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语罕传》读后感精选
《高语罕传》是一本由王军著作,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178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01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高语罕传》读后感(一):《高语罕传》很有价值
《高语罕传》很有价值 2011-03-21 10:59:02
高语罕在历史上是个人物,了解高语罕可以知晓当时的革命风潮。这本书写的很具体真实,看过之后,获益匪浅。值得一读。值的收藏。购买此书不后悔。
《高语罕传》读后感(二):清晰地梳理出高语罕曲折传奇的一生
王军《高语罕传》一书在没有前人研究成果可资借鉴的情况下,清晰地梳理出高语罕曲折传奇的一生。该书史料翔实,第一次全面勾画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筹建者之一、中共早期党员(后脱党)高语罕的生平,具有较高学术研究价值,同时在构思上别具匠心,兼具可读性。
《高语罕传》读后感(三):很少能让人一口气就能阅读玩的个人传记!
很少能让人一口气就能阅读玩的个人传记! 换句话说,传记不少,吸引人的不多,但这本书就是吸引人的书之一。 以人物传记的形式,给人以革命历史的另一个观察视角,新的角度看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历史人物风云变幻总是离不开包括个人独特魅力等关键因素,能向前人学习、向历史学习都是当代人的一种收获。
《高语罕传》读后感(四):由《高语罕传》作者王军想到的
前几天看了《高语罕传》,作者是人社部一位公务员,在09年参加60周年国庆群众游行方阵时担任中队长,期间充分利用时间,完成了这本书的写作。虽然他是中共党史专业的高材生,但是他的行为还是令我钦佩。想想自己,也参加了游行方阵,都做了什么呢?乏善可陈。要是有他一样的毅力,我觉得每个人都能有不错的成绩。谨记之。
《高语罕传》读后感(五):毛泽东回忆高语罕
毛泽东曾向斯诺回忆建党初期的情况:“在德国也组织了共产党,党员有高语罕、朱德(现任红军总司令)和张申府(现任清华大学教授)。”(《西行漫记》)张申府回忆:1920年,“北京第一个发展了张国焘,以后又发展了高语罕”(《所忆》)。据他自己回忆,1922年在德国留学时他介绍朱德、章伯钧、孙炳文、史叔隐等加入共产党(《九死一生记》)。
《高语罕传》读后感(六):当当网读者评价
xd369100 已读并评分
喜欢
对于高语罕我是陌生的,但是他确实一个反清志士、五四先驱、中共早期党员、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筹建者、国民党中央监察常委、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秘书长,参与发动南昌起义的联络准备工作,亲历中山舰事件,起草国民党二大宣言和南昌起义《中央委员宣言》等。让我感觉历史又埋没一个人,不知道为何没有好好宣传!
《高语罕传》读后感(七):革命大潮中滚来滚去的一点一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发布后,中共党史学界对陈独秀、胡耀邦等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客观。《高语罕传》(王军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就是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出版的一本党史著作,第一次
【关键词】: 新形势 陈独秀 中共党史人物 辛亥革命 中共党史学 中国共产党成立 党史工作 新文化运动 出版社 人物传记
《高语罕传》读后感(八):革命大潮中滚来滚去的一点一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发布后,中共党史学界对陈独秀、胡耀邦等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客观。《高语罕传》(王军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就是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出版的一本党史著作,第一次
【关键词】: 新形势 陈独秀 中共党史人物 辛亥革命 中共党史学 中国共产党成立 党史工作 新文化运动 出版社 人物传记
《高语罕传》读后感(九):汉口长江书店
“-------,汉口长江书店,广州国光书店的各种出版物,如《共产主义ABC》、《社会科学概论》、《帝国主义浅说》、《通俗资本论》、《马克思》等书,一到几百部,不要半天便卖得精光。在军阀统治下的各省青年学生也是如此,他们无处去订《向导周报》,无处去买《共产主义ABC》等书,-------”
摘自《高语罕传》王军著中共党史出版社
《高语罕传》读后感(十):“大炮”高语罕
“我只是在这二十年革命的大潮中滚来滚去的一点一滴,而且是极平凡的一点一滴,但是惟其一点一滴,惟其是极平凡的一点一滴,他所亲见亲闻亲自参加的事实,或许于一切平凡的普通的社会更较为亲切。”
文/徐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