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福(十八)
我有光芒,此生不灭
后福(十八)
后福(一)
后福(二)
后福(三)
后福(四)
后福(五)
后福(六、七)
后福(八)
后福(九)
后福(十)
后福(十一)
后福(十二)
后福(十三)
后福(十四)
后福(十五)
后福(十六)
后福(十七)
36
寒冬过得似乎总是特别漫长,顺治十七年的冬天对紫禁城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难熬的。
之前顺治只是觉得疲累不堪,慵懒乏怠,就在孝庄带福全与玄烨探望顺治的五六天后,顺治突发高热,不停喊冷,众太医为顺治把过脉后,结合他的病症表现,立刻个个惊出一身冷汗。
太医们立时手足无措,虽然成人亦有感染天花的机会,但通常情况下孩童感染天花并死亡的机率更大,若是成人一旦感染,活命率还不如幼童,因此民间一直有一种说法,叫“没染过天花便不算成人”。
太医与孝庄说:“太后,皇上所患圣疮乃烈疾,自发热前后十四五日内,生死立见。”
孝庄面色沉重而忧戚,她并没有怪罪太医过于直言,只是命请太医必使出浑身解数,以解顺治圣疮之疾。
宫中的气氛顿时紧张无比。顺治的乾清宫严禁他人出入,只留太医们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十二日不放回家去。玄烨幼时即患天花,体内有了抗体,尚算安全,其余之前探望过顺治的人,皆被禁足于宫中,每日里以药熏蒸屋室与衣物,大量饮用菊花茶以下毒火。
对于顺治,太医则以桑虫猪尾为顺治发痘,辅以黄连、犀角、石膏、生地清凉解毒。
皇后阿拉坦琪琪格日夜忧心,又没有什么好法子,便只能救助于神灵。她一面命乌尼日带人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一面命三丹告知御膳房忌煎炒,同时请裁缝用大红布给顺治身边人裁衣。
在皇宫中,这一套行事从前都只是为孩童做过,而今,却轮到了顺治。
阿拉坦琪琪格依然虔诚无比,日日跪于痘疹娘娘画像之前祷告,而不敢有一点放松。想当年玄烨染上天花之时,苏麻喇姑与乌尼日在宫外同玄烨保母朴氏孙氏一起照护玄烨,她便每天祈拜痘疹娘娘。
阿拉坦琪琪格心性敦厚,从无邪念,每次祈拜祷告之时都心无旁骛,尽心尽意,只愿痘疹娘娘施予幼童恩露,慈悲英勇,除痘而去。
如今轮到顺治,她依然如此虔诚。不是因为顺治是皇上,自己是皇后,而是因为他是她的夫,再无感情,再多怨懑,在异常险恶的状况下,都会化为虔心的祝祷。
最焦心的还是孝庄。焦心的最主要原因,是对于天花这种致命之疾,别说太医,就算是扁鹊在世,恐怕也是无计可施。即便太医们积极救治,结果也极难预料。
顺治染疾之突然,令所有人都毫无准备。尤其是继承大统之人,顺治还从未考虑过。一边是被紧张医治的顺治,一边是皇位的人选,念子之心与大清天下在孝庄内心交织翻滚着,然,孝庄依旧面色沉着,眼神镇定。
纵然孝庄希望顺治能够逃过这一劫,但她也十分清楚,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天意,任何人都忤不得,也无法忤逆的天意;而关于皇位的继承人,孝庄则早早就做好了准备。
一直以来,孝庄是按照皇帝的标准来培养玄烨,在这之前,孝庄已经对玄烨与福全的为人、秉性与天资进行了评估与考查。
玄烨聪慧沉稳,福全忠厚柔顺;玄烨蹈厉奋发,福全恬淡无争;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玄烨染过天花,而福全没有。
虽然因为皇长子牛钮年幼夭折,皇二子福全是名义上的皇长子,而玄烨是皇三子,但综上各因,玄烨明显更具有接任皇位的资格,因此平时里孝庄对他们二人的培养方向便有所不同,这既是暗示他们二人,也是为了大清未来考虑。
顺治连续几日高热,并且伴有眼睛充血、畏光与腹痛之症,太医不寝不眠,只等关键期——出疹的到来。
出疹期最为危险,皮疹由颜面向胸腹四肢蔓延,由皮疹变斑疹,继而为丘疹,再为脓疱,若脓疱过多,肺部便会感染,同时引发心衰,之后再次高热,这一关过了便是过了,若不过,便是被老天收了去了。
37
此时已经临近岁末,宫中却毫无喜庆之意,到处弥漫着焦灼与紧张的气息。跑腿的太监一日里往返慈宁宫与乾清宫之间无数次,每日里除了祈拜痘疹娘娘,皇后阿拉坦琪琪格便是陪在孝庄身边,除了顺治的身体,她同样担心孝庄的身体。
孝庄是整个科尔沁的骄傲,是所有博尔济吉特氏的骄傲,更是阿拉坦琪琪格的恩人,即便她也是被孝庄选中的皇后,是被孝庄选中的,在宫中独守近七年空房的皇后。
她从孝庄身上看出了对自己的情意。顺治欲废孟古青时,孝庄并未阻拦,更未对孟古青相护,这直接导致孟古青被废;而对于自己,孝庄几次相护,尤其是顺治想立董鄂妃为后,停了自己皇后之权时,正是孝庄太后的出面,才力挽狂澜,保住了自己的中宫之位。
进宫这么多年来,太后对自己一直厚待,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与太后离心离德,除了尊孝相待,其他一切做法,在阿拉坦琪琪格看来,都不足以回报太后恩德。
孝庄太后一生经历太多了,她沉着隐忍,睿智无私,若是没有她,大清难有今日局面,尽管如此,大清时局依然未稳,现在她唯一的儿子身染恶疾,凶多吉少,阿拉坦琪琪格深切地明白太后所承担的一切,她一向认为自己拙钝,既然无法替太后分担,哪怕能够多多陪伴,哪怕能纾解太后半分,她也愿意去做。
那日里,阿拉坦琪琪格正陪着孝庄,只见跑腿的太监气喘吁吁地跑进慈宁宫,跪在孝庄和阿拉坦琪琪格面前,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奴才给太后、皇后请安……太医说……太医说……皇上见喜了!”
孝庄与阿拉坦琪琪格立刻紧张得站了起来。
“见喜”一词虽有“喜”字,却只是一个讳词。因为古时人们对天花的恐惧,又因为人们认为痘发后便可平安,因此以“喜”字代指,以求吉利。
痘发之时,也是最为凶险之时,若顺利发出还好,否则会产生一系列并发症,直至死亡。
孝庄对太监说:“立刻命张太医到慈宁宫中来,快去!”
孝庄必须知道顺治痘发后的走向,究竟是吉,还是凶。
张太医来了后,孝庄遣开所有人,单独与张太医说了很久。
张太医离开后,阿拉坦琪琪格发现太后面色异常凝重,便知道顺治此次凶多吉少。孝庄并没有向阿拉坦琪琪格陈述张太医的预判,而是立刻派人传汤若望进宫。
汤若望,德国人,明末因为崇尚东方中国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来到中国。来到北京后,汤若望先后成功预测了月食与日食,并用中文写了一本介绍伽利略望远镜的《远镜说》,在西安做了两年传教工作后,于崇祯三年回京供职于钦天监。
后来清军入关,汤若望以其天文历法方面的学识和技能受到清廷保护,受命继续修正历法。
汤若望指出旧历的七大谬误之处,并再次准确地预测了一次日食,甚至连日食的初亏、食甚、复圆的时刻都推算得十分准确,彼时大权由摄政王多尔衮独揽,汤若望以对天文知识的准确掌握,深得多尔衮信任。但更加信任汤若望的,是孝庄与顺治母子。
某次多尔衮企图在北京郊外建一座宫殿,欲将顺治母子赶到皇城外居住,因为多尔衮独揽大权,满朝文武皆束手无策,此时汤若望向多尔衮上书,说各地星空出现不少乱象,尤其是选择建宫殿之地上空,乱象甚多,是为不祥之兆。于是多尔衮不得不作罢,放弃了驱逐顺治母子的计划。
顺治亲政之前一直活在多尔衮的控制之下,这让顺治敢怒不敢言,汤若望选择了站在顺治一边,曾以多尔衮擅专政提醒这位幼小的皇帝。之后,通晓配方医学的汤若望又根据自己的医学常识以及他所了解的多尔衮的健康情况,向顺治秘密进言,作出多尔衮将不久于人世的判断。
不久后,多尔衮果然病逝。汤若望又不失时机地为顺治选择了亲政日期,他得到了孝庄与顺治的好感与信任。
顺治非常钦佩汤若望的道德与学问,曾经一天之内加封汤若望三个头衔,同时又加封他的父亲、祖父为通奉大夫,封他的母亲与祖母为二品夫人,还特意将诰命封书,邮寄到汤若望在德国的家乡。
顺治还常请汤若望到宫中叙谈,无须太监们的传唤,也免除觐见时的叩跪之礼。
在清朝的政治活动中,汤若望也以其德高之势,在关键时刻几次直言不讳地劝谏顺治,可以说相当被顺治器重,并且在顺治心中地位很高。
汤若望也曾以自己的医学知识治好了当年未与顺治成婚的未来皇后孟古青的病,这也令孝庄相当感激,甚至将他认作义父,后来顺治也随之尊称他为“玛法”(满语,尊敬的老爷爷)。
考虑到汤若望的声望,以及他在顺治心目中的地位,孝庄认为立嗣问题必须先与汤若望沟通,以汤若望之口明确大统继承者。
汤若望来到慈宁宫后,孝庄便遣开其他人,开门见山地向汤若望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孝庄说:“此次请义父前来,是因为哀家有急事相托。”
汤若望说:“太后不妨直言。”
孝庄说:“皇上突染圣疮,如今虽已见喜,情况却是不妙,哀家今天请你来,只为大清立嗣之事。”
“皇上对义父深为信任,”孝庄又说,“凡是大事要事,一定会与义父相商,立嗣之事之前从未被提上日程,皇上染疾突然,因此事情万分紧急。”
这汤若望本就是聪明圆滑之人,深谙官场权术,他不仅知道皇上喜欢什么、知道皇上在想什么,连此时孝庄在想什么,他心里都知道。
立子嗣本是皇上的事,孝庄现在因为这件事找到自己,那么一定是想通过自己来说服顺治,立孝庄心目中的合适人选为皇位继承者。
至于为什么孝庄不亲自出面,汤若望就更清楚了,孝庄与顺治的母子关系一直不融洽,她不愿在儿子的最后时刻还与之争论甚至相对,更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出面,给顺治造成管控之感,进而再一次做出充满叛逆的决定。
汤若望说:“还请太后明言,只要能做到,臣一定不会推辞。”
孝庄放低声音,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末了,她又说了一句:“不日,皇上定会请义父进宫商榷此事,还请义父劝谏。”
姜终归是老的辣,今日孝庄一切准备与预判,皆成为了日后的定局。
· 未完待续 ·
顺治啊,福临啊,对不起啊,你这天花都开始爆痘了,正好现在有人感染,要不你就都集中给爆了得了,主要是你活不了多久了,顶多下集再出现一下,反正注定要驾崩,那就把病毒一起带走吧,把健康留给我们,好吗?
不知道说什么了,好像这两天上面都没有小贴片,我明明放了的。爱有没有吧,反正我心思尽到了。我很饿,老钟在啃鸭脚,我也想吃,但我还没排好版,真是太烦人了。中午吃了三张春饼啊,包得满满的菜,怎么还饿了呢?
早饭吃的什么?早饭是不存在的,我跟路遥一样,每天从下午开始,看来我离成为名家不远了,毕竟生活习惯都开始一样了。
早安各位,又是新的一天,期待好消息。对了,可以点一下右下角的“在看”,我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反正好多公号主都让点。
欢迎阅读苏小旗其他文章
后福(一)
后福(二)
后福(三)
后福(四)
后福(五)
后福(六、七)
后福(八)
后福(九)
后福(十)
后福(十一)
后福(十二)
后福(十三)
后福(十四)
后福(十五)
后福(十六)
感谢经历
,
这一路的深意
。
姑小
苏旗
| 苏小旗。自媒体人。东北女子客居江南。三观不错。五官更好。善养猫。善自拍。善买衣服。比年轻时更美丽。精神在云之上。眼睛在泥土之下。心在云与泥土之间。一切皆可用文字表达。愿你好。更愿我自己好。 |
长按关注苏小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