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地理通史读后感精选
《西方地理通史》是一本由江西美术出版社著作,78.20出版的294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方地理通史》读后感(一):好看到飞起的地理史
地理知识是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很多人问候别人时首先是你是哪里人,看这本书介绍的有关地理知识,知道了一些杂闻、趣谈和地理有关,了解以后更加熟悉了某个朝代的历史事迹,以及世界发展的规律和脉络。当然,在这本书里我还收获到了,很多很多有用的知识,包括战争、哲理、心理、艺术、文化,总之这是一本难能可贵的书,值得一读
《西方地理通史》读后感(二):了解世界 感受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的魅力
不知道你是怎样看待地理这一门学科的,可能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这就是文科考试的一门课程,这门课也就是死记硬背,记住了就能考试。其实并不是这样,从我的经验来看,地理更应该是一门理科课程,之所以把它归为理科,是因为在这门课程中包含了很强的逻辑性,譬如说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起源地为什么是地中海而不是欧洲内陆,为什么欧洲能迎来大航海时代等等问题,这些看似很偶然的问题,其实都有着某种必然的原因,而造就了这一切的正是他们的地理位置。如果你对这些地理知识感到好奇,如果你想要了解西方的发展历程,那么,这本《西方地理通史》一定是你的最佳选择。 这里需要再介绍一个小小的概念,就是地理并不只有山川河流,这些自然方面的内容的叫做自然地理的只是地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地理还包括人文地理与游记。人文地理则是有关各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人口、名族、经济特色等;游记则是主要讲述风景名胜和城市风貌。以上这些,也正是本书所包含的主要内容。通过这本书,你可以广泛获取到西方很多国家的特点,有气候特点,有政府结构,有各族传统,有风景名胜。 了解地理有着很大的意义,一是了解这些空间特征与规律,对于各个地区的人民及政府会有更深层的理解。另外,掌握这些规律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我们的日常生活,譬如身处哪种位置,采用哪种交通方式出行,哪个季节会有怎样的气候等等。如果你想要去某个国家,那你最好可以先了解这个国家的地理,而即使你无法去到这些国家,那通过这本书,你也相当去游览了这些美丽的地方。 本书的一大特点是书的整体篇幅不长,但语言足够精炼,使其包含了足够充足的内容, 顺着时间的顺序,从欧洲最早的文明发源地希腊雅典讲起,到文艺复兴时代最为辉煌的意大利,再到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以及当今世界最为强大的美国俄罗斯等等国家。这些主要西方国家的地理知识足以帮助你对西方的历史有了更多了解。 本书的另一大特点就是书的语言幽默诙谐,作者曾在香港出版《西方文化大故事》系列作品二十部,是一个热衷于向国内的读者介绍西方各个方面的通识的作者,丰富的写作经验使得作者笔下的地理知识化身为一名导游,作者经常使用“接下来让我们去某某地方吧”之类的语句,与读者互动交流,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山川河流尽收眼底。 我想说,大多数人总会被某个地方所吸引,或是风景秀美的阿尔卑斯山,或是美轮美奂的黄石国家公园,或是万人仰慕的麻省理工学院,在漫长的历史中,每个地方都都扮演着重要的一环,了解每个地点的地理,追溯每个位置的过去,在《西方地理通史》一书中,跟随作者的脚步旅行,找到内心最渴望的地点,了解世界,感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魅力。
《西方地理通史》读后感(三):从西方地理看欧洲
文聘元说:“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西方灿烂的文明,如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等都是西方地理这棵大树的根基所孕育出来的。”的确,历史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突变因素都可能对其他方面造成影响,而地理无疑是这些因素形成的基础。
回望历史,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城池或者关隘之所以如此重要,不正是因为其地理位置优越吗?再试想一下,当我们询问一个人的来历时,是否会经常问其籍贯呢?由此可见,地理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拥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而想要了解西方历史自然就要从西方地理开始。
《西方地理通史》是文聘元新作“西方通识丛书”系列中的一册,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部书籍。它知识量庞大,内容专业翔实,且自成脉络,阅读过后可以让人对西方的地理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某种地理环境之中的,而这种环境必然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说西方地理往往与西方国家或者一些历史名城的人文发展脱不开关系。在本书中,作者文聘元分别从自然与人文两大主题出发,通过浓厚的笔墨向读者阐述了欧洲诸多国家与其各自著名城市所存在的独特地理优势。
欧洲是从欧亚大陆往大西洋延伸出来的一个大半岛,也是地球上最美丽的一个大洲。它三面环海,世界闻名的阿尔卑斯山脉,蓝色的多玛瑙河,航运发达的莱茵河、错落有致的东欧平原,都在这里。同时,欧洲就也是一座沟通文明的桥梁,把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希腊文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从山水希腊到人文希腊,从自然意大利到人文意大利,从威尼斯到米兰,从自然俄罗斯到人文俄罗斯,从哈佛到好莱坞……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介绍,将那些与其相关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详细地展现出来,翻页之间恍惚有了在世界各地旅游那种奇妙感受。
历史是迷人的,留下岁月的痕迹的城市和地区则更加迷人,像希腊、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美国等,哪个国家不是拥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呢?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中世纪欧洲艺术的发源地——意大利了。如果说,法国人给人的感觉是浪漫,德国人给人的感觉是严谨,那么意大利人毫无疑问是一个如骄阳一样热烈的民族。
从地理位置讲,佛罗伦萨位于意大利的中心地带,它是但丁、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达芬奇等文学与艺术大师的故乡,这样的地方怎能不令人向往!
比萨虽然只是意大利的一个小城,但是那座闻名遐迩的比萨斜塔却赋予了这座小城有了新的意义,使其成为一个旅游业发达的城市。
另外,还有人们熟知的水中城市威尼斯和意大利最完美的城市米兰,都是值得一去的好地方。
换句话说,这本《西方地理通史》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著作,它同时也是一部精品的欧洲旅游指南。假如你想深入了解来自欧洲的人文风情,那么就不能错过它。
新鲜有趣的视角,幽默地讲故事方式,《西方地理通史》为身为读者的我们呈现的是一个自然与人文气息浓厚的美妙世界,也让我们能够重新认识西方国家。
《西方地理通史》读后感(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本书书名为《西方地理通史》,也许你在书店或者网页上看到封面会很疑惑,地理的历史,难道是讲现在西方世界地形构造之来源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准确地讲,这本书是以地理为起点,粗略地讲述了西方世界各个国家的历史的。作者以十分流畅通俗的笔触,为我们介绍了西方地理之成因和最终导致的结果,比旅行游记要深入,又比教科书来的易懂。补齐了中学地理教科书上很多没有细讲的小知识。
同时,地理又是历史的重要线索。如果细心读历史的人,一定会在意承载着历史的地理。为什么斯巴达三百勇士就能守住温泉关,挡住数十万波斯大军?为什么希腊那么多世界船王?美国何以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些问题,你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和这套系列丛书一样,这本书也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全书竟然没有任何一张图片。上一本我拥有的是《西方艺术通史》,很多画和雕塑在网上很难找到图片。这一本就更离谱了,讲地理竟然没有图片,难道是给人看了背下来说出去装B用的?或者是成本所致,又或者是版权原因,总之,没有地形图光凭文字很难真正理解字面意思。
在历史学习上,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分,除了当地的山河湖海,人,也是重要的地理因素。地理环境塑造了人,同时人也在改变地理。
如果要说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那必然绕不开地理决定论。此观点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影响人的文化,文化又导致人作出的行动,所以认为环境导致了整个人类历史和今天的世界。
贾雷德·戴蒙德有一本很著名的书《枪炮、病菌和钢铁》,这本书回答了很多从小到大课本上没有,也问不来老师的疑问。但同时,这本书又过分强调了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以至于都可以用来为西方殖民者残杀有色人种的暴行开脱了,把一切都归结于自然使然。
一个不成熟的小想法,地理决定论就跟我的专业金融一样,是一个反推论。如果一个结果同时受两个因素的影响,而这两个因素导致的结果是相反的,那么你可以根据结果来推论出原因,而无法在结果发生之前发现。比如一个商品需求减少,同时纸币发行量也增加,如果价格上涨可说纸币发行导致通货膨胀,如果价格下跌可以说商品需求减少导致下跌。在地理学上,一个地方土地富饶,可以说这个地方土地富饶所以强盛,也可以说这里土地富饶,人们不思进取、坐吃山空导致衰弱,怎么解释都合理。所以从这个方面讲我是反感地理决定论的。
话虽如此,但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它让西方人成为西方人,东方人成为东方人,这句话是句废话,却包含对不同文明差异的认识。
扯远了,说回本书。得益于作者可以说庞大的知识储备,在讲风景名胜的时候往往信手拈来,中间插入各种小知识点、故事以及自己的观点。这让整本书充满了趣味。
尽管作者使用语言尽量中肯,文中很多赞美西方的话。在今天这个“战狼”们充斥网络的时代,承认别人好越来越成为一件难事了。一个老外在社交平台上说一句“WG不好,ZG的好”就能收货上千万粉丝。我们还是应该看清现实,奋力追赶。
《西方地理通史》读后感(五):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我们从上学开始,就开始接触了地理,地理讲述的内容也是非常多的,而且也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了解掌握地理知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地理相对于其他学科具有更加重要的的作用,地理的实际意义其实是最为重要的,如果能够把地理和其他学科关联起来,效果会更加的好。
地理的重要作用不仅表现在课本上,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同样重要的,掌握了地理可以知道各个地区的风土地貌,可以知道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还可以知道很多很多,这些都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事。地理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其实地理的重要性在故事后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只是当时人们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的发展,地理的重要性再次被人们认识。想要了解一个地区的历史,其实就应该先了解一个地区的地理,因为地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影响了地区的发展,历史当然也是其中。
各个国家的历史也是人们比较喜欢阅读的一种书籍,尤其是那些发展比较迅速的国家,历史更是被人们所熟知,可是大家一般只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历史上,但是对于影响历史发展的地理却没有更多的关注。这也是有着局限性的。但是最近阅读了一些关于西方的历史书籍,这套丛书中,就把地理这个重要的意义提出来了,认真的阅读之后,发现果然是大有不同啊。一切变的更加明朗了。
《西方地理通史》就是这样的一本书,这是西方通识丛书中的一本,也是最后一本,但是其重要性确实是最为重要的。这些从本书最后的扉页中的插图就可以看出端倪,作者形象的把西方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等用一棵大树来作比喻,而其他的五相则是枝杈,而惟有地理是根须,由此可见所有的一切都是依赖于地理这样的基础而建立起来的,这样形象的比喻,让人一看就明了,知道了地理的重要意义。
《西方地理通史》的作者是文聘元,作者是湖南人。获得北大哲学博士学历,并且出版了多部作品。作者对于 有着深刻的研究认识,尤其是擅长以通畅的文字介绍西方文化,其中包括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地理、科学等各领域的经典知识,本套丛书就是作者多年的努力结果。这套丛书被读者喜欢和关注,成为很多读者了解西方文化的一个桥梁纽带。作者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对于西方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所以才能够写出如此深刻的,幽默的文学作品。
本书中,作者运用幽默的笔触为我们讲述了我们熟悉却又陌生的西方文化,并且指出地理是首要的地位,只有了解了地理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历史文化。而西方文化的发展与地理位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讲述地理成因,包含涉及到更多知识的外延,让读者有了更多的机会了解西方的文化历史。真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
《西方地理通史》是一本非常不错的讲述地理方面的历史丛书,这是作者讲述关于西方历史六本书的一本,然而其重要性确实非常突出的,只有了解了基础根基,才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西方文化。确实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地理书,很喜欢。
《西方地理通史》读后感(六):了解西方地理从这里开始
人们总会因为某些人某些事情而对一个地方充满着向往,或许也因为生活在一个地方,已经太熟悉身边的景色而想要去更远的地方。在很久以前,交通不方便,人们依靠双脚去探索世界,而如今,日行千里也已经不再是童话。因为科技的进步,我们也可以去更远的地方去看一看,去感受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差异,去看一看与自己生活环境截然相反的世界。感受不同的风光。
中国经常被称为东方,长江黄河孕育出以农耕为生产材料的生活方式。回顾历史,你会发现人类的文明起源无一不是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东西方的差异,南北方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文明。了解人类的文明从地里环境开始,或许我们懂得更多。
《西方地理通史》为我们展示了西方世界的地理环境,山川河流,日照风向等一切自然因素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文明,那么位于西方的国度又是什么样子?我们通常所说的西方国家是从整个地球来讲的,它位于地球的西北角,阿尔卑斯山环绕着,蓝色多瑙河与莱茵河孕育着这里的人文,走进欧洲,走进那里的山山水水。
欧洲的文明有着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很多西方神话都与希腊有着关系,它是体育项目的发源地,拥有着众多岛屿的希腊也谱写着很多神话,希腊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在非常多的名胜古迹和优美环境下,希腊吸引了大批海外游客。必到的城市便是它的首付雅典。作者介绍了雅典的城市悠久的历史和人文,它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阅读的时候可以想象这座城市的美丽。离开雅典之后是奥林匹斯,希腊众神之山,在西方的神话故事中,几乎都是围绕着这里展开的。这里还有很多非常著名的事件发生过,斯巴达和他的三百勇士,特洛伊战争。这里是古代的战场,踏上这篇土地回顾历史的进程。
西方国家众多,在历史的演变中有着自己的角色,在漫长的历史中,罗马在很长一段时间有着重要位置的,因为它是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文化。才知道《美丽人生》导演是罗马人,这部非常感人的作品。不过我对罗马的印象是那部电影《罗马假日》,或许因为喜欢电影本身也对罗马有了向往。
在法国这一章中我停留的比较多,说起它我们想到的是浪漫国度,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享誉世界的文学作家,也有百年建筑。去年巴黎圣母院的烧毁如今正在重新修葺,不知道有生之年有没有机会去看一看它的存在。
英国,给我的印象是《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走过的羊肠小道是达西先生的庄园。也是曼彻斯特留下的故事,英国对于我来说是特别的存在,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电影带给我的美好感受。不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对英国的了解很肤浅的人英格兰苏格兰我都分不清,他们是怎样的关系。阅读这本书对英国的地理环境有了一些了解也对其复杂的关系有了认知。
《西方地理通史》介绍了西方的众多国家,作者用通俗幽默的方式带领我们进行了一次欢快的旅行,这本书的内容很简单,对于想要简单了解西方地理的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总会有机会去看一看我们期待的世界,去了解其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可以让我们得视野更为宽广。《西方地理通史》讲述易懂的地理尝试。
《西方地理通史》读后感(七):西方的地理特征决定了其文化和特质
中国最高山峰是什么?日本最高山峰是什么?或是韩国最高山峰是什么?这些知识可能大多数人都能答上来。
欧洲最高山峰是什么?多瑙河是流经哪几个国家?这些知识可能大多数人有些模糊。
毕竟西方的山,河等等,离我们比较远,不像亚洲国家,随时随地可以去游玩。西方欧洲国家游,相比亚洲国家游还是费钱费时。
但是我们现在可以通过这本《西方地理通史》去游览一下西方,见识一下那边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翻开书,走起。
本书的作者是特别擅长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绍西方领域知识的文聘元。没关系,记不住也不要紧,因为只要翻开书,读了后,便会再也忘不了这个作者了。
本书《西方地埋通史》是西方通识丛书六部中的一本。地理知识共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游记,三部分。
为什么要单独讲一下地理,那是因为有一种地理决定论:国家或是民族的地理特征决定了其文化和特质。如果你不相信,那不妨仔细看看,慢慢跟着作者讲解就能体会到。
作者从宇宙形成演开讲,到我们所占的地球三成的陆地,到同亚洲关系最为密切的欧洲,揭开这本书的正本序幕。
先从欧洲的自然地理开始讲。其中有地形,山川河流,气候,语言,民族等等。
作者指出,其实西方的文明起源和发展,都和其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首先,我们都知道,人类居住需要离水源近,毕竟两河流域就是最早的人类文明发源地。于是,在欧洲东南角上的高加索山,拥有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山顶有几千条冰川,山上山下的人都多。由于地形复杂,高加索山上就有50多个不同的民族。
这些部落,少则几百人,多则百万人,每个部落使用的语言各不相同。曾经有人带着八十多名翻译去那里。高加索山被称为“语言之山”。不过多部落聚集了,事情也就比较多,战争是常年有。这种情况,并不是随便哪里有座山就可以形成的。
再如我们通常觉得欧洲人口比较少,确实,他们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低。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欧洲是女多男少,比例悬殊。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欧罗巴人种居多,就是白种人多。
欧洲涵盖了很多国家,作者又分别重点以各个国家详细介绍。从希腊,到意大利,从威尼斯到米兰,随着地标变化,游览不同的国度。
奥运会入场时哪个国家是第一个?妥妥的希腊,就因为他们伟大的祖先创立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希腊的特点是面积不及我们一个省,海岸线却超过4000千米,特别是爱琴海中,岛屿密密麻麻。
同样由于雅典是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特别适宜户外运动。也正是这是气候,对希腊文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比如露天剧场的演出,城市广场的公民大从,露天里的雕像,街道上的辩论等等。地理环境影响着西方的人类发展,同样也影响着西方的文明发展。
《西方地理通史》是一本纯文字,标准厚度,从来没有一本书,可以把地理讲得如此优美,比如,多瑙河的水“时而蔚蓝,时而碧绿,清澈见底,底下水草依依,游鱼历历。”也可以把地理讲得如此有趣,比如,世界戏剧的麦加——百老汇大街,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等等。也可以把地理讲得如此的生动,比如,凯旋门的故事等等。
除了从中体会到西方的风光之外,更多是体会作者用文字描述更来的震撼。要是地理书如此有趣,恐怕早就爱上地理课了,哈哈。
翻开这本《西方地理通史》,了解西方的地理环境,经济,文化,艺术等等,来一场纸上的风暴旅行。
《西方地理通史》读后感(八):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提到地理,映入自己脑海中当属那些美丽的自然风光。无论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又或是从荧屏上看到的,蓝天白云、小桥流水,一座座名山大川的秀丽景色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你是否知道,这些仅仅只是地理概念的一部分,真正的地理内容还有很多很多。并且一个国家或是民族的地理竟然还决定着它的文化与特质。
这次,就让我们满怀期待地走进地理的世界,从这本《西方地理通史》中去了解西方地理的独特风情。
作为“西方通史丛书”的最后一本,作者文聘元老师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为我们讲述欧洲地理的精彩内容。
这里有自然地理,讲述欧洲各国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气候特征等等。
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高加索山脉等八座大山坐落于欧洲的四面八方,黑海、波罗的海、挪威海等海洋环绕欧洲的四周,而美丽的多瑙河、莱茵河更是在其中蜿蜒流淌。还有占了欧洲总面积60%的三大平原,以及夏无酷暑,东无严寒的良好天气,以上种种自然地理的风貌让我们见识到了欧洲极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真不愧是大自然赠予人类最美的礼物。
这里还有人文地理,介绍欧洲各国的语言、人口、民族以及经济特色等等。
从希腊到意大利,从法国到英国,我们见识到了各国不同的民族分布,他们的宗教和语言构成,特别是关于各国经济发展状况的介绍,更是让人大开眼界。其中,既有像希腊这样饱受经济危机的落后国家,也有英法德这样老牌的经济强国,更有像美国这样的世界巨型航母。通过对他们不同经济行业发展的具体分析,让我们看到了其中的优势与不足,总结成败的得失相信对我们自己的国家发展而言一定会有更多的启迪和帮助。
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关于游记的讲述。
在希腊,这里有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著名“温泉关之战”的温泉关;在梵蒂冈,这里是西方世界的精神家园;在意大利,这里有举世闻名的古迹——比萨斜塔;在法国,这里有世界第一艺术宝库——罗浮宫;在英国,这里有让万千粉丝为之欢呼的欧洲红魔曼切斯特联队;在俄罗斯,这里有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内部装修都堪称世界第一的莫斯科地铁;在美国,这里有享誉全球的白宫,历任总统办公和生活的地方……
作者用他诙谐幽默的语言引领我们踏足一个个独居特色的欧洲城市,游览那些美轮美奂的风景名胜,一睹那些享誉世界的人文景观,感受一次美妙的纸上欧洲之旅。
从自然到人文,从风景到历史,从点到线再到面,作者以全新的视角引领我们去解读西方地理的自然性与人文性特征,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个新颖而独特的西方。
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是,在这本400余页,大约35万字的作品中,竟然没有看到一幅配套的插图。我猜想这是作者的有意为之吧。作为一名知名学者,作者强调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来培养学生们更加广阔的视野,使他们不但有“知识”,而且有“见识”。毕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读书才能增长才学,多游历才能增加见识。多读书、多游历,两者合二为一,方能胸中有丘壑。知识可以从老师的书中所汲取,而见识则需要自己用亲身游历去获得。
了解西方历史先从西方地理开始。而接受基本的通识教育,则需要从阅读这套《西方通识丛书》开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让我们就用这套书开始自己的旅程吧。
《西方地理通史》读后感(九):《西方地理通史》:地理的三重意义,帮我们更了解自己
我们生而为人,在这个世界上存上,总是逃不出所处是环境,而这个所处的环境与我们所处的地理条件和当时的文化氛围脱不了干系。 我们是这个世界上的人,时时、处处会受着所处的环境影响、掣肘,想逃逃不开,想脱脱离不了,它成就着我们的人生,也禁锢着我们的人生。
一个的方的环境和文化不仅影响着我们的人生和个性,更是影响着一个民族及至一个国家的风貌。简言之,就是一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当地人的性格,它对人类文化和人本身具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身居南方的人大都身板小非常灵动,而北方汉子却多是粗犷爽直之人。 地理对一方水土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影响着一方世界一方人,对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总体风貌都有决定性的作用。《西方地理通史》就在书中很好的阐释了这一点,它以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阐述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又从欧洲到北美洲介绍了西方世界的地理特征和风土人情,揭示了山川、河流、气候和资源的富足与欠缺决定了所在的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况。 正如广袤的平原和充足的水量,决定了我们千百年来的农耕文化,西方日照时间短,不利于作物生长,他们便以畜牧业为主,而美国与我们处在同纬度的西半球,那里的绿地面积广,荒漠和山峦较少,农产品就更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文聘元作为1969年生的湖南人,1988年考入南京大学,获哲学学士、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编写的这套西方通识丛书罕见地除了文学、艺术、哲学之外,还有《西方科学通史》和《西方地理通史》。 他曾在香港出版《西方文化大故事》系列作品20部,国学大师饶宗颐亲自为其题写书名,知名作家金庸、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金耀基、国际知名历史学家郭少棠、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曹宏威等均通过担任出版顾问、撰写序言等方式对其表达赞扬和肯定,在海内外影响巨大。
那这么厉害的全才专家文聘元,又在这本《西方地理通史》里讲了什么呢? 一、地球的资源与气候 《西方地理通史》与丛书中其它艺术、文学、哲学几本书不一样,它讲述的不再是人的故事,而是地理的故事。这本书包括西方两大洲欧洲与美洲的地理概况,主要介绍的则是西方历史和希腊、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与美国几个主要的西方国家的地理。 它从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地理环境讲到欧洲和北美洲在地球上所处的地理环境,具体介绍各国地理环境时,又分别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游记三个大部分来进行介绍。 在《从宇宙到欧洲》一章中,从宇宙的形成、银河系、太阳系、地球逐步介绍,让我们了解到我们所生存的宇宙存在着许多未知的、奇特的部分。
比如他讲到银河确实是一条河,但其中流淌的水不是水而是星星,而在宇宙中,还有无数个像银河系这样的团体,围着一个巨大的核心转,它们就像一朵朵星系之花,在宇宙中处处盛开。 而银河系中每一颗眨着眼睛的星星便是一颗如太阳般的恒星,都有一些围着它们转的天体。地球是居于太阳系中的第四颗行星,有一个月亮围着它转,而这个地球像个洋葱,分为好几层。 第一层就是地壳,有10千米左右的厚度。对地球1万多千米的直径来说,就是一层薄薄的皮,可这层薄薄的皮就是我们万物赖以生存的地方呢。 第二层是厚厚的地幔,它又分为两层。上一层有点软,像极稠的泥浆,能够慢腾腾地流动,有时会从地壳喷出来,那就是火山喷发的岩浆。下一层则呈固态,温度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第三层就是地核,地核也有两层。外面的一层是灼热的液体,最里面的一层是固体。也许是因为上面这么多东西压着它,把本来应该是液体的它压成了一个大硬块吧。 地球的结构构成了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上的资源,而气候呢,则是与地球与太阳的关系和地球之上的三个圈造成。头一圈是由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大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占总体积的99%。大气上面还有一个圈叫做磁层或辐射层,这一层阻挡着从外大空射过来的一些对人体十分有害的带电粒子,它们保护着所有生物在这个地球上生存。 除此之外,大气之下地球之上,还有一个水圈,它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还是这个世界唤醒一切生命的介质,可以说没有水,一切物质就只可能是物质,不可能有生命。 这个地球决定了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是我们生命的摇篮,但在这个地球上,地形地貌、物质资源的分布是不尽相同的,相同纬度虽然处在围绕地球旋转的相同位置上,但因地形地貌的不同,气候也不尽相同,主要分大陆性气侯和海洋性气侯。
大陆性气侯四季分明,夏天酷热冬天严寒,但海洋性气侯因靠近大片的海水,海水夏天吸收热量冬天贮存热量,能使四季温差不太大,更适宜人类生活。 我国大部分地区适宜农耕,因属于平原地区,远海,所以基本上以大陆性气侯为主。 二、欧洲的资源与气侯 这本书介绍具体国家的地理时又分为三大部分,即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游记。自然地理主要讲述自然方面的内容,例如地形地貌、山川河流、气候特征等;人文地理则包括这些国家的语言、人口、民族、经济特色等;游记则讲述了这些国家的主要风景名胜与城市风貌等。 当我们读了该书中美国的部分之后,不但可以认识美国的山川河流与气候特点,还会认识到美国虽然是多民族、多种族的国家,但各个民族与种族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地盘,也会了解到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很有特色的政府结构等。 书中还带我们去游览美国那些美轮美奂的风景名胜,如尼亚加拉大瀑布与黄石国家公园等,还有我们慕名已久的城市,如纽约与拉斯维加斯等,甚至还有著名的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等等,总之就像在美国“多快好省”地逛了一圈。那我们就按照这种方法先对欧洲了解一下吧。
欧洲位于地球西部,属北半球,它的西、南、北三面都是茫茫大海,四面是浩瀚的大西洋,北面是北冰洋,往南是地中海,最北端是北纬71°的诺尔辰角,最南端是北纬36°左右的马罗基角,从南到北距离4000千米。 欧洲的海岸线曲折拐来拐去的,不过总体说来,欧洲地势低平,平原占优势,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以下,它的面积较小但地理条件非常好。 比如说得天独厚的法国。巴黎是法国的首都,也是法国名符其实的中心,不像我们国家除了北京,还有许多大中型的国际都市。巴黎虽地处北纬49°附近,但12月至来年2月的冬天,毫无严寒之感,流经市区的塞纳河长年不冻,冬季各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只有在寒流袭来的时,偶尔才会有较冷的日子。 春天平均气温约为10℃,这时春风拂面,阳光明媚,整洁的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公园里鲜花盛开,到处喷泉含珠吐玉,会人流连忘返。 就算6到8月,巴黎的气侯也相当凉爽,高温天气屈指可数,不过也只是中午短暂的一瞬也就过去了。在这样的夜晚,香榭丽舍大街的露天咖啡桌上处处是夜游的人们,往往一坐就是两三个钟头。 在美丽的大街旁边饮咖啡边欣赏街道两旁迷人的景致,或泛舟于夜色醉人的塞纳河上,难怪巴黎被称为世界最迷人的浪漫之都,这都是由于这里的物产丰富和宜人的气候决定的。
法国的三大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汝拉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森林水利资源十分丰富,还拥有大批矿藏,如铁、锰、硫黄、汞、煤等。而且海拔低于250米的平原和丘陵占了法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且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它的地形西低东高,大西洋上吹来的湿润海风可以不受阻挡地进入内地,因此,绝大部分雨量充沛,适合各种作物生长。 其余希腊、意大利、英国、德国、俄罗斯也各有各的优势,地理都在本国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使其文化、艺术、经济都与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北美洲的资源与气侯 美洲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西北面与亚洲只隔着窄窄的白令海峡;东边则是辽阔的大西洋;在大西洋彼岸与之遥遥相对的,北面是欧洲,南面是非洲;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整个美洲面积4200万平方千米,其中北美洲约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约1800万平方千米。 今天我们主要讲的是美国所处的北美洲。美洲上原来住着当地黄种人印第安人,但自从哥伦比发现这片新大陆后,欧洲的殖民者蜂拥而至,直到后来爆发了独立战争,美国在北美洲建立起来。养尊处优的美国人不善劳作,但大片未被开垦的肥沃土地需要大量劳工,他们就从非洲开始进口黑奴帮助他们劳作。
美国是世界上有四个领土最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一个有美国那样优越的自然条件。俄罗斯虽然比美国大,自然资源也丰富,但它处于极北地区,气侯恶劣,大部分不适宜人类生活。我国与美国纬度大体一致,但美国西部受太平洋影响,气侯和交通条件都好,而我国西部没有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亚欧大陆,而且最西部还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无论大西洋还是印度洋的水气都极难进入,使这里气侯恶劣,到处是广而荒芜的沙漠、戈壁,而且这类地方差不多占了中国总面积的一半。加拿大和俄罗斯一样太靠北,很多地区也是不适合人类生活的。 而有些自然条件可以与美国媲美的,却面积小得可怜,如法国面积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印度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美国本土位于西半球的北半球,南北之间最远距离约2700千米,大体相当于中国从北京到海南岛的距离,东西最宽处约4500千米,大体相当于中国领土之最大宽度。 美国本土地形大体分为五大块:阿巴拉契亚山脉、东部及南部平原、中部平原、科迪勒拉山系、西部山间高地。这些平地水资源丰富,适合农作物生长,高地矿藏资源丰富,适合发展重工业。如科迪勒拉山系,花岗岩的熔液受到地层内部的压力冲了出来,带来大量黄金、白银、铜、铁、铅、锌、钼、铀等,其矿藏储量极其丰富。
美国是一片人们梦想中发现的新大陆,全世界的冒险家都冲进这个未被开垦的、充满机遇的新兴国度,所以这个国家基本上是一个世界民族的大熔炉,什么人种都有。在这里,不仅带来各种文化的碰撞,更催生出了一种更有活力、更有竞争氛围的新兴文化,使他们的创造力空前绝后,推动着世界经济、文化、科技的走向。 乔布斯、比尔·盖茨就是现代网络信息的奠基人,虽然其它国家的信息工程日新月异,也不得不建立在他们的操作系统之上,不得不使用他们独家的芯片。一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形成促成了他们今日的科技发展和文化氛围,正所谓资源决定了一切。 地理与历史在社会发展中的的重要性是等同的,都是一个地方发展最为基础性的部分,那地理的意义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四、地理的三重意义 1、作为空间的意义 地理之“地”,本质意义上而言就是空间;地理之“理”,就是其特征与规律之一。所以“地理”的基本含义就是它所占有的空间的特征与规律。 如它的方位特征:中国位于世界的东方,浩瀚的太平洋西岸,地势西高东低,有大片平坦而肥沃的土地,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降雨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等等。这些空间特征与规律就是中国的地理。 2、作为背景的意义 这样的地理对于中国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没有这样的空间中国就无法存在,农耕文明也难得孕育。比如北方游牧民族,不是他们不想安定下来,喜欢劫掠,实际上是地理环境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与性格。 他们所处的环境过分靠北,日照少,水源缺乏,让他们无法安定下来农耕自给自足,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到处填徏,四处劫掠生存物资。正因为这样,出现了地理决定论,西方的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都有这样的观点。 例如卢梭,他认为一个国家的人民选择什么样的政府形式,往往取决于这个国家的自然因素,这些因素就决定了这个国家有什么样的人民,而什么样的人民就决定了适用什么样的政府。
伏尔泰更是说,土壤和气侯,对于一切自然产物――从人一直到蘑茹,确实显示着支配力量。他还特别强调了气侯的作用,他认为地球上低纬度的人由于生活在气侯比较温和的地区,因此民风也较西方人温和。 而持地理决定论的最有名的人是孟德斯鸠,他是西方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哲学家之一。他明确指出,许多政治与法律制度都是基于当地的地理特征而来的,是“因地制宜”产生的。例如法律,他在经典之作《论法的精神》中就指出: 法律应该和国家的自然状态有关系;和寒、热、温的气侯有关系;和土地的质量、形势与面积有关系。 不但法律如此,一个民族的其他元素也是如此,对一个国家如此,对于一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都是如此,它是一切在该片土地上发生的背景。 3、对我们每一个人的现实意义 地理的以上两个意义,我们听起来似乎有些空泛,但地理的第三个意义就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某种地理环境之中,而这种环境对于我们的生活必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倘若我们生活在内陆山区等偏僻之地,那生活自然是很不方便的,而我们之所以喜欢生活在沿海,当然是因为这些地方交通便利,经济也比较发达。 阿德勒说过,我们寻找生命的意义,首先我们要承认一个事实: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某个具体的地方,谁都无法离开。这个事实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一切生存资源,都只能在我们生存的这个地方找。我们必须不断发展自己的精神和肉体,如此才能保证种族的延续。 其实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体现出我们的生活状况。它包含着各种事实:什么对我们来说是有价值的?什么对我们来说是合适的、可能的?为了生存,地理首先决定了我们在当地的工作,然后为了生活,它决定了我们当地的人际关系和团体关系,而团体关系决定了我们生活在怎样的一种制度之下。
读了《西方地理通史》,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处于宇宙的一个什么位置,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处在于世界的一个什么位置,还知道了地理于我们的意义。它让我们知道我们确定的生活在某处,而不是不知东西四顾茫然,它也让我们知道我们有一个来处,这个来处决定着我们的生存并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但知道了这一切,便让我们明白了该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努力,在现有背景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好高骛远,不悲观失落,不用患得患失,人落到了实处,一切就从一步一个脚印开始,踏踏实实地前行,活出自己的风采。