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城大劫案》观后感精选10篇
《汉城大劫案》是一部由崔东勋执导,朴信阳 / 廉晶雅 / 白允植主演的一部动作 / 犯罪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汉城大劫案》观后感(一):总是感觉那里差一点
故事很复杂,讲述也还可以,但是总是感觉不那么有悬念,或者谜底当在最后揭晓,然而我在开头就猜到了。节奏还可以,但总感觉不如美片那么利落,却又说不出什么地方拖沓。
《汉城大劫案》观后感(二):一不小心就会错过~
看第一遍的时候太迷糊了,漏掉不少细节……这本就不是一部靠漂亮角色吸引人的片子,据说有抄袭昆汀·塔伦蒂诺的《落水狗》之嫌,有空可以作个比较。
如果有哪位不幸没有看懂的话,上网搜索某强人的观后感吧,有非常详细的分析。
《汉城大劫案》观后感(三):峰回路转
被耍的金先生,那个气急败坏啊。接下来他调查的结果,更是让他大吃一惊:常赫的哥哥常虎已经在四年前就因为被骗而自杀身亡。而设骗局的人,正是金先生。在警察眼皮底下明目张胆的以哥哥常虎名义的正是整容后的常赫!此时金先生才明白:这一切都是常赫导演的帮哥哥报仇的复仇计划,目标正是金先生
《汉城大劫案》观后感(四):电影微评:汉城大劫案
7.5分。《盗贼同盟》的韩国本土草根版。相比《同盟》,我倒更喜欢这个版本,情节设计得更为精巧,环环相扣,最终的结果也比较有说服力。但是不太理解为什么故事中段导演就把男猪易容的悬念给解开,这个“哏”完全可以留到剧终嘛~
另外片中现实同回忆的转换是我至今看过的影片里最有意思的,~~
《汉城大劫案》观后感(五):叙事引人入胜值得推荐
很有以前看港片时的流畅与痛快。这种故事中没有大是大非,有简单的为亲情复仇,有简单的骗术连环套,有简单的冷幽默,故事情节完后细想确有些编得过于完美了,但观影过程中并不在意,特别是最近看的十三叉和龙门飞甲的编剧与故事讲述平庸至极,看它就更如遇上一位老朋友了。
其实香港电影只要找回往日电影的无拘无束,就如如今的韩国电影一样,自然可以找回黄金岁月。
《汉城大劫案》观后感(六):好看,强推!
看影片前半部分一直以为是在讲述警匪与一个五人诈骗团伙之间猫捉老鼠的故事,感叹于编剧创造了一个几乎完美的诈骗计划。然而当影片告知其实常浩在四年前就已经因被骗而自杀时,一下恍然大悟,原来一切都是弟弟为了替哥哥报仇而设计的一环套一环的圈套。影片最后仁静还是没有向警察交代一切,而是和常赫继续了诈骗之旅,正如她最后所说:“诈骗靠的不是技术,而是心理战”,贪婪的人是看不到世道的险恶的,所以他们注定被骗。
《汉城大劫案》观后感(七):新鲜的犯罪喜剧片
前半部分是喜剧,新奇有趣、节奏轻快,蒙太奇玩得潇洒。角色粗鲁中透着有趣,十分讨喜,背后凝聚着导演精妙的叙事和剪辑技巧。后半部分是正剧,点燃了前半部分藏起来的情节爆点,兑现了故事的所有潜力,但是相对俗套而笨拙。
虽然是是多年前的老片,还是值得看的:有血有肉,有智有谋的诈骗犯团伙,局中局,骗中骗的故事,当中穿插似乎是爱情的恋爱,似乎是正义的警察。崔东勋导演处女作,编得很精彩,值得目前只注重视觉和大牌明星的电影业反思。
《汉城大劫案》观后感(八):黑色犯罪电影
韩国银行被一个五人骗子团伙劫走五十亿元,这伙劫匪分散开来四处逃命。常赫是这伙劫匪的头目,在逃跑时遇上车祸当场身亡,另一个头目“大嘴”则在重伤之下被送进了医院,受到警察的严密看守。这伙劫匪的另3名成员,则逃得无影无踪,没有任何消息。金探长负责此案,他迅速展开对其余三人的调查与追索,案情也随之渐渐浮出水面。
该片是一部黑色犯罪电影,影片风格类似昆汀·塔伦蒂诺的《落水狗》和好莱坞悬疑电影《非常嫌疑犯》。从多个当事人角度回述抢劫策划及失败的过程,探究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叛徒。情节极为抓人,又是韩国电影将好莱坞血脉与本土故事成功结合的示范。片中几个劫匪性格鲜明,为影片增色不少。
《汉城大劫案》观后感(九):韩国警匪片的顶点吧,算是。
我怀疑韩国电影演员中有一分类,叫警察专业户啊?
如果我还在银行工作时,看到这部电影的话,我肯定推荐同事们看这部电影,有好多银行应该提高警惕的事项啊……
不过我还看到韩国银行网点每天早上那2B的CS,让我痛恨,每天早上被上班的路人透过玻璃窗瞅见的时候,真心觉得丢人啊……
这部电影情节一环扣一环,架构的不错,几个骗子的演技也非常棒。
但有一个败笔就是,朴信阳的办常虎的妆设计的比较失败,他第一次出来,我就觉得他肯定有问题,应该是A假扮B之类,结果还真是。但我以为他俩是双胞胎来着,没想到只是兄弟。
看完我还不明白一点,那个白发老头是谁?
后来看大家的影评才知道,那应该是整形医师,数学老师的爸爸。这就不难解释最后ending的时候,朴信阳跟廉正雅新开始的一个骗局为啥跟整形医院有关系了,原来如此。
韩国的警察是一如既往地无能啊,每个导演都迫不及待地在片中大骂特骂。
《汉城大劫案》观后感(十):演员5分,导演4分,编剧3分
看了这部普遍好评的影片,给了如上的打分。
首先情节漏洞太多,经不起推敲。常赫刚出狱怎么就能有一间书店呢?即便是有,警察一查不就知道什么时候开的。劫案过程也是,说最严重一个——“隧道换人”,这个预谋成立建立在4个假设上:1、劫案败露时男主角要保证能冲出银行大门;2、男主角保证摆脱警察拦截到达隧道;3、进入隧道要保证撞坏洞口的设施,挡住追来的警察;3、换成尸体后汽车冲出隧道要飞入河中,而且警察找不到死尸。如果说巧合有可能,但如果是预谋,成功的概率恐怕低于1‰。编剧漏洞太大。
其次导演的风格不统一,前半部像黑色喜剧,后半部变成纯粹的“警察与小偷”,个人更喜欢前半段的风格。
演员表现一流,几个罪犯配角的表演都不错,很搞笑,男主角更是一流,一人分饰两角,两种不同的性格表达很到位,女主角也不错,性感,尤其窗前曼舞一段,让人狂喷鼻血。
因此,综合得分4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