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晓说2018》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晓说2018》的观后感10篇

2019-10-10 23:5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晓说2018》的观后感10篇

  《晓说2018》是一部由高晓松 / 徐克 / 吴宇森执导,脱口秀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晓说2018》观后感(一):感想

  01-03在播客上闲时听,忍不住感慨运气这事,尤其是国运,当你觉得自己马上就失败,事悬一线了,未必,再等等,如果有运气,转机就在拐角,英国在西班牙和拿破仑都差点失败,结果因为天时赢了,日本一个小小的国家,就算发展起来,当时真的没有中国强,但他因为缺乏腾飞粉资金,对赌国运,结果赢了,拿到了脱亚入欧的原始资金,两亿多白银,一下把中国打趴了,又恰逢一战,只是随便参与一下,就成五大国,拿到各种殖民地,在中国的权益生气)还把俄国给打了,在当时黄种人打白种人简直不可思议,真的一个小小的岛国,唉,越想越烦

  《晓说2018》观后感(二):合拍

  今天看7.20晓说知音见面会这期,感慨6年啦~~ 没想到竟然6年啦~~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一个搞音乐都搞不出什么名堂的人,来抢知识人的饭碗,抱着看好戏心态看的,然后……就中了矮大紧的毒,从此又多了个下饭节目…… 也正是那会儿,读书期间兼职代课,花几天备的课在讲台上匆匆忙忙很快就讲完了,肿么办,内容不够,晓说来补,带点小知识,一定程度减少内心负罪感,后来才知道这不符合规定,有老师举报过上课不好好讲课,总放视频,庆幸不是我,可能因为学生也爱高老师 哈哈哈~~给他们看过赌球那期,也不知道今年用上没有~~一路从优酷看到爱奇艺又回到优酷~ 巧的是……我也从单身回到单身 嗯 合拍~~

  《晓说2018》观后感(三):姜文—《邪不压正

  口述历史妖怪姜文

  高晓松:演技回事

  姜文:演技不在演员队伍里,而是在智人里。一旦要出门,就在演技之中。没有人是专业演员,只要有时间。演员关键是演自己的理解,关键是理解。

  高晓松:这一辈子,最难的是知轻重

  姜文:对导演分代,就是不尊重一代人一代独特时代带来的尘埃

  姜文拍的是,《侠隐》里撞开我的地方,从撞开的地方再创作主观现实

  高晓松:大部分人,年轻时想表达的喷出来。越老越收敛。而姜文是反着的。《阳光灿烂日子》是收敛的,而《邪不压正》是狂。

  姜文:少要持重,老要狂。《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年轻时候是装老的,假装回忆(其实距离事情发生没有多远。有点类似天堂电影院》)是收敛。

  《晓说2018》观后感(四):Happy ending

  晓松说,所有事要在最完美的时候收摊,才是Happy ending。 所以晓说结束了,没有遗憾。 七年时间,跟着高晓松的口若悬河,见历史,见世界,见众生,活得够久的话,也终能见到自己。 在信息爆炸年代,在假想自己已经走到理性尽头的年纪,庆幸茶余饭后,还能吸收着他的滔滔不绝,帮我更新构建,让物质世界更立体,让精神世界完整。 快五十岁的他,自称要给下山留时间,颇有点仙风道骨的趣味人生不见顶,自由高度是随时可以转身下山的洒脱。 因为自我的世界足够丰满完整,才可享受孤独。 槛内人如我,还纠缠在和执拗拔河中,还需要一切触不可及的东西来填补,早已错过了最完美的Happy ending。 只有羡慕他,并且寄予自己的五十岁也能通透至此,当然活得够久的话。 节目的最后,放了那首我少年时最向往的《恋恋风尘》—— 那天黄昏开始飘起了白雪忧伤开满山岗, 等青春散场。。 白衣少年已经年过半百,但衣袖仍不惹尘埃,一切都是最好的结束。 我们,也都散了吧。

  《晓说2018》观后感(五):江湖再见

  18年的6月份,出差迪拜,偶然看到同事在听晓说关于迪拜的那一期,之前也有过耳闻,但是一直没有听,恰逢评书相声都已经听得差不多了,想换一些跑步和入眠的音频,就开始了听晓说。

  从17年的晓说,金瓶梅开始,伴随我度过了迪拜的炎热,还记得在38度的夜晚跑步时的陪伴,后面又到了宁夏,到过郑州,又去了欧洲,走过德国,荷兰,也听完了12年开始这7年的内容,从开始的晓说,到后面的晓松奇谈,又回到最近的晓说,7年的内容,一年时间听完,没有了追剧的感觉,但是仍觉得非常舒服心灵身体也一直在路上。如此也到了结束的时候。

  高晓松活出了自己口中的诗和远方,走遍世界各地,读遍世界历史,也会写诗作词,当然导演没有那么成功,自己还可以侃侃而谈输出自己的想法见解,甚至成为一代人的精神导师,人生何其精彩。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像他一样,看遍世界的风景,读过很多书籍,也能过好这一生

  50岁,选择急流勇退,不愧是知识分子,懂得月满则亏的道理,从同桌的你到晓说,相信高老师还可以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共勉,江湖再见。

  《晓说2018》观后感(六):那些有趣or“香艳”的早餐时间

  看矮大紧说话好几年了,其实也不叫看。叫听。每天早上吃早饭,化妆的时候放着,间或看一眼屏幕。几年了,以前是老梁故事汇+晓松奇谈,现在是晓说了。

  喜欢听大紧说他对世界的观感,喜欢听他说历史,他有着北京人的幽默和高知的骄傲学识,听他讲一些故事和香艳,确实引人入胜^_^,他是个兴趣很广泛的人嘛,老实说我也没觉得他做到了顶尖,但是能将自己喜欢的,意愿的付诸实际,本身已使人敬佩。看着看着,从前在wb上被辣到的自拍,居然越看越觉得这是个有颜又有才的人儿啊哈哈哈哈哈。

  这些年啊,也看他有变化,聊一些影视人的推广,也依然有趣,讲一讲背后的故事,或圆滑,或逗趣。也有如同大刘一样的人出来,rio耿直,不接梗,硬话茬哈哈哈,听着大紧的一来一往,不由得暗生坏笑。

  有太多话题容易和谐了,能理解一些做法说法吧,包括阿里大文娱的一些合作,有些人不喜欢听,我倒是蛮喜欢,关注一下业界指向,也能拓宽一点思路

  南海是不是应该有俩期?是不是漏了┓(´∀`)┏,我还在等呢。

  还是最喜欢大紧走遍世界,说冷战说历史的那些期节目呢,今天突然在豆瓣翻到,有感而发

  不管怎么说,大紧陪我度过了很多个不无聊的早餐时间,谢谢

  《晓说2018》观后感(七):晓别甚欣欢

  刚刚在饭桌上看完最后一期晓说,为助消化闲言几句。

  记得2015年刚从以色列回来,被身边一个朋友安利有个叫晓松奇谈的节目,最近有两期讲以色列,说我看了会有共鸣。我看了觉得还挺有料,打这儿之后算第一次和晓说系列结缘(刚才节目里说有的观众因为看了这期之后真的去了以色列,刚好和我倒过来)。虽然比起落幕季里很多追了七年的铁粉,我算是相见恨晚,不过我也用了不长不短四年的时间,把以前几乎所有的节目 连视频带音频(晓松说;晓说1、2季;晓说2017、2018;晓松奇谈;大城晓聚;矮大紧指北;晓年鉴)包括杂书馆和晓岛这种线下据点,老汤拌新饭撸了个遍(真的大多是就着饭吃的,还好自认为吃多拉少)。当时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段缘分会以这么一个有趣的方式和我告别 ,就在我拼完走遍中国之旅最后一块拼图的几乎同时,晓说也心照不宣地封嘴了,虽然我知道无论是我的封脚还是他的封嘴,都是暂时的(矮大紧马上有新节目晓餐厅,我也会继续我的有业游民生涯)。无论上山或是下山,如履平地还是坎坷荆棘,都是在路上的人,诗和远方,行者无疆,天涯犹在,一路书香

  关于停掉的原因,今天节目里高晓松也说“任何一件事情在它成为荒诞的事情之前,就要结束它,每件事情都是在它很好的时候,拥有它”

  想想甚好,今夜我们晓别甚欣欢。

  《晓说2018》观后感(八):对话刘慈欣

  就是像高晓松说的,他只看过三体这么一本中国科幻作品,所以他所提出问题都是基于三体世界,对于人类文明态度自卑,或者说他把自己放在高级文明的立场而对人类不屑一顾。如果你去看大刘的其他作品,你都会发现,他对与人类始终是一种正面的态度,在人类与宇宙之间永恒关系中,人类始终是正面、积极的,虽然他说他不过分关注人本身,但是他将他的科幻创意放到一个个具体人身上的时候,这时候就不能不再关注人,这个时候这个人情感思想展现出的美感更加震撼。像乡村教师中对教师这一群体歌颂,朝问道中对人类为求知而牺牲的歌颂,还是带上她的眼睛中对个人感受细致描写。看过这些让人感受到个人、人类的作品,如果再去批判他说对人文关怀不够,这似乎是批判者本身的狭隘了。

  虽然高晓松问了一堆没有水平的问题(没水平只是他作为采访并没有充分认识刘慈欣),但是他还是问了我最关注的:这些创意从哪来的?这个问题引出了关于探索的问题,大刘说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这是突破自己所在的时间空间的一个角度。这也给我带来启示激励,我们不能停滞不前,我们要突破自己。每一个伟大的人都是在不停的突破自己,他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而对于刘慈欣来说,他用他的想象力,不仅突破自己的小世界,更是去突破整个人类的世界,这正是科幻的魅力

  《晓说2018》观后感(九):晓再见,说未满

  晓说2019已经落幕,未来也许我们不会再见到矮大紧一个人在屏幕上叙说我们不知道的历史和文化,再也不会在每周有所期待长发飘飘的高老师,结束7年的旅程

  与晓说的开始是一位同事介绍,刚开始略微不噱,但是先是从晓松奇谈开始入坑,一发不可收拾,开始关注其,开始看以前的晓说,突然发现原来历史这么有趣,非常佩服晓松的学识和见识,在转战晓说和奇葩说,锵锵三人行,观复嘟嘟,逻辑思维文艺类的综艺,晓说让以前普通大众眼中遥不可及艺术历史文化变得触手可及,而且他风趣性格,让历史等如此吸引人,更像以前上历史课时,历史老师在讲杂史的过程,让人无法从其中离开;晓松之前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百家讲坛类,属于电视类,而晓说让文化类网络脱口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开一家先河

  无论文化,历史,名人,电影,地理政治,电视,音乐。。。。。。非其专业但亦擅长。也许晓说后面有过多广告推崇阿里,重复以前东西的嫌疑,但这个节目无疑是伟大的,晓松也是有责任之人,七年之痒,在其五十岁之时戛然而止,急流勇退,涉及另一个行业,这是晓松的路,也是他的高明之处。正如其所表达:本来就那三样本事魔术,在大家的捧场应和声中,坚持七年未被识破即是幸运,此时退便彻底;也许晓说说不对,大家识破后,还是喜欢这档节目不是因为你的百分之百正确,而是喜欢你的表达,你的观点,不是白条历史,而是有血有肉的感觉。这便是晓说的能力影响力

  愿晓说后期还可以表达。

  《晓说2018》观后感(十):有一点想一块儿去了

  (个人随笔,非正经评论

  又是一次离别,每一次离别都是一个个时间节点,10年20年甚至50年之后,打开这些评论,会觉得时间过得好快呀,为什么此时此刻脑子里,突然出现的是那句人间不值得?

  晓松老师的节目,应该影响了很多人吧,其中就包括我,跟很多人一样,我是从第一季第1期开始看的,这中间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我应该,对他说一声谢谢

  我很多年都没有看书了,总觉得自己有阅读障碍,也以此为借口不看书,这次的晓说节目里,讲了《三体》,于是第一次买了kindle ,看完了三本厚厚的三体小说,原来,我是能看下去的,虽然看的不多,往后也零零碎碎看了一些其他的书,发现看书还是很有乐趣的,这里要再说一声谢谢!

  以后看不到晓说了,不过现在的节目说的东西跟以前比起来,份量没有那么重了,我理解,也知道为什么!所以晓松老师说,在这个节目还没有烂掉之前结束吧!,虽然有些不舍,还有一点点伤感没关系,别这么自私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嘛,希望以后的晓松老师能拍出好的电影,不再为此焦虑,做噩梦

  节目有一个遗憾,就是时间简史没讲,几年前他就说过要讲,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讲,你总说,!幸亏没有讲,因为黑洞照片也发布了,霍金也表示他的书有错误的地方,,尽管如此,我还是很想听,即使讲错了也没有关系啊,我只是想听你讲,那就已经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了,这算是一个遗憾吧,不过留一点遗憾也行,我安慰自己道,大家是成年人了,在这个世界上这么久了,不会不明白,留一点遗憾也是一种完美!

  好了,不想那么多了,最后说那个想到一块去的地方.忘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