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豆瓣9.2,这本书读起来太满足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豆瓣9.2,这本书读起来太满足了!

2019-12-05 23:30:23 作者:魏小河 来源:魏小河流域 阅读:载入中…

豆瓣9.2,这本书读起来太满足了!

  01不同的书,读法不同,获得乐趣也大不一样。有些书读起来如同吃了兴奋剂,迫不及待要看到最后一页,否则浑身都不舒坦;有些书则像是冬日下午的暖阳,看着看着,整个人都疏懒下来,心里也安静开阔了些。还有一种书,它并不撩拨得你兴奋不已,也不会让你完全放松,而是循循善诱,携你穿过幽谷跨越山河,天渐渐黑了,你因为跋涉而感到一股充沛元气,一抬头,则看见漫天星河,浩瀚静谧。此时,你会被一种深刻满足感包裹。这种书,必然不是情节导向的,它需要读者投入,却没有那么易燃。它需要作者恰到好处行文节奏,并拥有扎实细节理论过程。它需要深入,却不能枯燥。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一本这样的书——朱刚的《苏轼十讲》。最近半个月,我每天都会读上一阵。书蛮厚的,有31万字,不过就像我前面所说,它读起来却并不会感到困难,反而常有一种扎实的快感。这本书脱胎于朱刚教授在复旦开设的“苏轼精读课程不是传记,也不是文学赏读,而是结合苏轼生平的十个专题讲解说起来,苏轼可能普通读者了解最多的一位宋代文人。这几年,随着自媒体的反复渲染,苏轼慢慢有了一种“网红气质人们乐于谈论他的豁达,谈论他的爱吃,谈论他的处世哲学,但对于更具体实在课题,则语焉不详得过且过。如此一来,苏轼变得越来越“糖水化”,成为人们泛滥抒情的对象,其形象本身反而模糊不清。《苏轼十讲》可以说是对这一风气拨乱反正,可以帮我们更扎实地走近苏轼,甚至由此窥见宋朝文化之一斑。02书分十讲,第一讲“雪泥鸿爪”,读起来既是文本细读,又如同侦探小说,不仅过瘾,而且过硬作者先是抛出一首诗《次韵法芝举旧诗一首》:春来何处不归鸿,非复羸牛踏旧踪。但愿老师真似月,谁家瓮里不相逢。此诗作于苏轼生命的最后一年,当时,他从贬谪之地海南岛获赦北归,五月一日至金陵,遇见老朋友法芝和尚,方作此诗。写了此诗后不久,苏轼就病逝于常州。在朱刚的笔下,这首诗就像是《公民凯恩》中的“玫瑰花蕊”,借由诗中“鸿”、“牛”、“月”这三个意象,作者对苏轼诗词进行主题化的梳理品读。在这一番比对、细读之中,作者不仅勾勒出了苏轼的一生,也使我们对苏轼这个人,对他的诗,都有了更深的理解读完这篇文章,你会获得好几个层面的快感,不仅有诗词赏析美学体悟,更有解迷探案的兴奋,还有对苏轼人格魅力的折服。此文作为全书的第一篇,正好定下了基调,它是好读的,同时又是扎实的,它有剖丁解牛的技艺,同时又有体贴情感。紧接着,第二篇《贤良进卷》,第三篇《乌台诗案》就更加生动地将我们带入了苏轼的生活现场。在朱刚笔下,很少抒情,相反,他大量地使用证据、文本,详尽、具体地剖析课题,引人入胜。在《贤良进卷》一篇中,作者先是讲解了宋朝科举制度中何为“制科”,继而整理了能够找到的北宋“贤良进卷”文本,加以对比分析。在这一讲中,朱刚不仅叙述了苏轼兄弟如何参加制科的始末,更分析了苏轼贤良进卷所表达整体思想,以及宋朝的策论之风。读来层层推进,尤为过瘾。在《乌台诗案》中,作者不仅叙述了“乌台诗案”的始末,更是通过对“御史台本”和“审刑院本”的比对,重新考证了这个案子审判过程。这篇文章不仅揭示了北宋司法制度是如何运转的,还着重肯定了北宋司法官员专业精神。这与我们寻常印象中的“乌台诗案”颇有不同。除这三篇,剩下七讲,还包括三咏赤壁、庐山访禅、王苏关系、东坡居士的“家”、元祐党争、唱和《千秋岁》、个体诗史等七个专题。总而言之,这本书你可以从头到尾读完,也可以选择自己兴趣的来读。不管怎么读,你都会感到一种深刻的满足。##更多文章这本书太扎心了,我要推荐给所有人可能是今年最好看的韩片!红了50年,这本非虚构果然厉害!没想到,中国还有这样的电影!必须五星!这部上映不了的片子,我终于看到了!看了昨天的《奇遇人生》,把我哭惨了!太宰治:他为什么非死不可?最近在读的一本书,看了好久-the end-魏小河,一条未知终点的河。*魏小河流域前身为「不止读书」从读书开始尝试美好生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