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认识身体》读后感100字
《来!认识身体》是一本由[法] 苏菲·杜查姆 / [法] 马加利·阿蒂奥格比著作,后浪丨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来!认识身体》读后感(一):和孩子一起了解身体的秘密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懵懵懂懂的无知少年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我们的孩子也是如此。从他们呱呱坠地开始,从一无所知到慢慢的会爬行,会走路,会说话,这都是一个慢慢学习和成长的过程。除了生活中的基本行为之外,我们也会让孩子慢慢的了解他们自身了解身体的器官和各个功能。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会对于自己的身体充满好奇,某一个部位或者是某一些生理现象都会让孩子充满疑问。《来!认识身体》就是一本让孩子认识自己的43个小秘密。虽然说这本绘本是一本科普类的绘本,比较针对孩子,但父母和孩子在一起阅读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很多乐趣。全书一共有43个小知识点,包括身上的器官部位,以及一些生理病理反应。比如说嗅觉,乳牙,脚趾,梦境,咳嗽等许多不同的知识点。每一个姿势看似零散,但是它通过一些比喻的形式让我们能更加简单的了解到每一个知识点生存的意义。
打一个比方,在睡眠这一篇中,作者就把睡眠比喻成给手机充电。当我们得到了很好的睡眠休息之后,我们的免疫系统也能得到修整和加强,也能更好的抵御疾病,保持身体健康。而眨眼这一篇中,作者把眨眼比喻成了小汽车前面的雨刷,它的作用是使眼睛保持湿润的状态,也能排出眼睛里的灰尘,让眼睛能够正常的工作。
通过这样一个个简单的比喻和一小段的解释,孩子和家长都能更好的去理解我们身体中某一个现象。这本书就像《十万个为什么》一样,把我们心中对于身体的一些好奇,清楚简单的解释出来。而且这本书的绘画风格也是比较写实的,能比较真实的表现出人类身体的某一状态。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也能探索到身体的很多奥秘。 这本书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因为涉猎的内容非常广泛,所以就类似是一本百科全书。这一类关于人体科普类的绘本,真的是让我觉得对于孩子是非常必要的。整本书性价比也非常高,制作也十分精美,这也是我愿意给孩子阅读的原因之一。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增进了我和孩子之间的情感,因为在看到一个能模仿的动作的时候,我都会模仿着书中的动作给孩子做解释,孩子在形象生动的表演之下,更加深了记忆性,也真的学到了很多知识!
《来!认识身体》读后感(二):关于身体的趣味小知识——《来!认识身体》
这本绘本让我很惊喜,因为绘本里提出了很多我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比起其他绘本,这本书里的一些知识有些生僻,有的字的确不好认。这本书也照顾到了小朋友的识字水平,一些比较难的字,会有拼音提示。整体来说,这是一本很贴心的科普绘本。
封面梦境关于作者 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的苏菲·杜查姆和马加利·阿蒂奥格比。这两位作者的合作让这本书呈现出图文并茂、知识丰富的面貌。 关于内容 这本书里有很多有意思的小知识,让我觉得又好笑又长见识。比如,关于打哈欠,我以前只听说过打哈欠会传染,却并不知道打哈欠背后有什么原理。在这本书里,提到人的一生要打25万次哈欠。触发哈欠的是你困了、累了或是无聊了。当然,打哈欠的目的也与这三项有关,那就是打哈欠之后,你有两种可能:要是你困了,这就是让你的身体放松下来,进入睡眠状态;要是你无聊了,这就是让你精力充沛的小提示。 和打哈欠同样具有传染特点的,是笑。笑是一种运动,大笑的时候,全身会有400块肌肉在运动。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笑得肚子疼。一些医生建议大家每天大笑10分钟,以此来保持身材。另外,笑也可以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感觉到快乐。所以,如果你心情不好,建议你试着笑一笑,可能会觉得心情好很多。 关于头发的知识,实在是太能安慰人了。这本书提到,一个小朋友每天掉50根头发,成年人每天掉100多根头发。虽然头发每天都在掉,但是不用担心,头发每天都在长。虽然以前我听说过每个人每天要掉50根头发,但是我会担心自己掉的超过50根了。现在看到这本书说一天可以掉100根,我估计我还没掉那么多,那我心里就踏实了。 脸红这种情况,我们都经历过,也都看到过周围的人脸红。但是,我们都不清楚,脸红背后的科学原理是什么呢?脸红是因为身体释放了肾上腺素,这种激素会让人心跳加速,加强了血液供应,同时也使血液升温。当血液的温度下降了,脸红就会消失。 另外,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打嗝的情况。该怎么止住打嗝呢?书里教了一个简单的办法:单脚站立的同时屏住呼吸。 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科普书,我很愿意推荐给小朋友们。
《来!认识身体》读后感(三):你笑起来真好看?那是有400多块肌肉在做辅助
培养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一声大哭来到人间,一动不动躺着喝奶扮萌,到慢慢开始爬,然后是走、跑、跳,接着就开始学说话,然后就是写字、画画等等,直到上学后开始更加系统的文化学习。
这个过程想必是大多数人经历过的,也是大多数家长的辛酸苦辣。可是,这样做真的够吗?
至少有一点,笔者认为是有欠缺的,比如,孩子对自己的身体,真的了解了吗?
这个问题感觉很多成年人都回答不了,因为人的身体是非常复杂的,基本上很多事情都伴随着似是而非的小问号,这就需要进行一定的知识储备。
法国作家苏菲 杜查姆写了《来!认识身体》一书,这是一本关于人体机能的认知科普书,语言简单易懂,再加上儿童插画师马加利 阿蒂奥格比幽默逗趣的插画,巧妙地展示了人体运作的43个小秘密。
书中第一个讲到的,就是微笑。
微笑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表情,但带给人的感觉却非常美好。
微笑的时候脸部肌肉在动,具体来说是颧肌,这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一个知识点。
微笑的时候眼睛也有不同的反应:比如开怀大笑的时候眼睛会眯起来,礼貌性微笑的时候眼睛动作幅度小,强颜欢笑的时候嘴巴动眼睛不动,半笑的时候只勾起一边嘴角等,这种细微的区别是我们平时不太留意的。
只有真正的微笑才是最让人舒心的,这是一种非常友好的沟通方式,书中使用了“太阳照亮脸庞”的比喻,笔者认为一点都不夸张,发自内心的微笑确实是一件非常好的品质。
书中还提到了“笑”,说是一剂良药。
当然,能够笑得出来,说明这个人的心情至少不坏,心情好自然比良药都好。
笑并不简单,因为我们笑的时候 ,全身有400多块肌肉在动,这是一种锻炼,还能保持身材,就是这么神奇!。
笑起来会忘记烦恼,还会让自己得到更多休息,这实在是上天对爱笑的人的奖励。
还有一个最有趣的现象,就是笑是会传染的,如果一个人开始哈哈大笑,就算周围的人并不知道他在笑什么,很可能也会跟着一起笑起来,真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体会。
书中还有很多其他的知识,比如眼泪、毛发、眨眼、打嗝、发烧等,将抽象的人体机能用具象化的比喻展示给小读者,让孩子在欢笑中学知识,帮助孩子轻松认识自己的器官、表情、情绪、动作等,了解身体运作的机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最关键的还有一点,就是这本书的节奏感把握非常好,一个开页介绍一种现象,这样在无形中就对知识进行了梳理,激发了孩子们看下去的欲望,而且看起来一点都不费力,实用方便。
《来!认识身体》读后感(四):与孩子一起探索身体的43个小秘密吧
妈妈们应该特别有感触,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对身体会越来越好奇,他们会问很多问题:
妈妈,我们为什么会生病,我不喜欢打针……
为什么要睡觉啊?我不想睡觉,我还没玩儿够呢……
为什么我们会做梦呢?妈妈,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很好笑的梦,我自己笑醒了……
我还很好奇孩子做了什么有趣的梦,竟然能把自己笑醒了。
孩子的问题各种各样,简单的我们还能给孩子解释,遇到我们也不清楚的问题,就只能求助各种科普书啦,与孩子一起探索各种知识和秘密。
这本《来!认识身体》读起来很有趣,书里介绍了关于身体的43个小秘密,作者用幽默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并配上有趣的插图,孩子很轻松就能理解了。
比如身体为什么会感觉到疼懂?为什么会打哈欠?为什么不洗澡会导致生病呢?换牙是怎样发生的?食物怎样消化的?为什么我们会发烧和出汗呢?运动对身体有什么好处?等等,孩子感兴趣的话题都有,孩子了解了关于身体的各种小秘密,也会慢慢养成各种健康的好习惯。
孩子问到的各种关于身体的小秘密,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答案哦,一起来看看作者形象又贴切的比喻吧。
你知道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疼吗?作者把疼痛比做警报器,当有窃贼闯入房子时,房子的警报器就会响起。当身体受伤,生病或者感染时,大脑就会立即做出反应,完成条件反射。
眨眼就像汽车的雨刮器一样,有规律的开合,清洁双眼,让它们保持健康的状态。
孩子平时很容易受伤,伤口会流血慢慢的结痂,结痂的过程会有些痒,孩子忍不住就会把血痂抠掉,掉了以后又会流血。读到血痂这页孩子就知道,血痂是怎样形成的, 他像乌龟壳一样保护我们,不能撕掉。
文字配上图片,让孩子还能脑洞大开的联想到很多知识。
启迪孩子去探索更多未知的秘密
孩子对做梦很感兴趣,作者爸睡觉比喻成坐火车,你在入睡时上车,醒来时下车,这趟车不是直达的,它在中途会停下,然后再出发,但你并不会意识到这一点。只有在火车刚刚开动和即将到达时,你才会做梦。科学家们目前还没有完全了解梦的作用,但可以确定的是它是大脑的基本功能。
你发现了打哈欠会传染,你如果打了一个哈欠,周围的人也会忍不住打哈欠。一个人一生会打大约25万次哈欠,哪怕在妈妈肚子里的小宝宝也会打哈欠,鱼也会打哈欠,但是长颈鹿
《来!认识身体》读后感(五):趣味手绘,幽默讲述身体运作奥秘,帮孩子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有了孩子之后的我是幸福的,也是忧虑的,一方面享受孩子带来的温暖,一方面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带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但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尤其是在孩子会走路之后,每天上下班之前的优宝总会抱着我的腿,希望我可以给她一个拥抱。
我注意到优宝的需求,但不明所以,于是也经常会忽略她的需求,直到看了《来,认识身体》绘本之后,才能完整理解孩子需求背后的原因。
《来,认识身体》当中提到,拥抱会让人感觉幸福,会带来一定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对于幼儿而言,父母的拥抱会给他们传递爱,让他们感觉安心。
《来,认识身体》通过趣味手绘,幽默讲述身体运作奥秘,巧妙展示人体运作的43个小秘密,帮助孩子轻松认识自己的器官、表情、情绪、动作等,了解身体运作机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来,认识身体》小开本人体简明科普绘本不局限阅读群体年龄,幽默趣味的语言帮助家长和孩子认识身体的奥秘。
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背后原来还蕴藏着这么多的趣味知识。身上的毛发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我们会眨眼?打嗝这个动作是怎样发生的?这本有趣的图画书将带你探索身体运作的奥秘。
43个小知识,探索身体运作的奥秘
发烧了,我们第一反应是生病了要去医院,《来,认识身体》告诉我们发烧不是一种疾病,而是身体感染疾病的信号之一;早在知道自己生病之前,身体已经做出了反应,抵抗入侵的病毒或细菌。
人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叫下丘脑的区域,它是一个温度调节器,就像家里的暖气一样。一旦监测到细菌入侵,下丘脑就会让自己的体温升高,以此来阻止细菌的蔓延,甚至杀死细菌。
这也就能很好的解释,发烧没有超过38.5℃时医生建议物理降温的原因。
疼痛也有好处,它是身体的警报器。
头发有约四年的生长周期,而体毛只有约三周的生长周期。人们平均每天掉50根头发,不过我们的发量并不会因此而减少,头发比身体上其他的毛发更长,也更加浓密,因为它们可以保护我们的头盖骨。
43个身体的小秘密,带你探索人体运作的奥秘。通过《来,认识身体》我们会了解更多:比如不洗澡会生病的原因、睡眠对身体的重要性、换牙是怎么发生的、运动有什么作用等等,了解根源才能更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趣味满满的人体冷知识
《来,认识身体》设计非常小巧,方便携带和翻阅,版式设计,结构清晰,两页一个主题一种身体小秘密:一页展示人体器官或人体机能,一页展示其功能或运作原理,主题明确,一目了然,读起来简单有趣。
关于放屁,也是很有趣的,大部分的屁是在大肠中形成的:食物残渣在肠道中被细菌分解,就会产生气体。虽然这些气体大部分是无臭的,但有些就非常难闻,因为它们含有发臭的物质,比如粪臭素和吲哚。
粪臭素和吲哚这两种物质可以用来调制香水,因为它们被稀释后闻起来很香。
除了基本的人体科普知识,书中还延伸讲述了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人体冷知识,好玩有趣涨知识。
手绘图巧用比喻,让孩子在欢笑中轻松理解
手绘配图简单大气,将抽象的人体机能用具象化的比喻展示给小读者:睡眠像一列行驶的火车,眨眼和汽车的雨刮器工作原理相似,用不倒翁类比脚趾的平衡能力……
文字幽默逗趣,图画贴近生活,让孩子在欢笑中学有趣的科普知识,激发孩子的联想力、想象力,帮助孩子快速理解各种人体机能,熟知身体运作的原理,健康生活。
《来,认识身体》这本有趣的科普绘本是由苏菲·杜查姆和马加利·阿蒂奥格比一起完成的。
苏菲·杜查姆,非常喜欢马,也是“马的激情”系列的作者,目前经营自己的写作工作室。
马加利·阿蒂奥格, 80后儿童插画新秀,作者3岁定居法国,自幼受到绘画与雕塑的艺术熏陶。自2002年起开始进行多媒体创作,涉及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书籍、报刊、宣传海报、玩偶等,至今出版的儿童读物近20册。
马加利·阿蒂奥格创建的儿童艺术中心位于法国巴黎,致力于与孩子们面对面交流有趣的创意灵感。
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曾说:“任何知识都能以适当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的孩子。”
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的身体才能更好的自我保护,带着孩子一起进入有趣的科普绘本中吧。
《来!认识身体》读后感(六):了解身体里的秘密,学做自己的“健康小卫士”
孩子到了三四岁的时候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他们往往会对自己的身体充满好奇,经常会问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为什么会打嗝?为什么会眨眼?想睡觉为什么会打哈欠?对“屎尿屁”这类的事情异常的敏感,经常揪着这些我们认为“不雅”又不好解释的问题或行为问个不停。
如果孩子们不了解这些身体里的小秘密,还会做很多对身体有害的动作,比如抠肚脐眼、挖鼻孔,揭血痂、不洗澡、憋着不打嗝等等。
其实,只要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真正了解到这些秘密,他们就能懂得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习惯会对健康有益,从而纠正错误的行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至从和孩子一起看了《来,认识身体》这本绘本,似乎解决了孩子对身体的大部分疑惑。
《来,认识身体》是一本科普类绘本,适合3-10岁,作者苏菲·杜查姆编写,马加利·阿蒂奥格比手绘。绘本介绍了关于你自己身体的43个小秘密,用一看就懂的趣味手绘,幽默讲述身体运作奥秘。了解身体运转奥秘,让孩子更好地保护自己,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1、43个冷知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绘本内容充实有趣,科学性强,选取孩子最关注的一些问题,引导他们观察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的小秘密,为健康生活打下基石。
人一生会打约25万次哈欠,当你累了、困了或者无聊时都会打哈欠。除了人类,动物、鱼都会打哈欠,但是长劲鹿不会。这些是不是惊讶到你了。打哈欠时为什么会想睡觉呢?原来打哈欠会大大的吸入一口空气,这些空气给大脑补充了氧气,让你的身体放松下来,慢慢进入睡眠状态,或者让你精力更加充沛。
小孩每天大约会掉50根头发,成年人大约掉100根;你每分钟会眨眼15-20次,眨眼可以帮助清洁双眼,让眼睛保持健康状态;打喷嚏是身体的防御机制,打喷嚏时人无法睁开眼睛;鼻涕可以清理鼻子。用孩子能听得懂、感兴趣的方式,幽默诙谐地告诉孩子身体里的秘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语言幽默有趣,让孩子更容易理解身体的奥秘
绘本用生动活泼的语言阐释丰富的健康知识,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认识可爱的身体,学做自己的“健康小卫士”。
在介绍“血痂”的形成时,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文字把血凝固的过程表达出来,还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让孩子们懂得了血痂的作用。原来血痂就像一个“塞子”,它还像小乌龟的壳一样,保护皮肤免受细菌的侵害并隔绝空气,直到皮肤完全被修复。所以,就算很痒也不要揭掉身上的血痂。
绘本中还有很多幽默形象的比喻,比如疼痛像一个报警器、眨眼像汽车的雨刮器等等,用生动活泼的语言阐释丰富的健康知识,为孩子们揭开身体的奥秘,让孩子更好的保护自己。
3、手绘图具体形象,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书中的绘图生动活泼,想象力丰富,让孩子在故事的情境中和形象亲切可爱的图画中学习知识、获得快乐。
在解释梦境的时候,书中把睡觉比作坐火车,入睡时上车,醒来时下车,这趟车不是直达,中途会停下,再出发,但我们并不会意识到这一点。只有火车刚刚开动和即将到达时才会做梦。在12个小时的睡眠中,大概有一到两个小时在做梦,这是大脑的基本功能。
为了让孩子更好的理解这段话,绘者左边画了一个睡觉的图,右边还画了一个火车行驶的图,让孩子更好的把两者结合起来,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更好的了解身体的运作机能。
绘者还把人体画在花盆中,表达人体需要大量的喝水,需要浇灌。把人体画在鸡蛋中,上面有母鸡的爱护,表达人需要拥抱来获得心灵的温暖。
《来,认识身体》绘本是24开本,方正小巧,方便携带和翻阅。在版式设计上,结构清晰,两页一个主题一种身体小秘密:一页展示人体器官或人体机能,一页展示其功能或运作原理,主题明确,一目了然,随翻随看,读起来简单有趣,让人忍不住一直看下去。
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曾说:“任何知识都能以适当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的孩子。”孩子的身体教育,更需要从小开始,充分认识自己的身体,他们才能学会保护自己,学会自卫。现在,有这些科学又好玩的绘本来帮我们引导孩子,一起陪孩子看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