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火枪手读后感锦集
《三个火枪手》是一本由大仲马 / Alexandre Dumas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1,页数:62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个火枪手》精选点评:
●不知道是不是先入为主的关系,这一版没有郝运和王振孙先生的译本感觉好。
●以此本初识大仲马,便即一见倾心。另外始终觉得李先生的译本最好,果然如同初恋,即使被说是偏见也无法更改!
●很不错的小说!虽然一直是在讲述故事,却让人跟随这达达尼安和波尔多斯,阿多斯,阿拉密斯一起去冒险,一起在国王,黎塞留红衣教主间体验火枪手的生活!他们正直,勇敢
●妈妈当年买的书,小时候真是指着这些读了不少。
●保存得比较完善没有破烂,但书的字体太小,对眼睛不好的我是种负担,这本书是我初中时购买的属于自己的第一次买书,记忆犹新呀,热血少年,买回来也没有一直坚持阅读,要改正呀
●法国版本的金庸武侠小说
●侠骨柔情
●我最初读的版本……果然就是传说中的李青崖啊跪地……
●英国的大胸美女
●靠情节取胜的小说
《三个火枪手》读后感(一):无法理解的荣誉
lt;<三个火枪手>>如雷贯耳,一直想看。我终于下定决心,三天时间看完了。
说实话,我有些失望。书名虽然三个火枪手,但是我觉得贯穿全局的主要是一个禁卫军,三个火枪手倒成了配角;其次,我没看懂,“三个火枪手”如何取得那么多的美誉。
或许我的着力点偏差了,我是想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内心修养和文学素养,很显然我选错了对象。
可能三个火枪手太遥远,历史背景、信仰不一样,我不会再看类似的外国通俗小说,我宁愿再拿起中国的四大名著,好好细致地看一遍
《三个火枪手》读后感(二):走马观花
刚看完中文译本,前一半在手机上下载的应用里看的,没有出版社信息,排版也挺乱的,还是繁体字,后来觉得手机看得眼睛太累,只好在网上找来接着看,也没有出版社信息,只有封面看得出来是这一个版本的,就顺便记一下。基本是走马观花浏览了一遍,实在是没办法去欣赏中文翻译过来的句子,太别扭了,总是突然就激动了沉静了爱的热烈了恨得刻骨了前一刻聪明冷静后一秒立马变成了傻子,走在大街上擦个肩就走火了约时间决斗了,蛇蝎美女魅力总是无穷的,坏事不做尽运气还是特别好的,唉,姑且就认为是文化差异吧。即使如此,我还是被内容给吸引着坚持到最后。只是心想拍成电影的时候,人物性格的刻画好歹稍微别太夸张了。
《三个火枪手》读后感(三):最吸引我的还 是关于四位火枪手及其四位跟班的描写
这本书里有关于宗教的,关于皇室的,关于历史的,关于政治的,关于战争的,关于女人的 这些不懂都不值得去读几遍,但是关于这四位火枪手及四位跟班的描写,如果没有分清楚,还会再翻到前面津津有味的仔细再读几遍,很少记得外国人姓名的我,却能把他们8个人一一区别开来。他们一个个有血有肉,性格分明: 达尔大尼央年轻气盛,足智多谋,他的跟班格朗舍有勇有谋,真佩服他们当初看人的眼力,一个仅仅在河边扔石头的小子最后竟然被他们打造成训练有素的得力助手 阿多斯因为有不同寻常的故事而城府很深,跟班格里莫也可以变得少言寡语,精通各种暗号手势,配合主人的一切行动要求 阿拉比斯由于出身的特殊,虽然是枪法了得的火枪手,但不屑于打打杀杀,一心只想当修士,而跟班更是一个铁了心让自己主人做修士。
《三个火枪手》读后感(四):谁是真正的主角
大仲马很奇怪,明明书的主角是达尔大尼央,偏偏给书取了这样一个名字。在我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以为这本书的主角就是这三位,当然,从宽泛角度来讲。这三位肯定也是主角,不过,是男二,男三之类的角色。
我是觉得大仲马将达尔大尼央定为男一,他写的都有点吃力。在上一部分,达尔大尼央还可以将主角的架子撑起来。毕竟写的是刚入社会,从一个菜鸟如何打入高层次的群体的故事。这样的情节不管是什么小说,都可以有很大空间去发挥。尤其武侠小说里面这样的主人公最常以这样的姿态出现。
但是,写到下篇的时候,大仲马好像不能控制阿多斯了。整个下篇的风采几乎全被阿多斯占了,阿多斯成了毫无疑问的男一号。所以,在看上篇和看下篇的时候,总怀疑作者并不是一个人。当然,看书的前言有介绍,该故事是大仲马和一个中学的历史教员合作而成。故而,我想,是否上半部分偏重为中学教员,下部分偏重为为大仲马所作。
因为在上部分中,作者似乎没有对达尔大尼央和阿多斯的地位差距有过多的关注。而在下偏重,则经常体现由于地位的不同,对问题的看法不同,貌似阿多斯确乎是要比达尔大尼央有优越感,当然这种优越感不是出自阿多斯自己对达尔大尼央的,而是作者对达尔大尼央。
在黎塞留碰到了他们四个在一起念阿拉密斯的信件时,黎塞留要求信件给他,被阿多斯严词拒绝。等到教皇走后,达尔大尼央则对阿多斯说“我佩服您,不过说到底我们理亏。
阿多斯立马来了一段人权宣言似的回答:怎么我们理亏,我们呼吸的空气属于谁,我们的目光投在这上面的大西洋属于谁,我们躺在这上面的沙滩属于谁,难道属于红衣主教。。。在这个人的想象中,认为全世界都属于他,您站在他面前结结巴巴。。。“这段言论基本上是我看到的阿多斯说过的最长的一段话。
一个处于贵族称号边缘的达尔大尼央对于事情的看法与判断,始终摆脱不了他的成长背景。一般生活在底层的人,大概颐指气使的人看的多了,都忘了自己真正的权力。而作为一个大贵族的阿多斯告诉了他黎塞留和他是平等的。
我觉得这段阿多斯的讲话,是大仲马在本书中最想表达的观点之一。
不过讲到真正的主角,我觉得应该算作是米莱迪。不过以欧洲人的做法来看,不会给自己的小说取这么一个直白的名字。毕竟米莱迪在没有暴露身份的时候,是一个或隐或现的影子,开始可能不会引起读者的注意。倘若直接书名为米莱迪,岂不是没有悬念感了。
不过,以阿多斯的观念,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
《三个火枪手》读后感(五):三个火枪手读后感
其实,重拾起这本书也纯属巧合。上个星期正好工作不是很忙,所以回老家玩了一个星期,一边在家上班,也可以一边休假,陪陪家人。每次回家都会去书房随便瞅瞅,三个火枪手无意间又吸引到了我的注意力,其实在家也无心工作,所以就随手看看,顺带打法一下无聊的时间。
这其实算是第二次读这本书了,第一次读三个火枪手可能是在高中吧,早已完全忘记里面的情节了,时隔这么多年,没想到一下子就又被它深深地吸引,于是到现在一口气就看完了。
三个火枪手是法国大文豪大仲马的代表作之一,基督山伯爵也是出自他之笔。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来自乡下穷家庭的小青年达达尼昂一个人去法国巴黎闯荡江湖的故事,他在巴黎认识了国王火枪队的三个火枪手,并与他们成为知己,最后经历许多历险和故事,达达尼昂最后成为了火枪队的副队长,其它三位朋友也各自过都不错,可谓是圆满大结局。
达达尼昂是一个机智、勇敢、机敏的大男孩,他的运气可以说不算好,刚到巴黎就弄丢了老爹把他推荐给火枪手队长的介绍信,而且接连收到了三个火枪手的格斗挑战。但是他的运气也算非常好,正是这样他才和三个火枪手成为知己。只有他们四个人在一起,才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和挑战。三个火枪手的性格也非常鲜明,阿托斯沉稳有谋略,波多斯勇敢英俊,阿拉米斯则是机智、有才华。
随便说几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吧,第一个,当然是他们四人冒着生命危险为王后向英国的白金汉伯爵送信,请他交还白金项链。他们靠着接力的方式,有人倒下了,其它人继续前进的策略。最后终于让达达尼昂圆满完成了任务,挫败了红衣主教的针对王后的阴谋。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最后达达尼昂回去找他三位同伴时,他们都没有遇到生命危险。第二个,也是很好玩的,四个人为了商量米拉迪的事情,由于军营太热闹,他们于是和雇佣军打赌,跑到前线去吃早餐,并在那里呆了足足一个半小时,一方面成功的完成了讨论,另一方面竟然歼灭敌人几十个,并且毫无损伤。整个过程太惊险了,所有人都为他们的勇敢所钦佩。第三个,就是追杀米拉迪,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人,有魅力,也恐怕是最危险的了。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来描写米拉迪,她是阿多斯的前妻,靠着自己的聪明和外表为红衣主教效力,作者将她的阴险和擅长发挥女人美丽的特点描述的淋淋尽致。以至于,没有她搞不定的男人,费了千辛万阻,我们的四位火枪手齐心协力,靠着协同作战,最后终于抓住了这个女魔鬼,并杀死了她。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女人就是博那瑟太太了,她是达达尼昂来到巴黎第一个情妇,也算得上是唯一一个真心爱过的女人,可惜后来一直在逃亡,结果还是被米拉迪杀害了,临时一刻离达达尼昂他们的救援也只差一点点,死得非常可惜,可爱,单纯,漂亮的女孩子。最后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应该就是最后一节了吧,达达尼昂拿到了红衣主教签发的火枪队副队长委任书,委任书的姓名处是空白的,可以随便填。达达尼昂分别将副队长的衣服和委任书送给他的三位好朋友,他们都谢绝了他的好意,三人都有自己还要做的事情,他们把这个机会都谦让给了年轻的达达尼昂。达达尼昂痛哭流涕,以后可没有这样的好朋友陪伴自己了,非常感人的场景。
总体来说,这部小说情节引人入胜,故事的历史背景和小说情节没有太大的关系。在网上看到有网友将大仲马比作法国的金庸,他的书就是国外的武侠小说。其实也挺形象,三个火枪手就是一部非常精彩的武侠小说。他们将兄弟和江湖狭义、骑士精神做出了完美的诠释。读完这本书,也让我有了重读基督山伯爵的欲望,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