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最蓝的眼睛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最蓝的眼睛读后感锦集

2020-12-20 03:33: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最蓝的眼睛读后感锦集

  《最蓝的眼睛》是一本由(美)托妮·莫瑞森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5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蓝的眼睛》精选点评:

  ●黑人女孩通常有一个Peace、Hope一类寓意美好的名字,受过一次性侵犯,施暴者一定是她父亲,一定会怀孕,多半会把孩子生下来,然后她的悲剧人生才正式开始

  ●就是好。

  ●突然对后殖民主义文学有了新的认识……(即是说突然不太反感了= =

  ●阿麦丽卡真牛掰,看看一个民族怎么从身体到灵魂彻彻底底被毁灭。一个人对自己憎恶到极致,最大的侮辱就是自渎吧,我是这么理解那个父亲强奸女儿的。这女作家卖弄的成分不多,因为有的细节实在很有脑子。果然女人狠起来很要命,仔细想一想怪难受的。45年后美国小说这个系列一定都要带着语境看。

  ●那是一种使人成长的疼痛。

  ●为了选修课作业用了一个多小时看完的,虽然已经困得双眼都睁不开了。的确,有些片段有些语句值得再三细思。找机会再认真看一遍。

  ●莫里森的过人才华无处不在,细节、意象、比喻、行文结构都有值得品味之处。多重的叙述视角构成一张巨大的线网,各色人物形象凸显其中,一副纠缠的群像;同一条平行线上不同女性人物。丰富性和对文本的驾驭能力啊!

  ●忧桑的故事

  ●敏感的情绪,敏锐的文字

  ●好翻译!莫瑞森的句子会跳舞。

  《最蓝的眼睛》读后感(一):秀兰邓波儿

  作者翻shirley temple翻成雪莉坦布尔,等于没翻,要不是还看了英文原文,我不知道雪莉坦布尔原来就是秀兰邓波儿,曾经风靡全美的天使,我会完全不知道第一章关于一个印着“雪莉坦布尔”的杯子有什么特别意义,我也不知道人们为什么恨她为什么爱她。这个名字是后来黑人小女孩精神分裂的重要由头,也是前段的伏笔。

  如果有再版,能修改下么?

  《最蓝的眼睛》读后感(二):母亲的味道

  托尼莫里森的书里总是有一股母亲的味道,之前读宠儿,有母亲是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母亲的书,可是,最蓝的眼睛也有,母亲跟未成型的孩子说话,不是胎教,更多的是排遣寂寞,或者说是一种寄托,这种寄托快变成了负担,有细节:她做重活怕孩子危险会提前知会它抓住。

  她把它当朋友……

  可是我想知道,一个母亲未看见孩子时会不会已经开始幻想它的样子?或者说在母亲的心里,孩子是有影像的?然若生出来的孩子不是那个样子,又该如何?孩子的命运会因此受到影响吧。佩科拉生出来时,这个母亲说她真丑。

  由此进入正题:最蓝的眼睛。小孩子因为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喜欢布娃娃,不明白白人女孩受欢迎的原因,她找啊找的,发现自己是用眼睛看世界的,所以认定了眼睛是根源。她渴望一双蓝眼睛。

  人果真都是外貌协会的吗?连母亲也会?母亲变了,她不喜欢黑孩子,她悉心照料白人家的宝宝。之前读到加缪说:

  伽利略曾经坚持过重要的科学真理,而一旦他穷困潦倒,就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的主张。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做的对。为这个真理遭受火刑是不值得的。地球或太阳哪一个围绕着另一个转,从根本上讲是无关紧要的。……

  引用这句话想说:人有时候真的不必把自己规定的太高尚,小时候张女士告诉我人是高级动物。动物:有缺点,会贪婪。这只是一个害怕寂寞的母亲,受在奴隶制度和社会现实下的黑人女人而已。她情有可原。我又在为所有人找借口,然后把矛头指向社会,这是否也是一种不负责任?

  这么一个孩子的悲剧,她抓不住,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小的时候总是会觉得什么都是天大的事儿,这本书比宠儿对奴隶制的批判强烈很多,莫里森呈现给我们母亲和孩子的视角,又细腻又温润,不知道她是怎样一个母亲?

  什么都在变,又欣喜又讨厌。

  《最蓝的眼睛》读后感(三):黑人艺术家的色彩、节奏、斑斓圆润、哀而不伤?

  1

  莫里森写《最蓝的眼睛》时,38岁。已经当过一段家庭妇女,去她在康奈尔读福克纳和伍尔芙十年开外。

  (一个无趣的小回忆:马尔克斯写《枯枝败叶》时24岁;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的伟大长篇,差不多29岁;纳博科夫《天赋》,39岁)

  可以绕开马尔克斯年轻时关于风格的苦恼,也没有走上大江健三郎早年的突兀和尖锐,或者托马斯·曼少年时的青涩和偏激:年龄应当是占了大便宜。她一起手,就是在比较适合的年纪写作。

  学院派,两个极端。或者菲利埔·罗斯与贝娄,或者棉里藏针。奇妙的女小说家们,同样极端:或者锋利激进,或者举重若轻。两相凑合,变成了她。

  她是一个好例子,关于如何安然的写小说。马尔克斯在海明威、福克纳的哺育下痛苦过,跑秘鲁去,读卢尔福,才脑门开了天眼。先锋小说家们经常心理不平、急急露出的绚丽技巧、生怕大家看不见的文体试验,她没有;书斋老头儿们对社会的锐眼,高瞻远瞩的吐纳,她也不显。她是这样一群美国小说家的代表:关于技巧、文体和表述方式,成竹在胸了。魔幻、交叉结构、变换人称这些东西,都已经懒得显摆了。于是写,自然而然就成了。当然缺乏拉美某些同学的视觉冲击力,也不像库切某些小说似的一上来就绷着让你感觉“这小说读来估计不轻松”。但人拿得稳。够了。

  2

  她得1993年诺奖,也许是因了写黑人题材的人文关怀。但,显然的没有凯尔泰斯回忆匈牙利人苦难那种愤气。她写东西温和,缺肃杀之气。麦卡勒斯或者福克纳那种绝望的铁灰色头发、板着脸的女人、,她很少。《最蓝的眼睛》里拿孩子视角说话略有些取巧,也显然没有《我弥留之际》那么高难度,但福克纳那种自我挑战已成行为艺术,相比而言,她是个较正常的小说家。当然,写小说不声嘶力竭,不代表没社会责任感。黑人女孩子被白姑娘小看,被妓女嘲笑,指望自己长双蓝眼睛,于是真长了。魔幻?但推移得自然。孩子声调的朦胧掩盖了变化的突然。

  哀而不伤是雅乐标准,莫里森做到了。孩子的声调,断断续续,朦朦胧胧的划过了黑人区的所有感伤,以及羡慕。黑人希望拥有蓝眼睛,就像欧叶尼·葛朗台打算妆扮自己,讨表哥的欢心:尊严的投降,自己以往的标准都不要了。只是,欧叶尼是被巴黎来的美男子震住了,而《最蓝》中的佩克拉,是被美国的标准和谐了。

  3

  结构的变换,可以窥出来自福克纳的影响;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除非是《喧哗与骚动》式的白痴视角,不然也可以视做是一种轻盈的取巧——奈保尔亦钟爱之。意象?伍尔芙、庞德、纳博科夫已经做过表率了。

  一些真正的,莫里森特有的东西:

  她对意象的选择,色彩分明;几乎没有长句,节奏像一只鸟在花圃边跳动。嘤嘤叮叮。绿色的房子。红色的门。棕色的长筒袜。白色栅栏。草莓。花籽。文本的效果犹如明亮色块,色彩停匀。这种营造纯出语感,他人难得复制。纳博科夫的意象选择时常很碎,巴别尔有限的篇目(《渡河》《意大利夏天》)则诡魅。

  黑人艺术家(迈尔斯·戴维斯们)都对色彩、节奏有感觉能力?他们可以随意控制节奏、颜色与声音,使之斑斓圆润,而且,在跳动旋舞中,隐释所有的痛楚哀伤?

  通常,我把这种非人力所及的、天生的、让观者羡慕而绝望的特质,叫做天赋。

  《最蓝的眼睛》读后感(四):难以摆脱的“蓝眼睛”

  作为莫瑞森的第一部长篇,《最蓝的眼睛》在思想深度上相对于《秀拉》和《宠儿》来说有一定的差距。但对于之前著名的黑人文学代表《汤姆叔叔的小屋》等来说已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作品摆脱了传统黑人小说的一味控诉模式,不再浓墨重彩强调黑人现实生活的悲惨。而是开始从另一个更为深沉的角度,从精神层面来思考黑人本身对此因承担的责任和在身体平等自由之后如何实现自我灵魂的救赎。这种心灵层面的反歧视关怀是之前的黑人文学所未涉及的。

  美国黑人文学是对其种族歧视制度的一种反思和抗争。并且随着现实社会种族制度的变革包括废奴运动的蓬勃兴起和黑人自我权利意识的觉醒,黑人文学也经历了几个不同的过程。从最初的对肉体暴力的反抗和对现实权利的渴望到后来的追求在精神上的平等。肉体暴力最终会结束,但那种长时间以来所积累起来的白人对黑人从骨子里的歧视是很难移除的,另一方面,更令人感到悲哀的是黑人自身在经历了如此长期歧视后已经不知道该拿什么去树立自信。也就是说虽然法律已经宣布他们自由但他们已经难以摆脱枷锁。法律无力宣布他们的灵魂也从此自由平等了。需要有一样东西来帮助他们找对自我价值尊严感和自豪感。

  《最蓝的眼睛》所探讨的正是黑人在面对整个白人社会的歧视时到底该拿什么去反抗。莫瑞森在小说中使用了很多视角来描述一个叫佩克拉黑人小女孩的精神状态的发展。很“残忍”的让这样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又丑又黑的人小女孩去面对整个白人世界的“审美观”。然后记录了因此所碰撞出的一系列冲突对佩克拉的冲击和伤害。

  佩克拉是个很单纯的小女孩,她追求幸福的生活,喜欢秀兰邓波。但现实的苦难使她感到困惑,学校里老师有意无意的忽略她,同学欺负她。在家里,母亲完全不管她,哥哥对她也无多少兄妹之情。完全不在意她的父亲对她第一次的关注带来的却是一次卑鄙的性侵犯。对于这一切佩克拉没有半点愤怒或者控诉,她单纯的心灵把她所受到的一切不幸归结为她自己的丑陋,她觉得自己她太丑了,甚至丑的不应该拥有幸福。而这种丑陋的根源在于她没有一双白人的“蓝眼睛”。

  最终,这种情绪让佩克拉疯了,她相信自己真的拥有了一双蓝眼睛。精神分裂之后佩克拉开始跟自己对话:

  “也许我的眼睛应该更蓝一点。

  更蓝一些有什么用?

  有什么用……我也不知道。总有用处。更蓝一点给你看。

  我不跟你玩了。

  因为我的眼睛还不够蓝?因为我的眼睛不是最蓝的?

  不是,是因为你老犯傻。

  别走。别离开我。如果我有了最蓝的眼睛,你会回来吗?”

  为什么佩克拉认为自己是丑的?因为白人的审美观说她是丑的所以她就是丑的。而对此她除了接受似乎毫无办法。这就是本书要讨论的问题。

  面对白人社会的审美观,“丑陋”的黑人在书中有三种态度。一种是佩克拉的母亲,她在一个白人家庭里当佣人,她把所有对生活的热情都给了那户人家。她努力工作为的就是希望听到白人主人夸她是最好的佣人。她借这种近似变态的成就感来抵抗自己的“丑陋”。另一种是佩克拉的父亲和哥哥。他们把白人给他们套上的“丑陋”当做武器,用自暴自弃来表示反抗。所以他们从里到外,从外表到行为都是丑陋的。可这种反抗不是针对白人的,相反他们似乎很满意这张丑陋的面具,戴着它能毫无愧疚的干任何丑陋的事。第三种就是佩克拉,她害怕丑陋,她总是躲在丑陋的背后不出来,希望别人不注意自己。

  这便显示出问题的关键了,这三种态度无论哪一种他们都没有去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是丑陋的。他们无条件的接受了白人的审美观对他们的定位。所以不管以哪种态度去面对都无法使他们真正摘掉那个丑陋的面具。换句话说,多年的潜移默化甚至使他们完全接受了白人的审美观自己都认为自己是丑的,佩克拉追求的那双最蓝的眼睛不正是她对白人审美观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深刻的认同吗?

  本书借着白人的审美观对黑人的影响这样一个切入点所真正想表达的我认为是黑人该如何重塑自己的价值观的问题。黑人在推翻种族歧视之后该以怎样一种姿态出现在原来束缚他们的白人社会的价值体系面前。

  显然反抗是不明智的,白人文化作为一种强势的文化其影响是世界性的,是长期以来的政治经济甚至军事优势的积累。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可撼动的。可是一味的接受又是错误的,结果只能想佩克拉的蓝眼睛一样。很多领域都会溃败,亦如白人审美观对书中黑人的毁灭性冲击一样,在专为白人制定的游戏规则中黑人怎么可能有胜算。因此而带来的挫败感只能使黑人更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也没跳出那个怪圈。都在一味的从白人文化上考虑,若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或者能豁然开朗。

  黑人应该有一套自己的桥梁性质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保障他们在白人社会取得法律层面的平等之后所发生的社会行为能的到肯定。想要被主流的白人社会所认可或接受首先你得有自我的肯定。这套体系想要发挥解放灵魂的作用那它必须是开放式的,在基于黑人传统价值观的前提下,在保留黑人作为自由公民的尊严的前提下,只能逐渐向白人靠拢。毕竟这些黑人跟非洲的原住民已经完全不同了,甚至已经可以称他们为“黑皮肤的白人”了,他们需要的是一套能与白人价值体系对接的过度体系,使双方可一通过这套体系慢慢相互了解和接受。

  可若真是如此,黑人从某种意义来说还是被奴役了。

  而莫瑞森在本书中似乎只抛出了问题,对于答案却没有涉及。或许对答案追求的本身就是黑人运动接近成功的过程。

  《最蓝的眼睛》读后感(五):murder and victim

  In the afterward of The Bluest Eye, Toni Morrison said that “I did not want to dehumanize the characters who trashed Pecola and contributed to her collapse.” However, the novel showed us all the people should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for her tragic fate, her father’s rape, her mother’s indifferent, her schoolmates’ bullying, neighbors’ gossips, and so on.

  Imagine, the bluest eyes in the blackest skin, do you think it is beautiful? My answer is opposite. Then why Pecola so strongly desired to own the bluest eyes? It is because the people surrounding her drummed the idea into her mind, making her believe in that if she had the bluest eye, she would have get others’ attention and praise. Pecola is an ugly black girl who longed for others’ love and care. That night when she got her first menstruation and Frieda said something about baby and love, the thought about love still couldn’t get out of her mind. “Pecola asked a question that had never entered her mind. ‘How do you do that? I mean, how do you get somebody to love you?’” And the experience she suffered from told her the bluest eye, if you owned the bluest eye, you could get somebody to love you.

  In the novel, Toni Morrison also pictured the stories about Pecola’s mother and father. From their stories, we learned that they all suffered a lot in their lives. Toni Morrison seems to tell us they are also victims of the society, of the racial discrimination. Victims are also offenders. They are the offenders to their daughter. While in the novel, what we do not see is Pecola’s complaints, Pecola’s crying for her miserable life. Pecola is silent. Silence is a kind power more than crying. Her silence touched me a lot and made me want to cry for her. She was silent and she told much. Her crying was so loud and so penetrating that daunted around my ears for days. The power of silence reminded me of 80 thousand people in Hongkong demonstrating for 8 persons who were killed in Philippines in 2010. They were silent, instead of crying. 80 thousand people’s silence has more power than 80 thousand people’s crying.

  Toni Morrison is merciless, so merciless to Pecola. At the end of the novel, she made Pecola’s dream for the bluest eye come true at the cost of her clear mind. Pecola finally had the bluest eye, but sadly, she found that people still did not love her. She wondered the reason why the situation did not change as she thought, as she learned, as she was told. She wondered that maybe the color was still not the bluest. She still believed the bluest eye is the root of her misery. “No, Pecola, no,” I desire to cry to her, “It is not your problem. It is the problem of the racism, of the society, of the country, of the world.” While she could not hear me, even if she could hear me, she would not listen to me. Her mind had been polluted by the wrong awareness of beauty. She and many black people like her had been brainwashed by the White.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