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红军与白军》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红军与白军》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3-23 03:33: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红军与白军》经典观后感10篇

  《红军与白军》是一部由米克洛斯·杨索执导,József Madaras / Tibor Molnár / András Kozák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军与白军》观后感(一):杀来杀去的历史

  红军杀白军。

  白军杀红军。

  白军也杀骚扰百姓的白军。

  红军也杀逃跑的红军但是被制止了。

  看片子的时候感觉到一阵阵的憋气。

  看完才明白是那些超长的长镜头搞的。

  《红军与白军》观后感(二):生的糟糕死的胡闹

  杀杀杀,杀的简单,死的从容,争执没有,试图没有,仿佛都机械人一般,生来死去,全然不当回事,历史被以如此冷静简洁的方式抽离出来更显震撼,忽略一切不必要的过程,只是结果的呈现。

  莫名其妙的舞蹈,仿古式的自杀式进攻,用竹竿解决掉对手,被逼脱掉衣服的美女,等等,未必明白的,未必新鲜的,都一样的震撼。

  《红军与白军》观后感(三):导演是芭蕾舞演员

  昨天下午的课上,我请丁老师对匈牙利的导演扬拙的影片《红军与白军》,从芭蕾舞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因为这个导演原来是一名芭蕾舞演员,他的影片在60年代受到全世界的赞扬,说他的调度,他的摄影机运动具有芭蕾舞的风格,在中国的影评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芭蕾舞的调度,芭蕾舞的镜头运动等概念,因为这些综合论的影评家除了认汉字以外,其他什么都不懂,装懂,不仅仅是马脚,连马肚子,马屁股都露出来了,什么素描般的美术风格油画式的的镜头,如果镜头都是油画式的那么这部影片的美术风格,那么这部影片的风格又怎么会是素描般的呢,这可真是瞎掰。

  《红军与白军》观后感(四):只有杀戮,哪有革命?

  这是一部让我中毒的电影,看了一遍又一遍,摄影的走位,布局,驯马,制服都是无比的视觉享受,森林里的华尔兹是这部电影中最出彩的部分,完全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般为贵族出身的白军军官,为了沙皇和自己的名分战斗,带领护士进森林换华服的下级军官装腔作势的优雅腔调和高级军官的迷离眼神,是贵族们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自己绅士身份的肯定!不但解释了为何白军军官要枪毙侮辱妇女的哥萨克军官的理由,也解释了为何会释放匈牙利俘虏却连俄国籍红军伤兵也要枪毙的原因,在白军军官眼里,这场战争就是贵族和俄国布尔什维克的阶级斗争和阶级战争。

  为红军的勇敢并不能掩盖他们的疯时无情,冷静时能释放外国战俘,疯狂时自己人也杀.......

  还在社会主义阵营时期,欧洲就能如此深刻的反省战争,实在了不起,佩服,佩服,1967年,1967年,我都还没出身呐?!佩服,这才是欧洲的先进之处!

  《红军与白军》观后感(五):革了“革了'革命'的命”的命

  从被贝拉·塔尔到杨索,加上伊斯特凡·萨博,匈牙利电影的大师们。很奇怪杨索和萨博被算作一代导演、匈牙利新浪潮代表,两人整整相差17岁。

  新浪潮席卷世界那会我们正大革文化的命……到了80后的第五代导演革了“革命”的命。一般总是把第五代导演的作品算作中国的新浪潮,可今天我们的电影似乎和第五代的“新浪潮”之间存在一种割裂。像是我们又革了“革了革命的命”的命,我们要学习荷里活,我们要市场,我们要跟世界接轨~~我们的电影于是就在不断的造反、革命中否定从前。

  我一直觉得电影里必须有形而上的东西。一些看起来荒诞不羁或者怪异离奇的电影也有潜在的社会性心理在起作用。就如同《非常突然》中港人的潜意识展现,怎么会就这样了呢?所有人都死了,一切戛然而止!

  在回到《红军白军》,片子看到一半以上,还不知道谁是主角。也许主角根本就是“两军”的概念。到一个小时,似乎发现了主角,但在后面他们纷纷死掉了。谁是红军谁是白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最后都是要死掉的。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死掉。

  简化叙事,省略人物刻画,营造场面……所有演员服务于场面~于是人都变成场面中的一个个道具。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大概也就是这样吧。

  :我们总是以“革命”为己任~创造崭新的不同,也许只是反复的小人吧。

  《红军与白军》观后感(六):从舞蹈角度读解《红军与白军》--转 丁老师

  《红军与白军》观后感(七):◎简  介

  匈牙利导演米克洛什·杨索(Miklós Jancsó,也译为“荣乔”)1967年作品,黑白片,蒂伯·莫尔纳、安德拉斯·库扎克主演,匈牙利、苏联合拍,片长92分钟。1918年的苏联,刚刚上台的苏维埃政权尚不稳定,红军和沙俄势力纠集的白军依然在进行着殊死搏斗。在伏尔加河畔的某处,红、白两军反复争夺中交替占领,支援红军的国际主义战士(其中多为匈牙利人)的据点被白军攻克。在捕杀的过程中,一些红军逃往附近的一家中立战地医院,而两方先后占领医院后都进行了报复式的屠杀……在《红军与白军》中,人们看到的是一场残忍冷酷的战争,一个由权力与暴力交织的世界。

  60年代中期,匈牙利出现了米克洛什·杨索、伊斯特凡·萨博等一批青年导演,他们的影片不再是简单的娱乐产品或政府的宣传工具,这些作品大多关心匈牙利的民族历史与自我认知的问题,而此次显著的自我更新活动被称为“匈牙利电影新浪潮”。

  从60年代初从事长片创作开始,杨索先后拍摄了《我曾如此来过》(My Way Home, 1964)、《无望的人们》(The Roundup, 1966)、《红军与白军》(The Red and the White, 1967)、《静默与呼喊》(Silence and Cry, 1968)、《上帝的羔羊》(Agnus Dei, 1970)、《红色赞美诗》(Red Psalm, 1971)和《厄勒克特拉》(Elektra, 1974)等一批较具影响的作品。除了鲜明的政治、历史主题之外,杨索影片的电影语言也极具个人风格:构图具有鲜明的表现主义色彩,其最常见的画面都是由广阔的平面与强烈的黑白对比组成,《红军与白军》中杨索就利用空旷的草原就景深错落的线条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悲观与绝望;大量超长镜头的运用,杨索的影片中经常出现一些长达数分钟的长镜头,与侯孝贤、蔡明亮等人固定机位的“场景长镜”不同的是,杨索喜欢舞蹈般地进行高难度的移动摄影,完成极具观赏效果的“画面内蒙太奇”以取代常规的剪切。在60年代末期的作品中,杨索已完全陷入自己创造的表现形式当中,将连续镜头的技巧推向了极端,《焚风》一片只有9个镜头,而《静默与呼喊》也只由11个镜头组成。

  影片采用了黑白胶片,摄影师在光影处理上有很突出的贡献。然而影片还有一个特点是在于“宽银幕”。扬索把宽银幕的宽字用到了极处,和无脑美国大片不同的是,他不仅仅只限于“宽”,还刻意把银幕的纵深感做了极为有力的加强,并且一镜到底,这就让他的影片看起来格外的视野开阔、气势磅礴。

  这部电影的摄影机运动和画外空间的运用经常能创造一种观赏上的新颖和快感,别忘了,那还只是1968年,现在那些爱玩花样的新锐导演们当年还刚会说话呢。也有评论会认为影片的形式快感强于内容快感,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许是正确的。不过导演除了致力于表现形式上的创造外,本片的剧本也是不同于一般的战争片的。导演并没有在剧里设置明显的主人公和故事线,他表现的更多是一种战争状态下的群像。一位朋友曾经很疑惑的说,这片子我找了几次主人公都没找对,后来好不容易看出了一条爱情线,但导演几分钟后就让爱情死亡了。搞得我不知道导演想乾什么。

  导演为了让自己喜欢的长镜头达到一种展现突转的奇异效果,有时候甚至还会脱离真实的逻辑。形式,成为扬索最先考虑的要素,真实性已经放到了后面。至少一帮子俄罗斯兵唱着“马赛曲”向敌人的大部队冲过去,敌人连一枪都不放--谁都会认为有些不合理。

  影片的最后,在一场宏大的对决之后--宏大更多指的是摄影机的取景,而非场面的规模--红军战士带着骑兵大部队赶到,只看到横陈的尸体。迟到的战士向他阵亡的弟兄们抽刀致敬。而导演把这一画面放到最后,又是在表达什么,在向谁致敬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