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数学邦》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数学邦》经典读后感10篇

2019-08-29 23:1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数学邦》经典读后感10篇

  《数学邦》是一本由【韩】申惠恩等/著 / 【韩】吴承玟等/绘著作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8.00,页数:43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数学邦》读后感(一):张柏芝每天陪娃补习数学4小时!星妈们都不敢怠慢,你还敢忽视

  在浙江一档综艺节目星星密室》中,张柏芝三句不离儿子,做起数学题来更是惊艳全场。在“流沙密室”中回答数学题时,题目刚出来,张柏芝竟在一秒之内就准确说出答案。面对队友惊叹崇拜眼光,张柏芝开心地说:“这个好简单,因为我儿子刚好在学这个!”她还兴奋表示她最喜欢数学,“因为我儿子最近在上课,我每天帮他补习数学4个小时!”

  在被主持人问到是否经常陪孩子作业时,她说,“因为他的学校非常希望能够和儿子有亲子时间功课也是这样。因为我觉得男生数学一定要很好,所以我每天陪他们做功课,在陪他们做的时候也慢慢学到很多东西。”

  可见数学是多么重要,大明星们都不敢怠慢!

  普通家长当然也是重视娃的数学学习的,不然,网上怎么会有那么多吐槽给娃辅导数学作业的段子呢?

  有人说:“为了娃的数学成绩,我变老的速度剧增10086倍。” 陪娃写作业这道“世纪难题”,甚至上升为家庭主要矛盾

  为什么给娃辅导数学作业变得如此困难?主要还是因为孩子没有真正理解数学的含义。大多数孩子学习数学,父母都是重复教孩子复述数字或者背九九乘法表,其实孩子根本有理解数字和算术的含义。

  数学启蒙重点,不在于孩子能数到几位数,也在于不是加减法运算的速度有多快,而在于孩子是否了解数字背后的概念

  孩子的数学启蒙期有五个阶段,分别是0-1岁、1-3岁、3-6岁、6-9岁、9-12岁,所以,越早对孩子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孩子的数学潜能容易开发出来。那么,怎样对孩子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呢?《数学邦》就是一套专为0-5岁宝宝打造的数学思维训练启蒙绘本

  《数学邦》读后感(二):首先,你得知道什么是数学

  最开始看到《数学邦》的简介时,还真的想象不出来这本书将如何做到开启孩子的数学天赋。直到收到书,一口气读了三本,心满意足放下书之后,我承认了简介所说的“精心打造”的“数学概念”启蒙绘本。

  当然,我也首先得承认在收到这本书之前,自己有过一些狭隘想法

  有很多打着数学启蒙名号的绘本,其实,只能做到“数”的启蒙,让孩子们明白数,知道几是几,但那不是数学的精髓,也不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数字,只是一个手段,帮助我们去探索抽象的数学世界。而学习数学的目的,其实是帮助我们建立良好逻辑思维

  我们所做的智商测试,其实就是在测试你是否有逻辑,有时候是运算,有时候是找规律

  所以,数学启蒙,在启蒙什么呢?当然是帮助孩子建立逻辑,不管孩子的思维有多跳脱,多活跃,逻辑才能够帮助孩子们实现他们的想象。

  第一个想到飞行,想到要上天的人是充满想象力的,但是,不是只有想象力就可以实现愿望,实现愿望仍然是要在现实世界里寻找物质支撑。而逻辑,帮助我们找到实现愿望的途径

  如何帮助幼儿建立逻辑呢?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6岁以前的孩子,获得经验方式都是直接体验。3岁以前要用口咬,用舌头舔,有手摸,3岁以后,更看中参与。不管父母,老师如何去讲述经验,不到真的感受疼痛难过,他们不会觉得有些事情真的不可以触碰,他们愿意自己去经历错误发现规律,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通常和常规经验没差多少)。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如果说要让孩子直接体验,除了数指头,数小木棒以外,要启发孩子的数学思维,还真的是需要对数学有认识人才能够想到办法。因为更多的人,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啊!在大多数人的脑子里,数学就是运算,只有简单的和复杂的分别。

  然而,学习数学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算出答案,更重要的是找到解题的思路,这个思维过程除了用来分析数学题,更多的会成为思维模式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才是每个人都需要学数学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时刻都面临找赎问题

  所以,分类比较、找规律、演算,是数学需要经历的步骤。如果我们在孩子的脑子里建立好映射,他们会越来越快的反应,去找到规律,演算出结果

  那我们要启蒙的是什么?

  自然,就成了“分类、比较、图形空间、数感、演算”等。

  数学邦全套共计12分册,还附带七巧板。每分册都由不同的插画师绘制,风格虽然不同,但是都画得很轻松活泼可爱,非常容易赢得小朋友的喜欢。并且创作绘本的插画使用了不同的材质,更符合小朋友趣味,让小朋友们直观的感受到艺术形式可以是多样的,画面不一定非要用笔画出来,还可以用布料拼贴。

  在内容上,是简单易懂的。每分册的故事都很可爱,非常符合小朋友喜欢的特点,故事有反复但是仍然向前推进,有些读起来更像儿歌一样朗朗上口,会是小朋友白看不厌的类型。在绘本的右下角,总是会有一些阅读指导,能够帮助家长与孩子一边看书一边互动,让小朋友跟着书籍转动脑筋,可以说,是很好的功能书籍。

  每一个分册,都在解决一个问题,让小朋友在读故事,看画面的过程中,更像是在做游戏,一边游戏一边数数、或一边比较大小、或练习分类,或产生空间联想,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就在进行着逻辑思维的训练。

  如果将每本书单独来看,很多人会觉得稀松平常,并不是那么绚丽。但是,真理总是蕴藏在平淡小事情里,这也正是这本书的厉害之处,用简单的,孩子们很容易理解的方式来开发和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

  孩子还小的家庭,值得拥有

  《数学邦》读后感(三):一套12册寓教于乐的启蒙绘本图书,让孩子从此爱上数学!

  曾看过一个小女孩背乘法口诀爆笑视频,视频中小姑娘认真的背诵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三五,三五太难啦!“她努力的背诵着,却总是在三五一十五这里卡壳,最终沮丧的大哭起来。

  大人们看视频时笑的前仰后合,可视频中小姑娘眼泪也是真的,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最不喜欢上的课就是数学课,因为不像语文那样灵活,数学有太多看似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但现在回头看,会发现数学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当你理解了其中的规律,公式定律也就很容易记住了。

  对于小朋友来说,世界是新的,知识是难的,所以在学习上太需要讲求方式方法。学好数学有多重要?往长远看,当今社会热门金融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等都需要运用到数学,而若是数学基础没有打好,必将失去很多机会,所以很多家长都非常注重孩子的数学学习。

  相比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学,我们更倾向于寓教于乐,希望孩子们能在玩中领会数学的要义,《数学邦》这套书中就从数感、比较、分类、演算、空间、图形、规律7个方向、共计12册绘本图书来唤醒孩子沉睡的数学天赋。

  《数学邦》中说,0-5岁的孩子正处在数学思维萌发阶段,也是开发大脑最好的时机,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变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相应的变强,一举多得相信没有哪个父母愿意错过孩子大脑成长黄金时期

  开发大脑,进行数学启蒙,对于孩子们来说,兴趣很重要,而后才是持续的训练,当孩子们产生了兴趣,数学就变的有意思起来,比如《数学邦》12册书中,每一册都是绘本讲故事的方法让孩子们动脑思考,一边读故事,一边总结数学规律,在玩乐中学习数学。

  让我们看看这套书是如何引起小朋友兴趣的吧!

  演算

  《鞋子汽车》讲述的是一个小鼹鼠开汽车的故事。它用鞋子做了一个汽车,接着吸引了很多小动物来找他一起玩。先是上来五只小兔子,途中有三只小兔子下了车,这时候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来数一数,现在剩下几只小兔子了呢?一会又上来五只小狐狸,三只河马,那现在哪一种动物最多?在这样的一问一答中,孩子自然就学会了加减简单运算。

  空间

  空间主题包含了两册图书,拿《月亮先生生病了》举例子,故事中的豆豆发现月亮先生生病了,于是它找了其他动物一同前去为月亮治疗,大家排好队前去,这时候就出现了空间顺序,谁在前?谁在后?谁在左?谁在右?读完绘本,家长还可以拿出家里的玩具水果等等,来跟孩子复习空间顺序,取材于生活,更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随时随地可以展开学习。

  数感

  数感主题有两册书,其中《大懒虫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懒虫坐在柿子树下等柿子成熟掉进嘴里的故事。越来越多的懒虫排队来等柿子成熟,但树上的柿子却并不是10个,孩子可以先数柿子有几个,再看懒虫有几个,最后一一对应,就会发现有谁吃不到柿子了!小学数学应用题里的给小朋友分饼干、分糖果,用到的也是数感,这时候学会了,以后再也不怕数感题啦!

  图形

  图形主题也有两册书,我最喜欢的是《针线奶奶》这一册,针线奶奶要去帮即将参加宴会的小浣熊做衣服一路上她帮助各种动物缝补小物件,最终也换来了很多装饰品,给小浣熊做了一件帅气的披风!针线奶奶一路上的见闻中,就有各种图形的出现,方形圆形三角形......当你读完了这个故事,还可以让孩子坐在客厅里,家长说出三角形,孩子指出家里哪些东西是三角形,孩子也可以逐一指出家里的家具钟表等等都是什么形状,在生活中逐渐完善图形的认知能力。

  比较

  比较主题有两册书,其中《寻风的小熊》很有趣,小熊的帽子围巾被风吹走了,在找寻的路上其他动物也求他帮忙找回自己的东西,于是在风的仓库里,小熊开始为动物们找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在这个故事里,孩子们会接触到大小、长短轻重名次,在生活中家长也可以拿出水果、或者围巾、玩具等等,让孩子体会比较的意义。

  这套书中还包含分类、规律等主题,这里就不一一展开来说了,书中涵盖内容非常丰富作为一个成年人,也用了不短的时间才认真读完,合上书的瞬间恨不得自己能回到小时候,若是有这样一套有趣的数学启蒙书,大概数学也就不会成为我最害怕的学科了。

  这套书的绘本风格很可爱,从视觉上会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故事内容简单有趣,家长和小朋友一起阅读绘本,本就是很可贵的亲子时光,在阅读中启蒙数学、学习数学,也是一件开心又值得的事情,推荐给每一位小读者,希望这套书能成为小读者们学好数学的一个引子,从此爱上数学,爱上找规律、找逻辑的感觉

  《数学邦》读后感(四):关于数学启蒙的童书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重大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据新华社7月20日消息,为加强我国数学科学研究,近日,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制定了《关于加强数学科学研究工作方案》,并于近日正式印发。

  方案指出,数学实力往往影响国家实力,几乎所有的重大发现都与数学的发展与进步相关,数学已成为航空航天国防安全生物医药信息能源海洋人工智能先进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数学是非常小众的学科,数学常被人们忽视,人们往往认为我们用不到微积分函数高深的数学知识,只要懂得基本计算就可以了。

  然而,数学是其他众多学科的基础。

  33岁就获得菲尔兹奖的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认为,发展像数学这样的基础科学,目的并非直接为经济和技术服务

  华为总裁任正非也曾公开表示:“其实华为真正的突破是数学,手机系统设备是以数学为中心的。”

  游泳班、街舞班、钢琴班、轮滑班……暑假开始了,各种假期班接踵而至,让孩子应接不暇。这其中当然也少不了各种学科的补习班

  然而,补习功课不一定非要到补习班。有合适教材的话,家长也可以在家给孩子好的教育,比如数学。

  一、0-5岁:《数学邦》

  这是一套针对0-5岁宝宝的数学思维启蒙绘本,全套共12册,由韩国知名出版机构熊津出版社+韩国数学史学会知名教授金永运+韩国知名幼教专家申惠恩联袂打造,已经畅销百万册,是熊津出版社的五星畅销图书之一,也是千万妈妈给孩子数学启蒙的必选书目

  这套书的核心概念是:数学思维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我们只需要通过恰当的方式把这种能力挖掘出来。

  全套书从分类、比较、规律、图形、空间、数感、演算七个角度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内容丰富。

  这套书以绘本故事融入数学概念,以孩子喜爱童话绘本,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讲得深入浅出情趣盎然,使小读者在一目了然的插画中接触数学、发现数学的魅力,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还设置了贴近生活的“大脑任务”和“思维训练”等实践游戏,理论实际结合

  比如《魔法好难》,通过小豆子学习魔法的过程,让孩子学会分辨左、右。

  比如《怎样才能飞上天》,通过帽子上的水果让孩子认识排列的规律。

  此外,这套书还赠送七巧板拼图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另外,这个年龄段,还有一套比较受欢迎的韩国数学启蒙书:《你好!数学》。

  与《数学邦》类似,《你好!数学》也采用了图画故事的形式,把以讲故事的方式教孩子数学概念,把数学基础概念分为五个领域(图形和空间、分类和顺序、数和数数儿、量和比较、规律性)和三个能力阶段(3至5岁低、中、高阶段) 。

  二、3-6岁:《学乐数学分级》

  《学乐数学分级》是美国学乐出版社的经典启蒙书,与《神奇校车》《I SPY 视觉大发现》并称为学乐出版社的三大镇社图书。

  由国际著名数学大师、美国吉尔伯特国家领导奖得主玛瑞琳·伯恩斯和《神奇校车》主创朱迪思联袂编著,《纽约时报》百位杰出童书插画师荣誉获得者吉奥雅·法蒙吉领衔插画,曾获得国际阅读协会童书委员会“儿童选择奖”。

  这套书共4级,其中1—2级共17册,涵盖了数感、几何图形、时间、分类、测量、概率、逻辑思维等八大数学概念,给2-6岁孩子全面的数学启蒙,完美衔接幼升小。

  这套书的核心概念是将数学概念故事化、游戏化,让学习数学变成一种享受!

  这套书开创性地以图画故事+亲子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听故事、做游戏中轻松学习数学概念。

  书中游戏易于操作,家长带领孩子做游戏的过程不仅能增强亲子互动,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最重要的是,孩子动手,不仅获得了游戏的乐趣,也理解数学概念的精髓,同时也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3—6岁这个年龄段,是孩子数学启蒙的黄金时期,还有另一套比较适合这个年龄孩子使用的数学启蒙书书《汉声数学图画书》。

  真正的数学教育是传授孩子概念性的数学,让这些数学概念在孩子脑里培植、发育、成长,发展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即是让孩子以自我建构理念的方法,来达到认知的目的、培养出思考的能力。

  这套书也采用了图画故事的方式,将冰冷的数学概念融入了故事中,让孩子在读故事的过程学习数学。

  另外,还有一套同样源自美国的《数学帮帮忙》,也适合3—6岁孩子使用。

  三、6岁+:《奇妙的数学世界》

  毕达哥拉斯说:万物皆数。宇宙万物都是数学的体现。

  看过《奇妙的数学世界》,你就会认同毕达哥拉斯的话了。

  这套书共4册,分别是《自然中的数学》《科学中的数学》《宇宙中的数学》《艺术和体育中的数学》,还赠送一册《奇妙的数学谜题》。

  这套书的核心概念是:把数学和我们生活的世界联结起来,让数学变得简单有趣!

  四册书通过科学、自然、天文、艺术和体育等多个角度入手,揭开现实世界背后隐藏的数学规律,给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

  两千年前的古罗马人,巧妙地利用坚固的拱形,制造了屹立至今的桥梁。

  而现代桥梁中也利用了三角形的特点,建造坚固的桥梁。

  为什么卫星云图是这样的形状?

  为什么它看起来和星系图如此相似?

  这个螺旋会不会让你联想到其他事物,比如动物?

  这样的螺旋还可以在自然界的动植物身上发现。

  这个螺旋叫作黄金螺旋,是黄金矩形堆叠而成的。现在你是不是发现了一些把科学、自然、宇宙、艺术联系在一起的数学奥秘?

  《奇妙的数学世界》中还有更多奇妙的数学知识,比如为什么雪花都各不相同的六角形?为什么有人拍的照片比较好看?为什么蜜蜂的蜂房都是正六边形?……

  这套书会让孩子学会以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他将发现更多奇妙之处。

  《数学邦》读后感(五):每个孩子都是数学天才,为什么很多人最后会“泯然众人”?

  高斯3岁发现父亲账簿上的计算错误;9岁能立刻说出从1加到100的答案是5050;11岁发现了二项式定理。

  冯·诺伊曼6岁能心算8位数的除法,8岁掌握微积分,12岁就对集合论、泛函数分析等深奥的数学领域了如指掌。

  被美国媒体尊称为“数学神童”的亨利·沙弗特6岁会4位数的算法,能心算算出9位数、10位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9岁能计算圆周率;11岁出版了两本历书。

  匈牙利数学家埃饵德什——被看作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离散数学家, 3岁能解算3位数的乘法,4岁就明白了负数的概念。

  看完这些,可能很多宝爸宝妈们只能手捧“柠檬“:谁让别人是天才呢?

  人们普遍相信,天才是少数人的福利,但近来的一项研究成果却对此提出异议。

  据印度媒体报道,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公布了一个惊人的研究发现,儿童都是天生的数学家,在没有进行正规的教育或传授相关知识的情况下,他们也能自己掌握数字抽象概念和算术法则。

  人类天生具有计算才能,那么具有数学天赋的孩子和普通孩子是否有差别呢?

  美国心理学家迈克尔·奥博伊专门研究过几个在很小时候就已经表现出具有数学天赋的孩子,每当在计算数学题的时候,他们负责处理数学、图形和音乐的右脑新陈代谢活动比普通孩子活跃6倍或7倍。

  数学能力是人类智能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每个人的生物学基础不一样,对事物的认知和学习能力也不一样。后天教育干预有可能对先天的大脑生物结构进行调整修饰,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任何一个天资聪颖的人,如果在数学能力的发展关键期得不到理想的后天教育也很难成才。

  身边很多宝爸宝妈们喜欢教孩子数数、10以内加减法,孩子学会了就觉得数学启蒙到位了,剩下的就交给老师。事实上,0-5岁是孩子数学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错过后就很难弥补。那么,该如何利用5岁前的数学能力发展关键期呢?

  意大利儿童教育家提出,0-5岁是儿童一生中最重要的数学敏感期,他们对数、数字、数量关系、分类、序列、图形、空间、数运算等数学概念有了一定的认知,不同年龄段侧重点不同,家长们要分别对待。

  0-2岁的宝宝有了初级计数概念,可以数数;会区分物品的形状、颜色;也有了简单的分类概念。

  这个阶段家长在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候,可以经常停顿留给孩子数数的时间。比如读《大懒虫的故事》时,家长读完故事内容,可以让孩子自己数数大懒虫的数量和他们头顶上苍蝇的数量,这样他们对量的记忆会更深刻。

数学邦·大懒虫的故事——培养孩子数感

  读《谁的影子》,让孩子先说出图中都有什么形状,除了形状外,那些轮廓是哪种动物呢?

数学邦·谁的影子——培养孩子图形认知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分类的理解还比较浅显,可能会像《小老鼠和魔法师》里的小老鼠一样,把看起来相似的东西归为一类了,告诉他们如何给事物分类,非常有用。

数学邦·小老鼠和魔法师——培养孩子分类认知

  2-3岁宝宝的计数能力更强,数数过程中可以说出总数;懂得区分大小、长短、多少等度量衡概念;会按不同的特性对物品进行分类。

  2-3岁的宝宝相比0-2岁的宝宝来说,他们对事物分类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可以理解虽然外形不一样,但本质上是同一类东西,就像《能干的三个朋友》中的“大脑任务”一样,虽然皮球、轮胎、橡皮擦、雨靴外形不一样,但它们都是橡胶做成的,所以它们其实是一类。

数学邦·能干的三个朋友——培养孩子进阶分类认知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知道怎么比较两个同样事物的大小和多少了,他们总喜欢说“我最高”,其实他们的测量概念还建立在一端齐的情况下,多让孩子主动测量,会有助于他们对度量衡的理解。

数学邦·我要当姐姐——培养孩子比较认知

  3-4岁宝宝除了计数能力增强外,懂得排列组合;理解一些抽象概念所表达的意思,如上下、前后等。

  这个阶段孩子的排列组合能力增强主要体现在拼图形和排序上。比如像《针线奶奶》那样把两个不同形状拼合成一个,组成新的图形;像《怎样才能飞上天》那样按不同的规则排序。

数学邦·针线奶奶——培养孩子图形组合与拆分认知

  家长要擅于引导孩子思考,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就能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

数学邦·怎样才能飞上天——培养孩子数学规律的认知

  4-5岁宝宝会进行加减等运算;会看钟表认识时间;会认识货币,懂得货币的价值;能用工具测量物品的大小多少。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加减运算非常熟悉了,在总数上减去一部分,再加上一部分,孩子能很快说出运算结果。

数学邦·鞋子汽车——培养孩子数学演算规律的认知

  让孩子比较多少和大小的时候,也会运用测量工具了。

数学邦·寻风的小熊——培养孩子高阶比较的认知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多加入几个样本,让孩子从中选出最大、最小等比较概念,拓展认知。

  说到这里,相信家长已经明白,孩子的数学天分需要挖掘,就不能只是数数和计算,家长在为孩子进行数学启蒙时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分类、比较、规律、图形、空间、数感、演算全方位覆盖,才是最夯实的基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