导演一定认为是非常感动的片断持续了好多分钟,其间拍了所有人的动作表情。似乎全人类都被感动了,真是又臭又长,我看了搞笑死了。

  我认为这个片子完全是一个垃圾片,而且是一个并不客观对历史进行有意识的遍造和夸大的片子。这个片子想拍成一个艺术片,但我看导演一点艺术也不懂。这个片子想拍成一个哲理片,但我看导演一点深度也没有。这个片子最适合的观众我看是那些对艺术一知半解品味不高更不懂电影文学修养也不高欣赏层次有限的特别容易感伤遇到一点屁事就要动容落泪的那种专门买一大包纸巾到电影院去为了感动自己的那种人。

  哦,漏了说唯一的亮点,那就是阿部宽,确实很帅很酷啊!太帅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