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外 | 因为热爱,所以热爱 ①
楼市·楼事
因为热爱,所以热爱
作者 | 小外
一
“眺望远方是一回事,
而走到那里是另一回事。”
——布拉库西(罗马尼亚雕塑家)
一直认为,房地产是一个离金钱最近又离艺术最近的行业,因为它本身就是金钱与艺术的结晶。关乎居住又关乎生计、关乎审美又关乎生存、关乎信仰又关乎灵魂、关于爱情又关乎正义......它是复杂的、多元的、真挚的、热情的、美好的、功利的、积极的、诚恳的、伤感的、五味杂陈的。
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有它,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风风光光、起起落落......
一千个人的眼里,就有一千种房地产的定义,一千种生活方式的理解,一千种生存状态的描述。无论你爱还是恨他,房子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毋庸置疑。
一个人对房子和事业的态度,基本可以看出他的价值观、人生观、甚至爱情观。2013年,我在微博上关注了一个叫周亚平的诗人,关注的原因很简单,名字和我一样。2015年,我从清迈回来,去了一趟北四环的影视公司,正好遇见他。三言两语,加了微信。算是借波总宝地,网友见了面。晚上吃饭,他挨我坐,东一杯西一杯的,听组局者波总讲故事。
当时,还不认识九姐。吃着吃着,疑惑的看了周亚平一眼,他也意味深长的看了我一眼——
远远的,隔空举了举杯。
秋天的月 能否照亮冬天的雪
山间的泉 能够遇上南飞的雁
能否早一点看透命运的伏线
能否不轻易就深陷
能否许我一个永远
断掉的弦 能否扯破自缚的茧
熄灭的火 能否烧光残留的念
梦中的云 能否化作熟悉的脸
前世的劫 能否换来今生的缘
能否不轻易说再见
能否许我一次成全
......
二
可能否?
汽车减速了,杜梅清晰地出现在一盏路灯的光晕下。她两眼发直,神态严峻,两脚机械有力地蹬着车,照直前冲,头发像一朵妖娆蛊惑人的黑花狂舞蓬炸在脑后,似乎那柔软的根根黑发绑了钢丝统统变得强直。
她身后是黑鸦鸦的田野和苍郁如墨的一排排树冠,她在这黑白分明的边缘轻盈如烟地掠过。像是波涛掀起的一朵浪花,失去控制地向前急急地奔去,只待在空中或撞上什么坚硬的东西顷刻粉碎,化为乌有,方才心甘。
......
不知道王朔是不是真的经历过这段感情,只知道他看似轻描淡写的笔触,无意中描摹出最绝美的人性、人情。除了心有戚戚还有感同身受。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所以我说——“许多年过去了,我爱的人不一定还爱,但我爱的房子一直还在。”
以及,“何以解忧,唯有买房。”
如果真写起来,那是一个十几年前发生在亚运村里的,长长的故事。长到兰兰无话可说。索性不说。那一年,我在凤凰联动短暂转了一圈,接着做起了小外自媒体。一年两年三年......
时间不紧不慢,过的还真快。一年夏天,好像是2018年,我带外总去哈尔滨找同学玩,看到她家的奔驰、路虎、宾利、劳斯莱斯,两套门对门、金碧辉煌的大豪斯......晚上睡觉时,外总忍不住趴在被窝里呜呜哭了起来。问他怎么了?竟不好意思的说了句——
“羡慕嫉妒恨......”
三
这一哭,倒成了一个段子。
那一幕,可爱至极。
一直以来,外总被我任性着富养起来,对物质毫无概念。有一年元旦,我们去菜市口买黄金,遇上电视台采访,他握着一根金条,眼里闪着星星一样的光说,“我喜欢黄金,想成为有钱人。”有趣的是,电视台考虑外总此话太露骨、拜金,居然给删了,直播了一些无关痛痒的表达。在我看来,他说的特别好,不喜欢金条去金店干嘛。
好吧,离题了。一直以来,外总都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人。等他真正看到“有钱人”的生活,“理想国”就崩塌了(后来,只敢说自己是通州区最幸福的小孩。因为抖音上说,全世界最幸福的小孩家的玩具都是金子做的)。所以被刺激以后,等到没人,他的眼泪——
才夺眶而出。
后来回到北京看到熟悉的家,他也觉得不至于。再后来,居然还会冒一句,“哪里都没我家设计的顺眼。”
聊起这些。任冬日阳光径自打下来,一点一滴进入心里,暖暖的。这是最好的时代,我一直这么认为,所以整天就盯着笔下这一亩三分地。话说那天以后,我们吃着、喝着、笑着外总的羡慕嫉妒恨,又兴高采烈去看了一场电影,<红海行动>。
故事特别激动。于是二刷、三刷。
回北京以后,已经从央视出来做了蓝白红的周亚平组了个局,叫了十几个朋友,庆祝他参与投资的<红海行动>大卖,并策划<新围城>电视剧 。听到<红海行动>庆功,我没有羡慕嫉妒恨,天生有一颗影视梦的我,想起影视圈那些日子,却也百感交集。
好吧——
蓝(xiao)蓝(wai)无话可说。
2016年,市川忧人第26届鲇川哲也奖获奖感言,如是说——
总觉得自己绕了很长的远路。
在过去的岁月中,我一直无法直面学生时代以来的梦想,只把被工作压榨之后所剩无几的时间,花费在创作从未期望能见光的故事上。
然而如今,在走完绕远的道路之后重读本作一一那原以为是徒劳无功的岁月的足迹,却似乎被刻在了作品的各个角落。或许也有抛开一切只朝着梦想前行的道路存在,但在那条路上创作出的故事应该会与本作完全不同。也就无法获得鲇川哲也奖这一荣誉了。
从今以后,我作为写作者的崭新人生将要开始。虽然或许会比之前走过的路更加昏暗艰险、蜿蜓曲折,但现在的我想要相信,在这条路上走出的每一步,都会通往新的地方。
最后请允许我对选择了拙作的评审委员老师们、对为我送上祝贺的人们,以及接下来将要阅读本作的各位,致以衷心的感谢。
四
“见光的故事”,好比那岁月与梦想,何其悠长。
物欲也是治愈。不止大人,孩子也会关心房(yuan)子(man)。
前几天,外总问了一个问题——
“房子算是。”
“我算不算不动产。”
“你能动,就不是不动产......”
有趣哈。外总小小年纪,也开始研究不动产的继承权问题。有天在电梯里,他不无担忧的看着我说——“妈妈,能不能把你的房子放在我的名下?省的有一天......“瞧吧。房子的魅力,就是这么不言而喻。或许,在一个小孩子眼里,有了房子,才有更多的思考与富裕闲暇,更美的诗与远方吧?当然,没有房子也可以有更多更美的诗与远方。
这,毋庸置疑。
各类精致的浴场、剧院、神庙、集市、运动场遍布其中,艺术与科学欣欣向荣......如果愿意,你可以只身南下比雷埃夫斯港买来新鲜的海鱼,细细烹制。一年中半数以上时间都温暖湿润。这里,还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
柏拉图出生于一个显赫富裕的家庭,这样他有足够的闲暇,去完成它的伟大目标,让人去达到他哲学理论中的最高状态——完满。在实现人的“完满”问题上,柏拉图主要有一个重要观点——
勤于思考。
大部分人都很少有时间,去富有逻辑的思考自己的生活,多数情况下,只是跟随“流行观念”做事。它们饱含错误、偏见与迷信,比如“出名要趁早”、“追随内心”和“钱是万能的”,柏拉图告诉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自我审视,你需要一种叫做“哲学思辨”的独特疗法,来避免被情绪和冲动主导。
才华是一种天赋,但创作永远是一种努力。2019年快要过去了,我会怀念它。因为,每一个关于坚持、信任、真实、勇敢的发生,都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徐徐而来的新世界。
其中,有融创故事。
2019年,一个下午,听一个融创前员工讲了一下午的融创产品力故事,因为好奇,又拉他讲了两个小时。发现自己常常在忙着贴标签,对很多事情一无所知——
从某种程度来讲,或许这也是一个“融绿之战”以后,关于“羡慕嫉妒恨”的故事......
但他真是用了几年时间,大刀阔斧的完成了产品力全面逆袭——从现代谱系(壹号院系、城市府系)到中式谱系(桃花源系、雅颂系、桃源系、宜和系、九府系、宸院系),再到小镇谱系的全面进击。“引领时代的产品力,高于行业的营造标准(来年有机会细细梳理)。”简而言之——
有人把文字写到极致,有人把艺术玩到极致,有人把电影拍到极致,有人把产品做到极致。对王朔、布拉库西、<红海行动>来讲——生活就该千般热爱,不遗余力。对融创来讲,更是如此——自我审视、富有逻辑的思考、从不跟随流行观念做事。
“我们的祖先,曾在这样的环境下,经营着怎样的生活?这是连接现在的问题,也将成为通向未来的道路。”滨谷浩在<人与物>9里,碎碎念的说。
与此同时,<艺术与恐惧>,大卫·贝尔斯和特德·奥兰德也说,“天才可能百年一遇,然而杰出的作品在任何时代都可能出现......将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遵从自由意志而不是宿命去进行属于自己的创作。”
很多人选择活在当下,融创却走在穿越时空和预见未来的路上——探索自己的作品,沉浸在“最理想的房子”这件颇具艺术性、理想化的事情里。勤于思考 ;美好又自律;坚持才是硬道理......
“如果这不是最好的时代,那就创造一个最好的时代。”用建筑,将我们的生活记录下来,这就是融创的“理想”之一,力求在房地产史上,用轻描淡写的笔法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这个角度来讲,又可以说融创无故事。
“因为热爱,所以热爱。”
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