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下去,不要停!
那天,有人问我:“我真的没办法重头再来了。”“为什么没有办法?”“我觉得再努力,生活还是这个样子……”问话的人,是我一个QQ好友。相识多年,联系不多。但偶然在线上相遇,也会聊聊近况。2016年,他攒了一笔钱,投资一个新项目。结果,几个月下来,近百万有去无回,等于竹篮打水。最残酷的是,其中大部分钱,都是借的或贷的。负利润,高额债务,深度自我怀疑,使得他忽然颓了。人变得易暴易怒易多疑,寻常小事,都能令他发作。于是,当事业陷入困境,生活也陷入僵局。父母与他大吵,朋友来往渐少,女友收拾好东西,离开了他的公寓。再无任何消息,直到两个月后,他无意中在一个高级餐厅里,见到她与另一个中年男人,亲密无比地吃饭……“阶层固化,穷人会永远穷下去,付出再多都无济于事……现在真想放弃一切……”我向来害怕别人向我诉苦,因为,总觉得无言以对。在现实的苦难面前,许多安慰与鼓励,都显得轻飘、无力和虚伪。可是,生活不就是这样的吗?谁能免于苦难?谁能得到挫折的免死金牌?谁能拥有百毒不侵之体、金刚不坏之身、刀枪不入之运?没有。你没有。我没有。他们也没有。几乎每一个人,都带着一身伤痛,半生耻辱,沉默而坚定地,走着自己的道路上。最开始的时候,我们会撒娇,会撕心裂肺,会向世界呼告,以求安慰,和额外的关怀。但慢慢地,我们懂得了,如果你想成为真正的大人,这是必经的修行之路。成长,就是将哭声静音的过程。成长,也是将意志,练得更坚硬的过程。在非洲,一个真正的好厨子,人们不会说他“巧夺天工”、“技艺精湛”、“镂月裁云”,而是说,“那是一个打翻了很多罐头的人”。只有打翻过足够多的罐头,试过足够多的错,你才会对每道工艺,都了如指掌。烹饪技艺,自然渐入佳境。中国的许多名厨,身上切菜的刀伤,和炒菜的烧痕,都远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当前成名的演员,受过的屈辱与折磨,也远非我们想象。巅峰之下,都是艰辛的石级。即使没有闪耀之刻,走在路上的每个人,也是一个接一个的伤疤聚合体。但有些人,却能像海明威一样,将痛苦看成磨砺,将伤疤看成自己最硬的地方。曾经和一个象棋爱好者聊天。他技艺高超,但一直无缘荣誉。在又一次象棋大赛结束,他全力以赴,依然只得了一个鼓励性质的奖。我问他:“遗憾吗?”他笑:“真的不遗憾。因为,失败对于我,只是学习的过程。”“为什么说是学习呢?”“因为,成败,是向外的。成长,是向内的。如果你以后者当作衡量自己的坐标,就不会患得患失。每一场比赛,你就会偏重于考虑:这一次,我又收获了多少。”恍然大悟。只论成败,会汲汲于比较。偏重成长,才受益于身心。命运就是一场纸上谈兵的事儿,就像下象棋,调兵遣将,攻城略地,车走直线象走田,马走日字炮翻山,杀一盘,输了不要紧,摆上棋子,重新谋划,咱们再来一盘。余生这么长,所有遗憾和疏漏,只要有心,有的是机会去弥补。咱们怕什么呢?丹麦女作伊萨克 · 迪内森,曾经写过一个中篇小说,叫《梦想者》。一个名噪一时的歌剧演员,叫莱昂妮。她有一副惊艳的歌喉。她在欧洲各国演唱,是一个颠倒四方的人物。但是后来,在一次剧场大火中,她失去了嗓音。一个歌剧演员嗓音失去了,那等于人生彻底毁了。此后数年,她从人们的视线里失踪了。然后,有人在某地看到了一个将军的遗孀。一问,原来就是这个人。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发现罗马出现了一个令人惊艳的交际花。一问,还是这个人。再后来,人们发现有个年轻貌美的革命家在街上发表演说,一呼百应。这人还是她。这个人在失去嗓音之后,就开始以不同的身份去活着。她成了自己的上帝,自己的造物主。人生不是一条直线,没有人会一直赢。当你一败涂地,当一切清零,其实不是结束,而是一种开始。我也经历过低谷,也曾困宥于败局,但当时只有一个心念:停下来,就永无翻身之日。走下去,才有柳暗花明之时。于是,抹干眼泪,放弃怨怼,继续在自己的路途上,咬着牙关行走。如今,命运以豁然开朗的结局告诉我:做,才有可能将痛苦翻篇儿,心理活动永远不会。我想,就在此时此刻,应该有许多人,和文初的朋友一样,正置身于某种失败,或者某种负面情绪。你会觉得,日子煎熬,难以为继,满目无光,甚至想到以更绝决的方式,才能拯救自己于危途。但,请听我一句话:再扛一晚,就一晚,也许,明天就会大不一样。而这一晚,你可以颓唐如烂泥,苦闷如药壶,自责如插满箭矢的草垛,悲哀如深海,都无关紧要。但你得寻得某个间隙,对自己轻声说:亲爱的,你并不是软蛋,你只需再硬一点,就能重新站起来了!而你站起来的时候,黎明就会开始走来。也许你还想看:骂得越狠,嫉妒越深有一种愤怒,叫道德绑架这是我的私人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