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劳卡依玛山庄读后感精选
《阿劳卡依玛山庄》是一本由阿尔瓦罗·穆蒂斯著作,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305图书,本书定价:11.7,页数:199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劳卡依玛山庄》精选点评:
●只喜欢瞭望员系列的两篇,山庄也不错,能再复杂一点就更好了
●阿姨的推荐……
●翠鸟号上的爱情真棒!
●每个人物都被冥冥中注定的力量纠缠着,或是情欲,或是生存,还有像马克洛尔这样没有归宿的漂泊。无论是否能感知这股力量的存在,活着就已经是一种不朽的姿态。#希望拿到offer的公司能善待这本书#
●最喜欢《军师之死》一篇
●老先生请安息。
●拉美作家的大脑估计都是双核的,否则怎么对多线索叙事结构那么上瘾?
●啊啊啊,我很爱《阿劳卡依玛山庄》哟,想象空间太多了~
●最后的面容就是 死神欢迎你时的那副面容。
●好的翻译
《阿劳卡依玛山庄》读后感(一):翠鸟号上的爱情
刚看完马尔克斯的自传,里面讲到很多他在波哥达文艺圈的经历,其中穆蒂斯是比较有趣的一位,也多亏此人老马才找到个好工作不致于全家饿死。
最近又得到这本穆蒂斯的小说,应是幸运。马尔克斯作的续写两人的往事和友情,更证实了他自传里说的一些事情。
“翠鸟”号上的爱情不错,看完印象深刻,不过始终怀疑穆斯是不是在说笑话,从寒冬的芬兰赫尔辛基港口能望得见圣彼得堡城市的轮廓?那真是一桩浪漫非凡的想像。
我从GG上量了一下,两地相差180km,想来不大可能吧?不过真希望是能望见的。
《阿劳卡依玛山庄》读后感(二):眼光
很配服编选者的眼光,把《阿劳卡依玛山庄》这个短篇拿出来做了书名。
这么说是因为一向比较晕拉丁美洲文学的我也不得不承认《阿劳卡依玛山庄》这短短的二十几页里发生了太多有趣的事情。故事本身倒也并不出奇,可是故事的结构极有趣,叙述者的视角切换于各个角色之间,不停地挑逗性地透露着后继事件的进程。这个山庄的一切真相似乎都渐渐摆在眼前,却让人感到总有暗潮涌动。那些理智的叙述性的描写更让人陷入疯狂的想像。
《翠鸟号上的爱情》作为名篇确有一种步步推进到淋漓境地的感觉。其他无甚深刻感受。
《阿劳卡依玛山庄》读后感(三):翠鸟号上的爱情
1。本书该叫“翠鸟”号上的爱情。本书最完整,结构上最有力的一个爱情故事。
“我”三次邂逅翠鸟号,对这艘船报有兄弟般的同情,因它的无期、破旧和游弋,仿佛是人生象征。河上邂逅船长,一个巴斯克人,讲了他和船的女主人,一个美丽的中东女人之间发生的爱情故事。这才一一对应三次见到船只都正好是这场爱情的关节点。从热情似火到爱情死亡,无意中做了见证。
2。作者从事多种职业,见识广博,周游列国,但也造成了这种非职业写作在结构或人物上的不完整。虽不乏神来之笔,但难于持久一贯。
3。南美的魔幻色彩几乎与生俱来。看来这个地方的气质会融会贯通到故事的当中。细心体味现实才能写出生长出来的那种故事。
《阿劳卡依玛山庄》读后感(四):一个和百年孤独一样好玩的书
穆蒂斯是马尔克斯的好朋友和《百年孤独》的首位读者,身份自然很特殊,而且他获得过2001年的塞万提斯文学奖。
中长篇小说《“翠鸟”号上的爱情》和《将军峰》显然是穆蒂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后者的主要情节是以马克洛尔日记的形式展开其“不幸遭遇、回忆、思考、梦幻和狂想”的,穆蒂斯对于航海题材的小说处理水平,丝毫不逊色于康拉德等前辈作家。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穆蒂斯的小说集《阿劳卡依玛山庄》在拉丁美洲文学丛书中印数却少得可怜!
这样的好书在国内鲜有人提到。。不禁让我等爱书之人感到惋惜。
阿劳卡依玛山庄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凶杀案的故事,很强烈的现实主义的风格,山庄的变态男主人和肥硕的女管家以及各色好玩的人物够成了一个奇趣的故事。哈哈哈,还在回味中~
《阿劳卡依玛山庄》读后感(五):阿劳卡依玛山庄
做为短篇小说集,我最喜欢的是《“翠鸟”号上的爱情》。很有些《霍乱时期的爱情》的结尾处的感觉,一方面“我”的四次遇见阿尔西翁号,而另一方面则是船长与船东的爱情,而爱情的发展又通过“我”的观感而反映出现。两者前后响应,首尾衔接,很是出色。
而《阿劳卡依玛山庄》和《将军峰》则有些无法理解。里面的人与事都很脸谱化,意象感很强。
《鸡叫之前》、《最后的面容》、《军师之死》都以古代故事为背景,但《鸡叫之前》以现代背景描写耶稣之死的最后情节,并以彼得三次不认主为视角切入,很有些意思。《最后的面容》、《军师之死》则现实得多,分别描写玻利瓦尔和东罗马军师阿拉尔的一生,并且着重点在最后的人生。
《狱中日记》则以作者入狱的经历为事实背景,描写了狱中的一些人与事,很残酷也很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